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公司专利战略分析

LegalSystemAndSociety

垒墨』查塾垒

型!堡!里型篚溷圄匿圆_

思科公司专利战略1分析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1・209一Ol

当中,其中包括大量的专利技术:另一种就是对新兴公司的并购,这种并购能够让思科开拓新市场。截至2007年,思科公司共进行了126起并购交易。2007年为ll起,比2006年多3起。专业化的运作及对并购原则的偏执坚持,是思科并购成功率高的秘诀所在。

1.专业化的运作。思科专门设有一个“企业发展部”,具体负责并购事务。该部共有40名各方面的人才,如:工程博士、芯片专家、有投行经验的MBA等。从物色和确定潜在收购对象、对目标公司进行必要考察、谈判、签约到最后的环节整合,整个并购

摘要本文介绍了.思科公司的专利理念和专利战略,从思科对待专利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思科获取海量专利的目的及其对专利制度的态度,接着介绍了思科公司的具体专利战略,包括专利申请、专业并购、交叉许可和专利标准化四块内容.

关键词专利战略专利申请交叉许可中图分类号:D920.5

一、思科公司专利理念

思科系统公司(CiseoSystemsInc.)于1984年在美国创立,是互联网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者,其设备和软件产品主要用于连接计算机网络系统。

(一)专利与创新的关系

思科公司将“创新”定义为:“向客户提供技术和产品的高效并具创造性的途径,而这些技术和产品在之前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思科公司的确通过创新,将网络发展到当前这样一个过去无法想象的状态,而且帮助人们改变了通信的方式。与多数人认为的“专利激励创新”大相径庭的是,思科否认了专利与创新之间的促进关系。思科认为,专利没有激励创新,但专利赢得了创新,保护了创新。专利可以保护思科进行创新的权利;获取专利的能力并非促进新开发的动力;相反,竞争才是促进思科创新的主要动力。把想法快速转化成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转化成提高客户工作效率的解决方案,这才是激励思科设计团队的主要因素。

(二)获取专利的目的

根据思科专利部门主管RbbertBarr的介绍o,思科获取海量专利的战略定位在于防御,而非主动进攻。思科持有海量专利的目的具体来说有以下两个:

一是预防己方善意或者不可避免地侵犯他人权利,降低侵权成本。在网络通信这样竞争激烈、更新迅速的领域,专利覆盖范围广,数量巨大,且绕开某一专利保护范围再行设计十分困难。

二是与他方进行交叉许可时,有足够的谈判筹码。思科往往是通过形成双方或多方技术联盟,而与其他公司之间达成专利交叉许可的。在形成技术联盟的过程中,利益是永恒的出发点,而各方之间的博弈更多是市场地位和技术尤其是专利技术持有量之间的较量。持有海量专利,往往意味着在交叉许可谈判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使交叉许可的条件更有利于己方。

(三)对专利制废的态度

思科认为,现有的专利制度并没有保护发明者或者任何特定利益团体的权利,没有保护人们所称的“知识产权”。一方面,海量申请专利并不能完全解决己方独立研发时的侵权问题。另2方面,存在这样的专利投机者,他们将其他公司可能无意中侵权的技术或产品申请专利,然后等那些公司将涉嫌侵权的产品突出市场后收取许可费。

三、专利战略(一)专利申请

在1984年和1993年公司成立的前十年中,思科只申请了一件专利。在1994年,思科申请了6件专利。此后每年增长,如今思科每年申请的专利超过700件。思科前期申请专利如此之少与其发展模式有关。在最初的lO年,思科的工作重点是市场拓展,并成为路由器及转换机市场的领导者,当时思科还没有正式的专利计划。在1994年,为了记录公司的技术创新,思科才制订了一个全面的专利计划,即思科专利在线(CPOL)系统,致力于鼓励发明者申请专利,帮助记载思科的发展足迹。CPOL代表了最新的专利过程管理技术,由ITD工程信息架构小组和法律专利小组共同开发而成。CPOL已经成为使用网络来理顺专利申请过程的业界典范。现在,这个计划己成为思科持续创新的基石。

(二)专业并购

思科的并购分为两种,一种是把某种创新性的技术带到公司

作者简介:肖颖,上海大学法学院.

流程都由这些专业人士负责。这种专业化运作使得思科最大程

度地避免了收购目标的随意性、出价的不合理性及整合的混乱。

2.坚守原则。在大举并购过程中,思科仍坚守其原则:只收购那些处于产品生命周期初期阶段的小公司。思科从不被那些惊天动地的大笔并购所诱惑。思科的理想收购对象是这样一些小公司:员工在100人左右、业务主要在一个高速增长的技术产品领域、拥有一批刚刚推出或即将推出新产品的优秀技术人员。7(三)交叉许可

思科公司通过自身研发和并购取得了大量的专利:,这使得它在专利交叉许可中拥有了雄厚的筹码。一般来说,思科公司通过两种途径达成交叉许可,一是形成双方或多方技术联盟,二是通过诉讼达成交叉许可。思科多次与IBM、微软等行业巨头强强联手,以技术联盟的形式达成专利交叉许可或者技术分享。这使得思科公司确保其技术领先地位的同时,也得以控制新兴市场的技术命脉。思科通常不会选择诉讼的方式与它方达成交叉许可!它认为只有当其内部技术开发的成本超过了对方的技术价值或者威胁程度时才会考虑诉讼的可能性。因此,思科通过诉讼达成交叉许可的案例并不多。

(四)专利标准化

思科公司对专利的利用并不仅限于交叉许可,将其持有的海量专利捆绑成专利池,进一步形成标准,是思科一贯的做法。因此,对思科公司而言,专利不仅仅是技术指标,更是其形成标准的元素,思科凭借其市场地位和技术实力,积极参与制定了多项法

定标准,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却是它形成的事实标准——“私有协

议”。私有协议也称非标准协议,就是未经国际或国家标准化组织采纳或批准,由某个企业自己制订,协议实现细节不公开,仅在企业自己生产的设备之间使用的协议。o思科公司利用其市场的优势和垄断地位,在早期无国际标准的情况下,形成了大量的“私有协议”。等到近几年ITU及各国政府制定有关的技术标准体系时,思科的产品已经无处不在。原有网络在扩容、升级的同时,新进的设备必须要与原有网络兼容,因此造成思科的“私有协议”凌驾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之上,成为事实上的标准。

注释:

(Dht[p://eupat

shtml.

ffiiorg/papfi/fte02/cisco/index

en

html.

sinagom

@关于“私有协议”更详细的介绍.http://tech

cn/it/e/2003—02-21/1622167180

参考文献:

【I】王强.思科公司战略管理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

【2】姜奇平:“公共领域的悲剧——评私有协议和实施标准”.http://financenews.tom.corn/

Archive/1025/1040/200313127-62532

html.

万方数据

思科公司专利战略分析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肖颖

上海大学法学院

法制与社会

LEGAL SYSTEM AND SOCIETY2010,""(2)0次

参考文献(4条)

1.王强 思科公司战略管理研究 2006

2.姜奇平 公共领域的悲剧--评私有协议和实施标准3.查看详情

4.关于"私有协议"更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王晓燕 实施专利战略,增强核心竞争力--浅谈河南省专利战略的实施问题 -北方经济2006,""(2)

我省专利战略的实施进程不断加快,但是同时也存在政府支持不够、企业专利意识较弱、专利执法力度不足等问题,本文在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从战略高度认识企业专利战略的重要性、加快专利战略推进工程的实施步伐、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进一步加大专利执法力度等等对策,试图为我省专利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持.

2.期刊论文 宋河发.Song Hefa 全球最大500家跨国公司在华专利战略的特点、问题与对策 -中国科技论坛2005,""(6)

本文以全球最大 500家跨国公司为总体,对在华申请专利的跨国公司所在国和该国跨国公司的数量、跨国公司在华专利申请的趋势和三种专利申请的比例、跨国公司专利申请的技术领域以及该技术领域的跨国公司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跨国公司在华专利战略产生的一些问题,提出根据国情加强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三资企业的创新和技术再转移,提高重点行业创新能力的建议.

3.学位论文 薛澄 中美专利申请制度比较研究 2006

中美两国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伙伴,中国企业在对美贸易中,会遭遇许多的专利问题和专利障碍,需要灵活运用专利战略,为对外贸易保驾护航。这些不仅依赖于掌握基本的方法,更依赖于对相关贸易伙伴国家专利制度有深入、准确的掌握。中美两国在专利制度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本文针对中美专利制度中的申请制度进行了较深入的比较研究。

本文首先就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和美国常规专利申请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详细的论述了这两种制度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并且针对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制度对本国和外国申请人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总结出申请美国临时专利时应注意的事项。然后,本文对美国临时专利制度和中国国内优先权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从两者不同点出发,分别阐述了中国国内优先权的确定、外国人在中国的优先权确定以及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日优先权的确定。接着,本文结合《美国专利法》、《美国联邦法规》、《巴黎公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国内外相关法规及国际公约,对美国常规专利申请和中国专利申请进行了制度上和运用上的比较研究。此后,本文对实践中如何申请美国临时专利、美国常规专利以及中国专利,结合有关法律规定作了一定阐述。

最后,根据本文前部分关于中美专利法律制度的研究结论,总结出美国临时专利及其常规专利制度对中国企业在美申请专利的影响及实务要点,和中国专利制度对美国企业在华申请专利的影响及实务要点。

4.期刊论文 刘林青.谭力文.LIU Lin-qing.TAN Li-wen 为研发而申请专利还是为专利申请而研发 -中国工业经济2006,""(7)

在传统的"为研发而申请专利"的逻辑下,专利仅仅是研发活动的结果和表现,其战略重要性被明显低估.产业垂直分工和知识型企业的大量涌现表明,专利申请动机已明显地从防御性技术保护向进攻性价值创造转变;专利被视作有形化的知识商品从幕后走上前台成为企业和国家竞相争夺的焦点;对专利认识也正像市场营销理念那样从供应导向观向需求导向观转变.为此,本文提出以"为专利申请而研发"作为逻辑起点的新的专利战略概念框架.

5.期刊论文 杜伟.刘保玲.李庆芬 企业的专利申请策略 -情报探索2001,1(2)

简要介绍了企业专利战略的现状,提出了企业专利申请策略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6.学位论文 陈燕 专利申请历史禁止反悔原则及其适用研究 2007

禁止反悔原则根源于法理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和正义观念,在专利法中也是专利侵权判定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即专利申请历史禁止反悔原则。本文从禁止反悔原则的基本概念与历史渊源、禁止反悔原则在专利侵权判定中的地位出发,通过对美国著名案例——FESTO v.SMC案的研读,深入解析了禁止反悔与等同原则的关系、法院对于专利权人对权利范围放弃的推定以及反驳此推定的方法、禁止反悔原则是否绝对排除等同原则的适用、可预见规则对于禁止反悔原则的影响等问题,厘清了禁止反悔原则适用的最新规则;然后在对中国相关法律规定、具体案例现状的归纳与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适用限制,结合世界先进理论与实践发展,对中国立法、司法及专利审查相关问题提出了意见与建议;最后站在企业专利战略的角度,分别对申请者、竞争者在专利申请审批和纠纷诉讼中如何运用禁止反悔原则提供了对策建议。

7.期刊论文 张霞 实施专利战略积极迎接挑战——关于尽快建立山西省专利申请资助资金的建议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12(3)

面对中国加入WTO参与未来市场竞争的挑战,只有积极实施专利战略,切实强化专利管理和保护,迅速提高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的能力与水平,才能趋利避害,变压力为动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8.期刊论文 晋海.JIN Hai 企业专利申请策略探讨 -生产力研究2007,""(14)

有效的专利申请策略是企业改善专利申请质量,提高专利拥有量和质量的关键.企业专利申请策略包括:充分论证专利申请的必要性、认真研究专利申请的可行性、慎重选择申请专利的类型、恰当把握专利申请的时机、仔细斟酌申请专利的国别和方式、认真撰写专利申请文件等.

9.期刊论文 梁津娣.李斌卫.马欢.黄建成.汤海珠 金融危机对专利申请量的影响探析 -知识产权2010,20(2)

起因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我国的对外进出口贸易.而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也受到连带影响.在回顾历史上六次重大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期间各主要国家专利申请量状况的基础上,观测了本次金融危机中我国受理的国内外申请量的表现,分析了金融危机对国外在华申请的影响.

10.期刊论文 倪蕙文 专利战略的类型及我国企业的对策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18(1)

在论述了企业专利战略的概念及其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从进攻型战略、防御型战略及虚实相间战略三个方面概述了专利战略的类型.就缩短观念和意识上的差距、利用专利制度解决短期目标和长远利益、产学研相结合、建立成熟的专利战略体系四个方面对我国企业如何突出国外企业的专利重围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fzysh201002122.aspx

授权使用:北京林业大学(bjlydx),授权号:8fc22874-1d4b-4848-8df1-9e0e01847acb

下载时间:2010年10月13日

LegalSystemAndSociety

垒墨』查塾垒

型!堡!里型篚溷圄匿圆_

思科公司专利战略1分析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1・209一Ol

当中,其中包括大量的专利技术:另一种就是对新兴公司的并购,这种并购能够让思科开拓新市场。截至2007年,思科公司共进行了126起并购交易。2007年为ll起,比2006年多3起。专业化的运作及对并购原则的偏执坚持,是思科并购成功率高的秘诀所在。

1.专业化的运作。思科专门设有一个“企业发展部”,具体负责并购事务。该部共有40名各方面的人才,如:工程博士、芯片专家、有投行经验的MBA等。从物色和确定潜在收购对象、对目标公司进行必要考察、谈判、签约到最后的环节整合,整个并购

摘要本文介绍了.思科公司的专利理念和专利战略,从思科对待专利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思科获取海量专利的目的及其对专利制度的态度,接着介绍了思科公司的具体专利战略,包括专利申请、专业并购、交叉许可和专利标准化四块内容.

关键词专利战略专利申请交叉许可中图分类号:D920.5

一、思科公司专利理念

思科系统公司(CiseoSystemsInc.)于1984年在美国创立,是互联网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者,其设备和软件产品主要用于连接计算机网络系统。

(一)专利与创新的关系

思科公司将“创新”定义为:“向客户提供技术和产品的高效并具创造性的途径,而这些技术和产品在之前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思科公司的确通过创新,将网络发展到当前这样一个过去无法想象的状态,而且帮助人们改变了通信的方式。与多数人认为的“专利激励创新”大相径庭的是,思科否认了专利与创新之间的促进关系。思科认为,专利没有激励创新,但专利赢得了创新,保护了创新。专利可以保护思科进行创新的权利;获取专利的能力并非促进新开发的动力;相反,竞争才是促进思科创新的主要动力。把想法快速转化成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转化成提高客户工作效率的解决方案,这才是激励思科设计团队的主要因素。

(二)获取专利的目的

根据思科专利部门主管RbbertBarr的介绍o,思科获取海量专利的战略定位在于防御,而非主动进攻。思科持有海量专利的目的具体来说有以下两个:

一是预防己方善意或者不可避免地侵犯他人权利,降低侵权成本。在网络通信这样竞争激烈、更新迅速的领域,专利覆盖范围广,数量巨大,且绕开某一专利保护范围再行设计十分困难。

二是与他方进行交叉许可时,有足够的谈判筹码。思科往往是通过形成双方或多方技术联盟,而与其他公司之间达成专利交叉许可的。在形成技术联盟的过程中,利益是永恒的出发点,而各方之间的博弈更多是市场地位和技术尤其是专利技术持有量之间的较量。持有海量专利,往往意味着在交叉许可谈判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使交叉许可的条件更有利于己方。

(三)对专利制废的态度

思科认为,现有的专利制度并没有保护发明者或者任何特定利益团体的权利,没有保护人们所称的“知识产权”。一方面,海量申请专利并不能完全解决己方独立研发时的侵权问题。另2方面,存在这样的专利投机者,他们将其他公司可能无意中侵权的技术或产品申请专利,然后等那些公司将涉嫌侵权的产品突出市场后收取许可费。

三、专利战略(一)专利申请

在1984年和1993年公司成立的前十年中,思科只申请了一件专利。在1994年,思科申请了6件专利。此后每年增长,如今思科每年申请的专利超过700件。思科前期申请专利如此之少与其发展模式有关。在最初的lO年,思科的工作重点是市场拓展,并成为路由器及转换机市场的领导者,当时思科还没有正式的专利计划。在1994年,为了记录公司的技术创新,思科才制订了一个全面的专利计划,即思科专利在线(CPOL)系统,致力于鼓励发明者申请专利,帮助记载思科的发展足迹。CPOL代表了最新的专利过程管理技术,由ITD工程信息架构小组和法律专利小组共同开发而成。CPOL已经成为使用网络来理顺专利申请过程的业界典范。现在,这个计划己成为思科持续创新的基石。

(二)专业并购

思科的并购分为两种,一种是把某种创新性的技术带到公司

作者简介:肖颖,上海大学法学院.

流程都由这些专业人士负责。这种专业化运作使得思科最大程

度地避免了收购目标的随意性、出价的不合理性及整合的混乱。

2.坚守原则。在大举并购过程中,思科仍坚守其原则:只收购那些处于产品生命周期初期阶段的小公司。思科从不被那些惊天动地的大笔并购所诱惑。思科的理想收购对象是这样一些小公司:员工在100人左右、业务主要在一个高速增长的技术产品领域、拥有一批刚刚推出或即将推出新产品的优秀技术人员。7(三)交叉许可

思科公司通过自身研发和并购取得了大量的专利:,这使得它在专利交叉许可中拥有了雄厚的筹码。一般来说,思科公司通过两种途径达成交叉许可,一是形成双方或多方技术联盟,二是通过诉讼达成交叉许可。思科多次与IBM、微软等行业巨头强强联手,以技术联盟的形式达成专利交叉许可或者技术分享。这使得思科公司确保其技术领先地位的同时,也得以控制新兴市场的技术命脉。思科通常不会选择诉讼的方式与它方达成交叉许可!它认为只有当其内部技术开发的成本超过了对方的技术价值或者威胁程度时才会考虑诉讼的可能性。因此,思科通过诉讼达成交叉许可的案例并不多。

(四)专利标准化

思科公司对专利的利用并不仅限于交叉许可,将其持有的海量专利捆绑成专利池,进一步形成标准,是思科一贯的做法。因此,对思科公司而言,专利不仅仅是技术指标,更是其形成标准的元素,思科凭借其市场地位和技术实力,积极参与制定了多项法

定标准,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却是它形成的事实标准——“私有协

议”。私有协议也称非标准协议,就是未经国际或国家标准化组织采纳或批准,由某个企业自己制订,协议实现细节不公开,仅在企业自己生产的设备之间使用的协议。o思科公司利用其市场的优势和垄断地位,在早期无国际标准的情况下,形成了大量的“私有协议”。等到近几年ITU及各国政府制定有关的技术标准体系时,思科的产品已经无处不在。原有网络在扩容、升级的同时,新进的设备必须要与原有网络兼容,因此造成思科的“私有协议”凌驾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之上,成为事实上的标准。

注释:

(Dht[p://eupat

shtml.

ffiiorg/papfi/fte02/cisco/index

en

html.

sinagom

@关于“私有协议”更详细的介绍.http://tech

cn/it/e/2003—02-21/1622167180

参考文献:

【I】王强.思科公司战略管理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

【2】姜奇平:“公共领域的悲剧——评私有协议和实施标准”.http://financenews.tom.corn/

Archive/1025/1040/200313127-62532

html.

万方数据

思科公司专利战略分析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肖颖

上海大学法学院

法制与社会

LEGAL SYSTEM AND SOCIETY2010,""(2)0次

参考文献(4条)

1.王强 思科公司战略管理研究 2006

2.姜奇平 公共领域的悲剧--评私有协议和实施标准3.查看详情

4.关于"私有协议"更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王晓燕 实施专利战略,增强核心竞争力--浅谈河南省专利战略的实施问题 -北方经济2006,""(2)

我省专利战略的实施进程不断加快,但是同时也存在政府支持不够、企业专利意识较弱、专利执法力度不足等问题,本文在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从战略高度认识企业专利战略的重要性、加快专利战略推进工程的实施步伐、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进一步加大专利执法力度等等对策,试图为我省专利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持.

2.期刊论文 宋河发.Song Hefa 全球最大500家跨国公司在华专利战略的特点、问题与对策 -中国科技论坛2005,""(6)

本文以全球最大 500家跨国公司为总体,对在华申请专利的跨国公司所在国和该国跨国公司的数量、跨国公司在华专利申请的趋势和三种专利申请的比例、跨国公司专利申请的技术领域以及该技术领域的跨国公司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跨国公司在华专利战略产生的一些问题,提出根据国情加强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三资企业的创新和技术再转移,提高重点行业创新能力的建议.

3.学位论文 薛澄 中美专利申请制度比较研究 2006

中美两国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伙伴,中国企业在对美贸易中,会遭遇许多的专利问题和专利障碍,需要灵活运用专利战略,为对外贸易保驾护航。这些不仅依赖于掌握基本的方法,更依赖于对相关贸易伙伴国家专利制度有深入、准确的掌握。中美两国在专利制度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本文针对中美专利制度中的申请制度进行了较深入的比较研究。

本文首先就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和美国常规专利申请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详细的论述了这两种制度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并且针对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制度对本国和外国申请人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总结出申请美国临时专利时应注意的事项。然后,本文对美国临时专利制度和中国国内优先权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从两者不同点出发,分别阐述了中国国内优先权的确定、外国人在中国的优先权确定以及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日优先权的确定。接着,本文结合《美国专利法》、《美国联邦法规》、《巴黎公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国内外相关法规及国际公约,对美国常规专利申请和中国专利申请进行了制度上和运用上的比较研究。此后,本文对实践中如何申请美国临时专利、美国常规专利以及中国专利,结合有关法律规定作了一定阐述。

最后,根据本文前部分关于中美专利法律制度的研究结论,总结出美国临时专利及其常规专利制度对中国企业在美申请专利的影响及实务要点,和中国专利制度对美国企业在华申请专利的影响及实务要点。

4.期刊论文 刘林青.谭力文.LIU Lin-qing.TAN Li-wen 为研发而申请专利还是为专利申请而研发 -中国工业经济2006,""(7)

在传统的"为研发而申请专利"的逻辑下,专利仅仅是研发活动的结果和表现,其战略重要性被明显低估.产业垂直分工和知识型企业的大量涌现表明,专利申请动机已明显地从防御性技术保护向进攻性价值创造转变;专利被视作有形化的知识商品从幕后走上前台成为企业和国家竞相争夺的焦点;对专利认识也正像市场营销理念那样从供应导向观向需求导向观转变.为此,本文提出以"为专利申请而研发"作为逻辑起点的新的专利战略概念框架.

5.期刊论文 杜伟.刘保玲.李庆芬 企业的专利申请策略 -情报探索2001,1(2)

简要介绍了企业专利战略的现状,提出了企业专利申请策略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6.学位论文 陈燕 专利申请历史禁止反悔原则及其适用研究 2007

禁止反悔原则根源于法理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和正义观念,在专利法中也是专利侵权判定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即专利申请历史禁止反悔原则。本文从禁止反悔原则的基本概念与历史渊源、禁止反悔原则在专利侵权判定中的地位出发,通过对美国著名案例——FESTO v.SMC案的研读,深入解析了禁止反悔与等同原则的关系、法院对于专利权人对权利范围放弃的推定以及反驳此推定的方法、禁止反悔原则是否绝对排除等同原则的适用、可预见规则对于禁止反悔原则的影响等问题,厘清了禁止反悔原则适用的最新规则;然后在对中国相关法律规定、具体案例现状的归纳与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适用限制,结合世界先进理论与实践发展,对中国立法、司法及专利审查相关问题提出了意见与建议;最后站在企业专利战略的角度,分别对申请者、竞争者在专利申请审批和纠纷诉讼中如何运用禁止反悔原则提供了对策建议。

7.期刊论文 张霞 实施专利战略积极迎接挑战——关于尽快建立山西省专利申请资助资金的建议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12(3)

面对中国加入WTO参与未来市场竞争的挑战,只有积极实施专利战略,切实强化专利管理和保护,迅速提高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的能力与水平,才能趋利避害,变压力为动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8.期刊论文 晋海.JIN Hai 企业专利申请策略探讨 -生产力研究2007,""(14)

有效的专利申请策略是企业改善专利申请质量,提高专利拥有量和质量的关键.企业专利申请策略包括:充分论证专利申请的必要性、认真研究专利申请的可行性、慎重选择申请专利的类型、恰当把握专利申请的时机、仔细斟酌申请专利的国别和方式、认真撰写专利申请文件等.

9.期刊论文 梁津娣.李斌卫.马欢.黄建成.汤海珠 金融危机对专利申请量的影响探析 -知识产权2010,20(2)

起因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我国的对外进出口贸易.而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也受到连带影响.在回顾历史上六次重大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期间各主要国家专利申请量状况的基础上,观测了本次金融危机中我国受理的国内外申请量的表现,分析了金融危机对国外在华申请的影响.

10.期刊论文 倪蕙文 专利战略的类型及我国企业的对策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18(1)

在论述了企业专利战略的概念及其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从进攻型战略、防御型战略及虚实相间战略三个方面概述了专利战略的类型.就缩短观念和意识上的差距、利用专利制度解决短期目标和长远利益、产学研相结合、建立成熟的专利战略体系四个方面对我国企业如何突出国外企业的专利重围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fzysh201002122.aspx

授权使用:北京林业大学(bjlydx),授权号:8fc22874-1d4b-4848-8df1-9e0e01847acb

下载时间:2010年10月13日


相关文章

  • 伊利企业专利分析
  • 专利分析报告 题 目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分析报告 专业班级 信管10(2)班 姓名(学号) 姚 婷 [1**********] 董冰清 [1**********] 指导老师: 二O一二年十二月五日 目 录 一.概述.... ...查看


  • 专利管理的目标:从三个目标层面进行分析
  • 专利管理的目标:从三个目标层面进行分析 如果更为细致地分析专利经营管理的目标,则可以大致分为保护性目标.经济性目标和战略性目标三个层面. 1.保护性的专利管理目标 从事专利经营管理,首先是期望达到保护性的专利管理目标,即通过专利经营管理保护 ...查看


  • 华为公司的国内专利战略
  • 摘 要:随着科技创新和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已成为跨国公司维护自身技术优势和技术成果的主要武器.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为企业以后的发展保驾护航.专利是技术商品化和获取经济利益的重要途径,它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关键 ...查看


  • 申请专利的好处
  • 申请专利的好处: (一)取得垄断权,专利权人可以直接防止商业对手相应的竞争,可以取得更高的利润回报,增加了无形资产的存量,提高了企业的品位. (二)拥有受<专利法>保护的技术成果,而不怕"泄密",不怕因本单位 ...查看


  • 立白集团知识产权分析
  • 立白集团知识产权分析 一. 企业的概况 (一) 立白集团简介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日化龙头企业,创建于1994年,总部位 于广州市,主营民生离不开的日化产品,产品范围涵盖"织物洗护.餐具洗涤. 消杀.家居清洁.空气清新. ...查看


  • 16漳州电大公共科材料word
  • 漳州电大远程继续教育考前练习题库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2)(2016 年公共课) B27016 单001. 管理学家雷若德认为,消费者特征是一个由( )的连续谱系. A .一般到特殊 B.一般到普遍 C.特殊到一般 D.特殊到普 ...查看


  • 不侵权之诉受理条件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
  • 药品专利不侵权诉讼受理问题研究 --质疑法释[2009]21号第十八条 丁锦希 (中国药科大学医药知识产权研究所 南京211198) 摘要:目的:在实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探讨修改专利法或其司法解释,明确药品专利不侵权诉讼案件的受理条 ...查看


  • 论失效专利的开发与利用策略_符颖
  • 第17卷 第3期文章编号:1004-8308(2005) 03-0096-05研究与发展管理Vo. l 17No . 3论失效专利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符 颖 (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处, 上海 200030) 摘 要:失效专利是进入公有领域.公众可 ...查看


  • 专利文献的应用
  • 专利文献的应用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文献部 专利文献的应用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 略.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11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