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荷花的诗句:[西洲曲]

  出自南朝诗人民歌的《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赏析

  《西洲曲》,五言三十二句,是南朝乐府民歌中少见的长篇。全文感情十分细腻,“充满了曼丽宛曲的情调,清辞俊语,连翩不绝,令人‘情灵摇荡’。”《西洲曲》可谓这一时期民歌中最成熟最精致的代表作之一。

  首句由“梅”而唤起女子对昔日与情人在西洲游乐的美好回忆以及对情人的思念。自此,纵然时空流转,然而思念却从未停歇。接下来是几幅场景的描写:西洲游乐,女子杏红的衣衫与乌黑的鬓发相映生辉、光彩照人;开门迎郎,满怀希望继而失望,心情跌宕;出门采莲,借采莲来表达对情人的爱慕与思念;登楼望郎,凭栏苦候,寄情南风与幽梦,盼望与情人相聚。这其中时空变化,心情也多变,时而焦虑,时而温情,时而甜蜜,时而惆怅,全篇无论是文字还是情感都流动缠绵。[1]

  《西洲曲》在艺术上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是善于在动态中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比如“门中露翠钿”一句,生动形象地通过动作表达出了人物的心情。而“采莲南塘秋”六句,是全篇的精华所在,它集中笔墨描写主人公的含情姿态,借物抒情,通过“采莲”“弄莲”“置莲”三个动作,极有层次地写出人物感情的变化。动作心理描写细致入微,真情感人。

  第二是叠字和顶真的运用。“开门迎郎”场景中,四个“门”字的叠用,强化了女子急切盼望心上人的到来,而不时从门缝向外张望的焦虑心情。“出门采莲”场景中,又连用七个“莲”字,着意渲染女子缠绵的情思。而顶真的运用使得句子灵活生动,朗朗上口。

  第三是双关隐语的运用。双关隐语,是南朝乐府民歌中一个显明的特征,它在

  经时代的民歌和汉魏乐府民歌中很少见。一说“莲”与“怜”字谐音双关,而“怜”又是“爱”的意思,隐语极言女子对情人的爱恋。同时,“莲子清如水”暗示感情的纯洁,而“莲心彻底红”是说感情的浓烈。这些双关隐语的运用使诗歌显得含蓄多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诗以“难解”著称,有研究者将其称之为南朝文学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比如关于此诗的叙述视角就有不同解读,多数人从女子的视角来理解,也有人从男子的视角入手,认为“忆梅下西洲”中的“梅”指代男主角所寄情的心上人。常言道,诗无达诂,我们在解读的时候也可以尝试多种新的视角,从而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

  出自南朝诗人民歌的《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赏析

  《西洲曲》,五言三十二句,是南朝乐府民歌中少见的长篇。全文感情十分细腻,“充满了曼丽宛曲的情调,清辞俊语,连翩不绝,令人‘情灵摇荡’。”《西洲曲》可谓这一时期民歌中最成熟最精致的代表作之一。

  首句由“梅”而唤起女子对昔日与情人在西洲游乐的美好回忆以及对情人的思念。自此,纵然时空流转,然而思念却从未停歇。接下来是几幅场景的描写:西洲游乐,女子杏红的衣衫与乌黑的鬓发相映生辉、光彩照人;开门迎郎,满怀希望继而失望,心情跌宕;出门采莲,借采莲来表达对情人的爱慕与思念;登楼望郎,凭栏苦候,寄情南风与幽梦,盼望与情人相聚。这其中时空变化,心情也多变,时而焦虑,时而温情,时而甜蜜,时而惆怅,全篇无论是文字还是情感都流动缠绵。[1]

  《西洲曲》在艺术上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是善于在动态中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比如“门中露翠钿”一句,生动形象地通过动作表达出了人物的心情。而“采莲南塘秋”六句,是全篇的精华所在,它集中笔墨描写主人公的含情姿态,借物抒情,通过“采莲”“弄莲”“置莲”三个动作,极有层次地写出人物感情的变化。动作心理描写细致入微,真情感人。

  第二是叠字和顶真的运用。“开门迎郎”场景中,四个“门”字的叠用,强化了女子急切盼望心上人的到来,而不时从门缝向外张望的焦虑心情。“出门采莲”场景中,又连用七个“莲”字,着意渲染女子缠绵的情思。而顶真的运用使得句子灵活生动,朗朗上口。

  第三是双关隐语的运用。双关隐语,是南朝乐府民歌中一个显明的特征,它在

  经时代的民歌和汉魏乐府民歌中很少见。一说“莲”与“怜”字谐音双关,而“怜”又是“爱”的意思,隐语极言女子对情人的爱恋。同时,“莲子清如水”暗示感情的纯洁,而“莲心彻底红”是说感情的浓烈。这些双关隐语的运用使诗歌显得含蓄多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诗以“难解”著称,有研究者将其称之为南朝文学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比如关于此诗的叙述视角就有不同解读,多数人从女子的视角来理解,也有人从男子的视角入手,认为“忆梅下西洲”中的“梅”指代男主角所寄情的心上人。常言道,诗无达诂,我们在解读的时候也可以尝试多种新的视角,从而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


相关文章

  • 关于荷花的诗句: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
  • 出自南朝诗人民歌的<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 ...查看


  • 关于荷花的诗句:别储邕之剡中
  • 1.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唐·李白<古风(其二十六)> 2.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南朝梁·刘孝威<采莲曲> 3.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隋·殷英童<采莲曲> 4.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查看


  • 关于莲的诗句
  • 关于莲的文字 江 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古诗十九首(其六) 南朝乐府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 ...查看


  • 黑板报花边:荷花花边
  • 传说典故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 ...查看


  • 荷塘月色说课稿11
  • <荷塘月色>说课稿 一.说教材: <荷塘月色>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篇 文章事实上是学生进入高中接触的第一篇抒情散文.在这篇散文里,作者给我们描绘一幅月 色荷塘互相映衬的美丽图 ...查看


  •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 <荷塘月色>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2. 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把握文中细节,体会散文的语言魅力,学习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 手法的运用. 3. 4.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 熟读课文,背 ...查看


  • 夏天的荷塘
  • 夏天的荷塘100字 夏天的荷塘最美丽了! 满池的荷花开放了,粉红粉红的真好看.有的完全绽放了,像一张张笑脸:有的半开半闭,像一位美丽的少女用面纱遮住了之间美若天仙的脸庞:有的含苞欲放,像一个小婴儿在做美梦呢. 一阵微风徐徐吹来,满池的荷花姑 ...查看


  • 夏天的荷塘 1
  • 夏天的荷塘100字 夏天的荷塘最美丽了! 满池的荷花开放了,粉红粉红的真好看.有的完全绽放了,像一张张笑脸:有的半开半闭,像一位美丽的少女用面纱遮住了之间美若天仙的脸庞:有的含苞欲放,像一个小婴儿在做美梦呢. 一阵微风徐徐吹来,满池的荷花姑 ...查看


  • 赏荷时节,那些关于荷花的诗词句子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____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____朱庭玉<天净沙·秋>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