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会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里的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生字词。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重点难点:
1、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正确的读书和书写习惯。
教学准备:自制幻灯片、字卡
教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2、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沉香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武艺后,又是怎样救母的呢?
板书课题:沉香救母(二)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组词读绿线和田字格里的字。
3、出示词语:
救母心切 血痕 在乎 诚心 打败 凶恶 激动
浑身 巨响 怀抱 师傅 转身 高耸入云 日思夜想
(1)自读这些生字词.
(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
“诚”读翘舌音,
“奔、痕”读前鼻音,
“捧、诚”读后鼻音,
“转”是个多音字,你能用它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带读,指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读,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6、指名比赛朗读。
7、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用最简短的语言表达出来,教会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三、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2、指导写字
救:左边的“求”写得稍微紧凑些,末笔是点。右边的反文旁写得舒展些。
败:“贝”字旁要写得长些。
恶:强调“点、撇”的方向朝里。
3、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图文结合,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课文,再次体会小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字词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学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为了使两篇课文更好地衔接起来,让孩子们深刻地理解沉香的“救母心切”,不妨抓住“沉香15岁了”大做文章,7年来,沉香是怎么过来的?是什么支撑他走过这两千多个日夜?然后引入本课。)
(3)什么叫“救母心切”?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体会“奔”与“走”的区别。
(4)请你读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导读。
2、教学第2自然段
(1)自读。
(2)想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沉香历尽艰难,可他一点也不在乎。)
(3)理解“不在乎”。不在乎是什么意思?沉香不在乎哪些?
(4)出示:
1、他翻过高山,跨过深涧。
2、他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座深涧。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会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里的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生字词。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重点难点:
1、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正确的读书和书写习惯。
教学准备:自制幻灯片、字卡
教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2、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沉香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武艺后,又是怎样救母的呢?
板书课题:沉香救母(二)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组词读绿线和田字格里的字。
3、出示词语:
救母心切 血痕 在乎 诚心 打败 凶恶 激动
浑身 巨响 怀抱 师傅 转身 高耸入云 日思夜想
(1)自读这些生字词.
(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
“诚”读翘舌音,
“奔、痕”读前鼻音,
“捧、诚”读后鼻音,
“转”是个多音字,你能用它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带读,指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读,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6、指名比赛朗读。
7、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用最简短的语言表达出来,教会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三、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2、指导写字
救:左边的“求”写得稍微紧凑些,末笔是点。右边的反文旁写得舒展些。
败:“贝”字旁要写得长些。
恶:强调“点、撇”的方向朝里。
3、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
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图文结合,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课文,再次体会小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字词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学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为了使两篇课文更好地衔接起来,让孩子们深刻地理解沉香的“救母心切”,不妨抓住“沉香15岁了”大做文章,7年来,沉香是怎么过来的?是什么支撑他走过这两千多个日夜?然后引入本课。)
(3)什么叫“救母心切”?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体会“奔”与“走”的区别。
(4)请你读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导读。
2、教学第2自然段
(1)自读。
(2)想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沉香历尽艰难,可他一点也不在乎。)
(3)理解“不在乎”。不在乎是什么意思?沉香不在乎哪些?
(4)出示:
1、他翻过高山,跨过深涧。
2、他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座深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