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庞村
庞村位于石景山区西南部,石景山南麓的永定河东岸。1963年村落消失。
庞村是个古老的村庄,可追溯到唐代,属于唐代幽州幽都县房仙乡管辖。幽都县在幽州西界,地域广阔且又多山,人口少,设乡少,村也少。今天我们凭借出土的唐代墓志,已能全部复原出幽都十二乡的乡名了,但各乡的村名却知之甚少。
幽都县十二乡中面积最大的是房仙乡,房仙乡横跨海淀与石景山二区。1957年,在海淀区公主坟北曾出土过辽代《王师儒墓志》,墓志有“□□年四月五日归全于析津府宛平县房仙乡池水里之西北原”的记载;又1990年6月,在辽宁省建平县三家子乡五十家子村东南四里坡大沟出土辽代《秦德昌墓志》,墓志有“宛平县池水里□□□□□□□□因受封于秦而得姓焉,其先丘垅本在池水故里”的提法。可以认为唐代房仙乡的东界在今公主坟,与丰乐乡交界,西界达石景山区西部的庞村,南界与福禄乡相连,北界与保大乡毗邻。1985年,在石槽村(今玉泉路东侧)出土了《唐故游击将军纪公夫人张氏墓志》,志云:“大中元年(847年)十月八日庚子卜葬于蓟城西幽都县幽都乡石槽之原”,我们才知道原来被认为是房仙乡的东南部分实际上应是幽都乡地界。
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唐代房仙乡的村名实在太少了,除了在今海淀区的池水里外,石景山区境内还有鲁谷,依《辽·韩佚墓志》、《辽·韩资道墓志》载:“葬宛平县房仙乡鲁郭里”。史地学家都认为辽代的鲁郭里应为唐代村落的延续。新安里是1995年在老古城出土的《唐·论博言墓志》中获得的一个新村名。但在唐代的房仙乡中作为一个古老的村名,且村名名字的写法和读音一直保留至今未变的唯有庞村。明《宛署杂记》曰:“石景山近浑河,有板桥,其旁曰旁村、曰杨木场”。村的古字写作“旁”,旁应视作“庞”字的讹传,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庞村至少应该是在唐代中叶形成的,是以庞姓人为主要聚集而成的村落。庞姓的郡望是在陕西的兴平,庞姓族人是后来迁徙到幽州来的。
按今天庞村的位置距唐代幽州城的直线距离为30里,是幽州的近郊。我们从唐代墓志得知,唐代时已经有了庞村这个名字。1949年出土的《唐故幽州节度押衙摄檀州刺史充威武军营田团练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大夫上柱国乐(邦穗)公墓志》曰:“中和二年(882)葬于幽都县界房仙乡庞村”和1971年出土的《唐南阳郡(李顺通妻)张氏夫人墓志》:“大中三年(850)已巳岁五月甲寅十一月甲子葬于本县房仙乡庞村东南上约三里之原”。可见庞村的历史距今至少已有1200年的历史了。说庞村的名字一直延续至今是有根据的。辽乾统七年(1107)“普济寺严慧大德塔记铭”:“师俗姓李氏,燕京析津庞村。”
唐代的庞村究竟有多大呢?村有多大,与人口多少和地形平坦不平坦有关。房仙乡从东往西依次是池水里、鲁郭里、新安里、庞村,四村之间(池水里和鲁郭里间按距离还应有村的存在)平均距离在五里左右,唐代“里”与“村”单位名的不同,也体现了它们的规模和大小不同,因此笔者认为庞村的规模不会太大,以幽都县人口计,应少于蓟县,在8万左右,除去城内居民外,十二乡平均每乡约3000人,从房仙乡面积看,全乡应有4-6个村,每村约有500人,庞村比池水里、鲁郭里、新安里小一些,人口在300-400人左右。
以庞村所在的地形地貌看,村西即为永定河,村东是一片沃野平畴,南阳郡张氏夫人墓志南上约三里即为李顺通妻张氏墓,乐邦穗墓因出土早,当时的情况不详,不知具体的出土地点,但也应在村的东面,因此唐代庞村东西应长约一里左右。今天庞村所在位置,永定河为西北——东南走向,河东岸畔有清雍正七年(1729)建的“北惠济庙”,今有御碑亭一座,亭中雍正御碑文曰“得地庞村之西,鼎建斯庙”,可见在今北惠济庙之东就是庞村,现有1950年修建的永定河引水渠之一的南干渠从庞村穿过。庞村处于永定河河谷冲击平原之上,地势较高,整个村子略呈椭圆形,村中有两条东西走向的大街。
唐代的庞村是什么样的?我们不知道,唐代的村落民居住宅目前已没有实物存在,在敦煌唐代的壁画中还能看到贵族宅第的乌头式大门以及用有直棂窗回廊连接的四合院,而乡村民居在《展子虔游春图》中有不用回廊但以房屋围绕,平面为狭长形的四合院以及以木篱、茅屋组成,布局紧凑的三合院。唐代的庞村民居应与《展子虔游春图》中描绘的差不多。
庞村在唐代是永定河的一个渡口。村西外300米处有一条古老的堤岸,它所处位置正在永定河的拐弯处,河水经石景山南流,形成多处甩弯,水势激荡,构成了对庞村主要的威胁。这段堰长350米以上,是用坚硬的长短不一但厚度统一的十八层花岗岩长条石垒砌而成,故称十八堰,又因条石以阶梯状斜向垒成,又称十八蹬。堤岸的每层条石之间用米浆汤灌缝,条石与条石之间凿以银锭式凹槽,以扣锁相连。十八堰建于何时,已不可考,但从历年的泥沙冲击掩埋程度看,原堤总高9米的十八层条石,现地面上裸露的有七八层,为4米左右,以及暴露在地面上条石的风化,表面已捻之成粉末程度看,十八堰的建成时代不应晚于唐代。这样一个巨大的工程在古代必然是官府所建,非一般民力能达到的。照此推理为千年以上时代的根据是合理的。永定河沿岸百余里,仅有庞村段建有如此坚固的堤岸,很可能庞村在唐代的房仙乡具有重要的位置,有官署衙门存在。另一种可能,庞村是否与刘总在石景山上金阁寺的活动有关呢?
庞村作为一个历史遗迹,在首钢搬迁后,有可能成为石景山区在功能拓展方向凸现出恢复历史原貌的重要性,唐代庞村的重建正当其时。
本文作者:陈康
唐代的庞村
庞村位于石景山区西南部,石景山南麓的永定河东岸。1963年村落消失。
庞村是个古老的村庄,可追溯到唐代,属于唐代幽州幽都县房仙乡管辖。幽都县在幽州西界,地域广阔且又多山,人口少,设乡少,村也少。今天我们凭借出土的唐代墓志,已能全部复原出幽都十二乡的乡名了,但各乡的村名却知之甚少。
幽都县十二乡中面积最大的是房仙乡,房仙乡横跨海淀与石景山二区。1957年,在海淀区公主坟北曾出土过辽代《王师儒墓志》,墓志有“□□年四月五日归全于析津府宛平县房仙乡池水里之西北原”的记载;又1990年6月,在辽宁省建平县三家子乡五十家子村东南四里坡大沟出土辽代《秦德昌墓志》,墓志有“宛平县池水里□□□□□□□□因受封于秦而得姓焉,其先丘垅本在池水故里”的提法。可以认为唐代房仙乡的东界在今公主坟,与丰乐乡交界,西界达石景山区西部的庞村,南界与福禄乡相连,北界与保大乡毗邻。1985年,在石槽村(今玉泉路东侧)出土了《唐故游击将军纪公夫人张氏墓志》,志云:“大中元年(847年)十月八日庚子卜葬于蓟城西幽都县幽都乡石槽之原”,我们才知道原来被认为是房仙乡的东南部分实际上应是幽都乡地界。
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唐代房仙乡的村名实在太少了,除了在今海淀区的池水里外,石景山区境内还有鲁谷,依《辽·韩佚墓志》、《辽·韩资道墓志》载:“葬宛平县房仙乡鲁郭里”。史地学家都认为辽代的鲁郭里应为唐代村落的延续。新安里是1995年在老古城出土的《唐·论博言墓志》中获得的一个新村名。但在唐代的房仙乡中作为一个古老的村名,且村名名字的写法和读音一直保留至今未变的唯有庞村。明《宛署杂记》曰:“石景山近浑河,有板桥,其旁曰旁村、曰杨木场”。村的古字写作“旁”,旁应视作“庞”字的讹传,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庞村至少应该是在唐代中叶形成的,是以庞姓人为主要聚集而成的村落。庞姓的郡望是在陕西的兴平,庞姓族人是后来迁徙到幽州来的。
按今天庞村的位置距唐代幽州城的直线距离为30里,是幽州的近郊。我们从唐代墓志得知,唐代时已经有了庞村这个名字。1949年出土的《唐故幽州节度押衙摄檀州刺史充威武军营田团练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大夫上柱国乐(邦穗)公墓志》曰:“中和二年(882)葬于幽都县界房仙乡庞村”和1971年出土的《唐南阳郡(李顺通妻)张氏夫人墓志》:“大中三年(850)已巳岁五月甲寅十一月甲子葬于本县房仙乡庞村东南上约三里之原”。可见庞村的历史距今至少已有1200年的历史了。说庞村的名字一直延续至今是有根据的。辽乾统七年(1107)“普济寺严慧大德塔记铭”:“师俗姓李氏,燕京析津庞村。”
唐代的庞村究竟有多大呢?村有多大,与人口多少和地形平坦不平坦有关。房仙乡从东往西依次是池水里、鲁郭里、新安里、庞村,四村之间(池水里和鲁郭里间按距离还应有村的存在)平均距离在五里左右,唐代“里”与“村”单位名的不同,也体现了它们的规模和大小不同,因此笔者认为庞村的规模不会太大,以幽都县人口计,应少于蓟县,在8万左右,除去城内居民外,十二乡平均每乡约3000人,从房仙乡面积看,全乡应有4-6个村,每村约有500人,庞村比池水里、鲁郭里、新安里小一些,人口在300-400人左右。
以庞村所在的地形地貌看,村西即为永定河,村东是一片沃野平畴,南阳郡张氏夫人墓志南上约三里即为李顺通妻张氏墓,乐邦穗墓因出土早,当时的情况不详,不知具体的出土地点,但也应在村的东面,因此唐代庞村东西应长约一里左右。今天庞村所在位置,永定河为西北——东南走向,河东岸畔有清雍正七年(1729)建的“北惠济庙”,今有御碑亭一座,亭中雍正御碑文曰“得地庞村之西,鼎建斯庙”,可见在今北惠济庙之东就是庞村,现有1950年修建的永定河引水渠之一的南干渠从庞村穿过。庞村处于永定河河谷冲击平原之上,地势较高,整个村子略呈椭圆形,村中有两条东西走向的大街。
唐代的庞村是什么样的?我们不知道,唐代的村落民居住宅目前已没有实物存在,在敦煌唐代的壁画中还能看到贵族宅第的乌头式大门以及用有直棂窗回廊连接的四合院,而乡村民居在《展子虔游春图》中有不用回廊但以房屋围绕,平面为狭长形的四合院以及以木篱、茅屋组成,布局紧凑的三合院。唐代的庞村民居应与《展子虔游春图》中描绘的差不多。
庞村在唐代是永定河的一个渡口。村西外300米处有一条古老的堤岸,它所处位置正在永定河的拐弯处,河水经石景山南流,形成多处甩弯,水势激荡,构成了对庞村主要的威胁。这段堰长350米以上,是用坚硬的长短不一但厚度统一的十八层花岗岩长条石垒砌而成,故称十八堰,又因条石以阶梯状斜向垒成,又称十八蹬。堤岸的每层条石之间用米浆汤灌缝,条石与条石之间凿以银锭式凹槽,以扣锁相连。十八堰建于何时,已不可考,但从历年的泥沙冲击掩埋程度看,原堤总高9米的十八层条石,现地面上裸露的有七八层,为4米左右,以及暴露在地面上条石的风化,表面已捻之成粉末程度看,十八堰的建成时代不应晚于唐代。这样一个巨大的工程在古代必然是官府所建,非一般民力能达到的。照此推理为千年以上时代的根据是合理的。永定河沿岸百余里,仅有庞村段建有如此坚固的堤岸,很可能庞村在唐代的房仙乡具有重要的位置,有官署衙门存在。另一种可能,庞村是否与刘总在石景山上金阁寺的活动有关呢?
庞村作为一个历史遗迹,在首钢搬迁后,有可能成为石景山区在功能拓展方向凸现出恢复历史原貌的重要性,唐代庞村的重建正当其时。
本文作者:陈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