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评论栏目不同于一般新闻节目,在告知观众发生了什么的同时,更多的应该告诉观众为什么会发生,发生了会怎样,该怎么办等与事件相关的多方面、立体化的信息。同时,对于事件应该给以足够的分析和判断,让观众通过节目的收看对相关事件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判断和认知。
一个栏目若想满足观众的全部需求是很难做到的,尤其是当今电视频道及栏目根据观众的细分变得日益专业化,使得观众更加难以在一档栏目中获得多种满足。电视新闻评论性栏目最能满足的是观众“环境监测”的需求,告知观众最新的信息,最及时的反应环境变化、对热点事件作出准确迅速的评析。
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观众的“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里的概念,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和期盼。观众在面对一个电视栏目时,总是对自己接受的内容有一个预期、一种期待,这正是收视行为中“期待视野”的表现。观众的这种“期待”是由其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状况、所受教育的水平、生活经历和经验、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性格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每个观众由于各种前提因素的不同,所具有的“期待”也是不同的,对于电视栏目的预期是有差异的,这也正是观众在面对不同节目类型或相同类型的不同节目时会做出不同选择的根本原因。观众更愿意对与自身“期待”最接近,最能满足自身预期的节目给予青睐。
观众对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表现出怎样的期待呢?这得从影响该类型节目的目标观众“期待视野”的因素去考虑。这种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观众之间是难以具体统计和比较的,但对于具有相同收视习惯或倾向的观众来说又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的观众多为文化程度较高的居民,如政府官员、公务员、企业干部、大学教师、大学生等。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对于社会的参与程度、社会经验积累与接受程度、自身素质等方面与一般民众相比较高,对于电视栏目往往表现出较高的“期待”。该类观众群体具有主动识别、归纳、分析传播信息能力较强等特点。在这样的收视“期待”下要求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不能仅仅对新闻事件做出简单的“告知”层次的报道,更不能设想用一些市井小事来满足观众的需要。他们所应提供给目标观众的将是最新、最热,具有一定重要性和全民关注度的事件,并且对于这些事件的报道深度应高于此类观众的一般经验性认知。一档电视栏目如果当作一件商品的话,便得在产品本身上对于目标观众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予以体现,让观众在收看节目的同时能够使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得以体现,让节目与观众的“身份”能够得以对位。这本身也是观众在接受时的一种“期待”。接受美学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伊泽尔认为:在文学文本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头脑里始终有一个隐在读者,而写作过程便是向这个隐在的读者叙述故事并进行对话的过程。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在面对自己的目标观众时,首先必须使自己具有与目标观众进行对话的水平和“资格”,因为该类型的节目面对的观众是社会最有力的一股力量,或“自认为如此”的一类群体,他们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总会表现出格外的关注,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与革新意识。因此,他们对自己不知或知之较少的外部世界更加充满好奇和欲知的渴望,希望通过电视拓宽视野超越自我。这部分观众总会把通过电视节目接受的信息与自身的经验积累进行比较,这便是观众在收视行为发生之前“期待视野”的一种表现。为了适应这种期待,节目的内容必须提高文化品味,具有足够的信息量、足够的深度以及足够的权威性和学术性,这样才能与目标观众的“期待视野”相适应。
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的“空白结构”
电视观众在面对电视栏目时具有较强的自主参与意识。对于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其目标观众本身具有的社会地位、所处环境及社会经验,决定了他们具有更强的参与社会事务的意愿。然而,媒体与观众之间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很难进行直接的接触和对话,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观众的参与,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与观众之间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召唤结构”也是接受美学对于文学研究提出的一个概念。召唤结构是文学文本中存在的召唤读者的结构框架。召唤结构的实质是文本的语言和形象结构中存在着一些空白和模糊点,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独立地填补和连接,从而使模糊补丁的形象在头脑中明晰、确定起来。这一概念的核心便是文学作品中应存在一定的“空白”。所谓空白,就是文本中作者没有写出来或是没有明确写出来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性的意蕴空间。这些“空白”等待着读者去发现,去填补和诠释。这些理论和概念的提出目的便是让人们意识到读者在文学传播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及地位。而这些思想对于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借鉴和参考意义。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媒介信息同样需要有足够的“空白”“召唤”受众的想象,增强受众的参与程度,而这些对于拉近传、受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大众传播早已告别了说教的时代,每个受众都有自己的对于新闻事件的心理预期与认知,他们希望在传授过程中能够参与其中,拥有自己的思考空间。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媒介在为受众提供信息时需要“空白”的存在。
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是为观众提供新闻事件全面深刻的剖析与点评,客观上要求在节目过程中主持人或评论员需要表达出自己的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观点。但评论性节目中如果观点过于鲜明、话语说得太满的话又会使栏目没有“空白”,让观众失去足够的思考空间。此外,对于一个事物的评定和判断往往是没有唯一的标准或结论的,轻易下结论是不合适的,并且此类节目的观众基于自身较强的知识背景、经验积累,对于事物往往已有较为成熟的认知,已有自己的“期待视野”,这决定了对于不同的观点存在必然的抵制行为。这些因素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在给目标观众提供内容时在“空白”把握上具有了比其他类型栏目更大的难度。“空白”给的太多,评的成分过少,便会出现“重论轻评”的现象,使得栏目失去该有的魅力。如果观点过于鲜明,以致不给观众其他的选择空间,使得内容缺少足够的“空白”,必然会引起观众的不适。面对这种状况,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必须要把握好论与评的度。一方面,评是一定要的,并且要占据节目足够大的比重,因为评得是否精彩将直接决定该类型栏目的魅力大小。另一方面,又得让观众看了以后能有自己的思考空间,产生基于自身实践经验的认知与评价。这要求节目评得要足够到位,有权威性,让观众信服,同时观点的阐述不以强加观众为目的,提出的观点应该具有建设性,能够起到抛砖引玉、激发观众思考、调动观众想象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既确保节目的魅力,又给观众留下了足够的“空白”,使得他们的参与意识得到体现与满足。
此外,节目在制作过程中还应注重解决节目的实用性、客观性、公允性、公正性等诸多问题。要注意的一点是,对于不同电视台的,具有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与央视的《焦点访谈》相比,前者的目标观众比后者具有更高的知识背景,观众群较窄,是给社会上知识分子或精英阶层看的,而后者则是要适应广大普通老百姓的需求的。因此,前者更应具有学术性并追求深度,而后者则更应侧重平民化、大众化。而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评论性节目若想成功,应更加注重对观众的地域性和亲近性需求的满足。总之,如何最大限度的满足观众的需求,适合观众的收视习惯,契合观众的收视心理是一档新闻评论性节目需要解决的。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参考文献:
1.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李 颖,杨振荣译:《受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罗杰・迪金森,奥尔加・林耐,拉马斯瓦米・哈里德拉纳斯著,单波译:《受众研究读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4.范叶妮:《电视民生新闻媒介生态环境与受众分析》[D],重庆:重庆大学新闻学,2006。
5.赵蓓:《新媒体时代的受众需求与媒介利益》[D],山东新闻学,2006。
电视新闻评论栏目不同于一般新闻节目,在告知观众发生了什么的同时,更多的应该告诉观众为什么会发生,发生了会怎样,该怎么办等与事件相关的多方面、立体化的信息。同时,对于事件应该给以足够的分析和判断,让观众通过节目的收看对相关事件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判断和认知。
一个栏目若想满足观众的全部需求是很难做到的,尤其是当今电视频道及栏目根据观众的细分变得日益专业化,使得观众更加难以在一档栏目中获得多种满足。电视新闻评论性栏目最能满足的是观众“环境监测”的需求,告知观众最新的信息,最及时的反应环境变化、对热点事件作出准确迅速的评析。
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观众的“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里的概念,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和期盼。观众在面对一个电视栏目时,总是对自己接受的内容有一个预期、一种期待,这正是收视行为中“期待视野”的表现。观众的这种“期待”是由其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状况、所受教育的水平、生活经历和经验、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性格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每个观众由于各种前提因素的不同,所具有的“期待”也是不同的,对于电视栏目的预期是有差异的,这也正是观众在面对不同节目类型或相同类型的不同节目时会做出不同选择的根本原因。观众更愿意对与自身“期待”最接近,最能满足自身预期的节目给予青睐。
观众对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表现出怎样的期待呢?这得从影响该类型节目的目标观众“期待视野”的因素去考虑。这种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观众之间是难以具体统计和比较的,但对于具有相同收视习惯或倾向的观众来说又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的观众多为文化程度较高的居民,如政府官员、公务员、企业干部、大学教师、大学生等。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对于社会的参与程度、社会经验积累与接受程度、自身素质等方面与一般民众相比较高,对于电视栏目往往表现出较高的“期待”。该类观众群体具有主动识别、归纳、分析传播信息能力较强等特点。在这样的收视“期待”下要求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不能仅仅对新闻事件做出简单的“告知”层次的报道,更不能设想用一些市井小事来满足观众的需要。他们所应提供给目标观众的将是最新、最热,具有一定重要性和全民关注度的事件,并且对于这些事件的报道深度应高于此类观众的一般经验性认知。一档电视栏目如果当作一件商品的话,便得在产品本身上对于目标观众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予以体现,让观众在收看节目的同时能够使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得以体现,让节目与观众的“身份”能够得以对位。这本身也是观众在接受时的一种“期待”。接受美学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伊泽尔认为:在文学文本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头脑里始终有一个隐在读者,而写作过程便是向这个隐在的读者叙述故事并进行对话的过程。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在面对自己的目标观众时,首先必须使自己具有与目标观众进行对话的水平和“资格”,因为该类型的节目面对的观众是社会最有力的一股力量,或“自认为如此”的一类群体,他们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总会表现出格外的关注,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与革新意识。因此,他们对自己不知或知之较少的外部世界更加充满好奇和欲知的渴望,希望通过电视拓宽视野超越自我。这部分观众总会把通过电视节目接受的信息与自身的经验积累进行比较,这便是观众在收视行为发生之前“期待视野”的一种表现。为了适应这种期待,节目的内容必须提高文化品味,具有足够的信息量、足够的深度以及足够的权威性和学术性,这样才能与目标观众的“期待视野”相适应。
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的“空白结构”
电视观众在面对电视栏目时具有较强的自主参与意识。对于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其目标观众本身具有的社会地位、所处环境及社会经验,决定了他们具有更强的参与社会事务的意愿。然而,媒体与观众之间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很难进行直接的接触和对话,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观众的参与,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与观众之间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召唤结构”也是接受美学对于文学研究提出的一个概念。召唤结构是文学文本中存在的召唤读者的结构框架。召唤结构的实质是文本的语言和形象结构中存在着一些空白和模糊点,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独立地填补和连接,从而使模糊补丁的形象在头脑中明晰、确定起来。这一概念的核心便是文学作品中应存在一定的“空白”。所谓空白,就是文本中作者没有写出来或是没有明确写出来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性的意蕴空间。这些“空白”等待着读者去发现,去填补和诠释。这些理论和概念的提出目的便是让人们意识到读者在文学传播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及地位。而这些思想对于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借鉴和参考意义。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媒介信息同样需要有足够的“空白”“召唤”受众的想象,增强受众的参与程度,而这些对于拉近传、受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大众传播早已告别了说教的时代,每个受众都有自己的对于新闻事件的心理预期与认知,他们希望在传授过程中能够参与其中,拥有自己的思考空间。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媒介在为受众提供信息时需要“空白”的存在。
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是为观众提供新闻事件全面深刻的剖析与点评,客观上要求在节目过程中主持人或评论员需要表达出自己的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观点。但评论性节目中如果观点过于鲜明、话语说得太满的话又会使栏目没有“空白”,让观众失去足够的思考空间。此外,对于一个事物的评定和判断往往是没有唯一的标准或结论的,轻易下结论是不合适的,并且此类节目的观众基于自身较强的知识背景、经验积累,对于事物往往已有较为成熟的认知,已有自己的“期待视野”,这决定了对于不同的观点存在必然的抵制行为。这些因素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在给目标观众提供内容时在“空白”把握上具有了比其他类型栏目更大的难度。“空白”给的太多,评的成分过少,便会出现“重论轻评”的现象,使得栏目失去该有的魅力。如果观点过于鲜明,以致不给观众其他的选择空间,使得内容缺少足够的“空白”,必然会引起观众的不适。面对这种状况,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必须要把握好论与评的度。一方面,评是一定要的,并且要占据节目足够大的比重,因为评得是否精彩将直接决定该类型栏目的魅力大小。另一方面,又得让观众看了以后能有自己的思考空间,产生基于自身实践经验的认知与评价。这要求节目评得要足够到位,有权威性,让观众信服,同时观点的阐述不以强加观众为目的,提出的观点应该具有建设性,能够起到抛砖引玉、激发观众思考、调动观众想象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既确保节目的魅力,又给观众留下了足够的“空白”,使得他们的参与意识得到体现与满足。
此外,节目在制作过程中还应注重解决节目的实用性、客观性、公允性、公正性等诸多问题。要注意的一点是,对于不同电视台的,具有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与央视的《焦点访谈》相比,前者的目标观众比后者具有更高的知识背景,观众群较窄,是给社会上知识分子或精英阶层看的,而后者则是要适应广大普通老百姓的需求的。因此,前者更应具有学术性并追求深度,而后者则更应侧重平民化、大众化。而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评论性节目若想成功,应更加注重对观众的地域性和亲近性需求的满足。总之,如何最大限度的满足观众的需求,适合观众的收视习惯,契合观众的收视心理是一档新闻评论性节目需要解决的。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参考文献:
1.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李 颖,杨振荣译:《受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罗杰・迪金森,奥尔加・林耐,拉马斯瓦米・哈里德拉纳斯著,单波译:《受众研究读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4.范叶妮:《电视民生新闻媒介生态环境与受众分析》[D],重庆:重庆大学新闻学,2006。
5.赵蓓:《新媒体时代的受众需求与媒介利益》[D],山东新闻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