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
-------“展览室里故事多”
灵宝市实验小学
张 转 妮
二0一二年九月二十日
《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
-------“展览室里故事多”
灵宝市实验小学 张转妮
大家好!今天我解说的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个主题《展览室里故事多》,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和教材处理两个方面来说: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A 、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包括: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六个方面的内容。《展览室里故事多》涉及到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这三方面内容。
本册教材中的三个单元按照“单元——主题——小课题”的框架设计。“展览室里故事多”这一主题属于《家乡的故事》这一单元的内容,它包括以下三个课时:“家乡人生活的变化”、“学校的变化真大呀”、“生活中的智慧”。
《展览室里故事多》这一主题从家乡人生活的变化切入,沿着我家居住条件的变化、我家周围环境及交通的发展,逐渐延伸到日常生活中。从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密切的穿着、饮食的历史性变化,进而转到学生比较熟悉的学校生活的变化和儿童游戏的变化,让学生通过接触过去的玩具、生活用具等,直接了解、体验生活中的智慧。
B 、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是:通过今昔对比,感受到家乡的各种变化。难点是:通过多种活动,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之所以把以上内容确立为这个主题的的重难点,是因为要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昨天与今天的生活变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通过调查、比较、分析,才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当学生了解了家乡的变化之后,要从浅层次的感知上升为深层次的热爱家乡的思想,就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好课堂活动。
2、三维目标
虽然说四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大多数学生对过去家乡人的生活,过去的学校,过去的生活用品感到非常陌生。结合学生的学情,我制定了本主题的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及家乡生活的体检和今昔对比等活动中,感受生活的延续和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深化尊重历史,珍惜今天享有的一切,以及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提升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的意识。
能力与方法 能够对具体事物进行探索、比较、分析,得出合乎事物发展逻辑的认识,能够与同学们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愿意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能够较为客观和公正地认识过去,看待今天。学习在寻找资料和搜集处理资料的过程中选用相关的、有价值的对象。
知识 知道家庭、学校和家乡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了解家乡的一些文化特色。了解年表在表达历史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学会制作简单的年表。
3、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教材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1) 、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
在《展览室里故事多》这一主题中,主线是“ 家乡的各种变化 ”。 教材多层面、全方位的展现了“家乡的变化”这一主线,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并乐于为家乡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2) 、点面结合。“点”是社会生活中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
在《展览室里故事多》这一主题中,“点”指的是学生衣、食、住、行的变化。“面”指的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
正是因为在学生不同的生活层面上,选取了这些点来组织教学,学生才能深切地感受到家乡的变化,才能对家乡产生热爱之情,才乐于为家乡做贡献。
3)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不
同年段层次不同,螺旋上升。
《展览室里故事多》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有:人们的衣、食、住、行、用。这些社会要素既是综合的,又是交叉的。在这一主题中先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接着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然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这种思想感情,最后乐于为家乡做贡献。教材内容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教学要求在逐步的提高,这就是教材所体现的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4、教材纵横间的联系
横向联系:本主题属于社区(家乡)范畴,让学生通过搜集、讲解家乡的故事,将家乡以前和现在的变化进行对比,很明显的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树立为家乡骄傲自豪的情感,为下一单元《家乡,我为你骄傲》的学习做好铺垫。
纵向联系:品德教材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用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三条主线,贯穿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祖国和世界六个不同范畴,并使六个范畴形成彼此互动的关系,采用主题构建的方式使它们浑然一体。《展览室里故事多》是在三年级学生了解社区生活变化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各种变化,为六年级学生学习《腾飞的中国》中所展现的“国家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的处理
《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显著特点是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课堂,大社会的作用,因此教学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标识引领 精彩设计
教材设计了8个标识,它们是调查、体验、阅读、探究、讨论、资料、发表、制作,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八个标志来引导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例如在讲《学校的变化真大呀》这一课时,我就充分利用“调查”这个标识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共同制作完成年表。
2、人物形象 启迪思维
教材中反复出现了6个主要人物,分别是女孩小文、妞妞,男孩乐乐和虎
子,一名女教师和男教师。他们在教科书中主要起到引导活动、启发思考的作用。还有一个人物形象:豆博士。他的作用比较灵活,有时是扩展性问题,有时是两课之间的承上启下。既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也可以供教师组织和引导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家乡人生活的变化》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生活在城里的小文带来的“爷爷奶奶生活年代的照片”和乐乐带来的“这些年的生活照片”,学生一看照片,立刻就说出了当年居住条件拥挤而简陋,现在居住条件宽敞而明亮,说明家乡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同学们的深刻认识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物形象和图片在课本中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然后让学生阅读生活在农村的虎子带来的一段话,通过自主学习,明白农村的道路和运输工具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物形象也扩大了学生的认识领域。最后豆博士提出了这样一个具有画龙点睛作用的扩展性问题:生活用品的丰富说明了什么?
乐乐的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现在把一些精彩的答案与大家共享:
A 、说明了现在的人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创新能力了。
B、说明了人们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不怕困难,努力地去创造。
C 、说明了党的政策好,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3、多彩活动,育情导行
在我们品德课堂中,教师应巧妙地设计和安排好活动,因为活动是中介,是实施德育的有效载体。如:在教学《学校的变化真大呀》时, 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活动一:课前搜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候学校是什么样子”的资料。 活动二:课堂上分组开展“学校变化我来说”。
活动三:制作有关学校变化的年表。
活动四:谈感想,写体会。
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更深的了解学校的变化,激发对学校、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内化共识 自觉行动
品德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当学生能把热爱家乡的思想转化为生活中的实实在在的行动,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的意识才会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例如:这个主题学完之后,我设计了“我为家乡献金点”的活动。通过学习大家知道了家乡的变化真大呀!作为小学生你准备为家乡做点什么使家乡的变化更大呢?学生纷纷发言,最后有一个学生提议:签订协议书。这一提议得到了全班学生的一致响应。人人在协议书上签字,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我生活中的理想课堂是:
一、 以生活为依托,构建润物无声的品德课堂
二、 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大爱无边的人文课堂
三、 以活动为载体,构筑活力无穷的体验课堂
四、 以情感为纽带,构筑魅力无限的激情课堂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我们只有钟爱学生,潜心钻研我们的学科教学,德育之花才会在课堂中灿烂地绽放它的光彩。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
-------“展览室里故事多”
灵宝市实验小学
张 转 妮
二0一二年九月二十日
《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
-------“展览室里故事多”
灵宝市实验小学 张转妮
大家好!今天我解说的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个主题《展览室里故事多》,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和教材处理两个方面来说: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A 、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包括: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六个方面的内容。《展览室里故事多》涉及到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这三方面内容。
本册教材中的三个单元按照“单元——主题——小课题”的框架设计。“展览室里故事多”这一主题属于《家乡的故事》这一单元的内容,它包括以下三个课时:“家乡人生活的变化”、“学校的变化真大呀”、“生活中的智慧”。
《展览室里故事多》这一主题从家乡人生活的变化切入,沿着我家居住条件的变化、我家周围环境及交通的发展,逐渐延伸到日常生活中。从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密切的穿着、饮食的历史性变化,进而转到学生比较熟悉的学校生活的变化和儿童游戏的变化,让学生通过接触过去的玩具、生活用具等,直接了解、体验生活中的智慧。
B 、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是:通过今昔对比,感受到家乡的各种变化。难点是:通过多种活动,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之所以把以上内容确立为这个主题的的重难点,是因为要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昨天与今天的生活变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通过调查、比较、分析,才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当学生了解了家乡的变化之后,要从浅层次的感知上升为深层次的热爱家乡的思想,就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好课堂活动。
2、三维目标
虽然说四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大多数学生对过去家乡人的生活,过去的学校,过去的生活用品感到非常陌生。结合学生的学情,我制定了本主题的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及家乡生活的体检和今昔对比等活动中,感受生活的延续和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深化尊重历史,珍惜今天享有的一切,以及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提升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的意识。
能力与方法 能够对具体事物进行探索、比较、分析,得出合乎事物发展逻辑的认识,能够与同学们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愿意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能够较为客观和公正地认识过去,看待今天。学习在寻找资料和搜集处理资料的过程中选用相关的、有价值的对象。
知识 知道家庭、学校和家乡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了解家乡的一些文化特色。了解年表在表达历史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学会制作简单的年表。
3、设计思路
《品德与社会》教材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1) 、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
在《展览室里故事多》这一主题中,主线是“ 家乡的各种变化 ”。 教材多层面、全方位的展现了“家乡的变化”这一主线,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并乐于为家乡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2) 、点面结合。“点”是社会生活中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
在《展览室里故事多》这一主题中,“点”指的是学生衣、食、住、行的变化。“面”指的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
正是因为在学生不同的生活层面上,选取了这些点来组织教学,学生才能深切地感受到家乡的变化,才能对家乡产生热爱之情,才乐于为家乡做贡献。
3)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不
同年段层次不同,螺旋上升。
《展览室里故事多》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有:人们的衣、食、住、行、用。这些社会要素既是综合的,又是交叉的。在这一主题中先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接着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然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这种思想感情,最后乐于为家乡做贡献。教材内容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教学要求在逐步的提高,这就是教材所体现的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4、教材纵横间的联系
横向联系:本主题属于社区(家乡)范畴,让学生通过搜集、讲解家乡的故事,将家乡以前和现在的变化进行对比,很明显的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树立为家乡骄傲自豪的情感,为下一单元《家乡,我为你骄傲》的学习做好铺垫。
纵向联系:品德教材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用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三条主线,贯穿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祖国和世界六个不同范畴,并使六个范畴形成彼此互动的关系,采用主题构建的方式使它们浑然一体。《展览室里故事多》是在三年级学生了解社区生活变化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各种变化,为六年级学生学习《腾飞的中国》中所展现的“国家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的处理
《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显著特点是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课堂,大社会的作用,因此教学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标识引领 精彩设计
教材设计了8个标识,它们是调查、体验、阅读、探究、讨论、资料、发表、制作,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八个标志来引导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例如在讲《学校的变化真大呀》这一课时,我就充分利用“调查”这个标识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共同制作完成年表。
2、人物形象 启迪思维
教材中反复出现了6个主要人物,分别是女孩小文、妞妞,男孩乐乐和虎
子,一名女教师和男教师。他们在教科书中主要起到引导活动、启发思考的作用。还有一个人物形象:豆博士。他的作用比较灵活,有时是扩展性问题,有时是两课之间的承上启下。既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也可以供教师组织和引导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家乡人生活的变化》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生活在城里的小文带来的“爷爷奶奶生活年代的照片”和乐乐带来的“这些年的生活照片”,学生一看照片,立刻就说出了当年居住条件拥挤而简陋,现在居住条件宽敞而明亮,说明家乡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同学们的深刻认识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物形象和图片在课本中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然后让学生阅读生活在农村的虎子带来的一段话,通过自主学习,明白农村的道路和运输工具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物形象也扩大了学生的认识领域。最后豆博士提出了这样一个具有画龙点睛作用的扩展性问题:生活用品的丰富说明了什么?
乐乐的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现在把一些精彩的答案与大家共享:
A 、说明了现在的人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创新能力了。
B、说明了人们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不怕困难,努力地去创造。
C 、说明了党的政策好,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3、多彩活动,育情导行
在我们品德课堂中,教师应巧妙地设计和安排好活动,因为活动是中介,是实施德育的有效载体。如:在教学《学校的变化真大呀》时, 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活动一:课前搜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候学校是什么样子”的资料。 活动二:课堂上分组开展“学校变化我来说”。
活动三:制作有关学校变化的年表。
活动四:谈感想,写体会。
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更深的了解学校的变化,激发对学校、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内化共识 自觉行动
品德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当学生能把热爱家乡的思想转化为生活中的实实在在的行动,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的意识才会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例如:这个主题学完之后,我设计了“我为家乡献金点”的活动。通过学习大家知道了家乡的变化真大呀!作为小学生你准备为家乡做点什么使家乡的变化更大呢?学生纷纷发言,最后有一个学生提议:签订协议书。这一提议得到了全班学生的一致响应。人人在协议书上签字,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我生活中的理想课堂是:
一、 以生活为依托,构建润物无声的品德课堂
二、 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大爱无边的人文课堂
三、 以活动为载体,构筑活力无穷的体验课堂
四、 以情感为纽带,构筑魅力无限的激情课堂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我们只有钟爱学生,潜心钻研我们的学科教学,德育之花才会在课堂中灿烂地绽放它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