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发展永无止境

科 学 的 发 展 永 无 止 境

摘要:科学的不平衡发展中存在着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近年来,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引起了国际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兴趣,并且已有不少研究成果。本文论述了“汤浅定律”,影响科学中心转移的因素,简述了对未来世界科学中心和中国科学地位的看法,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都可能使之成为世界新的科技中心之一。

关键词:科学中心转移;汤浅定律;影响因素;中国科学地位;发展机遇

回顾世界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科学的不平衡发展中存在着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思想始现于英国科学学者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在书中他对科学活动中心作了定性描述, 但贝尔纳并没有对中心转移的原因和规律做出分析。

1962年,日本学者汤浅光朝通过对16世纪至20世纪的重大科学成果的统计研究发现,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某些国家的科学发展速度比较快,水平会高一些。如果某个国家的重大科学成果数超过同期世界科学成果总数25%,就可以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这就是著名的“汤浅定律”。一个国家保持其处于科学中心地位的时间, 汤浅光朝称之为科学兴隆期; 中国研究学者赵红州则称之为科学高潮期。但是他们都认为,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以来,世界科学中心从意大利开始,先后经过英国、法国、德国转移至美国,经历了四次转移,科学活动中心的平均周期为60~80年左右。而每次转移都有其共同的思想特征,其主要表现是:先有思想的解放,有了新思想作为后盾,才会有科学的萌芽与发展,当一国的科学文化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时就会形成科学中心,当另一个国家的思想优于其思想而引领科学文化潮流时即谓之科学中心转移。

汤浅定律提出以后,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引起了国际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兴趣。关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规律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

影响科学中心转移的因素很多,就科学家队伍的因素而言, 汤浅光朝通过对法国情况的分析,认为促使法国科学活动衰落最重要的原因是有影响的科学家集团老化。赵红州研究了一个国家科学家队伍的人数和社会年龄变化与科学中心转移的关系,得出现代各国科学发展的赶超能力,越来越依赖于杰出科学家人数的扩大;一个国家的科学家队伍的年龄谱曲线与当时的科学发现最佳年龄曲线在科学兴起阶段重合面积大,在科学衰落阶段相差较远。从历史和现实中我们都可以清楚的看到科学家队伍的素质是影响科学中心转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素质的关键在于教育,因而素质教育成为一个国家科学家队伍素质高低的关键,那么一个国家在成为科学中心之前必须进入素质教育的中心。

就科学中心转移的社会环境而言,影响科学中心转移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政治和文化。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科技文化作为一国的上层建筑也受制于该国的经济水平。经济水平越高,用于科技文化的投资就会多一些,进而有力的推动科技和文化的发展。经济生产的需求为科学技术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样,科学技术也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和决定因素。在对近现代科学中心转移的研究中,人们普遍注意到工业革命的作用,工业革命是巨大的经济革命。但是, 社会生产

的发展和变化并不简单等同于工业革命,18世纪末19世纪初, 英国处于产业革命高潮但科学已经衰落, 而同时法国的工业农业生产虽然落后于英国但却成为科学活动中心。一个国家进行工业革命, 并不意味着它就处于世界经济活动与产业的中心。其次,自科学产生不久,科学就成为政治的工具,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科学的力量强弱不同、体现出来的价值与被利用价值不同,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国家首先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增强军事力量,扩大政治影响。同时,军事上的先进科学技术适时适量地转为民用,发展国民经济。经济实力壮大,反过来促进政治与科技的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再次,文化方面,思想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科学中心形成及其转移的一切都是从“思想”开始,“思想”是其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有学者发现,世界学术重心同世界科学中心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同时,科学中心的转移又为学术重心的形成提供重要基础与前提。而意、英、法、德、美五国的大学发达史表明,一个国家世界学术重心地位的取得,与其分别成为当时的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密切相关。如20世纪初,美国的高等教育迅速超过德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世界科学中心从德国转移到美国。可见,大学的发展与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之间确实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在封建社会末期的明代中叶,中国的古代科学技术已渡过盛期走向衰退。随着科学的传播与发展,继20世纪初的中国科学社等科学社团之后五四运动时期又成立了一批重要的学会和科研机构。当时兴起的大学、学会和科研机构的领导人和中坚多是在国外受到过系统的科学训练在二、三十年代归国的留学生,成为中国第一代现代科学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思想解放、经济发展、科技政策和教育状况等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外部因素的改善大大地促进了中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在我们看到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 理论和意识准备不足、信息量的高速膨胀与信息的利用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人才流失严重、科学技术还需要大量引进等。如何创造条件使中国的科教得到较快的发展,并且以较快的速度转化为生产力,这是政府、企业和科学家面临的共同任务。

科学缺乏合理的组织与管理不仅使科学效率低下,而且还容易导致对科学的误用和滥用。只要我国政府始终坚持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科技改革与发展的政策举措,重视科技教育和科技传播,我们一定能抓住历史赋予的机遇,我国科技事业将进入更好的发展时期,使我国成为世界新的科技中心之一。

所谓创造机遇、抓住机遇,不再错过时代所赋予的机会。在瞬息万变的世界环境中,努力让自己的国家在新的机遇和竞争中脱颖而出,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 刘鹤玲. 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综合环境分析[期刊论文]-中国软科学.1998

[2] 赵红州. 关于科学家社会年龄问题的研究[期刊论文]-自然辩证法通讯.1979.4

[3]漆协. 世界科学中心转移与未来中国科学发展契机之研究[期刊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10

[4] 徐海军. 科技传播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期刊论文]-云南科技管理. 2006.19(2)

[5] 程耿东. 世界科技、经济中心的转移及留给我们的思考[期刊论文]-科学中国人.2003(6)

科 学 的 发 展 永 无 止 境

摘要:科学的不平衡发展中存在着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近年来,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引起了国际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兴趣,并且已有不少研究成果。本文论述了“汤浅定律”,影响科学中心转移的因素,简述了对未来世界科学中心和中国科学地位的看法,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都可能使之成为世界新的科技中心之一。

关键词:科学中心转移;汤浅定律;影响因素;中国科学地位;发展机遇

回顾世界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科学的不平衡发展中存在着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思想始现于英国科学学者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在书中他对科学活动中心作了定性描述, 但贝尔纳并没有对中心转移的原因和规律做出分析。

1962年,日本学者汤浅光朝通过对16世纪至20世纪的重大科学成果的统计研究发现,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某些国家的科学发展速度比较快,水平会高一些。如果某个国家的重大科学成果数超过同期世界科学成果总数25%,就可以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这就是著名的“汤浅定律”。一个国家保持其处于科学中心地位的时间, 汤浅光朝称之为科学兴隆期; 中国研究学者赵红州则称之为科学高潮期。但是他们都认为,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以来,世界科学中心从意大利开始,先后经过英国、法国、德国转移至美国,经历了四次转移,科学活动中心的平均周期为60~80年左右。而每次转移都有其共同的思想特征,其主要表现是:先有思想的解放,有了新思想作为后盾,才会有科学的萌芽与发展,当一国的科学文化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时就会形成科学中心,当另一个国家的思想优于其思想而引领科学文化潮流时即谓之科学中心转移。

汤浅定律提出以后,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引起了国际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兴趣。关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规律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

影响科学中心转移的因素很多,就科学家队伍的因素而言, 汤浅光朝通过对法国情况的分析,认为促使法国科学活动衰落最重要的原因是有影响的科学家集团老化。赵红州研究了一个国家科学家队伍的人数和社会年龄变化与科学中心转移的关系,得出现代各国科学发展的赶超能力,越来越依赖于杰出科学家人数的扩大;一个国家的科学家队伍的年龄谱曲线与当时的科学发现最佳年龄曲线在科学兴起阶段重合面积大,在科学衰落阶段相差较远。从历史和现实中我们都可以清楚的看到科学家队伍的素质是影响科学中心转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素质的关键在于教育,因而素质教育成为一个国家科学家队伍素质高低的关键,那么一个国家在成为科学中心之前必须进入素质教育的中心。

就科学中心转移的社会环境而言,影响科学中心转移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政治和文化。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科技文化作为一国的上层建筑也受制于该国的经济水平。经济水平越高,用于科技文化的投资就会多一些,进而有力的推动科技和文化的发展。经济生产的需求为科学技术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样,科学技术也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和决定因素。在对近现代科学中心转移的研究中,人们普遍注意到工业革命的作用,工业革命是巨大的经济革命。但是, 社会生产

的发展和变化并不简单等同于工业革命,18世纪末19世纪初, 英国处于产业革命高潮但科学已经衰落, 而同时法国的工业农业生产虽然落后于英国但却成为科学活动中心。一个国家进行工业革命, 并不意味着它就处于世界经济活动与产业的中心。其次,自科学产生不久,科学就成为政治的工具,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科学的力量强弱不同、体现出来的价值与被利用价值不同,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国家首先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增强军事力量,扩大政治影响。同时,军事上的先进科学技术适时适量地转为民用,发展国民经济。经济实力壮大,反过来促进政治与科技的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再次,文化方面,思想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科学中心形成及其转移的一切都是从“思想”开始,“思想”是其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有学者发现,世界学术重心同世界科学中心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同时,科学中心的转移又为学术重心的形成提供重要基础与前提。而意、英、法、德、美五国的大学发达史表明,一个国家世界学术重心地位的取得,与其分别成为当时的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密切相关。如20世纪初,美国的高等教育迅速超过德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世界科学中心从德国转移到美国。可见,大学的发展与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之间确实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在封建社会末期的明代中叶,中国的古代科学技术已渡过盛期走向衰退。随着科学的传播与发展,继20世纪初的中国科学社等科学社团之后五四运动时期又成立了一批重要的学会和科研机构。当时兴起的大学、学会和科研机构的领导人和中坚多是在国外受到过系统的科学训练在二、三十年代归国的留学生,成为中国第一代现代科学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思想解放、经济发展、科技政策和教育状况等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外部因素的改善大大地促进了中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在我们看到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 理论和意识准备不足、信息量的高速膨胀与信息的利用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人才流失严重、科学技术还需要大量引进等。如何创造条件使中国的科教得到较快的发展,并且以较快的速度转化为生产力,这是政府、企业和科学家面临的共同任务。

科学缺乏合理的组织与管理不仅使科学效率低下,而且还容易导致对科学的误用和滥用。只要我国政府始终坚持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科技改革与发展的政策举措,重视科技教育和科技传播,我们一定能抓住历史赋予的机遇,我国科技事业将进入更好的发展时期,使我国成为世界新的科技中心之一。

所谓创造机遇、抓住机遇,不再错过时代所赋予的机会。在瞬息万变的世界环境中,努力让自己的国家在新的机遇和竞争中脱颖而出,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 刘鹤玲. 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综合环境分析[期刊论文]-中国软科学.1998

[2] 赵红州. 关于科学家社会年龄问题的研究[期刊论文]-自然辩证法通讯.1979.4

[3]漆协. 世界科学中心转移与未来中国科学发展契机之研究[期刊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10

[4] 徐海军. 科技传播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期刊论文]-云南科技管理. 2006.19(2)

[5] 程耿东. 世界科技、经济中心的转移及留给我们的思考[期刊论文]-科学中国人.2003(6)


相关文章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国政治论文
  • 怎样理解"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2012年12月份在广东考查时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查看


  • 爱因斯坦的名言:科学是永无止境的
  • 1.我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力量为真理和正义服务,即使不为人喜欢也在所不惜. 2.你要知道科学方法的实质,不要去听一个科学家对你说些什么,而要仔细看他在做些什么. 3.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 ...查看


  • 论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 论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发展.复兴.中国特色. 1978年以前,中国是一个封闭自守的经济体,与世界经济体系基本"绝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在运行了20多年后,在20世纪70年代末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地步.1 ...查看


  •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的全面发展
  •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的全面发展 摘要: 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重要作用,也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许多新的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人作为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其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具有过程性的特点, ...查看


  • 毛概课论文
  • 论解放思想理论的重要性和获得的正确性 核心词汇:解放思想: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发展: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 解放思想理论的重要性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 ...查看


  • 试述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 试述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提示:什么事科学发展观(简述).历史地位:1.理论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2.实践地位.) 答: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 ...查看


  • 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 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一九七八年,<光明日报>发表了里程碑式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拨乱反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也为改革开发打开了理论缺口.掀起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揭开了全党.全国人民思想大解放 ...查看


  • 2015大学生十八大精神学习入党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又称入党申请报告,是要求入党的人向所在单位的党组织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入党申请书标志着申请人经过了郑重思考,向党组织表明自己有入党的志愿和要求,使党组织了解申请人的政治信仰和追求,便于党组织对申请人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教育.考 ...查看


  •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和发展目的的认识,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促进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价值观确立起来,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根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