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思则罔”,一个人仅仅学习不思考就等于什么也没有学到;“思而不学则殆”,仅仅空想不实践也是有害的。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以这样的一句话教导着我们。本文力图通过对儒家的教育思想, 主要是孔子思想中有关教学内容、教学经验和方法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及历史评价等方面的论述,使人们对于儒家的教育思想有一个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并进一步挖掘出其中具有真理性的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更好地补充、发展和完善现代教育思想。
[关键词] 孔子 儒家 教育思想
作为一家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思想流派,儒家教育思想历来为人们重视!在谈儒家思想之前,我想我们有必要明白什么是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集中在三个方面: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为什么培养这样的人。
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诸侯势力大起,贵族衰落,周礼遭到破坏。他作为没落的贵族阶级,同时又是平民中的士阶层,对于贵族的统治,对于诸侯的争战,他深感痛恨,认为这造成了人民贫困不能安居的状况,他从自己的阶级利益出发,认为要适当照顾人民的利益,消除诸侯争战,恢复周礼。他希望通过人才的培养来实现改良。而改良德政实施的关键在于得人,所以应把平民中的贤才推举出来在位理政。
然而贤才不是生而有之,孔子由此提出由教育来培养贤才,平民中的士阶层需要通过教育才能达到德才兼备的标准,才能做平民所信服的从政人士。
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及
可以说,儒家的教育思想无疑对后世的教育和文化发展产生了举
足轻重的影响,无论是在其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上。在教育目的上,它所规定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始终是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和士大夫们所信奉的坚定不渝的金科玉律;而在教学内容上,孔子所整理的六经则成为封建社会各个朝代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重要标准。从西汉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隋唐的科举制,再到明清的八股取士,其考核内容无有例外。虽然在某些朝代和历史时期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秦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以及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根据门户和等级选拔任用官吏),但这些都不足以抵消其作用和影响。
孔子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大教育家,其所处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包括积极的与消极的)是其他人所无可企及的。他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例,改变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为教育的下移与普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外,他及其弟子们整理古代典籍,如六经等,则为继承和传播历史文化做出了不朽的功绩;另外,他的有关治学态度和教学经验及方法,对于丰富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以及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孔子作为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代表,他的思想中有很多内容是消极的乃至反动的。正如陈景磐先生所说,“就其整个思想体系来说,它乃是维护封建的等级宗法制度,成为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制度的精神支柱,是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总的说来,孔子的教育思想无疑应该是民主的、进步的、积极的。
他的教育思想无论是在当时还是以后的社会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并且在隋唐时期形成了著名的“东亚文化圈”,其核心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直到今天,儒家思想在推动东亚诸国如新加坡、韩国、日本等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这些与其中儒家传统的教育思想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举国上下团结一致为之奋斗的战略目标的今天,使儒家的教育思想在新世纪的曙光中重新焕发出青春和生命的活力,提高全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志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甘于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奉献青春和生命的文化人,应该勇敢地挑起这份重担,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再次闪耀出夺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
[1][2] 参考《近四十年来孔子研究论文选编》1987.7第339页、第50页。
[3] 参考赵纪彬《古代儒家哲学批判》第82页。
[4] 威廉士:《中国总论》第一卷,第836页和绪言第15页。
[5] L·H·Wilds:“Found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1936年,第36、39页。
[6] 顾立雅:《中国的起源》(H·G Creel)1936年,第376页。
“学而不思则罔”,一个人仅仅学习不思考就等于什么也没有学到;“思而不学则殆”,仅仅空想不实践也是有害的。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以这样的一句话教导着我们。本文力图通过对儒家的教育思想, 主要是孔子思想中有关教学内容、教学经验和方法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及历史评价等方面的论述,使人们对于儒家的教育思想有一个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并进一步挖掘出其中具有真理性的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更好地补充、发展和完善现代教育思想。
[关键词] 孔子 儒家 教育思想
作为一家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思想流派,儒家教育思想历来为人们重视!在谈儒家思想之前,我想我们有必要明白什么是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集中在三个方面: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为什么培养这样的人。
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诸侯势力大起,贵族衰落,周礼遭到破坏。他作为没落的贵族阶级,同时又是平民中的士阶层,对于贵族的统治,对于诸侯的争战,他深感痛恨,认为这造成了人民贫困不能安居的状况,他从自己的阶级利益出发,认为要适当照顾人民的利益,消除诸侯争战,恢复周礼。他希望通过人才的培养来实现改良。而改良德政实施的关键在于得人,所以应把平民中的贤才推举出来在位理政。
然而贤才不是生而有之,孔子由此提出由教育来培养贤才,平民中的士阶层需要通过教育才能达到德才兼备的标准,才能做平民所信服的从政人士。
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及
可以说,儒家的教育思想无疑对后世的教育和文化发展产生了举
足轻重的影响,无论是在其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上。在教育目的上,它所规定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始终是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和士大夫们所信奉的坚定不渝的金科玉律;而在教学内容上,孔子所整理的六经则成为封建社会各个朝代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重要标准。从西汉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隋唐的科举制,再到明清的八股取士,其考核内容无有例外。虽然在某些朝代和历史时期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秦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以及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根据门户和等级选拔任用官吏),但这些都不足以抵消其作用和影响。
孔子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大教育家,其所处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包括积极的与消极的)是其他人所无可企及的。他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例,改变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为教育的下移与普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外,他及其弟子们整理古代典籍,如六经等,则为继承和传播历史文化做出了不朽的功绩;另外,他的有关治学态度和教学经验及方法,对于丰富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以及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孔子作为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代表,他的思想中有很多内容是消极的乃至反动的。正如陈景磐先生所说,“就其整个思想体系来说,它乃是维护封建的等级宗法制度,成为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制度的精神支柱,是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总的说来,孔子的教育思想无疑应该是民主的、进步的、积极的。
他的教育思想无论是在当时还是以后的社会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并且在隋唐时期形成了著名的“东亚文化圈”,其核心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直到今天,儒家思想在推动东亚诸国如新加坡、韩国、日本等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这些与其中儒家传统的教育思想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举国上下团结一致为之奋斗的战略目标的今天,使儒家的教育思想在新世纪的曙光中重新焕发出青春和生命的活力,提高全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志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甘于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奉献青春和生命的文化人,应该勇敢地挑起这份重担,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再次闪耀出夺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
[1][2] 参考《近四十年来孔子研究论文选编》1987.7第339页、第50页。
[3] 参考赵纪彬《古代儒家哲学批判》第82页。
[4] 威廉士:《中国总论》第一卷,第836页和绪言第15页。
[5] L·H·Wilds:“Found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1936年,第36、39页。
[6] 顾立雅:《中国的起源》(H·G Creel)1936年,第3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