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06年高中化学竞赛预赛标准答案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单选,本题包括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9小题,含18个空,每空2分,共36分) 13. 11、15、24、5、6、15 14.
15. 2 S2+SO 32+6 H+ = 3 S↓+3 H2O 16. (1) ④ > ① > ② > ⑤ > ③ ;(2) ① = ⑤ > ② > ③ = ④ 17. (1)6;(2)2;(3)3
-
18. (1)Zn +2 OH-2e = Zn(OH)2
-
(2)Ag 2O +H 2O +2e = 2 Ag+2 OH 19. (1)路易斯酸:H +、Cu 2+、SO 3、BF 3(各0.5分,共2分)
---
(2)路易斯碱:F 、OH 、C 2O 42、H 2O (各0.5分,共2分) 20. 原子晶体;N 原子半径<C 原子,即键长C-N <C-C ,键能C-N >C-C 。 21. (1)C 18H 22O 2;
-
-
(2)水解; ;HBr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60分) 22.
-
O 3氧化I 至I 2,使溶液由无色变蓝,颜色由浅至深。
-
O3+2 I+2 H+ = I2+O 2+H 2O )
-
当O 3过量后,I 2可被氧化至无色的IO 3,溶液蓝色由深变浅,最后褪至无色。
5 O3+I 2+H 2O = 2 IO3+5 O2+2 H+(2分) 23.
(1)A :SiO 2; E :H 2SiO 3
(2)CO 2+Na 2SiO 3+2 H2O = H4SiO 4↓+Na 2CO 3 (3)氢氟酸; SiO 2+4 HF = SiF4↑+2 H2O 24.
-
25.
(1)二氯化三氨一水一乙二胺合钴(II ) (2)八面体; 顺磁 (3)(各3分,共6分)
或:
26.
PCl 5分子是三角双锥形,键的偶极矩相互抵消,使分子的正、负电重心重合,所以PCl 5为非极性分子。
O 3分子为角形(折线),端氧原子周围电子密度与中心氧原子不同。分子的非对称性及氧原子周围电子密度不同造成正、负电重心不重合,所以O 3分子具有极性。 27. (1)
(2)
(3)
(4)
28. (1)
CH3CH 2CH=CH2; (CH3CH 2CH 2CH 2) 2O (2)
正丁醇、正丁醚、1-丁烯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9. (1)
(2) 5; 60%; 2.5; 60% (3) 80%; 33.3% 30.
(1)2 NaOH+H 2SO 4 = Na2SO 4 + 2 H2O ; 甲基红 (2)3.218; (3)2.407; (4)16.85%
天津市2006年高中化学竞赛预赛标准答案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单选,本题包括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9小题,含18个空,每空2分,共36分) 13. 11、15、24、5、6、15 14.
15. 2 S2+SO 32+6 H+ = 3 S↓+3 H2O 16. (1) ④ > ① > ② > ⑤ > ③ ;(2) ① = ⑤ > ② > ③ = ④ 17. (1)6;(2)2;(3)3
-
18. (1)Zn +2 OH-2e = Zn(OH)2
-
(2)Ag 2O +H 2O +2e = 2 Ag+2 OH 19. (1)路易斯酸:H +、Cu 2+、SO 3、BF 3(各0.5分,共2分)
---
(2)路易斯碱:F 、OH 、C 2O 42、H 2O (各0.5分,共2分) 20. 原子晶体;N 原子半径<C 原子,即键长C-N <C-C ,键能C-N >C-C 。 21. (1)C 18H 22O 2;
-
-
(2)水解; ;HBr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60分) 22.
-
O 3氧化I 至I 2,使溶液由无色变蓝,颜色由浅至深。
-
O3+2 I+2 H+ = I2+O 2+H 2O )
-
当O 3过量后,I 2可被氧化至无色的IO 3,溶液蓝色由深变浅,最后褪至无色。
5 O3+I 2+H 2O = 2 IO3+5 O2+2 H+(2分) 23.
(1)A :SiO 2; E :H 2SiO 3
(2)CO 2+Na 2SiO 3+2 H2O = H4SiO 4↓+Na 2CO 3 (3)氢氟酸; SiO 2+4 HF = SiF4↑+2 H2O 24.
-
25.
(1)二氯化三氨一水一乙二胺合钴(II ) (2)八面体; 顺磁 (3)(各3分,共6分)
或:
26.
PCl 5分子是三角双锥形,键的偶极矩相互抵消,使分子的正、负电重心重合,所以PCl 5为非极性分子。
O 3分子为角形(折线),端氧原子周围电子密度与中心氧原子不同。分子的非对称性及氧原子周围电子密度不同造成正、负电重心不重合,所以O 3分子具有极性。 27. (1)
(2)
(3)
(4)
28. (1)
CH3CH 2CH=CH2; (CH3CH 2CH 2CH 2) 2O (2)
正丁醇、正丁醚、1-丁烯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9. (1)
(2) 5; 60%; 2.5; 60% (3) 80%; 33.3% 30.
(1)2 NaOH+H 2SO 4 = Na2SO 4 + 2 H2O ; 甲基红 (2)3.218; (3)2.407; (4)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