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手抄报:端午食粽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端午节手抄报:端午食粽习俗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相关文章

  • 端午节手抄报:端午节的起源习俗
  •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quo ...查看


  • 端午节手抄报:各地的端午节习俗
  • 山东省: 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 ...查看


  • 端午节主题队会
  • 四四班主题队会"粽叶飘香"主题队会 活动目的: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本主题班会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的去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本次活动先介绍端午佳节的来历,让学生在端午节的的起源故事中学到知识,感 ...查看


  • 感恩祖国传承文化端午情
  • 感恩祖国 传承文化 端午情 三(1)班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传承中华文化.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 ...查看


  • 端午节手抄报:端午节介绍
  • 一.端午节介绍 中文名: 端午节 外文名: Dragon Boat Festival或Double Fifth Festival 又称: 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时间: 农历五月初五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 ...查看


  • 端午节手抄报资料:端午节避五毒习俗
  • 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 ...查看


  • 端午节手抄报资料:端午节驱毒习俗
  • 在古人的意识看来,端午节是一个百毒的日子,这种思想在民间流传比较广泛.其实这些都与夏天的闷热天气有关,细菌易滋生,瘟疫也容易流行.诸如蚊虫叮咬较多,所以人们都十分小心.看似迷信的行为例如用雄黄酒洒墙壁门窗,却是对健康有利的.其实这些迷信行为 ...查看


  • 端午节手抄报:端午节画额习俗
  • 画额这个词比较新鲜,其实这是古代端午节的一个民间习俗,这种办法在现代来看会有点难以接受,但是在古代封建迷信社会里,这种习俗还是很受欢迎的.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qu ...查看


  • 端午节手抄报资料:端午节画额习俗
  • 画额这个词比较新鲜,其实这是古代端午节的一个民间习俗,这种办法在现代来看会有点难以接受,但是在古代封建迷信社会里,这种习俗还是很受欢迎的.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qu ...查看


  • 端午节手抄报:躲端午习俗
  • 躲端午,时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q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