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2015年4期
植保土肥
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薄
琳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建设镇农科农机服务中心
[摘要]土壤组成十分复杂, 各组分之间相互作用, 并随外界水热条件时刻在类化。要全面了解土壤的
肥力特性, 需要对它进行一系列的理、化、生物学特性的测试。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土壤的质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并讨论了改变土壤质地以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
[关键字]土壤质地土壤肥力
的转化、释放及有效性。
DOI:10.14070/j.cnki.15-1098.2015.04.021
土壤质地是土壤物理性质之一。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土壤质地与土壤通气、保肥、保水状况及耕作的难易有密切关系;土壤质地状况是拟定土壤利用、管理和改良措施的重要依据。肥沃的土壤不仅要求耕层的质地良好,还要求有良好的质地剖面。虽然土壤质地主要决定于成土母质类型,有相对的稳定性,但耕作层的质地仍可通过耕作、施肥等活动进行调节。
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土壤质地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其类别和特点,主要是继承了成土母质的类型和特点,又受到耕作、施肥、排灌、平整土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是土壤的一种十分稳定的自然属性,对土壤肥力有很大影响。
土壤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是土壤各种基本性质的综合表现,是土壤区别于成土母质和其他自然体的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土壤作为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物质基础。
一、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
4. 生物因素。指土壤中的微生物及其生理活性。
它们对土壤氮、磷、硫等营养元素的转化和有效性具有明显影响,主要表现在:①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矿化作用,增加土壤中有效氮、磷、硫的含量;②进行腐殖质的合成作用,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③进行生物固氮,增加土壤中有效氮的来源。
土壤质地影响土壤中养分的转化速率和存在状态、土壤水分的性质和运行规律以及植物根系的生长力和生理活动。是影响土壤肥料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质地的土壤在肥力方面有不同的表现。
(1)砂质土。总的来说砂质土的肥力特征是蓄水力弱, 养分含量少, 保肥力较差, 土温变化较快, 通气性和透水性良好, 容易耕作。
(2)黏质土总的特点是保水力和保肥力强, 养分含量丰富, 土温比较稳定, 但通气透水性差, 并且耕作比较困难, 黏质土由于粒间孔隙很小, 孔隙相互沟通后形成曲折的毛细管, 水分进入土壤时渗漏很慢, 保水力强, 蓄水量大, 水分蒸发慢, 排水比较困难。在利用管理上要注怠排水措施, 采用深沟、高畦、窄垄等办法。整地时要尽可能耕操作, 精耕细锄。播种插秧宜浅, 密植程度可高于砂土, 基肥要足, 以利于作物早期生长的营养需要。黏质土中薪粒含量越多, 所含养料特别是钾、钙、镁等阳离子也越丰富。黏质土由于粘结力强, 在利用上要特别注意增施有机肥, 防止土壤粘结成硬块, 不利耕作。有些黏质水田土壤, 在排干晒烤后, 田面就会龟裂。对这种泥土必须多施有机肥料来改造土壤结构。
(3)壤质土是介于黏质土和砂质土之间的一种土壤类别, 就颗粒组成而言, 这种土壤同时含有适量的砂粒、粉粒和黏粒。在性质上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 对一般农业生产是较理想的土壤, 有些地方群众所称的“四砂六泥”或“三砂七泥”的土壤大致就相当
·27·
1. 养分因素。指土壤中的养分贮量、强度因素和
容量因素,主要取决于土壤矿物质及有机质的数量和组成。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基础,它提供了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矿物质,没有养分,土壤肥力就无从谈起。
2. 物理因素。指土壤的质地、结构状况、孔隙度、
水分和温度状况等。它们影响土壤的含氧量、氧化还原性和通气状况,从而影响土壤中养分的转化速率和存在状态、土壤水分的性质和运行规律以及植物根系的生长力和生理活动。物理因素对土壤中水、肥、气、热各个方面的变化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3. 化学因素。指土壤的酸碱度、阳离子吸附及交
换性能、土壤还原性物质、土壤含盐量,以及其他有毒物质的含量等。它们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
植保土肥现代农业2015年4期
干旱胁迫对作物影响研究概况
王
毅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种子管理站
[摘要]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当这些环境因素的影响超过一定的阈值时就成
为亏缺因子,如干旱、洪涝、冷、冻、盐渍、病虫害以及大气水质壤污染等。其中干旱胁迫则是农业生产中最突出最普遍的问题,干旱对作物产量的危害程度相当于其他自然灾害之和。水分对作物的各个代谢活动都有重要作用,水分亏缺必然会影响其生理代谢活动,最终对产量造成影响。
[关键字]干旱作物生长发育生理特性
DOI:10.14070/j.cnki.15-1098.2015.04.022
关于干旱对作物影响的研究已有大量文献报道
[1~2]
响最大。以往大量的研究表明[3]:①作物营养生长阶段,干旱胁迫使植物细胞膨压降低,细胞分裂减慢甚至停止从而使细胞生长受抑制,植株生长缓慢,造成总光合面积的减少、生物量降低;②在生殖生长阶段对水分亏缺反应特别敏感,此时期缺水终将造成产量的严重降低;③缺水会影响水稻秧苗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张,影响叶片扩展和株高伸长等,而叶片是作物光合与蒸腾作用等生理代谢过程的主要器官,叶面积大小直接影响作物产量;④干旱处理下小麦叶面积指数有所降低,并且长时间水分胁迫会使作物的叶绿体结
自然洪流中所携带的细泥本来就是农田表层土壤, 含养分丰富, 是改良质地的好材料。通过人为办法, 有目的地把洪流有控制地引入农田, 使细泥沉积于砂质土壤中, 就可以达到增厚土层, 改良质地的目的。所谓“一年洪水三年肥”指的就是这种漫淤肥田的效果。
。干旱对作物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是多
方面的,而且影响非常广泛,可以表现作物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直到具体的生理代谢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和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运输。
一、干旱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
不同生育阶段的作物生物量积累对水分亏缺的反应或敏感性是不同的。作物前期缺水对成苗和后期生长的影响很大,而中、晚期缺水对生物量的积累影于壤质土。土壤质地对土壤性质和肥力有重要关系, 但质地并不是决定土壤肥力的唯一因素, 一种土壤在质地上的缺点, 可以通过改良结构或调整颗粒组成得到改善。
土壤质地与作物生长的关系。砂质土宜种植生长期短的作物及根茎类作物, 而需肥较多或生长期长的谷类作物, 一般在黏质土中生长。一些耐病的作物如芝麻、高粱等, 实施早熟栽培的作物如蔬菜等, 也以砂质土栽培为宜。单季晚稻生长期长, 需肥较多, 宜种在薪质土壤中。而双季稻则因要求其早发速长, 宜在灌排方便的壤质土中生长。大部分作物对土壤质地的适应范围都相当广泛。
二、土壤质地的改良对于过砂或过黏的土壤质地的改良主要途径
3. 改良土壤结构
消除过粘或过砂土壤所产生的不良物理性质, 通过大量使用有机肥, 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因为土壤有机质的粘结力比砂粒强、比黏粒弱, 增加有机质含量对砂质土来说, 可使土粒比较容易粘结成小土团, 从而改变它松散无结构的不良状况。对黏质土来说, 有机质含量的提高, 可使粘结的大土块易于碎裂成大小适中的土团, 从而改变了黏土的结构及物理性状。
1. 客土法
可用“泥入砂, 砂掺泥”的办法调整耕作层的泥砂比例, 达到改良质地、改善耕性、提高肥力的目的。这种搬运别地土壤, 掺和在过砂或过薪的土壤里, 使之相互混合, 达到改良土壤的办法, 称为“客土法”。
4. 增施有机肥料
无论是砂质土还是黏质土,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都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因为有机质的粘结力和粘着力比砂粒大,但是比粘粒小,可以克服砂土过砂,粘土过粘的缺点。
2. 引洪漫淤法
·28·
现代农业2015年4期
植保土肥
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薄
琳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建设镇农科农机服务中心
[摘要]土壤组成十分复杂, 各组分之间相互作用, 并随外界水热条件时刻在类化。要全面了解土壤的
肥力特性, 需要对它进行一系列的理、化、生物学特性的测试。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土壤的质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并讨论了改变土壤质地以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
[关键字]土壤质地土壤肥力
的转化、释放及有效性。
DOI:10.14070/j.cnki.15-1098.2015.04.021
土壤质地是土壤物理性质之一。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土壤质地与土壤通气、保肥、保水状况及耕作的难易有密切关系;土壤质地状况是拟定土壤利用、管理和改良措施的重要依据。肥沃的土壤不仅要求耕层的质地良好,还要求有良好的质地剖面。虽然土壤质地主要决定于成土母质类型,有相对的稳定性,但耕作层的质地仍可通过耕作、施肥等活动进行调节。
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土壤质地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其类别和特点,主要是继承了成土母质的类型和特点,又受到耕作、施肥、排灌、平整土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是土壤的一种十分稳定的自然属性,对土壤肥力有很大影响。
土壤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是土壤各种基本性质的综合表现,是土壤区别于成土母质和其他自然体的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土壤作为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物质基础。
一、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
4. 生物因素。指土壤中的微生物及其生理活性。
它们对土壤氮、磷、硫等营养元素的转化和有效性具有明显影响,主要表现在:①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矿化作用,增加土壤中有效氮、磷、硫的含量;②进行腐殖质的合成作用,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③进行生物固氮,增加土壤中有效氮的来源。
土壤质地影响土壤中养分的转化速率和存在状态、土壤水分的性质和运行规律以及植物根系的生长力和生理活动。是影响土壤肥料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质地的土壤在肥力方面有不同的表现。
(1)砂质土。总的来说砂质土的肥力特征是蓄水力弱, 养分含量少, 保肥力较差, 土温变化较快, 通气性和透水性良好, 容易耕作。
(2)黏质土总的特点是保水力和保肥力强, 养分含量丰富, 土温比较稳定, 但通气透水性差, 并且耕作比较困难, 黏质土由于粒间孔隙很小, 孔隙相互沟通后形成曲折的毛细管, 水分进入土壤时渗漏很慢, 保水力强, 蓄水量大, 水分蒸发慢, 排水比较困难。在利用管理上要注怠排水措施, 采用深沟、高畦、窄垄等办法。整地时要尽可能耕操作, 精耕细锄。播种插秧宜浅, 密植程度可高于砂土, 基肥要足, 以利于作物早期生长的营养需要。黏质土中薪粒含量越多, 所含养料特别是钾、钙、镁等阳离子也越丰富。黏质土由于粘结力强, 在利用上要特别注意增施有机肥, 防止土壤粘结成硬块, 不利耕作。有些黏质水田土壤, 在排干晒烤后, 田面就会龟裂。对这种泥土必须多施有机肥料来改造土壤结构。
(3)壤质土是介于黏质土和砂质土之间的一种土壤类别, 就颗粒组成而言, 这种土壤同时含有适量的砂粒、粉粒和黏粒。在性质上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 对一般农业生产是较理想的土壤, 有些地方群众所称的“四砂六泥”或“三砂七泥”的土壤大致就相当
·27·
1. 养分因素。指土壤中的养分贮量、强度因素和
容量因素,主要取决于土壤矿物质及有机质的数量和组成。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基础,它提供了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矿物质,没有养分,土壤肥力就无从谈起。
2. 物理因素。指土壤的质地、结构状况、孔隙度、
水分和温度状况等。它们影响土壤的含氧量、氧化还原性和通气状况,从而影响土壤中养分的转化速率和存在状态、土壤水分的性质和运行规律以及植物根系的生长力和生理活动。物理因素对土壤中水、肥、气、热各个方面的变化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3. 化学因素。指土壤的酸碱度、阳离子吸附及交
换性能、土壤还原性物质、土壤含盐量,以及其他有毒物质的含量等。它们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
植保土肥现代农业2015年4期
干旱胁迫对作物影响研究概况
王
毅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种子管理站
[摘要]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当这些环境因素的影响超过一定的阈值时就成
为亏缺因子,如干旱、洪涝、冷、冻、盐渍、病虫害以及大气水质壤污染等。其中干旱胁迫则是农业生产中最突出最普遍的问题,干旱对作物产量的危害程度相当于其他自然灾害之和。水分对作物的各个代谢活动都有重要作用,水分亏缺必然会影响其生理代谢活动,最终对产量造成影响。
[关键字]干旱作物生长发育生理特性
DOI:10.14070/j.cnki.15-1098.2015.04.022
关于干旱对作物影响的研究已有大量文献报道
[1~2]
响最大。以往大量的研究表明[3]:①作物营养生长阶段,干旱胁迫使植物细胞膨压降低,细胞分裂减慢甚至停止从而使细胞生长受抑制,植株生长缓慢,造成总光合面积的减少、生物量降低;②在生殖生长阶段对水分亏缺反应特别敏感,此时期缺水终将造成产量的严重降低;③缺水会影响水稻秧苗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张,影响叶片扩展和株高伸长等,而叶片是作物光合与蒸腾作用等生理代谢过程的主要器官,叶面积大小直接影响作物产量;④干旱处理下小麦叶面积指数有所降低,并且长时间水分胁迫会使作物的叶绿体结
自然洪流中所携带的细泥本来就是农田表层土壤, 含养分丰富, 是改良质地的好材料。通过人为办法, 有目的地把洪流有控制地引入农田, 使细泥沉积于砂质土壤中, 就可以达到增厚土层, 改良质地的目的。所谓“一年洪水三年肥”指的就是这种漫淤肥田的效果。
。干旱对作物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是多
方面的,而且影响非常广泛,可以表现作物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直到具体的生理代谢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和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运输。
一、干旱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
不同生育阶段的作物生物量积累对水分亏缺的反应或敏感性是不同的。作物前期缺水对成苗和后期生长的影响很大,而中、晚期缺水对生物量的积累影于壤质土。土壤质地对土壤性质和肥力有重要关系, 但质地并不是决定土壤肥力的唯一因素, 一种土壤在质地上的缺点, 可以通过改良结构或调整颗粒组成得到改善。
土壤质地与作物生长的关系。砂质土宜种植生长期短的作物及根茎类作物, 而需肥较多或生长期长的谷类作物, 一般在黏质土中生长。一些耐病的作物如芝麻、高粱等, 实施早熟栽培的作物如蔬菜等, 也以砂质土栽培为宜。单季晚稻生长期长, 需肥较多, 宜种在薪质土壤中。而双季稻则因要求其早发速长, 宜在灌排方便的壤质土中生长。大部分作物对土壤质地的适应范围都相当广泛。
二、土壤质地的改良对于过砂或过黏的土壤质地的改良主要途径
3. 改良土壤结构
消除过粘或过砂土壤所产生的不良物理性质, 通过大量使用有机肥, 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因为土壤有机质的粘结力比砂粒强、比黏粒弱, 增加有机质含量对砂质土来说, 可使土粒比较容易粘结成小土团, 从而改变它松散无结构的不良状况。对黏质土来说, 有机质含量的提高, 可使粘结的大土块易于碎裂成大小适中的土团, 从而改变了黏土的结构及物理性状。
1. 客土法
可用“泥入砂, 砂掺泥”的办法调整耕作层的泥砂比例, 达到改良质地、改善耕性、提高肥力的目的。这种搬运别地土壤, 掺和在过砂或过薪的土壤里, 使之相互混合, 达到改良土壤的办法, 称为“客土法”。
4. 增施有机肥料
无论是砂质土还是黏质土,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都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因为有机质的粘结力和粘着力比砂粒大,但是比粘粒小,可以克服砂土过砂,粘土过粘的缺点。
2. 引洪漫淤法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