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内容包括:
1、毕业论文(设计)的文档包括:
①任务书;
②开题报告;
③文献综述;论文题目中所引用的文献,进行综述。
④翻译文章(包括外文原文);
⑤毕业论文(设计)正文:包括封面、论文目录、标题、学院与专业、作者,指导教师、内容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论文内文(含序言、综述、理论分析、实验与计算、结论)、相关图表、参考文献、附录等;
摘要是学位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是以提供学位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记述学位论文重要内容的完整短文。它反映了学位论文的精华。摘要应以浓缩的形式概括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目的、课题、基本观点、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结论等。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拥有与学位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学位论文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1. 正文
5.1 正文的内容
正文由绪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5.1.1 绪论
绪论是学位论文主体部分的开端,是全篇论文的引子。绪论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Why)”这个问题。它主要包括:
(1)研究的出发点与目的;
(2)研究的主要问题及范围,即研究主题简介;
(3)与学位论文有关的重要文献资料综述,相关领域前人及他人研究成果、水平和知识空白,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急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4)理论分析依据,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的概述;
(5)预期研究结果,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为了说明学位论文作者对研究方案的充分论证,反映作者在相关的学科领域中达到的学识水平以及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通常将文献综述作为绪论的重要内容。
综述用大量篇幅对本研究课题进行历史回顾,对前人和他人的研究工作及成果进行综合评述,然后引出自己的课题研究内容。综述相当于在学位论文研究领域内进行一次信息资料的专题研究报告。它反映了研究生阅读有关著作、学术期刊和文献资料的情况;也反应他所具备的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独立的自学能力。综述要求研究生对所阅读的文献资料进行消化、分析、判断和综合,决定取舍,确定自己所应开展科研工作的内容。只有在认真细致查
阅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才能使自己的研究选题具有可靠的基础,尽量避免重复前人的研究工作,从而在前人的基础上解决前人没有解决或有待完善的工作。
撰写学位论文的绪论时,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诠释基本理论,不要推导基本
公式,不要介绍研究方法细节。写法应开门见山,言简意赅,措词精炼。
1.1.2 本论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是作者研究成果的展示和表述。主要回答“怎么研究
(how)”这个问题。它针对绪论部分提出的论点,全面透彻的进行分析论证,充分表达作者的见解。中心论点的论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因此,可建立不同的分论点,共同围绕中心论点为其服务。
本论在安排层次上主要有三种方法:①递进式,即先提出一个论点,然后步步深入,层层展开,循序进行论述;②并列式,即把中心论点的几个从属论点并列起来,分别加以论述。③结合式,即把递进式和并列式结合在一起使用,这种方式多用于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的学位论文。层次可用小标题或序码表示。
本论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归纳分析法、演绎分析法、例证法、引证法、动因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综合评析法等,可视情况灵活选用。
本论通常占学位论文的大部分篇幅。它的具体陈述方式往往不同学科有较大的差别,不能牵强地作出统一的规定。一般应在论文总体框架下按“概念的提出,理论的论证,方法的选择,试验的观察,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结果的检验”等,逐层分析,分章撰写。每一章的最后都要有“本章小结”。本章小结是用实践和数据给出的分析研究结果,最忌主观推测成分。
本论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逻辑,用语简洁准确、明快流畅;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要尽量让事实和数据说话。凡是用简要的文字能够讲清楚的内容,应用文字陈述。用文字不容易说明白或说起来比较繁琐的,应用表或图来陈述。数据的引用要严谨确切,资料的引用要标明出处。
教科书式的撰写方法是撰写学位论文的第一大忌。对已有的知识避免重新描述和论证,尽量采用标注参考文献的方法;对用到的某些数学辅佐手段,应防止过分注意细节的数学推演,需要时可采用附录的形式收入学位论文供读者选阅。
5.1.3 结论
结论是指学位论文最终的总体结论。主要回答“研究出什么(what)”这个问题。它是在对本论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是对绪论和本论论点的呼应,是对全文的画龙点睛的收束,也是对本论中各章小结的再综合。可以作为结论的主要内容有:
(1)本课题的理论、方法、设计计算和试验研究结果等的归纳和总结;
(2)明确回答本研究课题所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解决的程度和取得的进展;
(3)明确指出本研究内容的创造性成果或创新点理论(含新观点、新思路、新
见解)和方法;
(4)对研究成果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加以预测和评价;
(5)指出今后在本研究方向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的设想、展望和建议,仪器设
备的改进,尚待解决的问题。
撰写结论时应注意的事项:
(1)结论应该明确、精炼、完整、准确、措辞严密,不含糊其词;
(2)结论要一分为二,要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的成果,
切勿言过其实,在无充分的把握时,应该留有余地。
(3)结论应反映自己从事研究工作取得的成绩,属于前人或他人已有的正确
结论,应不提或尽量少提。
2、篇幅要求: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的外文文献的中文翻译一般不少于2000字(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外语类等专业可暂不作要求);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一般不少于1000字。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8000字以上;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
3、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注意事项
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中,应注意所提出的论点必须有理论论证和实验验证,引用他人文献资料应忠实于原著、原文,词句精炼通顺、条理分明,文字图表规范清晰,手绘图形或测试结果推荐使用扫描仪直接编入文档或用碳素笔在硫酸纸上誊描并标注图号、图题,贴附于论文适当位置或附录中,要求图面整洁比例适当,毕业论文(设计)中所使用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际标准单位
论文内容包括:
1、毕业论文(设计)的文档包括:
①任务书;
②开题报告;
③文献综述;论文题目中所引用的文献,进行综述。
④翻译文章(包括外文原文);
⑤毕业论文(设计)正文:包括封面、论文目录、标题、学院与专业、作者,指导教师、内容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论文内文(含序言、综述、理论分析、实验与计算、结论)、相关图表、参考文献、附录等;
摘要是学位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是以提供学位论文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记述学位论文重要内容的完整短文。它反映了学位论文的精华。摘要应以浓缩的形式概括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目的、课题、基本观点、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结论等。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拥有与学位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学位论文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1. 正文
5.1 正文的内容
正文由绪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5.1.1 绪论
绪论是学位论文主体部分的开端,是全篇论文的引子。绪论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Why)”这个问题。它主要包括:
(1)研究的出发点与目的;
(2)研究的主要问题及范围,即研究主题简介;
(3)与学位论文有关的重要文献资料综述,相关领域前人及他人研究成果、水平和知识空白,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急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4)理论分析依据,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的概述;
(5)预期研究结果,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为了说明学位论文作者对研究方案的充分论证,反映作者在相关的学科领域中达到的学识水平以及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通常将文献综述作为绪论的重要内容。
综述用大量篇幅对本研究课题进行历史回顾,对前人和他人的研究工作及成果进行综合评述,然后引出自己的课题研究内容。综述相当于在学位论文研究领域内进行一次信息资料的专题研究报告。它反映了研究生阅读有关著作、学术期刊和文献资料的情况;也反应他所具备的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独立的自学能力。综述要求研究生对所阅读的文献资料进行消化、分析、判断和综合,决定取舍,确定自己所应开展科研工作的内容。只有在认真细致查
阅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才能使自己的研究选题具有可靠的基础,尽量避免重复前人的研究工作,从而在前人的基础上解决前人没有解决或有待完善的工作。
撰写学位论文的绪论时,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诠释基本理论,不要推导基本
公式,不要介绍研究方法细节。写法应开门见山,言简意赅,措词精炼。
1.1.2 本论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是作者研究成果的展示和表述。主要回答“怎么研究
(how)”这个问题。它针对绪论部分提出的论点,全面透彻的进行分析论证,充分表达作者的见解。中心论点的论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因此,可建立不同的分论点,共同围绕中心论点为其服务。
本论在安排层次上主要有三种方法:①递进式,即先提出一个论点,然后步步深入,层层展开,循序进行论述;②并列式,即把中心论点的几个从属论点并列起来,分别加以论述。③结合式,即把递进式和并列式结合在一起使用,这种方式多用于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的学位论文。层次可用小标题或序码表示。
本论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归纳分析法、演绎分析法、例证法、引证法、动因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综合评析法等,可视情况灵活选用。
本论通常占学位论文的大部分篇幅。它的具体陈述方式往往不同学科有较大的差别,不能牵强地作出统一的规定。一般应在论文总体框架下按“概念的提出,理论的论证,方法的选择,试验的观察,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结果的检验”等,逐层分析,分章撰写。每一章的最后都要有“本章小结”。本章小结是用实践和数据给出的分析研究结果,最忌主观推测成分。
本论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逻辑,用语简洁准确、明快流畅;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要尽量让事实和数据说话。凡是用简要的文字能够讲清楚的内容,应用文字陈述。用文字不容易说明白或说起来比较繁琐的,应用表或图来陈述。数据的引用要严谨确切,资料的引用要标明出处。
教科书式的撰写方法是撰写学位论文的第一大忌。对已有的知识避免重新描述和论证,尽量采用标注参考文献的方法;对用到的某些数学辅佐手段,应防止过分注意细节的数学推演,需要时可采用附录的形式收入学位论文供读者选阅。
5.1.3 结论
结论是指学位论文最终的总体结论。主要回答“研究出什么(what)”这个问题。它是在对本论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是对绪论和本论论点的呼应,是对全文的画龙点睛的收束,也是对本论中各章小结的再综合。可以作为结论的主要内容有:
(1)本课题的理论、方法、设计计算和试验研究结果等的归纳和总结;
(2)明确回答本研究课题所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解决的程度和取得的进展;
(3)明确指出本研究内容的创造性成果或创新点理论(含新观点、新思路、新
见解)和方法;
(4)对研究成果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加以预测和评价;
(5)指出今后在本研究方向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的设想、展望和建议,仪器设
备的改进,尚待解决的问题。
撰写结论时应注意的事项:
(1)结论应该明确、精炼、完整、准确、措辞严密,不含糊其词;
(2)结论要一分为二,要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的成果,
切勿言过其实,在无充分的把握时,应该留有余地。
(3)结论应反映自己从事研究工作取得的成绩,属于前人或他人已有的正确
结论,应不提或尽量少提。
2、篇幅要求: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的外文文献的中文翻译一般不少于2000字(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外语类等专业可暂不作要求);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一般不少于1000字。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8000字以上;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
3、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注意事项
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中,应注意所提出的论点必须有理论论证和实验验证,引用他人文献资料应忠实于原著、原文,词句精炼通顺、条理分明,文字图表规范清晰,手绘图形或测试结果推荐使用扫描仪直接编入文档或用碳素笔在硫酸纸上誊描并标注图号、图题,贴附于论文适当位置或附录中,要求图面整洁比例适当,毕业论文(设计)中所使用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际标准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