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手抄报:增筋剂是否安全?

  专家指出,面粉中添加一定量的增筋剂(45mg/kg以内)对人体并无危害。

  继赛百味、星巴克面包中被曝出含有“偶氮甲酰胺”(俗称“增筋剂”)的消息之后。上周又有报道指出面粉中也含有这一成分。由于这种添加剂也被用于生产瑜伽垫和鞋底,不少消费者大呼“恶心”。在当今食品工业社会中,它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增筋剂到底安不安全?

  增筋剂并非面粉生产必需品

  上周有报道称,古船金牌面包粉、中粮香雪面包粉以及中裕小麦粉含有增筋剂这一物质,并指出有致癌的风险。上述企业则回应称符合国家标准。

  根据国内最新修订版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偶氮甲酰胺”的功能是面粉处理剂,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使用范围是小麦粉,最大使用量为45mg/kg。

  国内一家大型粮油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增筋剂作为食品添加剂是符合国家标准可以添加的,但对具体添加量有要求。不过,“增筋剂并不是生产面粉中必须要加 入的食品添加剂,好的原料小麦,不添加增筋剂,同样能够生产出筋度高的面粉,只不过原料成本要相应提高。”该负责人说。

  这位负责人介绍,生产面粉中是否加入“增筋剂”,要根据产品定位,及产品用途而定。“我们企业的中高端系列面粉就没有加入这一成分。此外,现在面粉市场细分得很具体,不同的面粉适合做的面点也不一样,对于筋度要求不高的面粉产品,我们也不会用到增筋剂。”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表示,偶氮类物质可能会影响儿童对于微量元素的吸收。她认为,如果偶氮甲酰胺对面粉行业来说并不是必需品,那么应该禁止该添加剂的使用。

  最大安全使用量:45mg/kg

  科普作家、科学松鼠会成员云无心表示,偶氮甲酰胺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面粉的漂白和氧化;面粉形成面团,需要其中的面筋蛋白互相交联,充分形成网络结构;对面粉进行氧化处理,可以大大促进这种交联的发生,从而改善面包的口感。

  “之前食品工业中大量采用溴酸钾,后来发现其安全风险较高,而偶氮甲酰胺的效果更好,而且没有发现安全风险。也就是说,偶氮甲酰胺是以‘长江后浪’的姿态取代了前辈而进入食品中的。”云无心说。

  云无心表示,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评估过偶氮甲酰胺的安全性,结论是添加量在每千克不超过45毫克的范围内,其带来的安全风险可以忽略。美国、加拿大和中国等均采用了这一结论。

  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东阳表示,目前国家规定了食品中偶氮甲酰胺的含量,说明这种成分已做过毒理性试验,在一定剂量内对人体是没有危害 的。“目前全球并没有统一的食品安全评价方法。由于存在人体体质、饮食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所以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食品安全的标准不一致,都属于正常情 况,要科学理性对待标准之间的差异。”

  部分国家禁止在食品中使用

  据了解,世界多国不允许食品中使用偶氮甲酰胺,美国虽未强制禁用,但其有相应的检测标准。而包括欧盟在内,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均不允许在食品中使用偶氮甲酰胺。对于偶氮甲酰胺,为什么有的国家禁用,有的国家却又允许使用?

  北京一家糕点烘焙店经理向记者介绍,禁用偶氮甲酰胺的国家更多是出于工艺的考虑。欧洲面粉的品质优良,分类精细化,用于生产面包的高筋粉蛋白含量高,筋 力足够,不需要人工添加增筋剂来提高筋力。此外,欧洲面包的口味和类型需求与国内不同。欧洲人将面包作为主食,并不像国内消费者偏爱蓬松、卖相好的面包。 没有需求,面粉厂家自然也不会添加。

  “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国家生产的小麦本身就很优质高筋,与之相比,我国的小麦生产专业化还比较欠缺,对于小麦的专用品种分类不够精细,很多烘焙店需要从国外进口优质小麦粉,这些都给人工添加增筋剂带来市场需求。”这位经理说。

  业内专家指出,各国的食品安全用量标准都因为本国居民不同的饮食情况而有所差异,比如被我们严厉禁止的瘦肉精,在美国就是可以使用的。

  利弊权衡在于各国的主观判断

  对于偶氮甲酰胺在有些国家禁用,云无心表示,这在食品行业中很平常。

  “对于一种物质的安全评估,实验证据是全世界通用的,但对一种物质带来的好处和风险的权衡,则取决于主观的判断。比如JECFA认为实验证据已经足够充 分说明限量范围内的偶氮甲酰胺很安全,而美国认为它带来的好处又很重要,所以就采用JECFA的结论。”云无心说,“而欧盟并没有否认JECFA采用的数 据和评估结果,但他们不认为这种添加剂带来的好处有多重要,而生产过程中导致工人出现呼吸、过敏与哮喘等方面的问题也值得关注,所以禁用也完全可以理解。 许多别的食品添加剂,比如同是面粉改良剂的过氧化苯甲酰,还有食用色素等,也是同样的情况。”

  此前,因这一添加剂被曝光的赛百味近日承 诺将从自己的食品中移除这种添加剂。对此,云无心说,企业主动选择停用一种原料,跟是否自认为它有害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是否有害,该由监管部门来判 断;企业的经营核心是满足消费者需求——至于消费者的需求是否科学和理性,并不在考虑范围之中。

  专家指出,面粉中添加一定量的增筋剂(45mg/kg以内)对人体并无危害。

  继赛百味、星巴克面包中被曝出含有“偶氮甲酰胺”(俗称“增筋剂”)的消息之后。上周又有报道指出面粉中也含有这一成分。由于这种添加剂也被用于生产瑜伽垫和鞋底,不少消费者大呼“恶心”。在当今食品工业社会中,它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增筋剂到底安不安全?

  增筋剂并非面粉生产必需品

  上周有报道称,古船金牌面包粉、中粮香雪面包粉以及中裕小麦粉含有增筋剂这一物质,并指出有致癌的风险。上述企业则回应称符合国家标准。

  根据国内最新修订版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偶氮甲酰胺”的功能是面粉处理剂,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使用范围是小麦粉,最大使用量为45mg/kg。

  国内一家大型粮油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增筋剂作为食品添加剂是符合国家标准可以添加的,但对具体添加量有要求。不过,“增筋剂并不是生产面粉中必须要加 入的食品添加剂,好的原料小麦,不添加增筋剂,同样能够生产出筋度高的面粉,只不过原料成本要相应提高。”该负责人说。

  这位负责人介绍,生产面粉中是否加入“增筋剂”,要根据产品定位,及产品用途而定。“我们企业的中高端系列面粉就没有加入这一成分。此外,现在面粉市场细分得很具体,不同的面粉适合做的面点也不一样,对于筋度要求不高的面粉产品,我们也不会用到增筋剂。”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表示,偶氮类物质可能会影响儿童对于微量元素的吸收。她认为,如果偶氮甲酰胺对面粉行业来说并不是必需品,那么应该禁止该添加剂的使用。

  最大安全使用量:45mg/kg

  科普作家、科学松鼠会成员云无心表示,偶氮甲酰胺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面粉的漂白和氧化;面粉形成面团,需要其中的面筋蛋白互相交联,充分形成网络结构;对面粉进行氧化处理,可以大大促进这种交联的发生,从而改善面包的口感。

  “之前食品工业中大量采用溴酸钾,后来发现其安全风险较高,而偶氮甲酰胺的效果更好,而且没有发现安全风险。也就是说,偶氮甲酰胺是以‘长江后浪’的姿态取代了前辈而进入食品中的。”云无心说。

  云无心表示,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评估过偶氮甲酰胺的安全性,结论是添加量在每千克不超过45毫克的范围内,其带来的安全风险可以忽略。美国、加拿大和中国等均采用了这一结论。

  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东阳表示,目前国家规定了食品中偶氮甲酰胺的含量,说明这种成分已做过毒理性试验,在一定剂量内对人体是没有危害 的。“目前全球并没有统一的食品安全评价方法。由于存在人体体质、饮食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所以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食品安全的标准不一致,都属于正常情 况,要科学理性对待标准之间的差异。”

  部分国家禁止在食品中使用

  据了解,世界多国不允许食品中使用偶氮甲酰胺,美国虽未强制禁用,但其有相应的检测标准。而包括欧盟在内,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均不允许在食品中使用偶氮甲酰胺。对于偶氮甲酰胺,为什么有的国家禁用,有的国家却又允许使用?

  北京一家糕点烘焙店经理向记者介绍,禁用偶氮甲酰胺的国家更多是出于工艺的考虑。欧洲面粉的品质优良,分类精细化,用于生产面包的高筋粉蛋白含量高,筋 力足够,不需要人工添加增筋剂来提高筋力。此外,欧洲面包的口味和类型需求与国内不同。欧洲人将面包作为主食,并不像国内消费者偏爱蓬松、卖相好的面包。 没有需求,面粉厂家自然也不会添加。

  “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国家生产的小麦本身就很优质高筋,与之相比,我国的小麦生产专业化还比较欠缺,对于小麦的专用品种分类不够精细,很多烘焙店需要从国外进口优质小麦粉,这些都给人工添加增筋剂带来市场需求。”这位经理说。

  业内专家指出,各国的食品安全用量标准都因为本国居民不同的饮食情况而有所差异,比如被我们严厉禁止的瘦肉精,在美国就是可以使用的。

  利弊权衡在于各国的主观判断

  对于偶氮甲酰胺在有些国家禁用,云无心表示,这在食品行业中很平常。

  “对于一种物质的安全评估,实验证据是全世界通用的,但对一种物质带来的好处和风险的权衡,则取决于主观的判断。比如JECFA认为实验证据已经足够充 分说明限量范围内的偶氮甲酰胺很安全,而美国认为它带来的好处又很重要,所以就采用JECFA的结论。”云无心说,“而欧盟并没有否认JECFA采用的数 据和评估结果,但他们不认为这种添加剂带来的好处有多重要,而生产过程中导致工人出现呼吸、过敏与哮喘等方面的问题也值得关注,所以禁用也完全可以理解。 许多别的食品添加剂,比如同是面粉改良剂的过氧化苯甲酰,还有食用色素等,也是同样的情况。”

  此前,因这一添加剂被曝光的赛百味近日承 诺将从自己的食品中移除这种添加剂。对此,云无心说,企业主动选择停用一种原料,跟是否自认为它有害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是否有害,该由监管部门来判 断;企业的经营核心是满足消费者需求——至于消费者的需求是否科学和理性,并不在考虑范围之中。


相关文章

  • 中粮等企业面粉添加增筋剂 分解物毒性超标90倍
  • 增筋剂分解物毒性超标90倍 专家表示,偶氮甲酰胺的致癌嫌疑来自其分解物氨基脲,其含量超现有标准90倍.我国尚无相应检测标准和方法. 据外媒报道,世卫组织曾将偶氮甲酰胺与呼吸问题.过敏和哮喘等联系在一起.美国消费者维权团体"公共利益 ...查看


  • 薯类粉条粉丝加工中明矾替代物的研究进展
  • 2012,No.29 3 薯类粉条粉丝加工中明矾替代物的 研究进展 陶瑞霄1,张海均1,贾冬英1,黄 颢2 ()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四川成都 6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四川成都 61.10065:2.10106 摘 要:寻求安全性高.成本低. ...查看


  • 食品添加剂的复配
  • <中国食品添加剂> ChinaFoodAdditives 2005 No.1 食品添加剂的复配 肖丽娟 曾凡坤 (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6) 摘 要:食品添加剂的复配作为食品添加剂发展方向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 ...查看


  • 食品添加剂在焙烤.糖果食品中的应用
  • 食品添加剂在焙烤.糖果食品中的应用 摘要: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味.形.营养价值,以及为保存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的物质. 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包括:(一) 为增强食品营养价值而加入的营养强化剂: ...查看


  • 对改变科技成果转化率过低的认识与建议
  • 作者:任玉岭 企业家日报 2014年10期 一.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国家启动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并将其摆到战略的核心地位,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创新驱动,创造更多的科技成果并用于生产建设,以达到更好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生产 ...查看


  • [关于诚信的作文]呼唤诚信
  • 清晨,我张开眼睛,妈妈递给我一包牛奶,一个声音突然提醒我:"小心三聚氰胺!" 中午,我来到一个小餐馆吃午饭,一个声音提醒我:"小心地沟油!" 我随妈妈到菜市买菜.伞状的蘑菇鲜嫩可爱,令人垂涎欲滴,可有 ...查看


  • 面制品为什么让溴酸钾走开_使用80年的面粉添加剂被禁用_王春燕
  • 责任编辑:陆一CHINAQUALITYSUPERVISION 食品安全 面制品为什么让溴酸钾走开 ---使用80年的面粉添加剂被禁用 王春燕潘炜/文 2005年6月20日卫生部发布第9号公告称,从2005年7月1日起我国全面禁止使用溴酸钾作 ...查看


  • (正式)中学生食品安全进校园宣传片文稿
  • 中学生食品安全知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目前,在学校周边(二)什么是"三无"食品 一般是指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或生产许可证)以及无生产厂名称.这些产品我们是不能经营的食品店.流动小摊贩,最喜欢用各式各样花花绿绿 ...查看


  • 面包体系中常用的乳化剂和三种酶制剂
  • 问题:至少介绍两种面包体系中常用的乳化剂和三种酶制剂. 答:1.乳化剂. 在面包等烘焙制品加工中,淀粉决定面团和面包的主要性能,而乳化剂 与淀粉的相互作用,可以从根本上必一些对于烘焙食品重要的淀粉性能.例如,利用乳化剂可以减少淀粉的吸水性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