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重要概念

财政重要概念

1.财政是历史范畴、客观范畴、经济范畴、分配范畴。

2.财政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的基本特征。

3.自然经济——家计制度、市场经济——公共财政制度、计划经济——国家财政制度

4.市场经济下财政最为典型的特征是“公共性”,这是它被称为“公共财政”的根本原因。

5.公共财政基本特征:弥补市场失效、一视同仁服务、非市场盈利性、法治化的财政

6.国家财政制度中财政的作用:国家计划配置资源的基本财力手段、直接服务于国营经济

7.我国财政制度日益公共化的表现:财政占GDP比重大幅下降、从税利并重转向税收为主、从单一税制转向复合税制、从“建设财政”转向“吃饭财政”、从以生产性投资为主转向以非营利性投资为主、财政日益直接承担社会保障职责、政府预算制度改革、从坚持预算平衡原则转向赤字财政预算政策、恢复公债并转向市场发行、经济体制从统收统支转向“分税制”。

8.政府是公共部门最主要和最基本的部分。政府在公共部门中起着核心和主干的作用。

1.公共产品具有联合的、共同的消费性质。公共产品的特性:消费时的非排他性、消费时的非对抗性。

2.干预外溢性行为: 负外溢性:征收污染税费取走额外利润或发放许可证 正外溢性:公共财政补贴或直接拨款 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实行国有化 自然垄断领域:规制、直接投资、提供补贴

3.公共财政的准则:只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只能弥补市场失效,而不能取代和干预市场的正常活动。

1.资源稀缺是经济学的既定前提,由此决定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及其相应的选择是经济学永恒的主题

2.公共选择理论所要研究的对象是公共选择问题,即对非市场决策的政治过程进行研究,把经济学运用于政治科学的分析。

3.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经济人假设、交易政治构成了公共选择研究方法的三要素。

1.财政决策机制:一致同意规则、多数同意规则、投票悖论、阿罗不可能定理、单峰定理和中间投票人定理

2.财政决策的行为主体:投票人(选民)、政党和政治家、官僚、利益集团。选民是公共选择的基础环节,是形成财政决策的源头。

3.财政支出增长的五种理论:瓦格纳法则、时间形态模型、财政支出增长的发展

模型、公共选择学派的支出增长理论、财政支出增长的微观模型。

1.购买性支出也称消耗性支出,是非生产型投资,是纯公共产品。

2.如何判断一国国防支出的合理规模? (国防支出是基本的财政支出。一国国防支出的合理规模应当满足的条件是公民对国防的边际支付意愿总和等于国防的边际成本。有效国防支出难以确定的原因:国防总需求难以确定,国防总收益难以确定,国防负担难以确定。)

3.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内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国际教育的税费;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教育的经费;其他财政性教育性经费。)

4.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重点):社会性、强制性、互济性、福利性

5.政府为什么介入社会保障活动? 克服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的需要、家长主义的表现、降低决策成本的需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需要。

6.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活。

7.我国逐步实现由“国家统包”到“多方负担”,由“企业保障”到“社会互济”,由“平均主义”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8.社会保障的内容(重点):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抚恤

9.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中处于核心地位,社会救济是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社会抚恤起着安定特定阶层生活的功能。

1.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险中占据核心位置。社会救济是公民应享受的基本权利。社会抚恤的财力来源主要是政府预算拨款。

2.完全基金制以纵向平衡为原则,现收现付制以横向平衡为原则。我国社保制度一直采用现收现付制。

3.1986年我国实行国有企业、部分集体企业职工及全民合同制工人养老保险统筹制度。

4.养老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基金制管理办法。

5.多层次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补充养老保险(商业保险)、企业事业单位年险。

6.财政补贴的特征:政策性、时效性、可控性、特定性。

7.其他财政支出:对外援助支出、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其他支出。

1.税制要素是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包括对什么征税、向谁征税、征多少税和如何征税等税法的基本内容。税制要素: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和违章处理。其中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是基本要素。

2.税率是税法规定的应征税额与纳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征税额的标准,体现了征税的深度。

比例税率的特点:税率不随征税对象数量的变动而变动。

3.偷、抗税——违法 漏、欠税——违规

4.税基选择问题:收入是衡量纳税人支付能力的最优标准;消费是又一标准;财产也是标准之一。

5.税收负担问题是税收的核心问题,也是建立税收制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6.微观税收负担表明了政府以税收方式来参与企业纯收入分配的规模,反映企业的综合税收负担状况,也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类型企业的税收负担水平。

7.微观税收负担的客观制约因素:宏观税收负担水平、收入分配体制、税制结构。

1.GDP在政府与民间部门之间有一个最优分割点,而最有宏观税收负担率是具体体现,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的确定问题,实质上是一个财政职能的实现问题,它既关系到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同时也关系到社会公平和经济稳定与发展的问题。

2.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都属于商品税。

3.应税所得是指循环的、反复的、周期性的收入。

4.所得税征收方法:源泉扣税法、申报法、推定法

5.我国的行为税包括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等。

6.公共企业是指受政府直接控制,旨在实现特定公共目标的经济实体。

1.财政对公共企业的投入形式:直接投资(基本方式)、贷款(基本方式)、补贴

2.财政来自公共企业的收入形式:税收、利息或股息、利润分成

3.公共企业无能论:公共企业在生产性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上缺乏效率。忽视消费者的要求,抵制必要的改革和破产。

4.中国国有企业的特色:不仅活动在市场失效领域,而且活动于具有充分竞争性的市场有效领域。不仅有肩负一定社会目标、从事非营利性活动的公共企业,而且有单纯追逐利润目标、从事营利性活动的国有企业。

5.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

6.国有资产: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国有参股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国有资产分为营利性国有资产和非营利性国有资产。营利性国有资产是国有资本,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为首要目标。

7.国有资产既分布于市场失效领域,也分布于市场有效领域。

8.政府参与企业的税后利润分配形式:国有参股分红、税后利润承包制、租赁制与租金。

9.国有资产改革思路:1.推行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 2.由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 3.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的比例,2020年要达到30% 4.“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持股经营,政府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开放竞争性业务,推动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

1.重要概念:政府预算是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它反映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内容,体现了一定时期政府的施政方针和要实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1.政府预算的基本特征:计划性、归一性、公开性、法治性、年度性(重要 P290-291)

2.零基预算(重点):是指对所有的财政收支完全不考虑以前的水平,重新以零为起点而编制的预算。

3.按政府级次分 五级:中央(主导地位) 地方(省 市/地 县/区 乡/镇)

4.按收支管理范围分:总预算、部门预算、单位预算

1.硬赤字:公债收支列为财政收支后的赤字 软赤字:公债收支剔除后财政收支的赤字 (重要概念)

2.公债是国家或政府以其信用为基础,依据借贷原则,通过借款或发行债券方式而取得的收入。(重要概念)

1.财政联邦制:财政支出责任区分、财政收入权的划分、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重点)

2.在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主要采取分权模式的基础上,中央政府承担一定责任,地方政府重要/重大责任。(重要)

3.政府间的收入划分,最主要的是税收的划分问题。现代政府间财政关系(财政体制)的具体形式,被称为“分税制”财政体制。 (重要)

4.各级政府间的分税有三种方式:分税种、分税收收入、分税率

5.税收划分两大类:一、中央税、地方税 二、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我国目前采用第二种)

6.转移支付均等化不是说要各地的公共服务水平要完全一致。(判断题)

7.中国现实中的政府财政间关系的基本格局是1994年财政体制大改革时形成的。

8.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性支出可简化为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

9.现行体制的问题:县乡两级财政困难重重,原因是省以下财政体制的不规范。

财政重要概念

1.财政是历史范畴、客观范畴、经济范畴、分配范畴。

2.财政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的基本特征。

3.自然经济——家计制度、市场经济——公共财政制度、计划经济——国家财政制度

4.市场经济下财政最为典型的特征是“公共性”,这是它被称为“公共财政”的根本原因。

5.公共财政基本特征:弥补市场失效、一视同仁服务、非市场盈利性、法治化的财政

6.国家财政制度中财政的作用:国家计划配置资源的基本财力手段、直接服务于国营经济

7.我国财政制度日益公共化的表现:财政占GDP比重大幅下降、从税利并重转向税收为主、从单一税制转向复合税制、从“建设财政”转向“吃饭财政”、从以生产性投资为主转向以非营利性投资为主、财政日益直接承担社会保障职责、政府预算制度改革、从坚持预算平衡原则转向赤字财政预算政策、恢复公债并转向市场发行、经济体制从统收统支转向“分税制”。

8.政府是公共部门最主要和最基本的部分。政府在公共部门中起着核心和主干的作用。

1.公共产品具有联合的、共同的消费性质。公共产品的特性:消费时的非排他性、消费时的非对抗性。

2.干预外溢性行为: 负外溢性:征收污染税费取走额外利润或发放许可证 正外溢性:公共财政补贴或直接拨款 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实行国有化 自然垄断领域:规制、直接投资、提供补贴

3.公共财政的准则:只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只能弥补市场失效,而不能取代和干预市场的正常活动。

1.资源稀缺是经济学的既定前提,由此决定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及其相应的选择是经济学永恒的主题

2.公共选择理论所要研究的对象是公共选择问题,即对非市场决策的政治过程进行研究,把经济学运用于政治科学的分析。

3.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经济人假设、交易政治构成了公共选择研究方法的三要素。

1.财政决策机制:一致同意规则、多数同意规则、投票悖论、阿罗不可能定理、单峰定理和中间投票人定理

2.财政决策的行为主体:投票人(选民)、政党和政治家、官僚、利益集团。选民是公共选择的基础环节,是形成财政决策的源头。

3.财政支出增长的五种理论:瓦格纳法则、时间形态模型、财政支出增长的发展

模型、公共选择学派的支出增长理论、财政支出增长的微观模型。

1.购买性支出也称消耗性支出,是非生产型投资,是纯公共产品。

2.如何判断一国国防支出的合理规模? (国防支出是基本的财政支出。一国国防支出的合理规模应当满足的条件是公民对国防的边际支付意愿总和等于国防的边际成本。有效国防支出难以确定的原因:国防总需求难以确定,国防总收益难以确定,国防负担难以确定。)

3.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内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国际教育的税费;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教育的经费;其他财政性教育性经费。)

4.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重点):社会性、强制性、互济性、福利性

5.政府为什么介入社会保障活动? 克服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的需要、家长主义的表现、降低决策成本的需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需要。

6.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活。

7.我国逐步实现由“国家统包”到“多方负担”,由“企业保障”到“社会互济”,由“平均主义”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8.社会保障的内容(重点):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抚恤

9.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中处于核心地位,社会救济是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社会抚恤起着安定特定阶层生活的功能。

1.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险中占据核心位置。社会救济是公民应享受的基本权利。社会抚恤的财力来源主要是政府预算拨款。

2.完全基金制以纵向平衡为原则,现收现付制以横向平衡为原则。我国社保制度一直采用现收现付制。

3.1986年我国实行国有企业、部分集体企业职工及全民合同制工人养老保险统筹制度。

4.养老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基金制管理办法。

5.多层次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补充养老保险(商业保险)、企业事业单位年险。

6.财政补贴的特征:政策性、时效性、可控性、特定性。

7.其他财政支出:对外援助支出、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其他支出。

1.税制要素是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包括对什么征税、向谁征税、征多少税和如何征税等税法的基本内容。税制要素: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和违章处理。其中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是基本要素。

2.税率是税法规定的应征税额与纳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征税额的标准,体现了征税的深度。

比例税率的特点:税率不随征税对象数量的变动而变动。

3.偷、抗税——违法 漏、欠税——违规

4.税基选择问题:收入是衡量纳税人支付能力的最优标准;消费是又一标准;财产也是标准之一。

5.税收负担问题是税收的核心问题,也是建立税收制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6.微观税收负担表明了政府以税收方式来参与企业纯收入分配的规模,反映企业的综合税收负担状况,也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类型企业的税收负担水平。

7.微观税收负担的客观制约因素:宏观税收负担水平、收入分配体制、税制结构。

1.GDP在政府与民间部门之间有一个最优分割点,而最有宏观税收负担率是具体体现,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的确定问题,实质上是一个财政职能的实现问题,它既关系到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同时也关系到社会公平和经济稳定与发展的问题。

2.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都属于商品税。

3.应税所得是指循环的、反复的、周期性的收入。

4.所得税征收方法:源泉扣税法、申报法、推定法

5.我国的行为税包括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等。

6.公共企业是指受政府直接控制,旨在实现特定公共目标的经济实体。

1.财政对公共企业的投入形式:直接投资(基本方式)、贷款(基本方式)、补贴

2.财政来自公共企业的收入形式:税收、利息或股息、利润分成

3.公共企业无能论:公共企业在生产性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上缺乏效率。忽视消费者的要求,抵制必要的改革和破产。

4.中国国有企业的特色:不仅活动在市场失效领域,而且活动于具有充分竞争性的市场有效领域。不仅有肩负一定社会目标、从事非营利性活动的公共企业,而且有单纯追逐利润目标、从事营利性活动的国有企业。

5.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

6.国有资产: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国有参股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国有资产分为营利性国有资产和非营利性国有资产。营利性国有资产是国有资本,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为首要目标。

7.国有资产既分布于市场失效领域,也分布于市场有效领域。

8.政府参与企业的税后利润分配形式:国有参股分红、税后利润承包制、租赁制与租金。

9.国有资产改革思路:1.推行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 2.由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 3.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的比例,2020年要达到30% 4.“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持股经营,政府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开放竞争性业务,推动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

1.重要概念:政府预算是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它反映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内容,体现了一定时期政府的施政方针和要实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1.政府预算的基本特征:计划性、归一性、公开性、法治性、年度性(重要 P290-291)

2.零基预算(重点):是指对所有的财政收支完全不考虑以前的水平,重新以零为起点而编制的预算。

3.按政府级次分 五级:中央(主导地位) 地方(省 市/地 县/区 乡/镇)

4.按收支管理范围分:总预算、部门预算、单位预算

1.硬赤字:公债收支列为财政收支后的赤字 软赤字:公债收支剔除后财政收支的赤字 (重要概念)

2.公债是国家或政府以其信用为基础,依据借贷原则,通过借款或发行债券方式而取得的收入。(重要概念)

1.财政联邦制:财政支出责任区分、财政收入权的划分、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重点)

2.在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主要采取分权模式的基础上,中央政府承担一定责任,地方政府重要/重大责任。(重要)

3.政府间的收入划分,最主要的是税收的划分问题。现代政府间财政关系(财政体制)的具体形式,被称为“分税制”财政体制。 (重要)

4.各级政府间的分税有三种方式:分税种、分税收收入、分税率

5.税收划分两大类:一、中央税、地方税 二、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我国目前采用第二种)

6.转移支付均等化不是说要各地的公共服务水平要完全一致。(判断题)

7.中国现实中的政府财政间关系的基本格局是1994年财政体制大改革时形成的。

8.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性支出可简化为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

9.现行体制的问题:县乡两级财政困难重重,原因是省以下财政体制的不规范。


相关文章

  •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一.<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该课程系统阐述财政学和金融学两大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及其运动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查看


  • [财政学]教学大纲 1
  • <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2006年3月修订版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30013 课程名称:财政学 英文名称:Public Finance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时:54 学 分:3 适用对象:财政学(含税收)专业本科 ...查看


  • 北京体育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张国庆[公共行政学]考点总结
  • 北京体育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张国庆<公共行政学>考点总结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重点笔记 第十二章公共财政 名师解析:正如前所述,公共行政的三大支柱之一,即"公共财政".当今每个政府部门都有两大权力, ...查看


  • 财政与税收教学大纲
  • <财政与税收>课程教学大纲 一.<财政与税收>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财政与税收 (二)开课对象:2010级金融与证券专业 (三)课程性质: 财政与税收是武夷山职业学院金融与证券专业(专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财政与 ...查看


  • 2010年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 2010年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 经济制度的变革与演化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是否掌握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是否理解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是否能够掌握 ...查看


  • 财政学教学大纲
  • <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 学分:2学分 总学时:32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正确认识财政与经济的辩征关系,深刻领会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 ...查看


  • 1财政学(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 第一节 财政概念  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 1."财政"一词的来源 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综观我国几千年留下来的古籍,可以找到关于古代财政即政府理财之道的记载,如"国计"."国 ...查看


  • 1税收的基本概念
  • 税收的基本概念 1.1 公共产品与税收 1.公共产品的概念 公共产品是由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用的,专门用于满足维系整个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用途的产品或劳务. 2.公共产品的特征 不可分割性.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3.公共产品与税收 政府一方面以 ...查看


  • 财政学重点 2
  • 偿债率.国债依存度 公共定价的两个方面 财政支出的分类 财政政策的分类 税收支出的分类 累进税率的分类 我国税种一般分为 国家预算的分类 财政赤字的分类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