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
l.敬的内容含意:
(朱子语类》卷十二,曾一再提及「敬」的概念:
「只敬则心便一。」
「敬则万理具在。」
「敬只是自做主宰处。」
此外,在(朱子全书)卷三十一中,认为:
「以敬为主.而心自存。」
「敬则私欲不生,必心湛然,不流放开去.自然万理毕显。」[2]
《朱子语类》 卷十二中曾提到:
「大凡学者必先理会『敬』字,『敬』是立脚去处。程子谓:『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此语最妙。」
「『敬』之一字,真圣门之纲领,存养之要法。」
「敬有甚物?只如畏字相似。……只收敛身心,整齐纯一,不恁地放纵,便是敬。」
2.敬的条目:
「坐如尸,立如齐,头容直,目容端,足容重,手容恭,口容止,气容肃,皆敬之目也。」
朱子作〈敬斋箴〉:
「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从事于斯,是曰持敬。动静无违,表里交正。须臾有间,私欲万端,不火而热,不冰而寒。毫厘有差.天壤易处,三纲既沦,九法亦斁。干乎小子,念哉敬哉!墨卿司戒.敢告灵台。」
(二)敬的实践义:
l.居敬穷理:
就实践而言,不仅强调心之涵养,还必须有穷理的工夫,所谓:
「大本用涵养,中节则须穷理之功。」
因此可以说,朱子的「居敬」即是指涵养本心,而格物致知的穷理工夫则以持敬为本。因此实践的操存工夫,即是「穷其所养之理,养其所穷之理。」 (《语类》卷六十三)亦即平时若能敬以持心,则能使「发处自然中节,……,体察之际亦甚明审,易为着力。」 (《朱子
敬
l.敬的内容含意:
(朱子语类》卷十二,曾一再提及「敬」的概念:
「只敬则心便一。」
「敬则万理具在。」
「敬只是自做主宰处。」
此外,在(朱子全书)卷三十一中,认为:
「以敬为主.而心自存。」
「敬则私欲不生,必心湛然,不流放开去.自然万理毕显。」[2]
《朱子语类》 卷十二中曾提到:
「大凡学者必先理会『敬』字,『敬』是立脚去处。程子谓:『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此语最妙。」
「『敬』之一字,真圣门之纲领,存养之要法。」
「敬有甚物?只如畏字相似。……只收敛身心,整齐纯一,不恁地放纵,便是敬。」
2.敬的条目:
「坐如尸,立如齐,头容直,目容端,足容重,手容恭,口容止,气容肃,皆敬之目也。」
朱子作〈敬斋箴〉:
「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从事于斯,是曰持敬。动静无违,表里交正。须臾有间,私欲万端,不火而热,不冰而寒。毫厘有差.天壤易处,三纲既沦,九法亦斁。干乎小子,念哉敬哉!墨卿司戒.敢告灵台。」
(二)敬的实践义:
l.居敬穷理:
就实践而言,不仅强调心之涵养,还必须有穷理的工夫,所谓:
「大本用涵养,中节则须穷理之功。」
因此可以说,朱子的「居敬」即是指涵养本心,而格物致知的穷理工夫则以持敬为本。因此实践的操存工夫,即是「穷其所养之理,养其所穷之理。」 (《语类》卷六十三)亦即平时若能敬以持心,则能使「发处自然中节,……,体察之际亦甚明审,易为着力。」 (《朱子