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空,每空1分,共10分)
1.“艺术本质”包含社会本质、认识本质、审美本质。
2.在形式上,宗教的观念性本质无关形式,它可以经由艺术传达,却并不必须这样;艺术的形象性本质可以表达宗教情感,却并不仅仅表达这一种情感。
3.黑格尔说,最接近艺术而比艺术高一级的领域就是宗教。
4.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外在感观形式的存在,哲学是抽象观念的存在。
5.艺术用形象方式全面反映人对世界的能动认识。与宗教相比它是人本的,与哲学相比它是具象的。
6.艺术门类划分的基本情况是:1/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空间艺术、时间艺术、时空艺术——从艺术(物质实体)的客体性角度来定位。2/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视听艺术、想象艺术——从艺术的主体性角度来定位。
3/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从艺术生产的(主客体交融)角度来定位。
7、美术样式:二维空间呈现的有手绘、印制两种样式。三维的有建造一种样式
8、雕塑作品作为立体的存在,利用不同质地的物质材料单纯表现物质形态的静止和运动、实体和虚空的对立与转化,并最终实现动态平衡.
9、从静态看,各艺术门类之间无论是形式特征或是创作及接受规律来说,都存在相互融通的紧密联系。各艺术门类之间相互吸收与借鉴、搭配与结合广泛存在。从动态来说,各艺术门类的分化与综合是艺术整体发展的运动常态。建立规则与打破规则,是艺术永远的话题。
10、艺术发生理论主要有游戏说、巫术说和劳动说。
11、艺术的发生过程是:从实用开始,演变为实用和艺术呈现相混合,最后彻底成为单纯的艺术呈现。
12、认识艺术发展的规律必须考虑的三个因素是:人的审美需要的与日俱新;艺术形式技巧的发生与发展;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对人的影响。
13、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是:民族艺术是世界艺术的个性呈现,世界艺术则是各民族艺术的共相。要点在于表现“人的一般本性”和人类的共同美,并真实反映社会发展和时代精神。
14、艺术家是在先天禀赋、后天环境和主观努力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15、创作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艺术积累、艺术构思、意象物化。
16、形象思维的特征有: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艺术个性、审美性
16、艺术构思包括三个步骤:零散的生活或艺术素材的收集、艺术思维的构想、艺术意象的形成(绘画艺术构思是艺术家对生活原料进行改造的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其任务是将生活素材在头脑中加工制作成为一种全新的、完整的艺术形象。绘画艺术构思的具体内容在不同的艺术种类中也不尽相同,但大体上包括选择和处理题材、开掘主题、提炼情节、直至用典型化的方法塑造成艺术形象,从而使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达到完美的结合
18、艺术思维就是主要利用形象思维来完成艺术构思和艺术意象并最终物化为艺术形象(作品)的思维过程
19、基形意象是客观具体事物最基础的局部形态在人脑中经过想象加工形成的局部意象
17、人类无意识的大致状况有:A、误差无意识;B、病患无意识;C、梦幻无意识;D、本能无意识;E、习惯无意识;F、集体无意识
21、灵感产生的条件:(P325)第一,创作者已然形成比较巩固的艺术心理定势(势能);第二,已经储存了大量的文化知识信息、专业知识信息和社会生活表象(材料);第三,建立了当前艺术创作的优势兴奋中心(焦点)
18、创作方法的两大主流分别是具有客观性、典型性、隐蔽性的现实主义和具有理想性、奇幻性、主观抒情性的浪漫主义。
19、艺术流派指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风格相近的艺术家群体。
24、作品的素材是未经作者艺术加工的感性生活材料或原创的艺术资料
20、作品的结构是指艺术材料的有序组织.
21、作品的主题是作品思想内涵的核心元素。
22、主题的歧义性是指:同一作品可以包含多个主题,愈是优秀作品,愈是富有主题深度。
23、作品的结构是指艺术材料的有序组织。
24、艺术语言的功能主要有塑造形象,表达内容,呈现美感。
25、作品的意境是指情思品格呈现在客观物象时形成的富有意味的美感场(或美感氛围)
26、在接受美学看来,艺术接受是艺术的再创作。
第二部分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艺术意象:是艺术家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规律作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观念中的艺术形象。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按照创作主旨需要,在头脑中对从生活得来的有关诸多表象进行分解、重组、联接等加工,把实际上并不在一起的事物从观念上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新的理想化的艺术意象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2、基形意象:是客观具体事物最基础的局部形态在人脑中经过想象加工形成的局部意象。
3、艺术风格:体现艺术家成熟而稳定的艺术特征的代表性面貌。
4、艺术直觉: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直接迅捷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5、艺术心理定势:是指艺术工作者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艺术基础理论与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长期进行艺术修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而又习惯成自然的艺术心理态势。
6、艺术思维:艺术思维就是主要利用形象思维来完成艺术构思和艺术意象并最终物化为艺术形象(作品)的思维活动。
7、素材:是未经作者艺术加工的感性生活材料或原创的艺术资料
8、期待视域:主要指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对艺术作品显现方式的定向性期待,这种期待有一个相对确定的界域,它圈定了理解可能的限度。
第三部分 简述题(选作3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述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要点:从本体看,是水乳交融的有机整体;从创作看,内容先于形式;从接受看,形式先于内容。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包括客体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艺术
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的内容的存在方式,亦即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关系表现在(1)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艺术创造中内容常常起主导作用,形式总要为
一定的内容服务。
(2)艺术作品的形式又呈现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仅可以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由于形式的变幻,
可以直接影响和制约内容的审美价值的实现。
(3)艺术创作应当力求把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完美地统一起来。 P398-402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的,互相包容,互相转化的关系,两者都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不可想象会存在没有内容的形式和没有形式的内容。所以,也不存在只有形式或只有内容的艺术作品。说内容决定形式,实际上这只能是从艺术创作过程的角度观察两者的关系而得出的结论。 说形式限于内容,决定内容,这是从艺术鉴赏即接受活动的角度考察两者关系而得出的结论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在艺术接受活动中与艺术创作活动中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在艺术创作活动中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作为一个统一体,是在相互探索,寻找中逐渐明确,深化,最后达到完整统一的,但从接受角度看,是另一种理解,艺术作品在作为接收对象时,已是被完成了的整体,艺术欣赏必须从对形势的解读,感受开始,进而才能达到对内容意蕴的把握
形势是内容的外观,形势不佳,肯定会影响对内容的欣赏,所以,在接受活动中,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艺术形式确实具有先行性的,而且,也是有决定作用的
2、简述艺术构思的内容、步骤。
要点:零散的生活或艺术素材——艺术思维的构想——艺术意象。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艺术意象得以创造和生成的过程。在不同形式艺术作品的构思过程中,显现出艺术意象及其形成过程的差异。艺术构思主要有综合、变形、移情、立意等方式 艺术构思就是艺术家在既定的艺术心理定势和创作目的的指导下,围绕着从生活的暗示中初步形成的主体意向,运用于此有关的生活素材进行艺术思维,进而在头脑中孕育成一个全新的艺术胎儿,既完整的艺术意象,它既体现出艺术创作主体必须具有的丰厚的艺术心理定势和创造性才华的作用,又体现出艺术家所赖以进行创造性构思的社会圣湖哦素材的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艺术构思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他上承观察和体验生活,下接意象物化。他是由生活表象到艺术意象第一个审美认识飞跃的结果,有时有艺术意象到艺术形象第二个审美认识飞跃的前因,通过艺术构思而产生的艺术意象便是生活表象和主题审美意识的统一,艺术构思也是将生活表象和艺术家的思想感情高度融合的典型化的过程。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艺术构思在艺术创作中的中心环节的地位。
分为两大阶段
一是艺术胚胎萌发和孕育阶段
二是艺术胎儿即完整的艺术意象的成熟阶段
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在既定的艺术心理定势及其与社会生活媾结后而萌发出来的创作欲望和创作冲动的驱使下,在掌握的创作素材的激发下,作者情不自禁的昌盛出要创作出一个以此苏财委主要内容的艺术作品的初衷
第二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艺术胚胎,艺术意象越来越发育成熟,即越来越具体清晰,最后,作者仿佛全马在胸,胸有成竹
3、简述你所理解的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的绝对主体性和不可替代性。
P277艺术家的主体性,艺术家作为主宰者与艺术作品的不可替代性。
艺术家的主体形式就艺术创作全过程中艺术家这个主题所起的决定作品命运的重要作用而提出来的问题
艺术家是一书声长过程的主宰着?1,艺术家是怀着崇高的艺术理想和艺术兴趣而满腔热情地在原有的艺术心理定势的指向下进行艺术创作活动的。 2.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包含着丰富的变量因素,它指每个艺术家的审美观.艺术观.个性特点
首先,艺术家是怀着崇高的艺术理想和艺术兴趣而满腔热情地在原有的艺术心理定势的指向下进行艺术创作活动的。
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包含着丰富的变量因素,所谓变量因素,是指每个艺术家的审美观,艺术观 ,个性特点,艺术素养和在长期艺术实践中所形成的艺术心理定势,这些负载的内容以及创作室的不同心境等等,均是个不相同的。
艺术生产和艺术产品的不可替代性?
1艺术升昌和艺术产品要求不能有相同的模式,既不能有重复性和替代性.2.从不可替代的艺术作品中,既鲜明的展示了艺术家所处的不同时代,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民族,生活经历,艺术思想,艺术表现形式的诸方面的不同特点,表现出艺术家创作每一个艺术作品过程中的特殊环境,心境,体验,艺术思路,和特殊的创造特点,而这一切,便是构成一件艺术作品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真正原因所在。
不仅各个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不可替代性,就是同一个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品也大多具有不能替代性和重复性的
核心?
从不可替代的艺术作品中,既鲜明的展示了艺术家所处的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不同民族,不同生活经历,不同艺术思想,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诸方面的不同特点,又从份表现出艺术家创作每一个艺术作品过程中的特殊环境,特殊心境,特殊体验,特殊艺术思路,和特殊的创造特点,而这一切,便是构成一件艺术作品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真正原因所在。 4、谈一谈艺术家修养的五个方面。
所谓艺术修养,是指在取得一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艺术理论修养和艺术创作技巧,已达到一定高度和水平,并熟练自如的创造出具有艺术意蕴和神韵的艺术作品 五个方面: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2深厚的文化素养.3丰富的生活积累.4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5.发现的目光和独到的感受力要点:包括思想品质、文化素养、生活积累、艺术思维和实践能力(技巧)、艺术心理定势和艺术激情。 艺术家具有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能力.艺术家具有卓越的创造能力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艺术家必须具有专门的艺术技能,熟悉并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和专业技巧。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对于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和艺术创造的产物。艺术家的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艺术才能,是指艺术家创造艺术形象的能力,它是先天禀赋和后天训练培养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创造力 P280-290艺术修养及其5个方面/艺术直觉/艺术想象
所谓艺术修养,是指在取得一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提出进一步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理论修养和艺术创作技巧,已达到一定高度和水平,并熟练自如的创造出具有一定艺术意蕴和神韵的艺术作品,如果能达到它所处的时代的历史应有的艺术高度,那就成了具有时代代表性的艺术家了。
艺术修养的五个方面
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
2深厚的文化素养
艺术工作者应具备的文化素养大致分为3类1 一般文化 2 姊妹艺术文化 3专业文化
3丰富的生活积累
4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
发现的目光和独到的感受力
艺术直觉?
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地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认识和把握事物得思维活动。他的特点是直接面对观察的食物和
对其认识不经过惯常的逻辑思考的认识的瞬间性
丰富的艺术想象?
艺术想象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按照创作主旨的需要,在头脑中对生活中得来的有关的诸多表象进行分解,重组,连接等加工,把实际上并不在一起的十五从观念上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新的理想化了的艺术意象的创造的能力。
独特的记忆力
5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
5、简述灵感产生的条件.
要点:第一,创作者已然形成比较巩固的艺术心理定势;第二,已经储存了大量的文化知识信息、专业知识信息和社会生活表象;第三,建立了当前艺术创作的优势兴奋中心。
P323艺术灵感定义/特征/效果/类型/条件
所谓艺术灵感,就是大脑皮质兴奋中心的神经细胞,经过一段长时间的高度自觉和异常紧张的苦思冥想寻求急需要的信息材料之后,调动其所有的脑细胞的警觉性,特别是调动起了习惯务意识和本能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积极性,一而再习惯无疑是伙同本能无意识 心理活动中,突然发现了所急需的信息而产生的顿悟
灵感的主要特征,他在无意中触机,突然在瞬间产生顿悟,其情思超常明晰和敏锐,其情态如迷如狂,如痴如醉,其效果是一种猛然间突破性的创造思维活动,往往富有独一无二的个别性,是习惯无意识和本能无意识联合活动过程中的认识上的飞跃,形成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中最自由,最活跃,也是最佳的心态,情绪极为高涨,向项极为丰富而又明晰,思维即为准确而又神速
5、为什么说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前提
——生产劳动时间创造了艺术创作的主体-人,为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前提。 艺术发生的前提,与人类历史发生的前提一样,是人的产生。1,劳动是猿爪变为人手,猿脑变为人脑,这是从猿到人转化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2,劳动推动了语言的产生,劳动与语言又进一步推动了意识的产生,这边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3,劳动推动了工具的制造
6、简述形象思维的特征.
要点:具有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艺术个性(独特性或个体性)和审美性。(1)形象性是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a。形象是形象思维的对象和内容.b。形象是形象思维的整个过程,c。形象是
形象思维的成果。2)想象性是形象思维的核心内容。想象,就是人脑以原有的记忆表象为基础,对表象材料进行选择,分解与重组,形成未曾知觉过的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3)情感性。形象思维过程就是情感运动的过程。
(4)审美性,整体性,独特性。
P331-338形象思维/特征/四种意象
形象思维是指在艺术构思过程中,以表象作材料,通过艺术想象,对表象予以升华,或对表象予以分解,重组,联结等,加工成艺术意象的思维过程
五个特征1 形象性2 想象性3 情感性4 艺术个性5 审美性
根据构思艺术意象的需要而对表象进行升华或对表象进行分解和重组等加工以后,在头脑中形成
了一种更为鲜明,更富有个性特征的符合构思艺术意象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局部意象叫基形意象 完型意象,群形意象,易形意象
第四部分 论述题(选作1题。30分)
1. 试论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艺术与宗教在认识、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某些共同之处。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等诸多心理因素,在艺术与宗教领域中都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审美感情与宗教感情一样,往往都是超脱日常生活的感情,追求精神愉悦而不是物质满足,具有不少相似之处。艺术的、宗教的方式都同属于一个领域,它们在掌握世界的方式上与科学有着本质的不同。或许,这也就是艺术与宗教具有密切联系的内在认识论根源。
艺术与宗教的密切联系,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文艺的利用。尤其是中世纪的欧洲,宗教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影响遍及当时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宗教艺术几乎取代了世俗的艺术,直接影响着各种艺术的发展。
宗教影响艺术,首先表现在利用各门艺术来宣传宗教,为艺术提供了宗教题材和内容。对后世欧洲文化发展起过巨大作用的“荷马史诗”,正是在神的故事和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传说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从建筑艺术来看,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和古希腊的神庙,到中世纪遍布欧洲的哥特式教堂,从佛教的庙宇到伊斯兰教的清真寺,都可以看到宗教的巨大影响。
宗教对艺术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发展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上。由于宗教常常利用艺术来形象地宣传教义,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为许多艺术家提供了艺术实践的天地和舞台,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动艺术发展的实际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宗教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艺术的发展,如中世纪欧洲的教会文学,其基本主题是宣传基督教教义,
宣扬“原罪”,禁欲主义和宿命论思想,产生了大量艺术低劣的福音故事、赞美诗、宗教剧,使这个时期的艺术沦落为替宗教服务的“神学婢女”,受到严重的破坏,极大地阻碍了中世纪欧洲文艺的发展,导致了中世纪艺术的普遍衰落。
艺术影响宗教,首先表现在参与宗教活动。早在艺术诞生的初期,原始的歌舞、表演、绘画、雕刻等,在当时也是一种巫术或宗教活动,远古的图腾歌舞本身就是一种狂热的巫术礼仪活动。这种原始图腾歌舞有如痴如狂的舞蹈,也有狂喊高呼的咒语,还有敲打奏鸣的器乐,更有类似绘画作品的图腾面具,以及带有戏剧性的原始宗教祭祀仪式等,只是到后来,这种图腾歌舞才衍变分化为歌、舞、诗、乐、绘画、戏剧等等。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艺术仍然参与着宗教活动,从音乐来看,基督教有唱诗班,有多声部的宗教歌曲,有管风琴弹奏的音乐,还有专门的弥撒曲、安魂曲等宗教音乐,用于基督教各种不同的宗教仪式或宗教活动。艺术与宗教的关系,还表现在宣扬宗教思想上
P233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宗教与艺术像携手并进的孪生兄弟。。在原始社会,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是混沌未分得混合体。在阶级社会,宗教与艺术虽然有分道扬镳的短暂时刻,更多迪是互相渗透,共存共荣。在东方和西方的历史上都曾有一个宗教艺术的时代
宗教对艺术的发展起什么作用?我们认为,它只能其影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其促进的影响还是阻碍的影响呢?这就不能做简单的回答。实际上,这互相矛盾着的两方面的作用是并存的。 首先,宗教阻碍艺术的发展。因为艺术与宗教确实存在根本对立的方面。
第一,宗教是对社会生活的歪曲的反应,而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第二,宗教要求对彼岸世界的心灵感悟,而艺术要求对现实世界和世俗感情的形象表现。
第三,宗教的对象是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艺术的对象是全面的社会生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第四,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他对人的心灵的麻醉,以舒适生活的教科书,鼓舞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去实现自己的自由创造的本质,它是对人心灵的净化
第五,宗教相信自己的对象曹自然实体,即神灵的真实存在,而艺术却不相信自己创造的对象的真实存在
其次,宗教促进艺术的发展
第一,宗教与艺术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
第二,艺术与宗教都蕴含了感情和幻想的成分
第三,艺术与宗教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地反映
第四,艺术与宗教都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抚慰,产生与愉悦与希望。
宗教推动艺术的发展表现在,
第一,宗教促使艺术突破教义的局限从而得到发展
第二,宗教为艺术提供题材
第三,宗教往往是艺术生产的组织者
一切宗教艺术都包含着不可解决的内在矛盾
一方面,宗教要求艺术根据交易创造膜拜对象,如果这样,宗教就扼杀了艺术
另一方面,艺术要求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表达内心情感的,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如果这样,艺术就是否定了宗教。
由此可见,所谓宗教艺术是有利于此案性与彼岸性之间,介乎宗教与艺术之间的精神产品,介而具有宗教与艺术两种因素
政治对艺术的作用的错误观点?
第一,认为政治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政治决定艺术
第二,认为政治不是艺术发展的任何动力,政治与艺术无关
道德对艺术的作用的错误观点?
第一,认为道德与艺术是绝对对立的,道德与艺术无关
第二,道德与艺术是完全同一的,一切艺术都是道德教育的手段。
2. 中国传统艺术怎样走向世界?
中国的艺术哲学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在这个问题上,如果通过中西美学体系的比较,就会看得更加清楚。尽管学术界对于中西美学比较的问题有许多不同的看法,目前仍处于讨论之中,尚无明确的定论,但不少人认为,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注重艺术的伦理价值;西方传统美学则强调美与真的统一,更加重视艺术的认识价值。中国传统美学强调艺术的表现、抒情、言志;西方传统美学则强调艺术的再现、模仿、写实。我们从中西美学史上可以发现,“模仿说”是古希腊美学的普遍原则,亚里士多德以模仿为基础建立起《诗学》的体系,这种理论在欧洲雄霸了两千年。而“表现说”则成为中国先秦美学的核心,“言志”、“缘情”是我国诗论重视表现的最早见解,在情与理的统一中,将“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作为最高境界。当然,中西美学体系的这种区分只能从相对意义上来理解,何况,中西美学在古代与近现代之间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趋势。
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成为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
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因此,中国画又可称之为“水墨画”或“彩墨画”。第二,在构图方法上不
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 ( 即可移动的远近法) ,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
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中国画营造的空间多种多样,但其中
最主要的有三种,即:全景式空间、分段式空间和分层式空间。第三,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
四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交相辉映,诗、书、画、印的结合,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内
容美和形式美。第四,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
P255-270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民族/民族艺术/民族艺术之间/世界艺术/两者关系/意义
什么是民族,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
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什么是艺术的民族性,艺术的民族性就是表现民族的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民族精
神是艺术民族性的核心和灵魂。
艺术的民族性来自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民族精神来自民族的社会生活的特殊
性。
民族艺术的多元存在 ?
由于多民族社会生活的特殊性必然造成民族精神的差别性,而民族精神的差别性就必然造成民族
艺术的多元性,艺术的民族性,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艺术成熟的标志,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
是创作成熟的标志。
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与融合?
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一个多民族国家中不同民族艺术的相互影响
各民族艺术相互交流的必然性?
各民族艺术具有差别性独特性,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对于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来说都要取长补短,
以利本民族艺术的发展。 这就是各民族艺术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必然性。
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的表现?
第一,民族艺术思想内容上仍相互影响 第二,民族艺术形式的相互影响 最后,艺术思潮,艺术
流派,艺术创作方法以及艺术技巧,手法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相互影响的作用。
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的条件?第一,民族的社会生活的类似性第二,民族交往的可能性
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的过程?
一个民族的艺术在吸取外来艺术营养时,要历经一个过程,第一步,把外来艺术原封不动的“拿
来“,第二步,鉴别外来艺术的净化与糟柏(错别字,自己查,我不会拼),吸取精华,抛弃糟米
白
第三步,把外来艺术与本民族的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
世界艺术?
世界艺术并不是凌驾于民族艺术之上的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它是民族艺术的一种。
第一,世界艺术史为整个世界所共赏的民族艺术第二,世界艺术是表现,人的一半本性的民族艺
术第三,世界艺术是指表现人类共同美的民族艺术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艺术的世界性渔民区性的联系在于,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差别就在于,并非一切民族的都是世界的,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是有
条件的,深刻的表现人的一般性和人类的共同美,真实的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民族艺
术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各民族所共赏的艺术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辩证统一原理对发展社会主义艺术的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艺术必须坚持民族形式
其次,坚持社会主义艺术的开放性
3.请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先天禀赋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4.试论艺术创作中的情感作用.
艺术创作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与时间活动,他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欲望
的推动下,运用一定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技巧,通过艺术的加工和创造,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
思想情感转化为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将自己的审美意识物态化为仪式作品。
大致可以分为艺术体验活动,艺术构思活动和艺术传达活动这样三个艺术创作的情感作用。艺术
体验活动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他可能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
起始阶段,也是艺术创作的基础。艺术体验更需要艺术家以自己的全部身心去拥抱生活,需要艺
术家饱含情感的切身体验,对于二度创作的艺术家来讲,同样离不开艺术体验。深切的生活体验
和丰富的感性积累和情感灌注,不仅为艺术创作奠定了雄厚坚实的基础,而且常常成为艺术家从
事艺术创造的内在心理动力或诱因,成为一种重要的创作动机,有了艺术体验,并且萌发了创作
欲望,正式的艺术创作就开始了,这也就是艺术的构思活动,
对于艺术构思来讲,多种心理因素都在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在这些心理因素中,想像和情感,
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艺术构思活动中,情感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贯穿于艺
术创作的始终,中外艺术家们分厂重视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艺术传达活动作为创作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指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
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在艺术构思活动中形成的审美意向物态化,成为可供其他人欣赏
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各门艺术的艺术传达方式都有各自不同特点,这使得艺术技巧和手法在
艺术传达中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但是,艺术传达又不仅仅是一个技巧问题,艺术传达更需要艺
术家调动自己的联想,想像,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传达的过程更离不开艺术家的主体情感和全
部心灵。
总而言之,艺术构思中包含着传达,艺术传达更离不开构思,在艺术创作全部过程中,体验,构
思和传达三者始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而情感在三者之中始终占有重要作用,他将三者结合,统
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
5.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艺术家?
艺术家是专门从事艺术产生的创造者的总称。艺术家应当具备有艺术的天赋和艺术的才能,掌握
专门的艺术技能和技巧,具有丰富的饿情感和艺术的修养,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满足人
们特殊的精神需要即审美需要。
第一,艺术家内部有多种多样的职业和分工,第二,真正的艺术家具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第
三,艺术家具有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像能力。第四,艺术家具有卓越的创造能力
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第五,艺术家必须具有专门的艺术技能,熟悉并掌握
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和专业技巧。
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
源泉和基础,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与感受又分为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两种情况。直接体验是
指艺术家在生活中亲历的所见所闻,所感所遇。所谓间接体验是指艺术家从他人的言谈和著作中
所吸取的生活经验,这些间接的生活体验常常可以扩大艺术家的视野,拓展艺术家的生活积累,
诱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4. 另一方面,艺术家本人作为创作主体,总是属于一定的民族和时代,他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社会生活对于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来讲,不仅影响到他们的情感,思想,愿望,
理想,甚至还可以推动艺术家提高技巧,通过广泛地,自觉地,创造性的深入生活,进而超越生
活,超越传统,自成一家。他的艺术才能和文化修养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应当看到,艺术生产作
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除了需要艺术家具有一定的技艺技巧和艺术才能外,还需要艺术家具有
一定的文化修养,同艺术才能的培养一样,同样需要长期勤奋的学习和实践。 中国当代油画走俏背后的艺术隐忧 ——1.画廊专业程度不够。画廊是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收
藏的重要环节,它的繁荣和发展直接促进了油画市场的发展,目前国内油画画廊发展虽然迅猛,
但存在拍卖强于画廊以及画廊总量不足和专业化程度不够的问题。2。高价拍卖会误导市场.油画
虽然是外来画种,但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收藏意识的增强,现在人民对它的认识已经有很大转
变,收藏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一部分人由原来的国画收藏转移到了油画收藏,而且在拍卖会上,
油画也成了热点拍品,吸引了不少收藏家的兴趣和投资。3。画家与画廊合作是市场成熟的表现。
参照国外的操作方法,成名的画家很少自己卖画。画家自己卖画,一来分散精力,二来与他人直
接谈价钱对画家来说并不有趣。画廊代理已经是一种国际化运作模式,它所以能持续到今天,说
明这种方式有存在的必要和理由。但签约的方式应该灵活多样,这样对画家、画廊更便于操作。
纽约黑人涂鸦艺术所体现的后现代艺术品质 ——80年代以来涂鸦艺术在美国兴起,它是这一时
代寿命很短的艺术现象,而且与正统的表现主义在艺术传统和风格上相去甚远,然而作为一种与
波普艺术有关的大众文化艺术现象,不仅在广大公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而且在当代艺术史上占有
一席之地。在涂鸦艺术中,地铁画是最引人注目的。有的画在地铁车站内广告招贴板上,有的画
在理车厢内。所用工具有的是粉笔,有的是永久性的媒介。形式类似卡通画,多为用线表现的象
征性符号,反映的内容十分广泛。地铁画创造者试图创造一种与观众直接交流的艺术,在创作过
程中直接与观众对话,听取观众的意见。从这个意义上说,地铁画是一种典型的大众艺术。最为
著名的地铁画家是基思·哈林。哈林追求绘画的自发性动作,他认为自发性动作是其创作的实质。
他认为艺术是瞬间的产物,是大脑一瞬间的状态,是一种存在状态或生存瞬间的记录,是时间的
一个点,在这一点上所有的能量和环境聚在一起,聚集在绘画的线条中艺术家的艺术才能与文化
修养。艺术才能,是指艺术家创造艺术形象的能力,它是先天禀赋和后天训练培养相融合而形成
的艺术创造力。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形成艺术风格最鲜
明的特点,就是它的多样性。艺术风格多样性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艺术
家独特的人生道路及审美需求的多样化艺术流派艺术思潮风格不是指作品的好与劣是艺术作品在
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风格是由艺术品的独特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的个性特徵与由作品的题材、体裁以及社会、时代等历史条件决定的客观特徵相统一而形成的。风格的形成有其主、客观的原因。在主观上,艺术家由於各自的生活经历、思想观念、艺术素养、情感倾向、个性特徵、审美理想的不同,必然会在艺术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区别於其他艺术家的各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显著特徵的创作个性。艺术风格就是创作个性的自然流露和具体表现。“艺术直觉”特指创作主体未经理性分析与逻辑推演而迅速直接地把握客体对象的本质及其感性特征的能力。 形象思维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它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思维形式。形象思维的特点是:
第一,始终不离开感性形象。
第二,始终依靠想像、情感。
第三,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2、抽象思维
指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一种思维形式。 在艺术创作与欣赏中常有抽象思维的伴随。抽象思维在艺术活动中,必须服从形象思维的规律,有机融合在形象思维之中。
3、灵感思维
指在创作活动中,人的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它是在一定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地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象的顿悟式思维形式。
灵感并非神秘莫测,它是艺术家长期精心构思、艰苦寻觅的精神能量在一瞬间的突然爆发。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总之,在艺术活动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灵感思维构成了十分复杂的辩证关系,它们彼此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以形象思维为主体的艺术思维 审美性(审美性是艺术的又一个基本特征就。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正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他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
(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本身就是审美意识物质形态化了的集中体现。艺术的审美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艺术也正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终于完成了由实用向审美的过渡,成为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形式。艺术美作为现实的反映形态,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加集中和更加典型,能够更加充分地满足人的审美需要。
(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美之所以高于现实美,是由于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到了艺术作品中。艺术中的“真”,不等于生活真实,是要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通过提炼和加工,使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也就是化“真”为“美”,通过艺术形象体现出体现为生动感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艺术美注重形式,但并不脱离内容,它是二者的有机统一。艺术的形式美,不能脱离艺术的内容美,因为艺术的形式美在于它生动鲜明地体现出内容。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空,每空1分,共10分)
1.“艺术本质”包含社会本质、认识本质、审美本质。
2.在形式上,宗教的观念性本质无关形式,它可以经由艺术传达,却并不必须这样;艺术的形象性本质可以表达宗教情感,却并不仅仅表达这一种情感。
3.黑格尔说,最接近艺术而比艺术高一级的领域就是宗教。
4.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外在感观形式的存在,哲学是抽象观念的存在。
5.艺术用形象方式全面反映人对世界的能动认识。与宗教相比它是人本的,与哲学相比它是具象的。
6.艺术门类划分的基本情况是:1/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空间艺术、时间艺术、时空艺术——从艺术(物质实体)的客体性角度来定位。2/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视听艺术、想象艺术——从艺术的主体性角度来定位。
3/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从艺术生产的(主客体交融)角度来定位。
7、美术样式:二维空间呈现的有手绘、印制两种样式。三维的有建造一种样式
8、雕塑作品作为立体的存在,利用不同质地的物质材料单纯表现物质形态的静止和运动、实体和虚空的对立与转化,并最终实现动态平衡.
9、从静态看,各艺术门类之间无论是形式特征或是创作及接受规律来说,都存在相互融通的紧密联系。各艺术门类之间相互吸收与借鉴、搭配与结合广泛存在。从动态来说,各艺术门类的分化与综合是艺术整体发展的运动常态。建立规则与打破规则,是艺术永远的话题。
10、艺术发生理论主要有游戏说、巫术说和劳动说。
11、艺术的发生过程是:从实用开始,演变为实用和艺术呈现相混合,最后彻底成为单纯的艺术呈现。
12、认识艺术发展的规律必须考虑的三个因素是:人的审美需要的与日俱新;艺术形式技巧的发生与发展;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对人的影响。
13、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是:民族艺术是世界艺术的个性呈现,世界艺术则是各民族艺术的共相。要点在于表现“人的一般本性”和人类的共同美,并真实反映社会发展和时代精神。
14、艺术家是在先天禀赋、后天环境和主观努力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15、创作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艺术积累、艺术构思、意象物化。
16、形象思维的特征有: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艺术个性、审美性
16、艺术构思包括三个步骤:零散的生活或艺术素材的收集、艺术思维的构想、艺术意象的形成(绘画艺术构思是艺术家对生活原料进行改造的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其任务是将生活素材在头脑中加工制作成为一种全新的、完整的艺术形象。绘画艺术构思的具体内容在不同的艺术种类中也不尽相同,但大体上包括选择和处理题材、开掘主题、提炼情节、直至用典型化的方法塑造成艺术形象,从而使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达到完美的结合
18、艺术思维就是主要利用形象思维来完成艺术构思和艺术意象并最终物化为艺术形象(作品)的思维过程
19、基形意象是客观具体事物最基础的局部形态在人脑中经过想象加工形成的局部意象
17、人类无意识的大致状况有:A、误差无意识;B、病患无意识;C、梦幻无意识;D、本能无意识;E、习惯无意识;F、集体无意识
21、灵感产生的条件:(P325)第一,创作者已然形成比较巩固的艺术心理定势(势能);第二,已经储存了大量的文化知识信息、专业知识信息和社会生活表象(材料);第三,建立了当前艺术创作的优势兴奋中心(焦点)
18、创作方法的两大主流分别是具有客观性、典型性、隐蔽性的现实主义和具有理想性、奇幻性、主观抒情性的浪漫主义。
19、艺术流派指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风格相近的艺术家群体。
24、作品的素材是未经作者艺术加工的感性生活材料或原创的艺术资料
20、作品的结构是指艺术材料的有序组织.
21、作品的主题是作品思想内涵的核心元素。
22、主题的歧义性是指:同一作品可以包含多个主题,愈是优秀作品,愈是富有主题深度。
23、作品的结构是指艺术材料的有序组织。
24、艺术语言的功能主要有塑造形象,表达内容,呈现美感。
25、作品的意境是指情思品格呈现在客观物象时形成的富有意味的美感场(或美感氛围)
26、在接受美学看来,艺术接受是艺术的再创作。
第二部分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艺术意象:是艺术家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规律作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观念中的艺术形象。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按照创作主旨需要,在头脑中对从生活得来的有关诸多表象进行分解、重组、联接等加工,把实际上并不在一起的事物从观念上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新的理想化的艺术意象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2、基形意象:是客观具体事物最基础的局部形态在人脑中经过想象加工形成的局部意象。
3、艺术风格:体现艺术家成熟而稳定的艺术特征的代表性面貌。
4、艺术直觉: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直接迅捷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5、艺术心理定势:是指艺术工作者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艺术基础理论与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长期进行艺术修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而又习惯成自然的艺术心理态势。
6、艺术思维:艺术思维就是主要利用形象思维来完成艺术构思和艺术意象并最终物化为艺术形象(作品)的思维活动。
7、素材:是未经作者艺术加工的感性生活材料或原创的艺术资料
8、期待视域:主要指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对艺术作品显现方式的定向性期待,这种期待有一个相对确定的界域,它圈定了理解可能的限度。
第三部分 简述题(选作3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述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要点:从本体看,是水乳交融的有机整体;从创作看,内容先于形式;从接受看,形式先于内容。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包括客体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艺术
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的内容的存在方式,亦即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关系表现在(1)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艺术创造中内容常常起主导作用,形式总要为
一定的内容服务。
(2)艺术作品的形式又呈现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仅可以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由于形式的变幻,
可以直接影响和制约内容的审美价值的实现。
(3)艺术创作应当力求把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完美地统一起来。 P398-402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的,互相包容,互相转化的关系,两者都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不可想象会存在没有内容的形式和没有形式的内容。所以,也不存在只有形式或只有内容的艺术作品。说内容决定形式,实际上这只能是从艺术创作过程的角度观察两者的关系而得出的结论。 说形式限于内容,决定内容,这是从艺术鉴赏即接受活动的角度考察两者关系而得出的结论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在艺术接受活动中与艺术创作活动中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在艺术创作活动中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作为一个统一体,是在相互探索,寻找中逐渐明确,深化,最后达到完整统一的,但从接受角度看,是另一种理解,艺术作品在作为接收对象时,已是被完成了的整体,艺术欣赏必须从对形势的解读,感受开始,进而才能达到对内容意蕴的把握
形势是内容的外观,形势不佳,肯定会影响对内容的欣赏,所以,在接受活动中,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艺术形式确实具有先行性的,而且,也是有决定作用的
2、简述艺术构思的内容、步骤。
要点:零散的生活或艺术素材——艺术思维的构想——艺术意象。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艺术意象得以创造和生成的过程。在不同形式艺术作品的构思过程中,显现出艺术意象及其形成过程的差异。艺术构思主要有综合、变形、移情、立意等方式 艺术构思就是艺术家在既定的艺术心理定势和创作目的的指导下,围绕着从生活的暗示中初步形成的主体意向,运用于此有关的生活素材进行艺术思维,进而在头脑中孕育成一个全新的艺术胎儿,既完整的艺术意象,它既体现出艺术创作主体必须具有的丰厚的艺术心理定势和创造性才华的作用,又体现出艺术家所赖以进行创造性构思的社会圣湖哦素材的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艺术构思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他上承观察和体验生活,下接意象物化。他是由生活表象到艺术意象第一个审美认识飞跃的结果,有时有艺术意象到艺术形象第二个审美认识飞跃的前因,通过艺术构思而产生的艺术意象便是生活表象和主题审美意识的统一,艺术构思也是将生活表象和艺术家的思想感情高度融合的典型化的过程。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艺术构思在艺术创作中的中心环节的地位。
分为两大阶段
一是艺术胚胎萌发和孕育阶段
二是艺术胎儿即完整的艺术意象的成熟阶段
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在既定的艺术心理定势及其与社会生活媾结后而萌发出来的创作欲望和创作冲动的驱使下,在掌握的创作素材的激发下,作者情不自禁的昌盛出要创作出一个以此苏财委主要内容的艺术作品的初衷
第二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艺术胚胎,艺术意象越来越发育成熟,即越来越具体清晰,最后,作者仿佛全马在胸,胸有成竹
3、简述你所理解的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的绝对主体性和不可替代性。
P277艺术家的主体性,艺术家作为主宰者与艺术作品的不可替代性。
艺术家的主体形式就艺术创作全过程中艺术家这个主题所起的决定作品命运的重要作用而提出来的问题
艺术家是一书声长过程的主宰着?1,艺术家是怀着崇高的艺术理想和艺术兴趣而满腔热情地在原有的艺术心理定势的指向下进行艺术创作活动的。 2.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包含着丰富的变量因素,它指每个艺术家的审美观.艺术观.个性特点
首先,艺术家是怀着崇高的艺术理想和艺术兴趣而满腔热情地在原有的艺术心理定势的指向下进行艺术创作活动的。
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包含着丰富的变量因素,所谓变量因素,是指每个艺术家的审美观,艺术观 ,个性特点,艺术素养和在长期艺术实践中所形成的艺术心理定势,这些负载的内容以及创作室的不同心境等等,均是个不相同的。
艺术生产和艺术产品的不可替代性?
1艺术升昌和艺术产品要求不能有相同的模式,既不能有重复性和替代性.2.从不可替代的艺术作品中,既鲜明的展示了艺术家所处的不同时代,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民族,生活经历,艺术思想,艺术表现形式的诸方面的不同特点,表现出艺术家创作每一个艺术作品过程中的特殊环境,心境,体验,艺术思路,和特殊的创造特点,而这一切,便是构成一件艺术作品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真正原因所在。
不仅各个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不可替代性,就是同一个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品也大多具有不能替代性和重复性的
核心?
从不可替代的艺术作品中,既鲜明的展示了艺术家所处的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不同民族,不同生活经历,不同艺术思想,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诸方面的不同特点,又从份表现出艺术家创作每一个艺术作品过程中的特殊环境,特殊心境,特殊体验,特殊艺术思路,和特殊的创造特点,而这一切,便是构成一件艺术作品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真正原因所在。 4、谈一谈艺术家修养的五个方面。
所谓艺术修养,是指在取得一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艺术理论修养和艺术创作技巧,已达到一定高度和水平,并熟练自如的创造出具有艺术意蕴和神韵的艺术作品 五个方面: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2深厚的文化素养.3丰富的生活积累.4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5.发现的目光和独到的感受力要点:包括思想品质、文化素养、生活积累、艺术思维和实践能力(技巧)、艺术心理定势和艺术激情。 艺术家具有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能力.艺术家具有卓越的创造能力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艺术家必须具有专门的艺术技能,熟悉并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和专业技巧。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对于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和艺术创造的产物。艺术家的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艺术才能,是指艺术家创造艺术形象的能力,它是先天禀赋和后天训练培养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创造力 P280-290艺术修养及其5个方面/艺术直觉/艺术想象
所谓艺术修养,是指在取得一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提出进一步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理论修养和艺术创作技巧,已达到一定高度和水平,并熟练自如的创造出具有一定艺术意蕴和神韵的艺术作品,如果能达到它所处的时代的历史应有的艺术高度,那就成了具有时代代表性的艺术家了。
艺术修养的五个方面
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
2深厚的文化素养
艺术工作者应具备的文化素养大致分为3类1 一般文化 2 姊妹艺术文化 3专业文化
3丰富的生活积累
4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
发现的目光和独到的感受力
艺术直觉?
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地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认识和把握事物得思维活动。他的特点是直接面对观察的食物和
对其认识不经过惯常的逻辑思考的认识的瞬间性
丰富的艺术想象?
艺术想象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按照创作主旨的需要,在头脑中对生活中得来的有关的诸多表象进行分解,重组,连接等加工,把实际上并不在一起的十五从观念上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新的理想化了的艺术意象的创造的能力。
独特的记忆力
5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
5、简述灵感产生的条件.
要点:第一,创作者已然形成比较巩固的艺术心理定势;第二,已经储存了大量的文化知识信息、专业知识信息和社会生活表象;第三,建立了当前艺术创作的优势兴奋中心。
P323艺术灵感定义/特征/效果/类型/条件
所谓艺术灵感,就是大脑皮质兴奋中心的神经细胞,经过一段长时间的高度自觉和异常紧张的苦思冥想寻求急需要的信息材料之后,调动其所有的脑细胞的警觉性,特别是调动起了习惯务意识和本能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积极性,一而再习惯无疑是伙同本能无意识 心理活动中,突然发现了所急需的信息而产生的顿悟
灵感的主要特征,他在无意中触机,突然在瞬间产生顿悟,其情思超常明晰和敏锐,其情态如迷如狂,如痴如醉,其效果是一种猛然间突破性的创造思维活动,往往富有独一无二的个别性,是习惯无意识和本能无意识联合活动过程中的认识上的飞跃,形成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中最自由,最活跃,也是最佳的心态,情绪极为高涨,向项极为丰富而又明晰,思维即为准确而又神速
5、为什么说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前提
——生产劳动时间创造了艺术创作的主体-人,为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前提。 艺术发生的前提,与人类历史发生的前提一样,是人的产生。1,劳动是猿爪变为人手,猿脑变为人脑,这是从猿到人转化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2,劳动推动了语言的产生,劳动与语言又进一步推动了意识的产生,这边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3,劳动推动了工具的制造
6、简述形象思维的特征.
要点:具有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艺术个性(独特性或个体性)和审美性。(1)形象性是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a。形象是形象思维的对象和内容.b。形象是形象思维的整个过程,c。形象是
形象思维的成果。2)想象性是形象思维的核心内容。想象,就是人脑以原有的记忆表象为基础,对表象材料进行选择,分解与重组,形成未曾知觉过的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3)情感性。形象思维过程就是情感运动的过程。
(4)审美性,整体性,独特性。
P331-338形象思维/特征/四种意象
形象思维是指在艺术构思过程中,以表象作材料,通过艺术想象,对表象予以升华,或对表象予以分解,重组,联结等,加工成艺术意象的思维过程
五个特征1 形象性2 想象性3 情感性4 艺术个性5 审美性
根据构思艺术意象的需要而对表象进行升华或对表象进行分解和重组等加工以后,在头脑中形成
了一种更为鲜明,更富有个性特征的符合构思艺术意象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局部意象叫基形意象 完型意象,群形意象,易形意象
第四部分 论述题(选作1题。30分)
1. 试论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艺术与宗教在认识、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某些共同之处。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等诸多心理因素,在艺术与宗教领域中都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审美感情与宗教感情一样,往往都是超脱日常生活的感情,追求精神愉悦而不是物质满足,具有不少相似之处。艺术的、宗教的方式都同属于一个领域,它们在掌握世界的方式上与科学有着本质的不同。或许,这也就是艺术与宗教具有密切联系的内在认识论根源。
艺术与宗教的密切联系,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文艺的利用。尤其是中世纪的欧洲,宗教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影响遍及当时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宗教艺术几乎取代了世俗的艺术,直接影响着各种艺术的发展。
宗教影响艺术,首先表现在利用各门艺术来宣传宗教,为艺术提供了宗教题材和内容。对后世欧洲文化发展起过巨大作用的“荷马史诗”,正是在神的故事和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传说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从建筑艺术来看,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和古希腊的神庙,到中世纪遍布欧洲的哥特式教堂,从佛教的庙宇到伊斯兰教的清真寺,都可以看到宗教的巨大影响。
宗教对艺术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发展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上。由于宗教常常利用艺术来形象地宣传教义,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为许多艺术家提供了艺术实践的天地和舞台,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动艺术发展的实际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宗教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艺术的发展,如中世纪欧洲的教会文学,其基本主题是宣传基督教教义,
宣扬“原罪”,禁欲主义和宿命论思想,产生了大量艺术低劣的福音故事、赞美诗、宗教剧,使这个时期的艺术沦落为替宗教服务的“神学婢女”,受到严重的破坏,极大地阻碍了中世纪欧洲文艺的发展,导致了中世纪艺术的普遍衰落。
艺术影响宗教,首先表现在参与宗教活动。早在艺术诞生的初期,原始的歌舞、表演、绘画、雕刻等,在当时也是一种巫术或宗教活动,远古的图腾歌舞本身就是一种狂热的巫术礼仪活动。这种原始图腾歌舞有如痴如狂的舞蹈,也有狂喊高呼的咒语,还有敲打奏鸣的器乐,更有类似绘画作品的图腾面具,以及带有戏剧性的原始宗教祭祀仪式等,只是到后来,这种图腾歌舞才衍变分化为歌、舞、诗、乐、绘画、戏剧等等。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艺术仍然参与着宗教活动,从音乐来看,基督教有唱诗班,有多声部的宗教歌曲,有管风琴弹奏的音乐,还有专门的弥撒曲、安魂曲等宗教音乐,用于基督教各种不同的宗教仪式或宗教活动。艺术与宗教的关系,还表现在宣扬宗教思想上
P233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宗教与艺术像携手并进的孪生兄弟。。在原始社会,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是混沌未分得混合体。在阶级社会,宗教与艺术虽然有分道扬镳的短暂时刻,更多迪是互相渗透,共存共荣。在东方和西方的历史上都曾有一个宗教艺术的时代
宗教对艺术的发展起什么作用?我们认为,它只能其影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其促进的影响还是阻碍的影响呢?这就不能做简单的回答。实际上,这互相矛盾着的两方面的作用是并存的。 首先,宗教阻碍艺术的发展。因为艺术与宗教确实存在根本对立的方面。
第一,宗教是对社会生活的歪曲的反应,而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第二,宗教要求对彼岸世界的心灵感悟,而艺术要求对现实世界和世俗感情的形象表现。
第三,宗教的对象是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艺术的对象是全面的社会生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第四,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他对人的心灵的麻醉,以舒适生活的教科书,鼓舞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去实现自己的自由创造的本质,它是对人心灵的净化
第五,宗教相信自己的对象曹自然实体,即神灵的真实存在,而艺术却不相信自己创造的对象的真实存在
其次,宗教促进艺术的发展
第一,宗教与艺术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
第二,艺术与宗教都蕴含了感情和幻想的成分
第三,艺术与宗教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地反映
第四,艺术与宗教都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抚慰,产生与愉悦与希望。
宗教推动艺术的发展表现在,
第一,宗教促使艺术突破教义的局限从而得到发展
第二,宗教为艺术提供题材
第三,宗教往往是艺术生产的组织者
一切宗教艺术都包含着不可解决的内在矛盾
一方面,宗教要求艺术根据交易创造膜拜对象,如果这样,宗教就扼杀了艺术
另一方面,艺术要求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表达内心情感的,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如果这样,艺术就是否定了宗教。
由此可见,所谓宗教艺术是有利于此案性与彼岸性之间,介乎宗教与艺术之间的精神产品,介而具有宗教与艺术两种因素
政治对艺术的作用的错误观点?
第一,认为政治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政治决定艺术
第二,认为政治不是艺术发展的任何动力,政治与艺术无关
道德对艺术的作用的错误观点?
第一,认为道德与艺术是绝对对立的,道德与艺术无关
第二,道德与艺术是完全同一的,一切艺术都是道德教育的手段。
2. 中国传统艺术怎样走向世界?
中国的艺术哲学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在这个问题上,如果通过中西美学体系的比较,就会看得更加清楚。尽管学术界对于中西美学比较的问题有许多不同的看法,目前仍处于讨论之中,尚无明确的定论,但不少人认为,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注重艺术的伦理价值;西方传统美学则强调美与真的统一,更加重视艺术的认识价值。中国传统美学强调艺术的表现、抒情、言志;西方传统美学则强调艺术的再现、模仿、写实。我们从中西美学史上可以发现,“模仿说”是古希腊美学的普遍原则,亚里士多德以模仿为基础建立起《诗学》的体系,这种理论在欧洲雄霸了两千年。而“表现说”则成为中国先秦美学的核心,“言志”、“缘情”是我国诗论重视表现的最早见解,在情与理的统一中,将“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作为最高境界。当然,中西美学体系的这种区分只能从相对意义上来理解,何况,中西美学在古代与近现代之间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趋势。
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成为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
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因此,中国画又可称之为“水墨画”或“彩墨画”。第二,在构图方法上不
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 ( 即可移动的远近法) ,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
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中国画营造的空间多种多样,但其中
最主要的有三种,即:全景式空间、分段式空间和分层式空间。第三,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
四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交相辉映,诗、书、画、印的结合,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内
容美和形式美。第四,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
P255-270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民族/民族艺术/民族艺术之间/世界艺术/两者关系/意义
什么是民族,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
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什么是艺术的民族性,艺术的民族性就是表现民族的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民族精
神是艺术民族性的核心和灵魂。
艺术的民族性来自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民族精神来自民族的社会生活的特殊
性。
民族艺术的多元存在 ?
由于多民族社会生活的特殊性必然造成民族精神的差别性,而民族精神的差别性就必然造成民族
艺术的多元性,艺术的民族性,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艺术成熟的标志,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
是创作成熟的标志。
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与融合?
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一个多民族国家中不同民族艺术的相互影响
各民族艺术相互交流的必然性?
各民族艺术具有差别性独特性,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对于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来说都要取长补短,
以利本民族艺术的发展。 这就是各民族艺术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必然性。
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的表现?
第一,民族艺术思想内容上仍相互影响 第二,民族艺术形式的相互影响 最后,艺术思潮,艺术
流派,艺术创作方法以及艺术技巧,手法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相互影响的作用。
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的条件?第一,民族的社会生活的类似性第二,民族交往的可能性
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的过程?
一个民族的艺术在吸取外来艺术营养时,要历经一个过程,第一步,把外来艺术原封不动的“拿
来“,第二步,鉴别外来艺术的净化与糟柏(错别字,自己查,我不会拼),吸取精华,抛弃糟米
白
第三步,把外来艺术与本民族的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
世界艺术?
世界艺术并不是凌驾于民族艺术之上的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它是民族艺术的一种。
第一,世界艺术史为整个世界所共赏的民族艺术第二,世界艺术是表现,人的一半本性的民族艺
术第三,世界艺术是指表现人类共同美的民族艺术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艺术的世界性渔民区性的联系在于,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差别就在于,并非一切民族的都是世界的,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是有
条件的,深刻的表现人的一般性和人类的共同美,真实的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民族艺
术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各民族所共赏的艺术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辩证统一原理对发展社会主义艺术的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艺术必须坚持民族形式
其次,坚持社会主义艺术的开放性
3.请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先天禀赋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4.试论艺术创作中的情感作用.
艺术创作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与时间活动,他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欲望
的推动下,运用一定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技巧,通过艺术的加工和创造,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
思想情感转化为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将自己的审美意识物态化为仪式作品。
大致可以分为艺术体验活动,艺术构思活动和艺术传达活动这样三个艺术创作的情感作用。艺术
体验活动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他可能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
起始阶段,也是艺术创作的基础。艺术体验更需要艺术家以自己的全部身心去拥抱生活,需要艺
术家饱含情感的切身体验,对于二度创作的艺术家来讲,同样离不开艺术体验。深切的生活体验
和丰富的感性积累和情感灌注,不仅为艺术创作奠定了雄厚坚实的基础,而且常常成为艺术家从
事艺术创造的内在心理动力或诱因,成为一种重要的创作动机,有了艺术体验,并且萌发了创作
欲望,正式的艺术创作就开始了,这也就是艺术的构思活动,
对于艺术构思来讲,多种心理因素都在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在这些心理因素中,想像和情感,
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艺术构思活动中,情感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贯穿于艺
术创作的始终,中外艺术家们分厂重视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艺术传达活动作为创作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指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
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在艺术构思活动中形成的审美意向物态化,成为可供其他人欣赏
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各门艺术的艺术传达方式都有各自不同特点,这使得艺术技巧和手法在
艺术传达中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但是,艺术传达又不仅仅是一个技巧问题,艺术传达更需要艺
术家调动自己的联想,想像,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传达的过程更离不开艺术家的主体情感和全
部心灵。
总而言之,艺术构思中包含着传达,艺术传达更离不开构思,在艺术创作全部过程中,体验,构
思和传达三者始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而情感在三者之中始终占有重要作用,他将三者结合,统
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
5.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艺术家?
艺术家是专门从事艺术产生的创造者的总称。艺术家应当具备有艺术的天赋和艺术的才能,掌握
专门的艺术技能和技巧,具有丰富的饿情感和艺术的修养,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满足人
们特殊的精神需要即审美需要。
第一,艺术家内部有多种多样的职业和分工,第二,真正的艺术家具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第
三,艺术家具有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像能力。第四,艺术家具有卓越的创造能力
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第五,艺术家必须具有专门的艺术技能,熟悉并掌握
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和专业技巧。
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
源泉和基础,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与感受又分为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两种情况。直接体验是
指艺术家在生活中亲历的所见所闻,所感所遇。所谓间接体验是指艺术家从他人的言谈和著作中
所吸取的生活经验,这些间接的生活体验常常可以扩大艺术家的视野,拓展艺术家的生活积累,
诱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4. 另一方面,艺术家本人作为创作主体,总是属于一定的民族和时代,他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社会生活对于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来讲,不仅影响到他们的情感,思想,愿望,
理想,甚至还可以推动艺术家提高技巧,通过广泛地,自觉地,创造性的深入生活,进而超越生
活,超越传统,自成一家。他的艺术才能和文化修养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应当看到,艺术生产作
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除了需要艺术家具有一定的技艺技巧和艺术才能外,还需要艺术家具有
一定的文化修养,同艺术才能的培养一样,同样需要长期勤奋的学习和实践。 中国当代油画走俏背后的艺术隐忧 ——1.画廊专业程度不够。画廊是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收
藏的重要环节,它的繁荣和发展直接促进了油画市场的发展,目前国内油画画廊发展虽然迅猛,
但存在拍卖强于画廊以及画廊总量不足和专业化程度不够的问题。2。高价拍卖会误导市场.油画
虽然是外来画种,但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收藏意识的增强,现在人民对它的认识已经有很大转
变,收藏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一部分人由原来的国画收藏转移到了油画收藏,而且在拍卖会上,
油画也成了热点拍品,吸引了不少收藏家的兴趣和投资。3。画家与画廊合作是市场成熟的表现。
参照国外的操作方法,成名的画家很少自己卖画。画家自己卖画,一来分散精力,二来与他人直
接谈价钱对画家来说并不有趣。画廊代理已经是一种国际化运作模式,它所以能持续到今天,说
明这种方式有存在的必要和理由。但签约的方式应该灵活多样,这样对画家、画廊更便于操作。
纽约黑人涂鸦艺术所体现的后现代艺术品质 ——80年代以来涂鸦艺术在美国兴起,它是这一时
代寿命很短的艺术现象,而且与正统的表现主义在艺术传统和风格上相去甚远,然而作为一种与
波普艺术有关的大众文化艺术现象,不仅在广大公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而且在当代艺术史上占有
一席之地。在涂鸦艺术中,地铁画是最引人注目的。有的画在地铁车站内广告招贴板上,有的画
在理车厢内。所用工具有的是粉笔,有的是永久性的媒介。形式类似卡通画,多为用线表现的象
征性符号,反映的内容十分广泛。地铁画创造者试图创造一种与观众直接交流的艺术,在创作过
程中直接与观众对话,听取观众的意见。从这个意义上说,地铁画是一种典型的大众艺术。最为
著名的地铁画家是基思·哈林。哈林追求绘画的自发性动作,他认为自发性动作是其创作的实质。
他认为艺术是瞬间的产物,是大脑一瞬间的状态,是一种存在状态或生存瞬间的记录,是时间的
一个点,在这一点上所有的能量和环境聚在一起,聚集在绘画的线条中艺术家的艺术才能与文化
修养。艺术才能,是指艺术家创造艺术形象的能力,它是先天禀赋和后天训练培养相融合而形成
的艺术创造力。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形成艺术风格最鲜
明的特点,就是它的多样性。艺术风格多样性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艺术
家独特的人生道路及审美需求的多样化艺术流派艺术思潮风格不是指作品的好与劣是艺术作品在
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风格是由艺术品的独特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的个性特徵与由作品的题材、体裁以及社会、时代等历史条件决定的客观特徵相统一而形成的。风格的形成有其主、客观的原因。在主观上,艺术家由於各自的生活经历、思想观念、艺术素养、情感倾向、个性特徵、审美理想的不同,必然会在艺术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区别於其他艺术家的各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显著特徵的创作个性。艺术风格就是创作个性的自然流露和具体表现。“艺术直觉”特指创作主体未经理性分析与逻辑推演而迅速直接地把握客体对象的本质及其感性特征的能力。 形象思维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它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思维形式。形象思维的特点是:
第一,始终不离开感性形象。
第二,始终依靠想像、情感。
第三,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2、抽象思维
指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一种思维形式。 在艺术创作与欣赏中常有抽象思维的伴随。抽象思维在艺术活动中,必须服从形象思维的规律,有机融合在形象思维之中。
3、灵感思维
指在创作活动中,人的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它是在一定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地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象的顿悟式思维形式。
灵感并非神秘莫测,它是艺术家长期精心构思、艰苦寻觅的精神能量在一瞬间的突然爆发。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总之,在艺术活动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灵感思维构成了十分复杂的辩证关系,它们彼此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以形象思维为主体的艺术思维 审美性(审美性是艺术的又一个基本特征就。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正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他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
(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本身就是审美意识物质形态化了的集中体现。艺术的审美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艺术也正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终于完成了由实用向审美的过渡,成为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形式。艺术美作为现实的反映形态,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加集中和更加典型,能够更加充分地满足人的审美需要。
(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美之所以高于现实美,是由于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到了艺术作品中。艺术中的“真”,不等于生活真实,是要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通过提炼和加工,使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也就是化“真”为“美”,通过艺术形象体现出体现为生动感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艺术美注重形式,但并不脱离内容,它是二者的有机统一。艺术的形式美,不能脱离艺术的内容美,因为艺术的形式美在于它生动鲜明地体现出内容。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