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藏族的特色节日

  藏族主要是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操藏语的民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

  转山会

  转山会是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每年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跑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转山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在此期间,人们还要举行物资交流活动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

  采花节

  采花节是南坪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传说,很久以前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黄藏历元旦

  黄藏历元旦是藏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要穿着盛装相互拜年,并到寺院朝拜祈福。正月十五日,各大寺院举行法事,入夜,各家点燃酥油灯盏,在青海塔尔和拉萨大昭寺等寺,喇嘛用酥油制成的酥油花,色彩鲜丽,雕塑精巧,远近驰名。四月十五日,相传为释迦牟尼成佛和文成公主到西藏的日子,各地举行宗教活动纪念。七月,粮食收成在望,农民背着经卷转绕田间,称旺果节,预祝当年丰收藏历新年。

  藏族称新年为“洛萨”。藏历年古时曾以麦熟为岁首或麦收为岁首,是在夏秋季。据记载,公元前100年以前,藏族就有自己的历法,它根据月亮的圆缺来推算日、月、年。几百年过后,苯教徒(西藏的原始宗教)又能精确推算出冬至日归时间,并以此作为一年初始,形成了节日及各种仪轨。公元7世纪,唐朝文成、金成两位公主先后入藏成婚结盟,带来内地的历法。此后,藏族古历法与汉历、印度历法相结合,到元代时形成了天干、地支、五行合为一体的独特的历法。大约十三世纪元代的萨迦王朝时定为藏历元月一日为新岁起始,沿袭至今。

  藏族节日繁多,其中最为隆重、最具有全民族意义的要数藏历新年。藏历新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一年最大的节庆。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准备过年吃、穿、用的节日用品。成千上万的农牧民涌入拉萨城,购买各种年货。此时是拉萨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   藏民族过年是从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开始的。晚上,家家户户要团聚在一起吃“古突”(面团肉粥),以此辞旧迎新,求得太平康乐。一家人在欢声笑语中吃完九道“古突”后,举着火把,放起鞭炮,呼喊着“出来”,走到十字路口祈望给来年带来好运。

  藏历除夕是个十分忙碌的日子。这天,除打扫房舍、个人卫生外,各家都要在一个叫“竹素琪玛”的木斗内装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人参果等食品,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花彩板。然后把琪玛、“卡赛”(油炸果子)、青稞酒、羊头、水果、茶叶、酥油、盐巴等摆放在正堂藏柜之上,在大门前用糌粑或白粉画上吉祥八图,预祝新年五谷丰登、人畜两旺。

  藏历初一,是在凌晨时分吉祥的“折嘎”说唱中迎来的。藏族人大年初一会来一个“抢水比赛”,每户要出一名青年人到河边、井口或自来水下“抢”头道水。据藏族传统,藏历初一谁抢到第一桶水,就是“金水”,第二桶水被称为“银水”,预示着吉祥、幸运,财源滚滚。当太阳升起时,盛装的人们按长幼次序已吃完几道节日食品。那时,邻居间就要挨户端琪玛、敬青稞酒,高诵沿传已久的“扎西德勒品松措”、“艾玛帕卓贡康桑”等表示吉祥、健康、幸福、和睦的祝辞。此后,全家会闭门欢聚。大年初一,许多信仰佛教的农牧民还到拉萨的大昭寺进行朝拜,祈求新年平安、健康。

  到了大年初二,走亲访友活动使大街小巷热闹起来,也成了人们展示新年时装的时刻,到处都是“洛萨(新年)扎西德勒!”的祝福声。

  大年初三的活动则以宗教、文体内容为主,转经路上、房顶上弥漫着浓浓的桑烟,年轻人在房顶和山顶上插五彩经幡,以祈福禳灾,而广大农牧区还将举行新马驮鞍仪式、赛马、拔河、投掷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藏历新年的欢庆活动将一直持续到藏历正月十五。

  藏族主要是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操藏语的民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

  转山会

  转山会是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每年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跑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转山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在此期间,人们还要举行物资交流活动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

  采花节

  采花节是南坪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传说,很久以前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黄藏历元旦

  黄藏历元旦是藏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要穿着盛装相互拜年,并到寺院朝拜祈福。正月十五日,各大寺院举行法事,入夜,各家点燃酥油灯盏,在青海塔尔和拉萨大昭寺等寺,喇嘛用酥油制成的酥油花,色彩鲜丽,雕塑精巧,远近驰名。四月十五日,相传为释迦牟尼成佛和文成公主到西藏的日子,各地举行宗教活动纪念。七月,粮食收成在望,农民背着经卷转绕田间,称旺果节,预祝当年丰收藏历新年。

  藏族称新年为“洛萨”。藏历年古时曾以麦熟为岁首或麦收为岁首,是在夏秋季。据记载,公元前100年以前,藏族就有自己的历法,它根据月亮的圆缺来推算日、月、年。几百年过后,苯教徒(西藏的原始宗教)又能精确推算出冬至日归时间,并以此作为一年初始,形成了节日及各种仪轨。公元7世纪,唐朝文成、金成两位公主先后入藏成婚结盟,带来内地的历法。此后,藏族古历法与汉历、印度历法相结合,到元代时形成了天干、地支、五行合为一体的独特的历法。大约十三世纪元代的萨迦王朝时定为藏历元月一日为新岁起始,沿袭至今。

  藏族节日繁多,其中最为隆重、最具有全民族意义的要数藏历新年。藏历新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一年最大的节庆。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准备过年吃、穿、用的节日用品。成千上万的农牧民涌入拉萨城,购买各种年货。此时是拉萨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   藏民族过年是从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开始的。晚上,家家户户要团聚在一起吃“古突”(面团肉粥),以此辞旧迎新,求得太平康乐。一家人在欢声笑语中吃完九道“古突”后,举着火把,放起鞭炮,呼喊着“出来”,走到十字路口祈望给来年带来好运。

  藏历除夕是个十分忙碌的日子。这天,除打扫房舍、个人卫生外,各家都要在一个叫“竹素琪玛”的木斗内装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人参果等食品,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花彩板。然后把琪玛、“卡赛”(油炸果子)、青稞酒、羊头、水果、茶叶、酥油、盐巴等摆放在正堂藏柜之上,在大门前用糌粑或白粉画上吉祥八图,预祝新年五谷丰登、人畜两旺。

  藏历初一,是在凌晨时分吉祥的“折嘎”说唱中迎来的。藏族人大年初一会来一个“抢水比赛”,每户要出一名青年人到河边、井口或自来水下“抢”头道水。据藏族传统,藏历初一谁抢到第一桶水,就是“金水”,第二桶水被称为“银水”,预示着吉祥、幸运,财源滚滚。当太阳升起时,盛装的人们按长幼次序已吃完几道节日食品。那时,邻居间就要挨户端琪玛、敬青稞酒,高诵沿传已久的“扎西德勒品松措”、“艾玛帕卓贡康桑”等表示吉祥、健康、幸福、和睦的祝辞。此后,全家会闭门欢聚。大年初一,许多信仰佛教的农牧民还到拉萨的大昭寺进行朝拜,祈求新年平安、健康。

  到了大年初二,走亲访友活动使大街小巷热闹起来,也成了人们展示新年时装的时刻,到处都是“洛萨(新年)扎西德勒!”的祝福声。

  大年初三的活动则以宗教、文体内容为主,转经路上、房顶上弥漫着浓浓的桑烟,年轻人在房顶和山顶上插五彩经幡,以祈福禳灾,而广大农牧区还将举行新马驮鞍仪式、赛马、拔河、投掷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藏历新年的欢庆活动将一直持续到藏历正月十五。


相关文章

  • 中国各民族简介及民族服装
  • 中国各民族简介及民族服装 汉族104 248万人,占中国人口的92%.是中国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遍布全中国.汉族是我国古代华夏族同其他一些民族同化.融合形成的.汉代开始称汉族.汉语属汉藏语系.汉文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中国,有将近 ...查看


  •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中国的昆曲艺术入选,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 昆曲 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 ...查看


  • 五十六个民族简介
  • 我国的少数民族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数千年来,曾有许多民族活跃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舞台上.经过长期的分化.融合和发展变化,最终形成今天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并存的局面. 其中少数民族约占我国总人口的8%.从分布来看,少数民族主要分布 ...查看


  • 藏族节日文化研究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 J.NORTHWEST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2006年第4期No.4.2006 藏族节日文化研究 ...查看


  •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一.时间:2001 昆曲 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公元14-17世纪).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昆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这些内容亦是培训京剧演员的基 ...查看


  • 神话故事:藏族的特色节日
  • 藏族主要是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操藏语的民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 转山会 转山会是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每年这一天, ...查看


  •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期末复习知识点
  • 五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社会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可爱的中国 第一课 我的祖国 1. 祖国疆域真辽阔,不同季节同时过,国土九百六十万,位居世界第三位,东西时间各不同,南北冷暖有强弱. 2. 最北端在漠河(有"中国北极村"之称):最 ...查看


  • 五年级上册品社知识点(冀教版)
  • 第一单元 可爱的中国 第一课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1.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世界排名(第三位). 2.东西跨5个时区,时间上差4个小时. 3.东西距离(5000千米): 东西极点(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 ...查看


  • 青海民间艺术调查报告(舞蹈与音乐)
  • 三.民间舞蹈类 (一)青海民间舞蹈种类 上世纪80年代对青海全省舞蹈进行普查,收集或登记舞蹈数量近2000个,题材广.种类多.舞蹈语汇丰富,说明青海是名符其实的舞蹈之乡. 青海汉族民间舞蹈,是在灿烂的多民族文化中形成的具有河湟风情的歌舞艺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