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鸿欧环保有限公司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 ……………………………………………………………………… 4 1.1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名称…………………………………………4 1.2工程概况…………………………………………………………………………4 1.3设计单位简介……………………………………………………………………4 1.4方案编制依据……………………………………………………………………5 1.5方案编制原则……………………………………………………………………6 1.6工程设计及承包范围……………………………………………………………6 第二章 污水水质特性分析 ………………………………………………………7 2.1产品生产工艺……………………………………………………………………7 2.2污水种类及来源…………………………………………………………………10 2.3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性质………………………………………………………11 2.4污水特征…………………………………………………………………………12 2.5污水处理设施设计标准及排放标准……………………………………………12 第三章 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论证 …………………………………………………14 3.1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14 3.2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的确定……………………………………………………17 3.3工艺流程说明……………………………………………………………………17 3.4工艺设计特点……………………………………………………………………18 第四章 工艺构筑物及参数 ………………………………………………………19 4.1主要构筑物一览表………………………………………………………………19
www.hong-ou.com
4.2主要构筑物设计说明……………………………………………………………19 第五章 工程设计 …………………………………………………………………21 5.1总图设计…………………………………………………………………………21 5.2高程布置…………………………………………………………………………21 5.3建筑设计…………………………………………………………………………21 5.4结构设计…………………………………………………………………………21 5.5电气及仪表设计…………………………………………………………………22 5.6公用工程设计……………………………………………………………………22 5.7处理站人员编制与运行管理……………………………………………………22 第六章 工程经济技术指标 ………………………………………………………23 6.1工程造价估算……………………………………………………………………23 6.2污水处理站工程经济技术指标…………………………………………………24 第七章 环境保护污染物总量控制 ………………………………………………25 第八章 安全卫生 …………………………………………………………………26 8.1设计依据…………………………………………………………………………26 8.2主要职业危害因素………………………………………………………………26 8.3设计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26 第九章 项目组织及有关技术措施 ………………………………………………27 附录一 企业相关资质介绍 附录二 企业近两年主要业绩
第一章 概 述
1.1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名称
项目名称:XXX 建设单位:XXX 设计单位:XXX 1.2 工程概况
XXX 公司拟投资建设年产4000吨水处理剂、1000吨医药中间体项目。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及《水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三同时”的有关规定,为解决水处理剂、医药中间体生产项目投产后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生产污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促进企业生存与长远发展,XXX 公司同时拟投资建设与项目生产相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 1.3 设计单位简介 XXX
1.4 方案编制依据
(1)XXX 公司提供的相关污水情况资料
(2)《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50069-2002) (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7)《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2)
(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10)《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20509-92) (11)《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范》(HG20508-92) (12)《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 (13)《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CB12348-1990) (14)《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 (1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 (1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17)《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1992)
(1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 (1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20)我单位完成相关企业污水处理站取得的技术参数 1.5 方案编制原则
(1)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生产污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到国家的排放要求。
(2)根据该公司提供的该项目产品种类及生产规模,综合考虑产品生产污水的水质特点,在充分论证和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处理方法,确定先进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确保整个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可靠性、经济性,充分发挥工程投资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3)污水治理工艺技术方案力求工艺简捷,方法原理清晰明了,处理系统具有灵活性,以适应污水水质、水量的变化,方案力求达到运行稳定、管理简单、能耗低、维修方便等特点,处理后不造成二次污染。
(4)在处理工艺选择上,立足先进及成熟技术,采用自动化程度高、流程简单、运行可靠、管理方便、耐冲击负荷的工艺流程。 1.6 工程设计及承包范围
(1)从污水处理站收集调节池开始至污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为止。
(2)污水处理工程的总工艺流程,工艺设备选型,土建设计,工艺设备的方位布置,电气控制及自动控制等设计工作。
(3)污水处理工程中工艺管路、设备的施工、安装、调试等工作。
(4)污水处理工程的动力配线,由业主将主电引至污水处理站的总配电控制柜,总配电控制柜至各电器使用点的配线将由我单位负责。
(5)不包括污水处理站界区外由生产车间至调节收集池的收集管网及污水排出界区的外排水管网。
第二章 污水水质特性分析
2.1 产品生产工艺 (1)氰乙酰胺
高点排放
成品
反应方程式:
酰化反应CNCH 2COOCH 3 + NH 3 → CNCH 2CONH 2 + CH 3OH
(2)原碳酸四乙酯
反应方程式:
取代反应4C 2H 5ONa + CCl 3NO 2 → C (C 2H 5O )4 + 3NaCl + NaNO 2
(3)环丙基腈
甲醇、氰化钠、1、3-溴氯丙烷
冷凝处理高点排放
成品
固废处置 蒸馏尾气
乙醇钠、乙醇、绿化苦
反应方程式:
氰化反应Cl (CH 2)3Br + NaCN → C l (CH 2)3CN + NaBr 成环反应Cl (CH 2)3CN + NaOH → C 2H 5CN + NaCl + H 2O
(4)丁炔二酸二甲酯
2,3-二溴丁二酸、甲醇、氢氧化钾
成品 冷凝处理高点排放
蒸馏尾气
反应方程式:
成品
固废处置
冷凝、碱喷淋处理高点排放
冷凝、碱喷淋处理高点排放
脱氢反应(CHBrCOOH )2 + 4KOH → (CCOOK )2 + 2KBr + 4H 2O 酯化反应(CCOOK )2+2CH 3OH +H 2SO 4 → (CCOOCH 3)2+K 2SO4+H 2O 中和反应K 2CO 3 + H 2SO 4 → K 2SO 4 + H 2O + CO 2 副反应2KBr + H 2SO 4 → K 2SO 4 + 2HBr
(5)原戊酸三甲酯
30%HCl甲醇溶液
正戊腈、甲醇、石油醚
15%氨甲醇溶液
反应方程式:
成品
精馏残渣
加成反应C 4H 9CN + CH 3OH + HCl → C 4H 9C (OCH 3)NH •HCl 中和反应NH 3 + HCl → NH 4Cl
酯化反应C 4H 9C (OCH 3)NH•HCl + NH 3 → C 4H 9C (OCH 3)NH + NH 4Cl
2.2 污水来源及种类 (1)工艺污水
在以上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在离心分离、常压蒸馏、减压精馏、压滤分离等工序中均产生少量的工艺污水。这部分工艺污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无机盐(包括NaCl 、NaNO 2、NaBr 、KBr 、K 2SO 4、NH 4Cl 等),工艺污水中的无机盐浓度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工艺污水中还含有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主要以生产原辅料、产品、中间副产物为主。工艺污水水量非常少,只有2m 3/d。
(2)生产管理污水
生产管理污水主要包括生产车间地面冲洗水、反应釜冲洗水。这部分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无机盐和有机污染物。 (3)废气处理污水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以甲醇、乙醇为主,还含有少量的氨、氯化氢、氨等)经过水喷淋、碱喷淋吸收后产生的废气处理污水。
生产管理污水与废气处理污水的混合水量同样相对较少,只有5m 3/d;但有机污染物的浓度相对比较高,COD Cr 含量约10000mg/L。 (4)生活污水
日常生活中食堂、厕所排放出的污水。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COD Cr 含量在500~800mg/L。水量较少,低于10m 3/d。 (5)初期雨水
厂区内下雨期间前15分钟收集的雨水。初期雨水水量相对较多,初期雨水水量约100m 3/次。污染物浓度与生活污水接近,COD Cr 含量在1000mg/L左右。
2.3 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性质
表2-1 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物性表
2.4 污水特征
(1)生产污水污染物浓度高
XXX 公司排放的生产管理污水与废气处理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有机物,有机污染物浓度相对比较高,COD Cr 浓度约10000mg/L。工艺污水中的无机盐含量均达到饱和状态。 (2)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性高
XXX 公司生产的绝大部分产品是不溶于水的,与水互溶或微溶于水中的有机物除1、3-溴氯丙烷的生物降解性较差外,其余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都比较好。
(3)污水数量少
XXX 公司排放的污水水量相对都非常少,工艺污水水量只有2m 3/d。生产管理污水与废气处理污水混合水量只有5m 3/d;生活污水不高于10m 3/d;初期雨水水量相对较多,水量为100m 3/次。 (4)含有一定量的毒性物质(CN -)
XXX 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分别使用到氰乙酸甲酯、氰化钠、正戊腈等氰化物。这些物质是对生物具有毒性的特殊污染因子。
2.5 污水处理设施设计标准及排放标准 1、设计标准 (1)污水水量
工艺污水2m 3/d
生产管理污水与废气处理污水5m 3/d 生活污水10m 3/d 初期雨水100m 3/次 (2)污水水质
生产管理污水与废气处理污水COD Cr :10000mg/L 生活污水COD Cr :500~800mg/L 初期雨水COD Cr :1000mg/L
2、排放标准
XXX 公司年产4000吨水处理剂、1000吨医药中间体项目拟建地位于XXX ,污水经过企业内部预处理后排放至XXX 污水处理厂,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表2-2 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标准
第三章 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论证
3.1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根据以上对XXX 公司生产污水的分析及污水排放执行要求确定拟建污水处理设施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1)针对污水中污染因子(如固体悬浮物、有机污染物草酸等)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措施。
(2)针对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性质及浓度采用相应的生化处理设施。 1、污水预处理 (1)污水收集调节
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污水其水质水量是不稳定的,为避免不稳定的水质水量对污水处理设施造成冲击,需要首先将污水进行水质水量的均匀调节。因此需要设立污水收集调节池收集并均匀调节每天企业排放的污水。 (2)絮凝沉淀预处理
XXX 公司排放的污水中有一定浓度的固体悬浮颗粒存在于污水中。选择适当的絮凝剂,可以使固体悬浮物凝聚后得以沉淀与水分离,使得污水变得澄清。XXX 公司排放的污水水量相对较少,因此絮凝沉淀预处理设施可选用竖流式絮凝沉淀池。
(3)蒸发浓缩预处理
XXX 公司排放的工艺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对于污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无机盐,直接进行生化处理将对生物细菌有着较强的抑制作用。如钠、钾、钙或镁等。它们对微生物有害作用,直接抑制生物处理的效率。因此污水进行生物处理前必须经过除盐处理。
现阶段对含盐污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反渗透和蒸发析盐两种方法,反渗透法在给水处理中主要用于成分比较单一的含盐污水。如苦咸水、海水的淡化、纯净水、超纯水的制取。但对于成分比较复杂的高浓度含盐污水反渗透处理工艺不仅造价偏高,且运行成本也相对太高,企业无法承受。针对成分复杂的高含盐污水建议采用蒸发浓缩的处理工艺去除污水中的盐。根据以往工程的经验,高含盐污水经蒸发浓缩处理后,蒸汽冷凝液中的无机盐基本被去除,同时含盐污水中大部分高沸点的有机污染物也会被去除。
针对含盐污水的处理为了降低运行成本企业可选用多效蒸发器来降低运行成本。采用多效蒸发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热能,即通过蒸发过程中的二次蒸汽的再利用,以减少蒸汽的消耗,从而提高了蒸发装置的经济性。但并不是效数越多越好,多效蒸发的效数受物料物性、经济性和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在多效蒸发器中,随着效数的增加,总蒸发量相同时所需的蒸汽量减少,使操作费用降低。但效数越多,设备费用越多,而且随着效数的增加,所节约的蒸汽量约来越少,所以不能无限制地增加效数,最适宜的效数应是设备折旧费和操作费总和为最小。因此厂方可通过各方面综合比较选择适应厂方实际情况的蒸发浓缩设施。XXX 公司的工艺污水水量非常少,只有2m 3/d,但无机盐的浓度非常高,基本达到饱和的状态。根据对XXX 公司排放工艺污水的分析和我公司以往含盐污水处理的工程经验,我公司建议XXX 公司针对工艺污水的除盐处理采用单效强制循环蒸发浓缩除盐处理工艺。 2、污水生化处理
生物处理技术是以污水中含有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源,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使污染物降解。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是污水处理的主要处理手段,是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XXX 公司经过预处理后污水的污染物主要以有机污染物为主,且污水中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是生物降解性较好的有机物。针对XXX 公司污水中的有机物特性我公司推荐采用耗氧生物接触氧化物。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之间的一种处理工艺。接
触氧化池内设有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于填料表面,部分则是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生物接触氧化法就是在池内设置填料,将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速度流经填料。填料上长满生物膜,同时污水中也有一定的活性污泥,污水与生物膜及活性污泥相接触,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污水得到净化。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具有如下特点:
①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容积负荷高,同样大小体积的设备,处理时间短,处理能力高,节约占地面积,比普通曝气法省。
②运行费用省,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管理方便。氧的吸收率高,不需另加药剂,运行费用省。
③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而稳定;在毒物和pH 值的冲击下,生物膜受影响小,而且恢复快。
④运行稳定性可靠,耐负荷冲击能力强。
⑤可有效地防止污泥膨胀,而且能充分发挥其分解、氧化能力高的特点。 3.2 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的确定
通过以上对XXX 公司污水水质的分析及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XXX 公司年产4000吨水处理剂、1000吨医药中间体项目污水处理站工程拟采用以下污水处理工艺。具体的工艺流程见图3-1:
工艺污水
生产管理污水 初期雨水
图3-1 XXX 公司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3.3 工艺流程说明 (1)预处理
XXX 公司排放污水进行分类收集,工艺污水进入高含盐污水收集池中混合调节均匀,直接输送至蒸发浓缩系统中进行除盐处理,同时去除部分高沸点的有机污染物,蒸发冷凝液进入高浓度有机物污水收集池中与生产管理污水、废气处理污水混合均质调节。调节后的混合污水输送至氧化破氰反应池中进行氧化破氰反应。反应后的混合污水在输送至中和絮凝反应池中。生活污水与初期雨水通过企业内部管网收集到低浓度有机物污水收集池中混合均质调节后同样输送至中和絮凝反应池中。所有进入中和絮凝反应池中污水与投加的药剂搅拌混合均匀后自流至絮凝沉淀池中进行固液分离。 (2)生化处理
上清液自流至生物接触氧化池中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经过生物降解后的污水自流至二沉池中进行二次固液分离。上清液即可达标排放。 (3)固废处置
蒸发浓缩的浓缩液放至无机盐结晶池中冷凝结晶,下层的无机盐可外运处置,上层的浓缩液可回到高含盐污水收集池中继续进行蒸发浓缩预处理。
絮凝沉淀池与二沉池底部的污泥定期输送至污泥浓缩池中通过污泥自身重力沉降进行污泥浓缩,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减小污泥体积。污泥浓缩池底部浓缩后的污泥通过高压污泥泵注入到污泥干化机中进行脱水干化处理,经过脱水干化处理后的污泥外运处置。 3.4 工艺设计特点
(1)针对污水中的特殊污染因子(氰化物)采用简单有效的氧化破氰处理,工艺技术简捷,运行费用低、处理方法原理清晰明了。
(2)针对污水中无机盐和固体悬浮物分别采用蒸发浓缩预处理、絮凝沉淀预处理,大大提高后续生物处理的进水水质,保证了后续工序的正常运转。
(3)生物耗氧处理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大大提高有机污染物COD Cr 的降解去除率。
(4)整个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管理简单,能耗低、药剂量省,整个运行费用低。
第四章 工艺构筑物及参数
4.1 主要构筑物一览表(表4-1)
4.2 主要构筑物设计说明 (1)污水收集池
用于单独收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水。同时配备相应水量的水泵将各类污水提升至预处理设施中进行预处理。 (2)氧化破氰反应池
氧化污水中的氰化物,避免污水中的氰化物对生化处理中的微生物产生毒害作用。在碱性条件下采用次氯酸钠对氰化物进行氧化,反应时间控制在1~2小时。 (3)中和絮凝反应池
调节污水的酸碱度,避免具有酸碱性的污水对设备、构筑物及后续生物处理工艺造成影响。一般反应时间在10~15min,同时配备防腐蚀性的机械搅拌设施。选择适当的絮凝剂,使固体悬浮物凝聚沉淀。一般反应时间在10~15min,同时配备防腐蚀性的机械搅拌设施。 (4)絮凝沉淀池(竖流式)
沉降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避免其堵塞管路和磨损设备。配备相应的污泥泵、溢流堰和中心导流筒。表面负荷一般取0.8~1.0m3/m2·h 。 (5)生物接触氧化池
本工程生物耗氧处理技术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设计处理容积负荷0.5kgBOD 5/m3·d ,有机物去除率90%以上,生物接触氧化池内部配备填料支架、曝气管组。
(6)二沉池(竖流式)
沉降PAST 生化池出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回流大部分污泥至PAST 生化池中。少量剩余活性污泥输送至污泥浓缩池中。配备相应的污泥泵、溢流堰和中心导流筒。表面负荷一般取0.8~1.0m3/m2·h 。 (7)污泥浓缩池
沉淀池底部的固体沉淀和二沉池中的剩余活性污泥定期用污泥泵打入污泥浓缩池中。沉淀池底部的固体沉淀和耗氧生化处理后排放的剩余活性污泥含水率为99~99.5%,若直接进行脱水干化处理,处理量过大。为降低污泥脱水干化工作强度减小污泥干化设备的选型必须进行污泥浓缩。污泥在浓缩池中利用重力自然沉降,浓缩后含水率为95%左右,污泥体积大大减少。采用竖流式沉淀池结构,配导流筒、溢流堰和高压污泥泵。
第五章 工程设计
5.1 总图设计
污水处理站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是:工艺流程流畅、布置紧凑、分区合理,既有利于生产又要便于管理。同时根据地形、地貌、道路等自然条件,并考虑进出水走向、风向和外观等因素。另外考虑占地面积。
5.2 高程布置
污水处理站设计地面标高尽可能考虑排水通畅、降低能耗、土方平衡,并与周围场地道路标高相适应。
5.3 建筑设计
站区各建、构筑物面积均参照《城镇污水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及本工程实际要求而定。在满足生产要求和方便使用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建筑工程造价。
污水处理建筑物外装修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采用与XXX 公司其余厂房相同色调。通过污水处理构筑物统一、严谨的外观与附属建筑色彩的对比,避免了污水处理建筑的沉闷感,结合该厂的建筑特点,营造出一种整洁、宁静的气氛,体现时代气息。
5.4 结构设计
1. 有关地基处理的问题待详细地质资料落实后确定。
2. 施工方式及措施留待现场情况、地质资料及工期要求确定后确定。 3. 根据污水处理的特点,为保证结构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优先选用结构传力明确、构件简单的结构形式。污水处理构筑物选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操作室、控制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污水处理所有建、构筑物均满足现行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地上建筑物特别注意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构筑物考虑处理水质的特性采取防腐蚀处理。地下钢筋混凝土构筑物除应满足强度要求外,还要满足最大裂缝宽度及抗渗要求。 5.5 电气及仪表设计
电气设备均用控制柜进行控制,对电机过流缺相及故障等问题进行自动保
护。
5.6 公用工程设计
1. 污水处理站消防由厂方统一考虑。 2. 污水处理站照明根据厂方要求选用。
5.7 处理站人员编制与运行管理
1. 污水处理站设管理人员负责污水处理站的日常监护。 2. 污水处理站定员为1人/班,共2班,1人/班×2班=2人。
第六章 工程经济技术指标
6.1 工程造价估算 (1)设备造价
2. 土建造价
注:XXX 公司因资金问题考虑污水处理设施分期进行建设,近期首先投资建设耗氧生化处理设施、絮凝沉淀设施、氧化破氰反应设施等。高含盐污水蒸发浓缩除盐处理设施放在第二阶段投资建设。因此以上工程报价不包括高含盐污水蒸发浓缩除盐处理设施报价。
6.2 污水处理站工程经济技术指标
第七章 环境保护污染物总量控制
污水处理站建设的本身即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因此工程设计时也考虑到各种措施来保护污水处理站对周围的环境的影响。
(1)污水处理站设计,充分考虑降低环境污染程度。由道路与周围环境相隔离,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污水处理站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选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并加强对进出水水质的检测,确保良好的处理效果。同时在运行中注意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以期不断改善运行质量。
(3)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收集后作为固废处置,防止二次污染,经干化机脱水后的生化污泥可进行卫生填埋等。
(4)关于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噪声的控制,设计中在总平面布置,设备选型等方面做到如下考虑:
①将生产管理和辅助生产区与噪声源分开布置;
②选用噪音较小的机电水泵。
第八章 安全卫生
8.1 设计依据
(1)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三条第二款关于“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规定,对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同时进行设计。
(2)污水处理站的建设主要目的是控制水体污染,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在污水和污泥处理过程中,也存在着影响职工安全的问题,对待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上做了周密考虑,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
8.2 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1)实际操作时应注意污水、酸、碱,以免危害身体健康。
(2)化验室是测定污水污泥特性指标的地方,使用多种化学药品,有强腐蚀性的硫酸、烧碱等,这些药品用量不大,若使用、保管不当会对职工造成危害。
8.3 设计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
(1)总体布置
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同时考虑到安全、防火及环境影响等因素进行站区总体布置:污泥浓缩池以及绿化带与生产管理区相分隔,这样就形成污水站的污染区和职工集中的办公值班区分割较远,使大多数职工远离污染。
(2)工艺、结构设计方面
①站内各敞开式水池上均设安全档杆及防滑扶梯,根据污水站平面布置和需要,在站内适当位置设置照明。
②制定操作规程,规范职工的操作行为,杜绝事故的发生。
(3)电气设计方面
电力设备选型与保护按《工站电力设计技术规程》GBJ6-80进行,露天电器设备的安全防护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进行设计。
第九章 项目组织及有关技术措施
项目组织及有关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完成污水处理站的设计文件、图纸及提供技术服务和保证,进行设备采购、施工、安装、调试、运行。
全部设计的技术文件如施工图、维修及操作手册及有关技术文件由江苏江大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详细设计,图纸全部使用AutoCAD 进行制图。
我们提供交钥匙工程服务,负责工程质量的确认与审核,做好每一步工作如设备采购、指导施工、安装调试和运行,待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移交给甲方。
污水站调试和试运行是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是检验污水站前期设计、施工、安装等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设备安装完工后按清水调试和污水调试(满负荷调试)两个阶段进行,在单机试车的基础上,再进行联合试运转,以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
我们将在污水站调试期间对甲方操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他们初步掌握污
水处理的常用基本知识,化验方法,熟悉工艺过程,熟练掌握污水处理站主要设备操作方法,为以后管理污水处理站打下基础。
表9-1 污水处理站施工进度计划表
武汉鸿欧环保有限公司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 ……………………………………………………………………… 4 1.1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名称…………………………………………4 1.2工程概况…………………………………………………………………………4 1.3设计单位简介……………………………………………………………………4 1.4方案编制依据……………………………………………………………………5 1.5方案编制原则……………………………………………………………………6 1.6工程设计及承包范围……………………………………………………………6 第二章 污水水质特性分析 ………………………………………………………7 2.1产品生产工艺……………………………………………………………………7 2.2污水种类及来源…………………………………………………………………10 2.3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性质………………………………………………………11 2.4污水特征…………………………………………………………………………12 2.5污水处理设施设计标准及排放标准……………………………………………12 第三章 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论证 …………………………………………………14 3.1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14 3.2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的确定……………………………………………………17 3.3工艺流程说明……………………………………………………………………17 3.4工艺设计特点……………………………………………………………………18 第四章 工艺构筑物及参数 ………………………………………………………19 4.1主要构筑物一览表………………………………………………………………19
www.hong-ou.com
4.2主要构筑物设计说明……………………………………………………………19 第五章 工程设计 …………………………………………………………………21 5.1总图设计…………………………………………………………………………21 5.2高程布置…………………………………………………………………………21 5.3建筑设计…………………………………………………………………………21 5.4结构设计…………………………………………………………………………21 5.5电气及仪表设计…………………………………………………………………22 5.6公用工程设计……………………………………………………………………22 5.7处理站人员编制与运行管理……………………………………………………22 第六章 工程经济技术指标 ………………………………………………………23 6.1工程造价估算……………………………………………………………………23 6.2污水处理站工程经济技术指标…………………………………………………24 第七章 环境保护污染物总量控制 ………………………………………………25 第八章 安全卫生 …………………………………………………………………26 8.1设计依据…………………………………………………………………………26 8.2主要职业危害因素………………………………………………………………26 8.3设计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26 第九章 项目组织及有关技术措施 ………………………………………………27 附录一 企业相关资质介绍 附录二 企业近两年主要业绩
第一章 概 述
1.1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名称
项目名称:XXX 建设单位:XXX 设计单位:XXX 1.2 工程概况
XXX 公司拟投资建设年产4000吨水处理剂、1000吨医药中间体项目。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及《水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三同时”的有关规定,为解决水处理剂、医药中间体生产项目投产后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生产污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促进企业生存与长远发展,XXX 公司同时拟投资建设与项目生产相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 1.3 设计单位简介 XXX
1.4 方案编制依据
(1)XXX 公司提供的相关污水情况资料
(2)《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50069-2002) (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7)《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2)
(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10)《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20509-92) (11)《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范》(HG20508-92) (12)《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 (13)《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CB12348-1990) (14)《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 (1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 (1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17)《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1992)
(1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 (1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20)我单位完成相关企业污水处理站取得的技术参数 1.5 方案编制原则
(1)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生产污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到国家的排放要求。
(2)根据该公司提供的该项目产品种类及生产规模,综合考虑产品生产污水的水质特点,在充分论证和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处理方法,确定先进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确保整个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可靠性、经济性,充分发挥工程投资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3)污水治理工艺技术方案力求工艺简捷,方法原理清晰明了,处理系统具有灵活性,以适应污水水质、水量的变化,方案力求达到运行稳定、管理简单、能耗低、维修方便等特点,处理后不造成二次污染。
(4)在处理工艺选择上,立足先进及成熟技术,采用自动化程度高、流程简单、运行可靠、管理方便、耐冲击负荷的工艺流程。 1.6 工程设计及承包范围
(1)从污水处理站收集调节池开始至污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为止。
(2)污水处理工程的总工艺流程,工艺设备选型,土建设计,工艺设备的方位布置,电气控制及自动控制等设计工作。
(3)污水处理工程中工艺管路、设备的施工、安装、调试等工作。
(4)污水处理工程的动力配线,由业主将主电引至污水处理站的总配电控制柜,总配电控制柜至各电器使用点的配线将由我单位负责。
(5)不包括污水处理站界区外由生产车间至调节收集池的收集管网及污水排出界区的外排水管网。
第二章 污水水质特性分析
2.1 产品生产工艺 (1)氰乙酰胺
高点排放
成品
反应方程式:
酰化反应CNCH 2COOCH 3 + NH 3 → CNCH 2CONH 2 + CH 3OH
(2)原碳酸四乙酯
反应方程式:
取代反应4C 2H 5ONa + CCl 3NO 2 → C (C 2H 5O )4 + 3NaCl + NaNO 2
(3)环丙基腈
甲醇、氰化钠、1、3-溴氯丙烷
冷凝处理高点排放
成品
固废处置 蒸馏尾气
乙醇钠、乙醇、绿化苦
反应方程式:
氰化反应Cl (CH 2)3Br + NaCN → C l (CH 2)3CN + NaBr 成环反应Cl (CH 2)3CN + NaOH → C 2H 5CN + NaCl + H 2O
(4)丁炔二酸二甲酯
2,3-二溴丁二酸、甲醇、氢氧化钾
成品 冷凝处理高点排放
蒸馏尾气
反应方程式:
成品
固废处置
冷凝、碱喷淋处理高点排放
冷凝、碱喷淋处理高点排放
脱氢反应(CHBrCOOH )2 + 4KOH → (CCOOK )2 + 2KBr + 4H 2O 酯化反应(CCOOK )2+2CH 3OH +H 2SO 4 → (CCOOCH 3)2+K 2SO4+H 2O 中和反应K 2CO 3 + H 2SO 4 → K 2SO 4 + H 2O + CO 2 副反应2KBr + H 2SO 4 → K 2SO 4 + 2HBr
(5)原戊酸三甲酯
30%HCl甲醇溶液
正戊腈、甲醇、石油醚
15%氨甲醇溶液
反应方程式:
成品
精馏残渣
加成反应C 4H 9CN + CH 3OH + HCl → C 4H 9C (OCH 3)NH •HCl 中和反应NH 3 + HCl → NH 4Cl
酯化反应C 4H 9C (OCH 3)NH•HCl + NH 3 → C 4H 9C (OCH 3)NH + NH 4Cl
2.2 污水来源及种类 (1)工艺污水
在以上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在离心分离、常压蒸馏、减压精馏、压滤分离等工序中均产生少量的工艺污水。这部分工艺污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无机盐(包括NaCl 、NaNO 2、NaBr 、KBr 、K 2SO 4、NH 4Cl 等),工艺污水中的无机盐浓度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工艺污水中还含有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主要以生产原辅料、产品、中间副产物为主。工艺污水水量非常少,只有2m 3/d。
(2)生产管理污水
生产管理污水主要包括生产车间地面冲洗水、反应釜冲洗水。这部分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无机盐和有机污染物。 (3)废气处理污水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以甲醇、乙醇为主,还含有少量的氨、氯化氢、氨等)经过水喷淋、碱喷淋吸收后产生的废气处理污水。
生产管理污水与废气处理污水的混合水量同样相对较少,只有5m 3/d;但有机污染物的浓度相对比较高,COD Cr 含量约10000mg/L。 (4)生活污水
日常生活中食堂、厕所排放出的污水。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COD Cr 含量在500~800mg/L。水量较少,低于10m 3/d。 (5)初期雨水
厂区内下雨期间前15分钟收集的雨水。初期雨水水量相对较多,初期雨水水量约100m 3/次。污染物浓度与生活污水接近,COD Cr 含量在1000mg/L左右。
2.3 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性质
表2-1 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物性表
2.4 污水特征
(1)生产污水污染物浓度高
XXX 公司排放的生产管理污水与废气处理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有机物,有机污染物浓度相对比较高,COD Cr 浓度约10000mg/L。工艺污水中的无机盐含量均达到饱和状态。 (2)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性高
XXX 公司生产的绝大部分产品是不溶于水的,与水互溶或微溶于水中的有机物除1、3-溴氯丙烷的生物降解性较差外,其余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都比较好。
(3)污水数量少
XXX 公司排放的污水水量相对都非常少,工艺污水水量只有2m 3/d。生产管理污水与废气处理污水混合水量只有5m 3/d;生活污水不高于10m 3/d;初期雨水水量相对较多,水量为100m 3/次。 (4)含有一定量的毒性物质(CN -)
XXX 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分别使用到氰乙酸甲酯、氰化钠、正戊腈等氰化物。这些物质是对生物具有毒性的特殊污染因子。
2.5 污水处理设施设计标准及排放标准 1、设计标准 (1)污水水量
工艺污水2m 3/d
生产管理污水与废气处理污水5m 3/d 生活污水10m 3/d 初期雨水100m 3/次 (2)污水水质
生产管理污水与废气处理污水COD Cr :10000mg/L 生活污水COD Cr :500~800mg/L 初期雨水COD Cr :1000mg/L
2、排放标准
XXX 公司年产4000吨水处理剂、1000吨医药中间体项目拟建地位于XXX ,污水经过企业内部预处理后排放至XXX 污水处理厂,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表2-2 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标准
第三章 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论证
3.1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根据以上对XXX 公司生产污水的分析及污水排放执行要求确定拟建污水处理设施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1)针对污水中污染因子(如固体悬浮物、有机污染物草酸等)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措施。
(2)针对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性质及浓度采用相应的生化处理设施。 1、污水预处理 (1)污水收集调节
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污水其水质水量是不稳定的,为避免不稳定的水质水量对污水处理设施造成冲击,需要首先将污水进行水质水量的均匀调节。因此需要设立污水收集调节池收集并均匀调节每天企业排放的污水。 (2)絮凝沉淀预处理
XXX 公司排放的污水中有一定浓度的固体悬浮颗粒存在于污水中。选择适当的絮凝剂,可以使固体悬浮物凝聚后得以沉淀与水分离,使得污水变得澄清。XXX 公司排放的污水水量相对较少,因此絮凝沉淀预处理设施可选用竖流式絮凝沉淀池。
(3)蒸发浓缩预处理
XXX 公司排放的工艺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对于污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无机盐,直接进行生化处理将对生物细菌有着较强的抑制作用。如钠、钾、钙或镁等。它们对微生物有害作用,直接抑制生物处理的效率。因此污水进行生物处理前必须经过除盐处理。
现阶段对含盐污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反渗透和蒸发析盐两种方法,反渗透法在给水处理中主要用于成分比较单一的含盐污水。如苦咸水、海水的淡化、纯净水、超纯水的制取。但对于成分比较复杂的高浓度含盐污水反渗透处理工艺不仅造价偏高,且运行成本也相对太高,企业无法承受。针对成分复杂的高含盐污水建议采用蒸发浓缩的处理工艺去除污水中的盐。根据以往工程的经验,高含盐污水经蒸发浓缩处理后,蒸汽冷凝液中的无机盐基本被去除,同时含盐污水中大部分高沸点的有机污染物也会被去除。
针对含盐污水的处理为了降低运行成本企业可选用多效蒸发器来降低运行成本。采用多效蒸发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热能,即通过蒸发过程中的二次蒸汽的再利用,以减少蒸汽的消耗,从而提高了蒸发装置的经济性。但并不是效数越多越好,多效蒸发的效数受物料物性、经济性和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在多效蒸发器中,随着效数的增加,总蒸发量相同时所需的蒸汽量减少,使操作费用降低。但效数越多,设备费用越多,而且随着效数的增加,所节约的蒸汽量约来越少,所以不能无限制地增加效数,最适宜的效数应是设备折旧费和操作费总和为最小。因此厂方可通过各方面综合比较选择适应厂方实际情况的蒸发浓缩设施。XXX 公司的工艺污水水量非常少,只有2m 3/d,但无机盐的浓度非常高,基本达到饱和的状态。根据对XXX 公司排放工艺污水的分析和我公司以往含盐污水处理的工程经验,我公司建议XXX 公司针对工艺污水的除盐处理采用单效强制循环蒸发浓缩除盐处理工艺。 2、污水生化处理
生物处理技术是以污水中含有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源,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使污染物降解。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是污水处理的主要处理手段,是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XXX 公司经过预处理后污水的污染物主要以有机污染物为主,且污水中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是生物降解性较好的有机物。针对XXX 公司污水中的有机物特性我公司推荐采用耗氧生物接触氧化物。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之间的一种处理工艺。接
触氧化池内设有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于填料表面,部分则是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生物接触氧化法就是在池内设置填料,将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速度流经填料。填料上长满生物膜,同时污水中也有一定的活性污泥,污水与生物膜及活性污泥相接触,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污水得到净化。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具有如下特点:
①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容积负荷高,同样大小体积的设备,处理时间短,处理能力高,节约占地面积,比普通曝气法省。
②运行费用省,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管理方便。氧的吸收率高,不需另加药剂,运行费用省。
③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而稳定;在毒物和pH 值的冲击下,生物膜受影响小,而且恢复快。
④运行稳定性可靠,耐负荷冲击能力强。
⑤可有效地防止污泥膨胀,而且能充分发挥其分解、氧化能力高的特点。 3.2 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的确定
通过以上对XXX 公司污水水质的分析及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XXX 公司年产4000吨水处理剂、1000吨医药中间体项目污水处理站工程拟采用以下污水处理工艺。具体的工艺流程见图3-1:
工艺污水
生产管理污水 初期雨水
图3-1 XXX 公司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3.3 工艺流程说明 (1)预处理
XXX 公司排放污水进行分类收集,工艺污水进入高含盐污水收集池中混合调节均匀,直接输送至蒸发浓缩系统中进行除盐处理,同时去除部分高沸点的有机污染物,蒸发冷凝液进入高浓度有机物污水收集池中与生产管理污水、废气处理污水混合均质调节。调节后的混合污水输送至氧化破氰反应池中进行氧化破氰反应。反应后的混合污水在输送至中和絮凝反应池中。生活污水与初期雨水通过企业内部管网收集到低浓度有机物污水收集池中混合均质调节后同样输送至中和絮凝反应池中。所有进入中和絮凝反应池中污水与投加的药剂搅拌混合均匀后自流至絮凝沉淀池中进行固液分离。 (2)生化处理
上清液自流至生物接触氧化池中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经过生物降解后的污水自流至二沉池中进行二次固液分离。上清液即可达标排放。 (3)固废处置
蒸发浓缩的浓缩液放至无机盐结晶池中冷凝结晶,下层的无机盐可外运处置,上层的浓缩液可回到高含盐污水收集池中继续进行蒸发浓缩预处理。
絮凝沉淀池与二沉池底部的污泥定期输送至污泥浓缩池中通过污泥自身重力沉降进行污泥浓缩,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减小污泥体积。污泥浓缩池底部浓缩后的污泥通过高压污泥泵注入到污泥干化机中进行脱水干化处理,经过脱水干化处理后的污泥外运处置。 3.4 工艺设计特点
(1)针对污水中的特殊污染因子(氰化物)采用简单有效的氧化破氰处理,工艺技术简捷,运行费用低、处理方法原理清晰明了。
(2)针对污水中无机盐和固体悬浮物分别采用蒸发浓缩预处理、絮凝沉淀预处理,大大提高后续生物处理的进水水质,保证了后续工序的正常运转。
(3)生物耗氧处理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大大提高有机污染物COD Cr 的降解去除率。
(4)整个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管理简单,能耗低、药剂量省,整个运行费用低。
第四章 工艺构筑物及参数
4.1 主要构筑物一览表(表4-1)
4.2 主要构筑物设计说明 (1)污水收集池
用于单独收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水。同时配备相应水量的水泵将各类污水提升至预处理设施中进行预处理。 (2)氧化破氰反应池
氧化污水中的氰化物,避免污水中的氰化物对生化处理中的微生物产生毒害作用。在碱性条件下采用次氯酸钠对氰化物进行氧化,反应时间控制在1~2小时。 (3)中和絮凝反应池
调节污水的酸碱度,避免具有酸碱性的污水对设备、构筑物及后续生物处理工艺造成影响。一般反应时间在10~15min,同时配备防腐蚀性的机械搅拌设施。选择适当的絮凝剂,使固体悬浮物凝聚沉淀。一般反应时间在10~15min,同时配备防腐蚀性的机械搅拌设施。 (4)絮凝沉淀池(竖流式)
沉降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避免其堵塞管路和磨损设备。配备相应的污泥泵、溢流堰和中心导流筒。表面负荷一般取0.8~1.0m3/m2·h 。 (5)生物接触氧化池
本工程生物耗氧处理技术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设计处理容积负荷0.5kgBOD 5/m3·d ,有机物去除率90%以上,生物接触氧化池内部配备填料支架、曝气管组。
(6)二沉池(竖流式)
沉降PAST 生化池出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回流大部分污泥至PAST 生化池中。少量剩余活性污泥输送至污泥浓缩池中。配备相应的污泥泵、溢流堰和中心导流筒。表面负荷一般取0.8~1.0m3/m2·h 。 (7)污泥浓缩池
沉淀池底部的固体沉淀和二沉池中的剩余活性污泥定期用污泥泵打入污泥浓缩池中。沉淀池底部的固体沉淀和耗氧生化处理后排放的剩余活性污泥含水率为99~99.5%,若直接进行脱水干化处理,处理量过大。为降低污泥脱水干化工作强度减小污泥干化设备的选型必须进行污泥浓缩。污泥在浓缩池中利用重力自然沉降,浓缩后含水率为95%左右,污泥体积大大减少。采用竖流式沉淀池结构,配导流筒、溢流堰和高压污泥泵。
第五章 工程设计
5.1 总图设计
污水处理站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是:工艺流程流畅、布置紧凑、分区合理,既有利于生产又要便于管理。同时根据地形、地貌、道路等自然条件,并考虑进出水走向、风向和外观等因素。另外考虑占地面积。
5.2 高程布置
污水处理站设计地面标高尽可能考虑排水通畅、降低能耗、土方平衡,并与周围场地道路标高相适应。
5.3 建筑设计
站区各建、构筑物面积均参照《城镇污水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及本工程实际要求而定。在满足生产要求和方便使用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建筑工程造价。
污水处理建筑物外装修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采用与XXX 公司其余厂房相同色调。通过污水处理构筑物统一、严谨的外观与附属建筑色彩的对比,避免了污水处理建筑的沉闷感,结合该厂的建筑特点,营造出一种整洁、宁静的气氛,体现时代气息。
5.4 结构设计
1. 有关地基处理的问题待详细地质资料落实后确定。
2. 施工方式及措施留待现场情况、地质资料及工期要求确定后确定。 3. 根据污水处理的特点,为保证结构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优先选用结构传力明确、构件简单的结构形式。污水处理构筑物选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操作室、控制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污水处理所有建、构筑物均满足现行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地上建筑物特别注意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构筑物考虑处理水质的特性采取防腐蚀处理。地下钢筋混凝土构筑物除应满足强度要求外,还要满足最大裂缝宽度及抗渗要求。 5.5 电气及仪表设计
电气设备均用控制柜进行控制,对电机过流缺相及故障等问题进行自动保
护。
5.6 公用工程设计
1. 污水处理站消防由厂方统一考虑。 2. 污水处理站照明根据厂方要求选用。
5.7 处理站人员编制与运行管理
1. 污水处理站设管理人员负责污水处理站的日常监护。 2. 污水处理站定员为1人/班,共2班,1人/班×2班=2人。
第六章 工程经济技术指标
6.1 工程造价估算 (1)设备造价
2. 土建造价
注:XXX 公司因资金问题考虑污水处理设施分期进行建设,近期首先投资建设耗氧生化处理设施、絮凝沉淀设施、氧化破氰反应设施等。高含盐污水蒸发浓缩除盐处理设施放在第二阶段投资建设。因此以上工程报价不包括高含盐污水蒸发浓缩除盐处理设施报价。
6.2 污水处理站工程经济技术指标
第七章 环境保护污染物总量控制
污水处理站建设的本身即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因此工程设计时也考虑到各种措施来保护污水处理站对周围的环境的影响。
(1)污水处理站设计,充分考虑降低环境污染程度。由道路与周围环境相隔离,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污水处理站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选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并加强对进出水水质的检测,确保良好的处理效果。同时在运行中注意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以期不断改善运行质量。
(3)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收集后作为固废处置,防止二次污染,经干化机脱水后的生化污泥可进行卫生填埋等。
(4)关于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噪声的控制,设计中在总平面布置,设备选型等方面做到如下考虑:
①将生产管理和辅助生产区与噪声源分开布置;
②选用噪音较小的机电水泵。
第八章 安全卫生
8.1 设计依据
(1)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三条第二款关于“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规定,对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同时进行设计。
(2)污水处理站的建设主要目的是控制水体污染,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在污水和污泥处理过程中,也存在着影响职工安全的问题,对待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上做了周密考虑,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
8.2 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1)实际操作时应注意污水、酸、碱,以免危害身体健康。
(2)化验室是测定污水污泥特性指标的地方,使用多种化学药品,有强腐蚀性的硫酸、烧碱等,这些药品用量不大,若使用、保管不当会对职工造成危害。
8.3 设计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
(1)总体布置
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同时考虑到安全、防火及环境影响等因素进行站区总体布置:污泥浓缩池以及绿化带与生产管理区相分隔,这样就形成污水站的污染区和职工集中的办公值班区分割较远,使大多数职工远离污染。
(2)工艺、结构设计方面
①站内各敞开式水池上均设安全档杆及防滑扶梯,根据污水站平面布置和需要,在站内适当位置设置照明。
②制定操作规程,规范职工的操作行为,杜绝事故的发生。
(3)电气设计方面
电力设备选型与保护按《工站电力设计技术规程》GBJ6-80进行,露天电器设备的安全防护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进行设计。
第九章 项目组织及有关技术措施
项目组织及有关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完成污水处理站的设计文件、图纸及提供技术服务和保证,进行设备采购、施工、安装、调试、运行。
全部设计的技术文件如施工图、维修及操作手册及有关技术文件由江苏江大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详细设计,图纸全部使用AutoCAD 进行制图。
我们提供交钥匙工程服务,负责工程质量的确认与审核,做好每一步工作如设备采购、指导施工、安装调试和运行,待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移交给甲方。
污水站调试和试运行是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是检验污水站前期设计、施工、安装等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设备安装完工后按清水调试和污水调试(满负荷调试)两个阶段进行,在单机试车的基础上,再进行联合试运转,以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
我们将在污水站调试期间对甲方操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他们初步掌握污
水处理的常用基本知识,化验方法,熟悉工艺过程,熟练掌握污水处理站主要设备操作方法,为以后管理污水处理站打下基础。
表9-1 污水处理站施工进度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