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经济作物种植产业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效经济作物种植产业基地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1 总论 ............................................................................................ 1

1.1项目提要 ........................................................................... 1

1.2主要编制依据 ................................................................... 3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3

1.4结论 .................................................................................... 4

2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 4

2.1项目由来和形成 ............................................................... 4

2.2建设的必要性 ................................................................... 6

3 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 ................................................................ 9

3.1市场分析 ........................................................................... 9

3.2市场需求预测 ................................................................. 10

4 建设条件 .................................................................................. 12

4.1建设单位基本概况 ......................................................... 12

4.2项目区域范围 ................................................................. 12

4.3自然条件 ......................................................................... 12

4.4社会经济情况 ................................................................. 13

4.5林业生产管理条件 ......................................................... 14

4.6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发展潜力 ......................................... 14

4.7劳力资源条件 ................................................................. 15

5 建设方案 .................................................................................. 16

5.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原则 ............................................. 16

5.2项目建设目标 ................................................................. 16

5.3项目布局 ......................................................................... 17

5.4栽培技术措施 ................................................................. 17

6 森林保护与环境保护 .............................................................. 20

6.1森林防火 ......................................................................... 20

6.2森林病害防治 ................................................................. 20

6.3主要虫害防治 ................................................................. 20

6.4环境保护措施 ................................................................. 20

7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22

7.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22

7.2投资估算 ......................................................................... 23

7.3资金筹措 ......................................................................... 24

8 效益分析及评价 ...................................................................... 24

8.1经济效益分析 ................................................................. 24

8.2生态效益分析 ................................................................. 26

8.3社会效益分析 ................................................................. 27

9 保障措施 .................................................................................. 28

9.1组织保障 ......................................................................... 28

9.2技术保障 ......................................................................... 28

9.3机制保障 ......................................................................... 28

9.4加强资金管理 ................................................................. 28

10 综合评价 ................................................................................ 28

1 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高效经济作物种植产业基地项目

1.1.2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

建设单位:XX市XX林业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谢 涛

1.1.3项目主管单位

XX市林业局、XX市林业局

1.1.4项目性质

新建

1.15基地建设范围

XX市长岭镇、随县环潭镇、曾都区有关乡镇(办事处)

1.1.6产品方向及规模

产品方向:泡桐、油茶、核桃、中药材、金银花

规模:10万亩。其中XX市长岭镇5万亩,随县环潭镇3万亩,曾都区有关乡镇(办事处)2万亩。

1.1.7项目建设内容

(1)栽培基地建设工程:营造泡桐基地9万亩,核桃基地0.4万亩,油茶基地0.4万亩,金银花基地0.2万亩,套种中药材基地1万亩。

(2)附属配套工程:泡桐粗加工基地、旅游观光基地、名贵花卉观赏基地及看守用房等。

(3)设备购臵:购臵泡桐加工生产线一条,购臵农机、生产及运输设备4台(件)。

1.1.8建设期限

第一期2010—2013年,建设5万亩,第二期2014—2016年建设5万亩。

1.1.9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投资估算:本建设项目总投资28068万元,其中栽培工程投资25550万元,占总投资的91%;附属配套工程投资2368万元,占总投资的8.4%;其它投资150万元,占总投资的0.6%。

投资来源:在项目总投资28068万元中,拟申请国家项目投入资金8420.4万元,占30%;建设单位自筹8420.4万元,占30%;银行贷款11227.2万元,占40%。

1.1.10效益评价

在项目经营期(35年)内,项目可创收629804万元,年均创收17994.4万元,3年可回收全部投资。

项目建成后,使项目范围内低产低效耕地、林地得到改造,减少了水土流失,新增林地10万亩,新增林地蓄水量1300万m,蓄水效益260万元,保土40万吨,新增保土价值40万元。 3

项目建设不仅可以缓解当地林产工业企业资源不足的矛盾,增强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促进企业及项目区经济快速、持续发展,而且还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投入,有利于加快项目区农民脱贫致富和社会稳定。

1.2主要编制依据

(1)《全国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营造林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LY5141—99);

(3)《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4)《湖北省2003—2004年中药材(中草药)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5)《湖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1999年)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栽培工程

——种苗费:泡桐40株/亩,5元/株;核桃40株/亩,10元/株;油茶,80株/亩,2.5元/株;金银花500株/亩,3元/株;中药材,380株/亩,1.5元/株。

——抚育管理费:含征地、整地、挖穴、栽培及栽培后2年抚育管理、病虫防治、施肥等。征地40元/亩〃年,征用35年。泡桐整地500元/亩,施肥160元/亩〃年,抚育抹芽50元/亩〃年;核桃整地450元/亩,施肥、病虫防治20元/

亩〃年;油茶整地300元/亩,施肥、抚育管理200元/亩〃年;金银花整地500元/亩,施肥(专用肥)100元/亩〃年,抚育管理500元/亩〃年;中药材整地240元/亩,抚育管理600元/亩〃年。

(2)附属配套工程

设备:泡桐板材粗加工生产线一条,挖掘机、拖拉机5台,建旅游观光基地1000亩,名贵花卉观赏基地2000元/亩。

(3)管护棚建设:600元/平方米。

(4)护林道建设2.5万元/公里。

1.4结论

通过对项目基地建设条件、建设方案、项目投资、预期效益、建设措施等因素进行客观分析和比选论证。结论认为:此建设项目选择适宜、预期效益良好,有利于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建设目标明确,布局合理,技术措施先进,经济指标合理,投资估算符合实际。项目建设单位资信度高,经营管理能力强,项目保障措施可行,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因此,本项目切实可行。

2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由来和形成

进入21世纪,能源问题带来的巨大压力,给可再生能源

特别是生物质能源发展创造了机遇。世界各地对能源建设和安全越来越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加大了对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投资。中国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不仅可以在国际环保问题上更有话语权,同时也会在进口原油的价格谈判中有更大的回旋途地,更主要的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提供了资源补充。大力依靠并抚植生物质能源农业种植和企业加工及市场化用的有利措施,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油茶、核桃是我国特有的本来食用油料树种,也是林业建设的优势资源,在我国南方广大丘陵山地有悠久的经营历史和良好的生产基础,为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XX,是种植油茶、核桃的优质带,有种植和经营的优势,发展前景广阔。但较长时期以来,由于对油茶、核桃生产的管理措施削弱,导致油茶、核桃林的树龄老化,混种混杂,加上粗放经营,只取不予,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造成生产力水平下降,经济效益较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油茶、核桃作为一项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我国油茶、核桃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大力发展油茶产业,2006年12月,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明确了发展油茶产业的重要意义,要求顺应产品的市场需求,把我

国油茶产业做大做强,优化产业布局。

近几年,世界上医药保健研发的注意力转向天然药物,这对中药植物提取物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中药材需求量由此逐年增加,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中药材与中成药的出口创汇前景广阔。传统经验及近代药理实验和临床应用都证明金银花对于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和较好的治疗效果。金银花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同时又是无毒植物,受到医药界的欢迎,其贸易量和贸易额都必定会大幅度上升。

XX市作为山区市,中低产田和丘陵岗地面积较多,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为了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合理配臵社会资源,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XXXX林业有限公司特申请建设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药材基地。

2.2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实现XX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是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药材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中药及中成药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二是发展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药材基地对改善我市生态环境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XX属低山丘陵地区,森林植被较少,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比较频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通过

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与中药材基地建设的立体栽培模式,不仅可以增加森林植被,而且可以改善植被群落结构,对改善生态环境极为有利。

(2)项目建设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振兴县域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使农民在减少农作物面积的同时,迫切需要更有经济效益的作物进行种植,而种植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药材,已成为以市场为导向多样化栽培和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XX市现有宜林荒地和低效林280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7.3%,丘陵岗地136万亩,占农业用地的35%,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极为低下,严重制约着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建设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药材基地,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林业特色产业,既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可以消化大量的城乡富余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维护城乡社会稳定。

(3)项目建设是壮大XX林业产业实力,增强林业自身活力的需要。目前,XX市林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低,与林业的生态地位极不相称。抓好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药材基地建设,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把林业建成XX市的“第二财政”是非常必要的,当前,国际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组织,一批以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

药材为原料的新型企业应运而生,不断壮大,为XX市发展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药材带来了难得机遇。

(4)项目建设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XX市XX林业有限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强烈要求实现资源培育与利用结合,必须积极开展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药材基地建设,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企业的发展将保证基地建设的有效实施,实现企业与资源的定向培育一体化,逐步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并且规范化、规模化的基地可以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

3 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

3.1市场分析

3.1.1速生丰产林市场分析

泡桐具有生长迅速、容易接干、抗病虫害强、成林率高,材色淡白等优良特性,用途广,对恢复地力有良好的功能。我国泡桐一般出口价格相当于进口木材的7—8倍。在国内市场上,泡桐木材一直供不应求。

3.1.2木本油料林市场分析

由于茶油的优质、生态、保健性和产品的多用途性,近年来,茶油和茶油副产品的价格在国内市场上十分看好。国内市场每公斤茶油已由10年前的12元上升到现在的38元,核桃油已由10年前的15元上升到现在的80元。茶花蜜、茶枯饼产品成为市场抢手货,国际市场近年来茶油、核桃油的需求是一路攀升,价格每吨已分别上升到5000美元和10000美元。

3.1.3中药材市场分析

权威部门调查显示,近年来种植中药材在全国17大专业药市普遍走势快畅,销量增加。据近期的有关资料对200多个家种品种进行的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65个品种的走势比上年同期畅,147个品种的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上升,35个品种价格平稳。金银花的价格稳步上升,尤其是非典、甲流感

发生后,金银花的价格更是一路上扬。野生药材品种因资源急剧减少或频临枯竭,产量逐年下降,供应紧张,社会库存量薄弱,价格上涨。如五味子、益母草、夏枯球、防卫、绞股蓝等几十个品种价格平均涨幅在30%,有的升幅在60%以上。部分品种价格仍有上升空间。

3.2市场需求预测

3.2.1木本油料林和泡桐的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油茶、核桃、泡桐等的社会需求必将越来越旺,近些年来,欧美市场对泡桐板材的需求也在扩大,音乐器材、家俱、地板、线条等生活用品,尤其是装修房屋用的百叶窗和墙面板非常畅销。不少国家已经把加工企业转移办到内地,尤其以山东居多。

木本油料在我国大部分靠进口,尤其是核桃、油茶油是绿色食用油,具有保脑益智,降“三高”的功能,需求量越来越大,供不应求的局面将持续数十年。

3.2.2中药材的市场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现代中药工业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中药片剂、胶囊、保健品、添加剂等需求是越来越大,现代中药要求原料药材的生产必须规范化、集约化、现代化,以保证原料药材质量的稳定。XX有生产中药材的优越

生态环境和悠久的栽培传统,充分利用XX传统地道药材品种的优势,对中药材生产质量具有保障,必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4 建设条件

4.1建设单位基本概况

XX市XX林业有限公司位于XX市长岭镇,现有86名工作人员,其中技术人员35人,拥有固定资产2000万元,已在长岭镇投资800万元,发展泡桐、核桃、油茶、金银花。

4.2项目区域范围

项目区位于XX市长岭镇、随县环潭镇、曾都区。长岭镇总面积37.73万亩,总人口8.23万人,劳动力4.05万人,耕地面积4.75万亩,林业用地11.82万亩,其中宜林荒山5.45万亩,项目区村村通水泥路,固定电话和移动通讯、英特网已进入普通百姓家中。

环潭镇总面积44.1万亩,总人口5.2万人,劳动力2.8万人,耕地10万亩,林业用地25万亩,其中宜林荒山、低效林14万亩,项目区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优越。

4.3自然条件

XX市位于湖北省北部偏东,地处桐柏山南麓,大别山西端,东径112°43′—113°46′,北纬31°19′—32°16′。北与河南省狮河区、平桥区毗邻,东邻大悟县,南接孝昌、安陆、钟祥,西连枣阳市,国土总面积9636平方公里,人口258万人。

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兼有山地和冲积平原。山地面积

占61.3%,丘陵占30%,平原占7.6%。

XX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冷暖适中,冬干夏雨,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16℃,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2.4℃,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7 9℃;全年日照时数2083小时,有效积温4995.5 ℃,极端最低气温-16℃,极端最高气温41.6℃,年平均降水量940—1040mm,年平均无霜期200—240天。

4.4社会经济情况

XX市现辖曾都区、XX市、随县及洪山风景区、淅河经济开发区,共44个乡镇,1041个村民委员会,全市总人口25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98万人,劳动力94万个。

200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1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43.7亿元,占总产值的14.5%;第二产业39亿元,占总产值的12.5%;第三产业产值46.8亿元,占总产值的15%。

全市农业总产值123亿元,其中林业产值5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4.7%。

XX市地处中原腹地,南引北射,承东启西,是武汉、襄樊、孝感、信阳等大中城市的重要交汇点,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聚区,是鄂豫物资重要聚散地。京广铁路、汉丹铁路、孝襄高速、随岳高速、麻竹高速、107国道、316国道等重要交通干道贯穿全市东西南北,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

达的交通网络,从这里到武汉天河机场仅1个多小时的路程,交通十分便捷。

XX市已初步形成了汽车改装、卷烟、造纸包装、机械制造、新型建材、医药化工、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以粮食、畜禽、水产、蔬菜、食用菌、林果等产业为主体的农业经济特色,是全国粮食主产区。XX区域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稳步健康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完善,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4.5林业生产管理条件

XX市科技力量雄厚,为速生丰产、木本油料和中药材基地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林业系统在职科技人员328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28人,初级职称323人。近几年来,XX市林业科技成果38项,其中省部级2项,地市级14项,县市级22项。同时,实施了一批国家重点林业建设项目,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建设管理经验。如世行贷款项目、退耕还林工程、日元贷款项目、国债长防林工程等。全市已建立了初具规模的林木种苗培育基地和健全的管理机制,林业技术推广网络化,一批科技成果得到及时应用。全市乡镇林业站45个,林业科技人员135人。

4.6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发展潜力

全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750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52.3%,活立木蓄积量112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8.2%。

2009年,全市共有耕地378万亩,其中水田242万亩,旱地136万亩。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耕地1.5亩,人均林地2.9亩。

在项目区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土地利用特点和土地资源潜力,并对各类用地统筹兼顾,营造速生丰产林泡桐9万亩,金银花0.2万亩,油茶0.4万亩,核桃0.4万亩。其中套种中药材1万亩。

4.7劳力资源条件

XX市劳动力资源丰富,现有劳动力94 万人,农民受教育程度较高,75%以上达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5 建设方案

5.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原则

5.1.1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龙头,以农户为载体,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及其布局,转变当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加快当地经济发展。

5.1.2建设原则

①坚持开发资源,营造特色产业的原则;

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市场供求变化,实现资源培育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③坚持因地制宜、区域发展、规模经营的原则;

④坚持依靠科学技术,突出科技保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原则;

⑤坚持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综合利用的原则。

5.2项目建设目标

栽培泡桐9万亩,油茶0.4万亩,核桃0.4万亩,金银花0.2万亩,套种中药材1万亩。

5.3项目布局

5.3.1项目布局依据与原则

①自然条件优越,地势相对平缓的地段;

②地域相对集中连片,有利于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③交通、通讯方便,有利于产品、原材料运转; ④当地政府重视,林政管理严格,林地权属清楚; ⑤农户造林积极性高,劳动力资源充足。

5.3.2项目布局方案

(1)栽培工程

XX市长岭镇5万亩,其中泡桐4.8万亩,金银花0.2万亩,套种中药材1万亩;

随县环潭镇3万亩,其中核桃0.4万亩,油茶0.4万亩,泡桐2.2万亩;

曾都区1万亩,其中泡桐1万亩。

(2)附属配套工程

在XX建泡桐粗加工基地1处,建旅游观光基地(含酒店服务)1处,建名贵观赏花卉基地1000亩。每个村建护林棚1处50平方米,每个乡镇修防火护林道10公里以上。

5.4栽培技术措施

5.4.1整地

泡桐采取机械起垄,株距4.5米,垄高1.0—1.2米,垄

宽1.6—1.8米;核桃采取挖穴整地,株行距为4×5米,挖穴规格为1米×1米×0.8米;油茶采取挖穴整地,株行距为3×2.5米,挖穴规格为0.8米×0.8米×0.6米;金银花采取机械平翻起堆,行距2米,株距1米,宽1米,垄高0.3米,垄宽0.6—1.8米;

5.4.2栽植

选择春季多雨时节进行栽植,此时空气湿度较大,土壤湿润,芽将在萌动之前选择阴天或小雨天气造林最为适宜。植苗做到“三埋一提三踩”,栽深栽紧踏实。平坡大穴,在栽植后要用松土将茎基部分堆成馒头形,防止雨季穴土沉陷积水,造成水洼死亡。

5.4.3苗木规格

全部采用I级苗栽植,泡桐为截根苗,金银花为实生苗,核桃、油茶为嫁接苗,中药材为实用苗。

5.4.4栽植密度

泡桐为40株/亩,金银花为500株/亩,核桃为40株/亩,油茶为80株/亩,中药材为380株/亩。

5.4.5施肥

栽植前穴底基肥,造林后连续追肥2年,禁止施用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及医院垃圾。

5.4.6幼林抚育

加强幼林抚育,提高成活率、保存率,促进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药材生产,每年要进行1—2次抚育,以中耕、除草、松土、补植为主,适当施复合肥、农家肥、绿肥。

6 森林保护与环境保护

6.1森林防火

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建立和完善联防体系,派专职护林员巡逻,并配备相应的防火设施。

6.2森林病害防治

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药材病害应以林业技术防治为主,加强林分经营管理,清洁林间环境,保持通风透光。发病期间不宜施氮肥,应增施磷肥、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病区在早春新梢生长后,喷射1%波尔多液进行保护,防止初次侵染。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波美0.7度的石硫含剂进行防治。

6.3主要虫害防治

泡桐、油茶、核桃、金银花的害虫主要有尺蠖、毒蛾、蛀茎虫和蓝翅天牛。防治可采用夏铲冬垦灭蛹、灭幼虫、人工捕捉和灯光诱蛾,招引益鸟捕食害虫,施用白僵菌、云金杆菌,让害虫感病死亡等生物防治措施。药物防治只有在害虫大发生成灾时才使用。

6.4环境保护措施

针对项目建设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必须加强对项目区的环境影响监测,正确地做出环境影响评价,提出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1)以营造林时,尽量注意保护地表土壤,对幼林抚育时割除的杂草覆盖原地,保留树下的枯枝落叶,农林间作地要注意保持林木生长的营养空间,防止土壤肥力退化,促进林木生长。

(2)正确使用化学肥料,改进化肥施用技术,例如叶面施肥等,减少氮、磷流失,防止水体污染。

(3)合理使用农药,采用综合防治措施,达到既高效又经济地把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限制到最低范围。综合防治措施主要有:改进栽培技术,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培育和选用耐病虫害的新品种;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7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①栽培工程

种苗费:泡桐5元/株,40株/亩;

核桃10元/株,40株/亩;

油茶2.5元/株,80株/亩;

金银花3元/株,500株/亩;

中药材1.5元/株,370株/亩。

征地费:40元/亩〃年,征用期35年。

抚育管理费:

泡桐整地500元/亩,施肥160元/亩,抚育抹芽50元/亩〃年;

核桃整地450元/亩,施肥、病虫害防治200元/亩〃年 油茶整地300元/亩,施肥、抚育200元/亩〃年

金银花整地500元/亩,施肥100元/亩〃年,抚育管理500元/亩〃年;

中药材整地240元/亩,抚育管理600元/亩〃年。 ②附属配套工程

设备:购臵挖机2台180万元,拖拉机2台20万元。 ③管护棚:600元/平方米。

④防火护林道建设:2.5万元/公里。

7.2投资估算

本建设项目总投资28068万元,其中栽培工程投资25550万元,占总投资的91%;附属配套工程投资2568万元,占总投资的8.4%;其他费用150万元,占总投资的0.6%。

①栽培工程投资25550万元。

泡桐基地:种苗费1800万元,肥料1440万元,抚育900万元,整地4500万元,征地12600万元。

核桃基地:种苗费160万元,肥料、抚育费160万元,整地180万元,征地560万元。

油茶基地:种苗费80万元,肥料、抚育费160万元,整地120万元,征地560万元。

金银花基地:种苗费300万元,肥料、抚育费240万元,整地100万元,征地280万元。

中药材基地:种苗费570万元,肥料、抚育费600万元,整地240万元。

②附属配套工程:2200万元。

泡桐粗加工生产线1000万元;

挖掘机2台180万元;

拖拉机2台20万元;

旅游观光基地包括酒店服务800万元;

名贵花卉观赏基地1000亩,200万元。

③护林棚:48万元。

长岭镇涉及7个村,需资金21万元;

环潭镇涉及5个村,需投资15万元;

曾都区涉及4个村,需投资12万元。

④防火护林道:120万元。

长岭镇20公里,需投资50万元;

环潭镇16公里,需投资40万元;

曾都区12公里,需投资30万元。

⑤其他费用150万元。

前期费用30万元,技术推广费120万元。

7.3资金筹措

工程总投资28068万元,资金筹措渠道如下:

1、拟申请国家项目资金8420.4万元,占30%;

2、项目建设单位自筹8420.4万元,占30%;

3、申请银行贷款11227.2万元,占40%。

8 效益分析及评价

8.1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经营期为35年,即2010年至2044年。

①泡桐:收益期为8年,产材10—12立方米/亩,木材价格1200元/立方米,采伐成本100元/立方米,管护成本75元/亩〃年。则一个轮伐期可创产植12000元/亩(按10立方

米/亩算),每亩经营成本100 +75×8年=1600元,纯收入10400元/亩,9万亩总收入108000万元,整个经营期可创利润374400万元。

②核桃:第3年受益,第5年进入盛产期,丰产期可达50年,项目丰产期按30年计算,丰产期产干果400—500斤/亩,干果价格15元/斤,采收成本3元/斤,则核桃经营期收入400×15×0.4×30 =72000万元,采收成本400×3×30×0.4=14400万元,纯收入57600万元。

③油茶;第7年进入收益期,每亩产茶油20公斤,第8年每亩产茶油25公斤,第9年每亩产茶油30公斤,第10年每亩产茶油35公斤,第11年每亩产茶油40公斤,第12年每亩产茶油50公斤,第12年进入稳产期,稳产期可达50年以上。油茶每亩管理费100元/亩,茶油38元/公斤。则第7年至11年,油茶收入为20×38×0.4+25×38×0.4+30×38×0.4+35×38×0.4+40×30×0.4=2152万元,管理费为0.4×100×5年=200万元,纯收入1952万元;第12至35年共24年,收入=50×38×0.4×24=18240万元,管理费为0.4×100×24=960万元,纯收入17280万元,整个经营期纯收入19232万元。

④金银花;第1年可产湿花80斤/亩,第2年可产湿花500斤/亩,第3年可产湿花800—1000斤/亩,5斤湿花可产

1斤干花,1斤干花价格180万元,收益期30年,采取成本4元/斤湿花。测:

第一年收入=80÷5×180×0.2=576万元;

第二年收入=500÷5×180×0.2=3600万元;

第三年收入=800÷5×180×0.2=5760万元;

前3年采取成本=80×4×0.2+50×4×0.2+800×4×0.2=1104万元

前3年纯收入8832万元

后27年收入=800÷5×180×0.2×27=155520万元 后27年采取成本=800×4×0.2×27=17280万元

则整个经营期纯收入=8832+155520-17280=147072万元

⑤中药材:按药材综合价3.5元/公斤,药材综合亩产300公斤,采取成本0.5元/公斤测算,则药材每亩每年收入1050元,整个经营期收入=1050×1×35=36750万元,采取成本=0.5×300×35×1=5250万元,整个经营期纯收入31500万元。

项目整个经营期静态经济收益为629804万元,年均收益17994.4万元。

8.2生态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新增林地10万亩,按林地每亩蓄水130立

方米计算,新增林地蓄水量1300万立方米,每立方米蓄水投资按0.2元计算,蓄水效益260万元;按林地每亩保土4吨计算,可减少水土流失量40万吨,按固土工程每吨1元计算,新增林地保土价值40万元。

8.3社会效益分析

(1)基地建设可以缓解当地林业森工企业资源不足的矛盾,增强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促进企业及项目区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2)该项目属密集型产业,可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有利于加快项目区农民脱贫致富和社会稳定。

(3)随着项目的建设推进,现代化管理手段和科学技术新成果将大面积推广应用,从而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及生产管理水平。

9 保障措施

9.1组织保障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专班,明确责任,按照项目规划抓落实。

9.2技术保障

加大科技宣传,引导群众,科技兴林,全面培训科技队伍,提高科技人员和林农素质;科学规划设计,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9.3机制保障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确定利益分配方式,严格检查验收。

9.4加强资金管理

项目建设实行报帐制,坚持专款专用,配套资金要足额到位,各级审计、财政、林业、纪检部门要对项目资金实行跟踪监督。

10 综合评价

通过对项目建设条件、建设方案、项目投资、预期效益、建设措施等因素进行客观分析和比选论证,结论认为:项目建设选择适宜,预期效益良好,有利于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建设目标明确,投资估算符合实际,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因此,本项目切实可行。

28

高效经济作物种植产业基地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1 总论 ............................................................................................ 1

1.1项目提要 ........................................................................... 1

1.2主要编制依据 ................................................................... 3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3

1.4结论 .................................................................................... 4

2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 4

2.1项目由来和形成 ............................................................... 4

2.2建设的必要性 ................................................................... 6

3 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 ................................................................ 9

3.1市场分析 ........................................................................... 9

3.2市场需求预测 ................................................................. 10

4 建设条件 .................................................................................. 12

4.1建设单位基本概况 ......................................................... 12

4.2项目区域范围 ................................................................. 12

4.3自然条件 ......................................................................... 12

4.4社会经济情况 ................................................................. 13

4.5林业生产管理条件 ......................................................... 14

4.6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发展潜力 ......................................... 14

4.7劳力资源条件 ................................................................. 15

5 建设方案 .................................................................................. 16

5.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原则 ............................................. 16

5.2项目建设目标 ................................................................. 16

5.3项目布局 ......................................................................... 17

5.4栽培技术措施 ................................................................. 17

6 森林保护与环境保护 .............................................................. 20

6.1森林防火 ......................................................................... 20

6.2森林病害防治 ................................................................. 20

6.3主要虫害防治 ................................................................. 20

6.4环境保护措施 ................................................................. 20

7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22

7.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22

7.2投资估算 ......................................................................... 23

7.3资金筹措 ......................................................................... 24

8 效益分析及评价 ...................................................................... 24

8.1经济效益分析 ................................................................. 24

8.2生态效益分析 ................................................................. 26

8.3社会效益分析 ................................................................. 27

9 保障措施 .................................................................................. 28

9.1组织保障 ......................................................................... 28

9.2技术保障 ......................................................................... 28

9.3机制保障 ......................................................................... 28

9.4加强资金管理 ................................................................. 28

10 综合评价 ................................................................................ 28

1 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高效经济作物种植产业基地项目

1.1.2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

建设单位:XX市XX林业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谢 涛

1.1.3项目主管单位

XX市林业局、XX市林业局

1.1.4项目性质

新建

1.15基地建设范围

XX市长岭镇、随县环潭镇、曾都区有关乡镇(办事处)

1.1.6产品方向及规模

产品方向:泡桐、油茶、核桃、中药材、金银花

规模:10万亩。其中XX市长岭镇5万亩,随县环潭镇3万亩,曾都区有关乡镇(办事处)2万亩。

1.1.7项目建设内容

(1)栽培基地建设工程:营造泡桐基地9万亩,核桃基地0.4万亩,油茶基地0.4万亩,金银花基地0.2万亩,套种中药材基地1万亩。

(2)附属配套工程:泡桐粗加工基地、旅游观光基地、名贵花卉观赏基地及看守用房等。

(3)设备购臵:购臵泡桐加工生产线一条,购臵农机、生产及运输设备4台(件)。

1.1.8建设期限

第一期2010—2013年,建设5万亩,第二期2014—2016年建设5万亩。

1.1.9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投资估算:本建设项目总投资28068万元,其中栽培工程投资25550万元,占总投资的91%;附属配套工程投资2368万元,占总投资的8.4%;其它投资150万元,占总投资的0.6%。

投资来源:在项目总投资28068万元中,拟申请国家项目投入资金8420.4万元,占30%;建设单位自筹8420.4万元,占30%;银行贷款11227.2万元,占40%。

1.1.10效益评价

在项目经营期(35年)内,项目可创收629804万元,年均创收17994.4万元,3年可回收全部投资。

项目建成后,使项目范围内低产低效耕地、林地得到改造,减少了水土流失,新增林地10万亩,新增林地蓄水量1300万m,蓄水效益260万元,保土40万吨,新增保土价值40万元。 3

项目建设不仅可以缓解当地林产工业企业资源不足的矛盾,增强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促进企业及项目区经济快速、持续发展,而且还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投入,有利于加快项目区农民脱贫致富和社会稳定。

1.2主要编制依据

(1)《全国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营造林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LY5141—99);

(3)《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4)《湖北省2003—2004年中药材(中草药)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5)《湖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1999年)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栽培工程

——种苗费:泡桐40株/亩,5元/株;核桃40株/亩,10元/株;油茶,80株/亩,2.5元/株;金银花500株/亩,3元/株;中药材,380株/亩,1.5元/株。

——抚育管理费:含征地、整地、挖穴、栽培及栽培后2年抚育管理、病虫防治、施肥等。征地40元/亩〃年,征用35年。泡桐整地500元/亩,施肥160元/亩〃年,抚育抹芽50元/亩〃年;核桃整地450元/亩,施肥、病虫防治20元/

亩〃年;油茶整地300元/亩,施肥、抚育管理200元/亩〃年;金银花整地500元/亩,施肥(专用肥)100元/亩〃年,抚育管理500元/亩〃年;中药材整地240元/亩,抚育管理600元/亩〃年。

(2)附属配套工程

设备:泡桐板材粗加工生产线一条,挖掘机、拖拉机5台,建旅游观光基地1000亩,名贵花卉观赏基地2000元/亩。

(3)管护棚建设:600元/平方米。

(4)护林道建设2.5万元/公里。

1.4结论

通过对项目基地建设条件、建设方案、项目投资、预期效益、建设措施等因素进行客观分析和比选论证。结论认为:此建设项目选择适宜、预期效益良好,有利于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建设目标明确,布局合理,技术措施先进,经济指标合理,投资估算符合实际。项目建设单位资信度高,经营管理能力强,项目保障措施可行,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因此,本项目切实可行。

2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由来和形成

进入21世纪,能源问题带来的巨大压力,给可再生能源

特别是生物质能源发展创造了机遇。世界各地对能源建设和安全越来越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加大了对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投资。中国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不仅可以在国际环保问题上更有话语权,同时也会在进口原油的价格谈判中有更大的回旋途地,更主要的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提供了资源补充。大力依靠并抚植生物质能源农业种植和企业加工及市场化用的有利措施,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油茶、核桃是我国特有的本来食用油料树种,也是林业建设的优势资源,在我国南方广大丘陵山地有悠久的经营历史和良好的生产基础,为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XX,是种植油茶、核桃的优质带,有种植和经营的优势,发展前景广阔。但较长时期以来,由于对油茶、核桃生产的管理措施削弱,导致油茶、核桃林的树龄老化,混种混杂,加上粗放经营,只取不予,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造成生产力水平下降,经济效益较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油茶、核桃作为一项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我国油茶、核桃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大力发展油茶产业,2006年12月,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明确了发展油茶产业的重要意义,要求顺应产品的市场需求,把我

国油茶产业做大做强,优化产业布局。

近几年,世界上医药保健研发的注意力转向天然药物,这对中药植物提取物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中药材需求量由此逐年增加,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中药材与中成药的出口创汇前景广阔。传统经验及近代药理实验和临床应用都证明金银花对于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和较好的治疗效果。金银花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同时又是无毒植物,受到医药界的欢迎,其贸易量和贸易额都必定会大幅度上升。

XX市作为山区市,中低产田和丘陵岗地面积较多,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为了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合理配臵社会资源,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XXXX林业有限公司特申请建设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药材基地。

2.2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实现XX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是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药材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中药及中成药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二是发展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药材基地对改善我市生态环境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XX属低山丘陵地区,森林植被较少,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比较频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通过

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与中药材基地建设的立体栽培模式,不仅可以增加森林植被,而且可以改善植被群落结构,对改善生态环境极为有利。

(2)项目建设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振兴县域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使农民在减少农作物面积的同时,迫切需要更有经济效益的作物进行种植,而种植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药材,已成为以市场为导向多样化栽培和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XX市现有宜林荒地和低效林280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7.3%,丘陵岗地136万亩,占农业用地的35%,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极为低下,严重制约着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建设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药材基地,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林业特色产业,既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可以消化大量的城乡富余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维护城乡社会稳定。

(3)项目建设是壮大XX林业产业实力,增强林业自身活力的需要。目前,XX市林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低,与林业的生态地位极不相称。抓好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药材基地建设,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把林业建成XX市的“第二财政”是非常必要的,当前,国际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组织,一批以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

药材为原料的新型企业应运而生,不断壮大,为XX市发展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药材带来了难得机遇。

(4)项目建设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XX市XX林业有限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强烈要求实现资源培育与利用结合,必须积极开展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药材基地建设,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企业的发展将保证基地建设的有效实施,实现企业与资源的定向培育一体化,逐步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并且规范化、规模化的基地可以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

3 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

3.1市场分析

3.1.1速生丰产林市场分析

泡桐具有生长迅速、容易接干、抗病虫害强、成林率高,材色淡白等优良特性,用途广,对恢复地力有良好的功能。我国泡桐一般出口价格相当于进口木材的7—8倍。在国内市场上,泡桐木材一直供不应求。

3.1.2木本油料林市场分析

由于茶油的优质、生态、保健性和产品的多用途性,近年来,茶油和茶油副产品的价格在国内市场上十分看好。国内市场每公斤茶油已由10年前的12元上升到现在的38元,核桃油已由10年前的15元上升到现在的80元。茶花蜜、茶枯饼产品成为市场抢手货,国际市场近年来茶油、核桃油的需求是一路攀升,价格每吨已分别上升到5000美元和10000美元。

3.1.3中药材市场分析

权威部门调查显示,近年来种植中药材在全国17大专业药市普遍走势快畅,销量增加。据近期的有关资料对200多个家种品种进行的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65个品种的走势比上年同期畅,147个品种的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上升,35个品种价格平稳。金银花的价格稳步上升,尤其是非典、甲流感

发生后,金银花的价格更是一路上扬。野生药材品种因资源急剧减少或频临枯竭,产量逐年下降,供应紧张,社会库存量薄弱,价格上涨。如五味子、益母草、夏枯球、防卫、绞股蓝等几十个品种价格平均涨幅在30%,有的升幅在60%以上。部分品种价格仍有上升空间。

3.2市场需求预测

3.2.1木本油料林和泡桐的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油茶、核桃、泡桐等的社会需求必将越来越旺,近些年来,欧美市场对泡桐板材的需求也在扩大,音乐器材、家俱、地板、线条等生活用品,尤其是装修房屋用的百叶窗和墙面板非常畅销。不少国家已经把加工企业转移办到内地,尤其以山东居多。

木本油料在我国大部分靠进口,尤其是核桃、油茶油是绿色食用油,具有保脑益智,降“三高”的功能,需求量越来越大,供不应求的局面将持续数十年。

3.2.2中药材的市场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现代中药工业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中药片剂、胶囊、保健品、添加剂等需求是越来越大,现代中药要求原料药材的生产必须规范化、集约化、现代化,以保证原料药材质量的稳定。XX有生产中药材的优越

生态环境和悠久的栽培传统,充分利用XX传统地道药材品种的优势,对中药材生产质量具有保障,必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4 建设条件

4.1建设单位基本概况

XX市XX林业有限公司位于XX市长岭镇,现有86名工作人员,其中技术人员35人,拥有固定资产2000万元,已在长岭镇投资800万元,发展泡桐、核桃、油茶、金银花。

4.2项目区域范围

项目区位于XX市长岭镇、随县环潭镇、曾都区。长岭镇总面积37.73万亩,总人口8.23万人,劳动力4.05万人,耕地面积4.75万亩,林业用地11.82万亩,其中宜林荒山5.45万亩,项目区村村通水泥路,固定电话和移动通讯、英特网已进入普通百姓家中。

环潭镇总面积44.1万亩,总人口5.2万人,劳动力2.8万人,耕地10万亩,林业用地25万亩,其中宜林荒山、低效林14万亩,项目区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优越。

4.3自然条件

XX市位于湖北省北部偏东,地处桐柏山南麓,大别山西端,东径112°43′—113°46′,北纬31°19′—32°16′。北与河南省狮河区、平桥区毗邻,东邻大悟县,南接孝昌、安陆、钟祥,西连枣阳市,国土总面积9636平方公里,人口258万人。

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兼有山地和冲积平原。山地面积

占61.3%,丘陵占30%,平原占7.6%。

XX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冷暖适中,冬干夏雨,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16℃,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2.4℃,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7 9℃;全年日照时数2083小时,有效积温4995.5 ℃,极端最低气温-16℃,极端最高气温41.6℃,年平均降水量940—1040mm,年平均无霜期200—240天。

4.4社会经济情况

XX市现辖曾都区、XX市、随县及洪山风景区、淅河经济开发区,共44个乡镇,1041个村民委员会,全市总人口25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98万人,劳动力94万个。

200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1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43.7亿元,占总产值的14.5%;第二产业39亿元,占总产值的12.5%;第三产业产值46.8亿元,占总产值的15%。

全市农业总产值123亿元,其中林业产值5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4.7%。

XX市地处中原腹地,南引北射,承东启西,是武汉、襄樊、孝感、信阳等大中城市的重要交汇点,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聚区,是鄂豫物资重要聚散地。京广铁路、汉丹铁路、孝襄高速、随岳高速、麻竹高速、107国道、316国道等重要交通干道贯穿全市东西南北,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

达的交通网络,从这里到武汉天河机场仅1个多小时的路程,交通十分便捷。

XX市已初步形成了汽车改装、卷烟、造纸包装、机械制造、新型建材、医药化工、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以粮食、畜禽、水产、蔬菜、食用菌、林果等产业为主体的农业经济特色,是全国粮食主产区。XX区域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稳步健康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完善,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4.5林业生产管理条件

XX市科技力量雄厚,为速生丰产、木本油料和中药材基地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林业系统在职科技人员328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28人,初级职称323人。近几年来,XX市林业科技成果38项,其中省部级2项,地市级14项,县市级22项。同时,实施了一批国家重点林业建设项目,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建设管理经验。如世行贷款项目、退耕还林工程、日元贷款项目、国债长防林工程等。全市已建立了初具规模的林木种苗培育基地和健全的管理机制,林业技术推广网络化,一批科技成果得到及时应用。全市乡镇林业站45个,林业科技人员135人。

4.6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发展潜力

全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750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52.3%,活立木蓄积量112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8.2%。

2009年,全市共有耕地378万亩,其中水田242万亩,旱地136万亩。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耕地1.5亩,人均林地2.9亩。

在项目区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土地利用特点和土地资源潜力,并对各类用地统筹兼顾,营造速生丰产林泡桐9万亩,金银花0.2万亩,油茶0.4万亩,核桃0.4万亩。其中套种中药材1万亩。

4.7劳力资源条件

XX市劳动力资源丰富,现有劳动力94 万人,农民受教育程度较高,75%以上达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5 建设方案

5.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原则

5.1.1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龙头,以农户为载体,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及其布局,转变当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加快当地经济发展。

5.1.2建设原则

①坚持开发资源,营造特色产业的原则;

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市场供求变化,实现资源培育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③坚持因地制宜、区域发展、规模经营的原则;

④坚持依靠科学技术,突出科技保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原则;

⑤坚持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综合利用的原则。

5.2项目建设目标

栽培泡桐9万亩,油茶0.4万亩,核桃0.4万亩,金银花0.2万亩,套种中药材1万亩。

5.3项目布局

5.3.1项目布局依据与原则

①自然条件优越,地势相对平缓的地段;

②地域相对集中连片,有利于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③交通、通讯方便,有利于产品、原材料运转; ④当地政府重视,林政管理严格,林地权属清楚; ⑤农户造林积极性高,劳动力资源充足。

5.3.2项目布局方案

(1)栽培工程

XX市长岭镇5万亩,其中泡桐4.8万亩,金银花0.2万亩,套种中药材1万亩;

随县环潭镇3万亩,其中核桃0.4万亩,油茶0.4万亩,泡桐2.2万亩;

曾都区1万亩,其中泡桐1万亩。

(2)附属配套工程

在XX建泡桐粗加工基地1处,建旅游观光基地(含酒店服务)1处,建名贵观赏花卉基地1000亩。每个村建护林棚1处50平方米,每个乡镇修防火护林道10公里以上。

5.4栽培技术措施

5.4.1整地

泡桐采取机械起垄,株距4.5米,垄高1.0—1.2米,垄

宽1.6—1.8米;核桃采取挖穴整地,株行距为4×5米,挖穴规格为1米×1米×0.8米;油茶采取挖穴整地,株行距为3×2.5米,挖穴规格为0.8米×0.8米×0.6米;金银花采取机械平翻起堆,行距2米,株距1米,宽1米,垄高0.3米,垄宽0.6—1.8米;

5.4.2栽植

选择春季多雨时节进行栽植,此时空气湿度较大,土壤湿润,芽将在萌动之前选择阴天或小雨天气造林最为适宜。植苗做到“三埋一提三踩”,栽深栽紧踏实。平坡大穴,在栽植后要用松土将茎基部分堆成馒头形,防止雨季穴土沉陷积水,造成水洼死亡。

5.4.3苗木规格

全部采用I级苗栽植,泡桐为截根苗,金银花为实生苗,核桃、油茶为嫁接苗,中药材为实用苗。

5.4.4栽植密度

泡桐为40株/亩,金银花为500株/亩,核桃为40株/亩,油茶为80株/亩,中药材为380株/亩。

5.4.5施肥

栽植前穴底基肥,造林后连续追肥2年,禁止施用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及医院垃圾。

5.4.6幼林抚育

加强幼林抚育,提高成活率、保存率,促进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药材生产,每年要进行1—2次抚育,以中耕、除草、松土、补植为主,适当施复合肥、农家肥、绿肥。

6 森林保护与环境保护

6.1森林防火

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建立和完善联防体系,派专职护林员巡逻,并配备相应的防火设施。

6.2森林病害防治

速生丰产林、木本油料林和中药材病害应以林业技术防治为主,加强林分经营管理,清洁林间环境,保持通风透光。发病期间不宜施氮肥,应增施磷肥、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病区在早春新梢生长后,喷射1%波尔多液进行保护,防止初次侵染。发病初期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波美0.7度的石硫含剂进行防治。

6.3主要虫害防治

泡桐、油茶、核桃、金银花的害虫主要有尺蠖、毒蛾、蛀茎虫和蓝翅天牛。防治可采用夏铲冬垦灭蛹、灭幼虫、人工捕捉和灯光诱蛾,招引益鸟捕食害虫,施用白僵菌、云金杆菌,让害虫感病死亡等生物防治措施。药物防治只有在害虫大发生成灾时才使用。

6.4环境保护措施

针对项目建设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必须加强对项目区的环境影响监测,正确地做出环境影响评价,提出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1)以营造林时,尽量注意保护地表土壤,对幼林抚育时割除的杂草覆盖原地,保留树下的枯枝落叶,农林间作地要注意保持林木生长的营养空间,防止土壤肥力退化,促进林木生长。

(2)正确使用化学肥料,改进化肥施用技术,例如叶面施肥等,减少氮、磷流失,防止水体污染。

(3)合理使用农药,采用综合防治措施,达到既高效又经济地把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限制到最低范围。综合防治措施主要有:改进栽培技术,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培育和选用耐病虫害的新品种;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7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①栽培工程

种苗费:泡桐5元/株,40株/亩;

核桃10元/株,40株/亩;

油茶2.5元/株,80株/亩;

金银花3元/株,500株/亩;

中药材1.5元/株,370株/亩。

征地费:40元/亩〃年,征用期35年。

抚育管理费:

泡桐整地500元/亩,施肥160元/亩,抚育抹芽50元/亩〃年;

核桃整地450元/亩,施肥、病虫害防治200元/亩〃年 油茶整地300元/亩,施肥、抚育200元/亩〃年

金银花整地500元/亩,施肥100元/亩〃年,抚育管理500元/亩〃年;

中药材整地240元/亩,抚育管理600元/亩〃年。 ②附属配套工程

设备:购臵挖机2台180万元,拖拉机2台20万元。 ③管护棚:600元/平方米。

④防火护林道建设:2.5万元/公里。

7.2投资估算

本建设项目总投资28068万元,其中栽培工程投资25550万元,占总投资的91%;附属配套工程投资2568万元,占总投资的8.4%;其他费用150万元,占总投资的0.6%。

①栽培工程投资25550万元。

泡桐基地:种苗费1800万元,肥料1440万元,抚育900万元,整地4500万元,征地12600万元。

核桃基地:种苗费160万元,肥料、抚育费160万元,整地180万元,征地560万元。

油茶基地:种苗费80万元,肥料、抚育费160万元,整地120万元,征地560万元。

金银花基地:种苗费300万元,肥料、抚育费240万元,整地100万元,征地280万元。

中药材基地:种苗费570万元,肥料、抚育费600万元,整地240万元。

②附属配套工程:2200万元。

泡桐粗加工生产线1000万元;

挖掘机2台180万元;

拖拉机2台20万元;

旅游观光基地包括酒店服务800万元;

名贵花卉观赏基地1000亩,200万元。

③护林棚:48万元。

长岭镇涉及7个村,需资金21万元;

环潭镇涉及5个村,需投资15万元;

曾都区涉及4个村,需投资12万元。

④防火护林道:120万元。

长岭镇20公里,需投资50万元;

环潭镇16公里,需投资40万元;

曾都区12公里,需投资30万元。

⑤其他费用150万元。

前期费用30万元,技术推广费120万元。

7.3资金筹措

工程总投资28068万元,资金筹措渠道如下:

1、拟申请国家项目资金8420.4万元,占30%;

2、项目建设单位自筹8420.4万元,占30%;

3、申请银行贷款11227.2万元,占40%。

8 效益分析及评价

8.1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经营期为35年,即2010年至2044年。

①泡桐:收益期为8年,产材10—12立方米/亩,木材价格1200元/立方米,采伐成本100元/立方米,管护成本75元/亩〃年。则一个轮伐期可创产植12000元/亩(按10立方

米/亩算),每亩经营成本100 +75×8年=1600元,纯收入10400元/亩,9万亩总收入108000万元,整个经营期可创利润374400万元。

②核桃:第3年受益,第5年进入盛产期,丰产期可达50年,项目丰产期按30年计算,丰产期产干果400—500斤/亩,干果价格15元/斤,采收成本3元/斤,则核桃经营期收入400×15×0.4×30 =72000万元,采收成本400×3×30×0.4=14400万元,纯收入57600万元。

③油茶;第7年进入收益期,每亩产茶油20公斤,第8年每亩产茶油25公斤,第9年每亩产茶油30公斤,第10年每亩产茶油35公斤,第11年每亩产茶油40公斤,第12年每亩产茶油50公斤,第12年进入稳产期,稳产期可达50年以上。油茶每亩管理费100元/亩,茶油38元/公斤。则第7年至11年,油茶收入为20×38×0.4+25×38×0.4+30×38×0.4+35×38×0.4+40×30×0.4=2152万元,管理费为0.4×100×5年=200万元,纯收入1952万元;第12至35年共24年,收入=50×38×0.4×24=18240万元,管理费为0.4×100×24=960万元,纯收入17280万元,整个经营期纯收入19232万元。

④金银花;第1年可产湿花80斤/亩,第2年可产湿花500斤/亩,第3年可产湿花800—1000斤/亩,5斤湿花可产

1斤干花,1斤干花价格180万元,收益期30年,采取成本4元/斤湿花。测:

第一年收入=80÷5×180×0.2=576万元;

第二年收入=500÷5×180×0.2=3600万元;

第三年收入=800÷5×180×0.2=5760万元;

前3年采取成本=80×4×0.2+50×4×0.2+800×4×0.2=1104万元

前3年纯收入8832万元

后27年收入=800÷5×180×0.2×27=155520万元 后27年采取成本=800×4×0.2×27=17280万元

则整个经营期纯收入=8832+155520-17280=147072万元

⑤中药材:按药材综合价3.5元/公斤,药材综合亩产300公斤,采取成本0.5元/公斤测算,则药材每亩每年收入1050元,整个经营期收入=1050×1×35=36750万元,采取成本=0.5×300×35×1=5250万元,整个经营期纯收入31500万元。

项目整个经营期静态经济收益为629804万元,年均收益17994.4万元。

8.2生态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新增林地10万亩,按林地每亩蓄水130立

方米计算,新增林地蓄水量1300万立方米,每立方米蓄水投资按0.2元计算,蓄水效益260万元;按林地每亩保土4吨计算,可减少水土流失量40万吨,按固土工程每吨1元计算,新增林地保土价值40万元。

8.3社会效益分析

(1)基地建设可以缓解当地林业森工企业资源不足的矛盾,增强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促进企业及项目区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2)该项目属密集型产业,可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有利于加快项目区农民脱贫致富和社会稳定。

(3)随着项目的建设推进,现代化管理手段和科学技术新成果将大面积推广应用,从而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及生产管理水平。

9 保障措施

9.1组织保障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专班,明确责任,按照项目规划抓落实。

9.2技术保障

加大科技宣传,引导群众,科技兴林,全面培训科技队伍,提高科技人员和林农素质;科学规划设计,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9.3机制保障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确定利益分配方式,严格检查验收。

9.4加强资金管理

项目建设实行报帐制,坚持专款专用,配套资金要足额到位,各级审计、财政、林业、纪检部门要对项目资金实行跟踪监督。

10 综合评价

通过对项目建设条件、建设方案、项目投资、预期效益、建设措施等因素进行客观分析和比选论证,结论认为:项目建设选择适宜,预期效益良好,有利于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建设目标明确,投资估算符合实际,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因此,本项目切实可行。

28


相关文章

  • 2018年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可行性建议书
  • 现代农业产业园 项 目 建 议 书 四川原石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编制 编制依据: ● <农业科技园区指南> ● <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的要点>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l ...查看


  • 建立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建立工厂化育苗中心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概况 ..................... ...查看


  • 蔬菜大棚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有限责任公司 蔬菜大棚种植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工程咨询公司 2015年11月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 .............................................. ...查看


  • 核桃基地建设可行性报告
  • 富欣核桃农民专业合作社 核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 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1. 项目名称:核桃基地建设项目 2. 建设性质:新建 3. 建设地点:董封乡莲花村 4. 建设单位:富欣核桃专业合作社.2009年3月成立,入社 ...查看


  • 蔬菜大棚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概况 ****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位于浏阳市龙伏镇.所有制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陆佰万元,法人代表人王卫文.是一家从事有机蔬菜种植.科研开发.农产品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 ...查看


  • 中草药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草药种植及种子种苗培育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时间:http://www.ztxdzx.com 第1页 目录 第一章总论...................................................... ...查看


  • 观光旅游农业生态园区建设项目
  • 观光旅游农业生态园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2年 7月 报告部分内容: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省**桂花与樱花种植及观光旅游生态园区 2.项目承办单位 ...查看


  • 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
  • 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 项目可行性报告 人民政府 2011年9月25日 目 录 第一章 概况 .............................................. 1 第一节 项目概况 ............... ...查看


  • 1000亩四季采摘水果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泸州市江阳区富园果蔬专业合作社 2016年5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