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的起源
元素的起源是研究各种元素的形成过程、条件和合成的场所,及其在宇宙中的丰度分布
量与规律。合理地解释核素丰度的特征是元素起源的理论的基础。早期提出的假说有:平衡
过程假说,中子捕获假说,中子裂变假说等。1957年E.M.Burbide 等提出了元素在恒星中合
成的假说(即B 2FH 理论),将元素起源与恒星演化紧密结合。现代元素起源理论综合了大
爆炸宇宙学理论和恒星演化中通过各种核聚变、核反应逐步合成的。宇宙大爆炸产生了两个
丰度最大的核素1H 和4He ,以及少量的2H 、3He 和7Li ,而大多数核素是在恒星内部的核
过程中产生的,核合成类型与恒星演化过程密切相关。
1·大爆炸宇宙的核合成过程
标准大爆炸宇宙学模型表明,宇宙刚诞生时密度近乎无穷大,温度>1032K ,宇宙中没
有原子核,只存在基本粒子和反粒子,同时发生粒子物理反应。随着宇宙的不断膨胀,物质
密度减小,温度下降,当温度大约降到1012K 时(约在大爆炸后3分钟),有可能发生质子
(P)与中子(α) 的反应,生成氘(D ),核同时放出光子(γ),P +α→D +γ,其后
的反应序列为:
D +P →3He +γ
3He 十3He →4He +2P 十2γ
3He +4He →7Be +γ
一 7Be +e →7Li +μ
一 e 为电子,μ为中微子,标准大爆炸核合成模型很好的解释了原始的宇
宙丰度特征。
2·恒星内部的核合成.
大爆炸发生后,随着宇宙的继续膨胀,宇宙中的物质密度大于其辐射密度,此时,
辐射压力相对变低,允许在膨胀着的气体中形成永久性的大规模不均匀性,随后通过局部
的引力收缩形成了星系和星系内的天体,经典型恒星内部的核合成理论是1957年由
E.M.Buridge 等人提出的,它是现代元素起源理论的基础。70年代以后随着核结构和天体演
化理论的发展,恒星内部核合成理论得以逐步完善与健全。
恒星内部有以下一些主要核合成过程:
(1)氢燃烧
恒星内,当温度为106~107K ,物质密度为102g /cm 3时产生由4个氢核聚变为一
个氦核的过程,氢燃烧有两个反应链:质子一质子循环和碳氢氧循环,该反应持续时间约
106~109年.
质子一质子循环发生在质量较小的主序星(如太阳)内部,它由下列3个分支反应
过程 完成。
+ 1H 十1H →2D +e +υ
PP Ⅰ 2D 十1H →3He 十γ
3He 十3He →4He +21H 十γ
或
3He +4He →7Be +γ
一 PP Ⅱ 7Be +e →7Li 十υ
7Li 十1H →8Be*24He
或
7Be +1H →8B +γ
+ PP Ⅲ 8B →8Be*+ e+υ
8Be →24He
恒星内部温度>2×107K 时,在质量较大的主序星内部,发生以C 、N 和O 为催化
剂的碳氮氧循环核过程,延续时间约108a 。
+ 12C +H →13C +γ 13N →13C +e +μ
13C +H →14N +γ
+ 14N +H →15O +γ 15O →15N 十e 十μ
15N +H →12C +4He +γ
15N +H →16O 十
16O +H →17F +γ 17F →17O +μ
17O +H →14N +4He +γ
(2)氦燃烧
恒星内部物质密度103~105g /cm 3,温度为1.2X103~2X103K 时,三个氦核(粒
子)聚变成碳核,故也称为3α反应:34He →12C +γ,12C 进一步与4He 反应生成16O 、18O 、
19Ne 等,该反应约持续106~107a 。
(3)稳态核燃烧
该反应发生在稳定的恒星内部,包括碳、氧、硅和氖燃烧。当恒星核心内氦耗尽时,
进一步收缩,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恒星内部物质密度为105g /cm 3, 温度为8.8X108K 时发生
碳燃烧;当密度为106g /cm 3,温度为2.1X 109K 时发生氧燃烧。
随着温度升高至3×109K 时,28Si 和20Ne 发生光致分裂,导致核素之间重新组合,
生成铁峰区结合能最大的核素。以上的稳态核反应合成A=20~40的核素,但在解释观测到
的核素丰度时并不成功,表明还存在着其它核合成的贡献。
(4)爆炸核燃烧
稳态核燃烧是爆炸燃烧的预过程,提供爆炸的条件。在超新星等爆发时,几秒钟内温
度可达4×109~5×109K 以上,发生爆炸式核合成并向外抛出生成核素。爆炸核燃烧合成
的A=20~40的核素的量可根据具体情况(温度,密度,已有核素及核参数)进行推算,结
果表明其丰度特征与观察到的太阳系丰度相符合。
(5) 核统计平衡 (E)过程
当体系的温度和密度足够高时,无论是稳态,还是爆炸条件下,都会达到核统计平
衡,生成平均结构能量最大的铁峰元素(钒、铬、锰、铁、钴、镍等)恒星中系列的元素核
合成过程到此结束。
(6)S 过程
即慢的俘获中子过程。S 过程中子产生和俘获的时间尺度足够慢,约为104a ,因此两
次俘获之间有充裕的时间让生成核衰变,核合成反应通过稳定区区域内的核进行。S 过程以
铁峰元素为种子核,经逐级中子俘获,一直合成到质量数为209的许多核素。由于具有中子
满壳层50、82、126的核特别稳定,因此在丰度曲线图上质量数90、138和208处于产生3
个S 过程丰度峰。S 过程在A=210、211处由α衰变而截止。
自从1957年伯比奇(Burbide )等人对S 过程的最初研究以来,很长时间一直认为太
阳系S 过程核素是在红巨星内部产生的,随着近年来对S 过程的深人研究,目前被广为接
受的核合成场所是;对90≤A ≤200的核素是在低质量的 ACB (ASymPtotio Ciant BranCh)
恒星中合成的;对A ≤90较轻的核素,是在氦燃烧的巨星(M ≥10Ma )中合成的。S 过程
+核合成的中子源是12C (P ,γ),13N (e ,γ),12C (α ,n ),16O 反应。影响S 过程核素丰
度的主要因素有脉冲平均中子剂量T 。中子密度N n 和温度T 。
(7)γ过程
γ过程中子俘获时间尺度很短,通常为0.01~10s ,以至可发生连续的中子俘获,且 生
成核可作连续β衰变,所以其合成路径将沿β稳定区富中子一侧的不稳定核进行。丰度曲线
在A=80、130、194处形成丰度峰。γ过程以铁峰为种子核产生许多富中子 的核素,质量数为209以后的核素全部由Y 过程合成。中子俘获链可到Cf 254甚至形成更重
的核素。
经典论认为:超新星的中央核可能为核合成适宜的天文物理场所,而目前较为流行的冲
击引发爆炸理论认为:恒星的氦区受超新星冲击波的加热提供了一个产生γ过程核素的适宜
场所。13C (α,n )16O 反应为γ过程的核反应提供中子源,而13 C可能产生在前超新星中,
最有可能的场所为氦壳火焰区。影响γ过程重核产率的大小除与原始种核丰度密切相关外,
另外两个重要因素就是超新星爆发时的温度与密度。
(8)P 过程
最初P 过程的含义仅指快速俘获质子的反应,目前则主要指光致电离(γ,n )、(γ,
P )、(γ,α)反应。P 过程合成质量数A ≥74富质子的核素,且核素大部分含具偶数的质子
和中子数。P 过程产生的核素与同一元素的其它同位素相比较要少得多,通常R 和S 过程
产生的同位素是相邻P 过程产生的同位素的100至1000倍。
目前P 过程的核合成场所被认为是Ⅱ型超新星中已燃尽了氢,氦甚至还有碳的区域,
而不是Ⅱ型超新星的富氢层,S 和γ过程的种子核受温度高达2.1× 109~3.2X109K 的热光子
作用,在约1s 的时间内转变成与太阳系丰度相符的P 过程核素。影响P 过程核丰度的主要
因素是S 和γ过程种核的原始分布,以及超星爆发时的参数值(如温度,爆发时间尺度等)。
(9)X 过程
即宇宙线粒子的散裂反应。宇宙线高能粒子(P ,α等)轰击星际介质的核素(主要是
C ,N ,O )生成较轻的6Li 、8Be 、10B 和11B 等核系,其核素丰度与太阳系丰度符合得很好。
元素的起源
元素的起源是研究各种元素的形成过程、条件和合成的场所,及其在宇宙中的丰度分布
量与规律。合理地解释核素丰度的特征是元素起源的理论的基础。早期提出的假说有:平衡
过程假说,中子捕获假说,中子裂变假说等。1957年E.M.Burbide 等提出了元素在恒星中合
成的假说(即B 2FH 理论),将元素起源与恒星演化紧密结合。现代元素起源理论综合了大
爆炸宇宙学理论和恒星演化中通过各种核聚变、核反应逐步合成的。宇宙大爆炸产生了两个
丰度最大的核素1H 和4He ,以及少量的2H 、3He 和7Li ,而大多数核素是在恒星内部的核
过程中产生的,核合成类型与恒星演化过程密切相关。
1·大爆炸宇宙的核合成过程
标准大爆炸宇宙学模型表明,宇宙刚诞生时密度近乎无穷大,温度>1032K ,宇宙中没
有原子核,只存在基本粒子和反粒子,同时发生粒子物理反应。随着宇宙的不断膨胀,物质
密度减小,温度下降,当温度大约降到1012K 时(约在大爆炸后3分钟),有可能发生质子
(P)与中子(α) 的反应,生成氘(D ),核同时放出光子(γ),P +α→D +γ,其后
的反应序列为:
D +P →3He +γ
3He 十3He →4He +2P 十2γ
3He +4He →7Be +γ
一 7Be +e →7Li +μ
一 e 为电子,μ为中微子,标准大爆炸核合成模型很好的解释了原始的宇
宙丰度特征。
2·恒星内部的核合成.
大爆炸发生后,随着宇宙的继续膨胀,宇宙中的物质密度大于其辐射密度,此时,
辐射压力相对变低,允许在膨胀着的气体中形成永久性的大规模不均匀性,随后通过局部
的引力收缩形成了星系和星系内的天体,经典型恒星内部的核合成理论是1957年由
E.M.Buridge 等人提出的,它是现代元素起源理论的基础。70年代以后随着核结构和天体演
化理论的发展,恒星内部核合成理论得以逐步完善与健全。
恒星内部有以下一些主要核合成过程:
(1)氢燃烧
恒星内,当温度为106~107K ,物质密度为102g /cm 3时产生由4个氢核聚变为一
个氦核的过程,氢燃烧有两个反应链:质子一质子循环和碳氢氧循环,该反应持续时间约
106~109年.
质子一质子循环发生在质量较小的主序星(如太阳)内部,它由下列3个分支反应
过程 完成。
+ 1H 十1H →2D +e +υ
PP Ⅰ 2D 十1H →3He 十γ
3He 十3He →4He +21H 十γ
或
3He +4He →7Be +γ
一 PP Ⅱ 7Be +e →7Li 十υ
7Li 十1H →8Be*24He
或
7Be +1H →8B +γ
+ PP Ⅲ 8B →8Be*+ e+υ
8Be →24He
恒星内部温度>2×107K 时,在质量较大的主序星内部,发生以C 、N 和O 为催化
剂的碳氮氧循环核过程,延续时间约108a 。
+ 12C +H →13C +γ 13N →13C +e +μ
13C +H →14N +γ
+ 14N +H →15O +γ 15O →15N 十e 十μ
15N +H →12C +4He +γ
15N +H →16O 十
16O +H →17F +γ 17F →17O +μ
17O +H →14N +4He +γ
(2)氦燃烧
恒星内部物质密度103~105g /cm 3,温度为1.2X103~2X103K 时,三个氦核(粒
子)聚变成碳核,故也称为3α反应:34He →12C +γ,12C 进一步与4He 反应生成16O 、18O 、
19Ne 等,该反应约持续106~107a 。
(3)稳态核燃烧
该反应发生在稳定的恒星内部,包括碳、氧、硅和氖燃烧。当恒星核心内氦耗尽时,
进一步收缩,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恒星内部物质密度为105g /cm 3, 温度为8.8X108K 时发生
碳燃烧;当密度为106g /cm 3,温度为2.1X 109K 时发生氧燃烧。
随着温度升高至3×109K 时,28Si 和20Ne 发生光致分裂,导致核素之间重新组合,
生成铁峰区结合能最大的核素。以上的稳态核反应合成A=20~40的核素,但在解释观测到
的核素丰度时并不成功,表明还存在着其它核合成的贡献。
(4)爆炸核燃烧
稳态核燃烧是爆炸燃烧的预过程,提供爆炸的条件。在超新星等爆发时,几秒钟内温
度可达4×109~5×109K 以上,发生爆炸式核合成并向外抛出生成核素。爆炸核燃烧合成
的A=20~40的核素的量可根据具体情况(温度,密度,已有核素及核参数)进行推算,结
果表明其丰度特征与观察到的太阳系丰度相符合。
(5) 核统计平衡 (E)过程
当体系的温度和密度足够高时,无论是稳态,还是爆炸条件下,都会达到核统计平
衡,生成平均结构能量最大的铁峰元素(钒、铬、锰、铁、钴、镍等)恒星中系列的元素核
合成过程到此结束。
(6)S 过程
即慢的俘获中子过程。S 过程中子产生和俘获的时间尺度足够慢,约为104a ,因此两
次俘获之间有充裕的时间让生成核衰变,核合成反应通过稳定区区域内的核进行。S 过程以
铁峰元素为种子核,经逐级中子俘获,一直合成到质量数为209的许多核素。由于具有中子
满壳层50、82、126的核特别稳定,因此在丰度曲线图上质量数90、138和208处于产生3
个S 过程丰度峰。S 过程在A=210、211处由α衰变而截止。
自从1957年伯比奇(Burbide )等人对S 过程的最初研究以来,很长时间一直认为太
阳系S 过程核素是在红巨星内部产生的,随着近年来对S 过程的深人研究,目前被广为接
受的核合成场所是;对90≤A ≤200的核素是在低质量的 ACB (ASymPtotio Ciant BranCh)
恒星中合成的;对A ≤90较轻的核素,是在氦燃烧的巨星(M ≥10Ma )中合成的。S 过程
+核合成的中子源是12C (P ,γ),13N (e ,γ),12C (α ,n ),16O 反应。影响S 过程核素丰
度的主要因素有脉冲平均中子剂量T 。中子密度N n 和温度T 。
(7)γ过程
γ过程中子俘获时间尺度很短,通常为0.01~10s ,以至可发生连续的中子俘获,且 生
成核可作连续β衰变,所以其合成路径将沿β稳定区富中子一侧的不稳定核进行。丰度曲线
在A=80、130、194处形成丰度峰。γ过程以铁峰为种子核产生许多富中子 的核素,质量数为209以后的核素全部由Y 过程合成。中子俘获链可到Cf 254甚至形成更重
的核素。
经典论认为:超新星的中央核可能为核合成适宜的天文物理场所,而目前较为流行的冲
击引发爆炸理论认为:恒星的氦区受超新星冲击波的加热提供了一个产生γ过程核素的适宜
场所。13C (α,n )16O 反应为γ过程的核反应提供中子源,而13 C可能产生在前超新星中,
最有可能的场所为氦壳火焰区。影响γ过程重核产率的大小除与原始种核丰度密切相关外,
另外两个重要因素就是超新星爆发时的温度与密度。
(8)P 过程
最初P 过程的含义仅指快速俘获质子的反应,目前则主要指光致电离(γ,n )、(γ,
P )、(γ,α)反应。P 过程合成质量数A ≥74富质子的核素,且核素大部分含具偶数的质子
和中子数。P 过程产生的核素与同一元素的其它同位素相比较要少得多,通常R 和S 过程
产生的同位素是相邻P 过程产生的同位素的100至1000倍。
目前P 过程的核合成场所被认为是Ⅱ型超新星中已燃尽了氢,氦甚至还有碳的区域,
而不是Ⅱ型超新星的富氢层,S 和γ过程的种子核受温度高达2.1× 109~3.2X109K 的热光子
作用,在约1s 的时间内转变成与太阳系丰度相符的P 过程核素。影响P 过程核丰度的主要
因素是S 和γ过程种核的原始分布,以及超星爆发时的参数值(如温度,爆发时间尺度等)。
(9)X 过程
即宇宙线粒子的散裂反应。宇宙线高能粒子(P ,α等)轰击星际介质的核素(主要是
C ,N ,O )生成较轻的6Li 、8Be 、10B 和11B 等核系,其核素丰度与太阳系丰度符合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