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重在落实
关于企业文化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个群体思维观念、行事原则和价值观,通俗的理解就是每一位员工都明白怎样做是对企业有利的,而且都自觉自愿地这样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再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习惯成了自然,成了人们头脑里一种牢固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约束) 大家的行为,逐渐以规章制度、道德公允的形式成为众人的“行为规范”。
好的企业文化不只是标语、口号,而应该量化、指标化,形成条条框框,制度化、规范化、有序化,真正融入到员工的日常行为准则当中去,从而提升管理素质、员工素质,满足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只有口号,没有路径,无从可依,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摆设,没有在员工头脑里形成惯性思维,也就形不成观念。正如老话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就是这个道理,形成制度后,以优良的、符合企业利益的制度来约束员工,也就形成了所谓的企业文化,我认为企业文化重在落实,形成制度。
我们都清楚,优良的规章制度可以让企业内部管理有法可依,有利于避免管理人员任意性管理带来的弊病,减少企业内部纠纷,然,单从劳动纪律上讲,我们大山仍没有一套完备的劳动纪律准则,劳动纪律是企业行为的基本准则,是企业进行优良管理的重要依据,企业要想发展,要想做大做强,没有这些,难以保障企业的有效管理,我们只强调了要遵守劳动纪律,认为劳动纪律很重要,那么我们大山的劳动纪律是什么?员工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要怎么做?怎么
做才是合格的?我们都没有明确出来,只有将其明确出来,落实到每一条,宣贯至每一位员工,并加以奖惩制度的激励,方可帮助员工预测自己行为的后果,使员工自觉避免违规行为,共同为企业目标而努力。
再者,公司前段时间推行的“6S ”制度,其实“6S ”是众多企业认可的、实践过的,很有效的管理方式,而我们提出口号后,只是花钱在墙上挂了几版可怜的宣传板报,作业现场仍然保持着一贯的脏乱差局面,客户来到工厂实地考察时,很直观的看到我们现场,给客户留下了乱的一塌糊涂、没有可信度的印象。客户会认为,这样一家连外表面都做不好的企业,如何能保证产品质量?我问员工,“6S ”是什么?需要你做什么?它的精髓是什么?一概不清楚,这就很说明问题。既然引进了我们认为它是行之有效的,对企业是有益的制度,但我们却忽略了它,没有给员工灌输相关思想,没有引导、指导员工怎么做,没有执行起来,也就发挥不了它的作用,并没有给企业带来任何的改观。这种现象很多很多。
当然,有些我们做的比较好的制度要坚持下来,比如,公司推行的创新建议的提报工作,能使企业自下而上的联动起来,为公司的发展建言献策,全员参与,能培养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提高员工的责任感,这也符合公司作为学习、创新型企业的定位。另外,我提两条建议,第一是从目前提报的创新来看,员工的思维没有打开,思路比较窄,存在着局限性,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应该是多方面的,可以小到一个动作或者一种工作方法。建议公司将创新改名为提案,因为
单从定义上讲,提案一词更有全面性。并且组织关于提案申报方面的培训,引导员工多发现身边的、低成本高收益的优秀提案。另外,提案的方式也不一定是必须要求员工提供整改措施,也可以把现在正在发生的或潜在的问题暴露出来,然后由其他组织去攻关,这也就是我提的第二条建议,建议公司推行QC 课题攻关小组,公司员工可以每5到8人一组(可交叉),组建攻关小组,运用12步法及QC 解决工具调查、分析,将现存的、潜在的问题点、难点、技术关口进行攻关,攻关小组不得占用上班时间,企业享受攻关产生的专利及成果,并给予攻关小组一定的金额奖励,且组织成型的课题小组参加省级、国家级优秀成果发布会,提升公司技术实力和企业知名度。
总而言之,企业文化重在落实,以规章制度为载体,灌输在员工的脑袋里。我们现在迫切要做的是捋一捋现在的制度,无用的丢掉,有用的完善起来,找对方式方法落实下去,没有的,建立起来,再落实下去,落实不下来的找方法也要落实,别让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停留在嘴边上,停留在纸张上或者储存在电脑硬盘里,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员工的精神面貌,改变企业内、外在形象。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企业文化重在落实
关于企业文化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一个群体思维观念、行事原则和价值观,通俗的理解就是每一位员工都明白怎样做是对企业有利的,而且都自觉自愿地这样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再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习惯成了自然,成了人们头脑里一种牢固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约束) 大家的行为,逐渐以规章制度、道德公允的形式成为众人的“行为规范”。
好的企业文化不只是标语、口号,而应该量化、指标化,形成条条框框,制度化、规范化、有序化,真正融入到员工的日常行为准则当中去,从而提升管理素质、员工素质,满足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只有口号,没有路径,无从可依,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摆设,没有在员工头脑里形成惯性思维,也就形不成观念。正如老话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就是这个道理,形成制度后,以优良的、符合企业利益的制度来约束员工,也就形成了所谓的企业文化,我认为企业文化重在落实,形成制度。
我们都清楚,优良的规章制度可以让企业内部管理有法可依,有利于避免管理人员任意性管理带来的弊病,减少企业内部纠纷,然,单从劳动纪律上讲,我们大山仍没有一套完备的劳动纪律准则,劳动纪律是企业行为的基本准则,是企业进行优良管理的重要依据,企业要想发展,要想做大做强,没有这些,难以保障企业的有效管理,我们只强调了要遵守劳动纪律,认为劳动纪律很重要,那么我们大山的劳动纪律是什么?员工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要怎么做?怎么
做才是合格的?我们都没有明确出来,只有将其明确出来,落实到每一条,宣贯至每一位员工,并加以奖惩制度的激励,方可帮助员工预测自己行为的后果,使员工自觉避免违规行为,共同为企业目标而努力。
再者,公司前段时间推行的“6S ”制度,其实“6S ”是众多企业认可的、实践过的,很有效的管理方式,而我们提出口号后,只是花钱在墙上挂了几版可怜的宣传板报,作业现场仍然保持着一贯的脏乱差局面,客户来到工厂实地考察时,很直观的看到我们现场,给客户留下了乱的一塌糊涂、没有可信度的印象。客户会认为,这样一家连外表面都做不好的企业,如何能保证产品质量?我问员工,“6S ”是什么?需要你做什么?它的精髓是什么?一概不清楚,这就很说明问题。既然引进了我们认为它是行之有效的,对企业是有益的制度,但我们却忽略了它,没有给员工灌输相关思想,没有引导、指导员工怎么做,没有执行起来,也就发挥不了它的作用,并没有给企业带来任何的改观。这种现象很多很多。
当然,有些我们做的比较好的制度要坚持下来,比如,公司推行的创新建议的提报工作,能使企业自下而上的联动起来,为公司的发展建言献策,全员参与,能培养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提高员工的责任感,这也符合公司作为学习、创新型企业的定位。另外,我提两条建议,第一是从目前提报的创新来看,员工的思维没有打开,思路比较窄,存在着局限性,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应该是多方面的,可以小到一个动作或者一种工作方法。建议公司将创新改名为提案,因为
单从定义上讲,提案一词更有全面性。并且组织关于提案申报方面的培训,引导员工多发现身边的、低成本高收益的优秀提案。另外,提案的方式也不一定是必须要求员工提供整改措施,也可以把现在正在发生的或潜在的问题暴露出来,然后由其他组织去攻关,这也就是我提的第二条建议,建议公司推行QC 课题攻关小组,公司员工可以每5到8人一组(可交叉),组建攻关小组,运用12步法及QC 解决工具调查、分析,将现存的、潜在的问题点、难点、技术关口进行攻关,攻关小组不得占用上班时间,企业享受攻关产生的专利及成果,并给予攻关小组一定的金额奖励,且组织成型的课题小组参加省级、国家级优秀成果发布会,提升公司技术实力和企业知名度。
总而言之,企业文化重在落实,以规章制度为载体,灌输在员工的脑袋里。我们现在迫切要做的是捋一捋现在的制度,无用的丢掉,有用的完善起来,找对方式方法落实下去,没有的,建立起来,再落实下去,落实不下来的找方法也要落实,别让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停留在嘴边上,停留在纸张上或者储存在电脑硬盘里,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员工的精神面貌,改变企业内、外在形象。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