历史故事的成语:班荆道故

  班荆道故成语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故事是这样的

  春秋时代,楚国的伍参和蔡国的子朝是很好的朋友,他们的儿子伍举和声子也从小相识,两代世交,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伍举长大以后,娶了王子牟的女儿做妻子。楚康王十三年(公元前547年),王子牟因犯法获罪,逃亡到国外去。

  有人到令尹(楚国执政宫)子木那里去中伤伍举说:“王子牟逃跑,是伍举送他走的。”子木信以为真,就下令逮捕伍举。

  伍举得到消息,来不及同家人告别,就匆匆忙忙地只身逃到郑国。由于郑国一向臣服于楚国,地理上又跟楚国靠得很近,伍举感到不太安全,决定继续北走,出奔到晋国去。

  一天拂晓,伍举很早起身,背起简单的行装出发了。当他走到新郑(郑国京城)郊外的时候,忽听背后有人叫他,回头一看,不禁又惊又喜。

  原来叫他的人是声子。这两位从小相亲而又多年不见的好朋友,竟会在异国的土地上突然相逢,感到十分高兴。于是,他们就折下路边.的荆条铺在地上,相对而坐,同时拿出干粮来边吃边谈。

  伍举把自己不幸的遭遇告诉给声子听。他一面讲,一面流着眼泪说:“岳父的事情我并不了解。我完全是无辜的,今天被迫离开楚国,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重返家园!”

  声子听一了,对好友的遭遇非常同情,就安慰他说:“兄长,你走吧,这次我也要到晋国去正好和你同行。你先暂时在晋国住下来,我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你重新回到楚国!”

  当时,晋、楚两国为了争夺中原地区的霸权,经常发生战争。在伍举出奔晋国后不久,宋大夫向戌联络了齐、秦、郑、鲁、陈、蔡等诸侯,准备出面为晋、楚两国调停。声子被派到晋国去联系诸侯会盟的事务。

  声子在晋国办完公事以后,就高兴地去看望伍举,对他说:“兄长,回国的时机快要到了,你等着听我的好消息吧!”伍举紧紧握着声子的双手,感激得说不出话来,两行热泪不禁夺眶而出。

  声子告别伍举后来到楚国。令尹子木问他:“晋国的大夫中人材多不多?”声子说:“多得很!个个才华出众,楚国是根本比不上的。”子木问:‘他们是怎么物色到的?”声子说:“用不到物色,这些人都是从楚国跑过去的。”

  子木奇怪地问道:“楚国的人怎么肯为晋国所用呢?”声子说:“楚国用刑太滥,有才能的贤人经常无辜得罪,都逃亡到晋国去。”

  声子接着说;“现在楚国的贤大夫伍举又被迫走了。他的岳父王子牟犯了法,本来同他毫不相干。可人竟横加诬蔑,伍举无法申辩,只好逃亡到晋国去。如果他假手晋国来报私仇,楚国就休想太平了

  子木听罢,心里十分惊慌,马上去请楚康王赦免伍举,并宣布增加他的爵禄,派人到晋国去接他回来。伍举终于在声子的帮助下,重新回到了楚国。

  班荆道故成语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故事是这样的

  春秋时代,楚国的伍参和蔡国的子朝是很好的朋友,他们的儿子伍举和声子也从小相识,两代世交,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伍举长大以后,娶了王子牟的女儿做妻子。楚康王十三年(公元前547年),王子牟因犯法获罪,逃亡到国外去。

  有人到令尹(楚国执政宫)子木那里去中伤伍举说:“王子牟逃跑,是伍举送他走的。”子木信以为真,就下令逮捕伍举。

  伍举得到消息,来不及同家人告别,就匆匆忙忙地只身逃到郑国。由于郑国一向臣服于楚国,地理上又跟楚国靠得很近,伍举感到不太安全,决定继续北走,出奔到晋国去。

  一天拂晓,伍举很早起身,背起简单的行装出发了。当他走到新郑(郑国京城)郊外的时候,忽听背后有人叫他,回头一看,不禁又惊又喜。

  原来叫他的人是声子。这两位从小相亲而又多年不见的好朋友,竟会在异国的土地上突然相逢,感到十分高兴。于是,他们就折下路边.的荆条铺在地上,相对而坐,同时拿出干粮来边吃边谈。

  伍举把自己不幸的遭遇告诉给声子听。他一面讲,一面流着眼泪说:“岳父的事情我并不了解。我完全是无辜的,今天被迫离开楚国,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重返家园!”

  声子听一了,对好友的遭遇非常同情,就安慰他说:“兄长,你走吧,这次我也要到晋国去正好和你同行。你先暂时在晋国住下来,我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你重新回到楚国!”

  当时,晋、楚两国为了争夺中原地区的霸权,经常发生战争。在伍举出奔晋国后不久,宋大夫向戌联络了齐、秦、郑、鲁、陈、蔡等诸侯,准备出面为晋、楚两国调停。声子被派到晋国去联系诸侯会盟的事务。

  声子在晋国办完公事以后,就高兴地去看望伍举,对他说:“兄长,回国的时机快要到了,你等着听我的好消息吧!”伍举紧紧握着声子的双手,感激得说不出话来,两行热泪不禁夺眶而出。

  声子告别伍举后来到楚国。令尹子木问他:“晋国的大夫中人材多不多?”声子说:“多得很!个个才华出众,楚国是根本比不上的。”子木问:‘他们是怎么物色到的?”声子说:“用不到物色,这些人都是从楚国跑过去的。”

  子木奇怪地问道:“楚国的人怎么肯为晋国所用呢?”声子说:“楚国用刑太滥,有才能的贤人经常无辜得罪,都逃亡到晋国去。”

  声子接着说;“现在楚国的贤大夫伍举又被迫走了。他的岳父王子牟犯了法,本来同他毫不相干。可人竟横加诬蔑,伍举无法申辩,只好逃亡到晋国去。如果他假手晋国来报私仇,楚国就休想太平了

  子木听罢,心里十分惊慌,马上去请楚康王赦免伍举,并宣布增加他的爵禄,派人到晋国去接他回来。伍举终于在声子的帮助下,重新回到了楚国。


相关文章

  • 幼儿启蒙教育成语故事视频 全集
  • 全集 更新时间:2011-11-17 12:53 幼儿启蒙教育成语故事视频详情 在线播放地址: [ 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快速播放 ] 幼儿启蒙教育成语故事01 幼儿启蒙教育成语故事02 幼儿启蒙教育成语故事03 幼儿启蒙教育成语故事04 ...查看


  • 六年级美术 成语里面故事多
  •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成语里面故事多>教案 教材分析: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在我国汉字的文化艺术宝库中,由多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是其中英语教案最耀眼的明珠.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 ...查看


  •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成语故事
  • 成语 05-05贬义成语集锦70则 07-23 有关颜色的成语及解释 07-23 描写颜色的成语 07-23 成语之最 07-23 描写爱情的成语 07-23 描写友情的成语 07-23 描写谦虚的成语 07-23 描写骄傲的成语 07-2 ...查看


  • 历史故事的成语: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 ...查看


  • 沪版连环画 4(501)
  • (2009-01-11 18:08:29) 转载▼ 标签:沪版连环画 文化 分类:连环画收藏 1.东周 伐子都 2.东周 齐桓称霸 3.东周 一鼓作气 4.东周 城濮交战 5.东周 蹇叔哭叔 6.东周 智退秦兵 7.东周 屠赵仇 8.东周 ...查看


  • 幼儿园优秀教案:[大班主题]我喜欢的成语1
  • 一.主题进入 早上玩区域游戏时,欢欢正在收拾美工区的材料,他把皱纸.浆糊.剪刀一起往篓子里放,站在一旁的慧慧着急了,叫起来:"欢欢,你看你,做事马马虎虎的,--"欢欢听了,笑着说:"你会讲成语."(前 ...查看


  • 初中写作-成语故事
  • 成 语 故 事 信誓旦旦 出自<诗经"卫风"氓>.信誓,是真诚的誓言,旦旦,是诚恳的样子.可 能是由于出自这篇凄婉的弃妇诗,成语常用违背誓言的现实情况做比照,含 有贬义. 惩前毖后 出自<诗经" ...查看


  • 故事会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创设轻松,快乐的交际氛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让学生学会表达,倾听和评价. 教学准备: 1.每人准备一个短小,生动,有趣的故事. 2.黑板上写好"故事擂台赛". 3.奖品 教学时数 ...查看


  •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 一.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 ...查看


  • 德语成语是指稳固定型的词组
  • 德语成语是指稳固定型的词组,一般可作为独立的句子使用.汉语成语则是指习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数为四个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有些可从字面上理解,有些要知道来源才懂.成语是语言的精华,其形成非一日之功,而是人民群众经过千百年劳动和生活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