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庭教育五条原则

好的家庭教育五条原则

2017-2-15

1. 不会的问题别直接告诉答案

当儿童在幼儿园遇到学习难题时,父母不必着急,特别不要说出类似“都教你多少遍了,怎么还做错”的话,让他们自己慢慢尝试理解,儿童可能通过父母的示范或习惯化的行为学习知识,但需要过程,他们需要不断尝试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并举一反三,这有助于他们未来的成长。

2. 不要超出孩子的理解能力

每名儿童都是不同的,他们的认知发展与身体发育一样,彼此之

间都存在差异。如果幼儿园老师讲解的内容,孩子还不能理解,父母

要耐心与他沟通,了解他难以理解的具体内容,试着降低难度或改变教授方法。

3. 注意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儿童开始说话至7岁左右)有一种自我中心的倾向,他们总是倾向于从自己的想法出发去看待别人眼中的世界和经验。

当然,皮亚杰所指的自我中心并不是成人所理解的自私,只是儿童常常认为别人的感觉、反应和看法应该是和自己一样的。

例如,一个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小女孩,她害怕狗,那么她可能会认为所有的小朋友都怕狗。

所以,从小培养儿童站在他人角度来思考,对于其认知能力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那些情商高的人,都善于理解他人;

相反,如果父母一味以保护目的纵容孩子,就可能让他变得“自私”,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他们没有在小时候学会从他人角度思考。

事实上,成人也会犯儿童自我中心的问题。比如,你是否曾收到过一份显然不适合你的礼物?因为送礼者以为你会像他一样喜欢那件礼物。

所以,培养儿童的共情能力,学会换位思考,虽然父母可能因为会让孩子吃点小亏,但长远看,能让他们更加理解他人,能够根据他人思维做出更好的判断。

4. 别打乱孩子的学习进度

儿童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如果父母总是习惯拿自己

孩子与同龄孩子比较,就可能破坏他们学习的进度,甚至会产生心理压力。

所以,父母要多学习一些教授孩子的技巧,并尽可能地把学习融入到游戏之中,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成长,前期的各种准备必定会有未来显现出来,比如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5. 别讲太多、太长的道理,让他们自己体会

比如,对于幸福、妒忌等一些抽象的词汇,聪明的父母不会直接对孩子讲授,而是利用孩子在处于这种状态时,让他们自己去体会,结果他们常常会将这些抽象的概念用到实际生活中,尽管有时会用词不当,但在经历多次后,父母会惊讶地发现,有些内容虽然没有教过他们,他们也能恰如其分地运用。

所以,别给孩子讲太多、太长的道理,经常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或让他们讲述自己的感受,或经常与他们沟通而不是枯燥的讲授,他们会更好地理解语言。

好的家庭教育五条原则

2017-2-15

1. 不会的问题别直接告诉答案

当儿童在幼儿园遇到学习难题时,父母不必着急,特别不要说出类似“都教你多少遍了,怎么还做错”的话,让他们自己慢慢尝试理解,儿童可能通过父母的示范或习惯化的行为学习知识,但需要过程,他们需要不断尝试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并举一反三,这有助于他们未来的成长。

2. 不要超出孩子的理解能力

每名儿童都是不同的,他们的认知发展与身体发育一样,彼此之

间都存在差异。如果幼儿园老师讲解的内容,孩子还不能理解,父母

要耐心与他沟通,了解他难以理解的具体内容,试着降低难度或改变教授方法。

3. 注意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儿童开始说话至7岁左右)有一种自我中心的倾向,他们总是倾向于从自己的想法出发去看待别人眼中的世界和经验。

当然,皮亚杰所指的自我中心并不是成人所理解的自私,只是儿童常常认为别人的感觉、反应和看法应该是和自己一样的。

例如,一个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小女孩,她害怕狗,那么她可能会认为所有的小朋友都怕狗。

所以,从小培养儿童站在他人角度来思考,对于其认知能力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那些情商高的人,都善于理解他人;

相反,如果父母一味以保护目的纵容孩子,就可能让他变得“自私”,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他们没有在小时候学会从他人角度思考。

事实上,成人也会犯儿童自我中心的问题。比如,你是否曾收到过一份显然不适合你的礼物?因为送礼者以为你会像他一样喜欢那件礼物。

所以,培养儿童的共情能力,学会换位思考,虽然父母可能因为会让孩子吃点小亏,但长远看,能让他们更加理解他人,能够根据他人思维做出更好的判断。

4. 别打乱孩子的学习进度

儿童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如果父母总是习惯拿自己

孩子与同龄孩子比较,就可能破坏他们学习的进度,甚至会产生心理压力。

所以,父母要多学习一些教授孩子的技巧,并尽可能地把学习融入到游戏之中,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成长,前期的各种准备必定会有未来显现出来,比如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5. 别讲太多、太长的道理,让他们自己体会

比如,对于幸福、妒忌等一些抽象的词汇,聪明的父母不会直接对孩子讲授,而是利用孩子在处于这种状态时,让他们自己去体会,结果他们常常会将这些抽象的概念用到实际生活中,尽管有时会用词不当,但在经历多次后,父母会惊讶地发现,有些内容虽然没有教过他们,他们也能恰如其分地运用。

所以,别给孩子讲太多、太长的道理,经常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或让他们讲述自己的感受,或经常与他们沟通而不是枯燥的讲授,他们会更好地理解语言。


相关文章

  • 德育原则和教学原则
  • 学校德育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根本原则,它要求学校德育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这个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我们 ...查看


  • 河南专升本教育学复习资料-德育原理
  • 河南专升本教育学专升本复习笔记-德育原理 1.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就是把一定社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2.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既是教育活动的客体又是教育活动主体. 3. 思想品德教育过 ...查看


  • 高等教育法1128
  • 教育法 1.依法治教.教育法制化要求做到 教育法制化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失误,促进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要求: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救济有道. 2.广义的 ...查看


  •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学大纲(修改版)]
  • <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教育系学前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32课时 学分:2 课程性质:<学前教育学>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具有基础理论课的特点.该课程主要通过对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的阐述 ...查看


  • 心理健康手抄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有: 1.面对全体学生原则; 2.学生主体性原则; 3.参与体验性原则; 4.民主性原则; 5.差异性原则; 6.多样性原则. 教育性的原则 教育性的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积极中 ...查看


  • 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点
  •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全民性 义务性 全面性 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调查法 观察法 个案研究法 文献法 比较研究法 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1.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2.成为反思型教师:3.强化创新精神.4.成为课程教育教学的研究 ...查看


  •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资料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1. 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查看


  • 学记的教学原则
  • <学记>的教学原则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大约成书于公元前三世纪的战国后期,据历史学家郭沫若考证,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是先秦儒家学派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的高度概括.它是我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 ...查看


  •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原则解析
  • 序言 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增设了总则第四条,即"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持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这一规定指明了婚姻双方及家庭成员间的共同责任,充分体 ...查看


  • 简答题.论述题
  • 21.德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22.德育工作者的概念及素养. 23.学生品德修养的作用. 24.社会德育的基本要求.25.品德的"三维结构说". 2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的特点.22.贯彻德育影响一致性和连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