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古诗鉴赏
一、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鉴赏关键点】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思想内容】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的江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名句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意思是说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1.“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 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称道。
2. 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 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抒发了作者 的情怀。
4. 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字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体会“阔”的妙处)
5. 本诗的颈联运用了 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
6.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被前人评价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认为它“妙”在何处?
7、诗中的千古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它抒发了作者 的情怀。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 。
8.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 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 为什么?
9.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 .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中考链接】2011年湖南省衡阳市
读《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回答11-12两题。(共3分)
10. “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2分)
答:
11.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答:
二、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鉴赏关键点】怀古咏史之作,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别出心裁。
【思想内容】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周瑜胜利于侥幸,既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感,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
【名句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议论,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以小见大。同时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感。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火烧赤壁事(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
的事);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 。诗人杜牧和 合称“ ”。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寄托了作者的什么情怀?
4.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何?
【中考链接】2011年贵州铜仁市 阅读杜牧《赤壁》,回答问题(共6分)
(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分)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3分)
2011年湖南省怀化市(三)鉴赏诗歌 赤壁(唐 杜牧) (每小题2分,共4分)
17.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对前朝往事的咏叹,表达了自己 的思想感情。
18.人们对这首诗的后两句颇为喜爱,请从表现手法上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三、 《浣溪沙》【宋】苏轼(时贬居黄州)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鉴赏关键点】景——幽美宁静;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作者在困境中豁达的心胸和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精神)。
【思想内容】这首诗是词人远谪黄州、抱病游清泉寺所作。上片写清泉寺的风光,下片由景生情,抒发了一段坦荡、乐观、令人奋发的议论。这是一首触景生情、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名句赏析】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发出衰飒的悲叹。这里是作者不服老的宣言,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在贬谪的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爽健歌曲,这体现出苏轼执着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1、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 、“暮雨规啼”三幅画面。请你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幅画面。
2、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句意、哲理、作者情感等方面的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3、从所积累的古诗曲的名句中(课内外不限),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句意相反的来 , 。
4、上片写景在作品中有何作用?
5、词中的“黄鸡”代表光阴流逝,你还能说出哪些代表时光流逝的词句
6.赏析“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7、“谁道人生无再少?”,诗人是真的认为人生可以返老还童吗?
8、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9.阅读这首词,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 .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划,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 .“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 .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 .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中考链接】 2005年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24.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芽,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 .“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 .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 .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2009年广西河池市 (一)浣溪沙 苏 轼
6.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 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表现了环境的清幽。
B 、“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以声衬静,更显静谧。
C .下阕抒情,为了表现时光易逝、青春难留的思想,作者用河水西流的现象阐述了人生不可以重来的道理。
D .全词语言浅显,音韵和谐,情、景、理交融。
七上古诗鉴赏
一、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鉴赏关键点】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思想内容】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的江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名句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意思是说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1.“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 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称道。
2. 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 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抒发了作者 的情怀。
4. 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字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体会“阔”的妙处)
5. 本诗的颈联运用了 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
6.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被前人评价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认为它“妙”在何处?
7、诗中的千古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它抒发了作者 的情怀。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 。
8.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 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 为什么?
9.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 .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中考链接】2011年湖南省衡阳市
读《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回答11-12两题。(共3分)
10. “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2分)
答:
11.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答:
二、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鉴赏关键点】怀古咏史之作,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别出心裁。
【思想内容】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周瑜胜利于侥幸,既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感,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
【名句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议论,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以小见大。同时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感。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火烧赤壁事(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
的事);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 。诗人杜牧和 合称“ ”。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寄托了作者的什么情怀?
4.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何?
【中考链接】2011年贵州铜仁市 阅读杜牧《赤壁》,回答问题(共6分)
(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分)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3分)
2011年湖南省怀化市(三)鉴赏诗歌 赤壁(唐 杜牧) (每小题2分,共4分)
17.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对前朝往事的咏叹,表达了自己 的思想感情。
18.人们对这首诗的后两句颇为喜爱,请从表现手法上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三、 《浣溪沙》【宋】苏轼(时贬居黄州)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鉴赏关键点】景——幽美宁静;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作者在困境中豁达的心胸和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精神)。
【思想内容】这首诗是词人远谪黄州、抱病游清泉寺所作。上片写清泉寺的风光,下片由景生情,抒发了一段坦荡、乐观、令人奋发的议论。这是一首触景生情、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名句赏析】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发出衰飒的悲叹。这里是作者不服老的宣言,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在贬谪的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爽健歌曲,这体现出苏轼执着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1、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 、“暮雨规啼”三幅画面。请你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幅画面。
2、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句意、哲理、作者情感等方面的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3、从所积累的古诗曲的名句中(课内外不限),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句意相反的来 , 。
4、上片写景在作品中有何作用?
5、词中的“黄鸡”代表光阴流逝,你还能说出哪些代表时光流逝的词句
6.赏析“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7、“谁道人生无再少?”,诗人是真的认为人生可以返老还童吗?
8、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9.阅读这首词,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 .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划,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 .“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 .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 .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中考链接】 2005年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24.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芽,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 .“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 .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 .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2009年广西河池市 (一)浣溪沙 苏 轼
6.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 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表现了环境的清幽。
B 、“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以声衬静,更显静谧。
C .下阕抒情,为了表现时光易逝、青春难留的思想,作者用河水西流的现象阐述了人生不可以重来的道理。
D .全词语言浅显,音韵和谐,情、景、理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