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月系:中心天体是地球,月球是地球唯一天然卫星。地月平均距离:38.4万千米。 太阳系:太阳,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日地距离:1.5亿千米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到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分类
:木土 巨行星:天海
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外部条件:太阳状态稳定,给地球稳定的光热条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所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
内部条件:1.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当;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
2.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地球具有适中的引力,形成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3.有液态水的存在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的概况:实质是炙热的气体球,温度6000k,太阳的成分是氢和氦 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发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为地球提供了光热,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2.太阳辐射能为我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主要的能量来源。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四个:
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路径短,太阳辐射越强 2.天气状况:阴雨天多,太阳辐射少;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 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太阳大气层:由里及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主要类型有黑子、耀斑,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 黑子:温度比其他地方低;耀斑:色球的某些区域突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 周期性:11年 整体性:同步起落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电磁波扰动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短暂中断; 2.高能带电粒子扰乱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3.高能带电粒子流与两极大气碰撞,出现极光现象; 4..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昼夜更替 晨昏线的特点:
1. 平分地球,是过地心的一个大圆, 2. 晨昏线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3. 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
4. 晨昏线平分赤道。赤道上昼夜等分6点日出18点日落。
5. 晨昏线自东向西以15/小时的速度移动。
6. 春秋分日晨昏线和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晨昏线和极圈相切。 晨昏线的应用:
1.晨线与赤道相交的点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相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 2.昼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地方时为0时/24时 3.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判断为二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判断为二至日。 4. 昼长=昼弧÷15°=24-2×日出=(日落-12)×2 夜长=夜弧÷15°=(24-日落)×2=日出×2 (2)地方时
00
地方时:因经度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15度经度相差1小时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
时区的划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求所在时区的区号:区号=某地经度÷15°(商取整数,余数≧7.5°进一,<7.5°舍去)
区时:每个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邻的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 求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中央经线度数=所在时区序号×15° 区时的计算:区时=已知区时±相隔的时区数,东加西减 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东经120度地方时。 日期变更:日期界线包括自然界线和人为界线。
⑴自然界线:即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它是随时变化的;
⑵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的、大体上沿180的国际日期变更线,东退西进。 新的一天:0时或24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所在经线向东到180度经线
旧的一天:0时或24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所在经线向西到180度经线 东半球:20°W向东160°E 西半球:20°W向西160°E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纬度越高偏向越大。
四、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及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及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正午
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太阳高度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直射时候最大每年两次
(3)正午太阳高度(H)及其计算应用
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12点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一日中 最大的太阳高度;一日中影子最短时的太阳高度;一日中影子朝正北或正南时的太阳高度。 计算公式:H=90°-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纬度的差值(同减异加) 五、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四季更替:
天文四季:夏季: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高、太阳辐射最多;冬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角最低、太阳辐射最少春秋季:冬夏的过渡季节
北温带国家四季的划分:3、4、5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
为冬季
五带划分:
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
回归线到极圈之间为北温带或南温带,无极昼极夜和太阳直射现象; 极圈以内为北寒带和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受到强烈的冲击会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即地震波。
不连续面: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而某些地区一定深度处,地震波有明显的突变,这种波速发生突变处的层面。
地壳: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部分,由岩石组成。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 33KM
地幔: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地核:外核部分呈液态(因为横波不能通过),内核为固态。
软流层:在上地幔的上部,物质呈融熔状态,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和地震的发源地。 岩石圈:软流层以上部分,物质由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气体和悬浮物组成。
水圈:连续但不规则圈层。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处于循环运动中。 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生存环境的总称。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 二、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过程:
3、海陆热力环流: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原因:白天陆地比海洋升温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2、地转偏向力: 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3、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可以减小风速。 4、风向:高压→ 低压
5、风力(风速):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速)大
2.2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全球形成了7个气压带、6个风带
高压带:干燥少雨信风带:干燥少雨 气压带风带低压带:湿润多雨西风带:湿润多雨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冬季大陆降温快,形成高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
夏季大陆升温快,形成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冷高压,热低压) 2、气压中心(北半球):
2.1气压带和风带
3、季风: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南亚是西南季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夏季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逐渐偏成西南风)。 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南亚是东北季风。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3常见天气系统 一、锋与天气
2.4全球气候变化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概念:气候变化—长时间大气状态变化一种反应
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1、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海平面上升。
2. 影响农业生产——低纬地区作物减产、高纬地区作物增产
3. 影响水循环——蒸发增强、径流减少、灾害增加,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7
4. 影响人体健康——热带疾病向高纬度蔓延等 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3、适应气候变化 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 4、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 5、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⑴洋流形成因素:盛行风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 洋流前进时还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⑵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8
★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参看课本P58~60) ⑴对气候的影响(参看课本P59案例1)
航行;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威胁航海.
⑷对污染的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3.洋流流向和性质的判读方法
步骤:⑴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南北半球 —— 若某海区水温北低南高,说明是北半球的海区;反之是南半球。
⑵判断寒暖流 依据:①暖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寒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即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相同)②由低纬流向高纬的
9
是暖流,有高纬流向低纬的是寒流。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的分布
⑴各大洲的分布: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大洋洲最少 ⑵各国的分布: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我国居第六位
⑶我国水资源分布: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 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课本
P69~70)
10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参看课本P72图4.8) ①岩冷却凝固
③变质作用
④重熔再生(或高温熔化)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内力作用为主)
★1.褶皱山和断块山(课本P73~74)
★3.地质构造与找矿、找水
①背斜: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 ; ②向斜:储水构造。断层也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4.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课本P74活动)
①工程建设选址,应避开断层,以免诱发地震、滑坡、渗漏、坍塌等地质灾害。 ②开凿隧道通常选背斜,原因:背斜成拱形,安全稳定,不易积水。
★1.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课本P77图4.17,P78图4.18)
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要素间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生产功能、平衡功能。 (2)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北半球陆地自然带。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66°34’N
23°26’N
0°
三、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5°N
25°N 10°N
必修二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1.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2.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①时间差异:
②空间差异:
3.趋势: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发达国家人口总数将较为稳定,有的国家将出现负增长;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相对缓慢。
4.中国人口问题:①人口老龄化严重(因为医疗、计划生育);②人口性别比例失调;③人口素质较低。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公式:自然增长率=出
生率-死亡率
2.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3.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
4.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向先带型过渡(中国完成转变)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辨识:人口流动,范围更大,包括人口迁移;短期。如出差、上学、度假、探亲】 2.人口迁移: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3.分类:
⑴、国际人口迁移
①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②
⑵、国内人口迁移 ①概
念: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就业机会、经济收入)——主导作用、交通运输和通信、教育、家庭婚姻;②宗教;③个人动机和需求;④政治因素:战争、政策、政治变革;④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水、自然灾害、矿产资源
5.人口迁移的影响①迁入地: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加城市压力;增加城市管理难度。②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经济文化的联系,促进经济发展;缓解人地矛盾;导致劳动力不足,人才的流失。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环境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③特点:不确定性;相对确定性。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人口合理容量)
①概念: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②A、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B、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C、各国、各地区要组中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
战略。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形成:(集聚效应)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①经济因素:主要因素;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主要取决于付租能力。 影响地租的因素: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②社会因素:收入水平、知名度、种族(移民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或宗教团体 ③历史与文化;④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⑤行政因素。 3.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 四、功能区合理布置 1、便利的交通 2、合理布置工业用地
3、在工业区跟住宅区之间建卫生防护带(位于工厂与居民区之间,污染小,噪音小)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等级划分
①划分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②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小城市(20万以下)、中等城市(20~50万)、大城市(50~100万)、特大城市(100万以上)、超级大城市(上海)。 2.城市服务范围
③城市等级与服务种类、服务级别、服务范围的关系: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级别低,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级别高,服务范围比较大。
3、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城市服务范围制约因素):人口规模、位置、资源、交通。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城市等级体系:在同一个区域中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2.启示:①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②城市六边形理论:同一等级城市服务范围(服务人口规模):竞争、排斥;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第三节.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城市化对一个城市来说:城市升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城市用地规模增大;城市人口规模增大。
城市化对一个区域来说:城市等级体系形成。城市用地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群。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推力(离开乡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来到城市):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标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
4.意义:①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②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比较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增长快。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郊区城市化);处于初期和加速阶段。
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增长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于后期阶段。 7、城市化的影响:
8.应对城市化带来的影响的措施:
①改善交通、居住条件;②保护、治理城市环境,扩大城市绿化面积;③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④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城市职能,建立“卫星城”;⑤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妥善处理好各功能区的关系。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的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 2、分类:按定义可分为:广义上“农林牧副渔”,狭义上为种植业;按生产对象可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按投入多少:粗放型(扩大面积以夸大产量),密集型(面积不变,提高单产面积);按产品用途:自给、商品农业。 3、农业区位的含义:农业生产的地理位置(绝对位置);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相对位置)。
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5
自然因素 平原:耕作业
地形:立体农业
水源
市场: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
劳动力
交通运输
饮食习惯
政策
冷藏保鲜技术——防腐烂变质(园艺、乳畜)
科技
培育良种
6、各种农业生产部门对区位因素的要求:
花卉、蔬菜:市场、交通、水源(最靠近城市)
乳畜、禽蛋:交通、市场 粮食、棉花: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大、低价低(最远离城市)
林果、山区,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季风水田农业(种植业、自给农业、密集农业) 1、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南亚、东南亚
2、作物:水稻为主,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耕地最大的是印度,出口最多的是泰国。 3、特点:(一小一大一高三低)小农经营;水利工程量大;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规模小,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制约),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4、区位条件: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源: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地形:地形平坦,适宜水田管理;
土壤肥沃(长江三角洲、中下游平原);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种植历史悠久,稻米是主要食粮。 5、措施:发展“高产(规模)、高效(机械化)、稳产(水利)、优质(品种)”。
具体:①适度规模经营;②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商品率;③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④增加投入,兴修水利。
二、商品谷物农业(种植业、商品农业、密集型)
1、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阿根廷等地广人稀的国家,经营方式一般为家庭经营,我国东北和西北经营方式一般是国营的。 2、农作物:小麦、玉米
3、特点: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4、区位条件:①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②地广人稀;③市场广阔;④交通运输便利;⑤机械化水平高;⑥农业科
5、案例:美国(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①分布于美国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五大湖)
②作物:小麦、玉米。小麦区分南北两块,玉米带靠近五大湖 ③自然条件:温带季风、密西西比河。
④发展措施:兴修水利;发展灌区;实行休耕和轮作;建立农业科技研究推广系统。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①牧牛国家:阿根廷、美国;②牧羊国家:澳大利亚、南非、新西兰。 2、气候条件: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
4、特点:①生产规模大;②商品率高;③专业化程度高; 5、案例: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①区位条件: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交通便利;冷藏保鲜技术水平高
②发展措施:培育、饲养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改善交通;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围栏放牧、划区轮牧。 二、乳畜业
1、分布:西欧、中欧、北美五大湖沿岸、澳大利亚、新西兰 2、生产对象:奶牛;产品:牛奶及其制品。
3、特点:商品率高; 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4、区位条件: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市场需求大(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饮食结构中,乳畜产品比重大);交通便利。
我国内蒙古。新疆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质量好,如果能加强科技应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完全可以采用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第四节、混合农业
1、生产对象:谷物(小麦、玉米);牲畜(马、羊) 2、判断:占有一定比重的耕作业、畜牧业。 3、中国: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 4、澳大利亚
①分布: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西南部 ②生产对象:小麦、羊)
③特征: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④区位条件: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靠近河流,有便利的灌溉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交通运输便利 ⑤主要特征: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发展措施: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工业选址原则: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好的利润。
2、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动力、运输、原料、科技、政策、乡土情感、信息的通达度 环境: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 3.工业的类型(根据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划分)
4、
科技:随科学技术进步,工业的区位选择越来越重视科技因素,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减少,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增大。同时,6、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若在季风区应该分布在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
(2)污染水源的工厂应该设置在居民区河流的下游,避免污染居民区水源。 (3)排放固体垃圾的工厂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4)高技术产品及食品等企业,优质环境为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联系:生产工序上的联系: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投入、产出;零部件生产与组装件的联系】
空间上的联系:布局在同一个工业区内,共同利用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其他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或者共同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 2、工业集聚:
①形成: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 ②分类:专业化的工业集聚;公用基础设施的工业集聚
③优势:A、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区的规模效益。B、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3、工业地域(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的分类比较: 4、工分类方法 业分散 表现:价格低、重量轻、价格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工业城市
导致 形成 扩展
类型 自发形成的
知差识点 集聚目的
加强交流协作、降低成本、取得规模效益(如钢铁城)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降低建厂成本(如五里工业区) 工业部门
特点
按成因分类
工业地域
工业之间存在生产上和信息上的联系
规划建设的 工业地域 发育程度低的
按发育程度分类
工业地域 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
多空间上的联系,很少生产上的联系
面粉厂、制糖厂、面积小,发育程度较低,工业发展潜力糕点厂、糖果厂 钢铁、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汽车工业
小。
面积大,发育程度高,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众多,往往形成工业城市
昂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共产之间,可相距较远;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可以分布在许多地方 5、工业的地域联系:
①条件: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及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②意义: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资、信息等的流动。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概况
(1)发展基础:多数建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
(2)主要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部门,以重工业为主。 (3)特点: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4)面临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 (5)衰落时间: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2.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地区。
3.案例: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区位优势:1)丰富的煤炭资源 2)充沛的水源 3)便利的水陆交通 4)离铁矿区较近 5)广阔的市场
衰落原因:1)生产结构单一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4)世界性钢铁过剩 5)环境污染严重、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整治措施:1)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 2)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3)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4)优化环境,消除污染 5)拓展交通 二、新工业区
1.概况1)时间:第三次科技革命时开始,20世纪50年代后 2)地区:经济薄弱的乡村地区 3)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4)部门:以传统工业部门为主的新工业区: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区:美国硅谷、北京中关村、日本九州岛、印度班加罗尔、德国慕尼黑、英国苏格兰、台湾新竹
3.案例:㈠、意大利新工业区
①形成条件:大量廉价劳动力;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交通运输方便。 ②特点: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生产过程分散。
③发展模式: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生产—销售—服务网络)④区位因素:经济的高度开放;廉价的劳动力;政府的大力支持;交通运输方便。
⑤意义: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㈡、美国硅谷
①高技术工业特点: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②硅谷的区位优势: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高地;市场稳定;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军事订货(特别)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2、当今交通运输方式正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3、最终目的: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运输安全。 二、交通运输布局
1、概念:各种胶用运输线、点纵横交织而成的网络。
2、形式:单一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和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 3、层次:省级综合运输网、大区级综合运输网、国家级综合运输网。
4、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点:港口、车站、航空港;线:
铁路、公路、航道。 5、影响因素:
山地:“之”字形分布的公路,避开陡坡
地形
地质:避开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多发地区 水文:尽量避开河流、沼泽地
自然
平原:少占用耕地
6、港口建设条件:
自然:水域:港阔水深、避风条件好、不冻不淤; 陆域:地形平坦开阔
社会经济:依托城市;经济腹地广阔,经济发达。 第二节、交通布局变化的影响
1. 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表现在聚落空间形态上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
河道等)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2. 湖南株洲是沿铁路发展起来的―――“火车拉来的城市”。
日本科学城―――筑波市,决定了城市形态呈南北狭长的带状。
3. 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多个商业中心。这些商业中心的
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4. 相邻社区的若干个商店组成商业网点。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网点,建立在市区环路
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沈大高速公路边的服装市场以交通最优为布局原则。
5. 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也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人地关系 1、历史回顾:
采猎时代—人类崇拜自然—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农业文明—人类改造自然—人地关系紧张—生态破坏
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征服自然—人地关系恶化—环境问题严重 后工业化时期-谋求人地协调 二、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发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
三、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的是发展问题。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3.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三个原则:公平性原则(人与物种)、共同性原则(共同治理)、持续性原则(资源、环境承载力)。 4.途径:①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②公众积极参与
必修三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
1、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特征:层次性、整体性、差异性、可变性、开放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1、两地自然环境的异同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1、开发早期——水土条件限制区域农业发展
2、农业社会——科技的发展使原来的制约性因素被克服,甚至成为有利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主要粮食产地和桑蚕、棉花产地
3、工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均耕地少,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粮仓地位和棉花生产地位下降。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3、应用领域:
(1)区域地理环境研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2)大众化应用:导航等 二、遥感(RS)
1、概念: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怼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组成: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处理设备 3、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
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2、组成: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设备部分
3、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定位、测速、导航、授时) 四、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2、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1、3“S”之间的关系:遥感(RS)获取信息 ,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分析表达结果
2、数字地球: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概述
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表现: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3、基本过程:
植被遭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或水土流失——土壤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化景观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概况
(1)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2)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主要景观:干旱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草原、荒漠主的景观。
(4)内部分异: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2、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大风日数多 (4)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 (2)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三项内容:(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两条原则:
(1)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2)坚持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4、五条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一、森林的作用
1、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2、生态功能: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3、环保功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
4、森林急剧减少的危害: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热带雨林的分布
(1)纬度分布:赤道南北两侧,大陆向风地带可伸展到南北纬15°——25° (2)地区分布: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3)最大分布:亚马孙热带雨林 2、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
(1)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被称为“地球之肺”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3)繁衍物种最多,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三、雨林生态的优越性和脆弱性
1、优越性: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 2、脆弱性:
(1)易破坏——雨林生长所需养分几乎全部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而这部分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
(2)难恢复——仪琳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则很难恢复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被毁的原因
(1)根本原因: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
(2)直接原因: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开辟大型农牧场;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2、亚马孙开发计划
(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2)移民亚马孙平原(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2、保护雨林的措施
(1)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2)加强雨林管理和宝华,建立自然保护区 (3)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等;(4)加强森林缓冲区建设。 (5)森林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 (6)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举例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2)非可再生能源(举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二、资源开发条件
1、资源状况——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1)储量丰富
(2)分布范围广,40%的土地下都有煤田分布 (3)煤种齐全,十大煤种都有分布
(4)煤质优良,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 (5)开采条件好,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 2、市场——广阔
(1)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发展使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2)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3、交通条件——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三、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2、采取的措施——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建设,构建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三条产业链: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1)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2)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3)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 (1)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 、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 、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3、“三废”的治理: (1)废渣:回收再利用
(2)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 (3)废水:沉淀净化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1、河流概况: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发源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
2、开发注意:
(1)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2)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3)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3、自然背景:
(1)地形:多山,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2)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 (3)水文: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稳定; (4)矿产:煤铁铜等丰富。 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18世纪下半叶: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2、19世纪后期:人口激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3、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三、流域的综合开发
1、开发的核心:河流的梯级开发——修建水坝
2、水坝的功能:防洪、灌溉、航运、发电 、旅游 、养殖等。 3、开发项目: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
4、成效: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5、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大规模的水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地理条件
1、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作物一年一熟,作物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2)地形分布:西部高原(畜牧业)、中部和东北部平原(种植业)、周围山地(林业)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3)土壤: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 (1)良好的工业基础;
(2)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3)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地广人稀),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布局特点 1、耕作农业区:
(1)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区;
(2)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等。 2、林业和特产区:
(1)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2)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 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3、畜牧业区:
(1)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2)畜种: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生产特点:
(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2)地区专业化生产。 2、其他知识:
(1)三江平原商品率最高; (2)国营农场,机械化程度最高。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问题: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2、指导思想: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3、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1)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商品粮豆等的生产,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能力。)
(2)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3)山区农业:森林资源保育,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及地理条件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1)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最先改革开放的地区,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3、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
3、城市化进程:
(1)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 (2)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1、自然原因:自然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匀且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2、经济原因: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资源供求不匹配
3、我国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西气东输:线路布局:
一线:新疆轮南油气田——上海;二线: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广州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①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短缺,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②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能源资源蕴藏丰富,需求量小,能源优势难以发挥。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易引发酸雨等环境问题; ②北煤南运对我国南北向铁路运输带来很大压力。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①天然气分布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②四大气区是新疆(塔里木、准噶尔)、青海(柴达木)、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
③东部油气开发已到中后期,西部是战略接替区,发展战略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中西部(输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1)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2)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
(3)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压力 。 2、对东部(输入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1)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2)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 (3)促进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 (1)有利于净化大气环境
(2)有利于沿线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一、产业转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
3、目的: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利润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3、市场因素
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调整、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月系:中心天体是地球,月球是地球唯一天然卫星。地月平均距离:38.4万千米。 太阳系:太阳,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日地距离:1.5亿千米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到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分类
:木土 巨行星:天海
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外部条件:太阳状态稳定,给地球稳定的光热条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所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
内部条件:1.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当;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
2.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地球具有适中的引力,形成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3.有液态水的存在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的概况:实质是炙热的气体球,温度6000k,太阳的成分是氢和氦 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发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为地球提供了光热,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2.太阳辐射能为我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主要的能量来源。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四个:
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路径短,太阳辐射越强 2.天气状况:阴雨天多,太阳辐射少;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 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 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太阳大气层:由里及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主要类型有黑子、耀斑,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 黑子:温度比其他地方低;耀斑:色球的某些区域突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 周期性:11年 整体性:同步起落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电磁波扰动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短暂中断; 2.高能带电粒子扰乱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3.高能带电粒子流与两极大气碰撞,出现极光现象; 4..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昼夜更替 晨昏线的特点:
1. 平分地球,是过地心的一个大圆, 2. 晨昏线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3. 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
4. 晨昏线平分赤道。赤道上昼夜等分6点日出18点日落。
5. 晨昏线自东向西以15/小时的速度移动。
6. 春秋分日晨昏线和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晨昏线和极圈相切。 晨昏线的应用:
1.晨线与赤道相交的点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相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 2.昼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地方时为0时/24时 3.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判断为二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判断为二至日。 4. 昼长=昼弧÷15°=24-2×日出=(日落-12)×2 夜长=夜弧÷15°=(24-日落)×2=日出×2 (2)地方时
00
地方时:因经度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15度经度相差1小时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
时区的划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求所在时区的区号:区号=某地经度÷15°(商取整数,余数≧7.5°进一,<7.5°舍去)
区时:每个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邻的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 求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中央经线度数=所在时区序号×15° 区时的计算:区时=已知区时±相隔的时区数,东加西减 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东经120度地方时。 日期变更:日期界线包括自然界线和人为界线。
⑴自然界线:即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它是随时变化的;
⑵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的、大体上沿180的国际日期变更线,东退西进。 新的一天:0时或24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所在经线向东到180度经线
旧的一天:0时或24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所在经线向西到180度经线 东半球:20°W向东160°E 西半球:20°W向西160°E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纬度越高偏向越大。
四、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及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及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正午
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太阳高度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直射时候最大每年两次
(3)正午太阳高度(H)及其计算应用
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12点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一日中 最大的太阳高度;一日中影子最短时的太阳高度;一日中影子朝正北或正南时的太阳高度。 计算公式:H=90°-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纬度的差值(同减异加) 五、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四季更替:
天文四季:夏季: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高、太阳辐射最多;冬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角最低、太阳辐射最少春秋季:冬夏的过渡季节
北温带国家四季的划分:3、4、5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
为冬季
五带划分:
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
回归线到极圈之间为北温带或南温带,无极昼极夜和太阳直射现象; 极圈以内为北寒带和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受到强烈的冲击会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即地震波。
不连续面: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而某些地区一定深度处,地震波有明显的突变,这种波速发生突变处的层面。
地壳: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部分,由岩石组成。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 33KM
地幔: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地核:外核部分呈液态(因为横波不能通过),内核为固态。
软流层:在上地幔的上部,物质呈融熔状态,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和地震的发源地。 岩石圈:软流层以上部分,物质由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气体和悬浮物组成。
水圈:连续但不规则圈层。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处于循环运动中。 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生存环境的总称。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 二、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过程:
3、海陆热力环流: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原因:白天陆地比海洋升温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2、地转偏向力: 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3、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可以减小风速。 4、风向:高压→ 低压
5、风力(风速):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力(速)大
2.2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全球形成了7个气压带、6个风带
高压带:干燥少雨信风带:干燥少雨 气压带风带低压带:湿润多雨西风带:湿润多雨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冬季大陆降温快,形成高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
夏季大陆升温快,形成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冷高压,热低压) 2、气压中心(北半球):
2.1气压带和风带
3、季风: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南亚是西南季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夏季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逐渐偏成西南风)。 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南亚是东北季风。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3常见天气系统 一、锋与天气
2.4全球气候变化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概念:气候变化—长时间大气状态变化一种反应
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1、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海平面上升。
2. 影响农业生产——低纬地区作物减产、高纬地区作物增产
3. 影响水循环——蒸发增强、径流减少、灾害增加,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7
4. 影响人体健康——热带疾病向高纬度蔓延等 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3、适应气候变化 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 4、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 5、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⑴洋流形成因素:盛行风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 洋流前进时还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⑵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8
★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参看课本P58~60) ⑴对气候的影响(参看课本P59案例1)
航行;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威胁航海.
⑷对污染的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3.洋流流向和性质的判读方法
步骤:⑴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南北半球 —— 若某海区水温北低南高,说明是北半球的海区;反之是南半球。
⑵判断寒暖流 依据:①暖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寒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即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相同)②由低纬流向高纬的
9
是暖流,有高纬流向低纬的是寒流。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的分布
⑴各大洲的分布: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大洋洲最少 ⑵各国的分布: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我国居第六位
⑶我国水资源分布: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第四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 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课本
P69~70)
10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参看课本P72图4.8) ①岩冷却凝固
③变质作用
④重熔再生(或高温熔化)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内力作用为主)
★1.褶皱山和断块山(课本P73~74)
★3.地质构造与找矿、找水
①背斜: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 ; ②向斜:储水构造。断层也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4.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课本P74活动)
①工程建设选址,应避开断层,以免诱发地震、滑坡、渗漏、坍塌等地质灾害。 ②开凿隧道通常选背斜,原因:背斜成拱形,安全稳定,不易积水。
★1.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课本P77图4.17,P78图4.18)
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要素间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生产功能、平衡功能。 (2)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北半球陆地自然带。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66°34’N
23°26’N
0°
三、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5°N
25°N 10°N
必修二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1.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2.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①时间差异:
②空间差异:
3.趋势: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发达国家人口总数将较为稳定,有的国家将出现负增长;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相对缓慢。
4.中国人口问题:①人口老龄化严重(因为医疗、计划生育);②人口性别比例失调;③人口素质较低。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公式:自然增长率=出
生率-死亡率
2.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3.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
4.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向先带型过渡(中国完成转变)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辨识:人口流动,范围更大,包括人口迁移;短期。如出差、上学、度假、探亲】 2.人口迁移: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3.分类:
⑴、国际人口迁移
①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②
⑵、国内人口迁移 ①概
念: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就业机会、经济收入)——主导作用、交通运输和通信、教育、家庭婚姻;②宗教;③个人动机和需求;④政治因素:战争、政策、政治变革;④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水、自然灾害、矿产资源
5.人口迁移的影响①迁入地: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加城市压力;增加城市管理难度。②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经济文化的联系,促进经济发展;缓解人地矛盾;导致劳动力不足,人才的流失。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环境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③特点:不确定性;相对确定性。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人口合理容量)
①概念: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②A、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B、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C、各国、各地区要组中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
战略。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形成:(集聚效应)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①经济因素:主要因素;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主要取决于付租能力。 影响地租的因素: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②社会因素:收入水平、知名度、种族(移民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或宗教团体 ③历史与文化;④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⑤行政因素。 3.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 四、功能区合理布置 1、便利的交通 2、合理布置工业用地
3、在工业区跟住宅区之间建卫生防护带(位于工厂与居民区之间,污染小,噪音小)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等级划分
①划分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②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小城市(20万以下)、中等城市(20~50万)、大城市(50~100万)、特大城市(100万以上)、超级大城市(上海)。 2.城市服务范围
③城市等级与服务种类、服务级别、服务范围的关系: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级别低,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级别高,服务范围比较大。
3、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城市服务范围制约因素):人口规模、位置、资源、交通。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城市等级体系:在同一个区域中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2.启示:①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②城市六边形理论:同一等级城市服务范围(服务人口规模):竞争、排斥;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第三节.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城市化对一个城市来说:城市升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城市用地规模增大;城市人口规模增大。
城市化对一个区域来说:城市等级体系形成。城市用地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群。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推力(离开乡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来到城市):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标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
4.意义:①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②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比较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增长快。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郊区城市化);处于初期和加速阶段。
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增长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于后期阶段。 7、城市化的影响:
8.应对城市化带来的影响的措施:
①改善交通、居住条件;②保护、治理城市环境,扩大城市绿化面积;③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④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城市职能,建立“卫星城”;⑤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妥善处理好各功能区的关系。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的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 2、分类:按定义可分为:广义上“农林牧副渔”,狭义上为种植业;按生产对象可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按投入多少:粗放型(扩大面积以夸大产量),密集型(面积不变,提高单产面积);按产品用途:自给、商品农业。 3、农业区位的含义:农业生产的地理位置(绝对位置);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相对位置)。
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5
自然因素 平原:耕作业
地形:立体农业
水源
市场: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
劳动力
交通运输
饮食习惯
政策
冷藏保鲜技术——防腐烂变质(园艺、乳畜)
科技
培育良种
6、各种农业生产部门对区位因素的要求:
花卉、蔬菜:市场、交通、水源(最靠近城市)
乳畜、禽蛋:交通、市场 粮食、棉花: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大、低价低(最远离城市)
林果、山区,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季风水田农业(种植业、自给农业、密集农业) 1、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南亚、东南亚
2、作物:水稻为主,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耕地最大的是印度,出口最多的是泰国。 3、特点:(一小一大一高三低)小农经营;水利工程量大;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规模小,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制约),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4、区位条件: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源: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地形:地形平坦,适宜水田管理;
土壤肥沃(长江三角洲、中下游平原);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种植历史悠久,稻米是主要食粮。 5、措施:发展“高产(规模)、高效(机械化)、稳产(水利)、优质(品种)”。
具体:①适度规模经营;②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商品率;③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④增加投入,兴修水利。
二、商品谷物农业(种植业、商品农业、密集型)
1、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阿根廷等地广人稀的国家,经营方式一般为家庭经营,我国东北和西北经营方式一般是国营的。 2、农作物:小麦、玉米
3、特点: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4、区位条件:①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②地广人稀;③市场广阔;④交通运输便利;⑤机械化水平高;⑥农业科
5、案例:美国(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①分布于美国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五大湖)
②作物:小麦、玉米。小麦区分南北两块,玉米带靠近五大湖 ③自然条件:温带季风、密西西比河。
④发展措施:兴修水利;发展灌区;实行休耕和轮作;建立农业科技研究推广系统。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①牧牛国家:阿根廷、美国;②牧羊国家:澳大利亚、南非、新西兰。 2、气候条件: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
4、特点:①生产规模大;②商品率高;③专业化程度高; 5、案例: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①区位条件: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交通便利;冷藏保鲜技术水平高
②发展措施:培育、饲养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改善交通;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围栏放牧、划区轮牧。 二、乳畜业
1、分布:西欧、中欧、北美五大湖沿岸、澳大利亚、新西兰 2、生产对象:奶牛;产品:牛奶及其制品。
3、特点:商品率高; 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4、区位条件: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市场需求大(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饮食结构中,乳畜产品比重大);交通便利。
我国内蒙古。新疆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质量好,如果能加强科技应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完全可以采用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第四节、混合农业
1、生产对象:谷物(小麦、玉米);牲畜(马、羊) 2、判断:占有一定比重的耕作业、畜牧业。 3、中国: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 4、澳大利亚
①分布: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西南部 ②生产对象:小麦、羊)
③特征: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④区位条件: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靠近河流,有便利的灌溉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交通运输便利 ⑤主要特征: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发展措施: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工业选址原则: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好的利润。
2、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动力、运输、原料、科技、政策、乡土情感、信息的通达度 环境: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 3.工业的类型(根据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划分)
4、
科技:随科学技术进步,工业的区位选择越来越重视科技因素,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减少,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增大。同时,6、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若在季风区应该分布在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
(2)污染水源的工厂应该设置在居民区河流的下游,避免污染居民区水源。 (3)排放固体垃圾的工厂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4)高技术产品及食品等企业,优质环境为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联系:生产工序上的联系: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投入、产出;零部件生产与组装件的联系】
空间上的联系:布局在同一个工业区内,共同利用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其他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或者共同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 2、工业集聚:
①形成: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 ②分类:专业化的工业集聚;公用基础设施的工业集聚
③优势:A、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区的规模效益。B、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3、工业地域(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的分类比较: 4、工分类方法 业分散 表现:价格低、重量轻、价格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工业城市
导致 形成 扩展
类型 自发形成的
知差识点 集聚目的
加强交流协作、降低成本、取得规模效益(如钢铁城)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降低建厂成本(如五里工业区) 工业部门
特点
按成因分类
工业地域
工业之间存在生产上和信息上的联系
规划建设的 工业地域 发育程度低的
按发育程度分类
工业地域 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
多空间上的联系,很少生产上的联系
面粉厂、制糖厂、面积小,发育程度较低,工业发展潜力糕点厂、糖果厂 钢铁、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汽车工业
小。
面积大,发育程度高,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众多,往往形成工业城市
昂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共产之间,可相距较远;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可以分布在许多地方 5、工业的地域联系:
①条件: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及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②意义: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资、信息等的流动。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概况
(1)发展基础:多数建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
(2)主要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部门,以重工业为主。 (3)特点: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4)面临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 (5)衰落时间: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2.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地区。
3.案例: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区位优势:1)丰富的煤炭资源 2)充沛的水源 3)便利的水陆交通 4)离铁矿区较近 5)广阔的市场
衰落原因:1)生产结构单一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4)世界性钢铁过剩 5)环境污染严重、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整治措施:1)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 2)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3)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4)优化环境,消除污染 5)拓展交通 二、新工业区
1.概况1)时间:第三次科技革命时开始,20世纪50年代后 2)地区:经济薄弱的乡村地区 3)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4)部门:以传统工业部门为主的新工业区: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区:美国硅谷、北京中关村、日本九州岛、印度班加罗尔、德国慕尼黑、英国苏格兰、台湾新竹
3.案例:㈠、意大利新工业区
①形成条件:大量廉价劳动力;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交通运输方便。 ②特点: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生产过程分散。
③发展模式: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生产—销售—服务网络)④区位因素:经济的高度开放;廉价的劳动力;政府的大力支持;交通运输方便。
⑤意义: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㈡、美国硅谷
①高技术工业特点: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②硅谷的区位优势: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高地;市场稳定;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军事订货(特别)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2、当今交通运输方式正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3、最终目的: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运输安全。 二、交通运输布局
1、概念:各种胶用运输线、点纵横交织而成的网络。
2、形式:单一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和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 3、层次:省级综合运输网、大区级综合运输网、国家级综合运输网。
4、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点:港口、车站、航空港;线:
铁路、公路、航道。 5、影响因素:
山地:“之”字形分布的公路,避开陡坡
地形
地质:避开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多发地区 水文:尽量避开河流、沼泽地
自然
平原:少占用耕地
6、港口建设条件:
自然:水域:港阔水深、避风条件好、不冻不淤; 陆域:地形平坦开阔
社会经济:依托城市;经济腹地广阔,经济发达。 第二节、交通布局变化的影响
1. 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表现在聚落空间形态上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
河道等)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2. 湖南株洲是沿铁路发展起来的―――“火车拉来的城市”。
日本科学城―――筑波市,决定了城市形态呈南北狭长的带状。
3. 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多个商业中心。这些商业中心的
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4. 相邻社区的若干个商店组成商业网点。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网点,建立在市区环路
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沈大高速公路边的服装市场以交通最优为布局原则。
5. 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也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人地关系 1、历史回顾:
采猎时代—人类崇拜自然—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农业文明—人类改造自然—人地关系紧张—生态破坏
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征服自然—人地关系恶化—环境问题严重 后工业化时期-谋求人地协调 二、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发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
三、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的是发展问题。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3.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三个原则:公平性原则(人与物种)、共同性原则(共同治理)、持续性原则(资源、环境承载力)。 4.途径:①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②公众积极参与
必修三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
1、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特征:层次性、整体性、差异性、可变性、开放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1、两地自然环境的异同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1、开发早期——水土条件限制区域农业发展
2、农业社会——科技的发展使原来的制约性因素被克服,甚至成为有利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主要粮食产地和桑蚕、棉花产地
3、工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均耕地少,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粮仓地位和棉花生产地位下降。
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3、应用领域:
(1)区域地理环境研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2)大众化应用:导航等 二、遥感(RS)
1、概念: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怼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组成: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处理设备 3、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
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2、组成: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设备部分
3、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定位、测速、导航、授时) 四、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2、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1、3“S”之间的关系:遥感(RS)获取信息 ,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分析表达结果
2、数字地球: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概述
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表现: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3、基本过程:
植被遭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或水土流失——土壤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化景观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概况
(1)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2)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主要景观:干旱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形成草原、荒漠主的景观。
(4)内部分异: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2、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大风日数多 (4)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 (2)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三项内容:(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两条原则:
(1)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2)坚持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4、五条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一、森林的作用
1、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2、生态功能: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3、环保功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
4、森林急剧减少的危害: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热带雨林的分布
(1)纬度分布:赤道南北两侧,大陆向风地带可伸展到南北纬15°——25° (2)地区分布: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3)最大分布:亚马孙热带雨林 2、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
(1)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被称为“地球之肺”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3)繁衍物种最多,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三、雨林生态的优越性和脆弱性
1、优越性: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 2、脆弱性:
(1)易破坏——雨林生长所需养分几乎全部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而这部分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
(2)难恢复——仪琳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则很难恢复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被毁的原因
(1)根本原因: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
(2)直接原因: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开辟大型农牧场;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2、亚马孙开发计划
(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2)移民亚马孙平原(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2、保护雨林的措施
(1)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2)加强雨林管理和宝华,建立自然保护区 (3)鼓励保护性开发,如雨林观光等;(4)加强森林缓冲区建设。 (5)森林选择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结合; (6)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举例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2)非可再生能源(举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二、资源开发条件
1、资源状况——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1)储量丰富
(2)分布范围广,40%的土地下都有煤田分布 (3)煤种齐全,十大煤种都有分布
(4)煤质优良,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 (5)开采条件好,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 2、市场——广阔
(1)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发展使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2)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3、交通条件——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三、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2、采取的措施——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建设,构建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三条产业链: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1)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2)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3)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 (1)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 、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 、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3、“三废”的治理: (1)废渣:回收再利用
(2)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 (3)废水:沉淀净化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1、河流概况: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发源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
2、开发注意:
(1)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2)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3)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3、自然背景:
(1)地形:多山,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2)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 (3)水文: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稳定; (4)矿产:煤铁铜等丰富。 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18世纪下半叶: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2、19世纪后期:人口激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3、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三、流域的综合开发
1、开发的核心:河流的梯级开发——修建水坝
2、水坝的功能:防洪、灌溉、航运、发电 、旅游 、养殖等。 3、开发项目: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
4、成效: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5、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大规模的水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地理条件
1、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作物一年一熟,作物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2)地形分布:西部高原(畜牧业)、中部和东北部平原(种植业)、周围山地(林业)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3)土壤: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 (1)良好的工业基础;
(2)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3)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地广人稀),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布局特点 1、耕作农业区:
(1)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区;
(2)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等。 2、林业和特产区:
(1)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2)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 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3、畜牧业区:
(1)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2)畜种: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生产特点:
(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2)地区专业化生产。 2、其他知识:
(1)三江平原商品率最高; (2)国营农场,机械化程度最高。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问题: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2、指导思想: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3、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1)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商品粮豆等的生产,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能力。)
(2)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3)山区农业:森林资源保育,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及地理条件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1)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最先改革开放的地区,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3、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
3、城市化进程:
(1)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 (2)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1、自然原因:自然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匀且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2、经济原因: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资源供求不匹配
3、我国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西气东输:线路布局:
一线:新疆轮南油气田——上海;二线: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广州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①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短缺,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②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能源资源蕴藏丰富,需求量小,能源优势难以发挥。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易引发酸雨等环境问题; ②北煤南运对我国南北向铁路运输带来很大压力。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①天然气分布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②四大气区是新疆(塔里木、准噶尔)、青海(柴达木)、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
③东部油气开发已到中后期,西部是战略接替区,发展战略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中西部(输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1)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2)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
(3)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压力 。 2、对东部(输入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1)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2)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 (3)促进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 (1)有利于净化大气环境
(2)有利于沿线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一、产业转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
3、目的: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利润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3、市场因素
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调整、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