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山大川之6西部极高山

中国名山大川之6 西部极高山

2011年8月17日

目 录

帕米尔高原——世界屋脊 ........................................................................................... 2

两条巨大山带..................................................................................................... 2

葱岭——中国汉代对帕米尔高原的称谓 ............................................................... 2

帕米尔分八“帕”.............................................................................................. 3

西昆仑山脉上的第一高峰——公格尔山 海拔7649米.......................................... 5

西昆仑山脉上的第二高峰——公格尔九别峰 海拔7595米................................... 7

西昆仑山脉上的第三高峰——慕士塔格峰 海拔7546米 ...................................... 8

祁连山 ............................................................................................................. 10

冈底斯山.......................................................................................................... 11

帕米尔山结——五大山脉 ......................................................................................... 13

天山山脉.......................................................................................................... 14

天山.......................................................................................................... 15

天池.......................................................................................................... 17

昆仑山脉.......................................................................................................... 19

昆仑山 ...................................................................................................... 20

喀喇昆仑山脉................................................................................................... 23

喀喇昆仑山 ............................................................................................... 25

兴都库什山脉................................................................................................... 28

兴都库什山 ............................................................................................... 29

喜马拉雅山脉................................................................................................... 30

喜马拉雅山 ............................................................................................... 31

珠穆朗玛峰 ............................................................................................... 34

人类攀登珠峰的历史 ................................................................................. 37

珠峰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 ................................................................ 40

我国西部耸峙着亚洲大陆一系列巨型的山脉——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它们汇集于帕米尔,形成一个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的巨大山结,构成地球上伟大奇观!“帕米尔”,波斯语的意思为“世界屋顶”,我国自汉代以来称葱岭。帕米尔高居欧亚大陆中心,是古代东西方交通要冲,著名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通过。站在帕米尔之巅,纵目四望,冰峰林立,摩天插云,气象万千,条条山脉如腾云驾雾的巨龙,降落在苍茫的西部大地上。

帕米尔高原——世界屋脊

“帕米尔”是塔吉克语“世界屋脊”之意,高原海拔4000米~7700米,拥有许多高峰。

高原最高峰为中国境内的公格尔山(7649米)。

两条巨大山带

帕米尔高原是地球上两条巨大山带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带和帕米尔-楚科奇山带)的山结,也是亚洲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包括喜马拉雅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五大山脉。

在清朝全盛时期,帕米尔高原全境属于中国所管辖,1890年间,由于俄国亟欲指染中国新疆、英国对西藏有野心,因此两国签订英俄协定,由英国取得瓦罕帕米尔,俄国取得北部。 帕米尔高原位于中亚东南部、中国的西端,地跨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目前除东部倾斜坡仍为中国所管辖外,大部分属于塔吉克斯坦,只有瓦罕帕米尔属于阿富汗。帕米尔高原地理上属亚洲中部,位于中国、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的边境上。

葱岭——中国汉代对帕米尔高原的称谓

帕米尔高原早在中国汉代就以“葱岭”相称,因多野葱或山崖葱翠而得名。

帕米尔高原

实际上不是一个平坦的高原面,而是由几组山脉和山脉之间宽阔的谷地和盆地构成。根据地形特点。帕米尔高原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帕米尔地形较开阔坦荡,由两条西北—东南方向的山脉和一组河谷湖盆构成,绝对高度5000米~6000米。相对高度不超过1000米~1500米。西帕米尔则由若干条大致平行的东北—西南方向的山脉谷地构成,地形相对高差大,以高山深谷为特征。

帕米尔高原早在中国汉代就以“葱岭”相称,上图圆圈地为“葱岭”

帕米尔分八“帕”

帕米尔共分八“帕”,由北向南依次为:和什库珠克帕米尔、萨雷兹帕米尔、郎库里帕米尔、阿尔楚尔柏米尔、大帕米尔、小帕米尔、塔克敦巴什帕米尔、瓦罕帕米尔。

帕米尔高原是古代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当时从塔里木盆地到高原上,要沿高原东缘的峡谷溯河而上,再翻越高原上的几条山脉,经过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口,道路十分艰险。今日,从塔里木盆地的第一大城市喀什乘汽车只需一天便可到达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可谓天险变通途。沿途可观赏高原东缘海拔7719米终年积雪的公格尔山和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山。亚洲地形的特点是中间高、周围低。在亚洲中心地带,有一个巨大的山汇,亚洲大陆上几条巨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兴都库什山脉都在这里汇结,形成一个巨大的山结。它雪峰群立,与青藏高原同称世界“屋脊”,这就是帕米尔高原。

西昆仑山脉上的第一高峰——公格尔山 海拔7649米

公格尔山,海拔7649米,位于东经75.3度,北纬38.6度;公格尔九别 公格尔山 峰,海拔7530米,位于东经75.1度,北纬38.6度;两峰同在西昆仑山脉西端的山脊线上,直线距离仅15公里。 它们的山体相连,是一对联袂而立的姊妹峰,坐落在新疆阿克陶县境内。它们与其南面的慕士塔格山同居西昆仑山脉,并称为东帕米尔高原的三座著名高峰。

公格尔峰海拔7719米,是世界著名高峰之一。山峰呈金字塔形,几乎全由岩石和冰雪构成。公格尔在柯尔克孜语中意为“褐色的山”,据说,征服公格尔之难不亚于珠穆朗玛。直到1981年,英国登山队从南坡首次登上峰顶。其北峰尤为险要,迄今尚无一人从北坡到达过峰顶。

公格尔山是西昆仑山脉上的第一高峰。山峰呈金字塔形,峰体陡峭,平均坡度约45度,山峰主要以4条主山脊为骨架:北山脊、西山脊、南山脊、东山脊。山坡浮雪深厚,有高差达300米左右的雪崩区。

西昆仑山脉上的第二高峰——公格尔九别峰 海拔7595米

公格尔九别峰是西昆仑山脉上的第二高峰,由于山上终年积雪,犹如牧民头上所戴的帽子, 所以当地牧民就称它为“公格尔九别”,语意为“白色的帽子”;因它高度略逊于公格尔山,也有人称它为“小公格尔”,但它的山势地形却丝毫不逊于公格尔山。北坡是陡峻的峭壁,南坡是复杂的冰雪地。它也由4条主山脊形成主干:西北山脊、东山脊、西南山脊、北山脊。 公格尔山地区山势险峻,一般在7000米以上,现代雪线约为5900米,因而冰川规模与冰川地貌都很发育。延伸几十公里的克拉牙依拉克冰川从公格尔和公格尔九别群峰腰间倾泻而下,冰雪厚度甚至可达百米,冰峰雪坡弯申错落,明暗裂缝丛生其上;更有悬垂冰川,它吊卧在山体上部,似乎随日寸都有崩塌的可能。由于多种原因,该地区雪崩频繁,小规模雪崩随时可见 ,大规模雪崩也常常发生.1983年5月末,该地区发生一次5.5级地震,从而引发了落差达 lO00-2000米的罕见雪崩,其时地动山摇,雷霆万钧。

西昆仑山脉上的第三高峰——慕士塔格峰 海拔7546米

慕士塔格峰(Muztag Ata),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阿克陶县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交界处,海拔7546米。地处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东帕米尔高原东南部,地理位置为北纬38°00′~38°40′,东经74°40′~75°40′。

慕士塔格峰地图

慕士塔格峰峰顶的皑皑白雪,犹如满头白发,那倒挂的冰川,犹如胸前飘动的银须,它像一位须眉斑白的寿星,雄踞群山之首,故有“冰山之父”的美称。多少年来,顶礼膜拜者有之,探幽问险者有之,一些国内外登山队纷至沓来,络绎不绝。越是神秘的地方越充满诱惑,中巴公路就从慕士塔格山脚下绕行而过,因此,当慕士塔格山下的卡拉库勒湖畔修建了多功能的服务设施后,更多的国内外登山者轻车简从,一辆自行车,一顶小帐篷,一只小睡袋便奔到慕士塔格山下安营扎寨。夏秋季节,五彩绚丽的小帐篷象盛开的花朵,将荒漠戈壁,雪山草地装扮得分外妖娆。而更多的人则是以朝圣者的虔诚来这儿领略慕士塔格峰与卡拉库勒湖相映成趣的湖光山色,或搜集深深蕴藏在慕士塔格山下,卡勒库勒湖底深沉的文化底蕴。

祁连山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因位于河西走廊南侧,又名南山。西端在当金山口与阿尔金山脉相接。东端至黄河谷地,与秦岭、六盘山相连。长近1000千米。属褶皱断块山。最宽处在酒泉市与柴达木盆地之间,达300

千米。自北而南,包括大雪山、托来山、托来南山、野马南山、疏勒南

山、党河南山、土尔根达坂山、柴达木山和宗务隆山。山峰多海拔4000~5000米,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团结峰海拔5808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山间谷地也在海拔3000~3500米之间。

冈底斯山

冈底斯山脉横贯中国西藏自治区西南部,与喜马拉雅山脉平行,呈西北-东南走向,属褶皱山。冈底斯藏语意为众山之主。东接念青唐古拉山脉。长1100千米。海拔约6000米。

主峰冈仁波齐峰(藏语︰雪的宝贝)在玛旁雍错(Mapam Yumco)以北,海拔6,656公尺,雪线6,000公尺。山顶有28条冰川,面积只有88.8平方公里,以冰斗冰川和悬冰川为主。南坡冰川多于北坡。喇嘛教以冈底斯山为宇宙中心,尊为圣地。尼泊尔人、印度人则以山为湿婆(印度教三尊神之一)的乐园。以玛旁雍错为圣湖。香客多来此朝拜。由巴噶经普兰,沿孔雀河谷有道路通往尼泊尔。冈底斯山地势高耸,为雅鲁藏布江与印度河的分水岭。印度河上源狮泉河发源于冈底斯山北侧,朗钦藏布(象泉河)发源于南侧,进入印度境内称萨特莱杰河(Cis-Sutlej)。冈底斯山南北侧均为地震活动带,近40年间多次发生六级以上地震。

青藏高原南北重要地理界线,西藏印度洋外流水系与藏北内流水系的主要分水岭。

帕米尔山结——五大山脉

帕米尔高原也是亚洲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包括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五大山脉,它群山起伏,连绵逶迤,雪峰群立,耸入云天,号称亚洲屋脊。

天山山脉

天山山脉是亚洲中部最大的一条山脉,横亘中国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境内。

天山由东西走向的褶皱断块山组成,山间有陷落盆地,如哈密盆地、吐鲁番盆地,西部有伊犁谷地。位于乌鲁木齐市以东的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称它“雪海”。位于博格达峰山腰的天池,清澈透明,是新疆著名的旅游胜地。目前,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已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托木尔峰,海拔7435米,是天山的最高峰,1975年7月25日中国登山队首次登顶成功。

天山

“却出长城万余里,东西南北尽天山。”道出了天山的广大。天山东西绵延2500多公里,是亚洲最大的山系之一。其东部横贯新疆,长达1700多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把新疆分成南疆、北疆两部分。天山西段高峻雄险,海拔7435米的托木尔峰,是天山第一高峰。1977年7月25日我国登山队登上了托峰极顶。托峰北20公里便是天山第二高峰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天山东段山势渐低,最高的博格达峰,海拔5445 米,耸立在乌鲁木齐东北方的碧空中,冰峰银光闪耀数百里,成为古往今来丝绸路上的行人和当地牧民辨别方向的“灯塔”。博格达冰峰雪水,汇聚于山腹,形成美丽的天池,相传是西王母居住的瑶池。它像一颗蓝色的宝石镶嵌在雪峰下绿色的原始森林之中,吸引着千万游人。

横卧在浩瀚的荒漠、草原上的天山,植被分布有明显的垂直景观带,自山下至山上分布着荒漠、山地草原,山地云杉林,高山草甸,高山冰雪带。冰雪带还生长着雪莲,丛林中栖息着云豹、羚羊、雪鸡等珍禽异兽。

雄伟、美丽的天山,以她特有的“乳汁”哺育着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使天山南北的新疆成为世界长寿区之一。

天池

天池是由古代冰川和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高山湖泊。湖面海拔1900米,长3300 米,宽数百米到1500 米,湖泊最大深度104 米,狭长曲折,清澈幽深。四周雪峰上消融的雪水,汇集于此,成为天池源源不断的水源。周围山坡上长着挺拔的云杉、白桦、杨柳,西岸修筑了玲珑精巧的亭台楼阁,平静清澈的湖水倒映着青山雪峰,风光旖旎,宛若仙境。难怪传说天池便是“瑶池”,是西王母会聚众神仙举行蟠桃盛会的地方。据《穆天子传》记载,3000 年前的周朝穆王曾乘坐“八骏马车”西行天山,西王母在天池接见了他。穆王赠送大批锦绸美绢等中原特产,西王母则回赠了天山的奇珍瑰宝,并邀请穆王游览天山名胜。穆王亲书“西王母之山”,留作纪念。临别时,西王母劝饮再三,即席歌曰:“祝君长寿,愿君再来。”唐朝诗人李商隐有诗赞此盛会,诗云: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天池南面映衬着雄伟的博格达峰。登博格达峰,需要乘马从天池西岸绕到湖的南端,溯大东沟而上。大东沟谷地和缓开阔,谷底和阴坡云杉密布,阳坡上布满了灌木丛。海拔2800 米以上,地势比较和缓。夏季,这里是一派生机勃勃的草原景象。一片片高山草甸上,禾本科、蓼科植物、苔草和其它牧草,用它们的细茎嫩叶编织成绿色的地毯,龙胆、紫菀、金莲、银莲又以它们鲜艳的色彩,将绿毡点缀成姹紫嫣红的美丽画卷。平坦的河岸边,隆起的古冰碛垅上,山地向阳的缓坡上,牛羊成群,牧歌悠扬,这里是哈萨克牧民放牧牛羊的高山牧场。

昆仑山脉

昆仑山脉是亚洲中部大山系,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西起帕米尔高原,横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西藏自治区,向东伸入青海省西部,直抵四川省西北部。长2500千米。为古老的褶皱山脉。西段沿塔里木盆地南缘作西北——东南走向。东北坡陡峭,西南与喀喇昆仑山脉相接。山体高大,有公格尔山(7719米)、公格尔九别峰(7595米)、慕士塔格山(7546米)、慕士山(7282米)等高峰。冰川分布面积较广。

昆仑山

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连袂并出于帕米尔高原,渐渐分道向东和东南方向而行。昆仑山沿新疆和西藏交界线,经青海向东直至四川盆地。长约 2500公里,是中国最长的山系。昆仑山山势雄伟、壮阔,凌驾于青藏高原,横亘于亚洲中部,素有“亚洲脊柱”之称。昆仑山西段北坡有许多大断层,形成巨大高差。从海拔1000 多米的南疆塔里木盆地骤然上升至五六千米,山势异常高峻,在喀什、和田仰观巍巍昆仑,高山壁立,冰峰插天,景观崇高而威严。昆仑山西出帕米尔地段尤为高大,海拔7000 米以上的高峰不少,其中公格尔峰(海拔7719米)、公格尔久别峰(7595米)和“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7546米)并称昆仑三雄。1956 年,中苏登山队首次登上慕士塔格峰,征服了“冰山之父”,同年又成功地登上公格尔久别峰。1961年中国女子登山队成功登上公格尔峰,显示了我国巾帼英姿。

昆仑山向东延伸,从海拔4000—5000 米的青藏高原看昆仑,其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都逐渐变小。沿青藏公路从青海的格尔木经昆仑山口进入藏北高原时,昆仑山就像大海中一条露出脊背的巨龙,虽不高拔,却仍显得博大。

昆仑在我国远古的传说中,是一座非常神秘的名山。相传它是天帝的下都,山上有宫殿、瑶池,是西王母与众神仙居住的地方。它是地首,天下的名山都发脉于此。古代交通不便,只说昆仑在西北,但不知具体位置。至汉代,《史记・大宛记》中记载汉武帝派人去西域勘查河源,才认为:“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按古图书,名河所出曰昆仑。”可见这里所说的昆仑,就是现在和田的于阗河上源之昆仑山。在我国古代传说中,西部的昆仑山和东海的蓬莱三岛,均为神话故事的渊薮,在中国历史文化上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喀喇昆仑山脉

喀喇昆仑山脉(突厥语意为“黑色岩山”)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的边境上。宽度约为240公里,长度为800公里。平均海拔超过5500米。

喀喇昆仑山脉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共有19座山超过7260米,8个山峰超过7500米,其中4个超过8000米,诸山峰通常具有尖削、陡峻的外形,多雪峰及巨大的冰川。其周围簇拥着数以百计的石塔和尖峰。

喀喇昆仑山脉是中国西藏与克什米尔间的一条走向与旁遮普·喜马雅山(大喜马拉雅山脉的一部分)相平行的大山脉。也是世界第二高山脉。西北--东南走向.它延伸约400千米,通过印度和巴基斯坦北部。“喀喇昆仑”在土耳其语中意为“黑色碎石”。这个名字真正不适合于那些光彩夺目、白雪皑皑的山峰。喀喇昆仑山脉在中国史籍称葱岭,维吾尔语意为“紫黑色的昆仑山”。

喀喇昆仑山

喀喇昆仑山巍峨高耸于中国、印度、巴基斯坦边界,全长500 多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并有8000米以上的高峰四座,是世界上第二条高大的山脉。主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 米,是世界第二高峰。喀喇昆仑山冰峰峥嵘,插云擎天,极为壮观。喀喇昆仑山夏季阻挡东南湿润季风而南山多雨,冬季受西来低气压影响多降雪,因而高山多积雪,冰川发育,景观壮丽。

喀喇昆仑山口,自古以来为中国和中亚地区交通要道,商队驼铃不绝于耳。东晋法显和

唐玄奘去天竺(印度)取经,亦越过喀喇昆仑山口。现在已有公路与巴基斯坦相通,汽车开

始取代了驼队。

喀喇昆仑山向东南延伸便是冈底斯山。它斜贯西藏西南部,长约 1500公里,高度6000米左右,大致与喜马拉雅山平行。海拔7095米的冷布冈日峰,是冈底斯山脉的最高峰。在气候上,冈底斯山成了喜马拉雅山北面第二道阻挡南来温湿季风的屏障。因此,南坡降水较多,夏天灌木草地如茵,山花烂漫,牛羊成群。藏北高原则成为高寒荒漠。

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流淌着雅鲁藏布江和印度河。其水源主要靠山上溶冰化雪补给。两河谷地是藏族人民的主要聚居地。藏族人民在这高山雪峰之下,雅鲁藏布江畔,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西藏喇嘛教认为冈底斯山是佛经中所讲的宇宙中心——须弥山所在地,因而山中寺院林立,朝圣者络绎不绝。

冈底斯山脉北支念青唐古拉山东延南转成横断山脉的组成部分。山脉高度5500米以上,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62米,位于拉萨市西北。念青唐古拉山东段,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北方支流易贡藏布河汇流处,冰川最多也最大,因山谷地带年降雨量丰富,达到1000—2000 毫米,冰川伸至森林地带。西藏最大的冰川——长钦冰川即位于此处。

兴都库什山脉

兴都库什山脉,亚洲中部的高大山脉。长约1600千米。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米尔峰海拔7690米。是印度河和阿姆河的分水岭。山口自古为交通要道。

兴都库什山脉,亚洲中部的褶皱山系,绝大部分位于阿富汗境内,为印度河与中亚阿姆河的分水岭。长约1,600公里,宽约320公里。主脉分为三段。东段在帕米尔南侧,从卡兰巴尔山口起,沿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到多拉山口止,为整个山系中最高的一段,有20多个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其中蒂里奇米尔峰海拔7,690米,为整个山脉的最高峰。中段从多拉山口到哈瓦克山口(3,548米),在阿富汗境内,稍低于东段,有几个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西段山脉逐渐降低。主脉有二,一为巴巴山,作东西走向,主峰沙赫富拉迪山海拔5,143米。另一支为哈扎拉加特山,主峰马扎尔山海拔3,788米。

兴都库什山

亚洲中部的褶皱山系,绝大部分位于阿富汗境内,为印度河与中亚阿姆河的分水岭。长约1,600公里,宽约320公里。主脉分为三段。东段在帕米尔南侧,从卡兰巴尔山口起,沿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到多拉山口止,为整个山系中最高的一段,有20多个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其中蒂里奇米尔峰海拔7,690米,为整个山脉的最高峰。中段从多拉山口到哈瓦克山口(3,548米),在阿富汗境内,稍低于东段,有几个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西段山脉逐渐降低。主脉有二,一为巴巴山,作东西走向,主峰沙赫富拉迪山海拔5,143米。另一支为哈扎拉加特山,主峰马扎尔山海拔3788米。

兴都库什系中亚大分水岭之一,为从东向西横贯亚洲大陆的浩茫高山带的组成部分。广泛地界定,其是一长约800公里(500哩)、宽约241公里(150哩)的山系,从东北走向西南,将北面的阿姆河(Aum Darya,古奥克苏斯河〔Oxus River〕)河谷与南面的印度河河谷分开。兴都库什山脉在东面中国、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交界点附近直抵帕米尔山脉後走向西南,穿越巴基斯坦进入阿富汗境内,而在阿富汗西部逐渐化为低矮的山岭。最高峰是蒂里杰米尔山(Tirich Mir),崛起于巴基斯坦-阿富汗边界,高达7,690公尺(25,230呎)。在西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入侵者正是通过该山脉之重要山口将自己的印-欧语带入南亚的。历史上,这些山口具有巨大军事意义,为诸如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蒙古人成吉思汗和帖木儿这样的征服者及後两者的後裔蒙兀儿开国皇帝巴伯尔提供了前往印度北部平原的通道。在英国人统治印度期间,印度政府非常关注这些山口和通往南方的有关天险开伯尔山口的安全。该山脉很少构成主要强国之间的疆界,但却常常成为中间缓冲地带。

喜马拉雅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位于亚洲的中国与尼泊尔之间,分布于青藏高原南缘,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北纬35°14'21",东经74°35'24",海拔8125米),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北纬29°37'51”,东经95°03'31”,海拔7756米),全长2400公里。主峰珠穆朗玛海拔高度8844.43米。

喜马拉雅山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系。它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绵亘于中国和印度、不丹、尼泊尔、锡金之间。西起帕米尔,东到雅鲁藏布江的大拐弯处,长达2500多公里。平均海拔高度6000米以上,为世界上任何山系所不及。它拥有8000米以上高峰14座,7000米以上高峰40多座。其中,位于我国与尼泊尔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 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也是最年轻的山脉之一。据地质学家考证,7000万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到了3000万年前,由于造山运动,南方的印度洋板块与北方的欧亚大陆板块相互碰撞,交叠相挤,使喜马拉雅山不断抬高。到了300万年前,已上升到3500米,而近10万年以来,上升更快,平均高度今已达到6000 米以上,现在还在继续上升。喜马拉雅山骤然隆起,构成一道凌空屏障,阻挡了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北上,造成青藏高寒干旱气候,一直影响到大西北。

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是藏语雪山女神的意思。她银装素裹,亭亭玉立于地球之巅,俯视人间,保护着善良的人们。时而出现在湛蓝的天空中,时而隐藏在雪白的祥云里,更显出她那圣洁、端庄、美丽和神秘的形象。作为地球最高峰的珠穆朗玛峰,对于中外登山队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攀登目标。

我国西部,尤其是青藏高原,雪山拔地,冰峰连天,耸立着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汇集十几座8000 米以上的极高峰,拥有数百座7000米以上和数不清的6000米以上的高峰。

人类攀登珠峰的历史

人类攀登珠穆朗玛峰活动开始于1921年,英国登山队首次向珠峰进军,不幸失败而归。随后,不断总结经验,在20多年间先后九次登山均未成功。第10次,于1953年5月29日终于登上了地球最高点。此后,不断有各国登山者创造新纪录。我国登山队于1960年5月25日,首次从北坡成功地登上世界顶峰。中国登山队还于1964年5月2日成功地征服了喜马拉雅山8000米以上的最后一座高峰——希夏邦玛峰(8012米)。冰山雪峰是美丽的,但却很难攀登,几十年来,为攀登世界高峰,牺牲了不少登山勇士,然而,藐视困难、壮志凌云、坚韧不拔的登山健儿们,还是继往开来,胜利地登上了一座座高峰,在喜马拉雅山所有8000米和7000米的冰峰雪山上,几乎都留下了人类的足迹。今天,征服喜马拉雅山仍是全世界登山者梦寐以求的目标,他们视此为考验体魄,磨练意志,显示信心、智慧、力量和技术的地方,因而络绎不绝地来观赏这世间绝景和享受征服自然的喜悦。

登山者

1841年:印度测量局长乔治·埃佛勒斯 (George Everest )爵士记录下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

1853年:珠峰被印度测量局勘测为世界最高峰,海拔为8840米,并以其测量局长埃佛勒斯(George Everest )爵士的名字命名,以后在西方文献中埃佛勒斯(Everest )就成了世界第一高峰的名称。

1913年,约翰·诺埃尔(John B. Noel)对珠峰进行攀登未果,但这是记录在案的最早的一次欧洲人攀登珠峰的活动。

1921年:第一支英国登山队在查尔斯·霍华德·伯里(Charles Kenneth Howard-Bury)中校的率领下开始攀登珠峰,到达海拔7000米处,乔治·马洛里(George Leigh Mallory)也是队伍一员。

1922年:第二支英国登山队攀登到达海拔8320米处,这也是人类第一次使用使用供氧装置进行登山活动。

1924年:第三支英国登山队攀登珠峰,队员乔治·马洛里(George Leigh Mallory)和安德鲁·欧文(Andrew Irvine)在使用供氧装置登顶过程中失踪。(1999年,马洛里的遗体在海拔8150处被发现,他随身携带的照相机失踪,因此无法确定他和欧文是否是登顶成功的世界第一人。)

1933年:两名英国飞行员驾驶飞机到达珠穆朗玛峰。

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登山者埃德蒙·希拉里(Edmund Hillary)作为英国登山队队员与尼泊尔向导丹增·诺尔盖(Tenzing Norgay)一起沿东南山脊路线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登顶成功的世界第一人。

1956年:以阿伯特·艾格勒(Albert Egler)为首的瑞士登山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登上珠穆朗玛峰

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运动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人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

1963年:以诺曼·迪伦弗斯(Norman Dyhrenfurth)为首的美国探险队从西坡登顶成功。 1975年:日本人田部井淳子成为世界上首位从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同年,中国登山队第二次攀登珠峰,9名队员登顶,藏族队员潘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顶成功的女性。

1975年5月27日,我国九名登山运动员从北坡登上珠峰

1978年:奥地利人彼特·哈伯勒(Peter Habeler)和意大利人莱因霍尔德·梅斯纳尔(Reinhold Messner)首次未带氧气瓶登顶成功。

1979年:南斯拉夫登山队从西坡登上珠峰。

1980年:波兰登山家克日什托夫·维里克斯基第一次在冬天攀登珠峰成功。

1988年:中国、日本、尼泊尔三国联合登山队首次从南北两侧双跨珠峰成功。登山队12人全部成功登顶,其中6人进行了南北大跨越。

1993年5月5日:中国海峡两岸联合攀登珠峰活动中,王勇峰、普布、其米、开村、加措登顶,台湾省同胞吴锦雄首次从北坡北侧登顶。

1996年:包括著名登山家罗布·哈尔在内的15名登山者在登顶过程中牺牲,是历史上登顶牺牲人数最多的一年。

1998年:5月19日,中国和斯洛伐克登山队成功登上珠峰;5月24日,中国和斯洛伐克登山队各有一队再度登顶。同年,失去一条腿的美国人汤姆·惠特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登顶的残疾人。

1999年:5月27日,中国西藏登山队一行10人全员登上珠峰,并在珠峰顶采集到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种。美国全国地理学会将珠峰的海拔高度修订为8850米,但是尼泊尔目前不承认这一修订。尼泊尔著名登山家巴布·奇里第九次登上珠峰并创下只身在峰顶逗留21小时的最高纪录。

2000年:尼泊尔著名登山家巴布·奇里从大本营出发由北坡攀登,耗时16小时56分登顶成功,创造了登顶的最快纪录。

2001年:16岁的尼泊尔人坦巴·特什里成为世界上攀登珠峰最年轻的登山者。同年,“清扫珠峰”活动开始进行。美国盲人维亨迈尔成为世界上首个登上珠峰的盲人。

2001年5月22日,法国夫妻Roche Bertrand、Claire Bernier从珠峰顶以滑翔伞下山,8分钟后到达ABC营地,成为第一对同时登顶珠峰并以滑翔伞下山的夫妇。

2002年:65岁零5个月的日本男子登山者石川富康成为世界上登上珠峰的年纪最长者。同年,63岁的渡边玉枝成为登顶成功的年纪最长的女性。

2002年5月16日:当天共有62人登顶成功,创造单日登顶人数最多的纪录。

2003年5月:2003中国珠峰登山队、中韩联合登山队、日本、美国等登山队从北坡和南坡攀登珠峰取得成功。

2003年5月21日,中韩联合登山队的中方队员在珠峰顶上举起国旗。

5月22日,日本东京都70岁的三浦雄一郎从南坡登上珠峰,刷新了2002年石川富康在年龄方面“登峰造极”的纪录。同日,一名刚满15岁的夏尔巴少女明吉帕同她的哥哥、姐姐一起,陪同一支罗马尼亚登山队从北坡登上了珠峰。明吉帕是迄今为止年龄最小的珠峰登顶者。

5月23日,尼泊尔人攀巴·多吉·谢尔帕刷新人类攀登珠穆朗玛峰最快时间纪录,他创造的新世界纪录是12小时45分钟。但仅过了3天,这一纪录就再度被另一名夏尔巴人改写。36岁的拉卡帕·格拉于当地时间5月25日下午5时作为一支12人德国登山队的向导,从珠峰大本营出发,经过10小时56分钟45秒的奋力拼搏,于26日凌晨3时56分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峰顶,从而创下了人类登上珠峰用时最短的新纪录。拉卡帕也是从尼泊尔境内的珠峰东南坡登顶的,他还刷新了下山用时最短的世界纪录,仅用了7小时23分钟。

5月26日,42岁的尼泊尔夏尔巴登山向导阿帕陪同美国一支9人登山队从南坡登顶。这是他第十三次成功登上珠峰,创造了个人登顶次数最多的世界纪录。

截止2003年5月,在过去的43年中,中国健儿已经14次登临“地球之巅”,先后共有61人次把足迹留在地球之巅。同时,在攀登珠峰的众多登山者中,多名勇士长眠于珠峰洁白的世界里,一些人留下了终身残疾。中国人攀登珠峰的历史,是一个前仆后继和不断取得胜利的可歌可泣的历史。

2004年5月30日,俄罗斯队珠峰北壁中央直上登顶成功,自1953年人类首登珠峰以来的第十六条攀登线路,也是最近八年以来开创的唯一新线路。

2005年5月,中国重测珠峰高度测量登山队与中日联合女子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珠峰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

2005年3月20日到6月2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再次对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地区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并重测珠峰高度。同年10月9

日,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国家测绘

局局长陈邦柱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珠峰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 测量精度为±0.21米。我国于1975年公布的珠峰高程数据8848.13米停止使用。

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这里将是登山英雄施展雄姿的广阔天地,是未来探险者、旅游者向往的天堂,也是科学家探索世界屋脊奥秘的最有魅力的地方。

41 / 41

中国名山大川之6 西部极高山

2011年8月17日

目 录

帕米尔高原——世界屋脊 ........................................................................................... 2

两条巨大山带..................................................................................................... 2

葱岭——中国汉代对帕米尔高原的称谓 ............................................................... 2

帕米尔分八“帕”.............................................................................................. 3

西昆仑山脉上的第一高峰——公格尔山 海拔7649米.......................................... 5

西昆仑山脉上的第二高峰——公格尔九别峰 海拔7595米................................... 7

西昆仑山脉上的第三高峰——慕士塔格峰 海拔7546米 ...................................... 8

祁连山 ............................................................................................................. 10

冈底斯山.......................................................................................................... 11

帕米尔山结——五大山脉 ......................................................................................... 13

天山山脉.......................................................................................................... 14

天山.......................................................................................................... 15

天池.......................................................................................................... 17

昆仑山脉.......................................................................................................... 19

昆仑山 ...................................................................................................... 20

喀喇昆仑山脉................................................................................................... 23

喀喇昆仑山 ............................................................................................... 25

兴都库什山脉................................................................................................... 28

兴都库什山 ............................................................................................... 29

喜马拉雅山脉................................................................................................... 30

喜马拉雅山 ............................................................................................... 31

珠穆朗玛峰 ............................................................................................... 34

人类攀登珠峰的历史 ................................................................................. 37

珠峰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 ................................................................ 40

我国西部耸峙着亚洲大陆一系列巨型的山脉——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它们汇集于帕米尔,形成一个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的巨大山结,构成地球上伟大奇观!“帕米尔”,波斯语的意思为“世界屋顶”,我国自汉代以来称葱岭。帕米尔高居欧亚大陆中心,是古代东西方交通要冲,著名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通过。站在帕米尔之巅,纵目四望,冰峰林立,摩天插云,气象万千,条条山脉如腾云驾雾的巨龙,降落在苍茫的西部大地上。

帕米尔高原——世界屋脊

“帕米尔”是塔吉克语“世界屋脊”之意,高原海拔4000米~7700米,拥有许多高峰。

高原最高峰为中国境内的公格尔山(7649米)。

两条巨大山带

帕米尔高原是地球上两条巨大山带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带和帕米尔-楚科奇山带)的山结,也是亚洲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包括喜马拉雅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五大山脉。

在清朝全盛时期,帕米尔高原全境属于中国所管辖,1890年间,由于俄国亟欲指染中国新疆、英国对西藏有野心,因此两国签订英俄协定,由英国取得瓦罕帕米尔,俄国取得北部。 帕米尔高原位于中亚东南部、中国的西端,地跨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目前除东部倾斜坡仍为中国所管辖外,大部分属于塔吉克斯坦,只有瓦罕帕米尔属于阿富汗。帕米尔高原地理上属亚洲中部,位于中国、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的边境上。

葱岭——中国汉代对帕米尔高原的称谓

帕米尔高原早在中国汉代就以“葱岭”相称,因多野葱或山崖葱翠而得名。

帕米尔高原

实际上不是一个平坦的高原面,而是由几组山脉和山脉之间宽阔的谷地和盆地构成。根据地形特点。帕米尔高原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帕米尔地形较开阔坦荡,由两条西北—东南方向的山脉和一组河谷湖盆构成,绝对高度5000米~6000米。相对高度不超过1000米~1500米。西帕米尔则由若干条大致平行的东北—西南方向的山脉谷地构成,地形相对高差大,以高山深谷为特征。

帕米尔高原早在中国汉代就以“葱岭”相称,上图圆圈地为“葱岭”

帕米尔分八“帕”

帕米尔共分八“帕”,由北向南依次为:和什库珠克帕米尔、萨雷兹帕米尔、郎库里帕米尔、阿尔楚尔柏米尔、大帕米尔、小帕米尔、塔克敦巴什帕米尔、瓦罕帕米尔。

帕米尔高原是古代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当时从塔里木盆地到高原上,要沿高原东缘的峡谷溯河而上,再翻越高原上的几条山脉,经过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口,道路十分艰险。今日,从塔里木盆地的第一大城市喀什乘汽车只需一天便可到达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可谓天险变通途。沿途可观赏高原东缘海拔7719米终年积雪的公格尔山和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山。亚洲地形的特点是中间高、周围低。在亚洲中心地带,有一个巨大的山汇,亚洲大陆上几条巨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兴都库什山脉都在这里汇结,形成一个巨大的山结。它雪峰群立,与青藏高原同称世界“屋脊”,这就是帕米尔高原。

西昆仑山脉上的第一高峰——公格尔山 海拔7649米

公格尔山,海拔7649米,位于东经75.3度,北纬38.6度;公格尔九别 公格尔山 峰,海拔7530米,位于东经75.1度,北纬38.6度;两峰同在西昆仑山脉西端的山脊线上,直线距离仅15公里。 它们的山体相连,是一对联袂而立的姊妹峰,坐落在新疆阿克陶县境内。它们与其南面的慕士塔格山同居西昆仑山脉,并称为东帕米尔高原的三座著名高峰。

公格尔峰海拔7719米,是世界著名高峰之一。山峰呈金字塔形,几乎全由岩石和冰雪构成。公格尔在柯尔克孜语中意为“褐色的山”,据说,征服公格尔之难不亚于珠穆朗玛。直到1981年,英国登山队从南坡首次登上峰顶。其北峰尤为险要,迄今尚无一人从北坡到达过峰顶。

公格尔山是西昆仑山脉上的第一高峰。山峰呈金字塔形,峰体陡峭,平均坡度约45度,山峰主要以4条主山脊为骨架:北山脊、西山脊、南山脊、东山脊。山坡浮雪深厚,有高差达300米左右的雪崩区。

西昆仑山脉上的第二高峰——公格尔九别峰 海拔7595米

公格尔九别峰是西昆仑山脉上的第二高峰,由于山上终年积雪,犹如牧民头上所戴的帽子, 所以当地牧民就称它为“公格尔九别”,语意为“白色的帽子”;因它高度略逊于公格尔山,也有人称它为“小公格尔”,但它的山势地形却丝毫不逊于公格尔山。北坡是陡峻的峭壁,南坡是复杂的冰雪地。它也由4条主山脊形成主干:西北山脊、东山脊、西南山脊、北山脊。 公格尔山地区山势险峻,一般在7000米以上,现代雪线约为5900米,因而冰川规模与冰川地貌都很发育。延伸几十公里的克拉牙依拉克冰川从公格尔和公格尔九别群峰腰间倾泻而下,冰雪厚度甚至可达百米,冰峰雪坡弯申错落,明暗裂缝丛生其上;更有悬垂冰川,它吊卧在山体上部,似乎随日寸都有崩塌的可能。由于多种原因,该地区雪崩频繁,小规模雪崩随时可见 ,大规模雪崩也常常发生.1983年5月末,该地区发生一次5.5级地震,从而引发了落差达 lO00-2000米的罕见雪崩,其时地动山摇,雷霆万钧。

西昆仑山脉上的第三高峰——慕士塔格峰 海拔7546米

慕士塔格峰(Muztag Ata),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阿克陶县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交界处,海拔7546米。地处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东帕米尔高原东南部,地理位置为北纬38°00′~38°40′,东经74°40′~75°40′。

慕士塔格峰地图

慕士塔格峰峰顶的皑皑白雪,犹如满头白发,那倒挂的冰川,犹如胸前飘动的银须,它像一位须眉斑白的寿星,雄踞群山之首,故有“冰山之父”的美称。多少年来,顶礼膜拜者有之,探幽问险者有之,一些国内外登山队纷至沓来,络绎不绝。越是神秘的地方越充满诱惑,中巴公路就从慕士塔格山脚下绕行而过,因此,当慕士塔格山下的卡拉库勒湖畔修建了多功能的服务设施后,更多的国内外登山者轻车简从,一辆自行车,一顶小帐篷,一只小睡袋便奔到慕士塔格山下安营扎寨。夏秋季节,五彩绚丽的小帐篷象盛开的花朵,将荒漠戈壁,雪山草地装扮得分外妖娆。而更多的人则是以朝圣者的虔诚来这儿领略慕士塔格峰与卡拉库勒湖相映成趣的湖光山色,或搜集深深蕴藏在慕士塔格山下,卡勒库勒湖底深沉的文化底蕴。

祁连山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因位于河西走廊南侧,又名南山。西端在当金山口与阿尔金山脉相接。东端至黄河谷地,与秦岭、六盘山相连。长近1000千米。属褶皱断块山。最宽处在酒泉市与柴达木盆地之间,达300

千米。自北而南,包括大雪山、托来山、托来南山、野马南山、疏勒南

山、党河南山、土尔根达坂山、柴达木山和宗务隆山。山峰多海拔4000~5000米,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团结峰海拔5808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山间谷地也在海拔3000~3500米之间。

冈底斯山

冈底斯山脉横贯中国西藏自治区西南部,与喜马拉雅山脉平行,呈西北-东南走向,属褶皱山。冈底斯藏语意为众山之主。东接念青唐古拉山脉。长1100千米。海拔约6000米。

主峰冈仁波齐峰(藏语︰雪的宝贝)在玛旁雍错(Mapam Yumco)以北,海拔6,656公尺,雪线6,000公尺。山顶有28条冰川,面积只有88.8平方公里,以冰斗冰川和悬冰川为主。南坡冰川多于北坡。喇嘛教以冈底斯山为宇宙中心,尊为圣地。尼泊尔人、印度人则以山为湿婆(印度教三尊神之一)的乐园。以玛旁雍错为圣湖。香客多来此朝拜。由巴噶经普兰,沿孔雀河谷有道路通往尼泊尔。冈底斯山地势高耸,为雅鲁藏布江与印度河的分水岭。印度河上源狮泉河发源于冈底斯山北侧,朗钦藏布(象泉河)发源于南侧,进入印度境内称萨特莱杰河(Cis-Sutlej)。冈底斯山南北侧均为地震活动带,近40年间多次发生六级以上地震。

青藏高原南北重要地理界线,西藏印度洋外流水系与藏北内流水系的主要分水岭。

帕米尔山结——五大山脉

帕米尔高原也是亚洲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包括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五大山脉,它群山起伏,连绵逶迤,雪峰群立,耸入云天,号称亚洲屋脊。

天山山脉

天山山脉是亚洲中部最大的一条山脉,横亘中国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境内。

天山由东西走向的褶皱断块山组成,山间有陷落盆地,如哈密盆地、吐鲁番盆地,西部有伊犁谷地。位于乌鲁木齐市以东的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称它“雪海”。位于博格达峰山腰的天池,清澈透明,是新疆著名的旅游胜地。目前,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已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托木尔峰,海拔7435米,是天山的最高峰,1975年7月25日中国登山队首次登顶成功。

天山

“却出长城万余里,东西南北尽天山。”道出了天山的广大。天山东西绵延2500多公里,是亚洲最大的山系之一。其东部横贯新疆,长达1700多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把新疆分成南疆、北疆两部分。天山西段高峻雄险,海拔7435米的托木尔峰,是天山第一高峰。1977年7月25日我国登山队登上了托峰极顶。托峰北20公里便是天山第二高峰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天山东段山势渐低,最高的博格达峰,海拔5445 米,耸立在乌鲁木齐东北方的碧空中,冰峰银光闪耀数百里,成为古往今来丝绸路上的行人和当地牧民辨别方向的“灯塔”。博格达冰峰雪水,汇聚于山腹,形成美丽的天池,相传是西王母居住的瑶池。它像一颗蓝色的宝石镶嵌在雪峰下绿色的原始森林之中,吸引着千万游人。

横卧在浩瀚的荒漠、草原上的天山,植被分布有明显的垂直景观带,自山下至山上分布着荒漠、山地草原,山地云杉林,高山草甸,高山冰雪带。冰雪带还生长着雪莲,丛林中栖息着云豹、羚羊、雪鸡等珍禽异兽。

雄伟、美丽的天山,以她特有的“乳汁”哺育着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使天山南北的新疆成为世界长寿区之一。

天池

天池是由古代冰川和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高山湖泊。湖面海拔1900米,长3300 米,宽数百米到1500 米,湖泊最大深度104 米,狭长曲折,清澈幽深。四周雪峰上消融的雪水,汇集于此,成为天池源源不断的水源。周围山坡上长着挺拔的云杉、白桦、杨柳,西岸修筑了玲珑精巧的亭台楼阁,平静清澈的湖水倒映着青山雪峰,风光旖旎,宛若仙境。难怪传说天池便是“瑶池”,是西王母会聚众神仙举行蟠桃盛会的地方。据《穆天子传》记载,3000 年前的周朝穆王曾乘坐“八骏马车”西行天山,西王母在天池接见了他。穆王赠送大批锦绸美绢等中原特产,西王母则回赠了天山的奇珍瑰宝,并邀请穆王游览天山名胜。穆王亲书“西王母之山”,留作纪念。临别时,西王母劝饮再三,即席歌曰:“祝君长寿,愿君再来。”唐朝诗人李商隐有诗赞此盛会,诗云: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天池南面映衬着雄伟的博格达峰。登博格达峰,需要乘马从天池西岸绕到湖的南端,溯大东沟而上。大东沟谷地和缓开阔,谷底和阴坡云杉密布,阳坡上布满了灌木丛。海拔2800 米以上,地势比较和缓。夏季,这里是一派生机勃勃的草原景象。一片片高山草甸上,禾本科、蓼科植物、苔草和其它牧草,用它们的细茎嫩叶编织成绿色的地毯,龙胆、紫菀、金莲、银莲又以它们鲜艳的色彩,将绿毡点缀成姹紫嫣红的美丽画卷。平坦的河岸边,隆起的古冰碛垅上,山地向阳的缓坡上,牛羊成群,牧歌悠扬,这里是哈萨克牧民放牧牛羊的高山牧场。

昆仑山脉

昆仑山脉是亚洲中部大山系,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西起帕米尔高原,横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西藏自治区,向东伸入青海省西部,直抵四川省西北部。长2500千米。为古老的褶皱山脉。西段沿塔里木盆地南缘作西北——东南走向。东北坡陡峭,西南与喀喇昆仑山脉相接。山体高大,有公格尔山(7719米)、公格尔九别峰(7595米)、慕士塔格山(7546米)、慕士山(7282米)等高峰。冰川分布面积较广。

昆仑山

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连袂并出于帕米尔高原,渐渐分道向东和东南方向而行。昆仑山沿新疆和西藏交界线,经青海向东直至四川盆地。长约 2500公里,是中国最长的山系。昆仑山山势雄伟、壮阔,凌驾于青藏高原,横亘于亚洲中部,素有“亚洲脊柱”之称。昆仑山西段北坡有许多大断层,形成巨大高差。从海拔1000 多米的南疆塔里木盆地骤然上升至五六千米,山势异常高峻,在喀什、和田仰观巍巍昆仑,高山壁立,冰峰插天,景观崇高而威严。昆仑山西出帕米尔地段尤为高大,海拔7000 米以上的高峰不少,其中公格尔峰(海拔7719米)、公格尔久别峰(7595米)和“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7546米)并称昆仑三雄。1956 年,中苏登山队首次登上慕士塔格峰,征服了“冰山之父”,同年又成功地登上公格尔久别峰。1961年中国女子登山队成功登上公格尔峰,显示了我国巾帼英姿。

昆仑山向东延伸,从海拔4000—5000 米的青藏高原看昆仑,其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都逐渐变小。沿青藏公路从青海的格尔木经昆仑山口进入藏北高原时,昆仑山就像大海中一条露出脊背的巨龙,虽不高拔,却仍显得博大。

昆仑在我国远古的传说中,是一座非常神秘的名山。相传它是天帝的下都,山上有宫殿、瑶池,是西王母与众神仙居住的地方。它是地首,天下的名山都发脉于此。古代交通不便,只说昆仑在西北,但不知具体位置。至汉代,《史记・大宛记》中记载汉武帝派人去西域勘查河源,才认为:“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按古图书,名河所出曰昆仑。”可见这里所说的昆仑,就是现在和田的于阗河上源之昆仑山。在我国古代传说中,西部的昆仑山和东海的蓬莱三岛,均为神话故事的渊薮,在中国历史文化上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喀喇昆仑山脉

喀喇昆仑山脉(突厥语意为“黑色岩山”)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的边境上。宽度约为240公里,长度为800公里。平均海拔超过5500米。

喀喇昆仑山脉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共有19座山超过7260米,8个山峰超过7500米,其中4个超过8000米,诸山峰通常具有尖削、陡峻的外形,多雪峰及巨大的冰川。其周围簇拥着数以百计的石塔和尖峰。

喀喇昆仑山脉是中国西藏与克什米尔间的一条走向与旁遮普·喜马雅山(大喜马拉雅山脉的一部分)相平行的大山脉。也是世界第二高山脉。西北--东南走向.它延伸约400千米,通过印度和巴基斯坦北部。“喀喇昆仑”在土耳其语中意为“黑色碎石”。这个名字真正不适合于那些光彩夺目、白雪皑皑的山峰。喀喇昆仑山脉在中国史籍称葱岭,维吾尔语意为“紫黑色的昆仑山”。

喀喇昆仑山

喀喇昆仑山巍峨高耸于中国、印度、巴基斯坦边界,全长500 多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并有8000米以上的高峰四座,是世界上第二条高大的山脉。主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 米,是世界第二高峰。喀喇昆仑山冰峰峥嵘,插云擎天,极为壮观。喀喇昆仑山夏季阻挡东南湿润季风而南山多雨,冬季受西来低气压影响多降雪,因而高山多积雪,冰川发育,景观壮丽。

喀喇昆仑山口,自古以来为中国和中亚地区交通要道,商队驼铃不绝于耳。东晋法显和

唐玄奘去天竺(印度)取经,亦越过喀喇昆仑山口。现在已有公路与巴基斯坦相通,汽车开

始取代了驼队。

喀喇昆仑山向东南延伸便是冈底斯山。它斜贯西藏西南部,长约 1500公里,高度6000米左右,大致与喜马拉雅山平行。海拔7095米的冷布冈日峰,是冈底斯山脉的最高峰。在气候上,冈底斯山成了喜马拉雅山北面第二道阻挡南来温湿季风的屏障。因此,南坡降水较多,夏天灌木草地如茵,山花烂漫,牛羊成群。藏北高原则成为高寒荒漠。

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流淌着雅鲁藏布江和印度河。其水源主要靠山上溶冰化雪补给。两河谷地是藏族人民的主要聚居地。藏族人民在这高山雪峰之下,雅鲁藏布江畔,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西藏喇嘛教认为冈底斯山是佛经中所讲的宇宙中心——须弥山所在地,因而山中寺院林立,朝圣者络绎不绝。

冈底斯山脉北支念青唐古拉山东延南转成横断山脉的组成部分。山脉高度5500米以上,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62米,位于拉萨市西北。念青唐古拉山东段,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北方支流易贡藏布河汇流处,冰川最多也最大,因山谷地带年降雨量丰富,达到1000—2000 毫米,冰川伸至森林地带。西藏最大的冰川——长钦冰川即位于此处。

兴都库什山脉

兴都库什山脉,亚洲中部的高大山脉。长约1600千米。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米尔峰海拔7690米。是印度河和阿姆河的分水岭。山口自古为交通要道。

兴都库什山脉,亚洲中部的褶皱山系,绝大部分位于阿富汗境内,为印度河与中亚阿姆河的分水岭。长约1,600公里,宽约320公里。主脉分为三段。东段在帕米尔南侧,从卡兰巴尔山口起,沿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到多拉山口止,为整个山系中最高的一段,有20多个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其中蒂里奇米尔峰海拔7,690米,为整个山脉的最高峰。中段从多拉山口到哈瓦克山口(3,548米),在阿富汗境内,稍低于东段,有几个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西段山脉逐渐降低。主脉有二,一为巴巴山,作东西走向,主峰沙赫富拉迪山海拔5,143米。另一支为哈扎拉加特山,主峰马扎尔山海拔3,788米。

兴都库什山

亚洲中部的褶皱山系,绝大部分位于阿富汗境内,为印度河与中亚阿姆河的分水岭。长约1,600公里,宽约320公里。主脉分为三段。东段在帕米尔南侧,从卡兰巴尔山口起,沿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到多拉山口止,为整个山系中最高的一段,有20多个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其中蒂里奇米尔峰海拔7,690米,为整个山脉的最高峰。中段从多拉山口到哈瓦克山口(3,548米),在阿富汗境内,稍低于东段,有几个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西段山脉逐渐降低。主脉有二,一为巴巴山,作东西走向,主峰沙赫富拉迪山海拔5,143米。另一支为哈扎拉加特山,主峰马扎尔山海拔3788米。

兴都库什系中亚大分水岭之一,为从东向西横贯亚洲大陆的浩茫高山带的组成部分。广泛地界定,其是一长约800公里(500哩)、宽约241公里(150哩)的山系,从东北走向西南,将北面的阿姆河(Aum Darya,古奥克苏斯河〔Oxus River〕)河谷与南面的印度河河谷分开。兴都库什山脉在东面中国、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交界点附近直抵帕米尔山脉後走向西南,穿越巴基斯坦进入阿富汗境内,而在阿富汗西部逐渐化为低矮的山岭。最高峰是蒂里杰米尔山(Tirich Mir),崛起于巴基斯坦-阿富汗边界,高达7,690公尺(25,230呎)。在西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入侵者正是通过该山脉之重要山口将自己的印-欧语带入南亚的。历史上,这些山口具有巨大军事意义,为诸如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蒙古人成吉思汗和帖木儿这样的征服者及後两者的後裔蒙兀儿开国皇帝巴伯尔提供了前往印度北部平原的通道。在英国人统治印度期间,印度政府非常关注这些山口和通往南方的有关天险开伯尔山口的安全。该山脉很少构成主要强国之间的疆界,但却常常成为中间缓冲地带。

喜马拉雅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位于亚洲的中国与尼泊尔之间,分布于青藏高原南缘,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尔巴特峰(北纬35°14'21",东经74°35'24",海拔8125米),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北纬29°37'51”,东经95°03'31”,海拔7756米),全长2400公里。主峰珠穆朗玛海拔高度8844.43米。

喜马拉雅山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系。它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绵亘于中国和印度、不丹、尼泊尔、锡金之间。西起帕米尔,东到雅鲁藏布江的大拐弯处,长达2500多公里。平均海拔高度6000米以上,为世界上任何山系所不及。它拥有8000米以上高峰14座,7000米以上高峰40多座。其中,位于我国与尼泊尔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 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也是最年轻的山脉之一。据地质学家考证,7000万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到了3000万年前,由于造山运动,南方的印度洋板块与北方的欧亚大陆板块相互碰撞,交叠相挤,使喜马拉雅山不断抬高。到了300万年前,已上升到3500米,而近10万年以来,上升更快,平均高度今已达到6000 米以上,现在还在继续上升。喜马拉雅山骤然隆起,构成一道凌空屏障,阻挡了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北上,造成青藏高寒干旱气候,一直影响到大西北。

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是藏语雪山女神的意思。她银装素裹,亭亭玉立于地球之巅,俯视人间,保护着善良的人们。时而出现在湛蓝的天空中,时而隐藏在雪白的祥云里,更显出她那圣洁、端庄、美丽和神秘的形象。作为地球最高峰的珠穆朗玛峰,对于中外登山队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攀登目标。

我国西部,尤其是青藏高原,雪山拔地,冰峰连天,耸立着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汇集十几座8000 米以上的极高峰,拥有数百座7000米以上和数不清的6000米以上的高峰。

人类攀登珠峰的历史

人类攀登珠穆朗玛峰活动开始于1921年,英国登山队首次向珠峰进军,不幸失败而归。随后,不断总结经验,在20多年间先后九次登山均未成功。第10次,于1953年5月29日终于登上了地球最高点。此后,不断有各国登山者创造新纪录。我国登山队于1960年5月25日,首次从北坡成功地登上世界顶峰。中国登山队还于1964年5月2日成功地征服了喜马拉雅山8000米以上的最后一座高峰——希夏邦玛峰(8012米)。冰山雪峰是美丽的,但却很难攀登,几十年来,为攀登世界高峰,牺牲了不少登山勇士,然而,藐视困难、壮志凌云、坚韧不拔的登山健儿们,还是继往开来,胜利地登上了一座座高峰,在喜马拉雅山所有8000米和7000米的冰峰雪山上,几乎都留下了人类的足迹。今天,征服喜马拉雅山仍是全世界登山者梦寐以求的目标,他们视此为考验体魄,磨练意志,显示信心、智慧、力量和技术的地方,因而络绎不绝地来观赏这世间绝景和享受征服自然的喜悦。

登山者

1841年:印度测量局长乔治·埃佛勒斯 (George Everest )爵士记录下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

1853年:珠峰被印度测量局勘测为世界最高峰,海拔为8840米,并以其测量局长埃佛勒斯(George Everest )爵士的名字命名,以后在西方文献中埃佛勒斯(Everest )就成了世界第一高峰的名称。

1913年,约翰·诺埃尔(John B. Noel)对珠峰进行攀登未果,但这是记录在案的最早的一次欧洲人攀登珠峰的活动。

1921年:第一支英国登山队在查尔斯·霍华德·伯里(Charles Kenneth Howard-Bury)中校的率领下开始攀登珠峰,到达海拔7000米处,乔治·马洛里(George Leigh Mallory)也是队伍一员。

1922年:第二支英国登山队攀登到达海拔8320米处,这也是人类第一次使用使用供氧装置进行登山活动。

1924年:第三支英国登山队攀登珠峰,队员乔治·马洛里(George Leigh Mallory)和安德鲁·欧文(Andrew Irvine)在使用供氧装置登顶过程中失踪。(1999年,马洛里的遗体在海拔8150处被发现,他随身携带的照相机失踪,因此无法确定他和欧文是否是登顶成功的世界第一人。)

1933年:两名英国飞行员驾驶飞机到达珠穆朗玛峰。

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登山者埃德蒙·希拉里(Edmund Hillary)作为英国登山队队员与尼泊尔向导丹增·诺尔盖(Tenzing Norgay)一起沿东南山脊路线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登顶成功的世界第一人。

1956年:以阿伯特·艾格勒(Albert Egler)为首的瑞士登山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登上珠穆朗玛峰

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运动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人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

1963年:以诺曼·迪伦弗斯(Norman Dyhrenfurth)为首的美国探险队从西坡登顶成功。 1975年:日本人田部井淳子成为世界上首位从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同年,中国登山队第二次攀登珠峰,9名队员登顶,藏族队员潘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顶成功的女性。

1975年5月27日,我国九名登山运动员从北坡登上珠峰

1978年:奥地利人彼特·哈伯勒(Peter Habeler)和意大利人莱因霍尔德·梅斯纳尔(Reinhold Messner)首次未带氧气瓶登顶成功。

1979年:南斯拉夫登山队从西坡登上珠峰。

1980年:波兰登山家克日什托夫·维里克斯基第一次在冬天攀登珠峰成功。

1988年:中国、日本、尼泊尔三国联合登山队首次从南北两侧双跨珠峰成功。登山队12人全部成功登顶,其中6人进行了南北大跨越。

1993年5月5日:中国海峡两岸联合攀登珠峰活动中,王勇峰、普布、其米、开村、加措登顶,台湾省同胞吴锦雄首次从北坡北侧登顶。

1996年:包括著名登山家罗布·哈尔在内的15名登山者在登顶过程中牺牲,是历史上登顶牺牲人数最多的一年。

1998年:5月19日,中国和斯洛伐克登山队成功登上珠峰;5月24日,中国和斯洛伐克登山队各有一队再度登顶。同年,失去一条腿的美国人汤姆·惠特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登顶的残疾人。

1999年:5月27日,中国西藏登山队一行10人全员登上珠峰,并在珠峰顶采集到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种。美国全国地理学会将珠峰的海拔高度修订为8850米,但是尼泊尔目前不承认这一修订。尼泊尔著名登山家巴布·奇里第九次登上珠峰并创下只身在峰顶逗留21小时的最高纪录。

2000年:尼泊尔著名登山家巴布·奇里从大本营出发由北坡攀登,耗时16小时56分登顶成功,创造了登顶的最快纪录。

2001年:16岁的尼泊尔人坦巴·特什里成为世界上攀登珠峰最年轻的登山者。同年,“清扫珠峰”活动开始进行。美国盲人维亨迈尔成为世界上首个登上珠峰的盲人。

2001年5月22日,法国夫妻Roche Bertrand、Claire Bernier从珠峰顶以滑翔伞下山,8分钟后到达ABC营地,成为第一对同时登顶珠峰并以滑翔伞下山的夫妇。

2002年:65岁零5个月的日本男子登山者石川富康成为世界上登上珠峰的年纪最长者。同年,63岁的渡边玉枝成为登顶成功的年纪最长的女性。

2002年5月16日:当天共有62人登顶成功,创造单日登顶人数最多的纪录。

2003年5月:2003中国珠峰登山队、中韩联合登山队、日本、美国等登山队从北坡和南坡攀登珠峰取得成功。

2003年5月21日,中韩联合登山队的中方队员在珠峰顶上举起国旗。

5月22日,日本东京都70岁的三浦雄一郎从南坡登上珠峰,刷新了2002年石川富康在年龄方面“登峰造极”的纪录。同日,一名刚满15岁的夏尔巴少女明吉帕同她的哥哥、姐姐一起,陪同一支罗马尼亚登山队从北坡登上了珠峰。明吉帕是迄今为止年龄最小的珠峰登顶者。

5月23日,尼泊尔人攀巴·多吉·谢尔帕刷新人类攀登珠穆朗玛峰最快时间纪录,他创造的新世界纪录是12小时45分钟。但仅过了3天,这一纪录就再度被另一名夏尔巴人改写。36岁的拉卡帕·格拉于当地时间5月25日下午5时作为一支12人德国登山队的向导,从珠峰大本营出发,经过10小时56分钟45秒的奋力拼搏,于26日凌晨3时56分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峰顶,从而创下了人类登上珠峰用时最短的新纪录。拉卡帕也是从尼泊尔境内的珠峰东南坡登顶的,他还刷新了下山用时最短的世界纪录,仅用了7小时23分钟。

5月26日,42岁的尼泊尔夏尔巴登山向导阿帕陪同美国一支9人登山队从南坡登顶。这是他第十三次成功登上珠峰,创造了个人登顶次数最多的世界纪录。

截止2003年5月,在过去的43年中,中国健儿已经14次登临“地球之巅”,先后共有61人次把足迹留在地球之巅。同时,在攀登珠峰的众多登山者中,多名勇士长眠于珠峰洁白的世界里,一些人留下了终身残疾。中国人攀登珠峰的历史,是一个前仆后继和不断取得胜利的可歌可泣的历史。

2004年5月30日,俄罗斯队珠峰北壁中央直上登顶成功,自1953年人类首登珠峰以来的第十六条攀登线路,也是最近八年以来开创的唯一新线路。

2005年5月,中国重测珠峰高度测量登山队与中日联合女子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珠峰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

2005年3月20日到6月2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再次对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地区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并重测珠峰高度。同年10月9

日,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国家测绘

局局长陈邦柱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珠峰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 测量精度为±0.21米。我国于1975年公布的珠峰高程数据8848.13米停止使用。

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这里将是登山英雄施展雄姿的广阔天地,是未来探险者、旅游者向往的天堂,也是科学家探索世界屋脊奥秘的最有魅力的地方。

41 / 41


相关文章

  • 世界.中国.广东省.肇庆市高山排名(图)
  • 世界.中国.广东省.肇庆市高山排名 珠穆朗玛峰世界高山排名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 位于喀喇昆仑山脉的中段, 地理坐标为东经76.5度,北纬35.9度 世界第三高峰--- ...查看


  • 中国十大名山
  • 中国最美十大名山(排名有先后): 1黄山(安徽):所谓"黄山归来不看山""黄山奇天下" 2泰山(山东):中华的象征 "泰山雄天下" 3武夷山(福建):丹霞地貌风光.九曲溪美不胜收 ...查看


  • 四川省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考试题库
  • 行政区划 四川省辖区面积48.6万平方公里,居中国第五位,辖1副省级市,17地级市,3自治州,183个县(市.区)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四川介于东经97°21'-108°33'和北纬26°03'-34°19'之间,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地处长江 ...查看


  • 论文:西部大开发与旅游业的发展
  • 写作提纲 一.发展西部旅游业的意义 (一)有利于形成特色优势的旅游业 (二)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三)有利于城镇化进程,促进西部地区发展 (四)有利于西部地区增加就业.改善民生 (五)有利于扩大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 二.西部旅游业发展的障碍 ...查看


  • 地理知识速记口诀
  • 地理速记口诀 (陈祖林整理 2012.3.20) 地理速记秘诀顺口溜 1.九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冥王绕外边:唯有地球生物现,温气液水是由缘①.①温,适宜的温度.气,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2.地球特点: 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自西 ...查看


  • 祖国美丽的风光
  • 祖国美丽的风光 1.山水杭州 杭州依山傍水,山水资源十分丰富.紧邻杭州湾,著名的京杭大运河与钱塘江穿城而过,老城区130多条溪河纵横交错,堪称东方威尼斯.有2个国家级名胜区--西湖风景名胜区. 2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 ...查看


  • 『名胜古迹』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三清山
  • 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 三 清 山 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 ...查看


  • 四大地区自然条件
  •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 ...查看


  •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类型浅谈
  •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类型浅谈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是指大自然赋予地理区域的能使人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及其景象的地域组合.但是,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必须经过人为的开发,建筑旅游设施,才能成之为旅游资源.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地文景观旅游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