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新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结构的复杂,会计的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采取各种有效方法来提高经济效益。责任会计是适应现代分权管理而形成的一个会计信息系统。因此要想搞活现代企业,增强其竞争力,责任会计的运用是极为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责任会计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若干责任中心,并对各责任中心负责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与考核,将会计工作同经济责任制度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管理的有效制度,责任会计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它在我国的应用和推广无疑对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结合我国企业管理的实际,就责任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具体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企业管理;责任会计;理论体系
目 录
一、当前在企业中实施责任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
(一)在企业中实施责任会计的必要性„„„„„„„„„„„„„„„„„„1
(二)在企业中实施责任会计的可行性„„„„„„„„„„„„„„„„„„1
二、建立责任会计的程序„„„„„„„„„„„„„„„„„„„„„„„„2
(一)划分责任中心,确定责任范围„„„„„„„„„„„„„„„„„„„2
(二)编制责任预算,确定责任目标„„„„„„„„„„„„„„„„„„„2
(三)编制业绩报告,进行业绩考核„„„„„„„„„„„„„„„„„„„2
三、责任会计在企业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2
(一)存在问题„„„„„„„„„„„„„„„„„„„„„„„„„„„„2
1、照抄西文的责任中心设置方法„„„„„„„„„„„„„„„„„„„„2
2、内部转移价格可靠性不强„„„„„„„„„„„„„„„„„„„„„„3
3、责任指标的制定不够公平合理„„„„„„„„„„„„„„„„„„„„3
4、考评体系不够健全„„„„„„„„„„„„„„„„„„„„„„„„„3
5、责权利未能有效结合,激励机制不能发挥作用„„„„„„„„„„„„„4
(二)解决对策„„„„„„„„„„„„„„„„„„„„„„„„„„„„4
1、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划分责任单位„„„„„„„„„„„„„„„„4
2、建立经济责任制,使责权利落到实处„„„„„„„„„„„„„„„„„4
3、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合理确定内部转移价格„„„„„„„„„„„„„„5
4、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5
5、以行为科学为基础,完善激励机制„„„„„„„„„„„„„„„„„„5 参考文献„„„„„„„„„„„„„„„„„„„„„„„„„„„„„„„7
责任会计管理在企业中的具体运用
一、当前在企业中实施责任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在企业中实施责任会计的必要性
财政部在1995年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建立以责任会计为主要形式的会计管理体系。为了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现代企业的管理科学水平,有必要建立一套比较健全的责任会计制度,以适应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会计工作本身来看,推行责任会计体现了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具有管理职能,是从传统的记账报账型发展为经营管理型的重要标志,是会计工作发挥管理作用、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是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所以说有基础的企业要尽快推行责任会计,基础不完善的企业也要创造条件,加快改革步伐,把企业经济核算纳入责任会计轨道。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要解决好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必须确定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总体目标,并对其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责任会计能很好地发挥这方面作用。因为责任会计需要将企业总体目标中的价值指标进行分解,按照经济责任归属传递、控制、考核、报告经济信息,并对经营活动的业绩与规定的目标进行比较分析,形成全员参与,保证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责任会计强调按确定的经济指标进行事前、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考核,做到经济责任、经济权利、经济效益、经济利益相结合,并把企业资产和生产资料的使用、经营管理落实到每个职工,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样就能有力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有新的增长,企业资产能保值增值。因此现代企业制度迫切需要建立责任会计。
(二) 在企业中实施会计的可行性
在我国企业推广责任会计不仅必要,而且也有可能。我国的责任会计是建立在厂内经济责任核算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企业就开始实现“两级核算、三级管理”,实行内部计划价格。60年代初,在企业推行经济技术指标层层分解,资金成本分解归口管理。70年代初,推行内部结算。80年代初,推行厂内经济责 任制、厂内银行等。8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责任制的建立和西方管理会计的引进,中国
责任会计理论和方法得到发展。到上个世纪90年代,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涌现出了以邯郸钢铁总厂创造的“模拟市场核算,成本否决”为代表的一些责任会计新形式,有的企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雏形。这些都为我们在企业推广责任会计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建立责任会计的程序
(一)划分责任中心,确定责任范围
责任中心是为了贯彻经济责任制而建立的,是责任会计的基础环节。对责任中心的正确划分标志着企业能否有效实行责任会计。不同类型的企业应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所能控制的范围和承担的不同责任以及管理的需要建立不同的责任中心,。一般来说,企业通常将它所能控制的区域和责任范围划分为三大责任中心,即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成本中心只对可控成本负责;利润中心既要对成本负责,又要对收入和利润负责;而投资中心既要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又要对投入资金的运营效果负责。
(二)编制责任预算,确定责任目标
责任单位建立后,就要编制责任预算,确定各责任中心的责任目标,实行目标成本管理,进行责任成本包干核算,工资奖金与责任指标挂钩。各责任中心在确定责任指标时要切合实际,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出有利于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的责任指标。
(三)编制业绩报告,进行业绩考核
责任预算和责任目标确定后应对其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根据日常的记录来编制业绩报告,用实际完成的责任指标值与计划责任指标值进行比较,据此对各责任中心的业绩进行评价,同时肯定各责任中心的业绩,研讨各责任中心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制定措施。另外,在每个会计期末还应该核算经营成果,评价经济效益,为下一会计期间制定责任指标提供依据。
三、责任会计在企业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存在问题
1、照抄西方的责任中心设置方法
我国企业在划分责任单位过程中,往往效仿西方责任会计的模式,把企业内部各组织单位划分为三个责任中心,即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作为责任会计主体。
这种做法虽然简单明了,能够突出重点控制目标,但都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不能充分体现经营宗旨和经营效果,这种做法对生产部门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对人力资源管理、产品研发等部门简单地采用费用指标作为控制要点,无法反映出所费成本与所产生效益之间的内在联系,也难以考察其工作业绩的优劣。第二,不能对各责任单位进行全面的考核,容易导致各责任中心片面的追求单一的责任指标,而无视其他方面的责任。第三,也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内部每个组织单位都担负着一定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都会发生一定的成本费用,所以都应是对成本费用负责的单位,同时也是对其资金使用情况负责的单位,还可能是一个利润中心。
2、内部转移价格可靠性不强
不同责任单位的性质不同,相互间业绩比较缺乏统一的尺度,同样的指标完成率并不意味着为企业做出了同样的贡献,难以使各部门感到公平合理,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责任指标的制定过程中实际上是企业最高管理层将市场信息和相应的经营决策传递给各责任单位的过程,是间接的缓慢的,不利于全体员工迅速了解市场需要,切实感受市场竞争压力并形成强烈的市场价值。
3、 责任指标的制定不够公平合理
内部转移价格是责任中心之间转移中间产品时计价结算的依据,也是责任会计核算的基础。内部转移价格制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责任中心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积极性。一个不合理或者难以发现的内部转移价格不但不能节约交易费用,反而增加了责任中心之间交易的难度或制约了他们的积极性。我国企业实施责任会计时往往采用企业总部制定的内部计划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与外部市场价格相差很大,因而不能如实反映责任中心的经营成果,同时也无法反映出责任中心的实际支出水平,使该承担的费用没有承担,这样不利于责任中心积极性的发挥,不能诱导他们从挖掘内部潜力去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来多创效益。
4、考评体系不够健全
责任会计的可控性原则难以落实,如目前相当多的企业严重超员,隐性失业不同程度地存在,机器设备开工不足,生产达不到设计的能力。这种资源的闲置浪费,引起单位产品工资和折旧等固定成本的提高,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生
产效率,并对各责任单位的绩效指标会造成不同程度地影响,使责任会计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单一的成本评价指标容易导致逆向激励,如采购部门为了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往往
购入价低质次的材料,大批量采购以获得折扣,增加了料废品率和资金占用;生产部门为了降低成本不能保证质量、交货期。这与适时生产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经营理念不相适应。
5、责权利未能有效结合,激励机制不能发挥作用
责任会计的生命在于责权利的有机统一,但现实经济生活中责权利中的权力落实不充分,这一点在国有企业中尤为明显。尽管人浮于事,企业领导要想解雇职工也是很困难的。平均主义痼疾难以根除,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企业间、部门间、个人间的收入分配档次逐步拉开,这对实施责任会计制度无疑是颇有益处的。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收入差距幅度从总体上看还不够大,尤其是各级管理人员的收入与他们所承担的责任、所所付出的代价和所做出的贡献仍然难以合理匹配,这不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以责权利紧密结合为基本原则的责任会计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二)解决对策
1、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划分责任单位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企业提高盈利水平的途径也呈多元化局面。因此企业要在鼓励降低成本的同时建立起能有效激励内部单位扩大销售,多创利润,提高投资效率,降低投资风险的机制。这就要求企业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企业规模,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和内部单位的职能属性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利润中心,投资中心,赋予它们与其经济责任相当的决策权,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盈利能力、投资能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划分责任中心的目的之一是避免搭便车,每个责任中心都有明确规定的权利和责任,就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了车间之间、班组之间、甚至个人之间互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倾向。所以划分责任中心时应尽可能地把互相依赖互相牵制的车间、班组等划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各责任中心确有存在于一个企业的必要,如果某个责任中心与其他责任中心之间可以进行纯市场化的交易,并且这样更节约交易成本,那么分拆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许多著名的企业都有将内部某个分厂、分公司分拆出去的记录,而且事实证明是非常成功的。
2、建立经济责任制,使责权利落到实处
第一,制定责任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根据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市场、资金筹措等情况,制定企业经营目标,企
业内部各责任单位的责任目标应围绕着总目标来制定,对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第二,
统筹安排,分解职权。在责任单位的责任已定的情况下,还应根据以责定权的原则,赋予各责任单位相应的权力。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责任单位,究竟要放哪些权,放到什么程度,需要根据科学合理的原则周密考虑。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考虑人员素质的高低,二是掌握好放权的力度,做到放而不乱,活而有序;三是责权对等原则。第三,明确责任,签订合同。各责任单位应明确责任人,责任人对责任单位的责权利负全责。
3、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合理确定内部转移价格
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原则有二:一是凡成本中心之间提供产品或劳务,以及有关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转账,一般按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二是凡企业内部产品或劳务的转移以及责任成本转账涉及利润中心或投资中心,则尽可能采用市场价格作为内部价格的基础,而市场价格是指根据产品和市场的供求关系的供应价格作为计价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企业采用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市场价格可以及时取得,并且能客观公正地反应责任中心产品或劳务的获利能力和竞争能力,因而可以促使责任中心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费用以获得更多利润,另外采用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也能使责任中心更加贴进市场,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从而提高企业对市场反映的灵敏度。
4、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
评价与考核责任中心的业绩是责任会计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责任会计实施奖励的重要环节。因此企业在进行绩效考评时必须考虑到其科学性、合理性、综合性。对于不同的考核对象,要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成本中心,主要考核成本或费用,生产制造部门可采用标准成本,非制造部门可使用费用预算作为考核标准;对于利润中心,主要考核收入和支出的差额,通常用企业预算来确定利润中心的标准;对于投资中心,主要考核其投资效果,如投资收益率等。具体来说要遵循以下原则:(1)要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利益。对责任中心不能仅以短期内的经营成果作为判断其优劣的标准,还要看它的行为是否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2)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相结合,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只片面强调一种,往往会产生不良效果。例如对投资中心进行考核时,只以利润作为标准就无法了解投资效率如何;只以投资效率为标准又往往会使投资中心拒绝那些会降低它的投资利润率而实际上对企业有利的投资项目。(3)价值指标与非价值指标相结合。能用货币表现的绩效固然重要,但是对不能或很难用货币表示的绩效也要加以考核,这样才能做到公平合理。(4)可控性原则。即进行考核时要把责任中心无法控制的因素排除在考核指标之外,责任中心只对可控制部分承担责任。
5、以行为科学为基础,完善激励机制
责任会计管理是否有效,关键在于能否调动各责任中心的积极性,能否激励他们为完成企业整体目标而努力。责任会计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激励做保障,即使计划再周详,核算再精确,控制再严密,考核再严格,也只能事倍功半,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应把激励作为责任会计最基本的职能,责任会计制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激励职能能否得以实现。责任会计应以行为科学为基础,充分考虑责任人的行为,根据责任人的行为实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完善激励机制。如通过工资分配,使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工作业绩与经济效益挂钩。相对于月薪制而言,对责任中心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更有利于在企业内部形成利益激励机制,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力。年薪制最大的特点就是责任中心管理者的利益与下属职工分离,而与责任轻重、风险大小、经营成果挂钩,以责任中心一个生产经营周期(通常为一年)为单位进行考核确定其收入水平。责任中心管理者的收入包括“基薪”和“浮动收入”两部分。其中基薪反映市场上管理者的一般收入水平,而浮动收入则与责任中心的责任风险、经营成果挂钩确定。年薪制能够使责权利更加紧密地结合,有利于形成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在激励与补偿方面,国外企业有许多可以借鉴的方面。如世界上最大、也是最成功的餐饮服务企业——麦当劳曾尝试过一种较为有效的激励方案:连锁店经理每年的报酬包括基本薪金和季度奖金。地区经理每月对连锁店经理从六个方面进行评分,这六个方面是:质量、服务、整洁、培训、销售收入和利润。对于每个方面,不满意为0分,满意是1分,优秀是2分。总分是12分的经理,可以基本薪金的40%作为奖金,11分的经理奖金为35%,以此类推。年底对本年的两个半年总分加以平均,总分为12分的经理薪金涨12%,11分的经理薪金涨11%,以次类推。几乎所有较为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这也是有才能的人员愿意留下来的主要原因。我们很少听到外资企业人才大量涌进国内企业,这是很值得让人深思的。
责任会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现代企业管理不能没有责任会计。有效施行责任会计,必须有效到责任会计的每个方面,不应只强调其中的一方面,责任会计的各个方面都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有机组成部分,希望我们的各种组织机构都能更新观念并仔细规划责任会计的各个环节,重视责任会计,让责任会计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
责任会计的激励职能已在西方国家作为内部管理制度取得巨大成就,而且在我国少数企业也已初见成效。所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洋为中用”、“外为我用”,将作为企业的一种内部管理制度而加以确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秦晓霞 、王成元,谈责任会计的应用,山西财税,2003,3:21-22.
[2]汤蕙,略议有效实行责任会计的企业内部因素,中南财政法大学学报,2005,4:92-94.
[3]脱威,试论责任会计及其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应用,财政金融,2004,1:52-53.
[4]刘杰瑜,推行责任会计制度完善企业经营管理,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3:168-169.
[5]王静,浅议我国企业责任会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北方经贸,2005,7:49-50.
[6]张宏丽,实施责任会计提高企业效益,科技资讯,2006,7:219.
[7]何忠勇、汪华林、武娟,中小企业实施责任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6,4:98-100.
论文摘要
随着新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结构的复杂,会计的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采取各种有效方法来提高经济效益。责任会计是适应现代分权管理而形成的一个会计信息系统。因此要想搞活现代企业,增强其竞争力,责任会计的运用是极为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责任会计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若干责任中心,并对各责任中心负责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与考核,将会计工作同经济责任制度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管理的有效制度,责任会计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它在我国的应用和推广无疑对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结合我国企业管理的实际,就责任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具体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企业管理;责任会计;理论体系
目 录
一、当前在企业中实施责任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
(一)在企业中实施责任会计的必要性„„„„„„„„„„„„„„„„„„1
(二)在企业中实施责任会计的可行性„„„„„„„„„„„„„„„„„„1
二、建立责任会计的程序„„„„„„„„„„„„„„„„„„„„„„„„2
(一)划分责任中心,确定责任范围„„„„„„„„„„„„„„„„„„„2
(二)编制责任预算,确定责任目标„„„„„„„„„„„„„„„„„„„2
(三)编制业绩报告,进行业绩考核„„„„„„„„„„„„„„„„„„„2
三、责任会计在企业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2
(一)存在问题„„„„„„„„„„„„„„„„„„„„„„„„„„„„2
1、照抄西文的责任中心设置方法„„„„„„„„„„„„„„„„„„„„2
2、内部转移价格可靠性不强„„„„„„„„„„„„„„„„„„„„„„3
3、责任指标的制定不够公平合理„„„„„„„„„„„„„„„„„„„„3
4、考评体系不够健全„„„„„„„„„„„„„„„„„„„„„„„„„3
5、责权利未能有效结合,激励机制不能发挥作用„„„„„„„„„„„„„4
(二)解决对策„„„„„„„„„„„„„„„„„„„„„„„„„„„„4
1、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划分责任单位„„„„„„„„„„„„„„„„4
2、建立经济责任制,使责权利落到实处„„„„„„„„„„„„„„„„„4
3、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合理确定内部转移价格„„„„„„„„„„„„„„5
4、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5
5、以行为科学为基础,完善激励机制„„„„„„„„„„„„„„„„„„5 参考文献„„„„„„„„„„„„„„„„„„„„„„„„„„„„„„„7
责任会计管理在企业中的具体运用
一、当前在企业中实施责任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在企业中实施责任会计的必要性
财政部在1995年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建立以责任会计为主要形式的会计管理体系。为了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现代企业的管理科学水平,有必要建立一套比较健全的责任会计制度,以适应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会计工作本身来看,推行责任会计体现了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具有管理职能,是从传统的记账报账型发展为经营管理型的重要标志,是会计工作发挥管理作用、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是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所以说有基础的企业要尽快推行责任会计,基础不完善的企业也要创造条件,加快改革步伐,把企业经济核算纳入责任会计轨道。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要解决好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必须确定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总体目标,并对其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责任会计能很好地发挥这方面作用。因为责任会计需要将企业总体目标中的价值指标进行分解,按照经济责任归属传递、控制、考核、报告经济信息,并对经营活动的业绩与规定的目标进行比较分析,形成全员参与,保证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责任会计强调按确定的经济指标进行事前、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考核,做到经济责任、经济权利、经济效益、经济利益相结合,并把企业资产和生产资料的使用、经营管理落实到每个职工,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样就能有力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有新的增长,企业资产能保值增值。因此现代企业制度迫切需要建立责任会计。
(二) 在企业中实施会计的可行性
在我国企业推广责任会计不仅必要,而且也有可能。我国的责任会计是建立在厂内经济责任核算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企业就开始实现“两级核算、三级管理”,实行内部计划价格。60年代初,在企业推行经济技术指标层层分解,资金成本分解归口管理。70年代初,推行内部结算。80年代初,推行厂内经济责 任制、厂内银行等。8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责任制的建立和西方管理会计的引进,中国
责任会计理论和方法得到发展。到上个世纪90年代,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涌现出了以邯郸钢铁总厂创造的“模拟市场核算,成本否决”为代表的一些责任会计新形式,有的企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雏形。这些都为我们在企业推广责任会计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建立责任会计的程序
(一)划分责任中心,确定责任范围
责任中心是为了贯彻经济责任制而建立的,是责任会计的基础环节。对责任中心的正确划分标志着企业能否有效实行责任会计。不同类型的企业应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所能控制的范围和承担的不同责任以及管理的需要建立不同的责任中心,。一般来说,企业通常将它所能控制的区域和责任范围划分为三大责任中心,即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成本中心只对可控成本负责;利润中心既要对成本负责,又要对收入和利润负责;而投资中心既要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又要对投入资金的运营效果负责。
(二)编制责任预算,确定责任目标
责任单位建立后,就要编制责任预算,确定各责任中心的责任目标,实行目标成本管理,进行责任成本包干核算,工资奖金与责任指标挂钩。各责任中心在确定责任指标时要切合实际,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出有利于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的责任指标。
(三)编制业绩报告,进行业绩考核
责任预算和责任目标确定后应对其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根据日常的记录来编制业绩报告,用实际完成的责任指标值与计划责任指标值进行比较,据此对各责任中心的业绩进行评价,同时肯定各责任中心的业绩,研讨各责任中心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制定措施。另外,在每个会计期末还应该核算经营成果,评价经济效益,为下一会计期间制定责任指标提供依据。
三、责任会计在企业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存在问题
1、照抄西方的责任中心设置方法
我国企业在划分责任单位过程中,往往效仿西方责任会计的模式,把企业内部各组织单位划分为三个责任中心,即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作为责任会计主体。
这种做法虽然简单明了,能够突出重点控制目标,但都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不能充分体现经营宗旨和经营效果,这种做法对生产部门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对人力资源管理、产品研发等部门简单地采用费用指标作为控制要点,无法反映出所费成本与所产生效益之间的内在联系,也难以考察其工作业绩的优劣。第二,不能对各责任单位进行全面的考核,容易导致各责任中心片面的追求单一的责任指标,而无视其他方面的责任。第三,也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内部每个组织单位都担负着一定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都会发生一定的成本费用,所以都应是对成本费用负责的单位,同时也是对其资金使用情况负责的单位,还可能是一个利润中心。
2、内部转移价格可靠性不强
不同责任单位的性质不同,相互间业绩比较缺乏统一的尺度,同样的指标完成率并不意味着为企业做出了同样的贡献,难以使各部门感到公平合理,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责任指标的制定过程中实际上是企业最高管理层将市场信息和相应的经营决策传递给各责任单位的过程,是间接的缓慢的,不利于全体员工迅速了解市场需要,切实感受市场竞争压力并形成强烈的市场价值。
3、 责任指标的制定不够公平合理
内部转移价格是责任中心之间转移中间产品时计价结算的依据,也是责任会计核算的基础。内部转移价格制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责任中心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积极性。一个不合理或者难以发现的内部转移价格不但不能节约交易费用,反而增加了责任中心之间交易的难度或制约了他们的积极性。我国企业实施责任会计时往往采用企业总部制定的内部计划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与外部市场价格相差很大,因而不能如实反映责任中心的经营成果,同时也无法反映出责任中心的实际支出水平,使该承担的费用没有承担,这样不利于责任中心积极性的发挥,不能诱导他们从挖掘内部潜力去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来多创效益。
4、考评体系不够健全
责任会计的可控性原则难以落实,如目前相当多的企业严重超员,隐性失业不同程度地存在,机器设备开工不足,生产达不到设计的能力。这种资源的闲置浪费,引起单位产品工资和折旧等固定成本的提高,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生
产效率,并对各责任单位的绩效指标会造成不同程度地影响,使责任会计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单一的成本评价指标容易导致逆向激励,如采购部门为了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往往
购入价低质次的材料,大批量采购以获得折扣,增加了料废品率和资金占用;生产部门为了降低成本不能保证质量、交货期。这与适时生产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经营理念不相适应。
5、责权利未能有效结合,激励机制不能发挥作用
责任会计的生命在于责权利的有机统一,但现实经济生活中责权利中的权力落实不充分,这一点在国有企业中尤为明显。尽管人浮于事,企业领导要想解雇职工也是很困难的。平均主义痼疾难以根除,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企业间、部门间、个人间的收入分配档次逐步拉开,这对实施责任会计制度无疑是颇有益处的。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收入差距幅度从总体上看还不够大,尤其是各级管理人员的收入与他们所承担的责任、所所付出的代价和所做出的贡献仍然难以合理匹配,这不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以责权利紧密结合为基本原则的责任会计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二)解决对策
1、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划分责任单位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企业提高盈利水平的途径也呈多元化局面。因此企业要在鼓励降低成本的同时建立起能有效激励内部单位扩大销售,多创利润,提高投资效率,降低投资风险的机制。这就要求企业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企业规模,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和内部单位的职能属性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利润中心,投资中心,赋予它们与其经济责任相当的决策权,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盈利能力、投资能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划分责任中心的目的之一是避免搭便车,每个责任中心都有明确规定的权利和责任,就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了车间之间、班组之间、甚至个人之间互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倾向。所以划分责任中心时应尽可能地把互相依赖互相牵制的车间、班组等划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各责任中心确有存在于一个企业的必要,如果某个责任中心与其他责任中心之间可以进行纯市场化的交易,并且这样更节约交易成本,那么分拆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许多著名的企业都有将内部某个分厂、分公司分拆出去的记录,而且事实证明是非常成功的。
2、建立经济责任制,使责权利落到实处
第一,制定责任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根据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市场、资金筹措等情况,制定企业经营目标,企
业内部各责任单位的责任目标应围绕着总目标来制定,对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第二,
统筹安排,分解职权。在责任单位的责任已定的情况下,还应根据以责定权的原则,赋予各责任单位相应的权力。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责任单位,究竟要放哪些权,放到什么程度,需要根据科学合理的原则周密考虑。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考虑人员素质的高低,二是掌握好放权的力度,做到放而不乱,活而有序;三是责权对等原则。第三,明确责任,签订合同。各责任单位应明确责任人,责任人对责任单位的责权利负全责。
3、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合理确定内部转移价格
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原则有二:一是凡成本中心之间提供产品或劳务,以及有关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转账,一般按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二是凡企业内部产品或劳务的转移以及责任成本转账涉及利润中心或投资中心,则尽可能采用市场价格作为内部价格的基础,而市场价格是指根据产品和市场的供求关系的供应价格作为计价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企业采用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市场价格可以及时取得,并且能客观公正地反应责任中心产品或劳务的获利能力和竞争能力,因而可以促使责任中心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费用以获得更多利润,另外采用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也能使责任中心更加贴进市场,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从而提高企业对市场反映的灵敏度。
4、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
评价与考核责任中心的业绩是责任会计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责任会计实施奖励的重要环节。因此企业在进行绩效考评时必须考虑到其科学性、合理性、综合性。对于不同的考核对象,要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成本中心,主要考核成本或费用,生产制造部门可采用标准成本,非制造部门可使用费用预算作为考核标准;对于利润中心,主要考核收入和支出的差额,通常用企业预算来确定利润中心的标准;对于投资中心,主要考核其投资效果,如投资收益率等。具体来说要遵循以下原则:(1)要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利益。对责任中心不能仅以短期内的经营成果作为判断其优劣的标准,还要看它的行为是否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2)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相结合,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只片面强调一种,往往会产生不良效果。例如对投资中心进行考核时,只以利润作为标准就无法了解投资效率如何;只以投资效率为标准又往往会使投资中心拒绝那些会降低它的投资利润率而实际上对企业有利的投资项目。(3)价值指标与非价值指标相结合。能用货币表现的绩效固然重要,但是对不能或很难用货币表示的绩效也要加以考核,这样才能做到公平合理。(4)可控性原则。即进行考核时要把责任中心无法控制的因素排除在考核指标之外,责任中心只对可控制部分承担责任。
5、以行为科学为基础,完善激励机制
责任会计管理是否有效,关键在于能否调动各责任中心的积极性,能否激励他们为完成企业整体目标而努力。责任会计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激励做保障,即使计划再周详,核算再精确,控制再严密,考核再严格,也只能事倍功半,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应把激励作为责任会计最基本的职能,责任会计制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激励职能能否得以实现。责任会计应以行为科学为基础,充分考虑责任人的行为,根据责任人的行为实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完善激励机制。如通过工资分配,使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工作业绩与经济效益挂钩。相对于月薪制而言,对责任中心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更有利于在企业内部形成利益激励机制,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力。年薪制最大的特点就是责任中心管理者的利益与下属职工分离,而与责任轻重、风险大小、经营成果挂钩,以责任中心一个生产经营周期(通常为一年)为单位进行考核确定其收入水平。责任中心管理者的收入包括“基薪”和“浮动收入”两部分。其中基薪反映市场上管理者的一般收入水平,而浮动收入则与责任中心的责任风险、经营成果挂钩确定。年薪制能够使责权利更加紧密地结合,有利于形成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在激励与补偿方面,国外企业有许多可以借鉴的方面。如世界上最大、也是最成功的餐饮服务企业——麦当劳曾尝试过一种较为有效的激励方案:连锁店经理每年的报酬包括基本薪金和季度奖金。地区经理每月对连锁店经理从六个方面进行评分,这六个方面是:质量、服务、整洁、培训、销售收入和利润。对于每个方面,不满意为0分,满意是1分,优秀是2分。总分是12分的经理,可以基本薪金的40%作为奖金,11分的经理奖金为35%,以此类推。年底对本年的两个半年总分加以平均,总分为12分的经理薪金涨12%,11分的经理薪金涨11%,以次类推。几乎所有较为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这也是有才能的人员愿意留下来的主要原因。我们很少听到外资企业人才大量涌进国内企业,这是很值得让人深思的。
责任会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现代企业管理不能没有责任会计。有效施行责任会计,必须有效到责任会计的每个方面,不应只强调其中的一方面,责任会计的各个方面都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有机组成部分,希望我们的各种组织机构都能更新观念并仔细规划责任会计的各个环节,重视责任会计,让责任会计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
责任会计的激励职能已在西方国家作为内部管理制度取得巨大成就,而且在我国少数企业也已初见成效。所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洋为中用”、“外为我用”,将作为企业的一种内部管理制度而加以确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秦晓霞 、王成元,谈责任会计的应用,山西财税,2003,3:21-22.
[2]汤蕙,略议有效实行责任会计的企业内部因素,中南财政法大学学报,2005,4:92-94.
[3]脱威,试论责任会计及其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应用,财政金融,2004,1:52-53.
[4]刘杰瑜,推行责任会计制度完善企业经营管理,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3:168-169.
[5]王静,浅议我国企业责任会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北方经贸,2005,7:49-50.
[6]张宏丽,实施责任会计提高企业效益,科技资讯,2006,7:219.
[7]何忠勇、汪华林、武娟,中小企业实施责任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6,4: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