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灵成长教育]读后感

《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读后感

长兴岛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白茹

教育是我们一直关注与探讨的话题,这段时间我读完朱小曼

教授的《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让我颇有感触。心灵的世界有多大?是无限大!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心灵的健康成长对于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一书主要以探讨教育与人的情感、

道德、精神发育的关系为主题,集中展示了作者在人的情感培养与道德发展这一教育领域多年探索的理论成果,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重点探讨了道德与价值观教育、情感发展与素质教育、教师人文素养与教师教育等教育理论热点问题。其中我想对下篇的教师人文素养与教师教育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朱小蔓教授说,要学做一名有情感的教师,学做一名有人格智慧的教师。是的,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我们的学生需要老师的爱和关注,需要老师的宽容和理解,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学生心灵的成长和发育。教师应把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与对学生的爱融于一身,使人类一切美好的情感在自己身上具体化,打造具有人格魅力的形象感染学生。因此,要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应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心灵的成长。

(一)教师要修其身,锻造高尚人格

为了使受教育者的人格健康发展,教师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

高尚的人格,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心里要有阳光和火种。首先,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应该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精神,要不断提高个人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要将自己的生命融于人类和民族的发展进程,不断磨练意志。其次,教师要具有修身意识,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师要处处严于律己,要有言行一致的人格风范,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能够做到。以求真、至善、达美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事事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以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豁达乐观的胸怀,高尚的理想情操,崇高的敬业精神,坚强的意志品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学生、教化学生,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学生心灵的震撼。

(二)教师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培养创造能力

首先,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人格魅力的最直接呈现,也是影响学生业务素质的最直接因素。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如果教师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 因此,教师要增强理论深度,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要密切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善于吸收和利用新知识拓宽教学内容,将科学理

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教育的规律与教育的艺术,提升人生品位。

(三)教师要强化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容面对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困

难和挫折。教育工作是复杂的,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这就需要具备成熟的理智感,正确的挫折观,积极的自我暗示,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以及合理地情绪排泄的方式,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容易扰乱学生的情绪。教师只有通过控制和掌握学生的情绪、情感,才能为成功的教育创造健康的环境。

(四)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爱学生,就要尊重信任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保护学生

的自尊心。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教会学生自爱与爱人。在教育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让弱势群体得到同等关怀和帮助是对教师本身素质的考验。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臵上,用他们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便会对学生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处理问题时就不会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生一起去感受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沮丧的心情,一起去体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就会包容学生的的过失。更重

要的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做好学生的 “人生顾问”。

(五)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

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着自己的闪光点,教师应不断的发现与

发掘。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对他们的赞美与肯定。教师的一句鼓励便能激发学生对待学习的热情,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区别看待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而应注重在教学中挖掘学生优点并加以强化,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长处,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的关注与认可,让学生以此获得自信,激发对学习的热情。我们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有的放矢,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才能使学生确信自己的能力。在素质教育的活动课中,对学生的成果不应拿好与坏来评价,学会尊重孩子们用心做出来的作品,只要是亲手创作出来的成果便会有它的价值,从中发现他们的美,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成果的乐趣。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人文素养去关怀学生心灵的成长。愿“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成为我们的师表之基,师风之根。让我们以最饱满的状态,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读后感

长兴岛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白茹

教育是我们一直关注与探讨的话题,这段时间我读完朱小曼

教授的《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让我颇有感触。心灵的世界有多大?是无限大!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心灵的健康成长对于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一书主要以探讨教育与人的情感、

道德、精神发育的关系为主题,集中展示了作者在人的情感培养与道德发展这一教育领域多年探索的理论成果,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重点探讨了道德与价值观教育、情感发展与素质教育、教师人文素养与教师教育等教育理论热点问题。其中我想对下篇的教师人文素养与教师教育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朱小蔓教授说,要学做一名有情感的教师,学做一名有人格智慧的教师。是的,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我们的学生需要老师的爱和关注,需要老师的宽容和理解,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学生心灵的成长和发育。教师应把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与对学生的爱融于一身,使人类一切美好的情感在自己身上具体化,打造具有人格魅力的形象感染学生。因此,要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应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心灵的成长。

(一)教师要修其身,锻造高尚人格

为了使受教育者的人格健康发展,教师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

高尚的人格,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心里要有阳光和火种。首先,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应该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精神,要不断提高个人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要将自己的生命融于人类和民族的发展进程,不断磨练意志。其次,教师要具有修身意识,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师要处处严于律己,要有言行一致的人格风范,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能够做到。以求真、至善、达美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事事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以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豁达乐观的胸怀,高尚的理想情操,崇高的敬业精神,坚强的意志品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学生、教化学生,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学生心灵的震撼。

(二)教师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培养创造能力

首先,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人格魅力的最直接呈现,也是影响学生业务素质的最直接因素。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如果教师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 因此,教师要增强理论深度,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要密切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善于吸收和利用新知识拓宽教学内容,将科学理

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教育的规律与教育的艺术,提升人生品位。

(三)教师要强化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容面对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困

难和挫折。教育工作是复杂的,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这就需要具备成熟的理智感,正确的挫折观,积极的自我暗示,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以及合理地情绪排泄的方式,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容易扰乱学生的情绪。教师只有通过控制和掌握学生的情绪、情感,才能为成功的教育创造健康的环境。

(四)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爱学生,就要尊重信任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保护学生

的自尊心。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教会学生自爱与爱人。在教育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让弱势群体得到同等关怀和帮助是对教师本身素质的考验。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臵上,用他们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便会对学生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处理问题时就不会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生一起去感受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沮丧的心情,一起去体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就会包容学生的的过失。更重

要的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做好学生的 “人生顾问”。

(五)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

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有着自己的闪光点,教师应不断的发现与

发掘。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对他们的赞美与肯定。教师的一句鼓励便能激发学生对待学习的热情,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区别看待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而应注重在教学中挖掘学生优点并加以强化,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长处,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的关注与认可,让学生以此获得自信,激发对学习的热情。我们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有的放矢,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才能使学生确信自己的能力。在素质教育的活动课中,对学生的成果不应拿好与坏来评价,学会尊重孩子们用心做出来的作品,只要是亲手创作出来的成果便会有它的价值,从中发现他们的美,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成果的乐趣。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人文素养去关怀学生心灵的成长。愿“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成为我们的师表之基,师风之根。让我们以最饱满的状态,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相关文章

  •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读后感
  •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读后感 12月12高二年级家长会上,我班的语文老师刘进给家长们推荐了<每一个 孩子都是天使>这本书.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周末去书店有幸拜读了这本书,读 完后不禁心潮澎湃.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位教 ...查看


  • 成长心灵鸡汤读后感
  • 成长心灵鸡汤读后感(一) 看完这篇故事之后深有感触."梦想是在一分一秒的坚持之后实现的,有梦想,才有为之奋斗的动力." 故事的起因是:美国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家想用高价钱买下白色金盏花种.听起来只不过是一颗普通的白色金盏花种 ...查看


  • 我的语文人生
  • 我的语文人生>读后感 张老师的<我的语文人生>中,为新时代的语文老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丰富实在的借鉴素材.通过阅读<我的语文人生>,也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师这个岗位有了诸多新认识,并且在本学期的亲身学习实践中,生出 ...查看


  • [德育智慧源何处]读后感
  • <德育智慧源何处>读后感 学校推荐我们阅读<德育智慧源何处>,听到这个书名我就有些害怕,与"智慧"沾边的应该都是一些高深的理论吧.可真的拿到书,我心里一阵窃喜--心灵感悟教育经典案例,以随笔的形式 ...查看


  • 读后感:做最好的老师
  • 做最好的老师 --读<最好的老师>有感 新风实小清河校区 姜丽红 今年暑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读后我受益匪浅."做最好的老师"一直是我一个我梦寐以求的理 ...查看


  • [走在教育的边缘]读后感
  • <走在教育的边缘>读后感之一 <走在教育的边缘>的简介:我们研究教育,我们首先进入教育情景之中,被教育对象化.我们经由教育研究来显现我们对人世的关切,显明我们在世界存在的基本立场.我们的思考与言说虽然不足以改变教育. ...查看


  • [我的教师梦 语文教师成长叙事]读后感
  • <我的教师梦 语文教师成长叙事>读后感 笛卡尔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仔细想来这句话很有道理.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心灵鸡汤<我的教师梦 语文教师成长叙事>.这是一本北师大2 ...查看


  • [我的教师梦 语文教师成长叙事]读后感 1
  • <我的教师梦 语文教师成长叙事>读后感 笛卡尔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仔细想来这句话很有道理.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心灵鸡汤<我的教师梦 语文教师成长叙事>.这是一本北师大2 ...查看


  • [走进孩子的心灵]--读后感
  • <走进孩子的心灵>--读后感 沈青华 2005-3 说到理解孩子,人们自然会想到心理学,想起一大串的术语和一对教科书.当我打开"走进孩子的心灵"看着一个一个案例时,我的感触就是用自己的心灵走进孩子.用眼睛去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