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小学生主动学习数学

  【摘 要】主动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在教学中应为学生学习数学创造条件,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懂得如何学习数学;并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以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主动学习;师生关系;培养能力;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 下面,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为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创造条件   (1)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对学生的期待具有很大的推动力,能激起学生的潜在力量,并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   (2)要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布置分层作业。   (3)对学生的成功给予鼓励,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使每位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诱思导学,培养学生乐学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课堂教学时要体现“两主”作用。教师可用适当的手段对学生思路进行引导,但为了让全体同学的主体性得到更充分发挥,心理潜能得到更好的挖掘,探索精神更快形成,教师没必要把知识点直接加以解说,而是诱导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学。利用“诱思导学”为后面的教学过程做好铺垫,这样,学生的整个认识系统就会被激活,并高速运转起来,就会由最初的兴趣萌芽状态进入到主动探索理解新知识阶段。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是通过“化圆为方”实验让学生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可提出“怎样计算圆的面积”这一探索问题,学生思维就集中在面积上,再利用小组探讨、观察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形变而面积不变”上,注意圆的周长与半径和拼成的近似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上,从而自己发现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处于引导,学生处于主动学习地位,体现了教育教学价值。   三、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小学生求知欲望强,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精力不够集中,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课堂上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数学教学要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在于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他们积极思考,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并引导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四、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要想使学生爱听课、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目、脑、口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习、思考、应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主动学习。   1.认真听   让学生听讲时抓住重难点,边听边作好笔记。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为了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口算题可由教师口述,学生直接写出得数来;教师口述应用题,让学生直接写出算式,并适当提问。   2.仔细看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观察材料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由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给学生提示,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作出判断。   3.动脑去想   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动脑筋去想问题,老师要启发,促使他们动脑子,使每位学生对问题都动脑去想。   4.善于表达   语言表达很重要,要说就要去想。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学生用脑去想、并且会认真听、仔细看。因此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五、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l.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要对学生关心和爱护,这是教师的天职,学生也要对教师尊重和信赖,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言行。课堂教学中,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不把学生分成几等,让学生感到老师和蔼可亲、公正之心待人,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当然,要建立这种良好的关系,主导方面在教师,学生则是积极活动的主体。   2.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多接触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学生生活受到挫折时要鼓励,身体有病时要安慰,学习方面遇到困难时要帮助和指导。学生在这些方面若获得了满足,师生关系自然会拉近,教育效果就产生于师生情感的交融之中了。   3.尊重、理解和宽容每一个学生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接纳、了解每一位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这样,用我们火热真挚的心去贴近孩子们善良、纯洁的心灵,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摘 要】主动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在教学中应为学生学习数学创造条件,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懂得如何学习数学;并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以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主动学习;师生关系;培养能力;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 下面,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为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创造条件   (1)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对学生的期待具有很大的推动力,能激起学生的潜在力量,并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   (2)要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布置分层作业。   (3)对学生的成功给予鼓励,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使每位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诱思导学,培养学生乐学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课堂教学时要体现“两主”作用。教师可用适当的手段对学生思路进行引导,但为了让全体同学的主体性得到更充分发挥,心理潜能得到更好的挖掘,探索精神更快形成,教师没必要把知识点直接加以解说,而是诱导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学。利用“诱思导学”为后面的教学过程做好铺垫,这样,学生的整个认识系统就会被激活,并高速运转起来,就会由最初的兴趣萌芽状态进入到主动探索理解新知识阶段。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是通过“化圆为方”实验让学生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可提出“怎样计算圆的面积”这一探索问题,学生思维就集中在面积上,再利用小组探讨、观察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形变而面积不变”上,注意圆的周长与半径和拼成的近似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上,从而自己发现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处于引导,学生处于主动学习地位,体现了教育教学价值。   三、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小学生求知欲望强,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精力不够集中,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课堂上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数学教学要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在于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他们积极思考,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并引导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四、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要想使学生爱听课、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目、脑、口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习、思考、应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主动学习。   1.认真听   让学生听讲时抓住重难点,边听边作好笔记。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为了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口算题可由教师口述,学生直接写出得数来;教师口述应用题,让学生直接写出算式,并适当提问。   2.仔细看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观察材料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由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给学生提示,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作出判断。   3.动脑去想   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动脑筋去想问题,老师要启发,促使他们动脑子,使每位学生对问题都动脑去想。   4.善于表达   语言表达很重要,要说就要去想。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学生用脑去想、并且会认真听、仔细看。因此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五、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l.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要对学生关心和爱护,这是教师的天职,学生也要对教师尊重和信赖,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言行。课堂教学中,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不把学生分成几等,让学生感到老师和蔼可亲、公正之心待人,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当然,要建立这种良好的关系,主导方面在教师,学生则是积极活动的主体。   2.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多接触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学生生活受到挫折时要鼓励,身体有病时要安慰,学习方面遇到困难时要帮助和指导。学生在这些方面若获得了满足,师生关系自然会拉近,教育效果就产生于师生情感的交融之中了。   3.尊重、理解和宽容每一个学生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接纳、了解每一位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这样,用我们火热真挚的心去贴近孩子们善良、纯洁的心灵,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相关文章

  • 怎样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
  • 怎样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 摘要:新课程的重要任务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 变期待着课堂教学气氛的转变,面对新课程,"民主.宽松与和谐 为真谛"的课堂教学气氛才是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建构.自主发展 的重要前提 ...查看


  • 怎样评价课堂教学
  • 怎样评价课堂教学 (2008-05-19 21:26:37) 转载▼ 标签: 分类: 花匠闲话 杂谈 怎样评价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教学工作的基本方式和主要途径.因而抓好"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怎样评价 ...查看


  • 小学数学的有效课堂
  • 小学数学的有效课堂 温少华[email protected].[1**********].文水县东南街第一小学.032100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是面向教学, 解决教与学问题,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而制定的一套系统方案.它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是 ...查看


  • 提高数学兴趣
  • 时 间 记 忆 >>日一二三四五六 1 2345678 [1**********]15 [1**********]122 [1**********]829 30 专 题 分 类 首页相册标签 1班级(121) 2数学(166) ...查看


  • 怎样上好四年级上册数学
  • 怎样上好数学课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 2007-12-28 下午 01:50:55 | By: suhongmei ] 怎样上好数学课 数学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堂教学又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渠道.为了克 ...查看


  • 英特尔未来教育数学作业:分数让生活如此简单
  •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湖北省兴山县南阳镇中心小学 方昌兴 王玉兰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内容.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本课重点是让学生加 ...查看


  • 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一个人要有较深的造诣,必须用自学的方法达到.这样,他的学问就扎实,积累就深厚,运用起来就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也主张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主动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道曰:&q ...查看


  • 怎样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科的课前预习能力会议记录
  • <怎样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科的课前预习能力>研讨会 护国双才小学:吴健 段小红 吉海清 我校地处山区,全校学生都是农村孩子.95%的家长都外出务工,孩子基本上都由年迈的老人带.对于农村老人来说,他们基本上都没有文化知识, ...查看


  • 构建和谐课堂
  • 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发展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淮安市城南乡新闸小学 杜德恒 摘要: 在新一轮课改浪潮中,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人们理性解决质与量矛盾关系的主要手段.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应创设合理问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