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民俗变迁及其社会功能

QUNWENTIANDI

清明节的民俗变迁及其社会功能

■宋立

摘要:清明节是由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相融合的节日,清明节节俗丰富多样,文章考察了清明节由单一的祭有着独祀到祭祀与娱乐相结合的节俗变迁。清明节历史悠久,特的社会功能,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也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关键字:清明节;习俗变迁;社会功能

清明节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即使到了今天也被称为与春节、端午、中秋并列的四大节日。清明节又叫扫墓节、踏青节、三月节等,一方面是扫墓祭祖,缅怀亲人的节贴近大自然的节日。日,另一方面是踏春游玩、

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战国时期是用来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古人称这个时节为“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而清明由单纯的农事性质发展成为一个禁忌、祭祀、扫墓以及郊游踏青汇聚的综合性节目,就不得不提到寒食节了,寒《荆楚岁时记》注食节在农历三月,大概在清明节前一两天,据中说:“介之推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暮春,为不举火,谓之禁烟,犯则雨雹伤田”。其实寒食节禁火,渊源于古代人对于火的崇拜,由对火的崇拜进而衍生出对火的禁忌。到了唐代,清明节逐渐成为一个融合寒食节与上巳节的综合性节日。

一、清明节之扫墓习俗

在我国,扫墓之习古已有之,秦以前就有祭墓事,但是并没有在清明之际。到了唐代,玄宗皇帝下令寒食扫墓为当时的“五礼”之一,于是扫墓逐渐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习俗。此后寒食节逐渐并入清明节,二者的习俗也渐渐融为一体,所以清明《梦梁录》所诉,每到清节表现的主要风俗事项便是扫墓。如

明,“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在旧时,不论贫贱都有“烧包袱”的行为,即从阳间往阴间寄东西,即使到了今天,大部分的地区也还是有这个习俗,用特定的纸包着阴间用的纸钱,中间贴上一张标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有的富裕的人家还要携家眷亲自到坟茔去祭扫。届时还要修整坟墓,或者给坟墓添点新土,以示别人此坟尚有后人。随着社会的发展清明的习俗已经不再只是以扫墓为主要的节俗事项,更增添了许多娱乐的项目。许多传统的陋习也随着时间的发展渐渐退去。

二、清明节习俗的变迁(一)娱乐功能的增强

在中国,几乎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太多的伦理色彩,都与封建的伦理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发展到后期,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加强,节日的娱乐性、民众参与度也开始增强。清明节作为一个节日,在不断的发展中,节俗的根木性质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出现了由神圣祭祀向世俗娱乐转化的趋向。清

明节开始更多注重活人的欢娱,偏重于踏青游玩,并且放风筝形式都较为丰富。清明节本来是扫墓祭奠亡人的,在的规模、

民间俗称“鬼节”的节日,很少有娱乐活动,但是发展到了后来,尤其是唐朝时期,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民间兴起了荡秋千、放风筝的活动。荡秋千本是本方山戎人为了锻炼身体而发明的一项运动,春秋时期齐桓公远伐山戎之后带回来了这项游戏活动。后来逐渐成为北方人在清明时期进行的游戏活动之一。尤其是到了唐代,在清明节时期荡秋千就已经特别普“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遍,参加者主要是女性。如有诗云,说的就是清明春风拂柳之际,三五成群的女子于郊画秋千”

野树下荡秋千。据记载,说在唐朝宫中,有宫女把秋千荡的很高,飘飘而下,好像仙女从天而降,唐玄宗因此戏称荡秋千是“半仙之戏”。放风筝习俗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在古人眼中,清明时节的凤很适合放风筝,并且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晦风筝盛行,并定清明节为风筝节,宋代以后更是在气。在唐代,

老百姓中普及了。有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进入现代,清明节传承下来的活动事项并不是很多了,其一是扫墓,在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但是其中的各项仪式基本上已经被省略了。现在的扫墓也不仅仅只是限于给自己的宗亲扫墓,还推广到了纪念革命烈士上去了。其二是植树,植树的民俗源于丧葬习俗。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政府为了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提出绿化祖国的号召,除大力提倡清明植树的民俗活动外,又制定了全民义务植树日,使植树造林活动更加广泛地开展起来。清明节发生的这些变化,既是民俗在传承过程中的变异,又是节日习俗经过人与自然整合的结果。

(二)迷信习俗的褪色

清明节的习俗中的迷信习俗日益受到冲击,我国的传统节日中保留着许多迷信色彩和内容,大多数是跟原始宗教和迷信有关,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人们的智力还不发达,对于一些事情人们还无法解释,因此只能求助于神灵的庇佑。例如清明节的迎妇归宁到清朝时期就已经很少看到了。据清朝光绪三年重修的《抚宁县志·风俗志》记载,抚宁县境还有“谓之的“迎女归宁”的习俗,即到清明节这天,新媳妇都要躲清明”

回娘家上坟,主要是为这天避开婆婆,以防婆婆用比较压抑的“躲清明”。不眼神注视儿媳,儿媳会遇到不吉利的事情,俗称过,这一习俗在清朝末期就已淡化,光绪年版《抚宁县志·风俗志》记之为“今不然”。旧时每当清明节,各家的门窗插挂杨柳,妇女头上戴杨柳。这主要是受到佛教的影响,观世音用柳枝蘸水济度众生,于是在人们心中,柳枝就有了辟邪的作用。清明既是鬼节,于是人们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但(下转第279页)

是表演者,他们在选择演出服时,常常会着旗袍。但由于工作所着的旗袍就要显的需要,应选择不同的旗袍。比如主持人,不同的演唱风格,就要选择不同得端正。对于歌唱演员来说,

的旗袍,民族唱法的就要以民族特色为主要特征,这样比较适合、得体。而唱江南民歌的则适宜淡雅、素净、色彩偏淡冷调的旗袍,这样使人联想到江南。如若是东北民歌,旗袍的色彩就要鲜亮些,体现出东北人的热情、豪爽、豁达的性格。对与舞蹈者,由于跳舞,他们的动势较大,一般的旗袍对于他们而言很受限制,因此,就要改为上下装的中式服。

第三,与休闲装的结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之余,人们对休闲时的着装也很是注重。除了休闲时穿休闲装,很多人在工作时也穿。因为,休闲装代表了随意、精致且充满感情的意味,深得大众人们的喜爱。休闲旗袍不像正规旗袍那般严谨,没有固定的要求,人们可根据自身的喜好来定,体现出“休闲”性和“创意”性。越来越多的人在结婚时,选择穿旗袍,节假日里,也可见身着旗袍的人,老少皆有。

(二)在现代影视中的完美体现

无论是旗袍,还是影视作品,二者都含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通过影视作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年代,不同的人,旗袍所展现的无限魅力,同时,我们也可以透过旗袍,体会着装人的内心感受,体会电影的深刻内容。

三十年代,既是旗袍发展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上海电影业最为辉煌的时代。电影《阮玲玉》就是二者完美结合的一大另外还有一部给人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张优秀作品。

(上接第277页)是到了现代这种插柳戴柳的习俗已经没有了先前辟邪的意义,郊游之时插根柳条也只是为了美观欣赏罢了。

三、清明节的社会功能

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文化具有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存在于同一种文化的人之中,民俗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具有凝聚力。社会民俗的凝聚力,最为明显。社会习俗,能增强社会组织的凝聚力,信仰和崇拜同一个神灵的人们之间具有凝聚力,清明节的祭祀祖先和亡灵,将祭祀同一祖先的若干家庭凝聚起来,加强了改祖各支子孙之间的凝聚力。在现代,清明节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意识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期,经济的发展很快但是文化的建设却没有跟上,许多的人文精神都有失落的倾向。尤其是孝道及其亲人之间的联系的失落,清明节俗的兴起通过上坟扫墓,祭奠祖先的仪式中,人们对亡人的孝敬和思念的情感有了适当的表达方式,不仅仅宣扬了中国的传统孝道,同时在清明节踏青以及荡秋千和放风筝的游戏活动中,加强了亲人们之间的感情联系,和他人一起扫墓,祭祀共同的亡人,也联络了同他人的感情。在农村,清明祭祀祖先是团聚祖族人重要方式。有利于维系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进而达到社会的稳定。这也就恰好从孝道的角度弘扬了中国的传统美德。通过清明节的

2011.2010.

参考文献:

习俗活动,,获得了精神慰藉与平衡。

参考文献:

QUNWENTIANDI

曼玉主演的《花样年华》。它演绎了一段旗袍下的孤独人生,张曼玉把东方女性所具有的含蓄美和隐意美完美地表现了出来,二十六套婉约优雅的旗袍,不仅体现了张曼玉曼妙的身姿,同时也成功地展现了一个东方女性的内心世界。幽暗的灯光下,通过不断变换旗袍的款式和颜色传达的不仅是时代的气息,更多的则是那个时期的人的气息。

总而言之,旗袍作为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它才有三百多年的历程,但却有着深刻的文化意蕴,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它是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一大见证,尤其是女性思想的解放,以及审美取向的改变。现代社会正高速发展着,我们要继续将之与人类的发展需要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旗袍魅力展现出来。

[1]郭静,从旗袍的发展看中国女性对服饰的审美文化[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2]汤新星,旗袍审美文化内涵的解读[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黄能馥,陈娟娟著.中国服饰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613.

(作者简介:孙玲(1988.3-),女,重庆垫江人,西南大学文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学。)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清明时节,人们郊游踏春、放风筝、打秋千,这种亲近自然、爱护自然和融入自然的行动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时值桃阳春三月的清明节也给人们互动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大家放下各自的事情,彼此交流,充分融入到集体中来。在祭祀过程中,整个家族的人团聚在一起,长幼次序既定,同属一宗的血脉把所有的人凝聚在一起,人们的家庭意识、家族伦理意识顿然增强。继之,这种基本关系结构扩展至整个社区互动网络,加强了整个村落成员之间的情感依赖与精神联系,从而增进了民俗共同体的内聚意识,保证了民俗共同体的内部和谐。进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1]耿光连.社会习俗变迁与近代中国[M].济南出版社.[2]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3]赵杏根,陆湘怀.中国民俗学通识[M].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宋立(1989-),女,湖南常德人,武汉大学社会学系201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学习和研究民俗学。)

QUNWENTIANDI

清明节的民俗变迁及其社会功能

■宋立

摘要:清明节是由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相融合的节日,清明节节俗丰富多样,文章考察了清明节由单一的祭有着独祀到祭祀与娱乐相结合的节俗变迁。清明节历史悠久,特的社会功能,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也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关键字:清明节;习俗变迁;社会功能

清明节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即使到了今天也被称为与春节、端午、中秋并列的四大节日。清明节又叫扫墓节、踏青节、三月节等,一方面是扫墓祭祖,缅怀亲人的节贴近大自然的节日。日,另一方面是踏春游玩、

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战国时期是用来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古人称这个时节为“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而清明由单纯的农事性质发展成为一个禁忌、祭祀、扫墓以及郊游踏青汇聚的综合性节目,就不得不提到寒食节了,寒《荆楚岁时记》注食节在农历三月,大概在清明节前一两天,据中说:“介之推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暮春,为不举火,谓之禁烟,犯则雨雹伤田”。其实寒食节禁火,渊源于古代人对于火的崇拜,由对火的崇拜进而衍生出对火的禁忌。到了唐代,清明节逐渐成为一个融合寒食节与上巳节的综合性节日。

一、清明节之扫墓习俗

在我国,扫墓之习古已有之,秦以前就有祭墓事,但是并没有在清明之际。到了唐代,玄宗皇帝下令寒食扫墓为当时的“五礼”之一,于是扫墓逐渐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习俗。此后寒食节逐渐并入清明节,二者的习俗也渐渐融为一体,所以清明《梦梁录》所诉,每到清节表现的主要风俗事项便是扫墓。如

明,“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在旧时,不论贫贱都有“烧包袱”的行为,即从阳间往阴间寄东西,即使到了今天,大部分的地区也还是有这个习俗,用特定的纸包着阴间用的纸钱,中间贴上一张标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有的富裕的人家还要携家眷亲自到坟茔去祭扫。届时还要修整坟墓,或者给坟墓添点新土,以示别人此坟尚有后人。随着社会的发展清明的习俗已经不再只是以扫墓为主要的节俗事项,更增添了许多娱乐的项目。许多传统的陋习也随着时间的发展渐渐退去。

二、清明节习俗的变迁(一)娱乐功能的增强

在中国,几乎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太多的伦理色彩,都与封建的伦理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发展到后期,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加强,节日的娱乐性、民众参与度也开始增强。清明节作为一个节日,在不断的发展中,节俗的根木性质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出现了由神圣祭祀向世俗娱乐转化的趋向。清

明节开始更多注重活人的欢娱,偏重于踏青游玩,并且放风筝形式都较为丰富。清明节本来是扫墓祭奠亡人的,在的规模、

民间俗称“鬼节”的节日,很少有娱乐活动,但是发展到了后来,尤其是唐朝时期,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民间兴起了荡秋千、放风筝的活动。荡秋千本是本方山戎人为了锻炼身体而发明的一项运动,春秋时期齐桓公远伐山戎之后带回来了这项游戏活动。后来逐渐成为北方人在清明时期进行的游戏活动之一。尤其是到了唐代,在清明节时期荡秋千就已经特别普“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遍,参加者主要是女性。如有诗云,说的就是清明春风拂柳之际,三五成群的女子于郊画秋千”

野树下荡秋千。据记载,说在唐朝宫中,有宫女把秋千荡的很高,飘飘而下,好像仙女从天而降,唐玄宗因此戏称荡秋千是“半仙之戏”。放风筝习俗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在古人眼中,清明时节的凤很适合放风筝,并且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晦风筝盛行,并定清明节为风筝节,宋代以后更是在气。在唐代,

老百姓中普及了。有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进入现代,清明节传承下来的活动事项并不是很多了,其一是扫墓,在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但是其中的各项仪式基本上已经被省略了。现在的扫墓也不仅仅只是限于给自己的宗亲扫墓,还推广到了纪念革命烈士上去了。其二是植树,植树的民俗源于丧葬习俗。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政府为了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提出绿化祖国的号召,除大力提倡清明植树的民俗活动外,又制定了全民义务植树日,使植树造林活动更加广泛地开展起来。清明节发生的这些变化,既是民俗在传承过程中的变异,又是节日习俗经过人与自然整合的结果。

(二)迷信习俗的褪色

清明节的习俗中的迷信习俗日益受到冲击,我国的传统节日中保留着许多迷信色彩和内容,大多数是跟原始宗教和迷信有关,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人们的智力还不发达,对于一些事情人们还无法解释,因此只能求助于神灵的庇佑。例如清明节的迎妇归宁到清朝时期就已经很少看到了。据清朝光绪三年重修的《抚宁县志·风俗志》记载,抚宁县境还有“谓之的“迎女归宁”的习俗,即到清明节这天,新媳妇都要躲清明”

回娘家上坟,主要是为这天避开婆婆,以防婆婆用比较压抑的“躲清明”。不眼神注视儿媳,儿媳会遇到不吉利的事情,俗称过,这一习俗在清朝末期就已淡化,光绪年版《抚宁县志·风俗志》记之为“今不然”。旧时每当清明节,各家的门窗插挂杨柳,妇女头上戴杨柳。这主要是受到佛教的影响,观世音用柳枝蘸水济度众生,于是在人们心中,柳枝就有了辟邪的作用。清明既是鬼节,于是人们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但(下转第279页)

是表演者,他们在选择演出服时,常常会着旗袍。但由于工作所着的旗袍就要显的需要,应选择不同的旗袍。比如主持人,不同的演唱风格,就要选择不同得端正。对于歌唱演员来说,

的旗袍,民族唱法的就要以民族特色为主要特征,这样比较适合、得体。而唱江南民歌的则适宜淡雅、素净、色彩偏淡冷调的旗袍,这样使人联想到江南。如若是东北民歌,旗袍的色彩就要鲜亮些,体现出东北人的热情、豪爽、豁达的性格。对与舞蹈者,由于跳舞,他们的动势较大,一般的旗袍对于他们而言很受限制,因此,就要改为上下装的中式服。

第三,与休闲装的结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之余,人们对休闲时的着装也很是注重。除了休闲时穿休闲装,很多人在工作时也穿。因为,休闲装代表了随意、精致且充满感情的意味,深得大众人们的喜爱。休闲旗袍不像正规旗袍那般严谨,没有固定的要求,人们可根据自身的喜好来定,体现出“休闲”性和“创意”性。越来越多的人在结婚时,选择穿旗袍,节假日里,也可见身着旗袍的人,老少皆有。

(二)在现代影视中的完美体现

无论是旗袍,还是影视作品,二者都含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通过影视作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年代,不同的人,旗袍所展现的无限魅力,同时,我们也可以透过旗袍,体会着装人的内心感受,体会电影的深刻内容。

三十年代,既是旗袍发展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上海电影业最为辉煌的时代。电影《阮玲玉》就是二者完美结合的一大另外还有一部给人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张优秀作品。

(上接第277页)是到了现代这种插柳戴柳的习俗已经没有了先前辟邪的意义,郊游之时插根柳条也只是为了美观欣赏罢了。

三、清明节的社会功能

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文化具有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存在于同一种文化的人之中,民俗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具有凝聚力。社会民俗的凝聚力,最为明显。社会习俗,能增强社会组织的凝聚力,信仰和崇拜同一个神灵的人们之间具有凝聚力,清明节的祭祀祖先和亡灵,将祭祀同一祖先的若干家庭凝聚起来,加强了改祖各支子孙之间的凝聚力。在现代,清明节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意识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期,经济的发展很快但是文化的建设却没有跟上,许多的人文精神都有失落的倾向。尤其是孝道及其亲人之间的联系的失落,清明节俗的兴起通过上坟扫墓,祭奠祖先的仪式中,人们对亡人的孝敬和思念的情感有了适当的表达方式,不仅仅宣扬了中国的传统孝道,同时在清明节踏青以及荡秋千和放风筝的游戏活动中,加强了亲人们之间的感情联系,和他人一起扫墓,祭祀共同的亡人,也联络了同他人的感情。在农村,清明祭祀祖先是团聚祖族人重要方式。有利于维系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进而达到社会的稳定。这也就恰好从孝道的角度弘扬了中国的传统美德。通过清明节的

2011.2010.

参考文献:

习俗活动,,获得了精神慰藉与平衡。

参考文献:

QUNWENTIANDI

曼玉主演的《花样年华》。它演绎了一段旗袍下的孤独人生,张曼玉把东方女性所具有的含蓄美和隐意美完美地表现了出来,二十六套婉约优雅的旗袍,不仅体现了张曼玉曼妙的身姿,同时也成功地展现了一个东方女性的内心世界。幽暗的灯光下,通过不断变换旗袍的款式和颜色传达的不仅是时代的气息,更多的则是那个时期的人的气息。

总而言之,旗袍作为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它才有三百多年的历程,但却有着深刻的文化意蕴,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它是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一大见证,尤其是女性思想的解放,以及审美取向的改变。现代社会正高速发展着,我们要继续将之与人类的发展需要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旗袍魅力展现出来。

[1]郭静,从旗袍的发展看中国女性对服饰的审美文化[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2]汤新星,旗袍审美文化内涵的解读[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黄能馥,陈娟娟著.中国服饰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613.

(作者简介:孙玲(1988.3-),女,重庆垫江人,西南大学文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学。)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清明时节,人们郊游踏春、放风筝、打秋千,这种亲近自然、爱护自然和融入自然的行动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时值桃阳春三月的清明节也给人们互动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大家放下各自的事情,彼此交流,充分融入到集体中来。在祭祀过程中,整个家族的人团聚在一起,长幼次序既定,同属一宗的血脉把所有的人凝聚在一起,人们的家庭意识、家族伦理意识顿然增强。继之,这种基本关系结构扩展至整个社区互动网络,加强了整个村落成员之间的情感依赖与精神联系,从而增进了民俗共同体的内聚意识,保证了民俗共同体的内部和谐。进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1]耿光连.社会习俗变迁与近代中国[M].济南出版社.[2]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3]赵杏根,陆湘怀.中国民俗学通识[M].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宋立(1989-),女,湖南常德人,武汉大学社会学系201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学习和研究民俗学。)


相关文章

  • 论当代民俗生活的变迁
  • 2002年5月第4卷第3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urna l of S outhe a s t Unive rs ity (Philosophy a nd S oc ia l S c ie nce ) M ay . 200 ...查看


  • "微时代"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
  • 摘  要:微博与微信的普及成就了"微时代"强大的传播功能,"微时代"以新技术提高了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关注度,增强了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宣扬的"节俭"理念更正了近年来人们对于传统节 ...查看


  • [中外文化礼仪]教学大纲
  • <中外文化礼仪>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外文化礼仪> 英文名称:<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 Etiquette> 学 分: 2 总学时: 36 课程实习学时:2周 开课专业: ...查看


  • 传播仪式观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
  • 传播仪式观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 摘要:本文从詹姆斯*W •凯瑞的传播仪式观角度,分析了我国传统节曰文 化传播的仪式性.庆典性和参与性特征,指出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与传播的仪式 观具有同样的核心主旨,即通过神圣的典礼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 ...查看


  •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民俗教育)
  • 试分析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中国传统节日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生命力,甚至与文化精神.民族精神相联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外国特别是西方节日在中 ...查看


  • 民俗资源与旅游习题解
  • 1 ()将文化分为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上层首当注重学术,下层则当注重民俗. A. 蔡元培 B. 钱钟书 C. 钱穆 D. 陈恪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是高雅文化的基础 A. 民俗文化 B. 高雅文化 C. 低俗文化 D. 西 ...查看


  • 太原道: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
  • 太 原 道 ∣ 本站导航 ∣ 更新记录 ∣ 版主介绍 ∣ 制作手记 ∣ 给我留言 ∣ 给我写信 ∣ 加入收藏 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山西民歌    山西名人    晋商文化    山西纪实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 ...查看


  • 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
  •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原则是非遗重要中的重要原则之一,整体性的保护方法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的整体化特征.山西四社五村水利民俗是当地民众在长久的历史经验中自发形成的跨区域的用水合作组织,在这个以水为主导的乡村区域社会里,蕴含 ...查看


  • 论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摘 要: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当中的组成部分,既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珍贵的教育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新社会服务.文章从探究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出发,介绍了传统节日文化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研究物质层面时突出其中的饮食文化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