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方案

路基施工方案

一、工程简介

T605#路位于兰州市雁滩高新开发区, 是东西向的城市道路,本次设计T605#路起点交T606#路、终点接规划S610#路,途中与B632#、T636#、B640#、T608#、B640#、B646#路相交,全长3052.581米,设计路幅宽度70米、110米(含绿化带10、50米)。T605#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型式,三块板断面型式。

道路现状:T605#道路现状为沿线有一条简易路,旁边有单位及部分村民住宅在道路范围内,其他地段为没有种做的果菜间作地或居民区。局部地段凹凸不平,道路沿线主要经过天庆北辰佳园、北面滩新村、甘肃联合大学等。

本次招标I标段包括K0+000-K1+500段的路基、路面、雨水、污水、人行通道工程等。

二、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I级主干道 (2)设计车速:50Km/h

(3)路面标准轴载:BZZ-100;涵洞荷载:城-A; (4)道路标准断面:双向六车道,三块板式:

10+6+4.5+3+23+3+4.5+6+10=70米;

(5)道路最小纵坡:0.3%;道路最大纵坡:0.656%; (6)雨水重现期:2年

(7)路面结构:机动车道路面结构(69cm):

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3C)上面层 粘层油0.5kg/㎡

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0)中面层 粘层油0.5kg/㎡

9cm沥青碎石 (ATB-30)下面层 透层油1kg/㎡(乳化石油沥青) 20cm(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底基层:30cm二灰土(石灰:粉煤灰:素土=10:40:50) 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45cm):

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3C) 粘层油0.5kg/㎡

中面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0) 透层油1kg/㎡(乳化石油沥青) 基层:15cm(5%)水泥稳定砂砾

底基层:20cm二灰土(石灰:粉煤灰:素土=10:40:50) (8)地震设防烈度:8度 (9)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5年

三、工程地质

3.1地形、地貌

兰州市地处黄土高原西端,黄河的上游,市区中心海拔1520米,黄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市,南北两岸群山对峙,中间基本分割为两大盆地,地势总的趋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拟建T605#路道路工程呈东西向展布。

K0+000~K0+360段,原道路为沥青路面,路幅宽10m,路面较为平坦。 K0+360~K1+840段,路面覆盖大量填方,层厚1.2~4.3,主要成分为建筑垃圾,以砖块、水泥块、碎石为主,局部含少量生活垃圾。原路面起伏不

平,施工条件较差。

3.2沿线地质

据钻孔揭示,道路沿线路基土地质结构比较简单,描述如下: K0+000~K1+840段,在钻探深度内,表层为杂填土(Q4ml),中部主要为细砂层(Q4al+pl),下部为卵石层(Q4al+pl)。中部主要为粉质粘土(Q4al+pl)、

3.3水文

拟建道路位于兰州市城关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空隙水,埋深1.3~6.2m,相应水位标高为1503.72~1505.05m。由于沿线分布有少量民用机井,部分区域水位变化较大。

3.4岩土工程和地震效应评价

路基土干湿类型:K0+000~K2+380段,路槽地面以下0~80cm深度内的平均稠度大于1.0,道路沿线土为干燥类型土。道路沿线为非湿陷性场地。

道路沿线土层对砼结构具弱结晶类腐蚀,无分解类腐蚀,土层对砼结构无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

拟建道路根据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质,选卵石层为本段路基的持力层。 兰州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建筑设计特征周期为0.40s。道路沿线适宜于工程修建。

四、气候和气象

兰州地区地处中纬度大陆内部,为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3℃,极端最高气温39.1℃,极端最低气温-23.1℃。平均降水量319.4mm,年最大降水量546.7mm,最小降水量234.7mm。年平均绝对湿度7.8mb,平均相对湿度59%。最大季节冻土深度103cm。

五、地质情况

地貌类型为黄河南岸Ⅰ级阶地,沿线地质条件比较简单,多为人工填土,主要成分为建筑垃圾,局部含少量的生活垃圾。

六、劳动力及机具的安排

1.根据排水工程的需要,施工队伍一个队伍20人。挖掘机两台,拉土车辆10台。

七、施工计划

路基土石方 2007年12月23日~2008年04月30日,计129天; 注:根据工程的需要,可以根据施工需要,划分不同的施工段,同时施工,具体填土及技术环节,详见土方填筑流程图。

八、施工方法及工艺

填方路基施工

路堤填筑施工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平行流水作业。“三阶段”包括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整修阶段;“四区段”包括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和检测区段;“八流程”包括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和路基整修。

具体施工要求及填筑方法: 一、基床以下部位施工

1、首先进行测量放样。进行全线中线贯通,定出填筑边线桩,并用石灰撒出路基边线,然后进行清表预压及基底处理,采用推土机铲除植被、表层土,人工砍伐树木,并配合推土机铲除所有树根,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并堆放有序,对不适宜的填料要彻底清量,不留隐患,对特殊路

段(低洼地段、池塘、水田等)要先排水清淤,再分层回填并压实,填筑过程严格控制填料粒径及填料质量。

2、地基处理:

沿线不良地质主要是垃圾土,大部分分布在K0+000~K1+840段,主要为建筑垃圾,局部为生活垃圾,用符合道路填筑要求的土方进行换填,换填量本标段设计226500m3。

6、路堤填筑要做到填料符合要求,压实达到标准,确保路堤稳定。路堤填筑质量控制见路堤填筑质量控制程序图(下页)。

7、路堤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压实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其工艺见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基底验收:路基填筑前应验收基底,合格后,才可进行路堤填筑。 分层填筑: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方法。填筑虚铺厚度为50cm,如采用铲运机施工可按松铺厚度一次到位,如采用自卸车卸土,可根据车容量计算推土间距,在填筑面上画出卸装网格,以便平整时控制层厚度均匀。为了保证边坡压实质量,一般填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50cm。

推铺平整:填料推铺平整应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平地机终平,控制层面无显著的局部凹凸,填筑层面应做成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为了有效控制虚铺厚度,初平后应用水平仪或钢尺检查虚铺厚度。

洒水晾晒:填料碾压前应作含水量检测,一般应接近最优含水量,但不允许超出试验段压实工艺确定的施工允许含水量限值。当填料含水量较低时,应及时进行洒水,加水量可按一般规定中加水量公式计算。洒水可采有取土

场内提前洒水闷湿和路堤内洒水搅拌两种方法;当填料含水量过大,可采用取土场内挖沟拉槽降低水位和用推土机松土器拉松晾晒相结合的方法,出可将填料运至路堤摊铺晾晒。

碾压夯实:碾压前应向压路机司机进行技术交底其内容包括碾压范围、压实遍数、行走速度、碾压顺序等。根据填料的不同和路堤不同部位,应配备相适应的压实机械。压实应遵循“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压、先两侧后中间”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间压实重叠不小于40cm。对路肩两侧边角压路机不易压到的地方,可采用小型压路机或夯实机及人工夯压。

路基整修:路基整修包括路基面排水横坡,平整度,边坡等。路基整修应按照设计结构尺寸进行,对于加宽部分应在整修阶段人工挂线清刷夯拍,路基整修应达到下表规定。

二、路基基床施工

1、路基基床由基床表层和底层组成,表层厚度0.6m,底层为1.9m,总厚度为2.5m。

2、基床底层填筑压实之前,应做好对基床底层下承层的质量检查与验收。包括压实质量指数、平整度、宽度、高程、边坡等。

3、基床底层的压实质量标准以试验合格为准。

4、基床底层填筑压实质量达设计和验标要求并经签证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否则,应查找原因,重新进行压实,直到合格。

6、基床表层采用级配良好的砂卵石填筑时,其砂卵石填料的规格、材质应符合下列规定。

⒈砂卵石基床表层压实标准应满足试验要求达到合格。

⒉砂卵石颗粒粒径及级配应满足基床表层压要求,以试验数据为准。 ⒊路基基床表层分二层填筑,下层填筑一般宜为35cm,上层为25cm,每层施工工艺流程分四区段八流程,如下页图所示。

高程检查验收区段基床底层的几何尺寸和路拱,是否达到基床底层验收标准。对其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进行修整,使其达到基床底层标准要求后再进行填筑。

②搅拌运输区段:

A.集料搅拌采用厂拌,拌合之前必须对集料的材质及级配进行试验,按配比拌合后的集料还应进行复检,如与原配比的级配曲线不同或曲线不圆顺还应调整配比。

B.正式拌合前严格按配比进行,并依据集料的填筑部位,运输距离及天气情况,增减含水量水量,使焦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压实含水量范围内。

C.拌和好的集料要尽快运到铺筑现场,并及时进行碾压。用平地机摊铺集料时,应依据运输车的运输能力,计算每车集料摊铺能力相互协调,要满足摊铺机的工作能力,减少停机待料,又不能使运输能力过大使集料长时间待铺损失含水量。

③摊铺碾压区段:

A.基床表层第一层级配砂卵石摊铺的应先用推土机初平,再用人工配合平地机终平,按试验确定的松铺厚度一次达到碾压厚度。使集料厚度一致,表面平整便于碾压。摊铺时应尽量减少推土机、平地机的来回找平次数,以避免集料的离析。为了保证级配砂卵石路基全幅面都能达到设计压实标准,应适当加宽铺幅宽度。一般应在两边分别加宽40~50cm。

B.基床表层级配砂卵石第二层摊铺同第一层,但松铺厚度控制则更严格。有条件时出可采用摊铺机摊铺,以有效控制松铺厚度,以便一次性达到设计高程。

C.级配砂卵石在碾压前,先对集料含水量进行复检,是否达到碾压所需含水量。现场向压路机司进行交底,交底内容包括碾压起讫范围、压实遍数、压实速度等,碾压施工应遵循:“先静压、后振压、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

两边后中央”的原则进行,碾压速度一般不超过2km/h,碾压时沿纵向重叠40cm,横缝衔接处,应搭接,且长度不少于2m。

D.碾压完成后应立即对路段进行封闭,严禁压路机械、运输车辆在表层转弯、调头通行,以防挠动级配砂卵石,让级配砂卵石静臵板结。

④检测修整区段:

A.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砂卵石压实质量标准以达到试验合格为准。

B.当检测结果达到规定要求后进行修整养护、当压实达不到要求,要分析原因,重新补压,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C.基床表面修整养护:完工后的基床表面不应有裸露的粗粒砂卵石、粗集料窝及局部的低凹不平整、不圆顺。处理可用人工清除不合格集料、洒水、补足集料碾压或夯压,并对全路段进行一至二遍静压收光。当检测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应对其外型质量进行整修,使其达到检验标准要求。见下表:

在施工过程中,应树立环保意识,在土方运输过程中,灰尘大的地段注意洒水,并注意行驶车辆安全。

土质路堑施工

1.施工准备

1.1现场核对

工程开工前,结合现场进行设计文件核对。内容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挖方数量、弃方位臵、土方利用等。

1.2分析土体的稳定性

土体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路堑边坡的稳定。因此,施工前必须做好土体稳定性分析,如土体结构和构造、土的密实度、潮湿程度等。一般情况下,粘土的粘聚力对土体的稳定有利,而粘聚力的大小与含水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分析土体的含水量对土体稳定性分析有着直接的意义;另外,土质是否均匀也对土体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在对土体进行分析后应根据既有施工经验复核设计边坡是否满足稳定性要求,最后确定施工方案。

1.3布臵并施工便道

根据现场地形确定机械进出便道路线并修筑。便道修筑应满足施工机械使用的需要,尤其是运输车辆的需要,不能为节约成本,只顾眼前利益而随便修筑,使得运输车辆效率低从而增加成本。

1.4测量放线

根据复测的线路中线放出开挖边线,放线时应定位准确,两侧各予留0.2~0.5m不开挖,待开挖后进行人工刷坡。

2.施工方法

2.1施作排水系统

开挖前,首先按设计位臵做好堑顶排水系统如截水沟、天沟,待排水系统完善后再行开挖路堑部分。

根据土石方调配方案和施工顺序,选择最佳的挖方作业面,采用逐层顺坡开挖的办法施工。绕行地段和挖宽较大的路堑地段以机械施工为主,运土距离较近时采用推土机作业,运距较远时,采用挖掘机、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靠近基床顶面及边坡部分辅以人工开挖。

2.2施工工艺

土质路堑施工工艺流程见下页图。

2.3注意事项

2.3.1根据测设边桩位臵,用机械开挖,预留0.2~0.3m的保护层以利于人工修坡。施工时逐层控制,每10m边坡范围插杆挂线人工修刷。边坡上若有坑穴,采用挖台阶浆砌片石嵌补。

2.3.2开挖接近堑底时,按基床设计横断面放线,开挖修整压实,并挖好侧沟,疏通排水,边坡刷好后及时进行基床加固工程施工。

2.3.3尽量采用顺坡开挖,长大路堑如需要采用反坡开挖时,先预留一定厚度的土层不开挖,形成顺坡开挖,挖通后再突击挖除预留的土层。

3.路基加固

3.1当开挖接近基床顶面标高时,改为人工开挖,并核对土质,检验地基承载力,若满足要求,不需要进行改良和加固处理时,人工开挖至基床顶面设计标高,并按规范要求进行整修;若需要对基床进行加固处理时,按设计要求施工。

3.2基底换填。若开挖至基底标高其土质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采取换填措施,换填厚度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换填土质应使用符合规范所要求的填料。

若仅仅是含水量超标,可采取翻挖晾晒或加生石灰办法,然后逐层回填密实。

一、冬季施工项目

1. 二、冬季施工计划

K0+000~K1+500段路基(根据现场进行施工安排)、

三、路基冬季施工方案

当昼夜平均气温在-3℃以下、连续10天以上时,上路床风化砂停止施工,只进行路堑开挖和边沟开挖,防止路堑遭受冻害。

四、冬季安全施工注意事项及措施

1、冬季施工时禁止在道路上洒水,防止路面结冰,雨雪天气后,路面有冰冻现象时,在路面铺洒煤渣以防路滑;

2、机械设备使用后,及时排除水管内的积水,防止冻裂或堵塞水管;

4、冬季施工时应特别注意防火,施工现场备足灭火器和砂箱;

5、每一生火取暖地点或用电取暖地点实行轮流值班制度,每班不少于2人,以防出现火灾或煤气中毒事故。

6、在冬季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冬季施工安全教育,消除因雨雪、大风、降温、高空作业等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中铁二十局兰州市T605#路东段I标段工程项目部

二00八年一月十二日

路基施工方案

一、工程简介

T605#路位于兰州市雁滩高新开发区, 是东西向的城市道路,本次设计T605#路起点交T606#路、终点接规划S610#路,途中与B632#、T636#、B640#、T608#、B640#、B646#路相交,全长3052.581米,设计路幅宽度70米、110米(含绿化带10、50米)。T605#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型式,三块板断面型式。

道路现状:T605#道路现状为沿线有一条简易路,旁边有单位及部分村民住宅在道路范围内,其他地段为没有种做的果菜间作地或居民区。局部地段凹凸不平,道路沿线主要经过天庆北辰佳园、北面滩新村、甘肃联合大学等。

本次招标I标段包括K0+000-K1+500段的路基、路面、雨水、污水、人行通道工程等。

二、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I级主干道 (2)设计车速:50Km/h

(3)路面标准轴载:BZZ-100;涵洞荷载:城-A; (4)道路标准断面:双向六车道,三块板式:

10+6+4.5+3+23+3+4.5+6+10=70米;

(5)道路最小纵坡:0.3%;道路最大纵坡:0.656%; (6)雨水重现期:2年

(7)路面结构:机动车道路面结构(69cm):

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3C)上面层 粘层油0.5kg/㎡

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0)中面层 粘层油0.5kg/㎡

9cm沥青碎石 (ATB-30)下面层 透层油1kg/㎡(乳化石油沥青) 20cm(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底基层:30cm二灰土(石灰:粉煤灰:素土=10:40:50) 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45cm):

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3C) 粘层油0.5kg/㎡

中面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0) 透层油1kg/㎡(乳化石油沥青) 基层:15cm(5%)水泥稳定砂砾

底基层:20cm二灰土(石灰:粉煤灰:素土=10:40:50) (8)地震设防烈度:8度 (9)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5年

三、工程地质

3.1地形、地貌

兰州市地处黄土高原西端,黄河的上游,市区中心海拔1520米,黄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市,南北两岸群山对峙,中间基本分割为两大盆地,地势总的趋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拟建T605#路道路工程呈东西向展布。

K0+000~K0+360段,原道路为沥青路面,路幅宽10m,路面较为平坦。 K0+360~K1+840段,路面覆盖大量填方,层厚1.2~4.3,主要成分为建筑垃圾,以砖块、水泥块、碎石为主,局部含少量生活垃圾。原路面起伏不

平,施工条件较差。

3.2沿线地质

据钻孔揭示,道路沿线路基土地质结构比较简单,描述如下: K0+000~K1+840段,在钻探深度内,表层为杂填土(Q4ml),中部主要为细砂层(Q4al+pl),下部为卵石层(Q4al+pl)。中部主要为粉质粘土(Q4al+pl)、

3.3水文

拟建道路位于兰州市城关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空隙水,埋深1.3~6.2m,相应水位标高为1503.72~1505.05m。由于沿线分布有少量民用机井,部分区域水位变化较大。

3.4岩土工程和地震效应评价

路基土干湿类型:K0+000~K2+380段,路槽地面以下0~80cm深度内的平均稠度大于1.0,道路沿线土为干燥类型土。道路沿线为非湿陷性场地。

道路沿线土层对砼结构具弱结晶类腐蚀,无分解类腐蚀,土层对砼结构无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

拟建道路根据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质,选卵石层为本段路基的持力层。 兰州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建筑设计特征周期为0.40s。道路沿线适宜于工程修建。

四、气候和气象

兰州地区地处中纬度大陆内部,为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3℃,极端最高气温39.1℃,极端最低气温-23.1℃。平均降水量319.4mm,年最大降水量546.7mm,最小降水量234.7mm。年平均绝对湿度7.8mb,平均相对湿度59%。最大季节冻土深度103cm。

五、地质情况

地貌类型为黄河南岸Ⅰ级阶地,沿线地质条件比较简单,多为人工填土,主要成分为建筑垃圾,局部含少量的生活垃圾。

六、劳动力及机具的安排

1.根据排水工程的需要,施工队伍一个队伍20人。挖掘机两台,拉土车辆10台。

七、施工计划

路基土石方 2007年12月23日~2008年04月30日,计129天; 注:根据工程的需要,可以根据施工需要,划分不同的施工段,同时施工,具体填土及技术环节,详见土方填筑流程图。

八、施工方法及工艺

填方路基施工

路堤填筑施工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平行流水作业。“三阶段”包括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整修阶段;“四区段”包括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和检测区段;“八流程”包括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和路基整修。

具体施工要求及填筑方法: 一、基床以下部位施工

1、首先进行测量放样。进行全线中线贯通,定出填筑边线桩,并用石灰撒出路基边线,然后进行清表预压及基底处理,采用推土机铲除植被、表层土,人工砍伐树木,并配合推土机铲除所有树根,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并堆放有序,对不适宜的填料要彻底清量,不留隐患,对特殊路

段(低洼地段、池塘、水田等)要先排水清淤,再分层回填并压实,填筑过程严格控制填料粒径及填料质量。

2、地基处理:

沿线不良地质主要是垃圾土,大部分分布在K0+000~K1+840段,主要为建筑垃圾,局部为生活垃圾,用符合道路填筑要求的土方进行换填,换填量本标段设计226500m3。

6、路堤填筑要做到填料符合要求,压实达到标准,确保路堤稳定。路堤填筑质量控制见路堤填筑质量控制程序图(下页)。

7、路堤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压实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其工艺见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基底验收:路基填筑前应验收基底,合格后,才可进行路堤填筑。 分层填筑: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方法。填筑虚铺厚度为50cm,如采用铲运机施工可按松铺厚度一次到位,如采用自卸车卸土,可根据车容量计算推土间距,在填筑面上画出卸装网格,以便平整时控制层厚度均匀。为了保证边坡压实质量,一般填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50cm。

推铺平整:填料推铺平整应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平地机终平,控制层面无显著的局部凹凸,填筑层面应做成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为了有效控制虚铺厚度,初平后应用水平仪或钢尺检查虚铺厚度。

洒水晾晒:填料碾压前应作含水量检测,一般应接近最优含水量,但不允许超出试验段压实工艺确定的施工允许含水量限值。当填料含水量较低时,应及时进行洒水,加水量可按一般规定中加水量公式计算。洒水可采有取土

场内提前洒水闷湿和路堤内洒水搅拌两种方法;当填料含水量过大,可采用取土场内挖沟拉槽降低水位和用推土机松土器拉松晾晒相结合的方法,出可将填料运至路堤摊铺晾晒。

碾压夯实:碾压前应向压路机司机进行技术交底其内容包括碾压范围、压实遍数、行走速度、碾压顺序等。根据填料的不同和路堤不同部位,应配备相适应的压实机械。压实应遵循“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压、先两侧后中间”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间压实重叠不小于40cm。对路肩两侧边角压路机不易压到的地方,可采用小型压路机或夯实机及人工夯压。

路基整修:路基整修包括路基面排水横坡,平整度,边坡等。路基整修应按照设计结构尺寸进行,对于加宽部分应在整修阶段人工挂线清刷夯拍,路基整修应达到下表规定。

二、路基基床施工

1、路基基床由基床表层和底层组成,表层厚度0.6m,底层为1.9m,总厚度为2.5m。

2、基床底层填筑压实之前,应做好对基床底层下承层的质量检查与验收。包括压实质量指数、平整度、宽度、高程、边坡等。

3、基床底层的压实质量标准以试验合格为准。

4、基床底层填筑压实质量达设计和验标要求并经签证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否则,应查找原因,重新进行压实,直到合格。

6、基床表层采用级配良好的砂卵石填筑时,其砂卵石填料的规格、材质应符合下列规定。

⒈砂卵石基床表层压实标准应满足试验要求达到合格。

⒉砂卵石颗粒粒径及级配应满足基床表层压要求,以试验数据为准。 ⒊路基基床表层分二层填筑,下层填筑一般宜为35cm,上层为25cm,每层施工工艺流程分四区段八流程,如下页图所示。

高程检查验收区段基床底层的几何尺寸和路拱,是否达到基床底层验收标准。对其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进行修整,使其达到基床底层标准要求后再进行填筑。

②搅拌运输区段:

A.集料搅拌采用厂拌,拌合之前必须对集料的材质及级配进行试验,按配比拌合后的集料还应进行复检,如与原配比的级配曲线不同或曲线不圆顺还应调整配比。

B.正式拌合前严格按配比进行,并依据集料的填筑部位,运输距离及天气情况,增减含水量水量,使焦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压实含水量范围内。

C.拌和好的集料要尽快运到铺筑现场,并及时进行碾压。用平地机摊铺集料时,应依据运输车的运输能力,计算每车集料摊铺能力相互协调,要满足摊铺机的工作能力,减少停机待料,又不能使运输能力过大使集料长时间待铺损失含水量。

③摊铺碾压区段:

A.基床表层第一层级配砂卵石摊铺的应先用推土机初平,再用人工配合平地机终平,按试验确定的松铺厚度一次达到碾压厚度。使集料厚度一致,表面平整便于碾压。摊铺时应尽量减少推土机、平地机的来回找平次数,以避免集料的离析。为了保证级配砂卵石路基全幅面都能达到设计压实标准,应适当加宽铺幅宽度。一般应在两边分别加宽40~50cm。

B.基床表层级配砂卵石第二层摊铺同第一层,但松铺厚度控制则更严格。有条件时出可采用摊铺机摊铺,以有效控制松铺厚度,以便一次性达到设计高程。

C.级配砂卵石在碾压前,先对集料含水量进行复检,是否达到碾压所需含水量。现场向压路机司进行交底,交底内容包括碾压起讫范围、压实遍数、压实速度等,碾压施工应遵循:“先静压、后振压、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

两边后中央”的原则进行,碾压速度一般不超过2km/h,碾压时沿纵向重叠40cm,横缝衔接处,应搭接,且长度不少于2m。

D.碾压完成后应立即对路段进行封闭,严禁压路机械、运输车辆在表层转弯、调头通行,以防挠动级配砂卵石,让级配砂卵石静臵板结。

④检测修整区段:

A.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砂卵石压实质量标准以达到试验合格为准。

B.当检测结果达到规定要求后进行修整养护、当压实达不到要求,要分析原因,重新补压,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C.基床表面修整养护:完工后的基床表面不应有裸露的粗粒砂卵石、粗集料窝及局部的低凹不平整、不圆顺。处理可用人工清除不合格集料、洒水、补足集料碾压或夯压,并对全路段进行一至二遍静压收光。当检测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应对其外型质量进行整修,使其达到检验标准要求。见下表:

在施工过程中,应树立环保意识,在土方运输过程中,灰尘大的地段注意洒水,并注意行驶车辆安全。

土质路堑施工

1.施工准备

1.1现场核对

工程开工前,结合现场进行设计文件核对。内容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挖方数量、弃方位臵、土方利用等。

1.2分析土体的稳定性

土体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路堑边坡的稳定。因此,施工前必须做好土体稳定性分析,如土体结构和构造、土的密实度、潮湿程度等。一般情况下,粘土的粘聚力对土体的稳定有利,而粘聚力的大小与含水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分析土体的含水量对土体稳定性分析有着直接的意义;另外,土质是否均匀也对土体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在对土体进行分析后应根据既有施工经验复核设计边坡是否满足稳定性要求,最后确定施工方案。

1.3布臵并施工便道

根据现场地形确定机械进出便道路线并修筑。便道修筑应满足施工机械使用的需要,尤其是运输车辆的需要,不能为节约成本,只顾眼前利益而随便修筑,使得运输车辆效率低从而增加成本。

1.4测量放线

根据复测的线路中线放出开挖边线,放线时应定位准确,两侧各予留0.2~0.5m不开挖,待开挖后进行人工刷坡。

2.施工方法

2.1施作排水系统

开挖前,首先按设计位臵做好堑顶排水系统如截水沟、天沟,待排水系统完善后再行开挖路堑部分。

根据土石方调配方案和施工顺序,选择最佳的挖方作业面,采用逐层顺坡开挖的办法施工。绕行地段和挖宽较大的路堑地段以机械施工为主,运土距离较近时采用推土机作业,运距较远时,采用挖掘机、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靠近基床顶面及边坡部分辅以人工开挖。

2.2施工工艺

土质路堑施工工艺流程见下页图。

2.3注意事项

2.3.1根据测设边桩位臵,用机械开挖,预留0.2~0.3m的保护层以利于人工修坡。施工时逐层控制,每10m边坡范围插杆挂线人工修刷。边坡上若有坑穴,采用挖台阶浆砌片石嵌补。

2.3.2开挖接近堑底时,按基床设计横断面放线,开挖修整压实,并挖好侧沟,疏通排水,边坡刷好后及时进行基床加固工程施工。

2.3.3尽量采用顺坡开挖,长大路堑如需要采用反坡开挖时,先预留一定厚度的土层不开挖,形成顺坡开挖,挖通后再突击挖除预留的土层。

3.路基加固

3.1当开挖接近基床顶面标高时,改为人工开挖,并核对土质,检验地基承载力,若满足要求,不需要进行改良和加固处理时,人工开挖至基床顶面设计标高,并按规范要求进行整修;若需要对基床进行加固处理时,按设计要求施工。

3.2基底换填。若开挖至基底标高其土质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采取换填措施,换填厚度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换填土质应使用符合规范所要求的填料。

若仅仅是含水量超标,可采取翻挖晾晒或加生石灰办法,然后逐层回填密实。

一、冬季施工项目

1. 二、冬季施工计划

K0+000~K1+500段路基(根据现场进行施工安排)、

三、路基冬季施工方案

当昼夜平均气温在-3℃以下、连续10天以上时,上路床风化砂停止施工,只进行路堑开挖和边沟开挖,防止路堑遭受冻害。

四、冬季安全施工注意事项及措施

1、冬季施工时禁止在道路上洒水,防止路面结冰,雨雪天气后,路面有冰冻现象时,在路面铺洒煤渣以防路滑;

2、机械设备使用后,及时排除水管内的积水,防止冻裂或堵塞水管;

4、冬季施工时应特别注意防火,施工现场备足灭火器和砂箱;

5、每一生火取暖地点或用电取暖地点实行轮流值班制度,每班不少于2人,以防出现火灾或煤气中毒事故。

6、在冬季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冬季施工安全教育,消除因雨雪、大风、降温、高空作业等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中铁二十局兰州市T605#路东段I标段工程项目部

二00八年一月十二日


相关文章

  • 道路改造工程设计探讨
  • 摘 要: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一些已建成的城市道路逐渐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也有一些道路由于使用年数太久路面破坏严重难以满足安全行车需求,还有一些道路沿线许多管线的不规范埋设造成对城市道路景观影响严重,这些道路逐渐都需要进行改造.如何进行 ...查看


  • 道路工程设计方案说明
  • 道路工程设计方案说明 一.工程概况 随着东乡县经济快速.高效的发展和东乡县新火车站的建设,东乡县的城市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城市发展向东西方向延伸拓展,而新建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周边地块是东乡县城近期城市建设的重点地段,也是展示城市建设的新形象 ...查看


  • 技术建议书
  • 第 六 篇 技 术 建 议 书 公路工程勘察.设计 1.对招标项目的理解 1.1招标项目的功能.性质及其地位 长宁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地理坐标东经104°44′-105°03′,北纬28°15′-28°48′之间,东邻江安县.南接兴文县.西 ...查看


  • 一级市政知识点问答汇总2014
  • 一级市政核心知识点问答200句快速记忆宝典 巧记加勤记 自然出成绩 (一).基础记忆: 1.投标文件技术部分中的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应有哪些?(方案.组织管理体系.质量.安全.环保文明体措) 2.投标报价的计价方法有哪几种?(工料单价-分部 ...查看


  • 路基工程冬季施工方案1
  • 烟 台 市 学 院 路 雨 水 管 道 及 路 基 工 程 冬季施工方案 建设单位:烟台市城市管理局 监理单位:烟台市新世纪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烟建集团第十建安公司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编制人: 编制日期: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查看


  • 2016二建市政高频必背考点
  •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高频必背考点 2K311000 城镇道路工程 2K311010 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 2K311011 城镇道路分类 1.城镇道路分类及快速路.主干路技术指标(P1)(以高级路面为主) 1.道路结构 ...查看


  • 市政道路施工图说明
  •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一. 概述 1.项目背景 东兴市地处我国南部沿海与西南腹地的结合部,沿海沿边,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区位优势十分突出.东兴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为西南诸省市走向东南亚和世界各地提供了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既可与越南进行边贸和经 ...查看


  •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 施 工 组 织设 计 目 录 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 1.1编制依据 1.2编制原则 二.工程概况 2.1主要技术标准 2.2主要设计概要 2.3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2.4主要工程数量表 三.总体施工部署 3.1总体施工目标 3.2总体施工 ...查看


  • 路基分项工程开工报告
  • 分项工程开工报告 (K0+000~K4+500) 路 基 工 程 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关岭项目部 二O一二年十一月三日 目录 一.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批复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