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队编制

凡以五十人为队,其队内兵士,须结其心。每三人自相得意者,结为一小队;又舍三小队得意者,结为一中队;又合五中队为一大队;余欠五人:押官一人,队头一 人,执旗副队头一人,左右傔旗二人;即充五十。至于行立前却,当队并须自相依附。如三人队失一人者,九人队失小队二人者,临阵日仰押官队头便斩不救人。阵 散,计会队内少者,勘不救所由,斩。(见《通典》卷一四八)

现在的军队有明确的军衔制度,要想部队承受巨大伤亡不混乱,必须要有军衔制,或者类似的东西。

比如我A队长官,副长官都挂了。如果没有军衔制,战时很容易出现混乱,不知道谁来指挥。临时找来一人,大家会讲,我们都不认识你,凭什么听你的?这样就混乱了。

军衔制的好处就是,不管多伤亡多大,死了多少人,只要找个军衔高的就能以上级名义命令下级作战。这样就算兵和官互相不认识也不会混乱。

先不说连坐法情况下,长官有没有那么容易挂,秦的军功爵制你有研究过吗?封建社会应该有不少,相应的制度就应该有。《商君书·境内》指出:“其战也,五人 束薄为伍,一人羽而轻其四人,能人得一首则复。”其意是对于士兵的赏罚原则。一伍之中,一人战死,其余四人即获罪。据此我们可以说,如果有二、三或四人战 死,其它人的罪名一定会更重。将功折罪的惟一办法是杀敌。一人战死,须杀敌一人,二人战死,须杀敌二人。《尉缭子·束伍令》记载:“五人为伍共一符,收于 将吏之所。亡伍而得伍者,当之;得伍而不亡有赏;亡伍不得伍,身死家残。”与此材料可以互相印证。由此可见,《韩非子·定法》所载:“商君之法曰:”斩一 首者爵一级……斩二首者爵二级“是有条件的。

那种编制没用的,不能解决伤亡增大后兵不认识官,官不认识兵可能引起的混乱。

按照古代的编制法,小兵只认识自己的长官,其他的长官他都不认识,长官一挂就会混乱。只有类似军衔制的东西能使军官迅速掌控局面。这样一来小兵可以不认人,只认军衔。 这种东西似乎最先出现在希腊,罗马,识别方式就是头盔上的刷子。。。

以秦的军功爵制为例子,不同爵位的士兵在衣甲和头冠上都有些不同的地方的。 秦军就是有军衔制雏形了,秦军应该有一定的伤亡承受能力。

古代当官的不难认吧?

旗子上写了XX队XX局什么的。 如果不认字。旗子上色也不一样 如果是色盲。脑袋上插小旗的是队总,背上插小旗的是旗总,抗旗子的是百总,旗子带缨头的是把总,旗子带号带的是千总,有号带缨头带雉尾的是哨将。

在近现代军队洗脑式的军事训练、军事传统面前,你这些由什么千总、百总、把总就是渣。最早应该就是英国人,大部分时间士气都很渣,但怎么打都不崩 溃。双方的军事组织看着一样实际就是2回事,别人的军官处于不利的时候能聚起散兵继续作战,那些把总,千总不带头逃跑就该烧高香了。

古代没有那样的把大军 分为两队 每队数万 或者几百 上千 然后两队人相互撕杀 没有这样的演习 只有单对单的对练 或者有练习怎样排阵这些东西

古代肯定是有军事演习的,孙悟空不是对它的花果山部队下达过这样的命令么:“孩儿们,操练起来”~

古代有“演习旗鼓”、“演习水军”、“排兵布阵”等军语,说的都是演习。 当然,古代的军事演习不同于现代军事演习,多数只能相当于现代的单兵训练或分队训练,最多是部队级合练。多军种演习是没有的,多兵种演习到是可以肯定。戚继光的戚家军就经常组织步兵、骑兵、车兵和火枪兵、炮兵合练杀倭战术(详见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并经常组织“诸兵种合同”作战。

中国震惊世界的古代10大著名战役(我读24史书得出,不受演义影响)

1.赤壁之战

2.淝水之战

3.萨尔浒大战

4.官渡之战

5.巨鹿之战

6.马陵之战

7.昆阳之战

8.长平之战

9.牧野之战

10.长勺之战

表6 历次战争中士兵分散率的典型举例 (兵力为100,000人的集团军或军) 古代 拿破仑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73年十月战争

部署100,000人的部队所占据的面积(平方公里) 1.00 20.12 25.75 248 2,750 4,000

前沿阵地(公里) 6.67 8.05 8.58 14 48 57

阵地纵深(公里) 0.15 2.5 3 17 57 70

每平方公里的人数 100,000 4,970 3,883 403 36 25

每人占据的平方米 10 200 257.5 2,480 27,500 40,000

凡以五十人为队,其队内兵士,须结其心。每三人自相得意者,结为一小队;又舍三小队得意者,结为一中队;又合五中队为一大队;余欠五人:押官一人,队头一 人,执旗副队头一人,左右傔旗二人;即充五十。至于行立前却,当队并须自相依附。如三人队失一人者,九人队失小队二人者,临阵日仰押官队头便斩不救人。阵 散,计会队内少者,勘不救所由,斩。(见《通典》卷一四八)

现在的军队有明确的军衔制度,要想部队承受巨大伤亡不混乱,必须要有军衔制,或者类似的东西。

比如我A队长官,副长官都挂了。如果没有军衔制,战时很容易出现混乱,不知道谁来指挥。临时找来一人,大家会讲,我们都不认识你,凭什么听你的?这样就混乱了。

军衔制的好处就是,不管多伤亡多大,死了多少人,只要找个军衔高的就能以上级名义命令下级作战。这样就算兵和官互相不认识也不会混乱。

先不说连坐法情况下,长官有没有那么容易挂,秦的军功爵制你有研究过吗?封建社会应该有不少,相应的制度就应该有。《商君书·境内》指出:“其战也,五人 束薄为伍,一人羽而轻其四人,能人得一首则复。”其意是对于士兵的赏罚原则。一伍之中,一人战死,其余四人即获罪。据此我们可以说,如果有二、三或四人战 死,其它人的罪名一定会更重。将功折罪的惟一办法是杀敌。一人战死,须杀敌一人,二人战死,须杀敌二人。《尉缭子·束伍令》记载:“五人为伍共一符,收于 将吏之所。亡伍而得伍者,当之;得伍而不亡有赏;亡伍不得伍,身死家残。”与此材料可以互相印证。由此可见,《韩非子·定法》所载:“商君之法曰:”斩一 首者爵一级……斩二首者爵二级“是有条件的。

那种编制没用的,不能解决伤亡增大后兵不认识官,官不认识兵可能引起的混乱。

按照古代的编制法,小兵只认识自己的长官,其他的长官他都不认识,长官一挂就会混乱。只有类似军衔制的东西能使军官迅速掌控局面。这样一来小兵可以不认人,只认军衔。 这种东西似乎最先出现在希腊,罗马,识别方式就是头盔上的刷子。。。

以秦的军功爵制为例子,不同爵位的士兵在衣甲和头冠上都有些不同的地方的。 秦军就是有军衔制雏形了,秦军应该有一定的伤亡承受能力。

古代当官的不难认吧?

旗子上写了XX队XX局什么的。 如果不认字。旗子上色也不一样 如果是色盲。脑袋上插小旗的是队总,背上插小旗的是旗总,抗旗子的是百总,旗子带缨头的是把总,旗子带号带的是千总,有号带缨头带雉尾的是哨将。

在近现代军队洗脑式的军事训练、军事传统面前,你这些由什么千总、百总、把总就是渣。最早应该就是英国人,大部分时间士气都很渣,但怎么打都不崩 溃。双方的军事组织看着一样实际就是2回事,别人的军官处于不利的时候能聚起散兵继续作战,那些把总,千总不带头逃跑就该烧高香了。

古代没有那样的把大军 分为两队 每队数万 或者几百 上千 然后两队人相互撕杀 没有这样的演习 只有单对单的对练 或者有练习怎样排阵这些东西

古代肯定是有军事演习的,孙悟空不是对它的花果山部队下达过这样的命令么:“孩儿们,操练起来”~

古代有“演习旗鼓”、“演习水军”、“排兵布阵”等军语,说的都是演习。 当然,古代的军事演习不同于现代军事演习,多数只能相当于现代的单兵训练或分队训练,最多是部队级合练。多军种演习是没有的,多兵种演习到是可以肯定。戚继光的戚家军就经常组织步兵、骑兵、车兵和火枪兵、炮兵合练杀倭战术(详见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并经常组织“诸兵种合同”作战。

中国震惊世界的古代10大著名战役(我读24史书得出,不受演义影响)

1.赤壁之战

2.淝水之战

3.萨尔浒大战

4.官渡之战

5.巨鹿之战

6.马陵之战

7.昆阳之战

8.长平之战

9.牧野之战

10.长勺之战

表6 历次战争中士兵分散率的典型举例 (兵力为100,000人的集团军或军) 古代 拿破仑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73年十月战争

部署100,000人的部队所占据的面积(平方公里) 1.00 20.12 25.75 248 2,750 4,000

前沿阵地(公里) 6.67 8.05 8.58 14 48 57

阵地纵深(公里) 0.15 2.5 3 17 57 70

每平方公里的人数 100,000 4,970 3,883 403 36 25

每人占据的平方米 10 200 257.5 2,480 27,500 40,000


相关文章

  • 中国古代军事制度
  • 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可上溯至上古三代.从夏商周到春秋时期,军政不分,军制以车战为主,以"师"为作战单位.到了战国,随着战争方式由车战为主向步战为主的转变,军事领导体制产生了相应变化,普遍实行了将.相分权制度,统率军队的长 ...查看


  • 孙子兵法·始计篇译文及注释 1
  •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认真地思考和研究. 因此,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势,四是将领,五是制度.政治,就 ...查看


  • 军事理论知识
  • (一) 1. 什么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等七维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2.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信息资源急剧升值,信息的主导作用 ...查看


  • 震撼世界!盘点中国古今战斗力最强的十大军队
  • 中华上下五千年,曾经相继诞生无数支战斗力超强的英雄军队,他们往往伴随着一个强悍时代或英雄伟人和鼎盛王朝而出现,他们用他们的盖世豪情和英勇无谓的精神曾经改变了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在此我们后人仅以无比赞赏和崇敬的心情对他们所创造的千古功业和伟 ...查看


  • 国防和双拥知识题库(150题)
  • 国防知识题库(上海市双拥办提供) 一.选择题(共50题) 1.新时期中国国防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不包括下面哪一项?(D ) A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B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C .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D .充当世界警察 2.我国&l ...查看


  • 军事理论题库
  • 第一部分:中国国防 选择题: 1.现代国防的主体是国家,维护国家( B ) 是国防的根本职能. A 经济利益 B 安全利益 C 政治利益 2.( B )时期,国防思想已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标志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在这个时期已经基本形成. A 秦 ...查看


  •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1
  • 课程教案首页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讲义 纲 要 一.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 (一) 定义与内容 (二) 特点 (三) 影响 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发展 三.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杰出代表--<孙子兵法>及其它 (一)<孙 ...查看


  • 军理考试划重点
  • 军理考试重点 第一章 中国军防 1. 国防的含义: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 2 ...查看


  • 2-习君子之道--中国兵家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比较
  • 一.中国兵家管理思想渊源:<武经七书> "在浩如烟海的兵家典籍中,尤以先秦时期兵法对后代影响最为深远,其中以<孙子兵法>(春秋).<吴子兵法>(战国).<孙膑兵法>(战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