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2007年山东)
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①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戎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濬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赙②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戎尝与阮籍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惟公荣可不与饮。‛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
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征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然议者尤之。帝谓朝臣曰:‚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时和峤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
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永兴二年,薨于郏县,时年七十二。
(节选自《晋书·王戎传》)
[注]①虓(xi āo ),怒吼。②赙(f ù),赠送财物助人治丧。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 奇:认为„„奇异 B.籍每适浑,俄顷辄去 适:往,到 ..
C .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 减:不如,比不上 D.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 坐:犯罪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 .戎尝与阮籍饮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C .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以母忧去职 不赂者以赂者丧 ....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戎聪明睿智的一组是:
①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 ②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
③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④故吏赙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
⑤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⑥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戎小时候视力极佳,看太阳时眼睛不花,裴楷看见后称先赞说:“王戎眼睛有光芒,就像山崖下的电光。”
B .阮籍与王浑、王戎俱为好友。阮籍每次拜访王浑,时间都很短暂,但与王戎交谈的时间却很长,主要是阮籍认为王戎比王浑清逸可赏。
C .王戎不拘礼法,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
D .和峤在服丧期间,用礼法约束自己,吃饭限量,皇帝认为和峤哀伤过度,并为此担忧,但刘毅认为王戎比和峤更让人感到忧虑。
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
(2)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
(3)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答案:
9、应为“定罪”或“治罪”答案:D
10、均为“因为”,A 却、并且,B 介词、连词,C 助词,无实意,主谓之间答案:D
11、②表现其镇定,④表现其清,⑥评论其政绩。答案:B
12、王戎容貌憔悴是因为“性至孝”答案:C
答案:王戎感到奇怪,有一天问阮籍说:“他是什么样的人? ”
答案:钟会讨伐蜀国,路过时与王戎告别,问有何计策。
答案:皇帝虽然用这样的话解释此事,然而王戎被清廉谨慎的人鄙视,因此损害了名声。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2007年山东)
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①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戎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濬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赙②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戎尝与阮籍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惟公荣可不与饮。‛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
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征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然议者尤之。帝谓朝臣曰:‚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时和峤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
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永兴二年,薨于郏县,时年七十二。
(节选自《晋书·王戎传》)
[注]①虓(xi āo ),怒吼。②赙(f ù),赠送财物助人治丧。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 奇:认为„„奇异 B.籍每适浑,俄顷辄去 适:往,到 ..
C .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 减:不如,比不上 D.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 坐:犯罪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 .戎尝与阮籍饮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C .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以母忧去职 不赂者以赂者丧 ....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戎聪明睿智的一组是:
①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 ②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
③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④故吏赙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
⑤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⑥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戎小时候视力极佳,看太阳时眼睛不花,裴楷看见后称先赞说:“王戎眼睛有光芒,就像山崖下的电光。”
B .阮籍与王浑、王戎俱为好友。阮籍每次拜访王浑,时间都很短暂,但与王戎交谈的时间却很长,主要是阮籍认为王戎比王浑清逸可赏。
C .王戎不拘礼法,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
D .和峤在服丧期间,用礼法约束自己,吃饭限量,皇帝认为和峤哀伤过度,并为此担忧,但刘毅认为王戎比和峤更让人感到忧虑。
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
(2)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
(3)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答案:
9、应为“定罪”或“治罪”答案:D
10、均为“因为”,A 却、并且,B 介词、连词,C 助词,无实意,主谓之间答案:D
11、②表现其镇定,④表现其清,⑥评论其政绩。答案:B
12、王戎容貌憔悴是因为“性至孝”答案:C
答案:王戎感到奇怪,有一天问阮籍说:“他是什么样的人? ”
答案:钟会讨伐蜀国,路过时与王戎告别,问有何计策。
答案:皇帝虽然用这样的话解释此事,然而王戎被清廉谨慎的人鄙视,因此损害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