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脱敏法是行为治疗理论的一个基本方法

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又称交互抑制法,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习惯的目的。系统脱敏疗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沃尔帕认为,人和动物的肌肉放松状态与焦虑情绪状态,是一种对抗过程,一种状态的出现必然会对另一种状态起抑制作用。例如,在全身肌肉放松状态下的肌体,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指标,如呼吸、心率、血压、肌电、皮电等生理反应指标,都会表现出同焦虑状态下完全相反的变化。这就是交互抑制作用。而且,能够与焦虑状态有交互抑制作用的反应不仅是肌肉放松,即使进食活动也能抑制焦虑反应。根据这一原理,在心理治疗时便应从能引起个体较低程度的焦虑或恐怖反应的刺激物开始进行治疗。一旦某个刺激不会再引起求治者焦虑和恐怖反应时,施治者便可向处于放松状态的求治者呈现另一个比前一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

1958年,沃尔帕医生根据他的一系列实验结果提出了交互抑制理论。他将一只饿猫置于笼中,当食物出现它将取食时,突然强烈电击,多次实验后,不但猫出现强烈恐惧反应,拒食出现的食物,而且对猫笼和实验室环境亦引起恐惧反应,形成了猫的实验性神经症。每当食物出现时,猫既有因饥饿要取食的反应,又有怕电击而退避的反应,前者为

正常反应,后者为反常反应。然后他试予治疗,先在原来实验的条件之外给猫以食物,此时只有因饿而进食的正常反应,虽然仍有轻度恐惧反常反应,但因进食的正常动机强烈,使正常反应抑制了反常反应。此后,逐步将进食移到原来的实验环境,只要不再电击,猫终能在原来恐怖的环境中进食而恐惧反应消失。他认为运用反应竞争方法同样可以治疗人的恐怖症,即人为引起与恐惧相矛盾的情绪反应(如放松、安静) 时通过逐步递增引起恐怖的情境,增加耐受性,从而逐渐消除恐惧反应,此即所谓“系统脱敏疗法”。追本溯源,他的这一理论假设及原理早在20年代初期便已具雏形。

系统脱敏法是行为治疗理论的一个基本方法,其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敏感反应。例如,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狗,我们可以让他选看狗的相片,谈论狗,再让他远远地观看关在笼中的狗;让他靠近笼中的狗;最后让他摸摸狗,抱抱狗,消除对狗的惧怕反应。目的是让被治疗者在放松的状态下逐步减少对刺激的敏感性。所以,系统脱敏法的步骤是这样的:

第一步,诊断。对当事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确定其是否适用系统脱敏技术,如果适用,即与当事者说明此方法是辅导他的——个有效技术,希望当事者配合。

第二步,制表。根据每位当事者的心理问题.制定出一份脱敏层次等级表,从引起焦虑、紧张的最轻微的情景到最强烈的情景,依次排列

出若干等级。例如,对一个考试焦虑者,根据他一听到要考试就开始焦虑,直到考试时焦虑达到最高点,列出考试焦虑等级表:

·听到一周后要进行考试的消息;

·离考试还有6天;

·离考试还有5天;

·离考试还有4天;

·离考试还有3天;

·离考试还有2天;

·离考试还有1天;

·考试当天起床;

·考试当天离家;

·考试当天到校门;

·考试当天到教室;

·考试当天坐在座位上

·考卷发到手;

·开始考试。

第三步,脱敏。按照等级次序一步步地进行松弛训练。先让当事者运用想象达到松弛状态。想象第一个等级的情景出现了,例如,听到了一周后就要考试的消息,当事者的心跳加剧,开始紧张了,这时进行松弛训练,直至心慌消失。以后,待想象第一个等级的情景时不心慌了,再对第二个等级进行松弛训练。——个等级一个等级依次脱敏下去,一直把所排的等级全部脱敏完。

第四步,模拟。当事者在做完所有等级的脱敏后,有条件的可创没当事者最敏感时的情景进行模拟训练。例如,对考试焦虑者,在做完第三步的系统脱敏后,就让其进行模拟考试。模拟考试的气氛与正式考试越相似越好,如考试的时间、考试时的座位安排、试卷的格式、试题的类型等,都要与正式考试—样。现在各校在初三、高三毕业生升学考试前的模拟考试中,就可借用系统脱敏的方法对考试焦虑者进行心理辅导。 由于在系统脱敏治疗过程中,老师的鼓励、赞许对某物敏感反应的人的操作训练起着强化作用,使人在恐怖情境下仍保持放松,不再引起焦虑,这样,恐怖行为就会自然消退。换句话讲,治疗者有步骤地让病人在放松状态下想像以前曾引起他恐怖和回避的情境,逐步增加其耐受程度;由于处于放松状态,人一般不会出现回避行为,并且能直接体验到平静和放松的情绪,因而原先恐怖反应的强化因素被消除,这样经过反复多次以后,人的与焦虑和回避行为就会逐步减退和削弱。

因此,系统脱敏疗法不仅以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为基础,而且也融合了操作条件反射的部分理论—即斯金纳的正性强化和自然消退原则。

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又称交互抑制法,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习惯的目的。系统脱敏疗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沃尔帕认为,人和动物的肌肉放松状态与焦虑情绪状态,是一种对抗过程,一种状态的出现必然会对另一种状态起抑制作用。例如,在全身肌肉放松状态下的肌体,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指标,如呼吸、心率、血压、肌电、皮电等生理反应指标,都会表现出同焦虑状态下完全相反的变化。这就是交互抑制作用。而且,能够与焦虑状态有交互抑制作用的反应不仅是肌肉放松,即使进食活动也能抑制焦虑反应。根据这一原理,在心理治疗时便应从能引起个体较低程度的焦虑或恐怖反应的刺激物开始进行治疗。一旦某个刺激不会再引起求治者焦虑和恐怖反应时,施治者便可向处于放松状态的求治者呈现另一个比前一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

1958年,沃尔帕医生根据他的一系列实验结果提出了交互抑制理论。他将一只饿猫置于笼中,当食物出现它将取食时,突然强烈电击,多次实验后,不但猫出现强烈恐惧反应,拒食出现的食物,而且对猫笼和实验室环境亦引起恐惧反应,形成了猫的实验性神经症。每当食物出现时,猫既有因饥饿要取食的反应,又有怕电击而退避的反应,前者为

正常反应,后者为反常反应。然后他试予治疗,先在原来实验的条件之外给猫以食物,此时只有因饿而进食的正常反应,虽然仍有轻度恐惧反常反应,但因进食的正常动机强烈,使正常反应抑制了反常反应。此后,逐步将进食移到原来的实验环境,只要不再电击,猫终能在原来恐怖的环境中进食而恐惧反应消失。他认为运用反应竞争方法同样可以治疗人的恐怖症,即人为引起与恐惧相矛盾的情绪反应(如放松、安静) 时通过逐步递增引起恐怖的情境,增加耐受性,从而逐渐消除恐惧反应,此即所谓“系统脱敏疗法”。追本溯源,他的这一理论假设及原理早在20年代初期便已具雏形。

系统脱敏法是行为治疗理论的一个基本方法,其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敏感反应。例如,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狗,我们可以让他选看狗的相片,谈论狗,再让他远远地观看关在笼中的狗;让他靠近笼中的狗;最后让他摸摸狗,抱抱狗,消除对狗的惧怕反应。目的是让被治疗者在放松的状态下逐步减少对刺激的敏感性。所以,系统脱敏法的步骤是这样的:

第一步,诊断。对当事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确定其是否适用系统脱敏技术,如果适用,即与当事者说明此方法是辅导他的——个有效技术,希望当事者配合。

第二步,制表。根据每位当事者的心理问题.制定出一份脱敏层次等级表,从引起焦虑、紧张的最轻微的情景到最强烈的情景,依次排列

出若干等级。例如,对一个考试焦虑者,根据他一听到要考试就开始焦虑,直到考试时焦虑达到最高点,列出考试焦虑等级表:

·听到一周后要进行考试的消息;

·离考试还有6天;

·离考试还有5天;

·离考试还有4天;

·离考试还有3天;

·离考试还有2天;

·离考试还有1天;

·考试当天起床;

·考试当天离家;

·考试当天到校门;

·考试当天到教室;

·考试当天坐在座位上

·考卷发到手;

·开始考试。

第三步,脱敏。按照等级次序一步步地进行松弛训练。先让当事者运用想象达到松弛状态。想象第一个等级的情景出现了,例如,听到了一周后就要考试的消息,当事者的心跳加剧,开始紧张了,这时进行松弛训练,直至心慌消失。以后,待想象第一个等级的情景时不心慌了,再对第二个等级进行松弛训练。——个等级一个等级依次脱敏下去,一直把所排的等级全部脱敏完。

第四步,模拟。当事者在做完所有等级的脱敏后,有条件的可创没当事者最敏感时的情景进行模拟训练。例如,对考试焦虑者,在做完第三步的系统脱敏后,就让其进行模拟考试。模拟考试的气氛与正式考试越相似越好,如考试的时间、考试时的座位安排、试卷的格式、试题的类型等,都要与正式考试—样。现在各校在初三、高三毕业生升学考试前的模拟考试中,就可借用系统脱敏的方法对考试焦虑者进行心理辅导。 由于在系统脱敏治疗过程中,老师的鼓励、赞许对某物敏感反应的人的操作训练起着强化作用,使人在恐怖情境下仍保持放松,不再引起焦虑,这样,恐怖行为就会自然消退。换句话讲,治疗者有步骤地让病人在放松状态下想像以前曾引起他恐怖和回避的情境,逐步增加其耐受程度;由于处于放松状态,人一般不会出现回避行为,并且能直接体验到平静和放松的情绪,因而原先恐怖反应的强化因素被消除,这样经过反复多次以后,人的与焦虑和回避行为就会逐步减退和削弱。

因此,系统脱敏疗法不仅以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为基础,而且也融合了操作条件反射的部分理论—即斯金纳的正性强化和自然消退原则。


相关文章

  • 常用心理治疗方法
  • 常用心理治疗方法 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 glad0803 发表于 05-12-31 09:00 阅读(1536) 评论(0) 分类: 精神分析治疗法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受到无意识动机.冲动和抑制之间的矛盾.防御机制和早期童年经验的 ...查看


  • 心理治疗的主要流派及其技术
  • 和易馨灵工作室 心理治疗的主要流派及其技术 大纲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基本理论及其技术 1.基本理论 2.治疗技术 二.行为主义取向的心理治疗 1.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2.治疗技术 三.认知学派取向的心理治疗 1.基本概念和原理 2.治疗技术 ...查看


  • 心理治疗(一)历年试题按章节汇总
  • 第一章: 1. 支持性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帮助来访者度过当前难关 2. 个体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起源于:精神分析 3. 一般来讲,一次心理治疗时间最好控制在:1小时以内 4. 团体心理治疗每次人数一般是:8-12 5. 心理治疗中最重要的一条 ...查看


  •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摘录
  •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学科,这门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 医学模式:是人们对健康和疾病总体的认识和本质的概括,体现了一定时期内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一 ...查看


  • 社会工作考研重点
  • 2011 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总复习第一章 社会工作概述考点 社会工作的目标.要素及主要领域目标类型 服务对象层面 具体目标 解救危难 缓解困难 促进发展 社会层面 解决社会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 推动社会进步 特征 保护救助.维护基本生存 助 ...查看


  •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 第一节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 个案工作的概念 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基础).以个别化的方式(原则)为感受困难的个人和家庭(对象)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内容),以帮助个人和家庭减轻压力. ...查看


  • 浙江大学护理心理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 一.名词解释 1标准化测验(standardized test) 通过一套标准程序对个体实施的方法,具备主要心理测量学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公认水 平. 2. 常模(norm) 指某种心理测验在某一人群中测查结果的标准量数. 3. 信度(rel ...查看


  •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及答案
  • 医学心理学复习提纲 1. 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学科性质.与医学模式转化. 概念: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学科,这门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 学科性质:学科交 ...查看


  • 心理治疗常用方法
  • 心理治疗常用方法 危机干预疗法 危机干预,属广义的心理治疗范畴.危机干预则借用简单心理治疗的手段,帮助当事人,处理迫在眉睫的问题,恢复心理平衡,安全度过危机.干预的对象不一定是"患者",尽管大多数国家将此列为精神医学服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