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阅读题标准解答公式

中小学语文阅读题标准解答公式

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检测阅读试题学生失分较多,其重要原因是解答似是而非,或答非所问,距标准答案有一定的差距。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阅读测试的水平,现根据语文基础知识和有关材料整理出中小学语文阅读题标准解答公式,供教师指导学生复习时参考,并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学段目标和具体阅读题例要求,对有关重点、难点阅读要求进行专项训练,努力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答题水平。

一、 词语的检测题

(一)解答具体语境中词语的含义

1、先解释这个词的本义。

2、结合语境理解:……描写了(或刻画了)……

3、……意思是……

(二)解答具体语境中某个词语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

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3、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三)解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二、 重点句子检测题

(一)解答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文),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文);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等)。

(二)解答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就是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句子的结构、句子的语气语调、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等等,结合句子在文中所处的位置,联系上下文,对句子本身的含义,或句子的语境意义,或句子的隐含意义,作出恰当的解释。解题的时候可以借助下面这则顺口溜:

关键词语很重要,理解句子离不了。

如果句子是单句,分清主干和枝叶。

如果句子是复句,弄清层次和关系。

句子若是总领句,须从下文去搜索。

句子若是总结句,答案须要往上溯。

句子若是过渡句,须要关注上下文。

句子表达有特点,揣摩目的和效果。

以上方法记住了,答题才能有依托。

(三)解答常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2、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3、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4、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5、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6、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

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7、设问:……采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8、引用:……采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增强语言说服力

答题格式: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了语气

(四)解答仿写句子

1、数清例句的字数。

2、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

3、读懂例句与所要仿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

三、段篇的测试题

(一)归纳段落大意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

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起因、经过、结果)。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二)解答文章中心思想

1、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

2、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

3、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

4、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

5、议论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

(三) 解答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

1、摘句法: 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 ,进行压缩。

2、合并法: 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

3、提炼法: 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

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 选择主要内容。

(四)解答分析归纳中心意思

1、寻找中心句(段) ,概括中心意思: 有的标题即是中心,有的开头点明中心,有的结尾揭示中心。

2、合并各段内容, 概括中心意思: 寻找各段中心句, 合并各段主要内容来提炼概括。

3、采用整体把握法, 概括中心意思: 有的文章(段) 没有主旨句,须将全文各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提炼。

(五)解答概括作者主要观点或态度

1、 统观全文,筛选出能直接体现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句子。

2、从材料的中心内容入手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从作品的表达方式入手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四、文章体裁检测题

(一)解答记叙文要素的作用

1、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2、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3、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4、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二) 解答议论文要素的作用

1、论点:可以表达作者的……看法和主张。

2、论据:支撑论点的证据,材料,依据,与论点二者相统一。

3、论证: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有理论和驳论两种类型。

(三)解答说明文要素的作用

1、内容的科学性:如实地反映……,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

2、说明的条理性:按时间顺序写和记叙文相似;按空间顺序写需注意观察点,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按逻辑顺序写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

3、语言的准确性: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准确无误,语言简明,说明严密。

五、写作手法检测题

(一)解答描写方法的作用

1、人物描写。

(1)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

格式: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

(2)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

格式:……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

(3)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格式:运用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

(4)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格式:……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2、环境描写。

(1)……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2)……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3)……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二)解答说明的方法

1、下定义:用下定义的方法,对……事物或者……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说明。

2、作诠释:对……事物事理的……方面作概括的解释,或者用词语释义的方法来说明事物事理的特征。

3、分类别:按……标准,把被说明事物分门别类逐一说明。一定要注意分类标准的统一,不能把不同分类标准的结果混淆在一起说。

4、作比较:把两个(或以上)的相关联的……事物或同类事物中性质完全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通过比较,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5、举例子:介绍……现象或说明道……理,再用较为典型有代表性的具体例子做例证,这样有点有面,既增加了文章可信度,又使文章血肉丰满。

7、打比方:打比方使要说明的……对象变得通俗易懂、形象可感。

8、画图表:用表格、示意图、图片、照片等作为辅助手段来说明……事物或事理。

9、摹状貌:对……说明对象的形象、情状、特性等进行具体描述,使生动、真切。

10、拟人:运用拟人手法一般写文艺性说明……,生动形象,妙趣横生。

11、引用: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文献、成语典故、谚语俗语、历史传说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等来说明……事物事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还可使说明生动。

(二)解答论证方法的作用

1、例证法主要是增强说服力,通过一两个典型事例,

可以使阐述的道理令人信服。

格式:采用了举例的方法,以……来说明……的观点,列举详实,说服力强。

2、引证法的主要作用是充实内容,增强说服的权威性,极具力度和信度。

格式:采用了引证法,以……的名言来说理,增强说服的权威性,极具力度和信度。

3、正反对比论证法的主要作用是使论证更为深刻。 格式: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以……来论述,深刻。

4、比喻论证法的主要作用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论证更为具体生动形象。

格式:采用了比喻论证法,以……的比喻形象地阐明了……

(三)解答人称的作用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1、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

2、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

3、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四)解答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中小学语文阅读题标准解答公式

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检测阅读试题学生失分较多,其重要原因是解答似是而非,或答非所问,距标准答案有一定的差距。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阅读测试的水平,现根据语文基础知识和有关材料整理出中小学语文阅读题标准解答公式,供教师指导学生复习时参考,并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学段目标和具体阅读题例要求,对有关重点、难点阅读要求进行专项训练,努力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答题水平。

一、 词语的检测题

(一)解答具体语境中词语的含义

1、先解释这个词的本义。

2、结合语境理解:……描写了(或刻画了)……

3、……意思是……

(二)解答具体语境中某个词语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

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3、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三)解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二、 重点句子检测题

(一)解答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文),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文);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等)。

(二)解答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就是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句子的结构、句子的语气语调、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等等,结合句子在文中所处的位置,联系上下文,对句子本身的含义,或句子的语境意义,或句子的隐含意义,作出恰当的解释。解题的时候可以借助下面这则顺口溜:

关键词语很重要,理解句子离不了。

如果句子是单句,分清主干和枝叶。

如果句子是复句,弄清层次和关系。

句子若是总领句,须从下文去搜索。

句子若是总结句,答案须要往上溯。

句子若是过渡句,须要关注上下文。

句子表达有特点,揣摩目的和效果。

以上方法记住了,答题才能有依托。

(三)解答常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2、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3、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4、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5、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6、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

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7、设问:……采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8、引用:……采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增强语言说服力

答题格式: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了语气

(四)解答仿写句子

1、数清例句的字数。

2、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

3、读懂例句与所要仿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

三、段篇的测试题

(一)归纳段落大意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

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起因、经过、结果)。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二)解答文章中心思想

1、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

2、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

3、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

4、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

5、议论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

(三) 解答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

1、摘句法: 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 ,进行压缩。

2、合并法: 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

3、提炼法: 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

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 选择主要内容。

(四)解答分析归纳中心意思

1、寻找中心句(段) ,概括中心意思: 有的标题即是中心,有的开头点明中心,有的结尾揭示中心。

2、合并各段内容, 概括中心意思: 寻找各段中心句, 合并各段主要内容来提炼概括。

3、采用整体把握法, 概括中心意思: 有的文章(段) 没有主旨句,须将全文各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提炼。

(五)解答概括作者主要观点或态度

1、 统观全文,筛选出能直接体现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句子。

2、从材料的中心内容入手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从作品的表达方式入手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四、文章体裁检测题

(一)解答记叙文要素的作用

1、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2、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3、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4、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二) 解答议论文要素的作用

1、论点:可以表达作者的……看法和主张。

2、论据:支撑论点的证据,材料,依据,与论点二者相统一。

3、论证: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有理论和驳论两种类型。

(三)解答说明文要素的作用

1、内容的科学性:如实地反映……,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

2、说明的条理性:按时间顺序写和记叙文相似;按空间顺序写需注意观察点,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按逻辑顺序写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

3、语言的准确性: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准确无误,语言简明,说明严密。

五、写作手法检测题

(一)解答描写方法的作用

1、人物描写。

(1)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

格式: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

(2)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

格式:……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

(3)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格式:运用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

(4)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格式:……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2、环境描写。

(1)……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2)……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3)……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二)解答说明的方法

1、下定义:用下定义的方法,对……事物或者……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说明。

2、作诠释:对……事物事理的……方面作概括的解释,或者用词语释义的方法来说明事物事理的特征。

3、分类别:按……标准,把被说明事物分门别类逐一说明。一定要注意分类标准的统一,不能把不同分类标准的结果混淆在一起说。

4、作比较:把两个(或以上)的相关联的……事物或同类事物中性质完全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通过比较,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5、举例子:介绍……现象或说明道……理,再用较为典型有代表性的具体例子做例证,这样有点有面,既增加了文章可信度,又使文章血肉丰满。

7、打比方:打比方使要说明的……对象变得通俗易懂、形象可感。

8、画图表:用表格、示意图、图片、照片等作为辅助手段来说明……事物或事理。

9、摹状貌:对……说明对象的形象、情状、特性等进行具体描述,使生动、真切。

10、拟人:运用拟人手法一般写文艺性说明……,生动形象,妙趣横生。

11、引用: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文献、成语典故、谚语俗语、历史传说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等来说明……事物事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还可使说明生动。

(二)解答论证方法的作用

1、例证法主要是增强说服力,通过一两个典型事例,

可以使阐述的道理令人信服。

格式:采用了举例的方法,以……来说明……的观点,列举详实,说服力强。

2、引证法的主要作用是充实内容,增强说服的权威性,极具力度和信度。

格式:采用了引证法,以……的名言来说理,增强说服的权威性,极具力度和信度。

3、正反对比论证法的主要作用是使论证更为深刻。 格式: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以……来论述,深刻。

4、比喻论证法的主要作用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论证更为具体生动形象。

格式:采用了比喻论证法,以……的比喻形象地阐明了……

(三)解答人称的作用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1、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

2、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

3、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四)解答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相关文章

  • 毕业班教学质量分析
  • 毕业班教学质量分析 万昌中心校 陈洋 一.试卷分析: (一)语文学科:这次的语文六年级质量抽测,主要是考查小学毕业生的学习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真正达到合格的标准.它是检查.评价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在命题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下 ...查看


  • 学习方法 数学语文英语
  • 数学思想建立 1.对应思想方法 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因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孕伏函数思想.如直线上的点(数轴)与表示具体的数是一一对应. 2.假设思想方法 假设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 ...查看


  • 怎样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题应试能力
  • 怎样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题应试能力 在语文教学的初级阶段往往侧重听说技能的培养,但到了高年级阶段,语文阅读理解的考试却令许多小学生头痛.因此,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应在启蒙教学阶段就进行渗透培养. 步骤/方法 1. 精读 精读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 ...查看


  • 小学五年级个性化辅导方案
  • 小学五年级个性化辅导方案 ◆学员基本情况: 姓名:李小天 性别:男 年级:小五 科目:语文.数学.英语 学校:洪楼第一小学学科情况及初步辅导思路(初步了解,供参考) 数学:75/100 基础一般,计算与运算需要再提高.可适当拓展思考题,培养 ...查看


  • 如何解答小学语文阅读中所出现的问题
  • 如何解答小学语文阅读中所出现的问题 . 第一步:快速读完文章和题目. 第二步:仔细研读题目,找出重点及易错点. 第三步:在文中找出题目涉及的字词或段落. 第四步:结合文章,逐一答题. 第五步:综合审核答案. 第一步:快速读完文章和题目. 第 ...查看


  • 2017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
  • 附件1 2017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 I.考试性质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衡量普通高中学生是否达到高中毕业要求的水平测试.考试成绩可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和高职院校分类提前招生录取的依据. II. ...查看


  • 初三下学期学习计划
  • 初三下学期学习计划 要有方法和功夫.有重点,由于各个科分数都一样,数学多考一分和政治多考一分是一样的.重点放在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和历史地理历史等,英语和语文再课堂上要紧跟老师的节奏复习,保证复习好是第一,其次以后有更多的时间复习立刻,象 ...查看


  • 小学奥数题型总结
  • [盈亏问题公式] (1)一次有余(盈),一次不够(亏),可用公式: (盈+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如,"小朋友分桃子,每人10个少9个,每人8个多7个.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多少个桃子?" 解(7+9)÷( ...查看


  • 小升初语文阅读万能公式
  • 一.叙述人称 读者情感的共鸣! 灵活自由.(客观实在) 二.叙述方式 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得体. 三.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