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成为往事
[摘要]周之琦时清代嘉道词坛上颇具特色的词人。其论词绝句已为学界所注意,而于其词作则鲜论及。本文仅就其悼亡之作略作论述,阐明其独特的抒情形象,以见其词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周之琦 悼亡词 抒情形象 艺术风格
古之悼亡词,自苏轼《江城子》,贺铸《半死桐》以后,当属清代词人写的多且好,这确实实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其中纳兰性德与周之琦,尤为翘楚。纳兰悼亡词的成就价值已为人所共识,学界已有多人做了探讨。而周之琦的悼亡之作目前尚少人品论,也缺乏一个文学史的地位,仅在专门词史中略加提及,如严迪昌先生的《清词史》[1]。实际上,在《心日斋集》中,悼亡之作占了较大比例,仅《忆梦词》就收录44首[2]。从数量上说,周之琦的悼亡之作无疑居古代词人之首。我们关注其悼亡之作的原因,当然不仅仅因其数量,而在于其词情感真挚,风格哀婉凄美,动人心魄,实为词中佳品。下文分论述之。
一
词本为心绪之作,句式长短不一,音节抑扬顿挫,应该在悼亡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然由于习惯的等原因,用这种体式写作五伦中的夫妇之情,或有不妥,所以《花间集》中,只见韦庄悼亡姬,而未有悼亡词。李煜是第一个把诗体中的悼亡题材带入词体创作的作者,这实是词史上的一个创举,因为悼亡主题在他之前是属于诗的范畴,李煜将其带入词中是有意识地扩大词的题材,未对当时花间派笼罩的词坛发生影响。具有词史意义的是北宋中期的苏轼。苏轼在词史上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以诗为词,悼亡词的写作更突显他这一创作上的特点,而且他只写悼亡词却没有悼亡诗.“妻子”形象在苏词中是非常鲜明的,是词史上崭新的女性形象,灌注了词人深厚的情感和尊重女性的态度。它反映着一种平等的、先进的女性观。“妻子”形象以“净化”了男女之情,为婉约词开一新境界。此外苏词以平凡的语言展示生活琐屑、寻常小事、细节生动形象,富有神韵,朴素感人。黜落浮华,不施铅黛,不事雕琢,而择用自然、平白的语言,简单、平常的生活事例或意象,来描写妻子形象。这种精神为清代词人所继承,如吴嘉纪、纳兰容若、王渔洋、王夫之、郭麟、厉鹗等。而周之琦则因其性情笃直,失妻之时恰为中晚年,且处在风雨飘摇之社会,而更显其词之特色。
二
恩格斯曾经说过:“痛苦中最高尚,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而爱情之中最痛苦的,莫过于相亲相爱的人之生死别离。死亡让生者痛苦、绝望,然而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令爱情获得一种永恒。也就是说悼亡之作同时触及爱与死这两种人类生命表现的极端。当你目睹所爱的人死亡,其冲击性与悲剧性更甚于个人生命的消逝。就在诗人们的暗然神伤处,一点一滴演绎而成的却是令人无法不为之动容的一首首爱之歌。周之琦的悼亡词,以对妻子的深情厚意为主线,分阶段、多层次、全方位的展示了自己的深哀厉痛。这是悼亡词史上的一个开拓。《忆梦词》开篇之作——《青衫湿遍》就表现了这种悲痛。
瑶簪堕也,谁知此恨,只在今生?怕说香心易折,又争堪、烬落残灯!忆兼旬、病枕惯瞢腾。看宵来、一样恹恹睡,尚猜他、梦去还醒。泪急翻嫌错莫,魂销直恐分明。
回首并禽栖处,书帏镜槛,怜我怜卿。暂别常忧道远,况凄然、泉路深扃?有银笺、愁写《瘗化铭》。漫商量、身在情长在,纵无身、那便忘情?最苦梅霖夜怨,虚窗递入秋声。
词上阙写腰簪堕、香心折、灯烬落的生死离别的悲哀,他称妻子的离去为“瑶簪堕”,“香心折”。下阙回忆生前的相怜互爱,加倍衬托出悲悼之深。又透过一层,写谁知此恨,怕说香心易折,病死而说梦去还醒,他甚至不相信妻子已经去世,而只是睡去,还会醒来。层现迭出,波澜起伏。与纳兰词相比,丝毫不逊色。黄拔荆也承认其“伤心断肠,痴与入骨,亦多痛彻之感。”[5]因此,若比较起来,周之琦悲痛之深度不亚于苏轼、贺铸、纳兰性德等。他见到朋友或亲人,都要诉说自己的彻骨悲痛,还不止是诉说一遍。这本不符合周之琦往日的习惯,但此时也只有如此,方能表达那种“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之情。人类有一种天性,总想忘掉痛苦,送走痛苦,尽管有时很难做到。周之琦也想送出去,然而又忍不住回望,并由此而自我伤悼。在《浣溪沙?七月十二日移沈淑人遗棺于苏公祠,归,过宝祐桥,回望孤山,黯然久之》中云:
路近西陵易怆神。一袈裟地许平分。玉棺好伴魏城君。
风月有缘成错莫。湖山如梦断知闻。烛灰香冷自温存。
作者经常用“错莫”二字,这二字出自陆游的《钗头凤》,已经错过了,无法改变现实,只好“自温存”吧。所以周之琦直到七年后,方由其子与其母主持纳妾,(此时周之琦已55岁,加之事务繁忙,需要有人照顾)不难找到情感的原因。
三
这里不能不提到纳兰性德,这两位词人同处于清代,地位都颇高,都对李后主极为推崇,周之琦晚于纳兰,处处向纳兰学习,所以论者时常将其并论,且认为周之琦不若纳兰。但这正是周之琦的独特之处。
周之琦丧妻之后,词人当然凄凉孤独,朝思暮想,彻骨悲痛。然而作者又将这种丧妻之悲痛加以的约束,回环曲折的表现出来,使其更加沉郁,如陈年老酒。这样,既表达了悼亡之悲恸,也显示了一个封疆大吏的风度。做到所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理性。周之琦是理性感伤的词人。正如《浣溪沙·七月十二日移沈淑人遗棺于苏公祠,归,过宝祐桥,回望孤山,黯然久之》中云:
路近西陵易怆神。一袈裟地许平分。玉棺好伴魏城君。
风月有缘成错莫。湖山如梦断知闻。烛灰香冷自温存。
作者经常用“错莫”二字,这二字出自陆游的《钗头凤》,已经错过了,无法改变现实,只好“自温存”吧。在《十六字令》三首中他又说:
天。毕竟无情只自圆。谁传语,花月要相怜。
天。多事蟾钩要上弦。从何缺,只为有团圆。
天。惯把情缘作幻缘。无人会,生死苦缠绵。
在此,周之琦虽也怨天,但也认识到人生应当有圆有缺,如同天上月、地上花,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悟,一种理性的思考。
沈氏亡故于周之琦年近半百之际(48岁),夫妻甘苦共尝几十年, 多年的生活留给他们更多的是相互体贴和照顾,温馨的情景固然是不少,但更多的超越了卿卿我我,是一种生活的默契,一种生命的融合。他从伦理出发,表达悼亡之情。而纳兰性德所感受到的是“止向从前悔薄情”,他深深悔恨的是对亡妻不够深情,从《青衫湿遍》中的“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6],那将心比心,感同深受的痛楚,完全是一种执著情爱的深化,纳兰性德从纯美的爱情角度来悼亡,也就是说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他是把亡妻看成一情爱倾注的对象,纵然死亡能隔开生者与亡者,却无法隔断人间的情爱,也因此从妻亡后到康熙二十四年词人病故,悠悠八年间,词人的悼亡之吟始终不绝。由于自身特性,纳兰性德沉浸在其中,呕心沥血,不能自拔。两位词人因为生活环境、年龄、际遇及个性等的差异, 于生活有着不同的体验,从不同的角度选取自己最熟悉又最具典型特征的生活片段, 表现对亡妻的真挚情爱,都极富感染力,在艺术表现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周之琦深谙词之奥秘,把这种抒情文体的特色发挥的淋漓尽致,创造了一种哀婉、沉郁、凄美的风格。
首先,周之琦特别注重音律的运用,得万树《词律》之精华,使其词做到所谓的本色——婉约。悼亡词如此,其他词亦然。杜文澜《憩园词话》卷二:“国朝最工律法者,群推纳兰容若、顾梁汾、周稚圭三家。”[7]加上其感情沉痛,哀婉也就不难致了。其次,周之琦喜欢运用的舞台背景,在词之开端总是营造一种氛围,一字一句,从景物着笔,让人置身于一种凄凉之境。用语美雅,笔端饱含对亡妻的依恋追怀,感情沉郁而哀婉。周之琦曾高度赞扬唐五代之小令。周之琦在《心日斋十六家词选》论曰:“词之有令,唐五代尚矣。宋唯晏殊原最擅胜场,贺方回差堪接武。”可见其对大晏的推崇。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二:符祥周稚圭之琦(中略)短调学温李,长调学姜史。如此,我们可以体会出周之琦的路数,悼亡正好发挥了他的这种才能。而周之琦有自己的理性,使他不同于纳兰性德,也是奠定了他在嘉道词坛的地位。从另一角度看,这又使他暗合了大晏。他甚至有些模仿纳兰性德,推崇后主李煜,并以自己的生日与之相同为荣,《陌上花》小序曾云:“往岁在都中曾有七夕之咏,余与南唐李重光同以是日生,乐府小令又尝瓣香曩词,实寓窃比之意,而语多怨抑,似为伤逝而发者,此岂识邪(后略)。”而这两家也正是以哀婉见长。
当爱成为往事
[摘要]周之琦时清代嘉道词坛上颇具特色的词人。其论词绝句已为学界所注意,而于其词作则鲜论及。本文仅就其悼亡之作略作论述,阐明其独特的抒情形象,以见其词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周之琦 悼亡词 抒情形象 艺术风格
古之悼亡词,自苏轼《江城子》,贺铸《半死桐》以后,当属清代词人写的多且好,这确实实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其中纳兰性德与周之琦,尤为翘楚。纳兰悼亡词的成就价值已为人所共识,学界已有多人做了探讨。而周之琦的悼亡之作目前尚少人品论,也缺乏一个文学史的地位,仅在专门词史中略加提及,如严迪昌先生的《清词史》[1]。实际上,在《心日斋集》中,悼亡之作占了较大比例,仅《忆梦词》就收录44首[2]。从数量上说,周之琦的悼亡之作无疑居古代词人之首。我们关注其悼亡之作的原因,当然不仅仅因其数量,而在于其词情感真挚,风格哀婉凄美,动人心魄,实为词中佳品。下文分论述之。
一
词本为心绪之作,句式长短不一,音节抑扬顿挫,应该在悼亡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然由于习惯的等原因,用这种体式写作五伦中的夫妇之情,或有不妥,所以《花间集》中,只见韦庄悼亡姬,而未有悼亡词。李煜是第一个把诗体中的悼亡题材带入词体创作的作者,这实是词史上的一个创举,因为悼亡主题在他之前是属于诗的范畴,李煜将其带入词中是有意识地扩大词的题材,未对当时花间派笼罩的词坛发生影响。具有词史意义的是北宋中期的苏轼。苏轼在词史上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以诗为词,悼亡词的写作更突显他这一创作上的特点,而且他只写悼亡词却没有悼亡诗.“妻子”形象在苏词中是非常鲜明的,是词史上崭新的女性形象,灌注了词人深厚的情感和尊重女性的态度。它反映着一种平等的、先进的女性观。“妻子”形象以“净化”了男女之情,为婉约词开一新境界。此外苏词以平凡的语言展示生活琐屑、寻常小事、细节生动形象,富有神韵,朴素感人。黜落浮华,不施铅黛,不事雕琢,而择用自然、平白的语言,简单、平常的生活事例或意象,来描写妻子形象。这种精神为清代词人所继承,如吴嘉纪、纳兰容若、王渔洋、王夫之、郭麟、厉鹗等。而周之琦则因其性情笃直,失妻之时恰为中晚年,且处在风雨飘摇之社会,而更显其词之特色。
二
恩格斯曾经说过:“痛苦中最高尚,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而爱情之中最痛苦的,莫过于相亲相爱的人之生死别离。死亡让生者痛苦、绝望,然而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令爱情获得一种永恒。也就是说悼亡之作同时触及爱与死这两种人类生命表现的极端。当你目睹所爱的人死亡,其冲击性与悲剧性更甚于个人生命的消逝。就在诗人们的暗然神伤处,一点一滴演绎而成的却是令人无法不为之动容的一首首爱之歌。周之琦的悼亡词,以对妻子的深情厚意为主线,分阶段、多层次、全方位的展示了自己的深哀厉痛。这是悼亡词史上的一个开拓。《忆梦词》开篇之作——《青衫湿遍》就表现了这种悲痛。
瑶簪堕也,谁知此恨,只在今生?怕说香心易折,又争堪、烬落残灯!忆兼旬、病枕惯瞢腾。看宵来、一样恹恹睡,尚猜他、梦去还醒。泪急翻嫌错莫,魂销直恐分明。
回首并禽栖处,书帏镜槛,怜我怜卿。暂别常忧道远,况凄然、泉路深扃?有银笺、愁写《瘗化铭》。漫商量、身在情长在,纵无身、那便忘情?最苦梅霖夜怨,虚窗递入秋声。
词上阙写腰簪堕、香心折、灯烬落的生死离别的悲哀,他称妻子的离去为“瑶簪堕”,“香心折”。下阙回忆生前的相怜互爱,加倍衬托出悲悼之深。又透过一层,写谁知此恨,怕说香心易折,病死而说梦去还醒,他甚至不相信妻子已经去世,而只是睡去,还会醒来。层现迭出,波澜起伏。与纳兰词相比,丝毫不逊色。黄拔荆也承认其“伤心断肠,痴与入骨,亦多痛彻之感。”[5]因此,若比较起来,周之琦悲痛之深度不亚于苏轼、贺铸、纳兰性德等。他见到朋友或亲人,都要诉说自己的彻骨悲痛,还不止是诉说一遍。这本不符合周之琦往日的习惯,但此时也只有如此,方能表达那种“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之情。人类有一种天性,总想忘掉痛苦,送走痛苦,尽管有时很难做到。周之琦也想送出去,然而又忍不住回望,并由此而自我伤悼。在《浣溪沙?七月十二日移沈淑人遗棺于苏公祠,归,过宝祐桥,回望孤山,黯然久之》中云:
路近西陵易怆神。一袈裟地许平分。玉棺好伴魏城君。
风月有缘成错莫。湖山如梦断知闻。烛灰香冷自温存。
作者经常用“错莫”二字,这二字出自陆游的《钗头凤》,已经错过了,无法改变现实,只好“自温存”吧。所以周之琦直到七年后,方由其子与其母主持纳妾,(此时周之琦已55岁,加之事务繁忙,需要有人照顾)不难找到情感的原因。
三
这里不能不提到纳兰性德,这两位词人同处于清代,地位都颇高,都对李后主极为推崇,周之琦晚于纳兰,处处向纳兰学习,所以论者时常将其并论,且认为周之琦不若纳兰。但这正是周之琦的独特之处。
周之琦丧妻之后,词人当然凄凉孤独,朝思暮想,彻骨悲痛。然而作者又将这种丧妻之悲痛加以的约束,回环曲折的表现出来,使其更加沉郁,如陈年老酒。这样,既表达了悼亡之悲恸,也显示了一个封疆大吏的风度。做到所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理性。周之琦是理性感伤的词人。正如《浣溪沙·七月十二日移沈淑人遗棺于苏公祠,归,过宝祐桥,回望孤山,黯然久之》中云:
路近西陵易怆神。一袈裟地许平分。玉棺好伴魏城君。
风月有缘成错莫。湖山如梦断知闻。烛灰香冷自温存。
作者经常用“错莫”二字,这二字出自陆游的《钗头凤》,已经错过了,无法改变现实,只好“自温存”吧。在《十六字令》三首中他又说:
天。毕竟无情只自圆。谁传语,花月要相怜。
天。多事蟾钩要上弦。从何缺,只为有团圆。
天。惯把情缘作幻缘。无人会,生死苦缠绵。
在此,周之琦虽也怨天,但也认识到人生应当有圆有缺,如同天上月、地上花,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悟,一种理性的思考。
沈氏亡故于周之琦年近半百之际(48岁),夫妻甘苦共尝几十年, 多年的生活留给他们更多的是相互体贴和照顾,温馨的情景固然是不少,但更多的超越了卿卿我我,是一种生活的默契,一种生命的融合。他从伦理出发,表达悼亡之情。而纳兰性德所感受到的是“止向从前悔薄情”,他深深悔恨的是对亡妻不够深情,从《青衫湿遍》中的“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6],那将心比心,感同深受的痛楚,完全是一种执著情爱的深化,纳兰性德从纯美的爱情角度来悼亡,也就是说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他是把亡妻看成一情爱倾注的对象,纵然死亡能隔开生者与亡者,却无法隔断人间的情爱,也因此从妻亡后到康熙二十四年词人病故,悠悠八年间,词人的悼亡之吟始终不绝。由于自身特性,纳兰性德沉浸在其中,呕心沥血,不能自拔。两位词人因为生活环境、年龄、际遇及个性等的差异, 于生活有着不同的体验,从不同的角度选取自己最熟悉又最具典型特征的生活片段, 表现对亡妻的真挚情爱,都极富感染力,在艺术表现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周之琦深谙词之奥秘,把这种抒情文体的特色发挥的淋漓尽致,创造了一种哀婉、沉郁、凄美的风格。
首先,周之琦特别注重音律的运用,得万树《词律》之精华,使其词做到所谓的本色——婉约。悼亡词如此,其他词亦然。杜文澜《憩园词话》卷二:“国朝最工律法者,群推纳兰容若、顾梁汾、周稚圭三家。”[7]加上其感情沉痛,哀婉也就不难致了。其次,周之琦喜欢运用的舞台背景,在词之开端总是营造一种氛围,一字一句,从景物着笔,让人置身于一种凄凉之境。用语美雅,笔端饱含对亡妻的依恋追怀,感情沉郁而哀婉。周之琦曾高度赞扬唐五代之小令。周之琦在《心日斋十六家词选》论曰:“词之有令,唐五代尚矣。宋唯晏殊原最擅胜场,贺方回差堪接武。”可见其对大晏的推崇。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二:符祥周稚圭之琦(中略)短调学温李,长调学姜史。如此,我们可以体会出周之琦的路数,悼亡正好发挥了他的这种才能。而周之琦有自己的理性,使他不同于纳兰性德,也是奠定了他在嘉道词坛的地位。从另一角度看,这又使他暗合了大晏。他甚至有些模仿纳兰性德,推崇后主李煜,并以自己的生日与之相同为荣,《陌上花》小序曾云:“往岁在都中曾有七夕之咏,余与南唐李重光同以是日生,乐府小令又尝瓣香曩词,实寓窃比之意,而语多怨抑,似为伤逝而发者,此岂识邪(后略)。”而这两家也正是以哀婉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