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法与韦达定理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推导

ax 2+bx+c=0

x 2+x +=0 b c

a a

b c x 2+x =-

a a

2b c ⎛b ⎫b ⎫+x +⎛+ ⎪ ⎪a a ⎝2a ⎭⎝2a ⎭22

b 2b 2-4ac (x+) = 2a 4a 2

b 2-4ac b x=± -2a 2a

x =根的判别式(b2-4ac)

b -4ac >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4ac =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或说方程有一个实数根 b -4ac

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k +1) x +k -1=0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思路分析:方程有实数根,但具体不知道有多少个根,所以有b -4ac ≥0.

解:a =1, b =-2(k +1), c =k 2-1

22 ∴b -4ac =[-2(k +1) ]-4⨯1⨯(k -1) =8k +8 222222

因为方程有实数根,∴b -4ac ≥0

即:8k +8≥0 ∴k ≥-1

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 +bx +c =0的两根分别为x 1、x 2,则有: 22

x 1+x 2=-

2b a x 1⋅x 2=c a x 1, x 2一元二次方程x -5x -14=0的两根,则x 1+x 2=____,x 1∙x 2=____.

解:根据韦达定理得:

x 1+x 2=-

b -5c -14=-=5, x 1∙x 2===-14 a 1a 1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值) 若方程x -3x -1=0的两根为x 1, x 2,则

解:根据韦达定理得:x 1+x 2=-

∴211+的值为_____. x 1x 2b -3c -1=-=3, x 1∙x 2===-1 a 1a 111x 1+x 23+===-3

x 1x 2x 1x 2-1

理论:以两个数

x 1, x 2是方程2x -6x +3=0的两个根,则

A .2 B .-2 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11+的值为( ) x 1x 2 D .

2 C .1 29 22x -(k +1) x +k +3=0的两根之差为1,则k 的值是 _____ .

常考题型及其相应的知识点:

(1)、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已知根求系数及求另一个根问题:

例1: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1) x 2+x +m 2-1=0有一根为0,则m 的值为______.

例2:一元二次方程 x +mx +3=0的一个根为-1,则另一个根为_______.

四、拓展延伸:

1、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为三个连续偶数,求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拓展应用: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4x -m =02, 则m =方程的另一根是

22

1、 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5k +1) x +k 2-2=0,是否存在负数k ,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的倒数和等于4?若存在,求出满足条件的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 已知方程x 2+5x -2=0,作一个新的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各根的平方的倒数。

3、 在关于x 的方程4x 2-(m -1)x +(m -7)=0中,

(1)当两根互为相反数时m 的值;

(2)(2)当一根为零时m 的值;

(3)(3)当两根互为倒数时m 的值

4、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的两个实数根满足x 1-x 2=22,a ,b ,c 分别是∆ABC 的

∠A ,∠B ,∠C 的对边。(1)证明方程的两个根都是正根;(2)若a =c ,求∠B 的度数。

B C 9、在∆A 2∠C =90︒,中,斜边AB=10,直角边AC ,BC 的长是关于x 的方程x -mx +3m +6=0

的两个实数根,求m 的值。

例题1:

(1)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x 2+5x+k=0的一根是另一根的4倍,则k= ________

(2)已知:a,b 是一元二次方程x 2+2000x+1=0的两个根,求:(1+2006a+a2) (1+2005b+b2)

= __________

解法一:(1+2006a+a2) (1+2005b+b2)

= (1+2000a+a2 +6a)(1+2000b+b2 +5b)

= 6a•5b=30ab

解法二:由题意知

∵ a 2 +2000a+1=0; b 2 +2000b+1=0

∴ a 2 +1=- 2000a; b 2 +1=- 2000b

∴ (1+2006a+a2) (1+2005b+b2)

=(2006a - 2000a)(2005b - 2000b)

=6a•5b=30ab

解法三:∵ab=1, a+b=-2000

∴(1+2006a+a2) (1+2005b+b2)

= ( ab +2006a+a2) ( ab +2005b+b2)

=a(b +2006+a) •b( a +2005+b)

=a(2006-2000) •b(2005-2000) =30ab

例题2: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a,b 是方程x 2-(k+2)x+2 k =0的两个实数根, 另一条边c=1,

求:k的值。

韦达定理在解题中的应用

一、直接应用韦达定理

若已知条件或待证结论中含有a +b 和a·b 形式的式子,可考虑直接应用韦达定理.

例1 已知a +a -1=0,b +b -1=0,a ≠b ,求ab +a +b 的值.

二、先恒等变形,再应用韦达定理

若已知条件或待证结论,经过恒等变形或换元等方法,构造出形如a +b 、a ·b 形式的式子,则可考虑应用韦达定理.

例2 若实数x 、y 、z 满足x =6-y ,z =xy -9.求证:x =y .

三、已知一元二次方程两根的关系(或系数关系) 求系数关系(或求两根的关系) ,可考虑用韦达定理

例3 已知方程x +px +q =0的二根之比为1∶2,方程的判别式的值为1.求p 与q 之值,解此方程.

例4 设方程x +px +q =0的两根之差等于方程x +qx +p =0的两根之差,求证:p =q 或p +q =-4. 证明:设方程x +px +q =0的两根为α、β,x +qx +P =0的两根为α'、β'.

由题意知α-β=α'-β',故有α-2αβ+β=α'-2α'β'+β'.

[1**********]2

从而有(α+β) -4αβ=(α'+β') -4α'β'.①

22

把②代入①,有p -4q =q -4p ,即p -q +4p -4q =0,即(p+q)(p-q) +4(p-q) =0,即(p-q)(p+q +4) =0.故p -q =0或p +q +4=0,即p =q 或p +q =-4.

四、关于两个一元二次方程有公共根的题目,可考虑用韦达定理

例5当m 为问值时,方程x +mx -3=0与方程x -4x -(m-1) =0有一个公共根?并求出这个公共根. 解:设公共根为α,易知,原方程x +mx-3=0的两根为α、-m -α;x -4x -(m-1) =0的两根为α、4-α.

由韦达定理,得α(m+α) =3, ①α(4-α) =-(m-1) .

②由②得m =1-4α+α, ③

把③代入①得α-3α+α-3=0,即(α-3)(α+1) =0.

∵α+1>0,∴α-3=0即α=3.

把α=3代入③,得m =-2.故当m =-2时,两个已知方程有一个公共根,这个公共根为3.

[1**********]22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推导

ax 2+bx+c=0

x 2+x +=0 b c

a a

b c x 2+x =-

a a

2b c ⎛b ⎫b ⎫+x +⎛+ ⎪ ⎪a a ⎝2a ⎭⎝2a ⎭22

b 2b 2-4ac (x+) = 2a 4a 2

b 2-4ac b x=± -2a 2a

x =根的判别式(b2-4ac)

b -4ac >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4ac =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或说方程有一个实数根 b -4ac

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k +1) x +k -1=0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思路分析:方程有实数根,但具体不知道有多少个根,所以有b -4ac ≥0.

解:a =1, b =-2(k +1), c =k 2-1

22 ∴b -4ac =[-2(k +1) ]-4⨯1⨯(k -1) =8k +8 222222

因为方程有实数根,∴b -4ac ≥0

即:8k +8≥0 ∴k ≥-1

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 +bx +c =0的两根分别为x 1、x 2,则有: 22

x 1+x 2=-

2b a x 1⋅x 2=c a x 1, x 2一元二次方程x -5x -14=0的两根,则x 1+x 2=____,x 1∙x 2=____.

解:根据韦达定理得:

x 1+x 2=-

b -5c -14=-=5, x 1∙x 2===-14 a 1a 1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值) 若方程x -3x -1=0的两根为x 1, x 2,则

解:根据韦达定理得:x 1+x 2=-

∴211+的值为_____. x 1x 2b -3c -1=-=3, x 1∙x 2===-1 a 1a 111x 1+x 23+===-3

x 1x 2x 1x 2-1

理论:以两个数

x 1, x 2是方程2x -6x +3=0的两个根,则

A .2 B .-2 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11+的值为( ) x 1x 2 D .

2 C .1 29 22x -(k +1) x +k +3=0的两根之差为1,则k 的值是 _____ .

常考题型及其相应的知识点:

(1)、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已知根求系数及求另一个根问题:

例1: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1) x 2+x +m 2-1=0有一根为0,则m 的值为______.

例2:一元二次方程 x +mx +3=0的一个根为-1,则另一个根为_______.

四、拓展延伸:

1、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为三个连续偶数,求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拓展应用: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4x -m =02, 则m =方程的另一根是

22

1、 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5k +1) x +k 2-2=0,是否存在负数k ,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的倒数和等于4?若存在,求出满足条件的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 已知方程x 2+5x -2=0,作一个新的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根分别是已知方程各根的平方的倒数。

3、 在关于x 的方程4x 2-(m -1)x +(m -7)=0中,

(1)当两根互为相反数时m 的值;

(2)(2)当一根为零时m 的值;

(3)(3)当两根互为倒数时m 的值

4、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的两个实数根满足x 1-x 2=22,a ,b ,c 分别是∆ABC 的

∠A ,∠B ,∠C 的对边。(1)证明方程的两个根都是正根;(2)若a =c ,求∠B 的度数。

B C 9、在∆A 2∠C =90︒,中,斜边AB=10,直角边AC ,BC 的长是关于x 的方程x -mx +3m +6=0

的两个实数根,求m 的值。

例题1:

(1)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x 2+5x+k=0的一根是另一根的4倍,则k= ________

(2)已知:a,b 是一元二次方程x 2+2000x+1=0的两个根,求:(1+2006a+a2) (1+2005b+b2)

= __________

解法一:(1+2006a+a2) (1+2005b+b2)

= (1+2000a+a2 +6a)(1+2000b+b2 +5b)

= 6a•5b=30ab

解法二:由题意知

∵ a 2 +2000a+1=0; b 2 +2000b+1=0

∴ a 2 +1=- 2000a; b 2 +1=- 2000b

∴ (1+2006a+a2) (1+2005b+b2)

=(2006a - 2000a)(2005b - 2000b)

=6a•5b=30ab

解法三:∵ab=1, a+b=-2000

∴(1+2006a+a2) (1+2005b+b2)

= ( ab +2006a+a2) ( ab +2005b+b2)

=a(b +2006+a) •b( a +2005+b)

=a(2006-2000) •b(2005-2000) =30ab

例题2: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a,b 是方程x 2-(k+2)x+2 k =0的两个实数根, 另一条边c=1,

求:k的值。

韦达定理在解题中的应用

一、直接应用韦达定理

若已知条件或待证结论中含有a +b 和a·b 形式的式子,可考虑直接应用韦达定理.

例1 已知a +a -1=0,b +b -1=0,a ≠b ,求ab +a +b 的值.

二、先恒等变形,再应用韦达定理

若已知条件或待证结论,经过恒等变形或换元等方法,构造出形如a +b 、a ·b 形式的式子,则可考虑应用韦达定理.

例2 若实数x 、y 、z 满足x =6-y ,z =xy -9.求证:x =y .

三、已知一元二次方程两根的关系(或系数关系) 求系数关系(或求两根的关系) ,可考虑用韦达定理

例3 已知方程x +px +q =0的二根之比为1∶2,方程的判别式的值为1.求p 与q 之值,解此方程.

例4 设方程x +px +q =0的两根之差等于方程x +qx +p =0的两根之差,求证:p =q 或p +q =-4. 证明:设方程x +px +q =0的两根为α、β,x +qx +P =0的两根为α'、β'.

由题意知α-β=α'-β',故有α-2αβ+β=α'-2α'β'+β'.

[1**********]2

从而有(α+β) -4αβ=(α'+β') -4α'β'.①

22

把②代入①,有p -4q =q -4p ,即p -q +4p -4q =0,即(p+q)(p-q) +4(p-q) =0,即(p-q)(p+q +4) =0.故p -q =0或p +q +4=0,即p =q 或p +q =-4.

四、关于两个一元二次方程有公共根的题目,可考虑用韦达定理

例5当m 为问值时,方程x +mx -3=0与方程x -4x -(m-1) =0有一个公共根?并求出这个公共根. 解:设公共根为α,易知,原方程x +mx-3=0的两根为α、-m -α;x -4x -(m-1) =0的两根为α、4-α.

由韦达定理,得α(m+α) =3, ①α(4-α) =-(m-1) .

②由②得m =1-4α+α, ③

把③代入①得α-3α+α-3=0,即(α-3)(α+1) =0.

∵α+1>0,∴α-3=0即α=3.

把α=3代入③,得m =-2.故当m =-2时,两个已知方程有一个公共根,这个公共根为3.

[1**********]22


相关文章

  • 韦达定理公式介绍及典型例题
  • 韦达定理公式介绍及典型例题 韦达定理说明了一元n 次方程中根和系数之间的关系.法国数学家韦达最早发现代数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有这种关系,因此,人们把这个关系称为韦达定理. 这里讲一元二次方程两根之间的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 ...查看


  • 一元二次方程中根和系数之间的关系--韦达定理及分式方程套路题
  • 韦达定理部分省份的中考中未列入考纲,但是高中是需要学习的,部分教材放在初高中衔接课本中.但是,对于学有余力的初中生,个人建议--学习韦达定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元二次方程. 韦达定理是将一元二次方程中的根的和与积及系数之间的关系,当然我 ...查看


  • 圆锥曲线三种弦长问题
  • 圆锥曲线三种弦长问题的探究 一.一般弦长计算问题: x y x 2y 2 例1.已知椭圆C :2+2=1(a >b >0),直线l 1:-=1被椭圆C 截得的弦长为 a b a b 且e = ,过椭圆C l 2被椭圆C 截的弦长 ...查看


  • 韦达定理的若干应用
  • 摘 要:韦达定理及其逆定理是初中数学极为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在中学数学中应用较为广泛,在一些数学竞赛中常出现巧用韦达定理来解决问题.本文从六个方面来谈韦达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 关键词:韦达定理 韦达定理的逆定理 初中数学竞赛 一元二次方程 ...查看


  • 三次方程解法
  • 三次方程解法 "卡尔达诺公式"或"卡当公式"简述如下: 方程 x3+px=q(p,q为正数). (1) 卡尔达诺以方程x3+6x=20为例说明这一方法,他得到的解是x= 过同样的程序得到 他还求出x3 ...查看


  •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步骤
  • (1)分析题意,找到题中未知数和题给条件的相等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 (2)设未知数,并用所设的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其余的未知数: (3)找出相等关系,并用它列出方程: (4)解方程求出题中未知数的值: (5)检验所求的答案是否符合题意,并做答 ...查看


  •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一.观察与猜想 1.解方程: (1) 2y-y-1=0 (2)3x-4x=2 解:y= 2 2 (1) 22 解: = y1= ,y2= 则y1+y2= ,y1y2= 则x1+x2= ,x1x ...查看


  • 初高中衔接教材数学因式分解及一元二次方程
  • 第1课时 因式分解 课标导航: 1. 熟悉常见的乘法公式, 会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 2. 了解方程的根与对应的代数式的因式分解之间的关系, 体会因式分解的求根法和待定系数法 . 3. 掌握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 4. 能根据问题, 灵活运 ...查看


  • 一元三次方程的解法
  • 一元三次方程求根公式的解法 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用通常的演绎思维是作不出来的,用类似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配方法只能将型如ax^3+bx^2+cx+d+0的标准型一元三次方程形式化为 x^3+px+q=0的特殊型. 一元三次方程的求解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