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1)》举行发布会
卫生部:中国建成世界最大妇幼卫生信息网络
[ 作者:. 转贴自:中国新闻网 点击数:1161 更新时间:2011-10-14 文章录入:admin ]
中新网9月21日电
今日,卫生部就《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1)》举行发布会。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司长秦怀金指出,中国先后建立了妇幼卫生年报信息系统、妇幼卫生监测信息系统和妇幼保健机构监测信息系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妇幼卫生信息网络,为各级政府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国现有8.6亿妇女儿童,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妇女儿童群体。妇女和儿童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妇女儿童健康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妇女儿童健康指标不仅是国际上公认最基础的健康指标,也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综合性指标。
——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孕产妇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持续显著降低,妇女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2009年的75.2岁。201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30.0/10万,比2000年下降了43.4%。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孕产妇死亡率差距逐渐缩小。一些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得到有效防治。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2010年全国婴儿死亡率为13.1‰,比2000年下降了59.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6.4‰,比2000年下降了58.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有所改善,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结果显示,不论城乡、性别,2005年中国儿童的身高、体重比1995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长幅度大于1985至1995年,城乡儿童生长差异正在逐渐缩小;监测的九个城市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已达到发达国家同龄儿童水平。
——妇幼卫生法律法规逐步完善
1994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以《宪法》为依据,是保护妇女儿童健康的基本法,与《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共同为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提供了法律保障。国务院先后制定实施了1995-2000年和2001-201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最近刚刚发布了2011-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把妇女和儿童健康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之
一。卫生部先后制定了婚前、孕前、孕产期和新生儿期保健等一系列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使母婴保健服务在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和技术规范等各个环节,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
——妇女儿童重大健康问题逐步得以解决
多年来,针对威胁妇女儿童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问题,国家启动实施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简称降消项目)、中西部六省出生缺陷防治项目、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项目。2009年深化医改启动以来,国家在原有项目基础上,启动实施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针对妇女儿童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等服务内容,妇幼领域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项目、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等,依托这些项目进一步加大对妇幼卫生的投入,着力解决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主要问题。2010年开始,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医疗救助相结合,开展提高农村儿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完善儿童医疗保障制度。
——妇幼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妇幼卫生服务体系以妇幼保健专业机构为核心,以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以大中型综合医疗机构和相关科研教学机构为技术支撑。它具有遍布城乡、分层负责、各有侧重、根在基层的特点,为妇女儿童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是由政府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辖区妇幼保健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服务提供者,为妇女儿童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与妇女儿童健康密切相关的基本医疗服务。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妇幼保健机构3025个,妇产医院398个、儿童医院7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3万个,乡镇卫生院
3.8万个,村卫生室64.8万个;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人员24.5万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均有专兼职妇幼保健工作人员。中国先后建立了妇幼卫生年报信息系统、妇幼卫生监测信息系统和妇幼保健机构监测信息系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妇幼卫生信息网络,为各级政府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妇幼卫生服务不断加强
妇幼卫生服务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从单项服务逐步扩展到覆盖妇女儿童整个生命周期的全面服务,服务内容逐步拓展,服务数量日益增加,服务质量持续提高,越来越多的妇女儿童享受到优质的妇幼保健服务。
婚前和孕前保健服务逐步普及,成为预防出生缺陷的第一道防线。孕产期保健深入开展,已经形成了包括产前检查、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高危孕产妇筛查与管理、住院分娩、新生儿保健和产后访视在内的系统保健服务。新生儿保健服务逐步规范化,广泛开展母婴喂养促进和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实行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和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定期为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在农村地区推行儿童疾病综合管理,及时诊治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加强托儿所、幼儿园儿童保健管理,确保在园儿童健康。2010年全国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84.1%和81.5%。
——妇幼卫生国际合作与交流广泛开展
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妇女儿童健康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多年来,中国政府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人口基金、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在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实施一系列合作项目,改善了妇幼保健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施设备条件,培养了一批妇幼卫生专门人才,引进了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理念以及适宜技术,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妇幼卫生服务能力,特别是贫困地区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妇幼卫生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加深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沟通与了解,为保护中国和世界妇女儿童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妇幼卫生的发展模式和取得的成绩,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好评。(据中国网文字直播整理)
《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1)》举行发布会
卫生部:中国建成世界最大妇幼卫生信息网络
[ 作者:. 转贴自:中国新闻网 点击数:1161 更新时间:2011-10-14 文章录入:admin ]
中新网9月21日电
今日,卫生部就《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1)》举行发布会。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司长秦怀金指出,中国先后建立了妇幼卫生年报信息系统、妇幼卫生监测信息系统和妇幼保健机构监测信息系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妇幼卫生信息网络,为各级政府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国现有8.6亿妇女儿童,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妇女儿童群体。妇女和儿童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妇女儿童健康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妇女儿童健康指标不仅是国际上公认最基础的健康指标,也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综合性指标。
——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孕产妇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持续显著降低,妇女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2009年的75.2岁。201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30.0/10万,比2000年下降了43.4%。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孕产妇死亡率差距逐渐缩小。一些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得到有效防治。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2010年全国婴儿死亡率为13.1‰,比2000年下降了59.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6.4‰,比2000年下降了58.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有所改善,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结果显示,不论城乡、性别,2005年中国儿童的身高、体重比1995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长幅度大于1985至1995年,城乡儿童生长差异正在逐渐缩小;监测的九个城市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已达到发达国家同龄儿童水平。
——妇幼卫生法律法规逐步完善
1994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以《宪法》为依据,是保护妇女儿童健康的基本法,与《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共同为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提供了法律保障。国务院先后制定实施了1995-2000年和2001-201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最近刚刚发布了2011-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把妇女和儿童健康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之
一。卫生部先后制定了婚前、孕前、孕产期和新生儿期保健等一系列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使母婴保健服务在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和技术规范等各个环节,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
——妇女儿童重大健康问题逐步得以解决
多年来,针对威胁妇女儿童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问题,国家启动实施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简称降消项目)、中西部六省出生缺陷防治项目、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项目。2009年深化医改启动以来,国家在原有项目基础上,启动实施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针对妇女儿童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等服务内容,妇幼领域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项目、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等,依托这些项目进一步加大对妇幼卫生的投入,着力解决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主要问题。2010年开始,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医疗救助相结合,开展提高农村儿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完善儿童医疗保障制度。
——妇幼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妇幼卫生服务体系以妇幼保健专业机构为核心,以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以大中型综合医疗机构和相关科研教学机构为技术支撑。它具有遍布城乡、分层负责、各有侧重、根在基层的特点,为妇女儿童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是由政府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辖区妇幼保健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服务提供者,为妇女儿童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与妇女儿童健康密切相关的基本医疗服务。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妇幼保健机构3025个,妇产医院398个、儿童医院7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3万个,乡镇卫生院
3.8万个,村卫生室64.8万个;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人员24.5万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均有专兼职妇幼保健工作人员。中国先后建立了妇幼卫生年报信息系统、妇幼卫生监测信息系统和妇幼保健机构监测信息系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妇幼卫生信息网络,为各级政府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妇幼卫生服务不断加强
妇幼卫生服务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从单项服务逐步扩展到覆盖妇女儿童整个生命周期的全面服务,服务内容逐步拓展,服务数量日益增加,服务质量持续提高,越来越多的妇女儿童享受到优质的妇幼保健服务。
婚前和孕前保健服务逐步普及,成为预防出生缺陷的第一道防线。孕产期保健深入开展,已经形成了包括产前检查、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高危孕产妇筛查与管理、住院分娩、新生儿保健和产后访视在内的系统保健服务。新生儿保健服务逐步规范化,广泛开展母婴喂养促进和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实行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和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定期为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在农村地区推行儿童疾病综合管理,及时诊治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加强托儿所、幼儿园儿童保健管理,确保在园儿童健康。2010年全国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84.1%和81.5%。
——妇幼卫生国际合作与交流广泛开展
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妇女儿童健康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多年来,中国政府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人口基金、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在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实施一系列合作项目,改善了妇幼保健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施设备条件,培养了一批妇幼卫生专门人才,引进了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理念以及适宜技术,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妇幼卫生服务能力,特别是贫困地区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妇幼卫生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加深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沟通与了解,为保护中国和世界妇女儿童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妇幼卫生的发展模式和取得的成绩,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好评。(据中国网文字直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