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教学法的感悟
工作已经17年了,17年中,经历了很多种教育方式方法。无论什么方法,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可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我常常反思,也许大家都会说,教给孩子的当然是学习方法,要授之以渔。但静静地想一想,我们真正做到这一点了吗?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又会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
本学期,在校领导的带领、指导下,我校全体教师积极学习“尝试教学法”。这种方法,这项活动,给我的体会很深,在受益匪浅的同时,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找到了一条解决授之以渔的好办法,那就是“尝试教学法”。
在教学中,我大胆尝试,感觉语文教学与数学教学同样适用于尝试教学法。特别是“尝试教学法”的灵活模式,我觉得更适合于语文教学。语文学科的知识范围较广,文章的类型也比较多,在实践中,必须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文章的需要,来恰当地运用尝试教学法。不能因为用尝试教学法,而把以往的教学法都摒弃掉,教学本就应该是教无定法,对学生更应该是因材施教,教学的过程一定是活的,多变的。但宗旨是不变的,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孩子的独特体
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智慧的火花,让孩子在乐于学习的同时,真正地学会学习。就比方说好的化妆是让人看不出来化妆的,我认为一堂好课也应该是大雪无痕的,无论是哪种方式、方法,在教学中都应该如行云流水一样的自然。可能在教学中,让人看不到任何方法,而又达到了我们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的时候,应该就是教学的“共产主义”了吧!
其实,无论是有效课堂也好,尝试教学也好,很多年前,我们就一直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刚接触尝试教学法时,我感觉把以前的理念又都推翻了,又得经过一次新的洗礼,重新接受一种事物。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尝试教学以后,我感觉我们以前在不知不觉中也经常运用尝试教学。给我的感觉,现在的尝试教学法可以是我们以前小组合作的一个演变。只不过是把以前的小组合作的战线拉长了,增加了一个序曲和一个延伸。序曲是要把预习量做足,小组合作的前提不只在课堂,也可以在课前及前一天以至于前几天, 把需要的问题抛给学生,就像我们提倡的每次读文都要有要求一样,我们的预习也要有目标性,不能只让学生读读课文,圈圈生字,还可以把课上小组合作需要解决的问题放到预习当中,这样,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空间,知识有一个迁移的过程。在课堂中就节省了时间,课堂只是学生交流思考的结果和展示的过程,加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不至于课堂内会经常完不成任务。课堂延伸是指在课上及课后优带差的问题,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力量,帮助同学学习的同时,不但自己的知识得到了巩固,锻炼了孩子的能力,建立了孩子的自信,同时培养
了学生互相合作的默契,更注重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一定会受益多多的。我们想想,现代的社会一家一个孩子,将来立足社会,一定是要靠与人合作的,我们从小就养成孩子合作的习惯,也是为他们将来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由于刚刚尝试着用“尝试教学法”,具体的事例就不说了,但运用了一段时间的“尝试教学法”,感受最大的就是孩子更有自信了,学习目的更强了,对学习也更有兴趣了。
当然,在此过程中,会有很多困惑,比如,尝试教学法运用的初期,学生不太会合作,而且学生的朗读与课堂展示总是冲突,课堂完不成任务,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成绩下降等等。而在聆听了邱学华教授的讲解后,我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以上的困惑理论上好像是能通了,但具体操作还得在实际课堂中去摸索,其中的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一定还会有许多问题等着我们研磨、解决,对于我们来说也会是新的课题。
以上是我在前一阵教学中对“尝试教学法”的点滴理解。有不足之处,还请领导和各位同仁们指出与帮助。
最后,相信“尝试教学法”一定会在正阳学校生根、发芽、结果!
尝试教学法的感悟
工作已经17年了,17年中,经历了很多种教育方式方法。无论什么方法,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可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我常常反思,也许大家都会说,教给孩子的当然是学习方法,要授之以渔。但静静地想一想,我们真正做到这一点了吗?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又会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
本学期,在校领导的带领、指导下,我校全体教师积极学习“尝试教学法”。这种方法,这项活动,给我的体会很深,在受益匪浅的同时,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找到了一条解决授之以渔的好办法,那就是“尝试教学法”。
在教学中,我大胆尝试,感觉语文教学与数学教学同样适用于尝试教学法。特别是“尝试教学法”的灵活模式,我觉得更适合于语文教学。语文学科的知识范围较广,文章的类型也比较多,在实践中,必须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文章的需要,来恰当地运用尝试教学法。不能因为用尝试教学法,而把以往的教学法都摒弃掉,教学本就应该是教无定法,对学生更应该是因材施教,教学的过程一定是活的,多变的。但宗旨是不变的,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孩子的独特体
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智慧的火花,让孩子在乐于学习的同时,真正地学会学习。就比方说好的化妆是让人看不出来化妆的,我认为一堂好课也应该是大雪无痕的,无论是哪种方式、方法,在教学中都应该如行云流水一样的自然。可能在教学中,让人看不到任何方法,而又达到了我们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的时候,应该就是教学的“共产主义”了吧!
其实,无论是有效课堂也好,尝试教学也好,很多年前,我们就一直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刚接触尝试教学法时,我感觉把以前的理念又都推翻了,又得经过一次新的洗礼,重新接受一种事物。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尝试教学以后,我感觉我们以前在不知不觉中也经常运用尝试教学。给我的感觉,现在的尝试教学法可以是我们以前小组合作的一个演变。只不过是把以前的小组合作的战线拉长了,增加了一个序曲和一个延伸。序曲是要把预习量做足,小组合作的前提不只在课堂,也可以在课前及前一天以至于前几天, 把需要的问题抛给学生,就像我们提倡的每次读文都要有要求一样,我们的预习也要有目标性,不能只让学生读读课文,圈圈生字,还可以把课上小组合作需要解决的问题放到预习当中,这样,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空间,知识有一个迁移的过程。在课堂中就节省了时间,课堂只是学生交流思考的结果和展示的过程,加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不至于课堂内会经常完不成任务。课堂延伸是指在课上及课后优带差的问题,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力量,帮助同学学习的同时,不但自己的知识得到了巩固,锻炼了孩子的能力,建立了孩子的自信,同时培养
了学生互相合作的默契,更注重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一定会受益多多的。我们想想,现代的社会一家一个孩子,将来立足社会,一定是要靠与人合作的,我们从小就养成孩子合作的习惯,也是为他们将来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由于刚刚尝试着用“尝试教学法”,具体的事例就不说了,但运用了一段时间的“尝试教学法”,感受最大的就是孩子更有自信了,学习目的更强了,对学习也更有兴趣了。
当然,在此过程中,会有很多困惑,比如,尝试教学法运用的初期,学生不太会合作,而且学生的朗读与课堂展示总是冲突,课堂完不成任务,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成绩下降等等。而在聆听了邱学华教授的讲解后,我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以上的困惑理论上好像是能通了,但具体操作还得在实际课堂中去摸索,其中的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一定还会有许多问题等着我们研磨、解决,对于我们来说也会是新的课题。
以上是我在前一阵教学中对“尝试教学法”的点滴理解。有不足之处,还请领导和各位同仁们指出与帮助。
最后,相信“尝试教学法”一定会在正阳学校生根、发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