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钟二中九年级2016 年12月月考测试题
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运用(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拮据(jié) 伫立(chù) 静谧(mì) 免冠徒跣(xiǎn) ....
B、强聒(guō)不舍 襁(qiǎng )褓 亵渎(xièdú) 妄自菲(fěi)薄 .....
C、遐(xiá)想 睿智( ruì ) 狡黠 ( jié) 以彰其咎 (jiù) ....
D、挑剔(tī) 锲 ( qì )而不舍 留滞 (zhì) 惴 ( zhuì )惴不安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具增。
B、船长本已不奈烦我父亲那番谈话。
C、已经够倒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可就热闹了。
D、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全村人致富,村干部整天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乐乎。 ....
B、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学习的蛛丝马迹。 ....
C、他从下着雨的外面进来,身上一衣带水。 ....
D、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熟视无睹。.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对于学校组织的这次捐款赈灾活动,我们应踊跃参加,不可袖手旁观。
B、因为我从小生活在襄阳,所以,“三顾茅庐”的故事对我一点也不陌生。
C、是否有自信心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D、这次大会,对“减负”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5.为文段空白处选择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2分)
在学习中( )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不要轻言放弃。( )大家有锲而不舍的
精神,问题( )会迎刃而解,最终走向成功。
A.即使 也 只要 就 B.因为 所以 无论 都
C.即使 也 无论 都 D.只有 才 如果 就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
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B.《武陵春》的作者是李清照,是我国著名的女词人。其中《武陵春》是题目。
C.《隆中对》节选自《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作者施耐庵,这部书记载了三国时期魏、
蜀、吴三国的历史。
D.《陈涉世家》选自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它是我国历史
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7. 古诗文填空(8分,每小题1分)
(1)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2)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3)疑怪昨宵春梦好, ,笑从双脸生。(晏殊《破阵子》)
(4)塞外的秋景奇特异常,既有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壮丽,也有范仲
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 ”的寒冷萧索。
(5)“愁”是古诗词中诗人常有的一种思绪,在温庭筠的词中,“愁”有长度,“过尽千
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在李清照的词中,“愁”有重量,“ ,
载不动许多愁”。
(6)李白《行路难》中的“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和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中的“ , ?”都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
的愿望。
(7)诗人词客最喜春天,刘方平在《月夜》中就表达了对春的活力的赞美,“今夜偏知春
气暖, ”。
(8)刘备在遗诏中劝勉儿子刘禅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
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了大事。这句话是
“ , ”。
二、综合性学习(6分)
8.近年来,初中生带手机上学的现象日益增多。为此,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
(1)请归纳出调查表所反映的主要信息(不少于两点)。(2 分)
(2)从“手机主要用途”栏目的数据分析中,你发现了一些苗头性的信息。如果在学
生座谈会上,你有机会向校长反映,你会怎样说呢?(注意简明、连贯、得体)(2 分)
9、校长听了你的建议后,决定举行一次“初中生带手机上学,禁还是不禁?”的 辩论
会。辩论会上,甲、乙双方各抒己见,请你为乙方再补出一条理由。(2 分)
甲方观点:我方反对初中生用手机
甲方理由:①手机的辐射对身体不好。
②在学校里,没有哪一门课程用得上手机,手机 成为一块看时间的“表”。
③我们正处在成长阶段,自控能力差,好奇 心强,对手机里的信息极感 兴趣,极易迷恋手机,荒废学业。
乙方观点:我方认为学生带手机,禁止不如疏导
乙方理由:①手机进校园已成为大势所趋,过分禁止,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③美国学校管理者联合会认为,学校应该鼓励手机在课堂上使用,让它 成为“真正的教学工具”。
三、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列古诗,完成10—11题。(3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0. 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其中“ ”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1分)
11. 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
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
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二)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完成12-16题。(13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此/庸夫之怒也 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D.与臣/而将四矣
13.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以头抢地耳(撞、碰) B.长跪而谢之(感谢) ..
C.寡人谕矣(明白,懂得) D.请广于君(扩充) ..
14.下列各项中加线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聂政之刺韩傀也 D.辍耕之垄上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⑪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⑫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6.唐雎的使命是什么?他能够出色完成使命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3分)
(三)阅读下列短文完成16—20题 (12分)
一封“家书”
①寂静的自习课堂上,我悄悄走过一名女生的身旁。她神情专注,以至我走到她的身边她都丝毫没有察觉。她聚精会神、埋头苦干的劲头让我忍不住又瞟了她一眼。突然,我感觉有情况:她正在红信纸上写着什么。凭我十几年做班主任的洞察力,我还发现了信纸开头的几个字: “亲爱的„„”我一惊,“莫非珍——”我不假思索地把手伸向了那张信纸。珍
一哆嗦,显然她被我的举动吓了一大跳。不待珍用胳膊来掩藏,那张信纸已成为我手中的“俘虏”。
②珍情不自禁地“啊”了一声,脸色通红,显然是无比难堪。她的神态已告诉我:这一定是一封情书。我草草地看了一眼那张信纸,果不其然,确实是情书——是写给班上一名男生的情书。
③珍的叫声和我的举动立即引来了几十道注视的目光。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我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更有几个调皮的同学直接问我: “老师,那张纸上写的是什么呀?能不能读给我们听听?”我又看了一眼珍,她的脸已贴在了桌面上,耳根通红,肩头抖动。是发抖?还是哭泣?我在心底暗暗埋怨: “珍啊珍!你怎么能„„”
④我的这一迟疑,引来了同学们更多的猜测和喧闹。“怎么办?”我突然感到这张信纸竟是那么地沉重!我后悔自己当众拿起了这张信纸,“为什么不等课下单独处理这件事?现在我该怎么办?对学生们不作任何回答?那不就等于作了回答吗?向学生们坦白?那不就等于把珍推向深渊了吗?可怜的珍!可气的珍!你让我怎么办?”
⑤班上的喧闹声更大了。我明白:不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复,这些“调皮鬼”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为了还珍一个“清白”,于是,我大声说:“请同学们静下来。这是一封‘家书’,现在我就给同学们读一下这封信!”我看了一眼珍,我担心她会泣不成声,我担心,她会夺门而出。我在心里默默地说: “珍啊珍,你可要挺住啊!”
⑥我高声读道: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此时,我正坐在明亮的教室里给你们写信,你们也许正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地里劳作,你们也许正推着装满蔬菜的小车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叫卖,你们也许正在为我的学费而煞费苦心,你们也许„„每每想到这些,我就想流泪,因为我学习还不够专心,因为我还没有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换取你们舒心的笑容,因为我还没有成为一个让你们真正放心的好孩子„„
我悔恨自己辜负了你们的厚爱,我悔恨自己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我悔恨自己曾经欺骗过你们,我悔恨自己用无知染白了你们的缕缕黑发„„
亲爱的爸爸妈妈,请相信我:我一定会把失去的时间再夺回来,我一定会把属于自己的荣誉再挣回来。我一定会做一个让你们永远放心的好女儿!”
⑦读着,读着,我自己也突然被这个美丽的谎言打动了。 我嗓音沙哑,不得不停下来。 ⑧教室里,突然掌声四起。
⑨珍也仰起头来,满眼的泪水。
⑩这次意外,让我突然明白: 原来错误也可以如此美丽!
17.本文写了一封不是“家书”的“家书”,班主任老师编造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可怜的珍!可气的珍!”这句话反映了班主任老师此时怎样的心理活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珍也仰起头来,满眼的泪水。”你能体会出珍此时的心情吗?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以“原来错误也可以如此美丽”收束全文,你是怎样理解“错误”和 “美丽”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结合选文,说说这位班主任是个怎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22--25题。(16分)
坦然看生活
①曾经看到那些假日垂钓者,一大早出门,夕阳之下拎着空空的鱼篓回家的时候,仍是一路欢歌,不禁讶然:付出了一天的等待却一无所获,怎么还可以这般快乐满怀?给我的回答却是:鱼不咬我的钩那是它的事,我却钓上来一天的快乐!对钓鱼的人来说,原来最好的那条鱼便是钓鱼人的快乐。
②坦然是一种失望后的乐观。
③曾经看到那些下零点班的纺织女工,写满倦意的脸上却交织着与朝霞一样灿烂的笑靥,我便想,女孩子从事这种职业怎么说也不是最让人满意的呀!给我的回答却是:公主永远只有一个,但如果没有人为她织出那么多彩锦,一个公主也没有哇!对织布的人来说,原来最美的那匹布却是穿在了自己的身上。
④坦然是________。
⑤曾经看到一个扫了三十几年大街的老伯,每天把一条长长的大街扫得一尘不染,让上早班的人怡然走过。我便想,几十年这样平平淡淡地过,这老伯可以说是小城里生活得最不顺心的一个了。给我的回答却是:这条街只有我扫得最干净。对扫街的人来说,原来扫得最清洁的恰恰是自己的心。
⑥坦然是一种平淡中的自信。
⑦忽然想起泰戈尔的最有名的一句诗:“天空中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这正是对“坦然”作出的最好的诠释。
⑧是的,许多的事,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也承担不起。我们只需尽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许多的人我们捉摸不透,防不胜防,往往是我们想走近,人家却早巳设起屏障:我们不必计较,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在我们必须面对他们的时候,奉上我们的真心和宽容。许多的选择如果能让我们抓住,有可能抵达我们的成功,但我们一次次失去机会;没有关系,那只是命运剥夺了你活得富贵的权利,却没有剥夺你活得坦然的权利! ⑨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⑩我们有美的胸襟,我们才活得坦然,生活才给我们快乐的体验。
22.根据第③段文意,在下面空格处补全第④段的内容,要求与②⑥两段的语句句式相同,不超过8个字。(2分)
坦然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3.第⑦段中,作者认为泰戈尔的诗对“坦然”作了最好的诠释,联系上下文,揣摩诗句的句意,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我已经飞过”指的是_______ 。
(2)“不留下鸟的痕迹”指的是 ____ 。
(3)作者引用这两句诗,在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 。
24.阅读第⑧⑨两段,请提炼出四种坦然面对生活的正确态度。(4分)
(1) (2)
(3) (4)
25.文章的结尾深化了主旨。文中钓鱼人、纺织工人、扫地的老伯对生活的坦然态度都源于他们美的胸襟。从你阅读过的作品中,举出一个由于有了美的胸襟而活得坦然的例子。(不超过50个字)(4分)
四、写作(50分)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管愿不愿意,我们总要告别一些人和事。人的一生,伴随着许许多多的告别,告别童年,告别朋友,告别亲人,告别这个世界„„和心爱的事物告别,和自身恶习告别„„在告别中,我们不断长大,渐渐成熟.告别引发了我们美好的祝福: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明月我的岁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告别意味着新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
请以“告别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金钟二中九年级2016 年12月月考测试题
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运用(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拮据(jié) 伫立(chù) 静谧(mì) 免冠徒跣(xiǎn) ....
B、强聒(guō)不舍 襁(qiǎng )褓 亵渎(xièdú) 妄自菲(fěi)薄 .....
C、遐(xiá)想 睿智( ruì ) 狡黠 ( jié) 以彰其咎 (jiù) ....
D、挑剔(tī) 锲 ( qì )而不舍 留滞 (zhì) 惴 ( zhuì )惴不安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具增。
B、船长本已不奈烦我父亲那番谈话。
C、已经够倒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可就热闹了。
D、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全村人致富,村干部整天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乐乎。 ....
B、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学习的蛛丝马迹。 ....
C、他从下着雨的外面进来,身上一衣带水。 ....
D、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熟视无睹。.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对于学校组织的这次捐款赈灾活动,我们应踊跃参加,不可袖手旁观。
B、因为我从小生活在襄阳,所以,“三顾茅庐”的故事对我一点也不陌生。
C、是否有自信心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D、这次大会,对“减负”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5.为文段空白处选择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2分)
在学习中( )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不要轻言放弃。( )大家有锲而不舍的
精神,问题( )会迎刃而解,最终走向成功。
A.即使 也 只要 就 B.因为 所以 无论 都
C.即使 也 无论 都 D.只有 才 如果 就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
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B.《武陵春》的作者是李清照,是我国著名的女词人。其中《武陵春》是题目。
C.《隆中对》节选自《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作者施耐庵,这部书记载了三国时期魏、
蜀、吴三国的历史。
D.《陈涉世家》选自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它是我国历史
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7. 古诗文填空(8分,每小题1分)
(1)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2)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3)疑怪昨宵春梦好, ,笑从双脸生。(晏殊《破阵子》)
(4)塞外的秋景奇特异常,既有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壮丽,也有范仲
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 ”的寒冷萧索。
(5)“愁”是古诗词中诗人常有的一种思绪,在温庭筠的词中,“愁”有长度,“过尽千
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在李清照的词中,“愁”有重量,“ ,
载不动许多愁”。
(6)李白《行路难》中的“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和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中的“ , ?”都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
的愿望。
(7)诗人词客最喜春天,刘方平在《月夜》中就表达了对春的活力的赞美,“今夜偏知春
气暖, ”。
(8)刘备在遗诏中劝勉儿子刘禅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
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了大事。这句话是
“ , ”。
二、综合性学习(6分)
8.近年来,初中生带手机上学的现象日益增多。为此,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
(1)请归纳出调查表所反映的主要信息(不少于两点)。(2 分)
(2)从“手机主要用途”栏目的数据分析中,你发现了一些苗头性的信息。如果在学
生座谈会上,你有机会向校长反映,你会怎样说呢?(注意简明、连贯、得体)(2 分)
9、校长听了你的建议后,决定举行一次“初中生带手机上学,禁还是不禁?”的 辩论
会。辩论会上,甲、乙双方各抒己见,请你为乙方再补出一条理由。(2 分)
甲方观点:我方反对初中生用手机
甲方理由:①手机的辐射对身体不好。
②在学校里,没有哪一门课程用得上手机,手机 成为一块看时间的“表”。
③我们正处在成长阶段,自控能力差,好奇 心强,对手机里的信息极感 兴趣,极易迷恋手机,荒废学业。
乙方观点:我方认为学生带手机,禁止不如疏导
乙方理由:①手机进校园已成为大势所趋,过分禁止,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③美国学校管理者联合会认为,学校应该鼓励手机在课堂上使用,让它 成为“真正的教学工具”。
三、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列古诗,完成10—11题。(3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0. 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其中“ ”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1分)
11. 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
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
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二)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完成12-16题。(13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此/庸夫之怒也 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D.与臣/而将四矣
13.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以头抢地耳(撞、碰) B.长跪而谢之(感谢) ..
C.寡人谕矣(明白,懂得) D.请广于君(扩充) ..
14.下列各项中加线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聂政之刺韩傀也 D.辍耕之垄上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⑪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⑫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6.唐雎的使命是什么?他能够出色完成使命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3分)
(三)阅读下列短文完成16—20题 (12分)
一封“家书”
①寂静的自习课堂上,我悄悄走过一名女生的身旁。她神情专注,以至我走到她的身边她都丝毫没有察觉。她聚精会神、埋头苦干的劲头让我忍不住又瞟了她一眼。突然,我感觉有情况:她正在红信纸上写着什么。凭我十几年做班主任的洞察力,我还发现了信纸开头的几个字: “亲爱的„„”我一惊,“莫非珍——”我不假思索地把手伸向了那张信纸。珍
一哆嗦,显然她被我的举动吓了一大跳。不待珍用胳膊来掩藏,那张信纸已成为我手中的“俘虏”。
②珍情不自禁地“啊”了一声,脸色通红,显然是无比难堪。她的神态已告诉我:这一定是一封情书。我草草地看了一眼那张信纸,果不其然,确实是情书——是写给班上一名男生的情书。
③珍的叫声和我的举动立即引来了几十道注视的目光。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我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更有几个调皮的同学直接问我: “老师,那张纸上写的是什么呀?能不能读给我们听听?”我又看了一眼珍,她的脸已贴在了桌面上,耳根通红,肩头抖动。是发抖?还是哭泣?我在心底暗暗埋怨: “珍啊珍!你怎么能„„”
④我的这一迟疑,引来了同学们更多的猜测和喧闹。“怎么办?”我突然感到这张信纸竟是那么地沉重!我后悔自己当众拿起了这张信纸,“为什么不等课下单独处理这件事?现在我该怎么办?对学生们不作任何回答?那不就等于作了回答吗?向学生们坦白?那不就等于把珍推向深渊了吗?可怜的珍!可气的珍!你让我怎么办?”
⑤班上的喧闹声更大了。我明白:不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复,这些“调皮鬼”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为了还珍一个“清白”,于是,我大声说:“请同学们静下来。这是一封‘家书’,现在我就给同学们读一下这封信!”我看了一眼珍,我担心她会泣不成声,我担心,她会夺门而出。我在心里默默地说: “珍啊珍,你可要挺住啊!”
⑥我高声读道: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此时,我正坐在明亮的教室里给你们写信,你们也许正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地里劳作,你们也许正推着装满蔬菜的小车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叫卖,你们也许正在为我的学费而煞费苦心,你们也许„„每每想到这些,我就想流泪,因为我学习还不够专心,因为我还没有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换取你们舒心的笑容,因为我还没有成为一个让你们真正放心的好孩子„„
我悔恨自己辜负了你们的厚爱,我悔恨自己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我悔恨自己曾经欺骗过你们,我悔恨自己用无知染白了你们的缕缕黑发„„
亲爱的爸爸妈妈,请相信我:我一定会把失去的时间再夺回来,我一定会把属于自己的荣誉再挣回来。我一定会做一个让你们永远放心的好女儿!”
⑦读着,读着,我自己也突然被这个美丽的谎言打动了。 我嗓音沙哑,不得不停下来。 ⑧教室里,突然掌声四起。
⑨珍也仰起头来,满眼的泪水。
⑩这次意外,让我突然明白: 原来错误也可以如此美丽!
17.本文写了一封不是“家书”的“家书”,班主任老师编造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可怜的珍!可气的珍!”这句话反映了班主任老师此时怎样的心理活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珍也仰起头来,满眼的泪水。”你能体会出珍此时的心情吗?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以“原来错误也可以如此美丽”收束全文,你是怎样理解“错误”和 “美丽”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结合选文,说说这位班主任是个怎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22--25题。(16分)
坦然看生活
①曾经看到那些假日垂钓者,一大早出门,夕阳之下拎着空空的鱼篓回家的时候,仍是一路欢歌,不禁讶然:付出了一天的等待却一无所获,怎么还可以这般快乐满怀?给我的回答却是:鱼不咬我的钩那是它的事,我却钓上来一天的快乐!对钓鱼的人来说,原来最好的那条鱼便是钓鱼人的快乐。
②坦然是一种失望后的乐观。
③曾经看到那些下零点班的纺织女工,写满倦意的脸上却交织着与朝霞一样灿烂的笑靥,我便想,女孩子从事这种职业怎么说也不是最让人满意的呀!给我的回答却是:公主永远只有一个,但如果没有人为她织出那么多彩锦,一个公主也没有哇!对织布的人来说,原来最美的那匹布却是穿在了自己的身上。
④坦然是________。
⑤曾经看到一个扫了三十几年大街的老伯,每天把一条长长的大街扫得一尘不染,让上早班的人怡然走过。我便想,几十年这样平平淡淡地过,这老伯可以说是小城里生活得最不顺心的一个了。给我的回答却是:这条街只有我扫得最干净。对扫街的人来说,原来扫得最清洁的恰恰是自己的心。
⑥坦然是一种平淡中的自信。
⑦忽然想起泰戈尔的最有名的一句诗:“天空中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这正是对“坦然”作出的最好的诠释。
⑧是的,许多的事,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也承担不起。我们只需尽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许多的人我们捉摸不透,防不胜防,往往是我们想走近,人家却早巳设起屏障:我们不必计较,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在我们必须面对他们的时候,奉上我们的真心和宽容。许多的选择如果能让我们抓住,有可能抵达我们的成功,但我们一次次失去机会;没有关系,那只是命运剥夺了你活得富贵的权利,却没有剥夺你活得坦然的权利! ⑨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⑩我们有美的胸襟,我们才活得坦然,生活才给我们快乐的体验。
22.根据第③段文意,在下面空格处补全第④段的内容,要求与②⑥两段的语句句式相同,不超过8个字。(2分)
坦然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3.第⑦段中,作者认为泰戈尔的诗对“坦然”作了最好的诠释,联系上下文,揣摩诗句的句意,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我已经飞过”指的是_______ 。
(2)“不留下鸟的痕迹”指的是 ____ 。
(3)作者引用这两句诗,在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 。
24.阅读第⑧⑨两段,请提炼出四种坦然面对生活的正确态度。(4分)
(1) (2)
(3) (4)
25.文章的结尾深化了主旨。文中钓鱼人、纺织工人、扫地的老伯对生活的坦然态度都源于他们美的胸襟。从你阅读过的作品中,举出一个由于有了美的胸襟而活得坦然的例子。(不超过50个字)(4分)
四、写作(50分)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管愿不愿意,我们总要告别一些人和事。人的一生,伴随着许许多多的告别,告别童年,告别朋友,告别亲人,告别这个世界„„和心爱的事物告别,和自身恶习告别„„在告别中,我们不断长大,渐渐成熟.告别引发了我们美好的祝福: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明月我的岁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告别意味着新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
请以“告别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