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精细化数据化管理的企业,对数据质量的要求是很高的。我们的基础数据来源于各工段原始数据,这些数据不光只能理解为核算工资和超节损考核,基础数据的收集到资料的审核通过统计员的整理,最后计算形成各项统计指标,并加以分析,用以指导生产,提供给领导作经营决策。随着ERP系统的上线,部分基础数据由一线人员录入,对基础数据的收集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管部针对这一现象于5月26日晚特组织此次培训。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让我们的一线录入员和文员能够加强对数据统计的认识和录入、初审技巧,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因为是第一次组织培训,回味一下,有很多感受,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接受挑战篇
李经理决定让我来做这次培训课程,得知这个消息我是既高兴又担心,自认为是一个不善于在众人面前表达的人。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思想,现在看来这是自己最大的弱点。以前都是培训的对象,现在角色转换,成为讲师,心里自然犯低嘀咕。对于没有任何授课经验的我来说,从授课内容到讲解方法、课件制作等一切都要去思考,当时感觉压力很大的。一旦讲不好的话对我的自信心来说也是一个打击。 最终还是决定接受这个挑战,只有经历了才知道自己的不足点,只要跨过去了我们就能前进一大步。
课件准备篇
这是摆在面前最难的问题。我知道这个培训对于领导或者有经验的同事来说,也许就几个小时的准备,对我而言至少需要几天的准备时间。这次的培训对象是统计员、工段文员、分检组长、过磅员、计量员,这些岗位都是与我们的基础数据息息相关的。其次就是根据培训对象确认培训大纲及内容,一环扣一环。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统计组互磋,最终确认从三个大方面来做课件:一目前常用统计基础知识,二日常报表及单据的规范填写与操作要求,三日常问题的汇总与纠正。首先让大家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统计的整理分析是从基础数据的填报、收集开始的,再演示报表填写的规范化与注意事项,最后讲解工作中常出现的问题。这三个内容每一个都有其祥细的描述,每一个内容都有着它不同的意义,逐级上升。
一周的时间,统计员们分工合作,相关操作标准要求的整理,到问题点的整理,最终课件的制作完成,中途经过了三次的修改,考虑到PPT内容枯燥、单调,后来根据相关的案例配上图片标识,制成动画效果。在讲解过程中能通过图例形象生动地说明,便于理解记忆。就这样一场《科彩统计基础知识》的培训课程诞生了,而作为统计员的我也变成了培训讲师。
培训过程篇
参加培训的人员大部分都提前到场了,带着计算器、笔记本和笔等学习工具,看得出来我们的培训对象比较重视这次培训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作为第一次培训师的极大信心和鼓励。整个培训现场气氛是轻松而认真的,由于是与工作紧密相关且熟悉了解的内容,没有事先所想的紧张情绪出现。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讲解一个产品的投入产出率核算方法时,由于大部分同事原来没有核算过,不能快速接受,实操练习时他们一个个的动手操作并询问现场的统计员,考虑怕耽误大家的时间关系,我建议没有完成的可以课后再互相交流,而我们四工段的同事这样告诉我“既然来听课,就要把它学会,记在心里 ”,在那一刻我心里是满满的感动,我愿意把我有限的知识奉献给大家。最后原计划一个小时的培训课程变成了两个小时,我们所有听课的同事也都一直坚持到最后。
培训总结篇
对于公司这种培养激励员工的方式,我从心底里感激公司能给我这样的机会,让我有勇气站在台上与同事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通过这次培训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发现自己需要改进的问题。首先是语言表达方面,不能一字不变地照着PPT念,要学会现场发挥,调动学员的互动。其次,授课前一定要多演练,在不断的练习中求完善。“不能因为客户对我们的要求低,我们就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这不仅是我们作培训的态度,我们工作过程中更应该是这种态度,人不求进取的原因就是因为降低了自己的要求。第三,培训不是宣讲,要能够借用生动的例子把那些枯燥的操作常识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简单易懂。
加强数据的统计管理工作,发挥统计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我们每个部门领导和同事的共同配合和共同努力!
作为一个精细化数据化管理的企业,对数据质量的要求是很高的。我们的基础数据来源于各工段原始数据,这些数据不光只能理解为核算工资和超节损考核,基础数据的收集到资料的审核通过统计员的整理,最后计算形成各项统计指标,并加以分析,用以指导生产,提供给领导作经营决策。随着ERP系统的上线,部分基础数据由一线人员录入,对基础数据的收集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管部针对这一现象于5月26日晚特组织此次培训。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让我们的一线录入员和文员能够加强对数据统计的认识和录入、初审技巧,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因为是第一次组织培训,回味一下,有很多感受,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接受挑战篇
李经理决定让我来做这次培训课程,得知这个消息我是既高兴又担心,自认为是一个不善于在众人面前表达的人。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思想,现在看来这是自己最大的弱点。以前都是培训的对象,现在角色转换,成为讲师,心里自然犯低嘀咕。对于没有任何授课经验的我来说,从授课内容到讲解方法、课件制作等一切都要去思考,当时感觉压力很大的。一旦讲不好的话对我的自信心来说也是一个打击。 最终还是决定接受这个挑战,只有经历了才知道自己的不足点,只要跨过去了我们就能前进一大步。
课件准备篇
这是摆在面前最难的问题。我知道这个培训对于领导或者有经验的同事来说,也许就几个小时的准备,对我而言至少需要几天的准备时间。这次的培训对象是统计员、工段文员、分检组长、过磅员、计量员,这些岗位都是与我们的基础数据息息相关的。其次就是根据培训对象确认培训大纲及内容,一环扣一环。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统计组互磋,最终确认从三个大方面来做课件:一目前常用统计基础知识,二日常报表及单据的规范填写与操作要求,三日常问题的汇总与纠正。首先让大家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统计的整理分析是从基础数据的填报、收集开始的,再演示报表填写的规范化与注意事项,最后讲解工作中常出现的问题。这三个内容每一个都有其祥细的描述,每一个内容都有着它不同的意义,逐级上升。
一周的时间,统计员们分工合作,相关操作标准要求的整理,到问题点的整理,最终课件的制作完成,中途经过了三次的修改,考虑到PPT内容枯燥、单调,后来根据相关的案例配上图片标识,制成动画效果。在讲解过程中能通过图例形象生动地说明,便于理解记忆。就这样一场《科彩统计基础知识》的培训课程诞生了,而作为统计员的我也变成了培训讲师。
培训过程篇
参加培训的人员大部分都提前到场了,带着计算器、笔记本和笔等学习工具,看得出来我们的培训对象比较重视这次培训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作为第一次培训师的极大信心和鼓励。整个培训现场气氛是轻松而认真的,由于是与工作紧密相关且熟悉了解的内容,没有事先所想的紧张情绪出现。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讲解一个产品的投入产出率核算方法时,由于大部分同事原来没有核算过,不能快速接受,实操练习时他们一个个的动手操作并询问现场的统计员,考虑怕耽误大家的时间关系,我建议没有完成的可以课后再互相交流,而我们四工段的同事这样告诉我“既然来听课,就要把它学会,记在心里 ”,在那一刻我心里是满满的感动,我愿意把我有限的知识奉献给大家。最后原计划一个小时的培训课程变成了两个小时,我们所有听课的同事也都一直坚持到最后。
培训总结篇
对于公司这种培养激励员工的方式,我从心底里感激公司能给我这样的机会,让我有勇气站在台上与同事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通过这次培训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发现自己需要改进的问题。首先是语言表达方面,不能一字不变地照着PPT念,要学会现场发挥,调动学员的互动。其次,授课前一定要多演练,在不断的练习中求完善。“不能因为客户对我们的要求低,我们就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这不仅是我们作培训的态度,我们工作过程中更应该是这种态度,人不求进取的原因就是因为降低了自己的要求。第三,培训不是宣讲,要能够借用生动的例子把那些枯燥的操作常识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简单易懂。
加强数据的统计管理工作,发挥统计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我们每个部门领导和同事的共同配合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