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颤术操作流程及相关知识
一、定义
指在严重快速心律失常时(室颤),用外加的高能量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
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短暂的电活动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通
常为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
二、目的:通过电除颤纠正、治疗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三、适应症
1、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2、室性心动过速伴有血液动力学显著改变并出现心力衰竭、休克等,房颤、房扑伴血流动
力学不稳定者可首选。
四、操作流程
(一)操作前
1、评估:
1)、患者的心律、神志、年龄、体重、除颤部位皮肤情况,去除金属物品。
2)、除颤仪的性能、蓄电池充电情况。
3)、环境温度、光线适宜、电源插座配套。
2、准备:
1)、护士: 衣帽整齐,动作敏捷、迅速、准确。
2)、物品:除颤仪,治疗盘(导电胶一支或生理盐水纱布,治疗碗1个,纱布2块、弯盘)、
电源插座、心电监护仪。
3)、患者:卧于硬板床,(可模拟患者心电监护在位,已建立静脉通道) 。
(二)操作中
1、一看:护士发现患者心电监护显示室颤,二喊:呼喊患者的姓名判断意识,患者无意识,
看时间,立即呼叫医师“X医师,X床病人出现室颤”,同时呼救另一名护士推抢救车,三
摆体位:去枕平卧,解开衣襟,暴露除颤部位。告知病情,请家属离开。
2、连接电源线,打开除颤仪开关,观察心电监护显示,再次判断除颤指征。
3、选择合适模式(同步或非同步),选择电极板(成人直径10-13cm,儿童4-5cm)。
4、均匀涂导电膏于电极板表面。
5、选择电击能量:成人单向波360J,双向波150J,儿童首次2J/kg, 随后用2-4 J/kg, 并
充电。
6、正确握持电极板,左手为:Sternum,paddle,右手为Apex,paddle,正确放置电极板,
右手电极板在心尖部,上缘平左乳头,电极板中心位于左腋前线,左手电极板置于胸骨右缘
第二肋间,电极板紧贴皮肤加压10-20kg。
7、再次观察心电示波确需除颤,大声喊“你离开,我离开,大家都离开”,( 提示操作者
及其他人员,切记勿碰到病床或任何连接到病人身上的设备),环视四周,放电。
8、立即进行5个循环CPR(口述)。观察心电图波形、判断除颤结果,必要时重复上述步
骤。
(三)操作后
1、安置患者,清洁皮肤,观察除颤部位皮肤情况。
2、继续心电监护等抢救措施,监测心率、心律,遵医嘱用药。
3、与家属及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
(1)、告知患者家属患者病情危重程度,以配合抢救工作。
(2)、根据患者情况,指导患者及家属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
(3)、告知患者感觉任何不适,及时汇报医护人员。
4、整理用物,关闭电源,清洁电极板上的导电胶(清水擦拭干净后晾干备用,注意保持干
燥)。
5、洗手,记录患者病情、除颤时间、能量、次数、效果。
6、评价 :
(1)、病人的心律失常及时发现并能有效控制。
(2)、能量选择正确。
(3)、病人无皮肤灼伤等并发症。
五、注意事项
1、除颤前确定患者除颤局部无潮湿,无敷料,皮肤与电极接触紧密,减少胸壁阻抗,如佩 带起搏器时,电极板绝不可放其上,最少要隔10cm。
2、除颤前后必须以心电图监测为主,并加以前后对照。
3、除颤放电时,术者禁忌带湿操作,并确定操作者和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4、注意不要碰撞机器,导线不要过度弯曲,禁忌电极板对空放电、两片板面对面放电。
5、导电胶要涂满电极板,尤其注意边缘,以免灼伤皮肤。
6、操作结束,擦拭电极板、检察记录纸和导电胶等,保持除颤仪完好备用。
六、相关知识
(一)、心电图特征
1、心室扑动( ventricular flutter,简称室扑)和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简称室颤)
分别为心室肌快而微弱的收缩或不协调的快速乱颤,其结果是心脏无排血,心音和脉搏消失,
心、脑等器官和周围组织血液灌注停止,阿-斯综合征发作和猝死。室颤是导致心源性猝死
的严重心律失常,也是临终前循环衰竭的心律改变;而室扑则为室颤的前奏。
2、心室扑动表现为规律而宽大的心室波,向上向下的波幅相等,频率为150—250次/分。
3、心室颤动表现为形态、频率及振幅完全不规则的颤动波,频率为150—250次/分。颤动
波大者为粗颤,颤动波纤细者为细颤。
4、室扑、室颤均无法分出QRS波、ST段。
(二)、除颤波形与能量
除颤器所释放电流应是能够终止室颤的最低能量。能量和电流过低则无法终止心律失常,能量和电流过高则会导致心肌损害。成人电除颤时与体形和对能量需求间无确切的关系。目前除颤仪包括二种除颤波形:单相和双相波,不同的波形对能量的需求有所不同。
1、单向波300—360J,目前常规的除颤电能成人用360J;单向除颤器只发出一次电流,而电流流经身体的时间由身体的电阻决定。
2、双向波150—200J,双向除颤器则在发出一次电流后,可以发出一次反向的电流,而且能够控制电流流通的时间。低能量的双相波电除颤有效,而且终止室颤的效果与高能量单相波除颤相似或更有效。双向波除颤不仅除颤成功率高,患者自主恢复率亦高,对心肌的损伤性亦小,复苏存活者的机体及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均佳。
3、儿童单向和双向均为首次2J/kg,随后建议用2-4 J/kg。
(三)、除颤方法:电除颤分为同步与非同步两种
1、 同步电复律是指除颤器由R波的电信号激发放电,可用于转复心室颤动以外的各类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同步电除颤的适应症是治疗:房颤、房扑、室上速、室速等快速心律失常,经电除颤后可恢复窦性心律。因患者虽有心律失常,但尚有自身节律,电击时,复律脉冲的发放,必须与患者的心搏同步,使脉冲电流落在R波的下降支上(即电刺激信号落入心室绝对不应期中,R波起始后30ms处),以免刺激落入T波顶峰附近的心室易损期而诱发心室颤动。
2 、非同步电复律是指除颤器在心动周期的任何时间都可放电,用于转复心室颤动。非同步除颤的绝对适应症是心室颤动。电刺激时无须考虑患者的自主节律,所以称非同步除颤。在心脏骤停时,为了争取时间,在不了解心脏骤停性质的情况下,立即行非同步除颤,称盲目除颤。
(四)、强调除颤后立即进行CPR
1、连续除颤浪费时间,可导致有效胸外按压中断时间的延长。
2、如首次除颤未成功,往往是因为室颤的振幅较低,此类患者应立即进行有效的CPR,其价值大于给第二次的电击。
3、室颤终止后,患者大多会出现几分钟的非灌注型节律,此时恰当的措施是立即进行有效的CPR。
2010-09-10
电除颤术操作流程及相关知识
一、定义
指在严重快速心律失常时(室颤),用外加的高能量脉冲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
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短暂的电活动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通
常为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
二、目的:通过电除颤纠正、治疗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三、适应症
1、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2、室性心动过速伴有血液动力学显著改变并出现心力衰竭、休克等,房颤、房扑伴血流动
力学不稳定者可首选。
四、操作流程
(一)操作前
1、评估:
1)、患者的心律、神志、年龄、体重、除颤部位皮肤情况,去除金属物品。
2)、除颤仪的性能、蓄电池充电情况。
3)、环境温度、光线适宜、电源插座配套。
2、准备:
1)、护士: 衣帽整齐,动作敏捷、迅速、准确。
2)、物品:除颤仪,治疗盘(导电胶一支或生理盐水纱布,治疗碗1个,纱布2块、弯盘)、
电源插座、心电监护仪。
3)、患者:卧于硬板床,(可模拟患者心电监护在位,已建立静脉通道) 。
(二)操作中
1、一看:护士发现患者心电监护显示室颤,二喊:呼喊患者的姓名判断意识,患者无意识,
看时间,立即呼叫医师“X医师,X床病人出现室颤”,同时呼救另一名护士推抢救车,三
摆体位:去枕平卧,解开衣襟,暴露除颤部位。告知病情,请家属离开。
2、连接电源线,打开除颤仪开关,观察心电监护显示,再次判断除颤指征。
3、选择合适模式(同步或非同步),选择电极板(成人直径10-13cm,儿童4-5cm)。
4、均匀涂导电膏于电极板表面。
5、选择电击能量:成人单向波360J,双向波150J,儿童首次2J/kg, 随后用2-4 J/kg, 并
充电。
6、正确握持电极板,左手为:Sternum,paddle,右手为Apex,paddle,正确放置电极板,
右手电极板在心尖部,上缘平左乳头,电极板中心位于左腋前线,左手电极板置于胸骨右缘
第二肋间,电极板紧贴皮肤加压10-20kg。
7、再次观察心电示波确需除颤,大声喊“你离开,我离开,大家都离开”,( 提示操作者
及其他人员,切记勿碰到病床或任何连接到病人身上的设备),环视四周,放电。
8、立即进行5个循环CPR(口述)。观察心电图波形、判断除颤结果,必要时重复上述步
骤。
(三)操作后
1、安置患者,清洁皮肤,观察除颤部位皮肤情况。
2、继续心电监护等抢救措施,监测心率、心律,遵医嘱用药。
3、与家属及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
(1)、告知患者家属患者病情危重程度,以配合抢救工作。
(2)、根据患者情况,指导患者及家属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
(3)、告知患者感觉任何不适,及时汇报医护人员。
4、整理用物,关闭电源,清洁电极板上的导电胶(清水擦拭干净后晾干备用,注意保持干
燥)。
5、洗手,记录患者病情、除颤时间、能量、次数、效果。
6、评价 :
(1)、病人的心律失常及时发现并能有效控制。
(2)、能量选择正确。
(3)、病人无皮肤灼伤等并发症。
五、注意事项
1、除颤前确定患者除颤局部无潮湿,无敷料,皮肤与电极接触紧密,减少胸壁阻抗,如佩 带起搏器时,电极板绝不可放其上,最少要隔10cm。
2、除颤前后必须以心电图监测为主,并加以前后对照。
3、除颤放电时,术者禁忌带湿操作,并确定操作者和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4、注意不要碰撞机器,导线不要过度弯曲,禁忌电极板对空放电、两片板面对面放电。
5、导电胶要涂满电极板,尤其注意边缘,以免灼伤皮肤。
6、操作结束,擦拭电极板、检察记录纸和导电胶等,保持除颤仪完好备用。
六、相关知识
(一)、心电图特征
1、心室扑动( ventricular flutter,简称室扑)和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简称室颤)
分别为心室肌快而微弱的收缩或不协调的快速乱颤,其结果是心脏无排血,心音和脉搏消失,
心、脑等器官和周围组织血液灌注停止,阿-斯综合征发作和猝死。室颤是导致心源性猝死
的严重心律失常,也是临终前循环衰竭的心律改变;而室扑则为室颤的前奏。
2、心室扑动表现为规律而宽大的心室波,向上向下的波幅相等,频率为150—250次/分。
3、心室颤动表现为形态、频率及振幅完全不规则的颤动波,频率为150—250次/分。颤动
波大者为粗颤,颤动波纤细者为细颤。
4、室扑、室颤均无法分出QRS波、ST段。
(二)、除颤波形与能量
除颤器所释放电流应是能够终止室颤的最低能量。能量和电流过低则无法终止心律失常,能量和电流过高则会导致心肌损害。成人电除颤时与体形和对能量需求间无确切的关系。目前除颤仪包括二种除颤波形:单相和双相波,不同的波形对能量的需求有所不同。
1、单向波300—360J,目前常规的除颤电能成人用360J;单向除颤器只发出一次电流,而电流流经身体的时间由身体的电阻决定。
2、双向波150—200J,双向除颤器则在发出一次电流后,可以发出一次反向的电流,而且能够控制电流流通的时间。低能量的双相波电除颤有效,而且终止室颤的效果与高能量单相波除颤相似或更有效。双向波除颤不仅除颤成功率高,患者自主恢复率亦高,对心肌的损伤性亦小,复苏存活者的机体及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均佳。
3、儿童单向和双向均为首次2J/kg,随后建议用2-4 J/kg。
(三)、除颤方法:电除颤分为同步与非同步两种
1、 同步电复律是指除颤器由R波的电信号激发放电,可用于转复心室颤动以外的各类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同步电除颤的适应症是治疗:房颤、房扑、室上速、室速等快速心律失常,经电除颤后可恢复窦性心律。因患者虽有心律失常,但尚有自身节律,电击时,复律脉冲的发放,必须与患者的心搏同步,使脉冲电流落在R波的下降支上(即电刺激信号落入心室绝对不应期中,R波起始后30ms处),以免刺激落入T波顶峰附近的心室易损期而诱发心室颤动。
2 、非同步电复律是指除颤器在心动周期的任何时间都可放电,用于转复心室颤动。非同步除颤的绝对适应症是心室颤动。电刺激时无须考虑患者的自主节律,所以称非同步除颤。在心脏骤停时,为了争取时间,在不了解心脏骤停性质的情况下,立即行非同步除颤,称盲目除颤。
(四)、强调除颤后立即进行CPR
1、连续除颤浪费时间,可导致有效胸外按压中断时间的延长。
2、如首次除颤未成功,往往是因为室颤的振幅较低,此类患者应立即进行有效的CPR,其价值大于给第二次的电击。
3、室颤终止后,患者大多会出现几分钟的非灌注型节律,此时恰当的措施是立即进行有效的CPR。
201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