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产业集聚效应与产业成长研究
作者:张辉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4年第07期
摘要:文章基于外部性的视角研究了陕西省八大主导产业的集聚效应对产业成长的影响。采用八大支柱产业2002~2011年的数据,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结果显示:陕西省产业专业化有利于产业的发展;产业多样化对产业成长的影响并不显著;由于今年陕西省的主导产业做大但没有做强,企业的竞争力较低,竞争程度越高反而不利于产业的成长。 关键词:外部性;主导产业;专业化;多样化;竞争力
一、引言
新经济地理学大师克鲁格曼(1991)写道: “回顾过去,如果我们问经济活动最主要的地理特征是什么?最简洁的回答当然是集聚”。在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时,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产业集聚为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Fujita和Thisse(2002)认为:“集聚可以被视为经济增长的驱动机”。如今,产业集聚己成为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产业集聚所具有的低成本效应、区域品牌效应、分工协作效应、知识溢出效应等集聚优势促进了集聚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培育了一系列比较著名的企业和产业园。
改革开放以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能源化工工业,装备制造工业,医药制造工业,食品工业,纺织服装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冶金工业这八个产业已成为陕西省的主导产业,依托产业园区而形成的产业集聚已经初见规模。作为陕西省的主导产业,其产业集聚效应是否对产业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出于这一思考,本文基于外部性的视角重点研究产业专业化指数、多样化指数及竞争性水平对产业成长的影响
三、产业集聚效应对产业成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专业化水平的变量mar的系数为0.7632842,且在1%的水平上是显著的,这说明陕西省产业专业化与产业成长存在正相关关系,对产业成长由积极的促进作用。即同一产业内企业大量集中于同一个区域有利于知识在企业之间的外溢与扩散,有利于企业创新和产业成长。
多样化水平变量jacobs的系数为0.0100349,且在5%的水平上不显著,这说明陕西省产业多样化对产业成长的影响不显著。Jacobs外部性对产业成长的作用极其有限。这表明:产业发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较多,“Jacobs外部性”的逻辑推论并不能直接运用到江苏省制造业的发展问题上,还要考虑区域差异、行业类别、经济发展等一系列影响因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产业集聚效应与产业成长研究
作者:张辉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4年第07期
摘要:文章基于外部性的视角研究了陕西省八大主导产业的集聚效应对产业成长的影响。采用八大支柱产业2002~2011年的数据,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结果显示:陕西省产业专业化有利于产业的发展;产业多样化对产业成长的影响并不显著;由于今年陕西省的主导产业做大但没有做强,企业的竞争力较低,竞争程度越高反而不利于产业的成长。 关键词:外部性;主导产业;专业化;多样化;竞争力
一、引言
新经济地理学大师克鲁格曼(1991)写道: “回顾过去,如果我们问经济活动最主要的地理特征是什么?最简洁的回答当然是集聚”。在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时,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产业集聚为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Fujita和Thisse(2002)认为:“集聚可以被视为经济增长的驱动机”。如今,产业集聚己成为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产业集聚所具有的低成本效应、区域品牌效应、分工协作效应、知识溢出效应等集聚优势促进了集聚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培育了一系列比较著名的企业和产业园。
改革开放以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能源化工工业,装备制造工业,医药制造工业,食品工业,纺织服装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冶金工业这八个产业已成为陕西省的主导产业,依托产业园区而形成的产业集聚已经初见规模。作为陕西省的主导产业,其产业集聚效应是否对产业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出于这一思考,本文基于外部性的视角重点研究产业专业化指数、多样化指数及竞争性水平对产业成长的影响
三、产业集聚效应对产业成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专业化水平的变量mar的系数为0.7632842,且在1%的水平上是显著的,这说明陕西省产业专业化与产业成长存在正相关关系,对产业成长由积极的促进作用。即同一产业内企业大量集中于同一个区域有利于知识在企业之间的外溢与扩散,有利于企业创新和产业成长。
多样化水平变量jacobs的系数为0.0100349,且在5%的水平上不显著,这说明陕西省产业多样化对产业成长的影响不显著。Jacobs外部性对产业成长的作用极其有限。这表明:产业发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较多,“Jacobs外部性”的逻辑推论并不能直接运用到江苏省制造业的发展问题上,还要考虑区域差异、行业类别、经济发展等一系列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