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它与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对某大学学生社团的研究发现大学学生社团存在诸多问题,如社团管理不科学、社团发展资源匮乏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大学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学生社团;现状及问题;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271-01
一、大学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大学学生社团的管理不科学
1、外部管理的不规范
大学学生社团的外部管理是指社联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社联的成立为学生社团的统一单独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是在其管理工作中也体现出一些不规范和不合理。社联对学生社团的管理还是停留在宏观层面的一级管理,毕竟学生社团规模很大,数量很多,社联的管理人员有限,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对于存在许多问题的社团,无法给予必要的帮助与指导。其结果是让许多社团自生自灭。因此,社团的流动性也很大,有些社团从开始到结束还没有一年光景。
2、内部管理的不合理
不但社联外部管理不完善,大学学生社团内部管理也不科学。通过对某大的学生社团调查,笔者发现只有16.6%的同学认为社团的内部管理是科学的,21.5%的同学认为管理一般,而61.9%的同学认为社团的内部管理并不科学。调查的结果足可以看出社团内部管理的确存在很多的问题,一是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二是部门设置和分工不合理。
(二)大学生社团发展资源匮乏
1、物质资源匮乏
物质资源是社团开展工作的必需的资源,物质资源匮乏首先表现在社团的经费不足上。众所周知,学生社团经费不足是制约活动开展的最大障碍。大学学生社团经费来源一般有四个渠道:一是学校、挂靠单位拨款,二是收取的会费,三是社会企业的赞助,四是社联的奖励。从某大的实际情况来看,只有少数社团获得学校的拨款支持,且拨款金额非常有限。
2、人力资源挖掘有限
原本参加大学学生社团的所有会员都属于社团可利用资源,但是社团对人力资源的利用和挖掘仍然有限。从社团组织方面看,他们在动员与挖掘会员潜力方面做的并不到位。笔者的调查显示,参加社团的学生中有64.3%没有在社团中担任过干部,而这些没有担任过干部的会员,其中没有一人参与过社团活动的组织或策划,甚至也没有一人为社团发展、社团活动提出过建议。
二、大学学生社团发展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管理机制,推动社团可持续发展
1、建立规范的社团管理制度
大学学生社团作为一个组织,有其共同的组织目标、组织利益和宗旨。要实现这一组织目标,达到组织的共同利益以及坚持组织的宗旨,就不能没有规范的社团管理制度。尽管学生社团是自发组织的群众性团体,但是这种群众性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制度约束,放任自由。要对学生社团加强管理,最为重要的是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社团管理制度,包括对社团成员的入会和退会、社团干部的考核与选举、社团成员的权利与义务、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经费的收支管理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
2、加强社联的监督管理作用
加强社联对学生社团的监督管理力度,社联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应从宏观指导转向微观管理,由于社团具有自发性和随意性,缺乏约束机制,社团的发展也较随意。加强社联的监督管理作用,对于无法整顿的社团应及时取缔,使学生社团始终处在动态发展、适者生存的机制当中。
(二)整合社团资源,建立获取资源的长效机制
第一,“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与声誉好、公德意识强的有关企业作,一方面使学生社团拥有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使企业开拓了学生市场,达到了双赢的局面。
第二,充分整合学校场地资源。由于目前大学学生社团数量众多,为每个社团都提供专门使用的场地如会议室、办公室、活动室等,对绝大多数学校来说都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就应该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资源利用机制,充分整和合学校的场地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些校内场地资源为众多的学生社团服务。
第三,充分利用社团人力资源。大学学生社团可以建立激励奖励机制,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团的建设中。
参考文献:
[1]石国亮,万磊.试析大学生社团的现实困境与突围之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4(3):12-15.
[2]毕洪东.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可能选择[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3):171-173.
[3]张留山.加强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8,(4):24-29.
[4]丘怡.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与思考[J].宁德实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22-126.
摘 要:大学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它与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对某大学学生社团的研究发现大学学生社团存在诸多问题,如社团管理不科学、社团发展资源匮乏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大学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学生社团;现状及问题;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271-01
一、大学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大学学生社团的管理不科学
1、外部管理的不规范
大学学生社团的外部管理是指社联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社联的成立为学生社团的统一单独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是在其管理工作中也体现出一些不规范和不合理。社联对学生社团的管理还是停留在宏观层面的一级管理,毕竟学生社团规模很大,数量很多,社联的管理人员有限,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对于存在许多问题的社团,无法给予必要的帮助与指导。其结果是让许多社团自生自灭。因此,社团的流动性也很大,有些社团从开始到结束还没有一年光景。
2、内部管理的不合理
不但社联外部管理不完善,大学学生社团内部管理也不科学。通过对某大的学生社团调查,笔者发现只有16.6%的同学认为社团的内部管理是科学的,21.5%的同学认为管理一般,而61.9%的同学认为社团的内部管理并不科学。调查的结果足可以看出社团内部管理的确存在很多的问题,一是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二是部门设置和分工不合理。
(二)大学生社团发展资源匮乏
1、物质资源匮乏
物质资源是社团开展工作的必需的资源,物质资源匮乏首先表现在社团的经费不足上。众所周知,学生社团经费不足是制约活动开展的最大障碍。大学学生社团经费来源一般有四个渠道:一是学校、挂靠单位拨款,二是收取的会费,三是社会企业的赞助,四是社联的奖励。从某大的实际情况来看,只有少数社团获得学校的拨款支持,且拨款金额非常有限。
2、人力资源挖掘有限
原本参加大学学生社团的所有会员都属于社团可利用资源,但是社团对人力资源的利用和挖掘仍然有限。从社团组织方面看,他们在动员与挖掘会员潜力方面做的并不到位。笔者的调查显示,参加社团的学生中有64.3%没有在社团中担任过干部,而这些没有担任过干部的会员,其中没有一人参与过社团活动的组织或策划,甚至也没有一人为社团发展、社团活动提出过建议。
二、大学学生社团发展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管理机制,推动社团可持续发展
1、建立规范的社团管理制度
大学学生社团作为一个组织,有其共同的组织目标、组织利益和宗旨。要实现这一组织目标,达到组织的共同利益以及坚持组织的宗旨,就不能没有规范的社团管理制度。尽管学生社团是自发组织的群众性团体,但是这种群众性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制度约束,放任自由。要对学生社团加强管理,最为重要的是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社团管理制度,包括对社团成员的入会和退会、社团干部的考核与选举、社团成员的权利与义务、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经费的收支管理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
2、加强社联的监督管理作用
加强社联对学生社团的监督管理力度,社联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应从宏观指导转向微观管理,由于社团具有自发性和随意性,缺乏约束机制,社团的发展也较随意。加强社联的监督管理作用,对于无法整顿的社团应及时取缔,使学生社团始终处在动态发展、适者生存的机制当中。
(二)整合社团资源,建立获取资源的长效机制
第一,“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与声誉好、公德意识强的有关企业作,一方面使学生社团拥有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使企业开拓了学生市场,达到了双赢的局面。
第二,充分整合学校场地资源。由于目前大学学生社团数量众多,为每个社团都提供专门使用的场地如会议室、办公室、活动室等,对绝大多数学校来说都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就应该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资源利用机制,充分整和合学校的场地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些校内场地资源为众多的学生社团服务。
第三,充分利用社团人力资源。大学学生社团可以建立激励奖励机制,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团的建设中。
参考文献:
[1]石国亮,万磊.试析大学生社团的现实困境与突围之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4(3):12-15.
[2]毕洪东.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可能选择[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3):171-173.
[3]张留山.加强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8,(4):24-29.
[4]丘怡.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与思考[J].宁德实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