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古诗鉴赏(次 赤 浣)

七上古诗鉴赏

一、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鉴赏关键点】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思想内容】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的江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名句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意思是说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1.“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 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称道。

2. 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 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抒发了作者 的情怀。

4. 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字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体会“阔”的妙处)

5. 本诗的颈联运用了 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

6.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被前人评价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认为它“妙”在何处?

7、诗中的千古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它抒发了作者 的情怀。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 。

8.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 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 为什么?

9.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 .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中考链接】2011年湖南省衡阳市

读《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回答11-12两题。(共3分)

10. “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2分)

答:

11.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答:

二、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鉴赏关键点】怀古咏史之作,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别出心裁。

【思想内容】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周瑜胜利于侥幸,既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感,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

【名句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议论,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以小见大。同时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感。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火烧赤壁事(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

的事);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 。诗人杜牧和 合称“ ”。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寄托了作者的什么情怀?

4.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何?

【中考链接】2011年贵州铜仁市 阅读杜牧《赤壁》,回答问题(共6分)

(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分)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3分)

2011年湖南省怀化市(三)鉴赏诗歌 赤壁(唐 杜牧) (每小题2分,共4分)

17.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对前朝往事的咏叹,表达了自己 的思想感情。

18.人们对这首诗的后两句颇为喜爱,请从表现手法上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三、 《浣溪沙》【宋】苏轼(时贬居黄州)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鉴赏关键点】景——幽美宁静;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作者在困境中豁达的心胸和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精神)。

【思想内容】这首诗是词人远谪黄州、抱病游清泉寺所作。上片写清泉寺的风光,下片由景生情,抒发了一段坦荡、乐观、令人奋发的议论。这是一首触景生情、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名句赏析】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发出衰飒的悲叹。这里是作者不服老的宣言,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在贬谪的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爽健歌曲,这体现出苏轼执着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1、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 、“暮雨规啼”三幅画面。请你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幅画面。

2、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句意、哲理、作者情感等方面的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3、从所积累的古诗曲的名句中(课内外不限),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句意相反的来 , 。

4、上片写景在作品中有何作用?

5、词中的“黄鸡”代表光阴流逝,你还能说出哪些代表时光流逝的词句

6.赏析“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7、“谁道人生无再少?”,诗人是真的认为人生可以返老还童吗?

8、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9.阅读这首词,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 .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划,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 .“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 .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 .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中考链接】 2005年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24.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芽,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 .“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 .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 .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2009年广西河池市 (一)浣溪沙 苏 轼

6.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 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表现了环境的清幽。

B 、“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以声衬静,更显静谧。

C .下阕抒情,为了表现时光易逝、青春难留的思想,作者用河水西流的现象阐述了人生不可以重来的道理。

D .全词语言浅显,音韵和谐,情、景、理交融。

七上古诗鉴赏

一、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鉴赏关键点】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思想内容】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的江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名句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意思是说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1.“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 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称道。

2. 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 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抒发了作者 的情怀。

4. 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字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体会“阔”的妙处)

5. 本诗的颈联运用了 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

6.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被前人评价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认为它“妙”在何处?

7、诗中的千古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它抒发了作者 的情怀。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 。

8.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 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 为什么?

9.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 .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中考链接】2011年湖南省衡阳市

读《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回答11-12两题。(共3分)

10. “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2分)

答:

11.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答:

二、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鉴赏关键点】怀古咏史之作,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别出心裁。

【思想内容】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周瑜胜利于侥幸,既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感,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

【名句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议论,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以小见大。同时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感。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火烧赤壁事(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

的事);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 。诗人杜牧和 合称“ ”。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寄托了作者的什么情怀?

4.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何?

【中考链接】2011年贵州铜仁市 阅读杜牧《赤壁》,回答问题(共6分)

(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分)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3分)

2011年湖南省怀化市(三)鉴赏诗歌 赤壁(唐 杜牧) (每小题2分,共4分)

17.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对前朝往事的咏叹,表达了自己 的思想感情。

18.人们对这首诗的后两句颇为喜爱,请从表现手法上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三、 《浣溪沙》【宋】苏轼(时贬居黄州)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鉴赏关键点】景——幽美宁静;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作者在困境中豁达的心胸和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精神)。

【思想内容】这首诗是词人远谪黄州、抱病游清泉寺所作。上片写清泉寺的风光,下片由景生情,抒发了一段坦荡、乐观、令人奋发的议论。这是一首触景生情、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名句赏析】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发出衰飒的悲叹。这里是作者不服老的宣言,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在贬谪的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爽健歌曲,这体现出苏轼执着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1、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 、“暮雨规啼”三幅画面。请你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幅画面。

2、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句意、哲理、作者情感等方面的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3、从所积累的古诗曲的名句中(课内外不限),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句意相反的来 , 。

4、上片写景在作品中有何作用?

5、词中的“黄鸡”代表光阴流逝,你还能说出哪些代表时光流逝的词句

6.赏析“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7、“谁道人生无再少?”,诗人是真的认为人生可以返老还童吗?

8、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9.阅读这首词,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 .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划,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 .“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 .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 .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中考链接】 2005年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24.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芽,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 .“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 .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 .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2009年广西河池市 (一)浣溪沙 苏 轼

6.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 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表现了环境的清幽。

B 、“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以声衬静,更显静谧。

C .下阕抒情,为了表现时光易逝、青春难留的思想,作者用河水西流的现象阐述了人生不可以重来的道理。

D .全词语言浅显,音韵和谐,情、景、理交融。


相关文章

  •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题
  •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题目类型不同答题方法不同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一起来看看!更多内容尽请关注学习方法网!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题目类型不同答题方法不同 诗歌鉴赏题 考纲陈述:(1)鉴赏文学作品的.. ...查看


  • 浅论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有效教学
  • 摘 要: 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教学思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组织诗歌学习交流活动,注重课外诵读,提高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诗歌鉴赏 教学方法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 ...查看


  • 九年级语文说课稿
  • <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说课稿 康驿二中 王召云 我说课的题目是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下面我便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等五方面作具体说明: 一.说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 ...查看


  •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初探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面对高考古诗词鉴赏题 ,许多考生都 感到无从下手 .其实,诗歌鉴赏题并非深 不可测 .难 以捉摸 ,只要我们 细心阅读 . 依 " 法"办 " ,就一定能够将 ...查看


  • 妙答古诗词鉴赏要解
  • [摘要]古诗词鉴赏一直以来是学生最头痛的部分,也是教师教学最难以见效的环节.古人的诗文都以精练的词句表达,有时受到朝政统治的影响,还会引用"暗喻""借代"等手法进行抒怀,对缺少历史文化浸润的学生来说要 ...查看


  • 浅析古诗词鉴赏的角度
  • 浅析古诗词鉴赏的角度 作者:齐云惠 来源:<新课程学习·中>2014年第09期 摘 要:古诗词鉴赏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学生在鉴赏古诗词时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把握一定的题型,了解一定的解题方法,答题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顺利. ...查看


  • 关于初中古诗文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
  • 阅读教学要有文体意识,不同的文类,功能与特点各不相同,故而教学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和古文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课程标准"规定:"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 ...查看


  • 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答案整理"三问"
  • 文 / 柳栖士 湖北省自主命题是从2004年开始的,迄今已走完10个年头.我们2014届高三第一轮古诗词鉴赏复习到今天也基本告一段落,老师们想在这收官阶段让学生去进行一次高考真题训练,已达到走向高考的目的,而训练题恰好是湖北省自主命题以来的 ...查看


  • 小学古诗词鉴赏
  • 经验材料 小学古诗词鉴赏 龙湖镇荆垌小学 沈小伟 2013年8月 小学古诗词鉴赏 一.教学方法探究 一直以来,古诗词都不好教.但所幸的是,不少的老师为此作了不懈地努力,成绩是斐然的.在此,我也结合本人浅薄的经验谈一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方法. ...查看


  •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的解题技巧
  • 高考古诗鉴赏的解题技巧 纵观2006年各省市古诗鉴赏高考试题,诗歌题材多样,考查的题型也是多样.研究试题的命题角度.测试意向.设计技巧,对我们的诗词教学和高考备考,应该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试从古诗鉴赏命题的角度来探索古诗鉴赏的解题技巧,进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