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做一个充满爱心,诗意生活的老师
——我的教育感悟
“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它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绿荫。”带着对绿叶精神的追求,带着对教师的崇拜,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与热爱,我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能在这里给大家做交流汇报。我交流的题目是《让我们做一个充满爱心,诗意生活的老师》。
感悟一,爱,不仅是教育的基础而且是教育的全部。
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一个学生。”高尔基谆谆告诫我们,只有热爱孩子的人,才能配做一名合格的老师。
日本一家报刊,对千名学生进行调查,有52.8%的学生希望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而喜欢渊博知识型老师的只占31.1%。由此可见,在教师的素质中,师爱占了多么大的比重。因为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可以使人精神愉快,给人以温暖和动力。爱,是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的精神雨露。如果教师用这种殷殷的师爱建立起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就会收到神奇的教育实效。
孩子只有差异,没有差生,更没有高低贵贱,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送给父母最珍贵的礼物,每一个生命都得值我们尊重和敬畏,
都值得我们平等的去爱他们。
我们成人,特别是我们教师,要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孩子是会犯错的,更应明白,犯错是孩子的权利,这是孩子人生的体验,也是成长所必需的。请耐心的宽容每一个孩子,“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色彩;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
爱是理解,是尊重,是对孩子尊严的保护,要爱他们,要让他们感受到爱,要让他们学会去爱,但是,千万不要让爱成为孩子的负累,更不要让爱成为一种伤害,不要以爱的名义摧残孩子的尊严。有多少次,我们让孩子的痛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然后来接受我们的爱心帮助,这不是爱,这不是源自心灵自然流淌的爱,这不是对生命的尊重,这是怜悯,这是施舍,这是残酷的折磨。请记住,爱需要技巧,爱不需要回报,爱不需要表达,大爱无形,真爱无言。
感悟二,教育需要耐心,需要等待。
郭元祥教授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中说:“教育是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对孩子的成长,不要急躁,更不要拔苗助长,它需要我们用一颗平和平静的心去等待,犹如寒来暑往,静听花开。教育过程就是和时间比赛,我们无法在一时之间改变一个学生多年的习惯,但耐心坚持,会引导学生一点一滴改变。把有缺点的孩子教好,把好孩子教优秀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多一份耐心,就给了孩子一个走向成功的机会。
与一个孩子的前途、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民族的未来相比,
我们耐心而付出的艰辛的劳动实在是微不足道,就如诗人兰波所说,只要我们怀着火热的耐心,到黎明我们一定能迎来光明、正义和尊严的壮丽城池。
感悟三,做人比做学问重要。
幸福是人生最高的价值。一个老师有了幸福感才能爱自己的学生,爱自己的事业。他所教的学生才会有幸福感,有幸福感的学生才是老师最成功的杰作。有了幸福感的学生一定是优秀的,因为他们不仅仅学会如何做学问,更重要的是,还学会了如何做人。
可是,在实际的教育中,很多时候我们忘记了教学生做人这个宗旨,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学生在现在和将来都不能做一个健全的人,一个和谐的人;不能做一个适应社会的人,不能做一个对社会、对民族有用的人,这,难道不能说是我们教育的失败么?
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项调查显示,26%的受访大学生有过自杀的想法。2008年,仅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仅在2009年的上半年,北京市共发生了14例大学生自杀身亡案件。有关数据表明,自杀已经取代突发疾病和交通意外,成为大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
刘海洋、马加爵、白中杰、周一超等等,一长串名字,一长串惨痛的事实一次又一次的猛烈地撞击着我们已经实在脆弱的心灵,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在痛苦中的反思中呐喊——我亲爱的孩子,你必须先学会做人,学会坚强,学会宽容。
著名的应用光学专家王大珩在《我的半个世纪》一书中说,“比
做学问重要的是做人”。 我们应当首先教会孩子做人,应当把对孩子的人格教育放首位。可是,我们现在总是过多的重视孩子的智商,而忽略了对孩子做人方面的教育。就如诗人纪伯伦所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感悟四,没有失败的孩子,只有失败的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
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以后,许多人纷纷向罗斯福的母亲祝福。罗斯福的母亲平静地对众人说,我有两个儿子,他们都很优秀。罗母指着窗外说,我的大儿子正在地里挖红薯,我这个儿子勤劳、肯干,他也很优秀。
当选总统的儿子,母亲欣赏。勤劳肯干的挖红薯的儿子,母亲也欣赏。多一把尺子,换一个角度,就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有值得欣赏的东西:闪光的道德,超常的智力,淳朴的人情,善良的性格……
孩子的成人比成功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要让孩子成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而不仅仅成为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要让孩子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既要有成功的经历,也要有失败的体验。
我们曾经过多的关注教师与学生的“成功”——教师成功成为名师,学生成功成为人才。当我们反思过去,思考未来,我们不得不检讨这种“成功”的教育价值观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什么。教育如果把功利性看得太重,势必会违背许多的教育规律,无视人的生命价值。有多少教师的成功是建立在对学生的疯狂控制之上,有多
少学生为了成绩,钻进题海,三更睡五更起,两耳不闻世事。这样的成功意义何在?这样的成功价值何在?
感悟五,享受工作,享受生活。
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丰富精彩的生活本身!老师应像山间的小溪,以乐观的心态一路欢歌,奔向海洋;当如馨香的百合,轻展带雨的花瓣儿,聚合摇曳的身影;当如灿烂的星辰,甘于在静寂里守望星空。
当我们从事的职业不是我们的理想时,我们要做的最简单的事就是,摒弃抱怨,认真做好现有的工作,努力把我们的劳作转化为快乐的体验!让这个信念如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始终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让我们一直享受着作为教师的快乐。
影响我们生活的不是我们生活的方式,而是我们对生活的态度。有一个简单的事实你要知道——日本是世界上自杀绝对人数最多的国家,而瑞典自杀比例是全球最高的国家,而这两个国家都是世界上非常富裕的。而在中国,在经济发达的上海,美丽的黄埔江啊,平均每天有一个鲜活的生命投进它波涛汹涌的怀抱。
虽然,我们还有许多不如意,但是,“人生需要奋斗是一种幸福。”做事要知不足,做人,要知足常乐,就如《庄子》所云,“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我们完全不需要太多,快乐幸福其实很简单。
少学生为了成绩,钻进题海,三更睡五更起,两耳不闻世事。这样的成功意义何在?这样的成功价值何在?
感悟五,享受工作,享受生活。
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丰富精彩的生活本身!老师应像山间的小溪,以乐观的心态一路欢歌,奔向海洋;当如馨香的百合,轻展带雨的花瓣儿,聚合摇曳的身影;当如灿烂的星辰,甘于在静寂里守望星空。
当我们从事的职业不是我们的理想时,我们要做的最简单的事就是,摒弃抱怨,认真做好现有的工作,努力把我们的劳作转化为快乐的体验!让这个信念如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始终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让我们一直享受着作为教师的快乐。
影响我们生活的不是我们生活的方式,而是我们对生活的态度。有一个简单的事实你要知道——日本是世界上自杀绝对人数最多的国家,而瑞典自杀比例是全球最高的国家,而这两个国家都是世界上非常富裕的。而在中国,在经济发达的上海,美丽的黄埔江啊,平均每天有一个鲜活的生命投进它波涛汹涌的怀抱。
虽然,我们还有许多不如意,但是,“人生需要奋斗是一种幸福。”做事要知不足,做人,要知足常乐,就如《庄子》所云,“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我们完全不需要太多,快乐幸福其实很简单。
每天,当我们沐浴阳光走向我们的工作岗位时,只要我们用心,就能感受到这一段新旅程的挑战和快乐;只要我们用阳光般的情怀去拨动孩子们的心弦,一定会有智慧之光如诗歌般生生不息的闪现,一定会有动人的旋律响彻我们和孩子们明丽的心空。
朋友们,生活就是一首诗。徜徉于诗意的憧憬之中,我们的心中便充满了感动,所有的工作都能为我们带来生命成长过程的快乐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两者更让我们崇敬和值得追求。为了让我们自己和孩子们都能拥有幸福的人生,请做一个充满爱心,诗意生活的教师吧!
最后,把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送给大家,祝大家快乐幸福!
让我们做一个充满爱心,诗意生活的老师
——我的教育感悟
“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它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绿荫。”带着对绿叶精神的追求,带着对教师的崇拜,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与热爱,我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能在这里给大家做交流汇报。我交流的题目是《让我们做一个充满爱心,诗意生活的老师》。
感悟一,爱,不仅是教育的基础而且是教育的全部。
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一个学生。”高尔基谆谆告诫我们,只有热爱孩子的人,才能配做一名合格的老师。
日本一家报刊,对千名学生进行调查,有52.8%的学生希望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而喜欢渊博知识型老师的只占31.1%。由此可见,在教师的素质中,师爱占了多么大的比重。因为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可以使人精神愉快,给人以温暖和动力。爱,是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的精神雨露。如果教师用这种殷殷的师爱建立起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就会收到神奇的教育实效。
孩子只有差异,没有差生,更没有高低贵贱,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送给父母最珍贵的礼物,每一个生命都得值我们尊重和敬畏,
都值得我们平等的去爱他们。
我们成人,特别是我们教师,要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孩子是会犯错的,更应明白,犯错是孩子的权利,这是孩子人生的体验,也是成长所必需的。请耐心的宽容每一个孩子,“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色彩;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
爱是理解,是尊重,是对孩子尊严的保护,要爱他们,要让他们感受到爱,要让他们学会去爱,但是,千万不要让爱成为孩子的负累,更不要让爱成为一种伤害,不要以爱的名义摧残孩子的尊严。有多少次,我们让孩子的痛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然后来接受我们的爱心帮助,这不是爱,这不是源自心灵自然流淌的爱,这不是对生命的尊重,这是怜悯,这是施舍,这是残酷的折磨。请记住,爱需要技巧,爱不需要回报,爱不需要表达,大爱无形,真爱无言。
感悟二,教育需要耐心,需要等待。
郭元祥教授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中说:“教育是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对孩子的成长,不要急躁,更不要拔苗助长,它需要我们用一颗平和平静的心去等待,犹如寒来暑往,静听花开。教育过程就是和时间比赛,我们无法在一时之间改变一个学生多年的习惯,但耐心坚持,会引导学生一点一滴改变。把有缺点的孩子教好,把好孩子教优秀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多一份耐心,就给了孩子一个走向成功的机会。
与一个孩子的前途、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民族的未来相比,
我们耐心而付出的艰辛的劳动实在是微不足道,就如诗人兰波所说,只要我们怀着火热的耐心,到黎明我们一定能迎来光明、正义和尊严的壮丽城池。
感悟三,做人比做学问重要。
幸福是人生最高的价值。一个老师有了幸福感才能爱自己的学生,爱自己的事业。他所教的学生才会有幸福感,有幸福感的学生才是老师最成功的杰作。有了幸福感的学生一定是优秀的,因为他们不仅仅学会如何做学问,更重要的是,还学会了如何做人。
可是,在实际的教育中,很多时候我们忘记了教学生做人这个宗旨,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学生在现在和将来都不能做一个健全的人,一个和谐的人;不能做一个适应社会的人,不能做一个对社会、对民族有用的人,这,难道不能说是我们教育的失败么?
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项调查显示,26%的受访大学生有过自杀的想法。2008年,仅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仅在2009年的上半年,北京市共发生了14例大学生自杀身亡案件。有关数据表明,自杀已经取代突发疾病和交通意外,成为大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
刘海洋、马加爵、白中杰、周一超等等,一长串名字,一长串惨痛的事实一次又一次的猛烈地撞击着我们已经实在脆弱的心灵,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在痛苦中的反思中呐喊——我亲爱的孩子,你必须先学会做人,学会坚强,学会宽容。
著名的应用光学专家王大珩在《我的半个世纪》一书中说,“比
做学问重要的是做人”。 我们应当首先教会孩子做人,应当把对孩子的人格教育放首位。可是,我们现在总是过多的重视孩子的智商,而忽略了对孩子做人方面的教育。就如诗人纪伯伦所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感悟四,没有失败的孩子,只有失败的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
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以后,许多人纷纷向罗斯福的母亲祝福。罗斯福的母亲平静地对众人说,我有两个儿子,他们都很优秀。罗母指着窗外说,我的大儿子正在地里挖红薯,我这个儿子勤劳、肯干,他也很优秀。
当选总统的儿子,母亲欣赏。勤劳肯干的挖红薯的儿子,母亲也欣赏。多一把尺子,换一个角度,就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有值得欣赏的东西:闪光的道德,超常的智力,淳朴的人情,善良的性格……
孩子的成人比成功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要让孩子成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而不仅仅成为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要让孩子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既要有成功的经历,也要有失败的体验。
我们曾经过多的关注教师与学生的“成功”——教师成功成为名师,学生成功成为人才。当我们反思过去,思考未来,我们不得不检讨这种“成功”的教育价值观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什么。教育如果把功利性看得太重,势必会违背许多的教育规律,无视人的生命价值。有多少教师的成功是建立在对学生的疯狂控制之上,有多
少学生为了成绩,钻进题海,三更睡五更起,两耳不闻世事。这样的成功意义何在?这样的成功价值何在?
感悟五,享受工作,享受生活。
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丰富精彩的生活本身!老师应像山间的小溪,以乐观的心态一路欢歌,奔向海洋;当如馨香的百合,轻展带雨的花瓣儿,聚合摇曳的身影;当如灿烂的星辰,甘于在静寂里守望星空。
当我们从事的职业不是我们的理想时,我们要做的最简单的事就是,摒弃抱怨,认真做好现有的工作,努力把我们的劳作转化为快乐的体验!让这个信念如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始终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让我们一直享受着作为教师的快乐。
影响我们生活的不是我们生活的方式,而是我们对生活的态度。有一个简单的事实你要知道——日本是世界上自杀绝对人数最多的国家,而瑞典自杀比例是全球最高的国家,而这两个国家都是世界上非常富裕的。而在中国,在经济发达的上海,美丽的黄埔江啊,平均每天有一个鲜活的生命投进它波涛汹涌的怀抱。
虽然,我们还有许多不如意,但是,“人生需要奋斗是一种幸福。”做事要知不足,做人,要知足常乐,就如《庄子》所云,“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我们完全不需要太多,快乐幸福其实很简单。
少学生为了成绩,钻进题海,三更睡五更起,两耳不闻世事。这样的成功意义何在?这样的成功价值何在?
感悟五,享受工作,享受生活。
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丰富精彩的生活本身!老师应像山间的小溪,以乐观的心态一路欢歌,奔向海洋;当如馨香的百合,轻展带雨的花瓣儿,聚合摇曳的身影;当如灿烂的星辰,甘于在静寂里守望星空。
当我们从事的职业不是我们的理想时,我们要做的最简单的事就是,摒弃抱怨,认真做好现有的工作,努力把我们的劳作转化为快乐的体验!让这个信念如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始终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让我们一直享受着作为教师的快乐。
影响我们生活的不是我们生活的方式,而是我们对生活的态度。有一个简单的事实你要知道——日本是世界上自杀绝对人数最多的国家,而瑞典自杀比例是全球最高的国家,而这两个国家都是世界上非常富裕的。而在中国,在经济发达的上海,美丽的黄埔江啊,平均每天有一个鲜活的生命投进它波涛汹涌的怀抱。
虽然,我们还有许多不如意,但是,“人生需要奋斗是一种幸福。”做事要知不足,做人,要知足常乐,就如《庄子》所云,“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我们完全不需要太多,快乐幸福其实很简单。
每天,当我们沐浴阳光走向我们的工作岗位时,只要我们用心,就能感受到这一段新旅程的挑战和快乐;只要我们用阳光般的情怀去拨动孩子们的心弦,一定会有智慧之光如诗歌般生生不息的闪现,一定会有动人的旋律响彻我们和孩子们明丽的心空。
朋友们,生活就是一首诗。徜徉于诗意的憧憬之中,我们的心中便充满了感动,所有的工作都能为我们带来生命成长过程的快乐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两者更让我们崇敬和值得追求。为了让我们自己和孩子们都能拥有幸福的人生,请做一个充满爱心,诗意生活的教师吧!
最后,把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送给大家,祝大家快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