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的诗句:[清平乐]

  出自五代诗人李煜的《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赏析

  这首《清平乐》,表现了作者在恼人的春色中,触景生情,思念离家在外的亲人的情景。

  词中说,分别以来,此时已进入了春季过半的时节,举目所见,没有一处不勾起他难过的心情,使他觉得好象肝肠都快要断了。作者就这样开门见山地写出了特定的环境和心情。使他最为触目伤情的莫过于那台阶(砌)下的落梅了。那白色的梅花从树上纷纷飘落,令人心烦意乱。而他站在树下,陷入沉思已经很久了。他就像是站在花雨之中,一会儿身上就撒满了落花,刚刚用手拂拭干净,随即又披满一身。“砌下落梅”两句,既写了时当春半,使人肠断的景致,也写了久立花下,离愁满怀的情绪。纷乱的落花,使人联想到愁绪的烦乱,落花拂了还满,又使人联想到离愁萦怀,排遣不开。作者把白梅的落花比作雪花,突出了一个“乱”字,花落在身上,拂之不尽,突出了一个“还”字,这就在看来平常的景物中,寄寓了作者特有的感情。

  他久久地站在花下的原因,是在思念远方的亲人。“雁来”两句把他的思念具体化了。原来他在盼信,并希望能在梦中见到亲人。古代有大雁传书的故事。西汉时,苏武出使北方,被匈奴扣留多年。但他坚贞不屈。汉昭帝派使臣要匈奴释放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死。使臣知苏武未死,假称皇帝曾射下大雁,雁足上系有苏武的书信说他正在匈奴的某地。匈奴听了,只得将苏武放回。所以作者说,他看到大雁横空飞过,为它没有给自己带来书信而感到失望。他又设想,和亲人在梦中相会,但“路遥归梦难成”,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恐怕他的亲人在梦中也难以回来。古人认为人们在梦境中往往是相通的。对方作不成“归梦”,自己也就梦不到对方了。梦中一见都不可能,更不叫人更思念万分。这就强烈地表现了作者的思念之切。

  他怀着这种心情,向远处望去,望着那遍地滋生的春草,突然发现,“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却如”,正像的意思。“更行更远”是说无论走得多么远,自己心中的“离恨”就像那无边无际、滋生不已的春草。无论人走到哪里,它们都在眼前,使人无法摆脱。这个结句,比喻浅显生动,而且通过形象给人以离恨无穷无尽、有增无已的感觉,使这首词读起来显得意味深长。

  全词以离愁别恨为中心,线索明晰而内蕴,上下两片浑成一体而又层层递进,感情的抒发和情绪的渲染都十分到位。作者手法自然,笔力透彻,尤其在喻象上独到而别致,使这首词具备了不同凡品的艺术魅力。

  出自五代诗人李煜的《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赏析

  这首《清平乐》,表现了作者在恼人的春色中,触景生情,思念离家在外的亲人的情景。

  词中说,分别以来,此时已进入了春季过半的时节,举目所见,没有一处不勾起他难过的心情,使他觉得好象肝肠都快要断了。作者就这样开门见山地写出了特定的环境和心情。使他最为触目伤情的莫过于那台阶(砌)下的落梅了。那白色的梅花从树上纷纷飘落,令人心烦意乱。而他站在树下,陷入沉思已经很久了。他就像是站在花雨之中,一会儿身上就撒满了落花,刚刚用手拂拭干净,随即又披满一身。“砌下落梅”两句,既写了时当春半,使人肠断的景致,也写了久立花下,离愁满怀的情绪。纷乱的落花,使人联想到愁绪的烦乱,落花拂了还满,又使人联想到离愁萦怀,排遣不开。作者把白梅的落花比作雪花,突出了一个“乱”字,花落在身上,拂之不尽,突出了一个“还”字,这就在看来平常的景物中,寄寓了作者特有的感情。

  他久久地站在花下的原因,是在思念远方的亲人。“雁来”两句把他的思念具体化了。原来他在盼信,并希望能在梦中见到亲人。古代有大雁传书的故事。西汉时,苏武出使北方,被匈奴扣留多年。但他坚贞不屈。汉昭帝派使臣要匈奴释放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死。使臣知苏武未死,假称皇帝曾射下大雁,雁足上系有苏武的书信说他正在匈奴的某地。匈奴听了,只得将苏武放回。所以作者说,他看到大雁横空飞过,为它没有给自己带来书信而感到失望。他又设想,和亲人在梦中相会,但“路遥归梦难成”,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恐怕他的亲人在梦中也难以回来。古人认为人们在梦境中往往是相通的。对方作不成“归梦”,自己也就梦不到对方了。梦中一见都不可能,更不叫人更思念万分。这就强烈地表现了作者的思念之切。

  他怀着这种心情,向远处望去,望着那遍地滋生的春草,突然发现,“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却如”,正像的意思。“更行更远”是说无论走得多么远,自己心中的“离恨”就像那无边无际、滋生不已的春草。无论人走到哪里,它们都在眼前,使人无法摆脱。这个结句,比喻浅显生动,而且通过形象给人以离恨无穷无尽、有增无已的感觉,使这首词读起来显得意味深长。

  全词以离愁别恨为中心,线索明晰而内蕴,上下两片浑成一体而又层层递进,感情的抒发和情绪的渲染都十分到位。作者手法自然,笔力透彻,尤其在喻象上独到而别致,使这首词具备了不同凡品的艺术魅力。


相关文章

  • 思乡的诗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 出自五代诗人李煜的<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赏析 这首<清平乐>,表现了作者在恼人的春色中,触景生情,思念离家在外的亲 ...查看


  • 描写思乡的诗句
  • 描写思乡的诗句 1.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九歌.少司命> 3.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司空图<漫书五首> 4.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 ...查看


  • 思乡的诗句:思念家乡的诗句
  • 1.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 2.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 (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3.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两汉乐府.<悲歌>)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查看


  • 初中语文古诗词理解性背诵默写习题
  • 初中语文古诗词理解性背诵默写 七年级(上)理解性背诵默写  (一)<观沧海>(曹操) 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 ...查看


  • [苏幕遮]周邦彦教案
  • 学科 课题 学情 分析 语文 年级 高二 单元 3 课型 时间 主讲人 授课人 <苏幕遮>周邦彦 诗词鉴赏历来强调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 这就是要深入吟咏和诵读, 在教学中一定要抓住诵读, 让学生在这一方法体会诗中的节奏,体味诗歌 ...查看


  • 5.苏幕遮
  • 5.<苏幕遮>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者,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 ...查看


  • 唐诗宋词是许多人从小喜爱的
  • 唐诗宋词是许多人从小喜爱的,即使工作后,也会在忙碌之余欣赏一首诗词,放松一下.但是由于时代的久远加之诗歌本身的高度集中含蓄以及典故多的特点,就使得古诗词鉴赏难之更难.下面习古堂国学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解读唐诗宋词中的意象群. 在中国文学史 ...查看


  • 20130606声声慢
  • 教学目标: 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 2.解读词中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美. 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 ...查看


  • 常见古诗意象例释
  • 常见古诗意象例释 在诗歌中 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 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这些特定的意象 我们称之为"传统意象"或"象征性意象" 也有人称之为"公共意象".例如 200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