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6月16日,长征二号F遥九运载火箭起飞,托举着神舟九号飞船飞向太空。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2012年6月24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新华网 翟子赫 摄
三名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实验舱后,面对镜头向大家招手致意。新华网 翟子赫 摄
2012年6月29日,神九返回舱成功着陆。 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
2012年6月29日,地面搜索人员对成功着陆的神九返回舱进行开舱处置。 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摄
神九航天员刘洋出舱后挥手致意。
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出舱后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张领摄
载人航天是指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从事各种探测、试验、研究、军事和生产的往返飞行活动。载人航天的目的在于突破地球大气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人类的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大气层扩展到太空,更广泛和深入地认识地球及其周围的环境,更好地认知整个宇宙;充分利用太空和载人航天器的特殊环境从事各种试验和研究活动,开发太空及其丰富的资源。载人航天器由载人航天系统实施,载人航天系统由载人航天器、运载器、航天器发射场和回设施、航天测控网等组成,有时还包括其它地面保障系统,如地面模拟设备和航天员训练设施。
根据飞行和工作方式的不同,载人航天器可分为载人飞船、太空船和航天飞机三类。载人飞船按乘员多少,又可分为单人式飞船和多人式飞船。按运行范围,可分为卫星式载人飞船和太空站进行载人航天活动,又是一种重复使用的运载器。载人航天技术是人类航天史上的重大突破。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程中,中国航天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的光荣传承,是我们党、国家、军队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和大力弘扬。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是对载人航天精神的高度概括。载人航天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勇于攻坚的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开拓创新的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是无私奉献的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历尽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在世界航天大国已经发展几十年后起步的。为了缩小差距,迎头赶上,载人航天工程开始实施就明确提出,要坚持做到起步晚、起点高,投入少、效益高,项目少、水平高,从总体上体现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中国航天人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常年超负荷工作,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困难和压力。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艰苦奋斗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只有以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我们的民族才能自立自强,我们的国家才能发展进步,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永葆生机活力。
载人航天精神,是勇于攻坚的精神。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规模最庞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大、质量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高和极具风险性的一项重点工程。这项空前复杂的工程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航天人敢于攻坚、勇于创新。从试验室到各生产企业,从大漠深处的航天发射场到浩瀚三大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到处留下了航天人攻坚的足迹,洒下了航天人登攀的汗水。他们知难而进,顽强拼搏,在重重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在道道难关面前决不退缩,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用满腔热血谱写了共和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壮丽史诗。
载人航天精神,是开拓创新的精神。.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从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到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都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技术就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科技人员始终不懈探索、敢于超越,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这些重大突破,使我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航天人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一定要勇于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列,敢于在一些重要领域和科技前沿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载人航天精神,是无私奉献的精神。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建设者,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建立了卓越功勋的团队。中国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神圣使命,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他们献出了青春年华,献出了聪明才智,献出了热血汗水,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写在了浩瀚无垠的太空中。老一代航天人甘当人梯,新一代航天人茁壮成长。在载人航天工程的几大系统中,35岁以下的技术骨干已占80%,一批既懂专业、又善管理的人才成为各系统、各专业的带头人。一大批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航天事业实现新的突破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载人航天精神的时代意义
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我们党和人民创造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今天,载人航天精神又为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增添了一笔新的宝贵财富。这笔精神财富荣耀神州,弥足珍贵,是激励中国人民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
载人航天精神的思想内涵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意志和杰出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
不辞辛劳、艰苦创业———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和困难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戈壁、浩瀚海洋,洒下几代航天工作者辛勤的汗水,留下几代航天工作者奋斗的足迹。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梦想,栉风沐雨,不辞辛劳,克服了无数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以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创造了中华民族科技进步的奇迹。
一往无前、勇攀高峰———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科技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广大航天人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不因遇到挫折而气馁,不因取得成功而懈怠,表现了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和义无反顾的战斗精神。科研人员一次次向艰难险阻发起进攻,航天员一次次向生理和心理极限发起冲击,表现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自主创新、求真务实———特别能攻关的精神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进展,靠的正是自主创新的勇气、智慧和精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在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艰苦创业、奋力攻关的基础上,始终坚持高起点发展,瞄准当今航天科技发展前沿,进行大量卓有成效的自主创新,突破和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重大进展。中国的载人航天走的是一条与世界上任何航天大国都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投入少、效益高的道路。速度与效益,需要极高标准的工作质量。“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之又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分秒不差”……这些看似极端的口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航天人严谨求实的作风。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突破,靠的是社会主义大协作,靠的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作为一项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包括了飞船、火箭、测控通信等七大系统,涉及力学、地球科学、空间科学、自动控制、微电子等众多领域。投入研制、试验和协调配合的单位多达3000多个。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万众一心的凝聚力又一次空前迸发。无论科研人员还是保障人员,无论火箭、飞船的研制者,还是发射场、着陆场的建设者,情系载人航天事业的千军万马用齿轮咬合般的协作精神,汇聚成了助推神舟飞天的强大力量。
载人航天精神的时代价值 时代需要榜样,时代呼唤英雄。先进人物用自己的行动,引领时代的方向,他们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后来人,他们的事迹是一个时代为祖国乃至全人类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们展现出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的最强音。 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 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他们那样,为了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埋头苦干,艰苦创业。今天,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有些人迷失了方向,在他们眼中,人生的目标就是金钱。而航天员们的成功,则从正面向社会昭示:人生价值的实现,靠的是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意志,离开正确的事业发展方向,单纯以金钱作为追求的目标,只会走入歧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艰苦奋斗,反腐倡廉,保持旺盛的革命精神,需要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的载人航天精神。 大力弘扬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他们那样,面对困难和挑战,不畏艰险,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当前的社会主义改革进入了一个攻坚阶段,我们将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挑战,此时更应该大力弘扬特别能战斗的载人航天精神,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懈登攀。 大力弘扬特别能攻关的精神 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他们那样,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上,刻苦钻研,严细慎实,不懈探索,勇于创新。
2003年,“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一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2011年,“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分别把“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送入太空,入轨精度堪称完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再次被放到了聚光灯下。胡锦涛同志号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增强全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在学习中,许多同志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载人航天精神有什么普遍意义?在中国航天高端人才中出现的优秀党员、优秀的领导干部说明了什么?载人航天精神的时代意义是什么?等等。认真思考和研讨这些问题,对于深入持久地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非常必要的、有益的。
考察一种精神的时代意义,离不开这种精神出现的时代背景。
从国际上来看,世界正向多极化的方向演进,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流。但是,和平并不是风平浪静的和平,发展也不是互不相干的发展,国与国之间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竞争、较量和角逐将是长期的、激烈的。要使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经济与科技的马拉松比赛中急起直追,跻身前列,一要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二要有大批忠诚地为党为国为民奋斗和奉献的民族脊梁。中国航天人正是这种符合时代需要的我们党的领导骨干的优秀代表。
从国内来说,我们所处的时代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述:处在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新纪元;第二,处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第三,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新阶段。新纪元、新时期、新阶段,三个“新”字,意味着三个转折。“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是实现第一个转折以后出现的先进典型,他们的模范事迹、激励和鼓舞了整整一代共产党员、领导干部以至广大人民群众,至今仍然是人们学习的光辉榜样。而载人航天精神则是实现第二个、第三个转折以后,形成的又一种具有时代意义的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昭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路子。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是在研制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生俱来就具有自主创新的优良基因。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以下简称“一院”)在自行设计、自主研制目标的牵引下,依靠航天人锲而不舍地探索和攻关,瞄准世界航天科技先进技术,不断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取得了令国人骄傲、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在遵循“三步棋”预研模式的基础上,一院将其发展为“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新模式,更加突出了自主创新在航天技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这一发展模式主导下,长征运载火箭系列型谱逐步形成。运载火箭实现了从常规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串联加捆绑,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到地月转移轨道,从发射卫星载荷到发射载人飞船技术跨越发展,具备了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不同类型卫星的能力,并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我国为数不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航天高科技产品。
从东方红一号卫星高歌云霄,到神舟载人飞船遨游星河,再到“嫦娥奔月”“天宫神八”交会对接,一院用了40年的时间,解决了若干项火箭技术难题,实现了运载火箭技术的跨越式发展。2010年,一院历史性地完成了自主研制的运载火箭的百次发射,这一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与美国并列位居世界第二,中国航天发射技术进入世界先进水平。中国航天正是着力于自主创新,以界他国而自立于世界,以界他时而自立于当代,从这一点来看,载人航天精神又具有普遍性和借鉴意义。
载人航天精神高扬了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旗帜。
在实现第二个、第三个转折以后,我们的党和国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是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开放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疑是一场新的革命。
从以“电风扇、衣架、烟草机械”为代表的第一批产品投入市场,到现在以“先进能源、特种车及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及应用、卫星应用及电子工程、航天特种技术应用”五大板块为代表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跨越式发展,一院民用产业走过了30年的历程,经济规模突破百亿。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如果说引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是一院的使命,那么加快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更是一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院利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发过程中取得的燃烧热能、特种泵阀、自动控制等尖端技术储备基础上,闯入粉煤加压气化的民用领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航天煤气化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的长期垄断,对行业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依托专用车生产基地,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形成了重型矿用自卸车、油田专用车、环卫专用车、矿用防爆指挥车等十多个系列几十种产品;依托上市公司平台,以风机设备研发和制造为重点,适度投资开发风场项目为补充,发展航天风电产业。目前正与荷兰EWT公司合作,引进900kW直驱风机,并通过合作及自主组织研发,研制出具有航天自主知识产权并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2MW和1.5MW直驱风机,已实现并网发电。
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民品产业是“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三十而立,一院民用产业的目标得以最终确立,并不断完善和发展。在这场革命中,一院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改革开放的前列,站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列,积极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载人航天精神熔铸了一面“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镜子。
一院牢固地树立并始终不渝地实践了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对待耕天之路上所遇到的一切问题。
在惊雷乍起的荒漠,在“神舟”冲天的戈壁,至今还隐藏着许许多多不为人所知的人生故事。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烈士陵园,就长眠着500多名年轻的生命,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4岁。在一次重大的火箭发射试验中,在点火按钮按下的关键时刻,火箭突然发生了故障,燃料泄漏,危及产品、设备和人员安全。在这紧急时刻,我院共产党员魏文举同志参加了排故抢险战斗,和其他突击队员一起,钻进火箭的尾舱,拆除发生故障的脉冲压力传感器,险情最终被排除,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但魏文举同志却因在排故抢险过程中吸入过多推进剂散发出的毒气,中毒过深,壮烈牺牲,年仅54岁。其实,在那次排故抢险中,他不是负责监修的组员,完全有理由退掉这工作;他也不是突击队的第一队队员,完全可以等待第一队撤出之后再上去。可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凭着对航天事业的热爱,他既没有推辞、后退,也没有等待、观望,更没有分分内、分外,面临着危险和死亡的考验,在为国争光的信心和斗志的鼓舞下,他没有恐惧,没有杂念,而是争先恐后,两次第一个冲上去,最终牺牲在战斗岗位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作了最好的诠释。
载人航天精神奏响了一支“共产主义精神”的曲子。
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北京举行大会,隆重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时,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高度概括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由此可见,载人航天精神,实质上就是共产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是不是“超越时代”呢? 不是的。毛泽东同志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应该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必须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同时,应该把对于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的宣传,同对于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区别开来;而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则应该以共产主义作为观察问题、研究问题、处理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作到最有远见、最富有牺牲精神,发挥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实践证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这个原则十分精辟。
同样,我们今天从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也必须贯彻这个指导原则。正如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的“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点,我希望宣传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这样做,不但不会妨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项政策的推行,相反会为之创造有利的条件,提供强大动力,中国航天取得的成绩和模范事迹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
过去常说:“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至于是什么样的“特殊材料”,回答往往比较简单。现在分析一下构成载人航天精神世界的“特殊材料”,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主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是钱学森、焦裕禄、孔繁森等英雄模范的高大形象,同时也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有岳飞、文天祥等古代先贤的壮举豪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国航天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此做出了富有启示性的贡献,载人航天精神为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昭示了一条正确的人生之路。
编辑本段发展载人航天意义
(1)在科技方面,因为载人航天技术是科技密集综合性尖端技术,它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多个领域的成就,同时又给予现代科学技术各个领域提出了新的发展需求,从而促进和推动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可以反映这个国家的整体科学技术和高技术产业水平,如系统工程、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系统、推进能力、环控生保技术、通信、遥感、测试技术等。也体现了这个国家的近代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水平,特别是这个国家的航天医学工程的发展水平,如果没有航天医学工程的研究与发展,想要把人送进太空并安全、健康、高效地生活和工作是不可能的。
(2)发展载人航天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在发展战略上都把综合国力的增强作为首要目标,其核心是发展高科技,而主科技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载人航天。当一个国家把自己的航天员送入太空时,它可充分体现其综合国力的强盛,也将增强该国民众的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增强了全民的凝聚力。特别是我国航天员一旦进入太空,则能像六七十年代我国拥有核武器和人造地球卫星那样,引起全世界人民注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3)载人航天的发展能更好地开发太空资源为地球人类造福。现已知浩瀚的太空是人类巨大的宝库,它含有丰富的资源,而载人航天事业是使用通向这个宝库的桥梁,试想航天员们在太空对地球居高临下,能以各种不同的手段对地球进行观测,它可以比无人的探测和遥感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料。而太空工厂的工艺加工几乎成了“魔术”,它在微重力、真空和无对流的条件下,可以制造地球上难以完成的合金材料和“灵丹妙药”以及有关产品。太空工厂的产品或半成品送回地面后,也许还会带来“新的工业革命”。可以预料,印有“太空制造”字样物品将会不断地投放市场
(4)载人航天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因为人类可以通过载人航天的桥梁,转移到其他星体居住和生活,开发出更美好的生活空间。这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当前首先要做的是人们到太空旅游、先看看神秘的太空和美妙的仙境。不久,人类将主宰太空,实现人类发展的革命。
因为载人航天事业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所以它的发展基础必须是:综合国力强盛,经济发展水平高,有一定的财政支持,有一批从事航天科技事业的骨干人才队伍,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这样才有可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我国现已基本具备上述基础,所以才发射了载人试验飞船。
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呢?简单地说就是建立国家载人航天大系统,或称载人航天体系。因为这个体系是国家直接支持和规划的,这个体系又是在航天技术日趋成熟的条件下建立的。例如,地面发射基地的建设,指挥管理系统的组建、跟踪、遥测、遥控和通信网络的组建,火箭与推进系统的建设,航天器制造工艺中的新材料的研制,发射、回收等技术均已成熟和具备的情况下,重点是航天员系统的完善。它涉及选拔什么样的人进入太空,建立航天员的训练基地,建立航天医学体系,结合航天器研制建立航天员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组织好航天员进入太空的前、中、后的医学监督与保障工作,确保航天员的安全,结合载人航天器研制增设应急救生系统等等。
温家宝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贺电(全文)
2012年06月29日
总装备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并参加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全体同志:
欣悉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特向胜利完成这次任务的航天员,向所有参加这次任务的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新成就,是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铸就的新辉煌,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振奋民族精神,鼓舞和激励全国人民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体航天人建立的丰功伟绩将彪炳史册,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科技进步永无止境,太空探索任重道远。希望你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强不息、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推进我国航天事业跨越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
2012年6月29日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6月16日,长征二号F遥九运载火箭起飞,托举着神舟九号飞船飞向太空。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2012年6月24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新华网 翟子赫 摄
三名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实验舱后,面对镜头向大家招手致意。新华网 翟子赫 摄
2012年6月29日,神九返回舱成功着陆。 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
2012年6月29日,地面搜索人员对成功着陆的神九返回舱进行开舱处置。 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摄
神九航天员刘洋出舱后挥手致意。
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出舱后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张领摄
载人航天是指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从事各种探测、试验、研究、军事和生产的往返飞行活动。载人航天的目的在于突破地球大气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人类的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大气层扩展到太空,更广泛和深入地认识地球及其周围的环境,更好地认知整个宇宙;充分利用太空和载人航天器的特殊环境从事各种试验和研究活动,开发太空及其丰富的资源。载人航天器由载人航天系统实施,载人航天系统由载人航天器、运载器、航天器发射场和回设施、航天测控网等组成,有时还包括其它地面保障系统,如地面模拟设备和航天员训练设施。
根据飞行和工作方式的不同,载人航天器可分为载人飞船、太空船和航天飞机三类。载人飞船按乘员多少,又可分为单人式飞船和多人式飞船。按运行范围,可分为卫星式载人飞船和太空站进行载人航天活动,又是一种重复使用的运载器。载人航天技术是人类航天史上的重大突破。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程中,中国航天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的光荣传承,是我们党、国家、军队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和大力弘扬。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是对载人航天精神的高度概括。载人航天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勇于攻坚的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开拓创新的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是无私奉献的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历尽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在世界航天大国已经发展几十年后起步的。为了缩小差距,迎头赶上,载人航天工程开始实施就明确提出,要坚持做到起步晚、起点高,投入少、效益高,项目少、水平高,从总体上体现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中国航天人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常年超负荷工作,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困难和压力。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艰苦奋斗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只有以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我们的民族才能自立自强,我们的国家才能发展进步,我们的各项事业才能永葆生机活力。
载人航天精神,是勇于攻坚的精神。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规模最庞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大、质量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高和极具风险性的一项重点工程。这项空前复杂的工程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航天人敢于攻坚、勇于创新。从试验室到各生产企业,从大漠深处的航天发射场到浩瀚三大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到处留下了航天人攻坚的足迹,洒下了航天人登攀的汗水。他们知难而进,顽强拼搏,在重重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在道道难关面前决不退缩,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用满腔热血谱写了共和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壮丽史诗。
载人航天精神,是开拓创新的精神。.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从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到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都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技术就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科技人员始终不懈探索、敢于超越,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这些重大突破,使我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航天人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一定要勇于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列,敢于在一些重要领域和科技前沿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载人航天精神,是无私奉献的精神。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建设者,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建立了卓越功勋的团队。中国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神圣使命,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他们献出了青春年华,献出了聪明才智,献出了热血汗水,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写在了浩瀚无垠的太空中。老一代航天人甘当人梯,新一代航天人茁壮成长。在载人航天工程的几大系统中,35岁以下的技术骨干已占80%,一批既懂专业、又善管理的人才成为各系统、各专业的带头人。一大批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航天事业实现新的突破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载人航天精神的时代意义
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我们党和人民创造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今天,载人航天精神又为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增添了一笔新的宝贵财富。这笔精神财富荣耀神州,弥足珍贵,是激励中国人民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
载人航天精神的思想内涵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意志和杰出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
不辞辛劳、艰苦创业———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和困难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戈壁、浩瀚海洋,洒下几代航天工作者辛勤的汗水,留下几代航天工作者奋斗的足迹。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梦想,栉风沐雨,不辞辛劳,克服了无数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以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创造了中华民族科技进步的奇迹。
一往无前、勇攀高峰———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科技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广大航天人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不因遇到挫折而气馁,不因取得成功而懈怠,表现了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和义无反顾的战斗精神。科研人员一次次向艰难险阻发起进攻,航天员一次次向生理和心理极限发起冲击,表现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自主创新、求真务实———特别能攻关的精神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进展,靠的正是自主创新的勇气、智慧和精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在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艰苦创业、奋力攻关的基础上,始终坚持高起点发展,瞄准当今航天科技发展前沿,进行大量卓有成效的自主创新,突破和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重大进展。中国的载人航天走的是一条与世界上任何航天大国都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投入少、效益高的道路。速度与效益,需要极高标准的工作质量。“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之又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分秒不差”……这些看似极端的口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航天人严谨求实的作风。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突破,靠的是社会主义大协作,靠的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作为一项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包括了飞船、火箭、测控通信等七大系统,涉及力学、地球科学、空间科学、自动控制、微电子等众多领域。投入研制、试验和协调配合的单位多达3000多个。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万众一心的凝聚力又一次空前迸发。无论科研人员还是保障人员,无论火箭、飞船的研制者,还是发射场、着陆场的建设者,情系载人航天事业的千军万马用齿轮咬合般的协作精神,汇聚成了助推神舟飞天的强大力量。
载人航天精神的时代价值 时代需要榜样,时代呼唤英雄。先进人物用自己的行动,引领时代的方向,他们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后来人,他们的事迹是一个时代为祖国乃至全人类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们展现出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的最强音。 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 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他们那样,为了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埋头苦干,艰苦创业。今天,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有些人迷失了方向,在他们眼中,人生的目标就是金钱。而航天员们的成功,则从正面向社会昭示:人生价值的实现,靠的是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意志,离开正确的事业发展方向,单纯以金钱作为追求的目标,只会走入歧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艰苦奋斗,反腐倡廉,保持旺盛的革命精神,需要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的载人航天精神。 大力弘扬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他们那样,面对困难和挑战,不畏艰险,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当前的社会主义改革进入了一个攻坚阶段,我们将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挑战,此时更应该大力弘扬特别能战斗的载人航天精神,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懈登攀。 大力弘扬特别能攻关的精神 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他们那样,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上,刻苦钻研,严细慎实,不懈探索,勇于创新。
2003年,“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一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2011年,“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分别把“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送入太空,入轨精度堪称完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再次被放到了聚光灯下。胡锦涛同志号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增强全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在学习中,许多同志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载人航天精神有什么普遍意义?在中国航天高端人才中出现的优秀党员、优秀的领导干部说明了什么?载人航天精神的时代意义是什么?等等。认真思考和研讨这些问题,对于深入持久地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非常必要的、有益的。
考察一种精神的时代意义,离不开这种精神出现的时代背景。
从国际上来看,世界正向多极化的方向演进,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流。但是,和平并不是风平浪静的和平,发展也不是互不相干的发展,国与国之间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竞争、较量和角逐将是长期的、激烈的。要使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经济与科技的马拉松比赛中急起直追,跻身前列,一要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二要有大批忠诚地为党为国为民奋斗和奉献的民族脊梁。中国航天人正是这种符合时代需要的我们党的领导骨干的优秀代表。
从国内来说,我们所处的时代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述:处在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新纪元;第二,处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第三,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新阶段。新纪元、新时期、新阶段,三个“新”字,意味着三个转折。“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是实现第一个转折以后出现的先进典型,他们的模范事迹、激励和鼓舞了整整一代共产党员、领导干部以至广大人民群众,至今仍然是人们学习的光辉榜样。而载人航天精神则是实现第二个、第三个转折以后,形成的又一种具有时代意义的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昭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路子。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是在研制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生俱来就具有自主创新的优良基因。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以下简称“一院”)在自行设计、自主研制目标的牵引下,依靠航天人锲而不舍地探索和攻关,瞄准世界航天科技先进技术,不断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取得了令国人骄傲、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在遵循“三步棋”预研模式的基础上,一院将其发展为“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新模式,更加突出了自主创新在航天技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这一发展模式主导下,长征运载火箭系列型谱逐步形成。运载火箭实现了从常规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串联加捆绑,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到地月转移轨道,从发射卫星载荷到发射载人飞船技术跨越发展,具备了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不同类型卫星的能力,并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我国为数不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航天高科技产品。
从东方红一号卫星高歌云霄,到神舟载人飞船遨游星河,再到“嫦娥奔月”“天宫神八”交会对接,一院用了40年的时间,解决了若干项火箭技术难题,实现了运载火箭技术的跨越式发展。2010年,一院历史性地完成了自主研制的运载火箭的百次发射,这一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与美国并列位居世界第二,中国航天发射技术进入世界先进水平。中国航天正是着力于自主创新,以界他国而自立于世界,以界他时而自立于当代,从这一点来看,载人航天精神又具有普遍性和借鉴意义。
载人航天精神高扬了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旗帜。
在实现第二个、第三个转折以后,我们的党和国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是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开放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疑是一场新的革命。
从以“电风扇、衣架、烟草机械”为代表的第一批产品投入市场,到现在以“先进能源、特种车及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及应用、卫星应用及电子工程、航天特种技术应用”五大板块为代表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跨越式发展,一院民用产业走过了30年的历程,经济规模突破百亿。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如果说引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是一院的使命,那么加快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更是一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院利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发过程中取得的燃烧热能、特种泵阀、自动控制等尖端技术储备基础上,闯入粉煤加压气化的民用领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航天煤气化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的长期垄断,对行业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依托专用车生产基地,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形成了重型矿用自卸车、油田专用车、环卫专用车、矿用防爆指挥车等十多个系列几十种产品;依托上市公司平台,以风机设备研发和制造为重点,适度投资开发风场项目为补充,发展航天风电产业。目前正与荷兰EWT公司合作,引进900kW直驱风机,并通过合作及自主组织研发,研制出具有航天自主知识产权并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2MW和1.5MW直驱风机,已实现并网发电。
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民品产业是“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三十而立,一院民用产业的目标得以最终确立,并不断完善和发展。在这场革命中,一院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改革开放的前列,站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列,积极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载人航天精神熔铸了一面“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镜子。
一院牢固地树立并始终不渝地实践了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对待耕天之路上所遇到的一切问题。
在惊雷乍起的荒漠,在“神舟”冲天的戈壁,至今还隐藏着许许多多不为人所知的人生故事。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烈士陵园,就长眠着500多名年轻的生命,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4岁。在一次重大的火箭发射试验中,在点火按钮按下的关键时刻,火箭突然发生了故障,燃料泄漏,危及产品、设备和人员安全。在这紧急时刻,我院共产党员魏文举同志参加了排故抢险战斗,和其他突击队员一起,钻进火箭的尾舱,拆除发生故障的脉冲压力传感器,险情最终被排除,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但魏文举同志却因在排故抢险过程中吸入过多推进剂散发出的毒气,中毒过深,壮烈牺牲,年仅54岁。其实,在那次排故抢险中,他不是负责监修的组员,完全有理由退掉这工作;他也不是突击队的第一队队员,完全可以等待第一队撤出之后再上去。可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凭着对航天事业的热爱,他既没有推辞、后退,也没有等待、观望,更没有分分内、分外,面临着危险和死亡的考验,在为国争光的信心和斗志的鼓舞下,他没有恐惧,没有杂念,而是争先恐后,两次第一个冲上去,最终牺牲在战斗岗位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作了最好的诠释。
载人航天精神奏响了一支“共产主义精神”的曲子。
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北京举行大会,隆重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时,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高度概括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由此可见,载人航天精神,实质上就是共产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是不是“超越时代”呢? 不是的。毛泽东同志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应该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必须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同时,应该把对于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的宣传,同对于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区别开来;而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则应该以共产主义作为观察问题、研究问题、处理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作到最有远见、最富有牺牲精神,发挥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实践证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这个原则十分精辟。
同样,我们今天从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也必须贯彻这个指导原则。正如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的“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点,我希望宣传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这样做,不但不会妨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项政策的推行,相反会为之创造有利的条件,提供强大动力,中国航天取得的成绩和模范事迹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
过去常说:“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至于是什么样的“特殊材料”,回答往往比较简单。现在分析一下构成载人航天精神世界的“特殊材料”,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主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是钱学森、焦裕禄、孔繁森等英雄模范的高大形象,同时也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有岳飞、文天祥等古代先贤的壮举豪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国航天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此做出了富有启示性的贡献,载人航天精神为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昭示了一条正确的人生之路。
编辑本段发展载人航天意义
(1)在科技方面,因为载人航天技术是科技密集综合性尖端技术,它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多个领域的成就,同时又给予现代科学技术各个领域提出了新的发展需求,从而促进和推动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可以反映这个国家的整体科学技术和高技术产业水平,如系统工程、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系统、推进能力、环控生保技术、通信、遥感、测试技术等。也体现了这个国家的近代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水平,特别是这个国家的航天医学工程的发展水平,如果没有航天医学工程的研究与发展,想要把人送进太空并安全、健康、高效地生活和工作是不可能的。
(2)发展载人航天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在发展战略上都把综合国力的增强作为首要目标,其核心是发展高科技,而主科技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载人航天。当一个国家把自己的航天员送入太空时,它可充分体现其综合国力的强盛,也将增强该国民众的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增强了全民的凝聚力。特别是我国航天员一旦进入太空,则能像六七十年代我国拥有核武器和人造地球卫星那样,引起全世界人民注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3)载人航天的发展能更好地开发太空资源为地球人类造福。现已知浩瀚的太空是人类巨大的宝库,它含有丰富的资源,而载人航天事业是使用通向这个宝库的桥梁,试想航天员们在太空对地球居高临下,能以各种不同的手段对地球进行观测,它可以比无人的探测和遥感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料。而太空工厂的工艺加工几乎成了“魔术”,它在微重力、真空和无对流的条件下,可以制造地球上难以完成的合金材料和“灵丹妙药”以及有关产品。太空工厂的产品或半成品送回地面后,也许还会带来“新的工业革命”。可以预料,印有“太空制造”字样物品将会不断地投放市场
(4)载人航天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因为人类可以通过载人航天的桥梁,转移到其他星体居住和生活,开发出更美好的生活空间。这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当前首先要做的是人们到太空旅游、先看看神秘的太空和美妙的仙境。不久,人类将主宰太空,实现人类发展的革命。
因为载人航天事业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所以它的发展基础必须是:综合国力强盛,经济发展水平高,有一定的财政支持,有一批从事航天科技事业的骨干人才队伍,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这样才有可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我国现已基本具备上述基础,所以才发射了载人试验飞船。
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呢?简单地说就是建立国家载人航天大系统,或称载人航天体系。因为这个体系是国家直接支持和规划的,这个体系又是在航天技术日趋成熟的条件下建立的。例如,地面发射基地的建设,指挥管理系统的组建、跟踪、遥测、遥控和通信网络的组建,火箭与推进系统的建设,航天器制造工艺中的新材料的研制,发射、回收等技术均已成熟和具备的情况下,重点是航天员系统的完善。它涉及选拔什么样的人进入太空,建立航天员的训练基地,建立航天医学体系,结合航天器研制建立航天员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组织好航天员进入太空的前、中、后的医学监督与保障工作,确保航天员的安全,结合载人航天器研制增设应急救生系统等等。
温家宝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贺电(全文)
2012年06月29日
总装备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并参加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全体同志:
欣悉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特向胜利完成这次任务的航天员,向所有参加这次任务的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新成就,是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铸就的新辉煌,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振奋民族精神,鼓舞和激励全国人民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体航天人建立的丰功伟绩将彪炳史册,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科技进步永无止境,太空探索任重道远。希望你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强不息、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推进我国航天事业跨越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
2012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