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大气污染物的大气环流输送规律分析与模拟

一次大气污染物的大气环流输送规律分析与模拟

摘要:以2005年1月6日辽宁中部城市群出现的区域污染事

件为例,利用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对2005年冬

季影响我国北部的大尺度环流系统进行了客观分析,同时采用中尺

度数值模式mm5对不同尺度大气边界层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

表明,此次污染过程中地形影响形成的气流输送汇是造成区域污染

的关键原因,而较强的逆温、逆湿等典型的稳定边界层的特征则加

重了局地污染。

关键词:大气环流;冬季;污染物输送;数值模拟

objective analysis and simula

tion of a case of atmospheric p

ollutants transportation

fu yun-yan1,2,wang jin-qiang2,

jiang cui-hua2,yuan zhi-yong2,

wang wen-qing2

(1.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s

ciences,nanjing university,na

njing 210093,china;

2. suqian meteorological burea

u,suqian 223800,jiangsu,china)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mecha

nism of atmospheric pollutants

in liaoning, china, in january

6, 2005, the atmospheric circul

ation in the large-scale of north

china in the winter of 2005 was analyzed by us

ing ncep/ncar reanalysis dat

a. meanwhile the numerical simu

lation research on the different

-s cale of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according to mesoscale m

odel mm5 was carried out. the re

sult showed that the main reason

of this regional pollution was

the airstream convergence affe

cted by terrain, and the typica

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bi

lized boundary layer of a strong

t emperature inversion and inver

se humidity aggravated the loca

l pollution.

key words: atmospheric circula

tion; winter; pollutant transp

ort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大气环流是不同尺度天气系统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背景条件[1]。

位于对流层最底部的大气边界层受大尺度、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以及

局地系统的直接影响,生产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在大气边界层中排放

和输送,必然受到不同尺度大气环流特征的影响。近年来,大气污

染物输送过程受到国内外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任阵海等[2]

利用观测数据研究了北京的一次重污染过程中不同尺度大气系统

对该过程边界层的影响,分析了边界层内粒子浓度输送的动态变

化,提出北京地区重污染的形成原因。江燕如等[3]用6年时间

收集到的气象资料进行多层次的大气污染物输送场的研究,初步得

到我国大气污染物输送场的时空分布特征。蔡旭晖等[4]采用拉

格朗日随机粒子扩散模式模拟分析了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低层大

气流动和气载污染物的中尺度扩散情况。吴涧等[5]运用三维非

静力e-ε闭合模式模拟了山谷地形下的流场,发现在近地面源条

件下,稳定层间如果出现小风会造成一定范围的严重污染。ter

monia等[6]提出一个表征水平和垂直输送距离的指数来预

报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时的气象条件,研究表明在小风和大气输送很

弱的稳定条件下,该指数可以准确预报由持续热源所造成的极端污

染事件。egan等[7]利用一个水平对流扩散的空气污染物输

送模式,发现垂直风与水平风对污染物扩散的共同作用要比单纯的

垂直扩散大得多。

利用全球再分析资料对2005年冬季影响我国北部的大尺度环

流系统进行客观分析,再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发生在辽宁

的一次污染过程进行大气边界层不同尺度的数值模拟研究,克服了

再分析资料在时间、空间上精度较差的缺点,以期进一步认识辽宁

地区污染物的大气环流驱动机制。

1 资料及计算方案

2005年1月6日,辽宁出现了一次比较严重的的污染过程,

全省各城市污染物浓度都比较高,其中沈阳的so2、no2和p

m10日均浓度分别为0.24、0.10和0.37 mg/m

3,so2和pm10指数分别为113和234,空气质量达到

轻度污染级别。当天辽宁地区受蒙古高压控制,天气晴朗,近地面

气压梯度小,大气层结稳定。一股来自贝加尔湖的气流在内蒙古地

区开始辐合并继续向东南方向传播,在辽宁边界转向东北方向,与

同样来自西北方向的气流交汇形成一条较强的辐合带,覆盖辽宁大

部分地区。为了解冬季污染的形成原因,首先利用每日1次、

2.5°×2.5°的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作为大

尺度实况场,然后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反映辽宁区域气象场

分布,此次采用的是其最新的v 3.7;采用每日4次、1°×

1°的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作为模式初始场。区域

中心点为43°n、120°e,设置3重模拟区域,格距从外至

内分别为27、9、3 km(图1)。各重模拟区域选取一致的参

数化方案:grell积云参数化方案、mixed-phase

显式降水方案、高分辨率的行星边界层方案。以2005年1月作

为冬季试验月进行大尺度环流的客观分析,选择发生在辽宁地区的

典型污染个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

2 我国北部冬季环流概况

由再分析资料得到2005年1月影响我国北部的大气环流形势

(图2)。整个中国大陆冬季都在西风环流控制之下,我国上空基

本气流是西北风;地面上,蒙古的冷高压强度达全年最高值,中心

位于贝加尔湖以西300 km附近,高达1 038 hpa。冷高

压的范围覆盖了整个东亚地区,相当稳定,观察逐日场发现,即使

它在短时间内受到破坏,也会迎来新一次的强冷高压入侵。因此,

这个季节里冷高压的气流(冬季风)也十分稳定,我国北部盛行西

北-北气流。另外,在东亚大槽东边的阿留申群岛有一个强大的低

压,其中心位于170°—180°e,45°—55°n,低压

值达995 hpa。由于能够得到能量和涡度不断地补充,这个大

低压在整个冬季基本维持稳定不变,它与蒙古冷高压共同影响着我

国北部乃至整个亚洲的天气形势。

3 模式检验

选取最外重网格的计算结果,与再分析资料的850 hpa 1月

份平均高度场的比较可以发现,由于地形的影响,模拟的等值线不

平滑,且出现了若干个小的高、低值中心。总体来说,模拟得到的

高度等值线的数值和分布与实况非常相近(图3),模式模拟性能

较好,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4 污染实例的模拟分析

下面结合污染实例,具体分析2005年1月6日影响辽宁地区

的环流形势和天气系统。

4.1 大尺度环流特征

图4a为外网格区域2005年1月6日05∶00的地面流场,同

时刻对应的海平面气压场分布(图4b)为西高东低,辽宁处于蒙

古高压前缘大范围的均压带控制区域,等压线稀疏,风速较小;内

蒙古、河北境内等压线密集,气压较高。受高层西风带的影响,形

成了输入辽宁的西北气流,而气流在辽宁西北角转向东北方向则是

地形影响造成的。

4.2 天气尺度大气输送特征

辽宁省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倾斜,东、西两侧是丘陵,中部是长方

形辽河平原,呈马蹄形向渤海倾斜。辽宁西北角地形平均高度超过

600 m,与其相邻的河北东部及内蒙古东北部地势高度为80

0~1 400 m,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形(图5a)。在这个

过程中,由于夜间河北境内的山坡辐射冷却,其降温速度比同高度

的空气要快,冷气流沿地势高的位置流向地势较低的辽西山区,进

而继续流向东部地势更低的平原地区,这一现象正是由于热力原因

引起的山风环流。来自西北方向的另一股气流从辽宁正北方输入,

与前者汇聚成辐合带,即输送汇(图4a)。输送汇的形成常常伴

随有较低的大气压[2],这在图5b中有所体现,图中虚线所包

括的范围是1 021 hpa的低压带,也正对应着此次过程的输

送汇。

4.3 局地性风场特征及其对边界层的影响

由最内重网格的计算结果得到2005-01-06t 05:00

输送汇中包含辽宁中部城市群在内的一部分区域的风场形势(图

6)。由图6可知,风矢量在沈阳发生气旋性切变,输送到抚顺并

继续向东北方向传播,沈阳、抚顺风速不超过3 m/s。由于风

速较小,污染物不易疏散而产生堆积造成局地污染。此时大气层结

稳定,边界层中各种特征量都有典型的分布。沿41.5°n作覆

盖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垂直剖面,输出同一时刻的物理量(图7)。

边界层内存在较强的逆温和逆湿梯度,稳定边界层厚度可达到1

000 m以上,200 m高度以内几个主要城市逆温强度为

1.25 ℃/(100 m),逆湿强度达5×10-3g/(1

0m·kg)。而水平风速随高度分布最明显的特征是边界层顶附

近出现风速最大值(15 m/s),即形成了低空急流。

5 结论

结合客观场分析资料研究发现,冬季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共

同影响着我国北部乃至整个亚洲的天气形势,强度很大而且相当稳

定,形成稳定的冬季风,我国北部盛行西北-北气流。由于再分析

资料时间、空间上的精度都比较差,因此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

5对不同尺度大气边界层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mm5模式能

够较好地再现冬季的气象场形势,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实

例分析发现,地形影响造成的气流输送汇是造成辽宁重污染过程的

主要原因。辽宁中部城市群出现了较强的逆温、逆湿等典型的稳定

边界层的特征,边界层顶附近出现了低空急流。

参考文献:

[1] 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 第

二版. 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 208-287.

[2] 任阵海,万本太,虞 统,等. 不同尺度大气系统对污

染物边界层的影响及其水平流场输送[j]. 环境科学研究,20

04,17(1):7-13.

[3] 江燕如,梁汉明,高庆先,等. 我国大气污染物在排污

层的输送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1998,18(6):4

86-488.

[4] 蔡旭晖,张祯玺,康 凌,等. 珠江三角洲东部低层大

气流动与中尺度扩散特性[j]. 热带气象学报,2005,21

(5):497-505.

[5] 吴 涧,蒋维楣,王卫国. 山谷地形流场和扩散的数值

研究[j]. 高原气象,2001,20(2):140-147.

[6] termonia p, quinet a. a new t

ransport index for predicting

episodes of extreme air pollut

ion[j]. journal of applied mete

orology,2004,43(4):631-640.

[7] egan b a, mahoney j r. numer

ical modeling of advection and

diffusion of urban area source

pollutants[j]. journal of appli

ed meteorology,1972,11(2):312-322.

一次大气污染物的大气环流输送规律分析与模拟

摘要:以2005年1月6日辽宁中部城市群出现的区域污染事

件为例,利用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对2005年冬

季影响我国北部的大尺度环流系统进行了客观分析,同时采用中尺

度数值模式mm5对不同尺度大气边界层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

表明,此次污染过程中地形影响形成的气流输送汇是造成区域污染

的关键原因,而较强的逆温、逆湿等典型的稳定边界层的特征则加

重了局地污染。

关键词:大气环流;冬季;污染物输送;数值模拟

objective analysis and simula

tion of a case of atmospheric p

ollutants transportation

fu yun-yan1,2,wang jin-qiang2,

jiang cui-hua2,yuan zhi-yong2,

wang wen-qing2

(1.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s

ciences,nanjing university,na

njing 210093,china;

2. suqian meteorological burea

u,suqian 223800,jiangsu,china)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mecha

nism of atmospheric pollutants

in liaoning, china, in january

6, 2005, the atmospheric circul

ation in the large-scale of north

china in the winter of 2005 was analyzed by us

ing ncep/ncar reanalysis dat

a. meanwhile the numerical simu

lation research on the different

-s cale of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according to mesoscale m

odel mm5 was carried out. the re

sult showed that the main reason

of this regional pollution was

the airstream convergence affe

cted by terrain, and the typica

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bi

lized boundary layer of a strong

t emperature inversion and inver

se humidity aggravated the loca

l pollution.

key words: atmospheric circula

tion; winter; pollutant transp

ort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大气环流是不同尺度天气系统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背景条件[1]。

位于对流层最底部的大气边界层受大尺度、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以及

局地系统的直接影响,生产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在大气边界层中排放

和输送,必然受到不同尺度大气环流特征的影响。近年来,大气污

染物输送过程受到国内外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任阵海等[2]

利用观测数据研究了北京的一次重污染过程中不同尺度大气系统

对该过程边界层的影响,分析了边界层内粒子浓度输送的动态变

化,提出北京地区重污染的形成原因。江燕如等[3]用6年时间

收集到的气象资料进行多层次的大气污染物输送场的研究,初步得

到我国大气污染物输送场的时空分布特征。蔡旭晖等[4]采用拉

格朗日随机粒子扩散模式模拟分析了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低层大

气流动和气载污染物的中尺度扩散情况。吴涧等[5]运用三维非

静力e-ε闭合模式模拟了山谷地形下的流场,发现在近地面源条

件下,稳定层间如果出现小风会造成一定范围的严重污染。ter

monia等[6]提出一个表征水平和垂直输送距离的指数来预

报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时的气象条件,研究表明在小风和大气输送很

弱的稳定条件下,该指数可以准确预报由持续热源所造成的极端污

染事件。egan等[7]利用一个水平对流扩散的空气污染物输

送模式,发现垂直风与水平风对污染物扩散的共同作用要比单纯的

垂直扩散大得多。

利用全球再分析资料对2005年冬季影响我国北部的大尺度环

流系统进行客观分析,再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发生在辽宁

的一次污染过程进行大气边界层不同尺度的数值模拟研究,克服了

再分析资料在时间、空间上精度较差的缺点,以期进一步认识辽宁

地区污染物的大气环流驱动机制。

1 资料及计算方案

2005年1月6日,辽宁出现了一次比较严重的的污染过程,

全省各城市污染物浓度都比较高,其中沈阳的so2、no2和p

m10日均浓度分别为0.24、0.10和0.37 mg/m

3,so2和pm10指数分别为113和234,空气质量达到

轻度污染级别。当天辽宁地区受蒙古高压控制,天气晴朗,近地面

气压梯度小,大气层结稳定。一股来自贝加尔湖的气流在内蒙古地

区开始辐合并继续向东南方向传播,在辽宁边界转向东北方向,与

同样来自西北方向的气流交汇形成一条较强的辐合带,覆盖辽宁大

部分地区。为了解冬季污染的形成原因,首先利用每日1次、

2.5°×2.5°的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作为大

尺度实况场,然后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反映辽宁区域气象场

分布,此次采用的是其最新的v 3.7;采用每日4次、1°×

1°的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作为模式初始场。区域

中心点为43°n、120°e,设置3重模拟区域,格距从外至

内分别为27、9、3 km(图1)。各重模拟区域选取一致的参

数化方案:grell积云参数化方案、mixed-phase

显式降水方案、高分辨率的行星边界层方案。以2005年1月作

为冬季试验月进行大尺度环流的客观分析,选择发生在辽宁地区的

典型污染个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

2 我国北部冬季环流概况

由再分析资料得到2005年1月影响我国北部的大气环流形势

(图2)。整个中国大陆冬季都在西风环流控制之下,我国上空基

本气流是西北风;地面上,蒙古的冷高压强度达全年最高值,中心

位于贝加尔湖以西300 km附近,高达1 038 hpa。冷高

压的范围覆盖了整个东亚地区,相当稳定,观察逐日场发现,即使

它在短时间内受到破坏,也会迎来新一次的强冷高压入侵。因此,

这个季节里冷高压的气流(冬季风)也十分稳定,我国北部盛行西

北-北气流。另外,在东亚大槽东边的阿留申群岛有一个强大的低

压,其中心位于170°—180°e,45°—55°n,低压

值达995 hpa。由于能够得到能量和涡度不断地补充,这个大

低压在整个冬季基本维持稳定不变,它与蒙古冷高压共同影响着我

国北部乃至整个亚洲的天气形势。

3 模式检验

选取最外重网格的计算结果,与再分析资料的850 hpa 1月

份平均高度场的比较可以发现,由于地形的影响,模拟的等值线不

平滑,且出现了若干个小的高、低值中心。总体来说,模拟得到的

高度等值线的数值和分布与实况非常相近(图3),模式模拟性能

较好,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4 污染实例的模拟分析

下面结合污染实例,具体分析2005年1月6日影响辽宁地区

的环流形势和天气系统。

4.1 大尺度环流特征

图4a为外网格区域2005年1月6日05∶00的地面流场,同

时刻对应的海平面气压场分布(图4b)为西高东低,辽宁处于蒙

古高压前缘大范围的均压带控制区域,等压线稀疏,风速较小;内

蒙古、河北境内等压线密集,气压较高。受高层西风带的影响,形

成了输入辽宁的西北气流,而气流在辽宁西北角转向东北方向则是

地形影响造成的。

4.2 天气尺度大气输送特征

辽宁省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倾斜,东、西两侧是丘陵,中部是长方

形辽河平原,呈马蹄形向渤海倾斜。辽宁西北角地形平均高度超过

600 m,与其相邻的河北东部及内蒙古东北部地势高度为80

0~1 400 m,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形(图5a)。在这个

过程中,由于夜间河北境内的山坡辐射冷却,其降温速度比同高度

的空气要快,冷气流沿地势高的位置流向地势较低的辽西山区,进

而继续流向东部地势更低的平原地区,这一现象正是由于热力原因

引起的山风环流。来自西北方向的另一股气流从辽宁正北方输入,

与前者汇聚成辐合带,即输送汇(图4a)。输送汇的形成常常伴

随有较低的大气压[2],这在图5b中有所体现,图中虚线所包

括的范围是1 021 hpa的低压带,也正对应着此次过程的输

送汇。

4.3 局地性风场特征及其对边界层的影响

由最内重网格的计算结果得到2005-01-06t 05:00

输送汇中包含辽宁中部城市群在内的一部分区域的风场形势(图

6)。由图6可知,风矢量在沈阳发生气旋性切变,输送到抚顺并

继续向东北方向传播,沈阳、抚顺风速不超过3 m/s。由于风

速较小,污染物不易疏散而产生堆积造成局地污染。此时大气层结

稳定,边界层中各种特征量都有典型的分布。沿41.5°n作覆

盖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垂直剖面,输出同一时刻的物理量(图7)。

边界层内存在较强的逆温和逆湿梯度,稳定边界层厚度可达到1

000 m以上,200 m高度以内几个主要城市逆温强度为

1.25 ℃/(100 m),逆湿强度达5×10-3g/(1

0m·kg)。而水平风速随高度分布最明显的特征是边界层顶附

近出现风速最大值(15 m/s),即形成了低空急流。

5 结论

结合客观场分析资料研究发现,冬季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共

同影响着我国北部乃至整个亚洲的天气形势,强度很大而且相当稳

定,形成稳定的冬季风,我国北部盛行西北-北气流。由于再分析

资料时间、空间上的精度都比较差,因此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

5对不同尺度大气边界层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mm5模式能

够较好地再现冬季的气象场形势,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实

例分析发现,地形影响造成的气流输送汇是造成辽宁重污染过程的

主要原因。辽宁中部城市群出现了较强的逆温、逆湿等典型的稳定

边界层的特征,边界层顶附近出现了低空急流。

参考文献:

[1] 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 第

二版. 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 208-287.

[2] 任阵海,万本太,虞 统,等. 不同尺度大气系统对污

染物边界层的影响及其水平流场输送[j]. 环境科学研究,20

04,17(1):7-13.

[3] 江燕如,梁汉明,高庆先,等. 我国大气污染物在排污

层的输送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1998,18(6):4

86-488.

[4] 蔡旭晖,张祯玺,康 凌,等. 珠江三角洲东部低层大

气流动与中尺度扩散特性[j]. 热带气象学报,2005,21

(5):497-505.

[5] 吴 涧,蒋维楣,王卫国. 山谷地形流场和扩散的数值

研究[j]. 高原气象,2001,20(2):140-147.

[6] termonia p, quinet a. a new t

ransport index for predicting

episodes of extreme air pollut

ion[j]. journal of applied mete

orology,2004,43(4):631-640.

[7] egan b a, mahoney j r. numer

ical modeling of advection and

diffusion of urban area source

pollutants[j]. journal of appli

ed meteorology,1972,11(2):312-322.


相关文章

  • 第五章 大气污染扩散
  • 第五章 大气污染扩散 第一节大气结构与气象 有效地防止大气污染的途径,除了采用除尘及废气净化装置等各种工程技术手段外,还需充分利用大气的湍流混合作用对污染物的扩散稀释能力,即大气的自净能力.污染物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扩散过程及其危害程度, ...查看


  • 南大洋海-冰-气相互作用在全球气候系统中的作用
  • 南大洋海-冰-气相互作用在全球气候系统中的作用 前言 随着人类对于南大洋研究的不断地深入,南大洋在全球气象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也不断地得到认识.海洋是气候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它吸收太阳辐射并用于加热大气,有力地驱动了大气环流.南大洋是地球上 ...查看


  • 2016-2017新课标创新全国地理总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 第1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考纲点击:1.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界的水循环 教材回顾 1.相互联系的水体 海洋水:最主要的水体⎧⎪大气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 ...查看


  • 大气边界层理论
  • 大气边界层是地球一大气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桥梁.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以及地表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均是通过大气边界层过程来实现的.由于人类 生活在大气底层一大气边界层中,因此人体健康与大气环境密切相关.天气.气候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到人体对疾 ...查看


  • 2.3大气的运动1课时
  • 示范教案一(2.3大气的运动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热力环流形成,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力"及其作用下的风向. 2.掌握气旋.反气旋的运动方向. 3.在等压线图上表示实际大气中的风向. 能力目标 1.绘 ...查看


  • 张家港市南丰中学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必修1(人教版)教学设计
  • 本文由[中文word文档库]www.wordwendang.com 搜集整理.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料. 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和社会经济等word文档 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1(人教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教学设计 ...查看


  • 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
  •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考试内容分析: 1. 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会举例:恒星等: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河外 ...查看


  • 高一地理学案气压带和风带
  • 高一地理学案 气压带和风带 [目标定位] 1.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2.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掌握季风的形成.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3.掌握东亚与南亚季风的形成特点及其差别.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查看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课题任务书 项目名称课题名称 亚洲季风区海-陆-气相互作用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 青藏高原和印度洋的影响 太平洋热力差异对我国气候变化 课题负责人依托单位参加单位 刘屹岷钱正安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