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认识职业教案

一、导入课程

职业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将伴随每一个人几十年的生命旅

程,它不仅是一个人谋生的需要,同时也将伴随是人们贡献社会、实现自我的平

台。人们依赖职业以求生存,但事实上,大多数人对职业的认识是模糊的,不能

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以至于影响一生的发展。

对于医学生来说,由于专业的限制,限定医学生的职业限于医学相关。通过

引导学生“医学生的N种可能”,内科医生,外科医生,急诊医生,医药代表,

回家乡看门诊,自主创业,甚至从事与医学无关的活动,进而扩散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对职业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二、职业的内涵与分类

1、与职业相关的几个概念-岗位、工作、职业、事业

首先,引导学生意识到岗位、工作、职业、事业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以

及任务(岗位)、工作、职业、事业、人生的递进关系。

其次,解释岗位、工作、职业、事业的定义。

岗位:岗位是根据生产或服务的实际需要而设定的工作位置,是对职业进行

的具体划分。岗位与人相对应。

岗位是随事定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事设岗。岗位是组织要求个体完成的

一项或多项责任以及为此赋予个体的权力的总和。一份职位一般是将某些任务、

职责和责任组为一体;而一个岗位则是指由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

工作:工作是指一个组织机构中一群类似的职位。常用所要执行的任务来描

述工作。

一个人的工作是他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人类社会是由不同的组织、团体、

公司组成,而以上的组织、团体、公司都是许多个体构成,他们分工合作,向着

既定目标行动,从而带动了社会的前进发展。

职业:是一系列有内在关系的工作的总称,也可以理解为不同专业领域中一

系列相似性的服务或彼此相关工作的集合。是指参与社会分工,用专业的技能和

知识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丰富社会物质或精神生活的一项工作。

并要强调知识是要付费的。

事业:是指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

的经常性活动;有时事业也可以指个人的成就。事业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乐意去努

力或者所有的人都能实现的。很多人都常说我们要拥有自己的事业,

其实是个很

高层次的概念。它是解决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社会认可和自我价值的真正实现。

事业可以让个人投入一生精力,以获得最大人生价值的生涯目标,事业体现

为个人为追求有意义的人生价值而开展的活动。

第三,结合医学生的实际,对学生提出问题,你学医是为了什么?你在医学

路上会走的多远?使全体学生思考,并请一两个同学回答。

第四,讲述两个故事,“认真你就输了”是个伪命题、价值=人脉两个故事,

使学生明白职业的概念。

最后,结合医学生实际,普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最近提出的“规培”

-专科医师专业化培训。

2、职业的内涵

职业由“职”与“业”两方面构成,“职”为职责,意为对自己承担的工作

负有责任,“业”则指以某种特殊的技能“从事某种工作”。职业从词义的层面

是指人们通过自己掌握的特殊技能,承担起一定的工作责任。

社会学认为:职业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种社会位置;职业是从事某一专门

工作和活动的社会分工,职业同权力和利益是紧密联系的;职业是国家确定和认

可的。

经济学认为:职业是社会分工体系中劳动者所获得的一种劳动角色;职业是

一种社会性的活动;职业具有联系性和稳定性;职业具有经济性。

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需要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运用技能创造财富、获得合

理的报酬、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需要的工作。

(1)参与社会分工

参与社会分工,指的就是人参与各种劳动的具体责任划分,具有独立化和专

业化的特点。没有社会分工的话,劳动时间将大大增加,生产效率也会随之降低,

强大的企业并非要靠领导者事必躬亲,而是将不同的工作交给相应的部门来解

决,以达到更快的办事效率。

(2)需要专业的知识与技能

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才能让你面对工作表现得游刃有余,拥有高超

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事获得较好职业的必要前提。

(3)运用技能创造财富

财富通常包括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它们的创造方式又可根据实际情况分为

直接创造和间接创造通过职业来创造财富,无论财富应用于自己还是他人

(4)获得合理的报酬

合理的报酬并非是你通过劳动后每月获得的薪水,而是你在法律规定下,

应拿到的薪资报酬。通常你所创造出的财富,一部分会上缴到国库,一部分要交

给企业,剩下的才是你应得的薪水。

(5)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需要

职业还有一个重要的内涵,就是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需要。这其中包括对

于物质需求以及精神需求两方面的满足。通常来说,物质生活的需求方式要通过

资金去购买生活的必需品,而精神上的需求则是来自于同伴或是自身的认同感、

喜悦感、自我满足感等。这些需求决定着一个人能否安心工作,也影响着他选择

工作的标准。

综上所述,可以概括出职业内涵的六大要素:社会性、经济性、技术性、稳

定性、规范性、群体性。

3、职业的意义

通过幻灯片展示,使学生意识到职业有四个意义,生存、社会交往、价值、

个性进步与社会发展。

生存是指财富、收入、生存、发展;社会交往是指社会关系;价值是指奋斗

目标;个性进步与社会发展是指提高能力、促进发展。

职业对人们的生涯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1)职业是人们保证自我生存的手段。

(2)职业是人们与社会进行交往的一种主要渠道。

(3)职业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平台。

(4)职业促进人们的个性发展。

(5)职业推动社会的进步。

4、职业的分类

职业分类,是指按一定的规则、标准及方法,按照职业的性质和特点,把一

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社会职业,分成并统一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

的过程。

职业分类的目的是要将社会上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工作,按照其活动的不

同性质、对象、内容、形式、功用和结果进行划分,使之成为规范统一、类系有

别、井然有序的层次或类别。

国际劳工组织于1958年颁布了第一步《国际标准职业分类》,成为各国编

制职业分类的依据。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科学技术的

迅猛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这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

要求。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1995年2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

局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中央各部委于1998年12月编制完成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并于1999年5月正式颁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是我国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

性文献。由于它的编制与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的修订同步进行,相互完

全兼容,因此,它本身也就代表了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的重要贡献在于,它在广泛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特别是《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ISCO-88)和深入分析我国社会职业构成的基础上,突破了过去以行业管理机构

为主体,以归口部门、单位甚至用工形式来划分职业的传统模式,采用了以从业

人员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作为职业划分标准的新原则,并对各个职业的定义、工作

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工作活动的范围等作了具体描述,体现了职业活动本身

固有的社会性、经济性、目的性、规范性、稳定性和群体性的特征。《大典》科

学地、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当前我国社会的职业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把我国职业划分为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

四个层次:大类(8个)、中类(66个)、小类(413个)、细类(1838个)。

细类为最小类别,亦即职业。

8个大类分别是:

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中包括5个中

类,16个小类,25个细类。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4个中类,115个小类,379个细类。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其中包括4个中类,12个小类,45个细

类。

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其中包括8个中类,43个小类,147个细类。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其中包括6个中类,30个

小类,121个细类。

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其中包括27个中类,195

个小类,1119个细类。

第七大类:军人,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

细类。

从职业结构看,职业的分布有三个特点:第一,技术型和技能型职业占主导。

占实际职业总量的60.88%的职业分布在“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这一大类,它们分属我国工业生产的各个主要领域。从这类职业的工作内容分析,

其特点是以技术型和技能型操作为主。第二,第三产业职业比重较小,仅占实际

职业总量的8%左右。三大产业中的职业分布,以第二产业的职业比重最大。第

三,知识型与高新技术型职业较少。现有职业结构中,属于知识型与高新技术型

的职业数量不超过总量的3%。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2年进行了修改。新标准《劳动力市场职业分类与

代码(LB501-2002)》分为6个大类,56个中类,236个小类,17个细类。

互动环节:游戏:测试自己适合哪款职业

(二)职业的产生和发展趋势

1、职业的产生

职业是在人类长期生产活动中,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而逐步

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分工是职业产生的基础。人类的社会劳动分工产生于原

始社会后期。第一次社会分工是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社会分工是商业的出现。

2、职业的发展趋势

职业有以下几个趋势:

1.职业种类在数量上由少到多,新职业出现的频率加快。

2.职业份共由简单到精细,第三产业职业数量不断增加。

3.脑力劳动的比重在总的社会职业中不断增加。

4.同一种职业活动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5.职业模式趋于灵活和复杂。

3、结合医学生观看2014年9月10日“大家”《医学 医生 医院论坛》 让医学生更好认识职业。

结合授课对象实际,医学生大多数最终会从事医生职业,从从事医生职业的

优缺点,从事医生职业需要的知识,从事医生职业的路径图来分析医生这个职业。同时,联系医院与医学、医生的实际来分析。

4、观看《土家放牛娃的医学梦》

三、归纳总结:了解职业,掌握职业认知的发展趋势,为自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正确的确定职业方向奠定基础。

一、导入课程

职业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将伴随每一个人几十年的生命旅

程,它不仅是一个人谋生的需要,同时也将伴随是人们贡献社会、实现自我的平

台。人们依赖职业以求生存,但事实上,大多数人对职业的认识是模糊的,不能

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以至于影响一生的发展。

对于医学生来说,由于专业的限制,限定医学生的职业限于医学相关。通过

引导学生“医学生的N种可能”,内科医生,外科医生,急诊医生,医药代表,

回家乡看门诊,自主创业,甚至从事与医学无关的活动,进而扩散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对职业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二、职业的内涵与分类

1、与职业相关的几个概念-岗位、工作、职业、事业

首先,引导学生意识到岗位、工作、职业、事业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以

及任务(岗位)、工作、职业、事业、人生的递进关系。

其次,解释岗位、工作、职业、事业的定义。

岗位:岗位是根据生产或服务的实际需要而设定的工作位置,是对职业进行

的具体划分。岗位与人相对应。

岗位是随事定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事设岗。岗位是组织要求个体完成的

一项或多项责任以及为此赋予个体的权力的总和。一份职位一般是将某些任务、

职责和责任组为一体;而一个岗位则是指由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

工作:工作是指一个组织机构中一群类似的职位。常用所要执行的任务来描

述工作。

一个人的工作是他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人类社会是由不同的组织、团体、

公司组成,而以上的组织、团体、公司都是许多个体构成,他们分工合作,向着

既定目标行动,从而带动了社会的前进发展。

职业:是一系列有内在关系的工作的总称,也可以理解为不同专业领域中一

系列相似性的服务或彼此相关工作的集合。是指参与社会分工,用专业的技能和

知识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丰富社会物质或精神生活的一项工作。

并要强调知识是要付费的。

事业:是指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

的经常性活动;有时事业也可以指个人的成就。事业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乐意去努

力或者所有的人都能实现的。很多人都常说我们要拥有自己的事业,

其实是个很

高层次的概念。它是解决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社会认可和自我价值的真正实现。

事业可以让个人投入一生精力,以获得最大人生价值的生涯目标,事业体现

为个人为追求有意义的人生价值而开展的活动。

第三,结合医学生的实际,对学生提出问题,你学医是为了什么?你在医学

路上会走的多远?使全体学生思考,并请一两个同学回答。

第四,讲述两个故事,“认真你就输了”是个伪命题、价值=人脉两个故事,

使学生明白职业的概念。

最后,结合医学生实际,普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最近提出的“规培”

-专科医师专业化培训。

2、职业的内涵

职业由“职”与“业”两方面构成,“职”为职责,意为对自己承担的工作

负有责任,“业”则指以某种特殊的技能“从事某种工作”。职业从词义的层面

是指人们通过自己掌握的特殊技能,承担起一定的工作责任。

社会学认为:职业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种社会位置;职业是从事某一专门

工作和活动的社会分工,职业同权力和利益是紧密联系的;职业是国家确定和认

可的。

经济学认为:职业是社会分工体系中劳动者所获得的一种劳动角色;职业是

一种社会性的活动;职业具有联系性和稳定性;职业具有经济性。

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需要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运用技能创造财富、获得合

理的报酬、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需要的工作。

(1)参与社会分工

参与社会分工,指的就是人参与各种劳动的具体责任划分,具有独立化和专

业化的特点。没有社会分工的话,劳动时间将大大增加,生产效率也会随之降低,

强大的企业并非要靠领导者事必躬亲,而是将不同的工作交给相应的部门来解

决,以达到更快的办事效率。

(2)需要专业的知识与技能

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才能让你面对工作表现得游刃有余,拥有高超

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事获得较好职业的必要前提。

(3)运用技能创造财富

财富通常包括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它们的创造方式又可根据实际情况分为

直接创造和间接创造通过职业来创造财富,无论财富应用于自己还是他人

(4)获得合理的报酬

合理的报酬并非是你通过劳动后每月获得的薪水,而是你在法律规定下,

应拿到的薪资报酬。通常你所创造出的财富,一部分会上缴到国库,一部分要交

给企业,剩下的才是你应得的薪水。

(5)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需要

职业还有一个重要的内涵,就是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需要。这其中包括对

于物质需求以及精神需求两方面的满足。通常来说,物质生活的需求方式要通过

资金去购买生活的必需品,而精神上的需求则是来自于同伴或是自身的认同感、

喜悦感、自我满足感等。这些需求决定着一个人能否安心工作,也影响着他选择

工作的标准。

综上所述,可以概括出职业内涵的六大要素:社会性、经济性、技术性、稳

定性、规范性、群体性。

3、职业的意义

通过幻灯片展示,使学生意识到职业有四个意义,生存、社会交往、价值、

个性进步与社会发展。

生存是指财富、收入、生存、发展;社会交往是指社会关系;价值是指奋斗

目标;个性进步与社会发展是指提高能力、促进发展。

职业对人们的生涯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1)职业是人们保证自我生存的手段。

(2)职业是人们与社会进行交往的一种主要渠道。

(3)职业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平台。

(4)职业促进人们的个性发展。

(5)职业推动社会的进步。

4、职业的分类

职业分类,是指按一定的规则、标准及方法,按照职业的性质和特点,把一

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社会职业,分成并统一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

的过程。

职业分类的目的是要将社会上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工作,按照其活动的不

同性质、对象、内容、形式、功用和结果进行划分,使之成为规范统一、类系有

别、井然有序的层次或类别。

国际劳工组织于1958年颁布了第一步《国际标准职业分类》,成为各国编

制职业分类的依据。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科学技术的

迅猛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这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

要求。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1995年2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

局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中央各部委于1998年12月编制完成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并于1999年5月正式颁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是我国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

性文献。由于它的编制与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的修订同步进行,相互完

全兼容,因此,它本身也就代表了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的重要贡献在于,它在广泛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特别是《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ISCO-88)和深入分析我国社会职业构成的基础上,突破了过去以行业管理机构

为主体,以归口部门、单位甚至用工形式来划分职业的传统模式,采用了以从业

人员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作为职业划分标准的新原则,并对各个职业的定义、工作

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工作活动的范围等作了具体描述,体现了职业活动本身

固有的社会性、经济性、目的性、规范性、稳定性和群体性的特征。《大典》科

学地、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当前我国社会的职业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把我国职业划分为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

四个层次:大类(8个)、中类(66个)、小类(413个)、细类(1838个)。

细类为最小类别,亦即职业。

8个大类分别是:

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中包括5个中

类,16个小类,25个细类。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4个中类,115个小类,379个细类。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其中包括4个中类,12个小类,45个细

类。

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其中包括8个中类,43个小类,147个细类。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其中包括6个中类,30个

小类,121个细类。

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其中包括27个中类,195

个小类,1119个细类。

第七大类:军人,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

细类。

从职业结构看,职业的分布有三个特点:第一,技术型和技能型职业占主导。

占实际职业总量的60.88%的职业分布在“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这一大类,它们分属我国工业生产的各个主要领域。从这类职业的工作内容分析,

其特点是以技术型和技能型操作为主。第二,第三产业职业比重较小,仅占实际

职业总量的8%左右。三大产业中的职业分布,以第二产业的职业比重最大。第

三,知识型与高新技术型职业较少。现有职业结构中,属于知识型与高新技术型

的职业数量不超过总量的3%。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2年进行了修改。新标准《劳动力市场职业分类与

代码(LB501-2002)》分为6个大类,56个中类,236个小类,17个细类。

互动环节:游戏:测试自己适合哪款职业

(二)职业的产生和发展趋势

1、职业的产生

职业是在人类长期生产活动中,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而逐步

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分工是职业产生的基础。人类的社会劳动分工产生于原

始社会后期。第一次社会分工是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社会分工是商业的出现。

2、职业的发展趋势

职业有以下几个趋势:

1.职业种类在数量上由少到多,新职业出现的频率加快。

2.职业份共由简单到精细,第三产业职业数量不断增加。

3.脑力劳动的比重在总的社会职业中不断增加。

4.同一种职业活动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5.职业模式趋于灵活和复杂。

3、结合医学生观看2014年9月10日“大家”《医学 医生 医院论坛》 让医学生更好认识职业。

结合授课对象实际,医学生大多数最终会从事医生职业,从从事医生职业的

优缺点,从事医生职业需要的知识,从事医生职业的路径图来分析医生这个职业。同时,联系医院与医学、医生的实际来分析。

4、观看《土家放牛娃的医学梦》

三、归纳总结:了解职业,掌握职业认知的发展趋势,为自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正确的确定职业方向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 如何做好职业学校的招生工作教案
  • 如何做好职业学校的招生工作 教案 北孟一中 刘光霞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职业教育的相关知识. 2.引导学生清醒的认识自己,了解当前的社会就业形势,转变观念. 3.增强学生自信心,鼓励他们走职教之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 ...查看


  • 保育职业认知教案
  • <保育职业认知>教案 班级:15级保育班 任课老师:姚珍 第一章 保育员的职业道德 教学目标:1.了解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 2.掌握并遵守保育员的职业守则: 3.通过讲解是学生了解并且增加对保育职业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重点:保育 ...查看


  • 青春期教育教案(1)
  • 阿西尔中心校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教师:石金霞 1 青春期健康教育教案 绪论.第一章 课题 :青春期健康教育概述 课型:班级授课 授课日期: 授课时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对青春期的发展有初步的认识 2.认识青春期发展的特征和青春 ...查看


  •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案模块1导论
  •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 案 模块一 导 论 一.教学思路 (一)设计思想 本章内容在课程中有开篇启下的作用,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要求通过该部分学习,使大学生意识到确立自身发展目标 ...查看


  • 性格与职业性格教案
  • 性格与职业性格 性格与职业性格 主讲:张秀娥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性格与职业性格的概念,了解性格的分类,明确不 知识目标 同职业性格类别的性格特征 能力目标:能分辩出在客观事物面前的不同心理特征,哪些是积极的,哪 ...查看


  • 九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下)
  • 第1课时面对考试压力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的面对考试中的压力,培养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意识,缓解学生与父母间的矛盾,减轻压力感. 教学准备: 一.准备课件 二.提前布置学生排练心理短剧<可怜天下父母心> 教学方法 ...查看


  • 大学生就业指导-1教案
  • <大学生就业指导-1> 课 程 教 案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编写人:开金苗 审核人: 安徽科技学院食品药品学院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生就业指导-1 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 学 时:2 ...查看


  • 爱岗敬业教案
  • "爱岗敬业 立足岗位成才"教学设计 [教学公开课的整体思路] 本课时的主题是懂得爱岗敬业的重要意义,培养爱岗敬业的职业情感,理解乐业.勤业.精业的具体要求,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职业理念.本课时按照知-信-行的逻辑 ...查看


  •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案
  •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第一课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培养的学生素质如何,直接取决于教师队伍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素质能力.因此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要求.那么教师职业道德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