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年女程序员和书的故事

《MacTalk·人生元编程》出版于2014年的1月,是我的第一本纸书。这本书给我带来最大的价值是,我的女儿知道了她的老爹写了一本书,而且居然印刷出版了,竟然有人买!书刚出的时候是热热闹闹的,我收到了很多朋友的祝福和读者来信,但图书并不是什么持久的热门话题,三个月之后开始逐渐归于沉寂,下半年我就很少再收到读者来信了。所以,上周末收到了一封长长的读者来信还是让我非常吃惊的。

信的标题是「拜读您的书后激动万分的读者的来信」,看到这个题目,我想起了罗大佑的那首「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我想,这不是一封极为糟糕的读者来信,就是一篇非常精彩的书评。

是后者。

文章的作者是一位88年的女程序员,她用看似漫不经心实则一针见血的文字把这本书中我想表达的那些点和面都优雅的点了个赞,比如技术、人文、工具、阅读、成长等等。我和其他作者没什么区别,也是个爱慕虚荣的货色,希望得到读者肆无忌惮的赞赏,但是有些读者来信,从气势上判断,丫明明就是想对你进行无情的赞美,可惜就是夸不到点子上,左穿右插,失之交臂,急得人热泪盈眶。但是这个88年的女程序员轻轻松松做到了,她在文章的开头写到:

它让我深切体会到,程序员的人生与技术水乳交融,无论我们最后落脚在哪,技术始终贯穿我们的生活。编程不是苦力活,是一种艺术,也是程序员跟这个世界沟通交流的方式。

我只能说,此女必成大器!

年关将近,编辑部的杨老师又开始催稿催书了,从理性上考虑,我有点缺乏再次出书的动力,即使已经有了主干内容,但是离成书还有十万八千里,后续的工作仍需付出巨大的精力和更多的时间。毫无疑问,对于我这样的作者来说,出书是一个「减熵」的过程。但是,看到这样的读者来信,我就知道,付出的一切是值得的。

全文如下,一字未改:

池大大:

您好!

我是怀着非常激动的心情给您写这封邮件的,当我把《MacTalk·人生元编程 》看完之后,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跟您说声谢谢!

在我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极度兴奋的状态,因为我的很多想法平时总是被人抨击被人否定,但是,我在您的书里看到了肯定。

如果这是一本纯粹的程序员人文关怀的书,我看完也就完了,如果这是一本纯粹的讲关于 Mac 或者 Vim 等工具使用技巧的书,我估计看都不会看。但是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太特殊了太棒了,它让我深切体会到,程序员的人生与技术水乳交融,无论我们最后落脚在哪,技术始终贯穿我们的生活。编程不是苦力活,是一种艺术,也是程序员跟这个世界沟通交流的方式。

池大大,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给自己所读书籍的作者发邮件,内容比较零散,文笔也很菜,希望没有打扰到您。不管怎样,我的终极目的就是向您表示感谢,感谢您让我对自己所在的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还感谢您让我这么懒的人一次性偷师到这么多好用的工具和技巧。

其实我很早就订阅了您的微信,也加入了您的 QQ 读者群,是一位很有追求的程序员将您的微信公众账号推荐给我的。只是,我刷微信都是在地铁上或者公交车上,好多有用的信息都只是扫了一遍,没有认真思考,真是惭愧!

至于为什么我到现在才看完您的书,关键原因是我对 Mac 一直都有很深的畏惧感。这个畏惧感大概是从大学时代,在 Turbo-C 上做课程设计产生的。在一个没有图形界面的世界,我实在害怕自己不小心输错什么命令导致不可知的灾难,同时英语太菜,看到那些错误提示就恐惧的恨不得发抖。所以,别人越是说 Mac 跟 Unix 是近亲,我越是对 Mac 感到恐惧。至于为什么这么恐惧,我依然从 Windows 转投 Mac 的怀抱,那又是一件狗血到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事了,就不扯远了,哈哈。

我之前想,您的书既然是以 MacTalk 打头,收录的文章必然都是跟 Mac 相关的内容,于是这本书安静的躺在我的 iPad 上好几个月,一直没有露过脸。最近在苦恼换工作的事情,想看一本跟技术没有直接关系的书来转换下思路,然后就拜读了您的大作。

哈哈,真的太棒了,我一直觉得底部的Dock工具栏图标太多容易让我分心,但是拖延症使然,我一直没有主动去寻找解决方案。看到您介绍的 Alfred,我第一时间麻利的滚去下载了,顺便干掉了Dock中几乎全部的图标,太让我开森了,哈哈。还有一些很常用的快捷键,最最让我难忘的就是「option + command + h」,总之,只一天时间,几个能让我偷懒的快捷键立马变成了我的习惯。

看完电子书之后,第一时间去亚马逊买了纸质书籍,因为我没有死记硬背快捷键的习惯,买本书放办公桌上,翻翻不错,还可以顺便推荐给来我这里「打酱油摸鱼」的同事。

知道您的时间很宝贵,也不多废话了。最后一句话介绍下自己,88年生,女,目前工作 Web 前端,小 LD 一枚。Python 深入学习中,想转向数据挖掘。其实,基本上,除了一直让我畏惧的服务器那块,也就是跟 X-nix 相关的东西没碰过,其他各种技术都有涉猎,纯兴趣混眼熟而已。其实还有一个小小私心,那就是希望自己跟职场中遇到的每一个程序员都能聊上话。我属于那种,不管别人说什么,我都能给予积极回应并能听懂他们说的话,虽然我其实啥都不会。话说我看完 Doctor 吴的《浪潮之巅》后,立马自己去买了一套,因为当时看的书是借的,顺便买回了《数学之美》。我无法描述这两套书带给我的震撼有多强烈,但我当时真的好想好想给 Doctor 吴写信。结果,写了删删了写,如此反复多次,最后还是被我删掉了。好吧,希望这封信可以平安抵达您的邮箱。

最后,祝您工作愉快!家庭和睦!还有就是,您写文辛苦了,要好好保重身体哦,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啦!

期待看到更多您分享的高质博文!如果再有书出版,我一定立刻收来,哈哈。

激动万分的读者

Cainer

《MacTalk·人生元编程》出版于2014年的1月,是我的第一本纸书。这本书给我带来最大的价值是,我的女儿知道了她的老爹写了一本书,而且居然印刷出版了,竟然有人买!书刚出的时候是热热闹闹的,我收到了很多朋友的祝福和读者来信,但图书并不是什么持久的热门话题,三个月之后开始逐渐归于沉寂,下半年我就很少再收到读者来信了。所以,上周末收到了一封长长的读者来信还是让我非常吃惊的。

信的标题是「拜读您的书后激动万分的读者的来信」,看到这个题目,我想起了罗大佑的那首「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我想,这不是一封极为糟糕的读者来信,就是一篇非常精彩的书评。

是后者。

文章的作者是一位88年的女程序员,她用看似漫不经心实则一针见血的文字把这本书中我想表达的那些点和面都优雅的点了个赞,比如技术、人文、工具、阅读、成长等等。我和其他作者没什么区别,也是个爱慕虚荣的货色,希望得到读者肆无忌惮的赞赏,但是有些读者来信,从气势上判断,丫明明就是想对你进行无情的赞美,可惜就是夸不到点子上,左穿右插,失之交臂,急得人热泪盈眶。但是这个88年的女程序员轻轻松松做到了,她在文章的开头写到:

它让我深切体会到,程序员的人生与技术水乳交融,无论我们最后落脚在哪,技术始终贯穿我们的生活。编程不是苦力活,是一种艺术,也是程序员跟这个世界沟通交流的方式。

我只能说,此女必成大器!

年关将近,编辑部的杨老师又开始催稿催书了,从理性上考虑,我有点缺乏再次出书的动力,即使已经有了主干内容,但是离成书还有十万八千里,后续的工作仍需付出巨大的精力和更多的时间。毫无疑问,对于我这样的作者来说,出书是一个「减熵」的过程。但是,看到这样的读者来信,我就知道,付出的一切是值得的。

全文如下,一字未改:

池大大:

您好!

我是怀着非常激动的心情给您写这封邮件的,当我把《MacTalk·人生元编程 》看完之后,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跟您说声谢谢!

在我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极度兴奋的状态,因为我的很多想法平时总是被人抨击被人否定,但是,我在您的书里看到了肯定。

如果这是一本纯粹的程序员人文关怀的书,我看完也就完了,如果这是一本纯粹的讲关于 Mac 或者 Vim 等工具使用技巧的书,我估计看都不会看。但是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太特殊了太棒了,它让我深切体会到,程序员的人生与技术水乳交融,无论我们最后落脚在哪,技术始终贯穿我们的生活。编程不是苦力活,是一种艺术,也是程序员跟这个世界沟通交流的方式。

池大大,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给自己所读书籍的作者发邮件,内容比较零散,文笔也很菜,希望没有打扰到您。不管怎样,我的终极目的就是向您表示感谢,感谢您让我对自己所在的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还感谢您让我这么懒的人一次性偷师到这么多好用的工具和技巧。

其实我很早就订阅了您的微信,也加入了您的 QQ 读者群,是一位很有追求的程序员将您的微信公众账号推荐给我的。只是,我刷微信都是在地铁上或者公交车上,好多有用的信息都只是扫了一遍,没有认真思考,真是惭愧!

至于为什么我到现在才看完您的书,关键原因是我对 Mac 一直都有很深的畏惧感。这个畏惧感大概是从大学时代,在 Turbo-C 上做课程设计产生的。在一个没有图形界面的世界,我实在害怕自己不小心输错什么命令导致不可知的灾难,同时英语太菜,看到那些错误提示就恐惧的恨不得发抖。所以,别人越是说 Mac 跟 Unix 是近亲,我越是对 Mac 感到恐惧。至于为什么这么恐惧,我依然从 Windows 转投 Mac 的怀抱,那又是一件狗血到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事了,就不扯远了,哈哈。

我之前想,您的书既然是以 MacTalk 打头,收录的文章必然都是跟 Mac 相关的内容,于是这本书安静的躺在我的 iPad 上好几个月,一直没有露过脸。最近在苦恼换工作的事情,想看一本跟技术没有直接关系的书来转换下思路,然后就拜读了您的大作。

哈哈,真的太棒了,我一直觉得底部的Dock工具栏图标太多容易让我分心,但是拖延症使然,我一直没有主动去寻找解决方案。看到您介绍的 Alfred,我第一时间麻利的滚去下载了,顺便干掉了Dock中几乎全部的图标,太让我开森了,哈哈。还有一些很常用的快捷键,最最让我难忘的就是「option + command + h」,总之,只一天时间,几个能让我偷懒的快捷键立马变成了我的习惯。

看完电子书之后,第一时间去亚马逊买了纸质书籍,因为我没有死记硬背快捷键的习惯,买本书放办公桌上,翻翻不错,还可以顺便推荐给来我这里「打酱油摸鱼」的同事。

知道您的时间很宝贵,也不多废话了。最后一句话介绍下自己,88年生,女,目前工作 Web 前端,小 LD 一枚。Python 深入学习中,想转向数据挖掘。其实,基本上,除了一直让我畏惧的服务器那块,也就是跟 X-nix 相关的东西没碰过,其他各种技术都有涉猎,纯兴趣混眼熟而已。其实还有一个小小私心,那就是希望自己跟职场中遇到的每一个程序员都能聊上话。我属于那种,不管别人说什么,我都能给予积极回应并能听懂他们说的话,虽然我其实啥都不会。话说我看完 Doctor 吴的《浪潮之巅》后,立马自己去买了一套,因为当时看的书是借的,顺便买回了《数学之美》。我无法描述这两套书带给我的震撼有多强烈,但我当时真的好想好想给 Doctor 吴写信。结果,写了删删了写,如此反复多次,最后还是被我删掉了。好吧,希望这封信可以平安抵达您的邮箱。

最后,祝您工作愉快!家庭和睦!还有就是,您写文辛苦了,要好好保重身体哦,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啦!

期待看到更多您分享的高质博文!如果再有书出版,我一定立刻收来,哈哈。

激动万分的读者

Cainer


相关文章

  • 关于规则的故事(转载)
  • (2007-11-12 09:04:04) 从某处看到了这个分粥的故事,觉得非常有趣,干脆找来收藏在这里,可以常常看,原文更是深奥. 未来的社会是规则性社会,对于规则,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学会尊重规则,自觉遵守规则,在规则允许的范 ...查看


  • PLC程序家族的故事(1)
  • 参考资料: http://hi.baidu.com/%C5%C9%BF%CB%D6%B1%C1%F7%B5%F7%CB%D9%C6%F7/blog/item/1aa66a14a09e311f5baf53e5.html PLC程序家族的故事( ...查看


  • 10小猫拜访好朋友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角色的概念,会给角色重命名,会调整角色的大小和位置. [2]了解"外观"和"动作"模块中常见的指令,知道"事件"指令的作用. [3]掌握指令的 ...查看


  • 码农故事:一位中级程序员的自白
  • 我是一名中级程序员. 我有相当不错的基本技能.我犯了足够多的错误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被称为错误.我很清楚我还需要了解更多东西.最重要的是,我知道那些东西大概是什么,并且我正在努力而积极地提升自己. 勇敢地承认自己不过是水平一般的程序员,这花了我 ...查看


  • 创业故事1
  • 以下是一位常驻车库咖啡来自于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创业者李嘉庚的创业故事,正在创业和想创业的朋友们或许可以一读,其中的弯路以及教训值得深思. 我今年46岁,来自传统行业,10年7月去上海参加微博创业大赛,结识了很多互联网人士,以前一直认为程序员很 ...查看


  • 第6课认识新朋友
  • 第6课 认识新朋友 教材分析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程序设计作为一门技术性课程,需要大量的编程实践才能熟练掌握.scratch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专门 ...查看


  • 循环语句教案
  • 1.2.3循环语句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了解循环语句的结构特征,掌握循环语句的具 体应用:(2)利用循环语句表达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2.过程与方法:借助框图中的循环结构,借助Scil ...查看


  • 创业故事:还记得"网络蚂蚁"吗?
  • 1998年,中国互联网的主旋律是下载.国内互联网超过90%的流量,来自于一群早期的电脑发烧友,从有限的中国出口带宽里面,不顾一切地下载来自国外的各种软件.33.6的Modem最可能碰到的问题是掉线,辛苦下载了2-3个小时的20M文件,又要重 ...查看


  • 创造性游戏小兔乖乖
  • 结构游戏:高楼大厦 第一阶段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堆高,激发幼儿对尝试活动的兴趣. 2.通过操作,让幼儿懂得运用各种材料来堆高,堆稳. 3.鼓励幼儿通过语言交流分享坚持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小各不同的积塑,.高楼大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